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旧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党施加压力。
课堂讨论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 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 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教 1训、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
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 主 进革步命性: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 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 它 局最限大性的:历3、史辛功亥绩革。命) 的果实被被北 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 底改变。
第9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
时间:1912年1 临时大月1总日 统孙中 概 : 五色 山 况: 国旗:旗南 国都:公京历,民国 纪元:纪年
××××年-1911年 =民国××年
××××年=民国 ××年+1911年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 政权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
认为需要一个强权人物来结束动乱、 稳定政局,袁世凯成为不二人选;
在现实压力面前,革命党为尽 快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也表示 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促成清帝退 位,即保举他做大总统。因而在复
袁世凯剪
掉辫子表 示“革命”
真革 命吗?
袁世凯玉 玺
清帝退位
在袁世凯的威逼 利诱下,1921年2月12 日,裕隆皇太后带着 六岁的小皇帝溥仪, 在养心殿里举行了最 后一次朝觐仪式,宣 布《清帝退位诏书》, 承认中国“定为共和 立宪国体”。接着袁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