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对接迁移。非选择题无论是陌生的地理知识, 还是已有的地 理知识, 都需要回归教材, 进行知识的联想、迁移, 并实现与新 问题的对接, 这样才能找准答题的突破口。例如, 上题解答过 程中, 要联系 “气压带、 风带” “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点” “自 然地域分异规律” “农业区位因素”等课本知识, 并与本题中 的“大气透明度极佳”“科考船„„遇到的困难”“P 大陆 自然带„„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P 大陆热带草原带„„ 的农业地域类型”完美对接。
答案: 1) ( 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 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 北 部海岸线较平直, 南部海岸线曲折, 多岛屿。 ( 河流径流量大, 2) 携带泥沙量大; 位于河流入海口, 地势低平, 流速缓慢, 以堆积作用为主, 泥沙大量堆积; 地处海陆交界地带, 海水的顶托使堆 积作用增强, R 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在 ( 特点: 3) 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 滩涂比重略有增加; 其他各类用地比 重减小。 不利影响: 水资源减少, 水质下降; 生物多样性减少; “热岛 城市 效应”增强; 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 热带草原景观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 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 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 带针叶林带 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 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海拔高, 气温低, 降水 少, 不能形成热带雨林 气候 信风来自海洋, 温暖湿 润; 山地迎风坡, 多地形 雨; 暖流增温增湿 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 洋, 缺少陆地分布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 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苔原带、亚 寒带针叶林 带 温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1) ( 分析 R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2) ( 据表归纳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 3) 并指出该变 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获取信息, 并进行正确的解读从而 转化为答案。第( 题, 1) 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一般把握地形类型及分 布、 地势特征和海岸线三个方面。 地形类型及分布和地势特征根据图 中的等高线特征可以直接读出, 而对海岸线特征的描述属于本题的特 殊之处, 从图中看出, 南北海岸线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 沙洲 第( 题, 是泥沙堆积的结果, 泥沙的堆积与河流含沙量的高低、河口处的地形 坡度和海水的顶托作用有关, 在此解题思路的引导下, 结合长江的水 文特征作出具体分析和回答。第( 题, 3) 从表中的数据比较中可以得出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 针对这种变化具体分析 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注意关键词 “自然地理环境” “不 和 利”。
材料二
流入里海的伏尔加河南北
近跨 15个纬度。河流都流经平原地区, 落 差很小, 水流缓慢平稳。 伏尔加河流域冬季寒冷而漫长, 多降 雪, 且河流封冻时间长。夏季短促温暖, 降 水量较少, 流域内降水以降雪为主, 春季气 温回升, 积雪和河冰融化易发洪水, 春季径 流量达 60% 以上。 俄罗斯对伏尔加河大规模开发利用始于 20世纪 30年代, 在河流的 干支流修筑了许多大型水坝, 从而实现了航运、发电、灌溉、防洪等综 合经济效益。同时也修建运河与外海( 如黑海) 和其他河流相通。
【典例】( 2012年江苏地理, 27(1) (3)(4)( 题, 5) 13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我国第 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 P 大陆自然
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 A ( 海拔 4 093米)
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 远镜 A 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 研究。
( 分析里海湖面不断缩小的原因。 1) ( 试分析里海夏季南部和北部表层水温相差小, 2) 而冬春季南 北水温相差大的原因。 ( 伏尔加河流域易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对伏尔加河的航运、 3) 发电、灌溉会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形成基础
组成要素
统一 演化 的过 程
具 体 表 现
牵一 发而 动全 身
产生 新 功能
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例 1】( 2012年福建文综, 37题( 2) 题, 1)( (3) 25分) 如图示意中 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 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 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进一步提高能 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地理 环境 的差 异性
2012年安徽文综, 27题, 4分 2012年浙江文综, 7题, 4分 2012年北京文综, 4~5题, 8分 2012年山东文综, 1~2题, 8分
以模式图或统计图为背景, 考 查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自然区 域现象的分异规律。
答案:1.地貌 2.水平
3.非地带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热量、 水分
海 拔 高 度
喜马拉雅山 的垂直自然 带分布
影响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 主要因素有: 纬度、海拔、 相对高度、坡向等。
【例 2】 ( 2012年北京文综, 4~5题, 8分)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 谱示意图。读图, 回答( 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 北坡热量条件差, 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 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 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 该山地位于( 2) )
综合题的答题步骤
1. 审题。 首先要审明中心词, 明确所要论述的对象是什么; 其次是审 条件限制词, 依据条件限制词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 并进行筛选, 确 定答题范围, 罗列答案要点; 最后结合解答方式词和内容回答词, 进 一步提炼, 如上题中的中心词为 P 大陆; 条件限制词如第( 题中的 5) “有利”; 内容回答词如第( 题中的 1) “原因”, 3) 第( 题中的 “困难”, 第( 题中的“影响因素”; 4) 解答方式词如第( 题中的“分析” 4) “说 明”, 5) 第( 题中的“试分析”。
A. 喜马拉雅山脉 B . 天山山脉 C. 祁连山脉 D. 昆仑山脉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认真读图, 明确山地垂直 带谱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1) 图中信息显示该山 第( 题, 地是东西走向, 南坡带谱复杂, 大部分自然带在南坡的分 布海拔低于北坡, 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该山位于青藏 高原边缘, 南坡是西南季风迎风坡, 降水多, 雪线低, 项正 C 确, 、 项错误。 A B 南北坡基带差异大是南北坡基带海拔不 同导致的, 项错误。第(2)题, D 天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的南 坡基带都不可能是雨林季雨林带。答案为( C , 1) (2)A 。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 基础 主导 因素: 热量 重要 因素: 水分 影响 因素 文字 示意 图 主要分布 地 区典型事 例 非洲沿 20° 经线 E 自然带的 变化
由赤道到 两极的地 域分异( 纬 度地带性)
太阳辐 射( 纬 度位 置)
纬线延伸, 纬度更 替( 东西延伸, 南北 更替) 。低、高纬度 地区明显
解析: 第(1) 首先明确大气透明度主要与空气中水汽和杂 题, 质的含量有关, 然后结合南极洲的地理环境进行相关的分 析。光学望远镜需要在黑暗的环境下观测, 24小时不间断地 观测只能是在极夜时期。第(3) 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 题, 怀亚港之间主要在大西洋中航行, 属于盛行西风带, 风大浪 高, 并且有西风漂流, 同时又有从南极大陆冰盖断裂进入海 洋的冰山, 这些都会造成航行的困难。第( 题, 大陆是澳大 4) P 利亚大陆, 自然带的分布呈明显的半环状, 从南北方向看, 纬 度地带性明显, 即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东西方
( 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 1) 其原因主要 有 、 ; 该地在 时期, 可以用光学望远镜 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3分) ( 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 3) 有 、 等。( 2分) ( 分析 P 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4) 并说明其 主要影响因素。( 4分) ( P 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5) 分析其有利条件。( 4分) 。 试
3. 书面表达。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 先构思或草拟答题要点, 1) 尤其是答题的关键点。 ( 避免出现错别字, 2) 表达不清的、不严谨的、口语化的或与已 知原理、规律相违背的语句。 ( 保证字迹工整, 3) 卷面整洁。
【变式训练】
( 2012年江南十校二联) 结合图与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今天的里海是 古地中海残存的“海迹湖”, 里海湖面一直处于不断缩小 的状态, 近百年湖面萎缩有加快的趋势。 里海及附近气候干旱, 蒸发非常强烈。夏季南北表层 水温差异较小; 但冬春季表层水温温差大。 里海入湖补给水径流量的 85% 来自北部的伏尔加河。
1991年和 2008年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
年份 1991 2008 水田 48. 08 41. 87 旱地 14. 47 9. 89 林地 18. 72 17. 27 草地 0. 34 0. 04 园地 0. 21 0. 03 城镇 9. 65 23. 91 陆地 水域 7. 96 6. 35 滩涂 0. 35 0. 63 未利 用地 0. 22 0. 01
从沿海 向内陆 的地域 分异( 经 度地带 性) 山地垂 直地域 分异( 垂 直地带 性)
主导 因素: 水分 重要 因素: 热量
海 陆 位 置
经线延伸, 经 度更替( 南北 延伸, 东西更 替) 。中纬度 地区明显 从山麓到山 顶更替, 高 山、高原地 区明显( 水平 延伸, 垂直更 替)
亚欧大陆中 纬度地区从 沿海向内陆 依次为: 森 林、草原、 荒漠
向看, 经度地带性明显, 即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 度地带性主要受水分的影响, 纬度地带性主要受热量的影 响。 第(5) 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带因为草场丰富, 题, 农业地域 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在此要与混合农业区分开, 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大牧场放牧业是商品农业, 因此 需要地广人稀、 交通便利, 技术水平高等条件, 放牧业要求有 丰富广阔的草场资源, 而草场的形成必须有与之适应的气 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