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 格式:docx
- 大小:4.66 KB
- 文档页数:2
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
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创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关键,以下是相关的解释:
一、术后康复的目标
手术后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恢复小腿及足部正常的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缓解疼痛和肿胀,提高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的质量。
二、康复训练的时间
康复训练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到1年,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人的康复进展情况而定。
三、康复训练的阶段
康复训练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早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1-3周,主要是康复胫腓骨骨折手术后的伤口,缓解疼痛和肿胀,确保小腿和足部的正常血液循环,并保持足部的柔软度。
2. 中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3-6周,主要是恢复小腿和足部的正常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进行适量的活动和锻炼,如踮起脚尖、屈曲膝盖等。
3. 后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6周后,主要是加强肌肉力量和增加耐力,以提高小腿和足部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的质量。
可以进行适量的跑步、跳跃和其他有氧运动。
四、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康复训练要在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监督下进行。
2. 康复训练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不要过度锻炼或过度休息。
3. 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心态。
4. 康复期间需要避免摔倒和其他运动损伤,以保护受伤的小腿和足部。
5. 康复期间要遵循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建议,按时服药和定期复诊。
以上就是关于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希
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腿骨折的术后康复指南1.术后第一周:保持休息和低位处置。
-保持腿部固定,避免附加伤害。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行走,尽量不要负重。
-每天进行几次伸展运动,如踝关节和脚趾的伸展。
2.术后第二周:逐渐增加活动和负重。
-逐渐开始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和简单的走路。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支撑负重,逐步减少对拐杖或助行器的依赖。
-参与物理治疗,进行一些轻度的腿部肌肉强化活动。
3.术后第三周至第六周:开始进行力量训练和康复运动。
-开始进行定向训练,以恢复小腿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进行腿部肌肉的有氧训练,如踏步运动或骑自行车。
-参与物理治疗,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定制化康复计划。
4.术后第六周至第十二周:逐渐增加负荷和耐力训练。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参与体育活动,如游泳或慢跑,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冲击活动。
-持续进行物理治疗,以改善肌肉控制和动态平衡。
5.术后第十二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水平。
-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
-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姿势,以预防再次受伤。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确保康复进展和策划下一步计划。
除了上述指南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和建议:-请遵医嘱使用药物和进行康复治疗。
-定期回访医生,进行X光检查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需要注意饮食和营养,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恢复。
-避免吸烟和饮酒,以提高骨折愈合的成功率。
-如果出现异常疼痛、肿胀或其他症状,请立即就医。
综上所述,小腿骨折的术后康复需要时间和耐心。
遵循正确的康复指南,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恢复正常生活水平。
小腿骨折后肌肉萎缩康复锻炼方法
小腿骨折后那可真是遭罪啊!肌肉萎缩是常见问题,别怕,咱有康复锻炼方法。
先说说直腿抬高。
平躺在床上,把腿伸直往上抬,哇塞,这就像让小腿重新找回力量一样。
能抬多高抬多高,坚持一会儿再放下。
这多简单啊,可别偷懒哦!注意别抬得太猛,不然受伤了可咋整?安全性很重要哇!这动作适合刚恢复阶段,优势就是在床上就能做,方便得很。
再来个踮脚尖。
站在地上,慢慢踮起脚尖,嘿,感觉小腿肌肉在用力呢。
就像给小腿肌肉打了一针兴奋剂。
注意别站不稳摔倒了,可得小心。
这个动作能增强小腿的力量,应用场景多了去了,比如走路更有力啥的。
讲讲实际案例哈。
我认识一小伙子,小腿骨折后就按这些方法锻炼,没多久就恢复得杠杠的。
他以前走路都费劲,现在活蹦乱跳的。
这效果多明显啊!
小腿骨折后肌肉萎缩不可怕,只要坚持康复锻炼,肯定能恢复如初。
咱就得有信心,勇敢面对,积极锻炼,让小腿重新强壮起来。
小腿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小腿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对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进行小腿骨折康复训练时,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6种简单的小腿骨折康复训练方法,希望对正在康复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第一种方法是逐步增加负荷的训练。
在小腿骨折刚愈合的初期,应该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但是适当的负荷可以帮助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
可以通过逐步增加负荷的方式,比如逐渐增加走路的距离和速度,或者逐渐增加负重训练的重量,来逐渐恢复小腿骨折部位的力量。
第二种方法是进行平衡训练。
小腿骨折后,由于长时间的休养导致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到行走的平衡能力。
因此,进行一些平衡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站立在一个踏步器上,或者站立在一个稳定的物体上进行单腿站立,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小腿骨折部位的平衡能力。
第三种方法是进行柔韧性训练。
在小腿骨折后,受伤部位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可能会变得僵硬,影响到小腿的灵活性。
因此,进行一些柔韧性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进行小腿的拉伸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小腿的柔韧性,减少受伤部位的僵硬感。
第四种方法是进行有氧训练。
有氧训练可以帮助提高小腿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过程。
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骑自行车、游泳或者健身操等,来帮助小腿骨折部位的康复。
第五种方法是进行抗阻训练。
抗阻训练可以帮助提高小腿骨折部位的力量和耐力。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抗阻训练,比如使用弹力带进行小腿的抗阻训练,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来帮助小腿骨折部位的康复。
第六种方法是进行平衡训练。
小腿骨折后,由于长时间的休养导致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到行走的平衡能力。
因此,进行一些平衡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站立在一个踏步器上,或者站立在一个稳定的物体上进行单腿站立,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小腿骨折部位的平衡能力。
总之,小腿骨折康复训练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
通过逐步增加负荷的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有氧训练、抗阻训练和平衡训练,可以帮助加速小腿骨折部位的康复,恢复正常的功能。
骨折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分析骨折是常见的一种外伤,典型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
治疗骨折要点在于恢复骨骼形态和功能,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骨折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一、康复训练方法1.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骨折,包括游离性骨折和骨裂。
物理疗法的作用是通过热、冷、光、电、声、水、气和运动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物理因素,来促进骨折的修复和康复。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治疗、电疗和按摩等。
2.手动疗法手动疗法又称为手法治疗,是通过手的技巧和力量来治疗骨折。
手动疗法可以分为直接手法和间接手法两种。
直接手法是指疗师直接对病人的受伤部位施加力量,达到疏通气血、恢复关节活动和肌肉功能的目的。
间接手法是指疗师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手势,来促进骨折的修复和康复。
3.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指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运动,来促进骨折的恢复和康复。
运动疗法可以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两种。
主动运动是指病人自己进行的锻炼,如活动肢体、走路等。
被动运动是指在疗师的协助下进行的锻炼,如牵引、分离和弯曲等。
二、康复训练效果分析康复训练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骨折的愈合时间康复训练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时间。
运动疗法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使骨折部位的营养供应更加充足。
手动疗法可以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减轻局部炎症和肿胀。
物理疗法可以缓解骨折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推动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2. 骨折的功能恢复康复训练可以帮助病人恢复骨折后的动作和功能。
运动疗法可以帮助病人重新获得正常的肢体活动能力,提高骨折部位的关节活动度。
手动疗法可以调整骨骼和肌肉的失衡,避免病人畸形和偏斜。
物理疗法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和不适,促进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 降低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康复训练可以降低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运动疗法可以预防骨折后病人的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骨折后康复训练
骨折后康复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医生,物理治疗师和康
复专家的协作。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骨折康复的建议:
1.确定康复计划。
每个骨折都是不同的,所以康复计划需要根据每个患者个别化地制定。
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心理准备。
骨折后可能需要几个月的康复。
因此,患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并且
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完成康复训练。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加速康复过程。
物理治疗师会为患者制定适当的康
复计划,包括按摩,瑜伽或其他运动,以恢复受损的区域。
4.保持饮食健康。
饮食对身体恢复有很大影响,营养不良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患者需要
注意摄取适当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D、蛋白质和钙等。
5.适当的活动。
慢慢地开始适当的活动,比如走路、慢跑等,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
身体机能。
但是这一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适当配合,每个人的康复速度
和效果都不一定相同。
总之,骨折后康复训练需要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协助,并且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
如果患者有任何的不适或问题,应当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胫腓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骨伤,发生在腓骨或其他骨骨上,一旦骨骨断裂会对正常的运动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病人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康复训练。
本文将介绍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康复训练过程以及常见的康复训练技术。
一、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1、根据个人情况,充分考虑训练量。
康复训练时,一定要考虑病人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贪心,增加训练量,以防出现不良反应,影响康复效果。
2、逐渐增加训练量。
在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训练量,病人本身也要有一定的耐力,以便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3、康复训练前期,要采取轻柔的训练方法,使骨骨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以免骨骨受到过度的外力影响,从而影响康复效果。
4、千万不要在训练过程中忽视自身舒适度,应该注意放松的感觉,使身体紧张的肌肉得到满足的放松,以便在训练过程中获得最佳效果。
二、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的过程1、活动康复训练。
当胫腓骨折发生后,可以采取活动康复训练的方法,使骨骨得到相应的运动,从而加快康复进程。
训练时,可以采取轻柔的锻炼,如在骨骨上进行抓握、拉伸等,使骨骨组织活动起来,以改善伤处的某些功能。
2、力量训练。
当骨骨折的创伤愈合后,就可以进行力量训练。
训练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静脉注射力量训练,即在创伤部位注射适量的抗生素,使其回复到原来的力量状态;另一种是采用低剂量力量训练,即在创伤部位用低剂量的药物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骨骨的紧张度。
3、牵引训练。
牵引训练是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加快骨骨伤处的恢复。
在牵引训练时,要采取轻柔的动作,避免拉伤骨骨伤处,以保护骨骨创伤,使其能够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三、常见的康复训练技术1、电磁力法。
电磁力法是利用雷射能量,在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治疗,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改善骨骨创伤的症状,促进骨骨的新陈代谢。
2、力学力法。
力学力法是利用机械力学效应,对骨骨实施不同方向和不同大小的力,使骨骨产生拉伸和压缩效应,从而改善骨骨的韧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计划一、引言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然而,术后康复对于患者的恢复同样重要。
本文将介绍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术后恢复。
二、康复计划1.早期康复(术后1-2周)目标: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防止肌肉萎缩。
活动范围: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进行脚趾的主动活动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
肌肉锻炼:进行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以防止肌肉萎缩。
2.中期康复(术后3-6周)目标: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肌肉力量,促进骨折愈合。
活动范围:逐渐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进行直腿抬高练习,以增强腿部肌肉力量。
负重训练: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负重训练,从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
3.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后)目标: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恢复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
活动范围:加强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度,进行蹲起练习和步态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上下楼梯、捡拾物品等。
三、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制定康复计划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遵循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避免剧烈运动:在康复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同时,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免加重下肢负担。
3.定期复查: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回医院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如有不适或问题,应及时就医。
4.坚持康复训练: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便尽快康复。
5.注意安全: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注意安全。
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
在进行训练时,应有家属或护理人员陪伴,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6.心理调适:骨折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疼痛、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以便更好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小腿粉碎性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小腿粉碎性骨折术后康复训练应包括伸展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阻抗力训练、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以及运动平衡训练。
1. 伸展肌肉:每天应重复3-4个伸展肌肉的动作,如腿部的深蹲、哈克斯、拱门、半拱门等,以增强肌肉的伸长性和柔韧性。
2. 改善关节活动度:每天重复3-4种关节活动动作,如吸腿、屈膝关节活动、马步步行、踮脚站立等,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
3. 阻抗力训练:每天应重复2-3趟阻力训练,如收缩肌肉、站立击球、把球传给静态对手等,以增强肌肉的力量。
4. 有氧运动: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慢走、划船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5. 肌肉力量训练:每天重复2-3组肌肉力量训练,如箭步、半俯卧撑、腹部收缩等,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
6. 运动平衡训练:每天进行2-3趟运动平衡训练,如持平衡球站立、交叉腿步行和反向跳等,以增强运动稳定性和动作精准度。
;。
腓骨远端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腓骨远端骨折是指腓骨骨干末端部分的骨折,多见于高能量外伤或老年人跌倒等原因。
康复训练是恢复患者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介绍6种简单的腓骨远端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1. 直膝提髋练习
该练习可以帮助恢复下肢力量和稳定性。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双手扶住椅子两侧,直膝提起受伤一侧的腿,保持3秒,再放下。
每次练习10次,一日3次。
2. 深蹲训练
深蹲可以帮助恢复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患者可以站在平稳的地面上,双手扶住椅子或扶手,慢慢下蹲,保持3秒,再站起来。
每次练习10次,一日3次。
3. 踮脚练习
该练习可以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双脚并拢,慢慢抬起脚后跟,再缓慢放下。
每次练习10次,一日3次。
4. 单腿站立练习
该练习可以帮助恢复腿部平衡能力。
患者可以站在平稳的地面上,将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抬起受伤一侧的脚,保持10秒钟,再放下。
每
次练习10次,一日3次。
5. 步行训练
步行是恢复下肢功能的重要途径。
患者可以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先进行室内平地的步行训练,逐渐增加步行的距离和难度。
步行时要注意姿势和平衡。
6. 柔软性训练
柔软性训练可以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和减少肌肉僵硬。
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伸展和放松动作,如坐位伸腿、侧弯、颈部伸展等。
总之,康复训练是腓骨远端骨折恢复的关键。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并坚持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康复进程。
骨折后的康复四肢骨折后的康复指导【康复评定】关节活动范围测定、肌力测定、肢体围径测量等。
【康复措施】(一)第一阶段:骨折经复位、固定或牵引后3天左右开始行康复治疗。
1、主动运动:限于伤肢未被固定关节的各个轴位上的主动运动,必要时给以助力。
消除水肿最有效且花费最少的方法即是主动运动,另外还可预防关节挛缩、肌肉废用性萎缩等。
2、肢体抬高:肢体的远端必须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心脏。
3、在骨折复位基本稳定、肌肉组织基本愈合时,进行固定部位的肌肉有节奏的等长收缩练习,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并使骨折断端靠近,以利于骨愈合。
4、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在固定2-3周后,如有可能应每日短时取下固定物,作受损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并逐步增加活动范围,运动后继续固定。
5、对健肢与躯干应尽可能维持其正常活动,可能时应尽早起床。
6、物理疗法。
(1)电疗:电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消肿、轻疼痛、减轻粘连、防止肌肉萎缩,以及促进骨愈合。
电疗包括超短波、低频脉冲磁场、微波、紫外线、中频电、氦氖激光等疗法。
(2)按摩:向心性按摩,手法应当轻柔,可缓解疼痛,消退肿胀。
按摩还可牵拉纤维组织。
(3)运动假炼:主动运动或主动助力运动,而不是被动运动或抗阻运动。
(4)热疗:红外线和蜡浴,一般在第一阶段后期,肿胀消退后应用。
(二)第二阶段:骨折愈合,固定解除后。
1、恢复关节活动范围:(1)主动运动:受累关节进行各方向的主动运动,运动时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每一动作重复多遍,每日练习数次。
(2)助力运动与被动运动:刚去除固定的病人可先采用助力运动。
对组织挛缩、粘连严重而用助力运动与主动运动难以奏效者,可使用被动运动。
但运动方向与范围应符合解剖功能,动作应平稳、缓和,不应引起明显疼痛及肌肉痉挛,不可使用暴力引起新的损伤与骨化性肌炎。
(3)关节功能牵引:对比较僵硬的关节,可加作关节功能牵引,即将受累关节近端适当固定,在其远端按需要的方向用适当重量进行牵引。
38保 健医学科普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July 2020 Vol.20 No.13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广安区人民医院 杨 斌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群体中尤为多见,其中胫骨骨干单折最为多见,其次是胫腓骨干双折。
胫腓骨骨折的术后康复训练极为关键,科学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如何进行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什么是胫腓骨骨折胫腓骨指的是人体胫骨和腓骨,胫腓骨骨折包括胫骨干单骨折、胫腓骨干双折以及腓骨单骨折三种类型,在全身骨折中约占9.5%。
胫骨与股骨下方连接,是支撑体重的重要骨骼之一,腓骨是附着于小腿肌肉的骨骼,承担约33%的体重,胫骨易发生骨折的位置为中下段1/3处,并且可导致滋养动脉断裂,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的情况。
胫腓骨骨折为什么要进行术后康复训练胫腓骨骨折在术后可能出现骨折愈合延迟甚至生建议谨慎选择。
二、胆囊结石不手术可能引发的后果(一)引起胆囊穿孔胆囊炎发作会出现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绞痛,一般通过解痉、抗炎等治疗可缓解。
如上述治疗不能控制,胆囊炎症会不断加重,腹痛可持续发展,并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胆囊穿孔等并发症。
(二)引起其他疾病胆囊反复炎症发作及结石的作用,可影响胆管,或出现胆囊-十二指肠、胆囊-结肠内瘘,引起胆道梗阻,出现梗阻性黄疸、胆管炎等症状,手术治疗的复杂性和并发症发生率也会大为增高。
(三)胰腺炎的发生见前。
(四)引起胆囊癌结石对胆囊黏膜的慢性刺激有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目前报道胆囊癌的发生率达1%~2%。
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
具体如下:膳食要多样,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可以适当多吃;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使胆汁淤积,则应该少吃;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
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是恢复骨折部位功能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
1.保持患肢平衡:骨折后患肢常常会因为长期固定而变得很虚弱,需要通过平衡训练来提高患肢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单脚站立、单脚跳跃等方式进行训练。
2.活动受限部位:骨折后患者需要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以帮助受限部位的恢复。
例如,手腕骨折的患者可以进行手腕伸展和握力训练。
3.逐渐增加负荷:在骨折康复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使用负重器材、增加训练强度等方式来实现。
4.康复运动:康复运动是骨折康复的重要一步,可以通过医师指导下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例如水中运动、瑜伽等。
5.注意营养:骨折后需要特别关注营养,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来帮助骨头的修复。
可以增加蛋白质和钙的摄入量来帮助骨头的修复和生长。
以上是一些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但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需要先咨询医师并获得适当的指导。
- 1 -。
胫腓骨骨折康复指导
胫腓骨骨折常指小腿部胫腓骨骨干骨折,由于整个胫骨位于皮下,骨折端容易穿破皮肤,或成为开放性骨折。
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血管或肌肉损伤出血,君可引起骨筋膜室压力增高,故胫腓骨骨折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
必要时尽早切开减压。
发病原因:胫腓骨骨折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致。
治疗方法:稳定性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
不稳定性骨折:建议手术治疗。
功能锻炼:
踝泵练习:患者活动足踝(如石膏固定踝关节则活动足趾)—用力缓解,尽可能大范围低活动足踝(足趾),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意义。
伤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即应开始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每小时不少于100次,以防股四头肌粘连、萎缩、伸膝无力,为地下行走打好基础,如无禁忌,应随时左右推动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练习踝关节和足部关节活动。
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患者:尽早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未固定的关节应适当功能锻炼。
坚强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患者:术后部需要石膏托外固定,可以早期练习关节活动功能。
随访指导:
1、定期随访:按医嘱正确功能锻炼。
2、术后下肢肿胀会比较明显,下肢下垂时间长可出现足部青紫、肿胀、麻木等现象,为静脉回流受阻所致,出现上述情况,应马上抬高患肢,待肿胀稍消退后才能继续功能锻炼。
3、拆除外固定或下肢负重前,应征求医生意见,并行骨折部位X线检查。
4、胫骨由于是承重的重要骨骼,如果有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或髓内钉等建议在骨折愈合后取出,避免内固定物金属疲劳发生断裂,引起再发骨折,拆除内固定物后,应避免马上完全负重,待骨质坚强后再逐步负重行走,该过程一般需要一个月。
小腿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以下是六种简单的小腿骨折康复训练方法,它们没有重复的标题:
1. 踮起脚尖:站立时尽量踮起脚尖,然后再慢慢放下脚跟。
这个练习有助于增强小腿肌肉,提高脚踝的稳定性。
2. 踩手摇筛子:坐在椅子上,双腿并拢。
用手将一个小筛子或者硬币放在脚的正前方,然后用脚尖将它踩起来,并尽量将其掌握在脚跟部分。
这个练习可以提高小腿肌肉的力量和精确性。
3. 外侧走:站立时将右脚向外侧滑动,然后再将左脚跟随右脚滑动。
然后反向重复这个动作。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增强小腿的侧部肌肉。
4. 坐着抬腿:坐在椅子上,将右腿抬起,然后再慢慢放下。
然后换另一条腿重复同样的动作。
这个练习可以增强小腿肌肉的力量。
5. 翘二郎腿:坐在椅子上,将一脚踝放在另一膝盖上,然后用手轻压脚趾,使小腿和脚背感到伸展。
保持这个伸展姿势片刻,然后换腿重复。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放松小腿肌肉,改善脚踝的灵活性。
6. 坐姿抬脚:坐在椅子上,双腿并拢。
然后慢慢抬起一条腿,尽量将膝盖伸直。
保持这个姿势片刻,然后换腿重复。
这个练习可以增强小腿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请注意,在文章中不出现与以上练习标题相同的文字。
小腿骨折后康复训练方法小腿骨折后的康复训练一般可分为三期进行:小腿骨折后康复训练的早期:此期即伤后l~2周,此时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
因比,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伤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
此期的康复训练,原则上除了骨折处上下关节不运动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
小腿骨折后康复训练的中期:即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此期伤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折断端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日趋稳定。
此期除继续做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渐恢复骨折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活动和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以防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
在病情允许时,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
此外,可配合理疗以达到消肿、化瘀并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
伤后5~6周,骨折有足够的骨痂形成,可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由一个关节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遗留较显著的关节功能障碍,因此,最好于固定2周左右就开始关节面不负重的主动运动,运动后再予以固定。
这样,通过关节软骨面间的互相挤压和磨擦,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并使其有较好的塑形,同时,可以防止关节内粘连形成。
小腿骨折后康复训练的后期:已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此时骨性骨痂已形成,X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大多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
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
康复训练主要形式是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
恢复期进行康复的同时可配合理疗及步态训练等小腿骨折康复训练的目的就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促进骨折后机体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继发症的发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小腿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导语:对于小腿骨折术后患者来说,了解小腿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小腿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
对于小腿骨折术后患者来说,了解小腿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小腿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小腿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是怎样的相关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小腿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小腿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如下:
1、小腿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早期
此期即伤后l~2周,此时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
因比,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伤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
此期的康复训练,原则上除了骨折处上下关节不运动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
2、小腿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中期
即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此期伤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折断端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日趋稳定。
此期除继续做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渐恢复骨折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活动和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以防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
在病情允许时,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
此外,可配合理疗以达到消肿、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