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精选习题1(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 读拼音,写字词。
为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答案,迟日江山丽。
()A.傍晚 B.春天为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答案,泥融飞燕子。
()A.湿润 B.融化为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答案,天街小雨润如酥。
()A.如果 B.好像找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中的比喻句,并写下来。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答案】鸳鸯,呈,酥,皇【考点】看拼音写汉字古诗两首【解析】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重练习。
【解答】答案为:鸳鸯呈酥皇二.为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答案.【答案】B。
【考点】翻译句子古诗两首【解析】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答】出自唐朝杜甫的《绝句》,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迟日”春天。
【答案】A。
【考点】词语的分类古诗两首【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泥融飞燕子”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二首》意思是:燕子衔着湿润的泥忙筑巢。
故“融”的意思是湿润。
【答案】B。
【考点】翻译句子古诗两首【解析】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答】出自唐朝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
“如”好像。
【答案】天街小雨润如酥。
【考点】修辞方法古诗两首【解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 读拼音,写字词。
2. 找出错误的读音。
绿(lǜ lù)________遍山原白满川才了(le liǎo)________蚕桑又插田日长(cháng zhǎng)________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xiá jiá)________蝶飞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子规声里雨如烟。
()A.弟子规 B.杜鹃鸟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才了蚕桑又插田。
()A.结束 B.助词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日长篱落无人过。
()A.经过 B.过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答案】闲人,篱笆【考点】看拼音写汉字古诗两首【解析】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闲人篱笆2.【答案】lǜ,liǎo,cháng,jiá【考点】拼音古诗两首【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解答】绿:[lǜ]: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
[lù]:义同“绿”(lǜ),用于“绿林、绿营、鸭绿江”等。
了:[le]: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liǎo]:1.完毕;结束。
2.放在动词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指空间。
2.长度。
[zhǎng]:1.领导人。
2.生。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答案】B。
【考点】翻译句子古诗两首【解析】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西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在天晴了的时候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炫耀——(______)胆怯——(______)[2]写出下面事物的特点。
雨润过的泥路:______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对诗歌第2小节的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天晴了,到山间走走,看看绿树,欣赏云朵,一定会心旷神怡。
B.天晴了,去山间的小径走走,美景一定如画卷一样美丽。
C.山间的小径在天灰暗时才会出现美景,请不要错过。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诗鉴赏。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_。
[2]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沙白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
[1]填一填。
①这首诗中诗人把一片________比作一叶________,把红叶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写得很生动。
②诗人通过观察________知道秋天来了,正可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2]“上面坐着秋天”中的“坐”字用得真好!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5.古诗两首同步考试卷(三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读拼音,写词语。
【答案】蒌蒿河豚恩惠崇高【解析】【题文】找出本课带草字头的字。
【答案】花萎蒿芦芽节【解析】【题文】用“”画出诗句中描写的事物。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答案】竹桃花江水鸭【解析】【题文】读诗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诗句描写的季节是;诗句描写的节气是。
2.“欲”的意思是。
“断魂”的意思是。
3.照样子写词语。
纷纷()()()4.解释诗句的意思。
【答案】1.春季清明2.想要心情茫然、惆怅3.翩翩唧唧呵呵【解析】【题文】阅读加油站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评卷人得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洒水:河名,在山东省。
1.诗歌中描写的季节是。
这首诗的作者是,是朝人。
2.解释词义。
胜日:寻芳:等闲:等闲识得:3.东风:。
因为,所以“等闲识得东风面”。
(提示:用诗句回答)4. “万紫千红”指。
比喻。
【答案】1.春季朱熹宋2.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游春,踏青。
平常、轻易。
形容易识别的意思。
3.春风万紫千红总是春4.各种颜色的花朵竞相开放,五彩缤纷各行各业兴旺发达【解析】。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外阅读。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①,我言秋日胜春朝②。
晴空一鹤排③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④。
(注释)①悲寂寥:悲叹萧条。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开。
④碧霄:青天。
[1]根据意思写诗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荒凉,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写白鹤的原因是( )A.白鹤充满活力,敢于逆风飞翔,冲破阻碍,翱翔天际。
诗人喜欢白鹤这种乐观积极的品质。
B.白鹤矫健,外观美丽。
诗人喜欢如此美好的事物。
[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延伸阅读。
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1]写句意。
桃花映水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A. 牧童要到哪里去?B. 牧童去哪儿了?[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你怎样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__之情。
[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三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霜鬓:白色的鬓发。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A. 中秋节B. 除夕C. 大年初一D. 元宵节[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A. 异乡家里B. 故乡家里C. 异乡旅馆D. 故乡旅馆[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A. 对新一年的希望B. 对岁月流逝的伤感C.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D. 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是()A.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B.妇姑:老妇人和小姑娘。
C.相唤:互相呼唤。
D.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这首诗的前两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结合诗句,写出下列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1)山行:____________________(2)坐:___________________(3)红于: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及其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2)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声色相间运用得十分巧妙。
其中“动”指的是,“静”指的是,“声”指的是,“色”指的是。
(3)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空山”是指山中植被都消失了,“晚来秋”是说气候炎热,秋天来晚了。
B.最后两句点明了山间是王孙们的心志所在。
C.全诗反映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之:故人:烟花:尽:。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 课内阅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的题目是作者是朝诗人[2]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词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①,香雾空蒙月转廊②。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③烧高烛照红妆④。
(注释)①东风袅袅泛崇光:海棠花在微风吹拂下,浮动着高贵华美的光泽。
②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
③故:于是。
④红妆:把海棠花比作美女。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31.古诗两首同步考试卷(三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读拼音写词语。
【答案】隔壁隔断隔岸观火隔热隔绝隔三差五【解析】【题文】写出划线字的反义词。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答案】无——有阴——阳爱——恨晴——阴【解析】【题文】读诗句,回答问题。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在长江北岸的是,在长江南岸的是。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还”指的是。
从这句诗中,我们体会到作者。
【答案】1.瓜洲京口2.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解析】【题文】阅读加油站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评卷人得分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在加点字词正确的意思后面打上“√”(1)“啼”字的意思()①叫②哭(2)“山郭”的意思()①山村②靠山的城墙(3)“酒旗”的意思()①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②商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2.这首诗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3.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第一、二句写的是江南晴天的景色。
()(2)第一、二句写的是江南雨天的景色。
()(3)“千里鸾啼绿映红”,在诗歌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的大自然风光。
()(4)“多少楼台烟雨中”,在诗歌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
()(5)“四百八十”是实指有四百八十座佛寺。
()(6)“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
()【答案】1. (1)①(2)②(3)①2.江南春3. (1) √(3) √(6) √【解析】。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20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形近字组词。
2. 默写古诗。
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________(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________4. 理解古诗,填空。
(1)《赠汪伦》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其被后人誉为“________”。
这是一首________诗,表达了诗人和汪伦之间________。
(2)《游子吟》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这首诗歌颂了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20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答案】馈赠,乘凉,呻吟,春晖,增加,剩余,寒冷,光辉【考点】组词古诗两首【解析】略【解答】馈赠乘凉呻吟春晖增加剩余寒冷光辉2.【答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临行密密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考点】诗词默写古诗两首【解析】略【解答】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答案】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担心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考点】翻译句子古诗两首【解析】略【解答】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担心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4.【答案】唐,李白,诗仙,送别,深厚的友情唐,孟郊,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考点】诗的思想情感古诗两首【解析】略【解答】唐李白诗仙送别深厚的友情唐孟郊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36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3分)比一比,组成词语。
反台返苔饭抬2.(3分)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鹿柴(chái zhài)紫烟(zǐzhǐ)3.(3分)选择“望”字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①看,往远处看②拜访③希图盼④人所敬仰的,有名的威望望庐山瀑布喜出望外探望4.(3分)读诗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解释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2)解释诗句的意思。
5.(3分)在正确的选项后打上“√”。
(1)杨万里是唐朝著名诗人,是南宋四家之一。
(2)杨万里是宋朝著名诗人,是南宋四家之一。
(3)王安石不仅是宋朝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4)王安石不仅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6.(3分)选择正确的答案。
(1)王安石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位于①瓜洲江边停泊的船上②京口③钟山(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小荷”指①小小的荷花②小小的荷叶7.(3分)阅读加油站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歌写的季节是。
(2)诗句中描写月亮和泉水的诗句是。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36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反面;阳台;返回;青苔;吃饭;抬头;2.zhài;zǐ;3.④;①;③;②;4.只听见。
;空寂的山中没见到人,只听见人说话的声音。
;5.×;√;√;×;6.①;②;7.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外阅读。
江上渔人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解释下列横线上的字词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来往:但: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舟:出没:2. 课外阅读。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春山:春日的山。
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虚。
这里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1]本诗运用以______衬______的写法,突出了山涧“______”的特点。
[2]按照诗意写出诗句。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的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你认为好在哪里?( )A.写出了山林的闲静和诗人的悠闲。
B.写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3. 阅读提升。
雨后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着唇儿/()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打提咬推[2]这首儿童诗共有(______)小节,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把____________比作神仙,渲染了欢快、热闹的气氛。
[4]“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后面”中的“泥裤子”指的是__________。
《古诗两首》习题2一、基础过关1.看拼音,写词语。
shù yīn qīng tíng ài xī()()()2.给多音字组词。
bò() chòng ()泊重pō() zhóng ()3.理解加点词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
诗句意思:。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池》的作者是代诗人,描绘了一幅由泉眼、、构成的“小池初夏图”。
(2)《泊船瓜洲》是代诗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综合训练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无论……总是……不是……而是……只要……就……(1)我认为首先应该保护的()这些东西,()人的生命。
(2)我们()认真学习,()能取得好成绩。
(3)()被抛弃到哪里,它们()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2.照样子缩写下列句子。
例:柔嫩的枝条在春风中不停地摆动着。
枝条摆动着。
(1)鸟类飞翔的能力十分惊人。
(2)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那块肉。
(3)柳条轻轻地拂动着静静的水面。
三、拓展应用1.理解诗句,填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民间很重视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
②忆:想念。
③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④异乡:他乡。
⑤倍:加倍,更加。
⑥遥知:远远的想到。
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⑦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1)这首诗介绍了、这些重阳节的习俗,其他的我还知道、等。
(2)第一句的“”和“”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他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
(3)结合注释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4)想一想,兄弟在登高的时候,他们看到少了王维,会说些什么呢?(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古诗两首》习题1一、基础过关1.比一比,再组词。
蜓( ) 泊( ) 隔( )廷( ) 伯( ) 融( )2.走近诗人。
(1)杨万里是“”之一,他的诗自成一体,被称为。
(2)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学习过他写的《》这首诗。
3.理解诗句。
(1)《小池》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
“泉眼”的意思是,“惜”的意思是,“晴柔”的意思是。
这首诗描写了、、、等景物,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诗歌的前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来写,赋予泉眼和树阴以人的情感,亲切、生动。
“,。
”这句诗现在用来比喻新人才展露头角就名花有主。
(2)《泊船瓜洲》是代诗人写的。
抒发了诗人的深切感情。
这首诗中的“”用得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把春天江南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综合训练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试着写一写。
(1)(2)(3)(4)(5)(6) 2.修改下列病句。
(1)在班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了言。
(2)春天,燕子从北方飞回来了。
(3)我们应该改正某些缺点。
(4)妈妈买回了香蕉、苹果、西瓜、西红柿等水果。
3将诗句与季节连起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冬三、拓展应用1.我会串,我会做。
( )这里到处是花,红的、紫的、白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 )它早上是白的,中午变成蓝色,到晚上就变成紫色了。
( )西双版纳是花的海洋。
( )还有一个圆形的爱变色的小花。
( )有一种带红斑的凤凰花,样子就像传说中的凤凰。
(1)在括号里标出正确的序号。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2.我是阅读小能手,带着问题快乐走。
一天下午,老师布置作业,要我们写一篇作文,把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
回到家,我像往常一样掏出小作文本,左思右想,写什么好呢?于是我把以前买来的作文选全都搬来了,仔细地读着每一篇。
其中我发现一篇《买油条》,写得生动具体。
要是这篇作文是我写的该多好呀!我兴奋地拿起笔,把这篇文章抄下来,当作自己的习作。
小学三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根据古诗选择正确的答案。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A.宋·叶绍翁B.唐·杜牧C.宋·苏轼[2]诗中“坐”的意思是()A.乘;搭B.背对着某一方向C.因为[3]“”应填的诗句是()A.白云生处有人家B.白云深处有人家C.江上秋风动客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A.对深秋山林美景的喜爱B.对祖国的热爱C.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洞庭美:《望洞庭》[1]了解洞庭湖,填写。
洞庭湖:位于今________北部,是________流域的湖泊。
[2]理解前两句,选择。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和”字表现的是(____)之美。
A.潭水映月B.水月交融②“镜未磨”表现的是(____)之美。
A.宁静朦胧 B.混杂清朗[3]理解后两句,填写。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句中,“白银盘”“青螺”从形与色上描写了__________与________,表现出秋夜中的山水给人的感觉,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西湖美:《饮湖上初晴后雨》[1]理解诗中前两句写景的诗句,连线。
水光潋滟细雨迷茫,群山缥缈山色空蒙碧波荡漾,波光闪动[2]说说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美:《望天门山》[1]填写。
①天门山:今安徽________山与________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________________。
②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________地,所以叫楚江。
[2]理解诗意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断”与“开”,“流”与“回”,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
(____)②“孤帆一片日边来”形容风急浪高,一叶孤舟高得像从日边而来。
西师大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练习。
采莲曲王昌龄__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_____________,闻歌始觉有人来。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
A.水仙花B.荷花C.菊花[3]根据古诗内容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描写送别友人B.描写姑娘采莲C.描写水乡美景、鱼儿嬉戏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_____)汉乐府《江南》(______)王昌龄《采莲曲》(______)[4]这首诗中采莲少女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阅读理解题。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给下面的字注音。
清()魂()牧()遥()2.解释词语意思。
纷纷:借问: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3. 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王维是_____代著名诗人,他和孟浩然一样,是______派代表诗人。
[2]解释下列字。
独:___________。
倍:___________。
[3]中秋佳节之时,你不在爸爸妈妈身边,这时你可以用此诗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4]本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A.思念家乡B.重阳登高的愉快C.喜爱家乡4. 古诗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两首》课后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luòyáng yúguān húpàn qiān zhàng dēng()()()()二、多音字组词。
jiàn()chóng()huán()gēng()间重还更jiān()zhòng()bái()gèng()三、辨字组词。
泊()洲()何()伯()州()河()洛()勿()榆()格()匆()愉()四、默写《泊船瓜洲》泊船瓜洲[ ] ( ), ., .五、读下面的诗句,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还:六、阅读。
1、《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把它改写成一个故事。
2、阅读《望天门①山》望天门山天门中断①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③。
两岸青山相对④出,孤帆⑤一片日边⑥来。
[注]①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
②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
③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
④相对:互相争比。
⑤孤帆:指一只小船。
⑥日边:指太阳偏西。
1、填空。
(1)这首诗用“”描写山的险峻,用“”描写山的秀美。
(2)这首诗用“”描写水的湍急,用“”描写一叶孤舟。
2、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八、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烽火连三月,家收抵万金。
()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九、读句填古诗。
1、走进公园,当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花即将开放时,我不禁大声吟诵起诗人的著名诗句“,”。
三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真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舟夜书所见作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什么时间)诗人的所见景色。
[2]诗中写________把河中水吹起浪,河中的灯光的倒影散作_______。
[3]“舟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进行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人夜晚看见渔灯,把它比作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1.《昼夜书所见》中有一句诗故意夸大了事物,是哪一句?并解释这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解诗意。
1、月黑见渔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孤光一点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散作满河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默写古诗,然后对照课文自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默写古诗,再回答问题。
乞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师大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真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练习。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描绘了、、、、、六种景物。
(2)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描写声音的词是。
(3)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1)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也感到心惊。
(2)划线一句中,“家书”是指,“家书抵万金”采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将士们对家乡亲人的。
3. 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所见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忽然闭口立。
[1]补充古诗内容。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
[3]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的牧童形象。
A.天真烂漫B.调皮捣蛋C.富有心机[4]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4. 课内阅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的题目是作者是朝诗人[2]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词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唐]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开:回:出:(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写江和山,以“断”和“开”两个动词写出了大江奔腾的壮阔气势B.“出”字,使静止不动的山,富有动态的美C.“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传神地描绘出一叶轻舟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6. 阅读,回答问题。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1. 比一比,分别组词语。
2.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________(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3. 诗句理解室。
(1)《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
“春江晓景”的意思是________,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豚等景物,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2)《清明》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因为________。
4. 日积月累。
读一读,想一想,背一背。
春雪[唐]韩愈新年①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②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①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②故:故意。
诗意: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撒下一片片飞花。
课外你还积累了描写春天的诗吗?请写出一首。
5. 你能根据《清明》的诗意,编一个故事写下来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1.【答案】鬼魂,山谷,海豚,银杏,萎缩,灵魂,纵欲,啄木鸟,检查,高楼【考点】组词古诗两首【解析】比一比,再组词,主要考查学生对组词,形近字辨析等考点的理解。
解题思路引导:仔细区别两个词的不同,再分别组词。
常用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在对比中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
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可以从它们的音、形、义等方面进行,如:鬼和魂,“鬼”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可组词“鬼魂”;“魂”。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两首》同步练习(一)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í wùjīng lúsǔn ròu luǎn cháo xuě yâ()()()()()gān zàng jù dúnì jiāngãr shàng huì chóng sū shì()()()()()二、比一比组词语并解释字词。
桃()蒌()芦()逃()楼()户()暖:欲上:三、扩展知识。
1.这首诗的作者和()、()并称为“三苏”2.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动态的景物有()和()。
3.从物候角度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4.试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5.这是一首题画诗。
画幅中没有,而诗中出现了的景物是什么?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根据课文,填写。
1.这首诗是_______为_______画的《____________》题写的诗,歌咏了___________的美好风光。
画中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中没有的是____________,这是诗人的感觉和联想。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默写古诗《惠崇春江晓景》。
惠崇春江晓景(),。
,。
(二)一、看拼音写词语。
fēn yǜduàn hún jiâwân mùgóng ()()()()()yáo zhǐmáng rán chóu chàng()()()二、解释字词。
《古诗两首》习题1
一、基础过关
1.比一比,再组词。
蜓( ) 泊( ) 隔( )
廷( ) 伯( ) 融( )
2.走近诗人。
(1)杨万里是“”之一,他的诗自成一体,被称为。
(2)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学习过他写的《》这首诗。
3.理解诗句。
(1)《小池》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
“泉眼”的意思
是,
“惜”的意思是,“晴柔”的意思是。
这首诗描写了、、、等景物,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诗歌的前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来写,赋予泉眼和树阴以人的情感,亲切、生动。
“,。
”这句诗现在用来比喻新人才展露头角就名花有主。
(2)《泊船瓜洲》是代诗人写的。
抒发了诗人
的深切感情。
这首诗中的“”用得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把春天江南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综合训练
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试着写一写。
(1)
(2)
(3)
(4)
(5)
(6) 2.修改下列病句。
(1)在班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了言。
(2)春天,燕子从北方飞回来了。
(3)我们应该改正某些缺点。
(4)妈妈买回了香蕉、苹果、西瓜、西红柿等水果。
3将诗句与季节连起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冬
三、拓展应用
1.我会串,我会做。
( )这里到处是花,红的、紫的、白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 )它早上是白的,中午变成蓝色,到晚上就变成紫色了。
( )西双版纳是花的海洋。
( )还有一个圆形的爱变色的小花。
( )有一种带红斑的凤凰花,样子就像传说中的凤凰。
(1)在括号里标出正确的序号。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2.我是阅读小能手,带着问题快乐走。
一天下午,老师布置作业,要我们写一篇作文,把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
回到家,我像往常一样掏出小作文本,左思右想,写什么好呢?于是我把以前买来的
作文选全都搬来了,仔细地读着每一篇。
其中我发现一篇《买油条》,写得生动具体。
要是这篇作文是我写的该多好呀!我兴奋地拿起笔,把这篇文章抄下来,当作自己的习作。
讲评作文那天,我比谁都高兴,好像老师就要表扬我了。
果然,老师叫我念作文。
我
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洋洋自得。
我抬头一看,老师的脸色不好看。
老师问我:“这篇习作是不是抄别人的呀?”同学们也向我投来利剑一样的目光,我脸上顿时火辣辣的。
心想,老师发现了。
我不得不点点头。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少先队员不能弄虚作假,应该实事求是呀!”我惭愧极了,狠狠地把抄来的这
篇文章撕碎了。
这次作文的教训,我永远记在心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实事求是:
(2)把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抄写下来,再填空。
这句话把比作
(3)短文有个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有句话,讲“我”
在班上念作文,受到和的批评。
(4)“这次作文的教训,我永远记在心里。
”
“这次教训”是: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蜻蜒停泊隔断泊船重复
朝廷大伯融合血泊重量
2.(1)南宋四大家诚斋体 (2)梅花
3.
(1)宋杨万里泉水的出口怜惜柔和的晴天泉水树阴小荷
蜻蜓喜爱夏日小池风光拟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宋王安石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绿色彩
二、综合训练
1.
(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札甫《江畔独步寻花》
(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1)在班会上,他第一个发了言。
(2)春天,燕子从男方飞回来了。
(3)我们应该改正缺点。
(4)妈妈买回了香蕉、苹果、西瓜等水果。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冬
三、拓展应用
1.
(1)2、5、1、4、3
(2)西双版纳是花的海洋
2.
(1)原指从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地、正确的对待和处理问题。
文中指的是怎么样就怎么样。
(2)同学们也向我投来利剑一样的目光,我脸上顿时火辣辣的。
目光利剑
(3)四十老师同学
(4)要诚实守信,不要弄虚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