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9
非常规油气资源概况为充分了解认识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行业发展现状,为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进行技术储备,根据集团公司领导批示,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研究院、油田公司、勘探公司、规划部、资源与勘探开发部、炼化公司等六个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2009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共同组织的“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会”,收集、了解了国内外相关企业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深加工等领域的现状,为集团公司未来发展非常规资源提供了借鉴。
1.研讨会概况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危机也逐渐显现,因此,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至关重要。
为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本着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煤层气、油母页岩、油砂矿等非常规能源的发展,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共同主办了本次“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会”。
1.1会议主题内容(1)中国能源政策与发展战略;(2)我国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及开发前景;(3)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分析;(4)页岩油、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5)煤层气、油页岩地质环境生态保护及国家相关规定;(6)煤层气、油页岩项目设计及融资环境;(7)页岩油、煤层气深加工与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建议。
1.2参会单位及人员概况本次会议时间从2009年8月9-12日共4天,到会人员126人,会上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相关领导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煤层气、神化、中煤能源、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各大型能源企业有关负责人和从事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勘探开发利用和设计研究有关院所的专家就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勘探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等共20人次发表了专题报告,会后出版论文集1本,收录了26篇相关论文。
第40卷第1期 辽 宁 化 工 Vol.40,No.1 2011年1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January,2011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综述张会芳,杨贝贝(西安石油大学 油气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摘 要:煤层气、油砂、油页岩、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是目前最为现实的非常规油气资源。
我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勘探开发上急需新技术、新方法的突破,积极创新将有效促进我国在非常规油气勘探方面的发展。
对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资源量、富集程度以及分布特点进行了概述。
关 键 词:非常规油气;油页岩;油砂;致密砂岩气;页岩气中图分类号: TE 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11)01-0076-05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而现如今人们面临着能源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
我国常规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已经处于中期阶段,预测2020年将达到产量峰值(约为2×108 t),之后中国的石油产量将不断下降。
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缺口将达到800×108 m3[1]。
非常规油气是在油气勘探程度提高、能源需求量增加、勘探开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条件下能源接替的重要领域。
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预测全球石油需求将以每年1.9%的速度增长。
据2003年美国天然气石油杂志统计表明,现今的石油产量不断递减,在今后10至20年间石油的供求之间将会出现巨大的差距,非常规资源将作为重要的油气资源替代产品来弥补这个差距。
常规油气藏一直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
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已从构造油气藏转变为岩性地层油气藏;从常规油气藏转变为非常规油气藏。
非常规油气藏是指在成藏机理、赋存状态、分布规律或勘探开发方式等方面有别于常规油气藏的烃类(或非烃类)资源[2]。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煤层气、油砂、油页岩、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是目前最为现实的非常规油气资源[3]。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摘要】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成因联系和共生特征。
油气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性很强。
源岩层系(区)内主要富集有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和油页岩,其中前三者在国外已实现规模化开发,国内的煤层气开发已经取得进展,页岩气开发正在起步,页岩油开发还在探索,油页岩规模化开发面临较大的环境问题,应关注开发新技术研究。
运移层系(区)内主要聚集致密油气、水溶气和部分低渗油气,致密气和低渗油气在国外已规模化开发,国内在鄂尔多斯、四川等几个盆地已大规模开发。
圈闭层系(区)主要聚集常规油气、重油和低渗油气,这些油气资源均已大规模开发。
散失区为油砂的主要发育区,国内油砂品质较差,开发有一定难度。
继常规油气、致密气和煤层气资源之后,页岩气、页岩油是我国最现实的待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
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远大于常规天然气,国家应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探索性研究和技术准备,这是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和提高油气资源自给能力的关键。
【Abstract】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have relationships related to their origin and have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their presence together. Regularity in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very strong. Inside the most concentrated part of the source rock strata formation/bed(area) lie shale gas shale oil coal-bed methane and oil shale- Shale gas shale oil CBM are already undergoing large scale development abroad while in China CBM development is already making progress, shale gas development is just getting started and shale oil development is still being looked into Large-scale oil shale development faces mor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produc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nducting research on new technology Tight oil and gas water soluble gas, and a portion of lower permeable oil and gas gather mostly in the migrating layers. Tight gas and lower permeable oil and gas are already undergoing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broad and in the Ordos Sichuan and a few other basins in China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heavy oil and lower- permeable oil and gas gather mostly in the trap strata (area),and are all undergoing large scale development. Missing are areas for any major oil sands development, as the quality of China’s oil sands is rather poor and development is definitely difficult After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then tight gas and CBM then shale gas shale oil is China’s next most realistic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 to develop China’s long-range natural gas resource potential is greater than its 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ource potential .China should draft a long-term development program to strengthen exploratio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This is crucial for China’s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oil and gas resource self-sufficiency.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指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勘探开发的另一类资源,其埋藏、储存状态与常规油气资源有较大的差别,开发难度大,费用高。
3本文受到国家重大专项“页岩油有效开采关键技术”(编号:2008ZX05018)的资助。
作者简介:刘洪林,1973年生,高级工程师;1995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工作。
地址:(065007)河北省廊坊市44号信箱新能源所。
电话:(010)69213733。
E 2mail :liuhonglin69@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现状及关键问题3刘洪林1,2 王红岩2 刘人和2 赵群2 张晓伟2 雍洪3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事业部 刘洪林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现状及关键问题.天然气工业,2009,29(9):1132116. 摘 要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加快对其的开发利用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此介绍了我国煤层气、油砂、油页岩、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资源状况,分析了国家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战略需求。
结论指出,为加快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步伐,需对以下非常规油气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攻关:油砂成矿规律及提高分离效率基础研究、油页岩成矿规律及原位开采基础研究、页岩气成藏机制及高效开采基础研究、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及开采基础研究、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富集规律及开采工艺基础研究。
关键词 中国 非常规油气 勘探 开发 现状 需求 基础研究 DOI :10.3787/j.issn.100020976.2009.09.0321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基础1.1 煤层气 ,我国42个主要含煤盆地煤层埋深2000m 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为36.8×1012m 3[1]。
目前煤层气的开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地面开采方式,通过地面钻井方式进行开采,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产能大约7.5×108m 3/a ;另一种为煤矿井下抽放开采,2007年井下抽放产能大约为47×108m 3/a 。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包括:煤层气
甲烷水合物
深盆气
致密砂岩气
页岩气
主要内容
煤层气资源及勘探开发现状 甲烷水合物资源
■与常规天然气的对比
常规天然气游离状态孔隙和裂缝中烃源岩运移储集层气体单相储集机理成藏过程流体特征
煤层气
吸附状态
孔隙的内表面
煤层中
生成吸附
气-水多相煤层气具有独特的成藏机理和富集规律煤层气是自生自储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一、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美国
煤层气资源量21.19万亿立方米
煤层气产量2001年480亿立方米
煤层气钻井4万多口,生产井13986口(2000年)主要产煤层气盆地:
中煤阶盆地圣胡安黑勇士阿巴拉契亚拉顿低煤阶盆地尤因塔粉河。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分析1、页岩气页岩气在中国的研究与勘探开发刚刚起步,资源潜力和有利区尚待落实。
近年来,页岩气已在资源评价和核心区优选、水平井压裂等技术创新、工业化试验区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已成功实现了单井工业生产,证实中国具有发展页岩气的资源基础。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非常规油气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初步估算,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约10×1012~25×1012 m3。
中国页岩气规模化发展,还需突破理论关、技术关、成本关、环境关“四道关”,需要制定“加快‘核心区’评选、加大‘试验区’建设、加强‘生产区’规划”3步走路线图。
2、煤层气煤层气在中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适合不同类型煤层气的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山西沁水、辽宁铁法等地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开采,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吐哈、准噶尔等盆地正在进行开发先导试验。
中国埋深1500m以浅的煤层气可采资源量约为10.9×1012m3。
目前已累计探明煤层气可采储量2 731×108m3,2012年地面煤层气产量达26×108m3,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3、致密气早在20世纪60年代,致密气在中国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就已有发现,但因技术不成熟,长期没有大发展。
近年来,随着大型压裂改造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应用,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才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四川须家河组为代表的致密砂岩大气区,在松辽、吐哈、塔里木、渤海湾等盆地钻探了一批高产致密砂岩气井,这表明中国致密砂岩气分布广泛,资源相当丰富,根据估算,中国致密砂岩气可采资源量约9×1012~13×1012m3。
4、致密油致密油在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广泛分布,主要发育与湖相生油岩共生或接触、大面积分布的致密砂岩油或致密碳酸盐岩油。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63—长7段、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四川盆地中下侏罗统、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泉头组等均发育丰富的致密油,勘探已获得一些重要发现,具有形成规模储量和有效开发的条件,初步评估中国致密油技术可采资源量约为20×108~25×108 t。
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非常规油气是指地质储层复杂,如页岩、煤层气、重油、油砂等非石油天然气资源。
随着传统油气资源逐渐枯竭,非常规油气开发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然而,由于非常规油气的开发技术相对较新,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开发难度更高,因此,如何改善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直是非常规油气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一、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现状1.页岩气开采技术目前,页岩气主要通过水力压裂技术来实现开采。
在水平钻井的基础上,将高压水和一定比例的勘探液注入页岩层中,使岩层发生裂缝,并使石油天然气从岩层中排出。
2.煤层气开采技术煤层气的开采主要依靠抽采和抽采除瓦斯两种方法。
其中,通过煤体渗透出瓦斯和破坏煤体内部微孔隙结构实现瓦斯释放的方法属于抽采除瓦斯方法。
3.油砂矿开采技术油砂矿的开采技术主要包括矿山法、堆积法、水力输送法和热水法等。
其中,热水法是最为普遍且也是最为成熟的一种方法。
通过加热水来分离原油和油砂,并通过振动式筛网来过滤出杂质,从而达到油砂开采的目的。
4.重油开采技术重油的开采可分为表面开采、地下热采和燃烧驱动三种。
其中,地下热采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二、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发展趋势1.新型油气储层识别技术非常规油气储层复杂,如何准确快速地识别油气储层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用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球物理技术等成为非常规油气储层识别的新方向。
2.生产智能化技术非常规油气开发所需的生产力大,采取智能化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开采效率。
目前,智能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探采、生产、加工和运输等领域。
3.绿色环保技术非常规油气开采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保护环境也成为非常规油气开采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采取吸附、过滤等技术来减少尾气排放和污染物产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4.海外开发在国内,非常规油气开发已进入了实际生产阶段,但由于油气资源分布不平衡,国内市场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1.非常规油气藏简介所谓非常规油气藏是指油气藏特征、成藏机理及开采技术有别于常规油气藏的石油天然气矿藏。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种类很多,其中非常规石油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油、页岩油、稠油、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甲烷水合物等。
其中资源潜力最大、分布最广、且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最具有勘探开发价值的是致密油气(包括致密砂岩油气和致密碳酸盐岩油气)、页岩油气(包括页岩气和页岩油)、煤层气等。
据研究,非常规油气藏在全球分布十分广泛,是世界上待发现油气资源潜力最大的油气资源类型。
我国非常规油气藏分布亦十分广泛,无论是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还是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盆地,以及东部的松辽、渤海湾、海域盆地等均有广泛分布,而且资源潜力巨大。
然而,由于非常规油气藏无论是在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方面,还是在勘探评价方法和技术方面,均与常规油气藏明显不同,这就决定了其成藏研究和勘探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研究。
2、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区别目前,世界石油天然气工业已进入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重发展的时代,而且非常规油气在世界油气新增储量和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世界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
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区别主要是常规油气藏油气运聚动力是浮力,而非常规油气藏的运聚动力主要是膨胀压力或者生烃压力。
常规油气藏的储层主要是中、高渗透率的储层,而非常规油气藏的储层则是低渗透率储层。
非常规油气藏没有油水界面,而常规油气藏有油水界面。
常规油气藏的流体压力主要是常压;而非常规油气藏是有由超压向负压最终到常压的旋回变化,超压是油气向低渗透致密储层中充注运移的主要动力,主要是由邻近的烃源岩在大量生烃期间所产生,并在幕式排烃过程中传递到储层中。
(见附表)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特征的比较一般认为,非常规油气是一个动态的、主要受开采技术影响的概念。
1.非常规油气藏简介所谓非常规油气藏是指油气藏特征、成藏机理及开采技术有别于常规油气藏的石油天然气矿藏。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种类很多,其中非常规石油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油、页岩油、稠油、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甲烷水合物等。
其中资源潜力最大、分布最广、且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最具有勘探开发价值的是致密油气(包括致密砂岩油气和致密碳酸盐岩油气)、页岩油气(包括页岩气和页岩油)、煤层气等。
据研究,非常规油气藏在全球分布十分广泛,是世界上待发现油气资源潜力最大的油气资源类型。
我国非常规油气藏分布亦十分广泛,无论是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还是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盆地,以及东部的松辽、渤海湾、海域盆地等均有广泛分布,而且资源潜力巨大。
然而,由于非常规油气藏无论是在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方面,还是在勘探评价方法和技术方面,均与常规油气藏明显不同,这就决定了其成藏研究和勘探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研究。
2、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区别目前,世界石油天然气工业已进入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重发展的时代,而且非常规油气在世界油气新增储量和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世界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
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区别主要是常规油气藏油气运聚动力是浮力,而非常规油气藏的运聚动力主要是膨胀压力或者生烃压力。
常规油气藏的储层主要是中、高渗透率的储层,而非常规油气藏的储层则是低渗透率储层。
非常规油气藏没有油水界面,而常规油气藏有油水界面。
常规油气藏的流体压力主要是常压;而非常规油气藏是有由超压向负压最终到常压的旋回变化,超压是油气向低渗透致密储层中充注运移的主要动力,主要是由邻近的烃源岩在大量生烃期间所产生,并在幕式排烃过程中传递到储层中。
(见附表)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特征的比较一般认为,非常规油气是一个动态的、主要受开采技术影响的概念。
非常规油气资源概况为充分了解认识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行业发展现状,为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进行技术储备,根据集团公司领导批示,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研究院、油田公司、勘探公司、规划部、资源与勘探开发部、炼化公司等六个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2009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共同组织的“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会”,收集、了解了国内外相关企业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深加工等领域的现状,为集团公司未来发展非常规资源提供了借鉴。
1.研讨会概况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危机也逐渐显现,因此,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至关重要。
为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本着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煤层气、油母页岩、油砂矿等非常规能源的发展,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共同主办了本次“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会”。
1.1会议主题内容(1)中国能源政策与发展战略;(2)我国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及开发前景;(3)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分析;(4)页岩油、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5)煤层气、油页岩地质环境生态保护及国家相关规定;(6)煤层气、油页岩项目设计及融资环境;(7)页岩油、煤层气深加工与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建议。
1.2参会单位及人员概况本次会议时间从2009年8月9-12日共4天,到会人员126人,会上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相关领导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煤层气、神化、中煤能源、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各大型能源企业有关负责人和从事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勘探开发利用和设计研究有关院所的专家就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勘探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等共20人次发表了专题报告,会后出版论文集1本,收录了26篇相关论文。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一、本文概述1、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定义与分类非常规油气资源,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油气资源,其定义主要基于资源赋存状态和开发方式的特殊性。
常规油气资源主要指的是那些通过传统钻井和开发技术即可有效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它们通常储存在相对容易识别和接近地表的构造中。
然而,非常规油气资源则不同,它们或者赋存于地下深处、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或者储藏在非传统的地质结构中,因此,需要采用更为复杂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进行有效开发。
根据赋存状态和开采方式的不同,非常规油气资源可以分为几大类。
首先是页岩油气,这类资源主要储存在页岩地层中,由于页岩的渗透率极低,因此需要采用水平井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才能有效开采。
其次是致密油气,这类资源虽然也储存在砂岩等常规储层中,但由于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传统的开采方式难以奏效,因此也被归类为非常规油气资源。
油砂、油页岩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对于补充和替代传统能源,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推动能源结构的多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开采技术的不断创新,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2、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全球目光转向了非常规油气资源。
这些资源,如页岩气、致密油、油砂、煤层气等,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开采难度高等特点。
近年来,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能源领域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成为了各国争相开发的重点。
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新宠。
美国是页岩气开发的领跑者,其页岩气产量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增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国。
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致密油作为另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
特别是在北美地区,致密油的开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非常规油气资源概况为充分了解认识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行业发展现状,为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进行技术储备,根据集团公司领导批示,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研究院、油田公司、勘探公司、规划部、资源与勘探开发部、炼化公司等六个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2009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共同组织的“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会”,收集、了解了国内外相关企业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深加工等领域的现状,为集团公司未来发展非常规资源提供了借鉴。
1.研讨会概况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危机也逐渐显现,因此,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至关重要。
为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本着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煤层气、油母页岩、油砂矿等非常规能源的发展,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共同主办了本次“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会”。
1.1会议主题内容(1)中国能源政策与发展战略;(2)我国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及开发前景;(3)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分析;(4)页岩油、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5)煤层气、油页岩地质环境生态保护及国家相关规定;(6)煤层气、油页岩项目设计及融资环境;(7)页岩油、煤层气深加工与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建议。
1.2参会单位及人员概况本次会议时间从2009年8月9-12日共4天,到会人员126人,会上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相关领导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煤层气、神化、中煤能源、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各大型能源企业有关负责人和从事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勘探开发利用和设计研究有关院所的专家就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勘探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等共20人次发表了专题报告,会后出版论文集1本,收录了26篇相关论文。
1.3研究会概况(1)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研究会创建于1984年,是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支持下、由有志于推动我国石油和石化工程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高级科技和管理人员自愿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学科的全国性技术与经济研究的非盈利学术性社团组织。
随着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的变迁,其业务主管部门先后从原国家经委、能源部变更到国家计委、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家经贸委。
现在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社政字第4366号)。
经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该研究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炼油化工专业委员会,海洋石油和石化工程专业委员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石油和石化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
(2)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该协会是1982年由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13个部委联合组建,经国家经贸委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由企事业单位、国内外公司、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及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协会。
协会设有秘书处、洗选加工部和环保节能部三个职能部门和《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编辑部。
下设有“低热值燃料发电分会”、“煤转化专业委员会”、“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分会”等二级分会和专家咨询组。
2.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现状及前景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指在成藏机理、赋存状态、分布规律或勘探开发技术等方面有别于常规油气资源的烃类资源,可分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非常规石油资源包括:油页岩、油砂、重油、天然沥青;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包括: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天然气水合物、浅层生物气、无机成因气、水溶气等(包书景,行业经济,2008.10)。
依据2006年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成果:页岩油资源量476亿吨,油砂油资源量59.7亿吨,煤层气资源量36.81万亿方,分别相当于全国常规石油和常究表明,我国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也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非常规资源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松辽、准噶尔、四川等大型盆地。
表1 我国各类资源量统计表2.1油页岩资源2.1.1概述油页岩(oil shale)又称油母页岩,是一种高灰分的固体可燃有机矿产,低温干馏可获得页岩油,含油率>3.5%,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为腐泥质、腐殖腐泥型和腐泥腐殖型,其发热量一般≥4.19KJ/g,其色浅灰至深褐。
油页岩含有两种有机质:一为含量相对较少且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沥青等物质,另一种为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称为油母(kerogen)。
油页岩中无机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通常在50%—85%,主要有石英、高岭土、粘土、云母、碳酸盐岩以及硫铁矿等。
其用途主要有两方面:①干馏制取页岩油,进一步加工成轻质油品以及多种化工产品;②直接用作锅炉燃料,产生蒸汽,并进一步用于发电。
油页岩干馏和燃烧后的页岩灰可用于生产水泥等建筑材料。
2.1.2国外油页岩概况油页岩资源在世界许多地方均有分布,已报道有油页岩的国家43个,资源量在100亿吨以上的国家5个,但其分布并不均衡,主要分布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扎伊尔、巴西、爱沙尼亚、澳大利亚等国家(表2)。
根据目前全球油页岩资源现状,折算成页岩油资源量可达4500亿吨,超过了石油资源量(储量1500亿吨,总资源量3000亿吨)。
各国油页岩形成的时代也不一致,从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二叠纪、白垩纪到第三纪都有分布(表3)。
表2 世界主要国家油页岩资源 表3国外主要油页岩分布时代及其特征2.1.3中国油页岩资源根据2006年全国新一轮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油页岩主要分布在20个省和自治区(表4)、47个盆地,共有80个含矿区。
全国油页岩资源为7199.37亿吨,折算成页岩油为476.44亿吨,其中含油率5%以上的达67.6%,有322亿吨。
其中经勘探清楚,储委批准的油页岩有吉林桦甸3.1亿吨,辽宁抚顺35亿吨,广东茂名51亿吨,海南长坡24.5亿吨,共计113.6亿吨。
表4 中国各省油页岩资源量一览表从分布地区看,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区和中部区。
东部区油页岩资源占全国的48%,中部占22%,青藏区占17%,西部区占10%,南方区占3%(表5)。
表5 全国油页岩/页岩油资源评价结果(单位:万吨)全国油页岩形成时代从西北至东南方向逐渐变新。
中生界油页岩资源为5597.92亿吨,占全国的77.76%,新生界资源为1052.31亿吨,占14.62%。
在全国47个盆地中,有一定油页岩查明资源规模并且已开发的盆地主要有抚顺盆地、茂名盆地、敦密盆地;油页岩资源巨大的盆地主要有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3个盆地,占全国油页岩资源的76.79%。
2008年,全国页岩油的年产量40万吨,基本上集中于东北三省,在利用页岩渣生产水泥、烧结砖、陶粒以及剩余瓦斯发电等综合利用方面油页岩企业也做了许多尝试2.1.4陕西油页岩概况鄂尔多斯盆地是西北地区有关油页岩记录最多的地区,油页岩分布层位包括侏罗系延安组、安定组,三叠系延长组,二叠系山西组及石炭系太原组。
其中,三叠系延长组、侏罗系延安组、安定组油页岩全部分布在陕西境内。
地理上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西乡等地市均有分布,面积约3.5×104km2(表6)。
另据陈志勤(2006年)决策参考资料,陕西省探明油页岩储量6.4亿吨,预测资源量25.2亿吨,居全国第五位,主要分布在铜川、渭南、延安、榆林、咸阳等市,分布面积达17732平方公里,一般厚度4.4-8.0m,最大厚度30m,含油率一般5-8%,最高达14%。
按含油率5%计算,可提炼页岩油41.26亿吨。
表6 陕西省油页岩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侯满堂等,陕西地质,2008年26卷第1期)长7油页岩分布面积最大,其次为长9,长1油页岩仅在蟠龙—子长一带有分布,但具有厚度较大(8-12m)、含油率高(6%-14%)的特点。
前人曾在蟠龙一带采用土法炼油,出油率达2.7%,发热量在8.4兆焦/kg左右。
与成油环境相同的油页岩,分布层位为T1-2y2,分布于安塞—延安—甘泉区一带,厚度5-10m,油页岩含油率5%-10%。
据侯满堂等,油页岩化学成分为:含水分0.34-0.8%,灰分7.%-80%,全硫5%以下,挥发分变化较大为44%-78%,含油率大都在5%以上。
油页岩找矿远景区面积约3.45×104km2,预测油资源潜力约4.1×109t(表7)。
表7 陕西省油页岩找矿远景区划分2.1.5国家促进油页岩产业发展的政策①中共中央[2003]11号文件《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油页岩、煤矸石的综合利用”;②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专门提出“要开展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调查勘探,增加油气替代资源储量”;③国务院发布的国发[2005]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开展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④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在2007年联合下发的《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提出“有关部门要制定鼓励政策措施,支持煤层气、油页岩等煤炭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加强煤层气、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⑥国家发改委和辽宁省将抚顺矿业集团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其页岩油炼油厂免交增值税。
吉林省将油页岩列为第一优势矿种,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并减免使用费,免收资源税;对油页岩加工利用企业按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给予部分税收减免。
⑦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鼓励类:“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勘探及开发”;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
鼓励类:“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限于合资、合作)”,“油页岩、油砂、重油、超重油等非常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限于合作)。
2.1.6油页岩资源工业前景(1)面临的主要问题①我国油页岩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露天开采的优质资源少,总体含油率不高;②油页岩资源储量评价指标不统一,在规模、技术、设备、产品、环保、能耗及综合利用等环节缺乏系统的标准、规范;③油页岩分离和综合利用技术亟待提高,干馏法页岩油回收率较低;④油页岩分离后产生的污染处理标准亟待完善;⑤资源管理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扶持政策不系统。
独立矿床不享受与煤伴生油页岩免交增值税政策;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不享受税收优惠;延长产业链没有明确的激励机制。
二是资源浪费严重。
油页岩开采存在采富弃贫、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现象;与煤共伴生油页岩丢弃严重;低品位资源利用程度低。
三是管理监督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