美德会展业发展比较及其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181.69 KB
- 文档页数:5
B E I FAN GJ I N GM AO德国会展业给我国会展业的启迪李 志 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文摘编号:1005-913X (2007)02-0041-CA摘 要:德国是世界第一号会展强国,被誉为世界展览王国,它以许多知名的会展品牌享誉世界。
德国的会展行业得以发展与德国政府等各个方面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而我国的会展行业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章通过对德国会展行业发展的动力进行分析,为我国的会展行业发展提出一点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德国会展产业;AUMA;会展品牌;会展服务;会展人才中图分类号:F7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07)02-0041-03收稿日期:2006-10-26作者简介:李志华(1975-),男,江西东乡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德国会展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3世纪,它是由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贸易活动的单个集市发展起来的。
1895年春,在莱比锡举办了第一次样品博览会,由展出可以订购的样品取代单纯的出售商品,从而正式拉开了世界博览会的帷幕。
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规模巨大、包罗万象的各种博览会以及展览会,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其中,汉诺威博览会以其451260平方米的面积以及每年举办的规模巨大的办公设施、信息与通讯技术博览会Ce B I T 稳居世界博览会之首。
会展形式的多样化,会展企业的专业化,使德国的会展产业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点,促进着德国经济的有效发展。
一、德国的会展业概况德国是世界第一号会展强国,被誉为世界展览王国,每年举办约130个国际性贸易博览会,净展出面积690万平方米,每个展览会平均展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
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览会中,有130多个是在德国举办的,居世界领先地位。
浅谈德国会展业发展论文浅谈德国会展业发展论文【摘要】现阶段我国会展产业呈高速发展阶段,但是由于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晚,较欧美发达国家相对落后。
借鉴欧美国家会展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研究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会展业的发展对我国会展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德国会展业发展会展业可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它以1:9的产业带动率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纵观世界会展业:作为发源地的欧洲会展业整体实力较强,规模最大,其中德国更是被誉为世界会展业强国。
会展业的直接消费总额为828。
2亿美元,并且提供了157万个同等专职工作(FTE)。
然而,它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更大、更深远。
会展业的连带影响是刺激了附属商品及服务的需求,创造了总值2464亿美元的收入,并且提供了300万个同等专职工作。
由于德国会展业发展较早,发展速度较快,在世界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会展体制发展至今渐渐趋向成熟,其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的重视与政策扶持德国的政治制度是议会共和制度,它对会展业的管理模式是政府主导型。
德国联邦经济科技部每年都对出国展览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
而且会通过特定的组织或机构,组织德国企业赴国外参加展览会。
当地的会展公司往往拥有自己的大型会展场馆,公司与会展场馆是一体的,展览公司都是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
德国拥有自己的行业协会,并且对会展业的管理起巨大作用。
在德国,展览业的最高协会是德国贸易会展和会展业联盟AUMA。
德国法律规定,德国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只是展览业的治理者和协作者,不直接参与展览举办。
但是,德国的展览场馆由政府投资兴建,政府是展览场馆的经营者,政府还将展览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
在德国,每个展览都是由展览组织者与参展商、参观者以及行业协会密切协商后制定出来的。
展览公司与行业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由客户提供信息,共同探究相关展览的市场定位,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办展。
德国展览业的成功经验和许多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德国展览业的特点德国展览业非常发达,市场化运作十分成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展览中心规模大。
目前,德国共有25个大型展览中心,展厅总面积264万平方米,加上室外展览场地100多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达365万平方米。
全球5大展览中心有4家在德国。
世界前10家营业额最大的展览公司中有5家设在德国。
现代化的会展中心及与其相配套的技术设施,加上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德国所处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为展览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二)知名度高,吸引力强。
全球150个世界顶级的行业博览会中有三分之二在德国举办。
最负盛名的有汉诺威计算机博览会(CeBIT)、法兰克福消费品博览会、科隆五金展、柏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慕尼黑国际建筑机械博览会、纽伦堡国际玩具博览会等。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世界顶级的行业博览会依然是企业树立形象、发布产品未来发展趋势及与客户和观众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
(三)国际性和专业性强。
德国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外国参展商比例平均超过50%,2003年达52.2%;20%以上的参观者来自国外。
德国举办的展览会内容丰富,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门类,能满足国际厂商和专业人士的需要。
一些展览会在对公众开放之前专门向采购商、生产厂家、行业工程人员、新闻记者等专业观众开放,从而使参展商和专业观众能够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德国展览业的成功经验德国展览业之所以能在全球展览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傲视群雄,不仅是因为德国拥有悠久的博览会传统和一流的展馆基础设施,而且更在于德国展览会举办单位具有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及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一)独特的经营模式。
与世界最大的展览公司(按营业额排名)——英国Reed展览公司及美、法等国的展览公司不同,德国的展馆全部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展览公司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
如位于汉诺威的德国最大的展览公司——德国展览公司由下萨州政府和汉诺威市政府分别控股49.8%。
9-德国展览业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德国展览业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一些启示。
以下是一些关键经验和启示:
1. 拥有全球领先的展览场所: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展览场所,如慕尼黑国际展览中心和科隆国际展览中心。
这些现代化的场地能够吸引全球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为展览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强调高质量的服务和专业化:德国展览业注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专业化的支持。
展览场馆提供各种配套设施和服务,如会议室、展览服务、物流支持等,确保参展商和观众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展览体验。
3. 跨行业合作推动展览业的发展:德国展览业注重跨行业合作,通过与其他相关行业合作,如旅游业、酒店业、零售业等,共同推动展览业的发展。
这种合作可以增加展览的参展商和观众数量,提高展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持续创新和发展新兴领域:德国展览业不断创新,开发新的展览主题和形式,以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
他们也积极发展新兴领域,如绿色展览、数字展览等,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
5. 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德国展览业跨越国界,提供国际化的平台。
他们积极吸引国际参展商和观众,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使得德国的展览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和竞争力。
德国展览业的成功经验包括拥有全球领先的展览场所、强调高质量的服务和专业化、跨行业合作、持续创新和发展新兴领域以及提供国际化的平台。
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展览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1文章编号2 1002-2031(2009)05-0087-04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新趋势及启示李智玲1摘 要2 德国是会展产业的强国,在对德国会展业考察的基础上,阐述了德国会展经济发展呈现的全球化、服务高质化、跨业态经营等特点,结合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市场化、法制化、规范化步伐,构建大型会展公司和组建全国展协等建议。
1关键词2 德国会展业;中国会展业;发展对策1中图分类号2 G 245 1文献标识码2 A1作者简介2 李智玲(1956)),北京联合大学会展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企业管理学。
1收稿日期2 2009-02-201修回日期2 2009-04-21一 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新趋势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会展业。
目前,德国每年举办的大型国际展览约150个,展出总面积超过650万平方米,国际参展商近40%;世界最重要的展览会有三分之二在德国举办,世界十大展览公司,德国占据5席;因展览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005年时达到250亿欧元。
据德国展览业协会2008年对23个规模展览场馆的调查,2007年德国投入4亿欧元用于场馆的维护和旧馆的淘汰更新,2008年展览馆面积达到了276万平方米,预计2013年将达到280万平方米。
德国会展业在本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德国会展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1.全球化趋势会展业发展有一个主要原则,即贴入原则。
一个展览的影响力与该展览的举办地物理距离成反比关系,离展览地越近,该展览的影响力越强;相反,离展览地越远,该展览的影响力越弱。
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展览的功效,展览的举办地应该最大限度地贴近消费市场。
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会展业的领头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经济发达,本身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同时,德国又地处欧洲的中心位置,欧洲各国人员来往和交易的便利性,使德国成为覆盖全欧洲的巨大消费市场的影响源。
德国会展业四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关于《德国会展业四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在当今世界会展格局中,德国是当之无愧的“展览王国”,是世界会展业的领头羊。
德国会展业在多年发展中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生态化四大趋势。
这一趋势性变化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启示是:要开拓“国际化”视野,以“大胆走出去”和“积极引进来”拓展国际市场;要强化“专业化”意识,提升“展会专业化”和“人员素养专业化”水准;要注重“品牌化”运营,大力加强“展会品牌化”和“公司品牌化”建设;要关注“生态化”主题,积极推动会展场馆、标准、技术和信息的“生态化”。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德国,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生态化〔中图分类号〕F7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6)03-0093-06随着全球经济和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常有学者专题研究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不同学者在研究上有共性,也存有不同见解。
学者关于会展业发展趋势的探讨,对会展业更好地面对发展现实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很有好处。
德国是世界会展业的领头羊,而且在世界会展第一梯队中“一枝独秀”,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德国会展业在多年发展中主要呈现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和生态化四大趋势。
经历30多年的发展,中国会展业也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各地会展场馆建设方兴未艾,进展迅猛;社会和政府对会展产业较重视,并整合资源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会展业已形成“三圈三带”的发展格局,各地会展产业初具区域和产业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内一线会展城市继续领跑,二线城市的会展发展相对景气;会展产业链不断拓宽,相关产业的带动性较明显等。
然而对照德国会展业,我国会展业还相对“稚嫩”,在产业规划、场馆优化、环境污染、材料选取、品牌塑造等方面与之有较大差距,需继续理清发展思路。
研究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动态、特点及趋势,对迅速成长中的中国会展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从德国会展看中国会展业的差距【摘要】众所周知,德国享有“会展王国”的美誉,已经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到现今为止,举办的大大小小的会展不计其数,其中属于国际上大型的博览会占到全世界博览会数量的三分之二。
德国是如何打造自己的“会展王国”,对我国今后会展业的发展又有哪些指导作用。
本文在分析德国会展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中国会展发展差距所在,为政策指定起到指导意义。
【关键词】德国会展业办展模式差距一、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成功之处德国会展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3世纪,可谓是历史悠久,到目前为止称得上是国际会展业的大哥大了。
在承办国际博览会的世界十大会展公司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德国的公司,德国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3个大型的展览中心,它们分布在以会展而闻名的柏林、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汉诺威、科隆、莱比锡、慕尼黑和斯图加特等城市中。
在会展业德国享有“几个之最”:每年举办国际展会数量是最多的,一般每年要举办一两百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最大,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览会中,德国举办的会展最多,占到了130个;在世界十大展览公司中德国的展览公司也是最多的,比如有著名的法兰克福会展公司、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每年德国吸引来自于全球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也是最多的,根据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的统计,2012年德国举办的160场国际及国内性质的展会共吸引了超过1千万名参展商和观众,其中参展商有180823人,较去年相比增加了2%。
可以说,德国在会展业发展上是非常成功的。
归纳一下,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从资源优势到专业优势的发展思路德国许多著名的会展城市都是以行业资源优势为依托发展起来的。
比如说德国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是JohannesGutenberg在离法兰克福不远的小镇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几年后,在法兰克福举办的第一次“皇家书展”。
到了17世纪,自由的精神在法兰克福书展及图书贸易中无可争议地起着主导作用,法兰克福也因此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图书展示和交易中心。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德国作为全球著名的会展业大国之一,其会展业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近年来,德国会展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德国会展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德国每年举办的国际和国内会展活动数量连年增长。
这些会展吸引了大量的参展商和观众,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德国的会展中心设施先进完善,能够满足各类展览和会议的需求。
其次,德国会展业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德国举办的一些知名展览会,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等,已经成为全球企业推广产品、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德国的会展管理水平、服务品质以及组织能力被国际业界广泛认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
此外,德国会展业注重创新与国际化发展。
德国会展企业致力于引进和应用新兴的会展技术和理念,不断提升会展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德国会展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展机构开展合作,促进了国际会展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然而,德国会展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展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其他国家和地区会展业的快速崛起,德国需要继续加强自
身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保持领先地位。
总的来说,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良好,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德国会展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实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摘要:会展业是一种能够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绿色行业,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置《是试行业发展历史最为悠久,水平最为发迭的地区。
本文通过对圊斥畚展业发展现状、特点、经验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中国国内该行业的栾际情况,提出加快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
会展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自18世纪中叶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目前,会展业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的现状会展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一般认为,会展对经济波动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
在世界经济经历的四次经济大危机中,会展经济也历经创伤,但同其他营销方式相比,它对经济波动的承受力更强。
根据《美国贸易展览周刊》(Tradeshow week)统计资料显示,在全球经挤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贸易展览一直以良好的势头发展.其发展势头大大快于GDP的增长,这也是会展业成为举世瞩目的一大产业的原因之一。
从整体上看,国际会展业当前的发展水平与发展格局同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是基本一致的。
大多数发达国家拥有开展会展活动的良好基础,办展经验丰富、品牌展会众多,会展业竞争力强;在发展中国家,会展业则在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作机制上都明显落后,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然而,随着世界新经济秩序的逐步建立和各国科技水平的普遍提高,国际会展业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展会内容专业化由于专业展览会能够集中反映某个行业或其相关行业的整体状况,并具有更强的市场功能,因而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德国会展对中国会展的启示毕加小编发现德国会展远比中国会展发展要好,德国的会展在各个城市遍布,而中国会展只是几个一流城市在发展。
从1851年举办第一个世界博览会至今,世界会展业已走过100多年的历史。
100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世界上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无论是其会展业发展水平,还是其会展场馆的建设规模等都在欧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
截止目前,德国大约有70座城市建有会展场馆,其中大型会展中心24个,有10个会展中心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德国最主要的会展中心城市有柏林、汉诺威、法兰克福、科隆、慕尼黑、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莱比锡等。
在德国著名的会展中心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规模并不是很大,然而,这些城市为何能在国际会展业的激烈竞争中获胜,并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他们有何主要发展策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揭示德国主要会展中心城市成功的原因,而且也能为我国的主要会展城市向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迈进提供可靠的借鉴依据。
抢占会展业发展的先机德国会展业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早期欧洲经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使德国的会展业抢占了发展的先机。
如法兰克福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会展城市之一,其会展业的发展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兰克福一直是世界上会展业绩最好的城市之一。
柏林也早在13世纪时就已成为贸易集镇。
就近、现代会展业的发展而言,德国的柏林、杜塞尔多夫等城市都是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从十九世纪便开始举办重大的国际展会。
他们比欧洲其他许多城市发展会展的步伐都要快,到20世纪50年代,德国一批城市如柏林、法兰克福、汉诺威及杜塞尔多夫等就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其中汉诺威还被称为“国际会展之都”。
世界一流的会展场馆及设施会展场馆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德国许多城市都把构建世界一流的会展场馆和相应设施当做迈向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重要一步,相继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会展场馆。
在德国24座大型会展场馆中,有10座室内展厅,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德国作为世界著名的会展大国之一,在会展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德国会展业的规模庞大。
德国拥有众多的会展中心,包括慕尼黑新展览中心、柏林展览中心等,这些会展中心的规模都非常庞大,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各类会展活动的需求。
此外,德国还拥有丰富的酒店资源,能够提供给国际参展商和观众高质量的住宿和服务。
其次,德国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高。
德国会展中心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展示了和交流了各类国际先进技术和产品。
德国的会展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和销售产品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通过参展、观展和交流,不仅可以了解到全球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还可以拓展国际市场,促进贸易往来。
再次,德国会展业的专业化程度高。
德国举办的会展活动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如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医疗等。
举办这些会展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方便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这些会展活动中,参展企业可以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参与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论坛,分享行业经验,寻找合作伙伴。
最后,德国会展业的数字化程度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德国的会展业也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会展中心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系统,提供了多种数字化服务,如在线预订、电子票务、展会导览、网络展示等。
这使得参展商和观众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参与其中,大大提高了会展效率和体验。
总的来说,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非常良好,具有规模庞大、国际化、专业化和数字化的特点。
德国的会展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机制。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德国的会展业有望继续取得长足发展。
基于德国会展业发展启示分析西安会展旅游发展作者:崔少玲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3期德国会展业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气息的现代经济产业,本文通对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概括分析,借鉴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此结合西安会展业旅游市场现状,为西安会展旅游市场的发展提出策略式建议,促进西安会展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国的会展业在世界上具有“会展第一大国”的称号,其拥有众多的会展中心、展览公司、相关的服务机构以及规范严密的行业协会和组织。
目前,德国重要的会展城市以柏林、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汉诺威、莱比锡、慕尼黑、等为首的中心城市。
其会展中心的发展,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方面反映了德国城市的兴衰,更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促进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一、总结德国会展业发展德国号称世界“第一会展大国”,全世界重要的专业展会150个,其中120个是德国举办的,基本涵盖了所有服务行业和工业产品领域,目前德国已形成了成熟的会展经济圈。
德国会展业能在全球会展业激烈的竞争中傲视群雄,一方面是取决于其一流的展馆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得力于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创新的开拓精神。
(一)先进的管理创新模式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其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德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有力的推动了德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
但德国政府主要在对行业的宏观调控方面,只是作为展览业的管理者和协作者,并不直接参与展览举办。
政府主要投资或资助建设展览场馆。
其中,实力雄厚的展览公司多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
(二)德国行业协会发挥强势作用德国展览业协会既是德国展览业的权威组织,也是代表德国政府的行业组织。
它由参展商、参展与会者和会展组织者三方面力量组合而成。
德国展览业协会不是以展会主办方形式存在的,而是以服务和协调为宗旨的一个服务性机构。
主要负责与议会、政府各部门和其他行业组织进行沟通协调;对在德国举办的展览及德国在国外组织的展览活动进行相关工作的协调;确保德国会展市场的透明化;研究、评估和维护客户的数据库;出版和发布以及宣传展览指南,提供有关展览的咨询服务和培训等。
简谈德国会展业发展对新疆发展会展业的启示导读:德国会展业发展对新疆发展会展业的启示是一篇关于会展和参展商的论文参考文献,免费分享供广大学者参考,希望对学生们写作论文提供清晰写作思路。
本文通过研究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及分析FKM及相关统计机构的数据信息,得出了目前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总结出会展行业协会、展会品牌的树立及政府扶植的重要性.通过总结其先进经验,结合目前新疆会展业的实际情况,地制宜的为新疆发展会展业的长远及持续发展提出了行的方式及方法.郑芮1 田晓霞2引言欧洲会议运营商视德国为欧洲范围内的头号会议大国,其地位遥遥领先于其他欧盟国家,国也公认德国的会展业位居于世界展览国家首,纵使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优良的性价比和不断提升的国际形象使德国依旧卓不群,引领着会展业的发展.一、德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一项国际会议暨奖励旅游专业博览会IMEX上公布的最新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36。
7%的会议运营商认为德国是最受欢迎的会议承办国.2009年会议市场成绩卓著:德国提供6330个会议及活动举办场馆,比上一年增长2%.2008年举办类活动276万场,略胜于2007年(比增长1%),参与者高达3。
18亿人次,几乎是德国人口总数的四倍多.(一)德国会展参展人数.根据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的统计.2012年.德国举办的160场国际及国内性质的展会共吸引了共超过1千万名参展商、观众的参观,其中参展商有180823人,较去年相比增加了2%.来自德国的参展商为81897人,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0。
5%,但是来自国外的参展商比增加了4。
2%,达到了98926人次,由此以看出国外参展商更加重视德国展会为其带来的机遇.观众的数量也达到了10071036人.时最近的一次调查中,来自亚洲的参展商的数量也是逐年增加,时以发现来自中国的参展商有了显著的提升,甚至超过了意大利,一举成为德国会展业中最多的海外参展者.时根据AUMA的统计,中国参展者参加了全球范围内举办的80%展会.中国参展商对于国际会展业有了越来越多的决策权,时带来的是更多的参展商看到了中国会展业的商机.(二)德国展览会年营业收入.德国展览会平均年营业额为23。
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及启示
商鸣鸣
【期刊名称】《改革与开放》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德国的会展业已拥有了80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虽历经起伏但现代会展经济也在战后蓬勃发展起来。
目前,德国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会展中心、展览公司、大量相关的服务机构以及规范严密的行业协会和组织。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商鸣鸣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3.83
【相关文献】
1.德国会展业四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张晓明;张健康
2.德国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J], 张燕
3.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问题与策略——基于德国会展业之借鉴 [J], 黄玉妹
4.会展业在全球城市建设中的功能研究——德国法兰克福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 王春雷;黄辉
5.海外会展业空间布局的研究及启示——以德国、香港为例 [J], 朱海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卷第4期2009年8月旅游论坛T o ur ism F or umV ol.2N o.4Aug.,2009[国际旅游研究]美德会展业发展比较及其启示冯玮,杨文彬(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62)[摘 要]当今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带动了相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迅速发展。
尤其在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会展业对GDP 贡献十分明显,会展业俨然成为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产业部门。
在介绍当今美、德会展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两国会展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并结合当前中国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德会展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得出中国会展业发展应该管理突出行业化、办展注重专业化、发展实现品牌化、人才培养优秀化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德国;会展业;比较;启示[中图分类号]F 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09)04-0600-05 当今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带动了相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迅速发展。
国外会展业尤其是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美会展业发展历史久、水平高、规模大,已成为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产业部门,并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成熟发展模式。
我国的会展业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但是相比较而言,我国会展业与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美会展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提炼出美、德会展业发展模式,将美、德会展业进行比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美德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美德会展业发展模式美国会展业是世界会展业发展的一株奇葩,会展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据美国展览研究所中心(CEIR )统计,2000年美国举办了13000个展览会,直接收入约120亿美元,与展览会相关的社会综合消费约1250亿美元,展览会的经济带动比例为1∶10。
美国发达的会展业得益于其独特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第一篇: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德国会展业发展经验及借鉴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德国已成为世界会展业强国。
德国拥有多个重要的会展城市,每年举办一大批知名的国际展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德国会展业的发展与政府扶持、会展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完善的基础设施、专业化会展和积极拓展国际会展市场密不可分。
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展馆和展会数量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展会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德国会展业的经验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德国会展业国际化一、德国会展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一)德国会展业发展回顾德国展览会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早期集市贸易。
在单个集市上,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贸易活动,集市贸易由诸侯授予特权并受其保护,多在宗教节日期间举行。
随着德国中部地区银、铜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东西方贸易的崛起,中世纪后期,德国中部的商品交易会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莱比锡商品交易会。
15世纪末、16世纪初,莱比锡商品交易会成为欧洲商品交换的中心,其发展也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法兰克福是德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又一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其贸易展的最早记录是1150年。
124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授予法兰克福秋季展特权,1330年路德维希四世授予法兰克福夏季展特权,使得这两个展览会成为当时消费品展的主要展会。
时至今日,德国法兰克福春、秋两季消费品展仍被认为是世界规模最大、贸易效果最好的消费品博览会。
同时,由于受到皇室特权的支持,法兰克福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贸易展促进了法兰克福金融和商业信用的发展,例如,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为了满足参会商人的要求而产生的,该交易所为法兰克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金融资本中心之一奠定了基础,1585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贸易、会展和金融带来的财富是紧密交织的这一特点,在法兰克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进入19世纪,随着铁路的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善和工业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商人们已经不必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易,而是带着样品进行展示、交易和订货。
第2卷第4期2009年8月旅游论坛T o ur ism F or umV ol.2N o.4Aug.,2009[国际旅游研究]美德会展业发展比较及其启示冯玮,杨文彬(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62)[摘 要]当今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带动了相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迅速发展。
尤其在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会展业对GDP 贡献十分明显,会展业俨然成为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产业部门。
在介绍当今美、德会展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两国会展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并结合当前中国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德会展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得出中国会展业发展应该管理突出行业化、办展注重专业化、发展实现品牌化、人才培养优秀化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德国;会展业;比较;启示[中图分类号]F 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09)04-0600-05 当今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带动了相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迅速发展。
国外会展业尤其是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美会展业发展历史久、水平高、规模大,已成为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产业部门,并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成熟发展模式。
我国的会展业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但是相比较而言,我国会展业与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美会展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提炼出美、德会展业发展模式,将美、德会展业进行比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美德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美德会展业发展模式美国会展业是世界会展业发展的一株奇葩,会展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据美国展览研究所中心(CEIR )统计,2000年美国举办了13000个展览会,直接收入约120亿美元,与展览会相关的社会综合消费约1250亿美元,展览会的经济带动比例为1∶10。
美国发达的会展业得益于其独特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展模式,即展览中心公有、行业协会协助、专业管理公司经营、立足于美国国内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在美国著名的会展城市拉斯维加斯、芝加哥、纽约、奥兰多、达拉斯和亚特兰大,大部分展览中心是公有的,具体有3种管理方式:政府管理,即地方政府成立会议观光局(CVB)负责管理共有展览中心;委员会管理,即地方政府成立单独的非谋利管理委员会管理公有展览中心(例如MPEA —芝加哥都市码头展览机构);私人管理,即将公有展览中心的管理业务外包给私人展览公司[1]。
在运营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展览中心都会有专业的管理公司在各种权威行业协会协助下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重视提高服务质量,进行自由的市场化运作。
美国国内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这种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是以长、短期展览相结合保证展览企业的能力,以规模较大的展览中心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以立足本地、立足美国、立足专业产品的市场理念和谨慎的经营合作态度求发展。
德国是世界上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展览举办国,以汉诺威、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柏林、慕尼黑、科隆等诸多知名的会展城市而享誉世界。
就世界重要的专业展览会而言,150个中有将近120个是在德国举办的;而世界十大知名展览公司中,仅德国就占6家,居世界领先地位[2]。
目前,德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会展发展模式,即展馆政府所有、权威协会管理、展览公司适当经营、面向国际化的政府干预模式。
为了支持会展业的发展,德国政府不惜巨资建造现代化展馆,在确定展馆国有的前提下,不直接参与展馆的日常运作,而是授权于权威的行业协会代表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并以长期租赁或委托经营等形式把展馆授让给会展公司。
会展公司在授让国有展馆后既从事展馆经营又组织会展项目并600[收稿日期]2009-04-09[作者简介]冯玮(1971- ),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杨文彬(1984- ),女,湖北随州人,湖北大学商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展管理。
将所有的会展服务委托给专门会展服务公司实施,会展服务公司以专业化服务能力为参展商、专业观众提供周到的会展配套服务。
另外,政府会以政策干预会展企业,鼓励他们从事“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会展国际化经营。
二、美德会展业发展比较(一)美德会展业发展相似之处1.建立权威的行业管理协会美国与德国会展业发展有个很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形成了良好的行业协会规范市场机制,通过权威的行业协会来进行会展行业的管理、协调和自律问题。
其中,美国会展行业内有足够权威的行业协会利于实现展览、会议的行业自律,例如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和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主要会员分别为举办展览会的各类协会和独立办展的展览公司;贸易参展商协会(TSES)代表所有参展商利益;专业会议管理协会(PCM A)和会议专业工作者国际联盟(MPI)规范会议行业;另外,各个城市还成立有会议与观光局(CVB)[3]。
而德国会展行业协会(AU MA)是德国展览业国家级的权威组织,代表政府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唯一行业组织。
AUM A是一个服务和协调机构,具有很强的协调、监督和管理作用,由参展商、购买者和博览会组织者三方面力量组合而成的联合体,代表三方共同的利益,对展览会的类别、展期、地点等进行协调,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参展商、参观者和展览会组织者的良好合作,有效地避免重复办展、多头办展分散混乱的局面。
同时还担任政府和展览业之间沟通的桥梁,负责与议会、政府各部门和其他行业组织进行沟通以利于展览会长期、高品质地发展。
2.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美国与德国的会展业均形成了自身的一套成熟的展览服务运作模式,将提供周到满意的展览服务贯穿于整个展览会。
其中,美国最典型之处是进行业态创新,例如拉斯维加斯会展业的独特魅力就是在同一建筑物中会展、餐饮、娱乐、大卖场、旅游观光等为一体,使得完全不同的商业业态相得益彰,一方面减少了展馆的无展会期间闲置,提高了会展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这种集食、住、展、娱、游、购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商业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德国主办单位是以服务客户的形象出现,对展览服务十分重视,提供“一站式服务”既包括展前的租赁、搭台、展品运输等专业服务,也包括餐饮、旅游、住宿、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配套服务,通过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将整个服务体系形成“一条龙”,从而解决了参展商的后顾之忧,为展览会培养了顾客忠诚度,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3.拥有专业的人力资源保障美国和德国都形成了较成功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会展业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保障。
两国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两种思路:其一,大专院校的系统培养。
美国全国共有50余所大学开设了与会展相关的专业,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结构,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全国的职业认证体系十分健全,主要是由行业协会主导的培训市场,所以职业培训方向十分明确,注重理论和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为美国会展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德国的会展教育享誉全球,其会展高等教育同样注重产学研结合,通过产学研高度结合的高等院校提供专业化和系统教育,比较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展会策划、展会营销、展会运营、展会服务、展会品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德国展览业培育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学有科隆大学和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
这两所大学均与知名会展公司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关系,为德国展览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其二,由行业组织实施专业人才培训。
总部设在美国达拉斯的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是当前国际展览业最为重要的行业组织,为展览行业人员提供注册培训认证项目CEM(Certified Ex hibition Management),以提高产业人员的专业能力。
德国展览与博览会协会(AU MA)是德国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该组织针对行业发展的特点和形式创造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内容,并通过业务培训、考核、授予资格证书等方式系统地为德国会展业培养专门人才,从而全面提高德国展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德、美会展业发展不同之处1.对会展行业的界定不同关于会展行业的界定,国际上定义为M ICE industr y(meeting,incentive,convention and ex hibition),意在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形式[4]。
在美国,学术界并没有M ICE industry和convention&ex hibition industry这样的概念,美国的会展业内涵中更偏向于“事件管理”这一概念。
其中“事件产业”(ev ent industry)包括会议业、展览业、体育赛事业和旅游业,对会议、体育赛事、旅游节庆的关注度较高。
美国的行业协会也是按照“事件产业”的概念有针对性地加以建立,例如美国会展行业内最有影响的专业协会有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专业会601议管理者协会(PCM A)、会议专业工作者国际联盟(M PI)和国际特殊事件协会(ISES)等[3]。
而在德国,更偏重于“会展业”(convention&exhibition industry)这一说法,德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会议展览大国,从国际协会会议接待数量看,2004年以来德国一直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相比之下,德国的展览业发展更为成熟,号称“世界头号展览强国”,拥有诸多世界知名会展城市。
2.产业发展国际化取向不同美国与德国会展业发展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待国际化的问题。
美国走向国际的跨国展览公司十分有限,其主要立足的是本国市场,也不盲目国际化。
其中参展企业90%以上都是美国企业,产品也坚持美国化。
美国会展业对国外合作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一般只是做一些设计和相关管理咨询等工作或者提供相关的制度文件等等,从不轻易投资和参与管理。
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关于国际化的理念,他们认为会展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盲目国际化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自身有个十分庞大的国内市场,各行业间的交流与购买就可以形成各种展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与美国会展业截然相反,德国很重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会展发展国际化,这其中德国政府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在德国汉诺威、法兰克福、科隆、杜塞尔多夫等城市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国际各国参展商来德国参展;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对出国办展十分重视,德国联邦经济部及各州经济部或经济促进机构为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德国各级政府在“官方出国参展计划”框架下分别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和财政拨款,鼓励企业出国参展,帮组企业开拓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