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课件(共27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28
统编版八年级上第10课《三峡》课件(共29张PPT)(共29张PPT)导入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
三峡郦道元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揣摩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品创设的意境。
4、在诵读中深入体味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
宜昌的南津关是其东端,四川奉节的白帝城是其西端,其间全长193公里。
三峡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
西陵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见长,瞿塘峡以“雄”著称。
郦道元(公元470——527年),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散文家、地理学家。
著有《水经注》,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散文名作。
《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
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情况记载不详细、具体。
《水经注》全书共40卷,记载的河流水道1252条,文字则是《水经》的20余倍,达32万字它以水道为纲,将河流流经地区的古今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古迹等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述。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