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饲养管理学》复习资料1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8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2、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选择差之间不能相互比较。
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
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i)。
3、系内选择:在家系中选留表型值高的个体。
4、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选留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部个体。
5、育种值:指一个个体作为亲本(种畜)的价值。
6、遗传力:指某一性状受遗传控制的强度。
等于性状的遗传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值。
7、配合力:亲本性状相互配合的能力。
8、质量性状:表型呈不连续性分布,各变异类型间存在明显区别,能够直接加以描述的性状。
符合孟德尔经典遗传学理论。
有无角、花的颜色、血型9、数量性状:表型呈连续性分布,各变异类型间无明显区别,不能直接加以描述,只能用数字来描绘其变异特性的性状。
10、顺序选择法:指对育种目标中待选择的几个性状逐一进行选择。
11、独立淘汰法:指育种目标中包含的每个性状都有一个最低选择标准,各性状全都满足相应标准的个体留种。
12、综合指数法:按育种目标中各性状的遗传基础和经济重要性,分别给各性状制定加权系数,得到一个综合指数,根据指数的大小留种。
13、异质选配:选取表型不同的公母畜交配,也称选异交配。
14、同质选配:选用性状、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公母畜配种,以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15、亲缘选配:根据个体间亲缘关系进行选配,分为近交和远交。
16、弥补选配:选择具有相反缺点的公母畜交配,以获得中间类型。
(不可取)17、二元杂交:简单杂交,即用两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所得一代杂种。
18、双杂交(四元杂交):是用四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在两种二元杂种间进行杂交,产生四元杂种商品畜。
19、引入杂交:在保留地方品种主要优良特性的同时,针对其某种缺陷或待提高的生产性能,引入相应的外来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一次。
物种: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品种品种是指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符合人类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系:属于品种内的一种结构形式,他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
品种应具备条件: 1.来源相同 2 性状及适应性相似 3 遗传性稳定 4 一定结构 5 足够的数量 6 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品种的形成:品种的形成使由于使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因为交通不便等因素所导致的地理隔离,使得向各地迁移的小群体在一定时间后在体型外貌、适应性等方面出现差异,其中既有由于基因漂变造成的差异,也有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造成的差异,这就是原始品种,也称地方品种或土种。
对这些品种继续选择,向某一特定生产方向育种,就形成了更专一、经济效益更高的培育品种。
品种的形成主要由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因为市场对某一品种优良性能需求才会形成品种。
它比自然环境更占主导性地位。
任何生命都对生存环境由一定的适应能力,由于环境变化,经过一段时间下来,使物种外部特征、生理功能不同生物,就形成了新的品种。
原始品种:一般是较古老的品种,是驯化后,在长期放牧或家养条件下,未经严格人工选择的品种,很强的适应自然的能力,体质健壮、抗病力强。
培育品种:是指具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在遗传育种原理指导下,经过较系统人工选择育成的家畜品种。
质量性状:通过观察,用语言来描述的品种特征、外貌,如猪毛色,鸡冠形状等不连续性状。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不同,它的变异是连续的,个体间表现差异只能用数量区别,如产奶量等性状。
区分性状四点: 1 性状是描述性的、还是可以度量的 2 性状是呈连续性分布、还是间断性分布3性状师父容易受环境影响 4 控制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单基因、还是多基因阈性状:一类特殊的有经济价值的性状,不完全等同于质量或数量性状,具有一个潜在的连续型变量分布,其遗传基础是多基因控制的,但是不服从孟德尔遗传定律.。
02797家畜饲养管理学扬州大学编(高纲0838)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家畜饲养管理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家畜饲养管理的基本理论、生产知识、技术措施和经营决策,了解畜牧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家畜饲养管理学在农业生产以及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为畜牧业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专门的应用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共分为十五章。
在对家畜饲养管理的基础学科如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和动物环境工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养牛、养猪、养羊、养兔、马属动物的生产知识和技术措施。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家畜饲养管理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
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家畜饲养管理基础学科的原理、方法和发展趋势;2、掌握家畜饲养管理中各主要环节的基本技能。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家畜饲养管理学》覆盖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它是以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和动物环境工程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因此本课程的前修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家畜饲养管理各主要环节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简要介绍了畜牧生产的概念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及作用、中国及国外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学习要求对畜牧生产要有全面的认识,从而了解其所处地位及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畜牧生产的概念。
2、掌握:畜牧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及作用、中国及国外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章动物营养原理(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饲料与动物体的组成差异,猪、牛的消化吸收特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的关系,动物的营养需要、衡量指标及研究方法,维持需要的概念及意义,饲养标准的概念及作用。
《家畜饲养管理学》平时测验试卷适用专业:专接本畜牧兽医专业2.蛋白质饲料3.饲料营养价值4.饲料配方5.载体6.消化试验7. 压扁饲料8. 饲料添加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根据国际饲料分类法玉米属于。
2. 浓缩饲料不能直接饲喂动物,但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就可以配制成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
3.玉米中含有丰富的可作为天然的着色剂。
4.饲料报酬= 。
5.常规青贮饲料主要是利用的发酵作用进行的。
6.TMR是的英文缩写。
7. 是指按日粮中各种饲料组分的比例配制的饲料。
8.生大豆常含有抗营养因子,需适当加热后再使用。
9. 指经调质、增压挤出模孔和骤然降压过程制得的膨松颗粒饲料。
10.半干青贮通常将原料水分含量降至左右,再进行青贮。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不宜用于饲料中补充磷的是()A. 磷酸氢钙B. 骨粉C. 磷酸氢钠D. 含氟高的磷灰石2. 平衡试验即()A.每日养分食入与排出的平衡关系的实验B. 物质平衡试验C. 氮-碳平衡试验D. 能量平衡试验3. 青饲料中缺少的维生素是()A. 胡萝卜素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K4. 未经脱毒处理的棉籽(仁)饼(粕)在猪、禽日粮中使用必须限量,这是因为棉籽(仁)饼(粕)中含有()。
A. 皂角素B. 氰苷配糖体C. 结合棉酚D. 游离棉酚5. 在消化试验中,下列哪种物质通常选作内源指示剂?()A. 三氧化二铬B. 酸性洗涤木质素C. 盐酸不溶灰分D.粗灰分6. 在饲养试验的分期试验法中()A. 试验期不可拉得太长B. 试验期可以在动物生理的任何一段时间内进行C. 适用范围较广(包括幼龄、成年、老年动物)D. 试验期的影响可以不考虑7. 饲喂高粱幼苗、玉米幼苗要注意防止()中毒。
A. 单宁B. 氢氰酸C. 亚硝酸盐D. 龙葵素8. 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的pH值应为()。
A.3.8~5.2B. 2.5~4.5C. 3.8~4.2D.4.2~5.79. 不属于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中纯养分分析的测定项目是()A. 蛋氨酸B. 铁C. 粗纤维D. 维生素10. 乳酸杆菌制剂属于下列哪类饲料添加剂?()A. 酶制剂B. 抗生素C. 益生素D. 乳化剂11. 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通常有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之分,通常是()A. 表观消化率大于真消化率B. 表观消化率小于真消化率C. 表观消化率等于真消化率D. 很难区别哪一个高低12. 晒干调制的干草中()含量丰富。
本科《家畜饲养与饲料》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周转代谢:矿物质Ca.P在动物体内反复循环利用的代谢.2.典型饲料配方:指针对具体饲养对象的营养需要或饲养标准.以常用饮用原料为主.拟制的适于生产实践使用的且为养殖业者所接受的饲料配方.3.总磷与有效磷:总磷: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出饲料中的含磷量.有效磷:指对动物能够吸收利用的磷.4.综合法:主要通过生长实验,也党与屠宰实验相结合确定动物对能量的需要.5.分析圆法:从维持各剖析增重的内容出发,研究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和脂肪的没种规律性以及沉积单位重量的脂肪和蛋白质所需的能量.6.日粮:是指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饲粮:按日粮百分比配合成为的混合饲料.7.维持需要:是指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8.随意采食量:(缩写VFI)是单个动物或动物群体在自由接触饲料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重量.9.粗脂肪:包括了饲料中可溶于乙醚的所有成分,也称为醚浸出物.10.瘤胃氮素循环:饲粮蛋白质不是或当饲粮蛋白质难以降解时,瘤胃内氨浓度很低.此时,瘤胃微生物生长缓慢,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利用也受阻,反之,如果蛋白质降解比合成速度快,则氨就会在瘤胃内积聚并超过生物所能利用的最大氨浓度.此时,多余的氨就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并在肝中转变成尿素,所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但大部分却随尿排出.这种氨和尿素的生成和不断循环称为瘤胃氮素循环.11.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12.ME.代谢能:ME=DE-VE-Eg13.白肌病:又称营养不良.由于动物体内VE或Se的缺乏所引起的.14.无氮浸出物:缩写NFE,主要由易被动物利用的淀粉.葡萄糖,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15.消化能:DE=GE-FE16.孕期合成代谢:妊娠母猪喂以与空怀母猪相等水平的饲粮时,妊娠母猪除能保证其胎儿和乳腺组织增长外,母体本身的增重高于空怀母猪,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
普通畜牧学复习提要第一部分动物营养与饲料1.构成动植物体的成份及其差别构成动植物体的成份有水分、无机物(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核酸、有机酸、维生素。
动植物差异最大之处在于:植物干物质中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是结构物质,又是植物体的储备物质,而动物干物质中主要是蛋白质。
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C、H、O、N含量最多,占动植物体干物质重的90%以上,以有机化合态存在,Ca、P、K、Na、Mg、Cl、S为常量元素,各占机体百分之几至万分之几,除S外都以无机化合态存在。
含量少,即微量元素有Fe、Cu、Co、Zn、Mn、I、Se、Mo、Cr、Ni、V、F、Sr等。
2.植物体各部位的成分及特点籽实——胚乳:淀粉含量多,维生素含量极微外皮:淀粉含量少,纤维素含量多,蛋白质、B族维生素、脂肪、矿物质含量较多胚:蛋白质、脂肪最多,纤维素含量最少由此可见,谷物籽实如小麦加工副产品中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多。
大豆、花生、绵籽等油料籽实榨油后的副产品其蛋白质含量很高,且易于消化。
燕麦加工副产品含大量外壳、纤维素含量高,可消化营养价值均降低3.在动物营养方面,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及其营养特点(1)单糖:丙糖、丁糖、戊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己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庚糖葡萄糖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构成单位;果糖是所有碳水化合物中甜味最重的糖。
(2)二糖:蔗糖:植物组织糖类运输主要形式;麦芽糖:淀粉降解而生成的中间产物(3)三糖、四糖等棉籽糖是三糖,在动物消化道中不能吸收,在大肠微生物发酵下产生H2 + CO2而排出体外。
(4)多糖:①淀粉:籽实中含量最多;②糖原:主要是肝糖原,常占鲜肝重的10%左右,是动物的营养储备,糖原在血液中浓度的升降可以调节血糖含量。
③纤维素:作为结构物质,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溶于水,吸水膨胀。
亦不溶于稀酸、稀碱,在强酸作用下分解产生葡萄糖。
④半纤维素:可溶于稀碱,在稀酸溶液中可水解而产生戊糖和己糖。
《家畜饲养学》全套精编复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2、非必需氨基酸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4、蛋白质净利用率5、理想蛋白6、瘤胃氮素循环7、过瘤胃蛋白 8、蛋白质降解率9、必需脂肪酸10、消化能(DE) 11、代谢能(ME) 12、净能(NE)13、常量矿物元素 14、微量矿物元素 15、佝偻病16、骨质疏松症 17、可利用磷 18、饲料转化效率19、消化率 20、综合法21、析因法22、维持 23、维持需要量24、日粮能量浓度25、孕期合成代谢26、蛋白能量比 27、代谢体重28、能量饲料29、蛋白质饲料 30、浓缩饲料二、填空题1、粗蛋白质%=N%×( )2、粗纤维由( )、( )、( )三种物质组成。
3、无氮浸出物%=100%-( + + + + )4、生长猪需要( )种必需氨基酸。
5、雏鸡需要( )种必需氨基酸。
6、目前在猪、鸡配合饲料中通常添加的氨基酸有( )、( )两种。
7、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猪、鸡是以淀粉形成的( )为主;草食动物以粗纤维形成的( ) 为主。
8、泌乳母牛日粮中粗饲料比例提高,瘤胃内的( )酸比例提高,使乳脂率( )。
9、提高母牛乳脂率的措施,在饲料供给方面(1)( );(2)( )。
10、必需脂肪酸包括( )、( )、( )三种不饱和脂肪酸。
11、1兆卡(Mcal)=( )兆焦(MJ);1兆焦=( )兆卡(Mcal)。
12、家禽饲养标准中能量用( )体系;猪饲养标准能量体系是( )和( )兼用。
13、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能量选用( )体系。
14、生产净能(NEp)=代谢能(ME)-( )。
15、占体重( )以上的矿物元素为常量元素;占体重( )以下的矿物元素为微量元素。
16、常量矿物元素包括( )、( )、( )、( )、( )、( )、( )等七种。
在猪、禽日粮中通常添加的微量元素有( )、( )、( )、( )、( )、( )等六种。
17、生长畜禽日粮中钙与磷的比例应为( )。
家畜饲养管理学(2797)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家畜饲养管理学是涉及动物科学方面较广的学科,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
主要特点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较多,基本理论强,要求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
涉及内容广,只能在掌握动物营养、动物遗传、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和动物环境工程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家畜和家禽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特点,掌握主要生产环节的基本技能。
因此,学习方法必须循序渐进,先理论后实践,逐步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技能,最后融会贯通。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家畜饲养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生产的原理与技术的综合性课程,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研究动物生产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来源和需要量、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应用;优良畜禽繁殖技术及其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及主要生产环节的饲养管理特点。
对自学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
目的是检测课程考核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家畜饲养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畜禽生产中各主要环节的基本技能和饲养管理特点。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应考者掌握动物营养学、遗传育种学和繁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各种畜禽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要点,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利用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和畜牧业生产。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家畜饲养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以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涉及的家畜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动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生理学和生物统计学为基础的专业课程。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是:1、普通化学;2、数学;3、动物学重点是:1、营养物质的功能及其不同畜禽营养需要特点。
2、畜禽生长发育规律和生产性能的评定。
3、生产性能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是:不同畜禽饲养管理的特点。
疑点是: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和代谢的异同点。
本科《家畜饲养管理学》课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综合法:笼统地统计动物达到一定生产水平对某种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而不剖析构成此需要量的各个组分。
2、析因法:剖析构成总需要量的各个组分,分别计算各个生理活动或生产活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通过建立特定的数学模型来计算动物总需要量。
3.浓缩饲料: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预混料和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配制并混合均匀的配合饲料产品,它通过配合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即可构成全价配合饲料。
4.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5.瘤胃氮素循环:饲料CP 随采食进入瘤胃后,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产生的NH 3部分经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在肝脏合成尿素后,部分又随唾液分泌再次返回瘤胃内降解成氨,这种氨和尿素在瘤胃与体液间循环的过程称瘤胃氮素循环。
6.消化能(DE) :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后余下的部分能量。
即消化能(KJ/kg)=)进食量(粪能)总能(kg kJ kJ )(-7.净能(NE) :指代谢能减去动物因采食而引起的体增热后余下的部分能量。
8.微量矿物元素:指在动物体内含量占体重万分之一以下的矿物元素。
如Fe 、Cu 、Zn 、Mn 、I 、Se等。
9.常量矿物元素1:指在动物体内含量占体重万分之一以上的矿物元素。
如Ca 、P 、K 、Na 、Mg 、S 、Cl 等。
10.非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自行合成或可由其它氨基酸转化而来,并非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11.维持:维持是指畜禽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不做劳役,保持身体健康,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处于动态平衡的营养状态。
12.粗脂肪:指饲料干物质中能溶于乙醚的所有成分,也称为醚浸出物。
包括真脂肪和类脂质。
13.理想蛋白: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具有最佳平衡的蛋白质。
14.代谢能(ME) :饲料总能扣除粪能、尿能、可燃性气体能后余下的部分能量。
即代谢能(KJ/kg)=)饲料进食量()甲烷能()尿能()粪能()总能(kg kJ kJ kJ kJ ---15. 净蛋白质利用率:指供试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净存留量占进食蛋白质的百分比。
《家畜饲养管理学》复习资料《家畜饲养管理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饲料保存时要求其水分含量不应超过【】A、10%B、14%C、20%D、24%2.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动物发生的临床症状是【】A、夜盲症B、佝偻病C、脑软化症D、骨粗短症3.维生素D缺乏,常引起动物发生的病症是【】A、夜盲症B、佝偻病C、繁殖障碍D、渗出性素质5.维生素B6缺乏时,猪出现的典型症状是【】A、结膜炎B、关节炎C、癞皮病D、贫血症6.在幼龄时期,下列哪种动物最容易缺乏铁元素【】A、仔猪B、犊牛C、羔羊D、幼驹7.下列哪种维生素主要参与动物的凝血过程?【】A、维生素AB、维生素B12C、维生素CD、维生素K8.雏鸡缺乏维生素B2时出现的典型症状是【】A、卷爪麻痹症B、脑软化症C、骨粗短症D、繁殖障碍症9.家畜在妊娠时期缺乏碘元素,常产出的胎儿是【】A、死胎B、弱胎C、无毛胎D、正常胎10.单胃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部位主要是【】A、胃B、十二指肠C、盲肠D、直肠11.动物消化吸收饲料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A、胃B、小肠C、大肠D、直肠12.目前,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检测技术主要是【】A、免疫酶标技术B、PCR技术C、蛋白质电泳技术D、同位素失踪技术13.合格动物油脂的脂肪含量要求是【】A、91%~95%B、86%~90%C、81%~85%D、76%~80%14.在反刍动物中发生可燃性气体损失主要是【】A、甲烷B、氨气C、硫化氢D、二氧化碳15.一般认为,产蛋鸡需要摄取多少量的锌才能保证蛋壳的质量正常【】A、20mg/kgB、50mg/kgC、100mg/kgD、200mg/kg16.能量饲料的要求是每千克饲料消化能高于多少MJ?【】A、8.46MJB、10.46MJC、12.46MJD、14.46MJ17.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储藏时,其水分含量的控制范围是【】A、12% 以下B、15%以下C、18%以下D、20%以下18.在粗饲料中其干物质粗纤维含量要求是【】A、大于或等于18%B、小于18%C、大于或等于20%D、大于45% 19.在育肥猪饲料中,花生饼可替代大豆饼,但其用量要求是【】B、≤10%C、≤15%D、≤20%20.鱼粉在幼龄畜禽日粮中的添加限量是【】A、≤8%B、≤10%C、≤15%D、≤20%21.下列哪一种碳水化合物是供给动物代谢活动快速应变需能最有效的营养素?【】A、葡萄糖B、麦芽糖C、乳糖D、蔗糖22.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储藏时的环境温度控制范围是【】A、15℃以下B、20℃以下C、25℃以下D、30℃以下23.在饲料中其它矿物质元素含量正常情况下,鸡对铜的耐受力为【】A、100mg/kgB、200mg/kgC、250mg/kgD、300mg/kg24.对未脱毒的菜籽饼,在日粮中的含量限制是【】A、≤6%B、≤8%C、≤10%25.玉米酒糟在种猪、肉猪日粮中的限制用量是【】A、≤10%B、≤15%C、≤20%D、≤25%26.在反刍动物中发生可燃性气体损失主要是【】A、甲烷B、氨气C、硫化氢D、二氧化碳27.生长猪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有几个?【】A、8个B、10个C、12个D、14个28.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储藏时的相对湿度控制范围是【】A、70%以下B、75%以下C、80%以下D、85%以下二.多项选择题1. 可影响动物繁殖性能的维生素主要有下列哪几种?【】A、维生素AB、泛酸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2. 在下列维生素中,哪些属于水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E、叶酸3. 在下列维生素中,哪些属于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KE、维生素C4. 动物缺乏钙磷时,常常出现以下症状【】A、佝偻病B、骨质疏松症C、产后瘫痪D、异食癖E、痉挛症5. 幼龄家禽发生维生素E缺乏时,可出现几种病型【】A、脑软化症B、渗出性素质C、营养不良D、凝血不良E、生长受阻6. 缺乏下列哪几种微量元素后,动物会出现贫血症【】A、铜B、锌C、铁D、锰E、钴7. 在下列方法中,哪些可以用于单胃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A、化学分析B、消化试验C、平衡试验D、饲养试验E、屠宰试验8. 在下列方法中,哪些可用于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A、蛋白质效率比B、净蛋白比C、总蛋白质D、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E、蛋白质生物学价值9. 在饲养标准中,营养指标的表示方法有【】A、每天每头需要量B、养分浓度C、能量与养分比D、体重与养分比E、生产力与养分比10. 目前,评定动物饲料矿物质元素生物学效价的方法有【】A、平衡试验法B、参比法C、同位素法D、细胞培养技术E、屠宰试验法11. 测定动物维持能量需要量的方法主要有【】A、绝食试验B、比较屠宰试验C、回归法D、平衡试验E、参比法12. 在下列产品中,可作为矿物质饲料来源的是【】A、天然矿物资源产品B、化工产品C、畜禽加工副产品D、农作物副产品E、电器生产副产品13. 动物的营养维持需要,主要用于哪些生命活动?【】A、基础代谢B、自由活动C、维持体温D、泌乳E、妊娠14. 一套完整的饲养标准包括【】A、前言B、文献综述C、养分推荐表D、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表E、典型饲料配方15. 饲料原料储存的要求有【】A、控制饲料原料水分含量B、控制储存环境的温度和适度C、防霉治菌D、防治虫害鼠害E、全进全出16. 饲料原料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有【】A、采购管理环节B、接受管理环节C、储存管理环节D、加工管理环节E、销售管理环节17. 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料混合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有【】A、选择适宜的混合机械B、正确的原料添加顺序C、适宜的混合时间D、定期检查混合均匀度E、防治饲料分级现象18. 在动物体内的脂肪代谢主要受到哪两种激素的调控?【】A、胃泌素B、前列腺素C、甲状腺素D、胰高血糖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19. 饲料配方的设计原则包括【】A、科学性B、经济性C、可操作性D、安全性E、合法性20. 评价配合饲料质量的指标主要有【】A、感官指标B、水分指标C、加工质量指标D、营养成分指标E、卫生质量指标21. 育成期商品蛋鸡采用的光照方法主要有【】A、自然光照法B、恒定光照法C、渐减光照法D、间歇光照法E、全程光照法22. 根据其密度、组成和电泳速率,在血液循环中的脂蛋白有【】A、乳糜微粒B、极低密度脂蛋白C、低密度脂蛋白D、高密度脂蛋白E、糖蛋白23. 在厌氧条件下,动物排泄物产生的恶臭气体有【】A、氨气B、硫化氢C、吲哚D、二氧化碳E、臭氧24. 影响动物维持需要的因素主要有【】A、动物因素B、饲料因素C、环境因素D、人员素质E、试验方法25. 在下列饲料中,哪些归于配合饲料【】A、添加预混料B、浓缩饲料C、精料补充料D、全价饲料E、青贮饲料26. 采用下列哪些营养措施可防止动物生产中的环境污染【】A、合理选择饲料原料B、选用绿色饲料添加剂C、改进饲料加工工艺D、采用阶段性饲养E、配制理想蛋白质模式的平衡日粮27. 肝脏对从消化道吸收而来的氨基酸有哪几种潜在的处理途径【】A、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滞留在血管内外;B、氧化提供能量和非氮中间代谢产物;C、转化为特殊的氮代谢;D、进入肝脏并合成外运蛋白;E、合成体内合成蛋白质28. 动物机体内的矿物质具有以下营养功能【】A、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结构物质B、是动物机体活性物质的组成成分C、是动物体内身渗透压、酸碱平衡及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的调节剂D、可激活酶的活性,促进消化作用E、动物产品的成分29. 使用颗粒饲料的优点有【】A、防止动物挑食,减少饲料浪费B、提高养分摄入量,减少采食能量消耗C、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D、储存运输方便E、杀菌消毒,饲喂安全30. 使用配合饲料的优点有【】A、营养价值高B、生产工艺先进C、饲料来源广泛D、饲用安全E、生产效率高31. 影响动物对饲料消化率的主要因素有【】A、动物本身B、饲料因素C、饲料加工调制方法D、饲料营养水平E、环境因素32. 在反刍动物体内,可发生糖异生作用的器官主要是【】A、心脏B、肝脏C、脾脏D、肺脏E、肾脏33. 利用饲养试验开展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时,要注意的问题是【】A、群饲与单饲B、任饲与限饲C、纯合饲料与实验动物D、饲养地点与季节E、动物品种与年龄34. 影响蛋重的营养因素主要有【】A、日粮能量B、亚油酸含量C、蛋白质水平D、钙磷水平E、维生素含量35. 开展饲料原料质量检查时的采样要求有【】A、采样要具有代表性B、采用方法要正确C、采集样品要有一定的数量D、采集人员要有良好的素质E、采集器械要有一定的标准要求36. 在动物饲料中,纤维素的作用是【】A、是草食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B、使动物有饱感,刺激胃肠蠕动,促进饲料消化;C、稀释动物胃肠道日粮营养浓度,保证胃肠道充分发育;D、是构成动物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E、是动物机体组织再生、修复的必需物质。
家畜饲养管理学复习试题单项选择1、一般瘦肉占胴体的55%以上,第6—7胸椎骨间上方膘厚在3cm以下类型的称()A、脂肪型猪B、瘦肉型猪C、鲜肉型猪D、肉脂兼用型猪2、一般畜禽舍的类型可按照四周墙壁严密程度分为()、半开放舍和开放舍等A、隔离舍B、棚式舍C、围墙舍D、封闭舍3.羊给人们提供( )产品A、肉、毛、奶和皮B、肉、毛和奶C肉和毛D毛4、青紫蓝兔属于()A肉用品种B皮用品种C毛用品种D皮肉兼用品种5、奶牛的妊娠期平均为()A、114天B、150天C、280天D、310天6、早于()的断乳为超早期断乳A、2周龄B、3周龄C、4周龄D、5周龄7、对于断乳后体况差的经产母猪应采取的饲养方式是()A、前粗后精B、前精后粗C、抓两头,顺中间D、一条龙8、通过冷冻保存胚胎的保种方法称为()A、配子保种B、活体保种C、冷藏保种D、冷冻保种9、管围指数表示()发育的情况A、身高B、骨骼C、体长D、肌肉10、家畜生长发育受阻后的补偿程度取决于()A、饲养水平B、受阻年龄与时间C、遗传因素D、环境因素11、家畜的发育具有阶段性,从断奶到性成熟这段时期称为()A、哺乳期B、成年期C、育成期D、衰老期12、为畜禽创造适宜的环境最重要的措施是防寒与()A、保暖B、换气C、除湿D、防暑13、与硒元素在动物体内有协同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是()A、烟酸B、维生素AC、维生素ED、叶酸14、系谱鉴定可用于()A、早期选择B、种公畜的选择C、种母畜的选择D、线性形状的选择15、在畜牧生产上常采用()的方式给动物供水A、定时、定量饮水B、自由饮水C、根据饲料性质饮水D、根据气温定量供水16、泌乳牛在()有一段停止泌乳的时期称为干乳期A、泌乳初期B、刚分娩后C、下一次产犊前D、泌乳期17、通常以()中的DNA的含量来表示基因组的大小A、单倍染色体B、单倍染色体组C、二倍染色体D、二倍染色体组18、维生素A缺乏时,可能会导致动物出现()A、白肌病B、凝血时间延长C、雏鸡渗出性维质病D、夜盲症19、元素()不足,雏鸡易出现“滞腱症”。
家畜饲养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家畜饲养学的研究内容?A. 家畜的遗传育种B. 家畜的营养需求C. 家畜的疾病防治D. 家畜的运输管理答案:D2. 家畜饲养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家畜健康影响最大?A. 饲养环境B. 饲养密度C. 饲料质量D. 饲养管理答案:C3. 在家畜饲养过程中,哪种类型的饲料被称为“绿色饲料”?A. 粗饲料B. 青贮饲料C. 精饲料D. 矿物质饲料答案:B4. 以下哪种维生素是家畜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饲料中摄取的?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K5. 家畜饲养中,哪种饲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A. 散养B. 密集饲养C. 半散养D. 轮换放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家畜饲养学中,影响家畜生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A. 遗传因素B. 饲养管理C. 饲料营养D. 环境条件E. 疾病防治答案:A, B, C, D, E7. 在家畜饲养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A. 合理搭配饲料B. 增加饲料的粗纤维含量C. 定期驱虫D. 改善饲养环境E. 使用饲料添加剂答案:A, C, D, E8. 家畜饲养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家畜的繁殖性能?A. 遗传背景B. 饲养密度C. 营养水平D. 环境温度答案:A, C, D, E三、判断题9. 所有家畜都适合进行集约化饲养。
答案:错误。
集约化饲养适用于一些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家畜,如鸡、猪等,但对于某些家畜如牛、羊等,可能更适合放牧或半散养。
10. 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家畜的生长速度就越快。
答案:错误。
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需要根据家畜的种类、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来确定,过高的蛋白质含量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对家畜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四、简答题11. 简述家畜饲养中常见的几种饲养方式及其优缺点。
答:家畜饲养中常见的饲养方式包括散养、密集饲养、半散养和轮换放牧。
- 散养:家畜可以在较大的空间内自由活动,有利于健康,但饲养效率低,管理难度大。
家畜育种学复习1、家畜育种学的主要任务和内容(P4)主要任务:研究家畜的起源、驯化;品种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品种资源的调查、分析、保护、开放和利用。
研究家畜生长发育的规律,主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和遗传规律,生产性能测定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研究对现有品种遗传改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包括选种选配的理论、方法,优化育种规划的方法等。
研究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与方法。
研究保证家畜育种工作科学高效进行的组织、措施与必要的法规。
主要内容:1.发现或者创造变异(测定体系记录体系)2.分析变异选定个体(选种方法与理论)3.优良基因的扩散(选配与繁育体系)2、家畜的起源(P6)3、家畜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P7)4、品种、品系的区别(P12)⏹品种(breed)-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遗传性能比较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生产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肉、蛋、毛-举例:大白猪、荷斯坦奶牛、纯血马⏹⏹⏹品系(strain, line)-品种内的一种群体结构形式-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经过近交获得在某些性状上具有遗传性能比较一致的后代☞源于同一头系祖(通常为种公畜)的畜群ω具有与系祖类似的表型特征和生产特性ω符合品种标准5、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1.突变2.迁移3.选择4.遗传漂变6、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比较(P29)7、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微效多基因假说数量性状基因座(QTL)(P30)8、微效多基因假说:数量性状是由大量的、效应微小而分类的、并且可加的基因控制,这些基因在世代相传中服从孟德尔原理,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以及连锁互换规律,这些基因间一般没有显隐性区别。
(P30)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对数量性状产生影响的基因座或基因簇(染色体片段)9、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P31)10、基因的3种效应:1.基因的加性效应2.等位基因的显性效应3.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效应(P32)11、母体效应:母亲个体间差异等的影响,使得它们的表现比非同胞间的相似性增加,这一般称之为母体效应。
家畜饲养学一.单选题(共30题)1.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是:A16%B17%C18%D19%正确答案: A2.下面不属于配合饲料的优点的是:A营养价值高B生产工艺先进C原料来源广泛D成本低廉正确答案: D3.反刍动物主要的消化方式为:A机械消化B酶消化C化学消化D微生物消化正确答案: D4.脂类氧化酸败的程度可用酸价来表示。
通常酸价()的脂肪即可对动物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A小于6B大于6C大于5D大于7正确答案: B5.()对蛋壳质量的影响:含量较少,也是形成蛋壳的重要成分,主要决定蛋壳的弹性和韧性。
A钙B磷C铁D锰正确答案: B6.为了获得长期较高的繁殖性能,母畜的营养应维持:A适度低而全价B适度高而全价C过量且全价D按需所补正确答案: A7.可在消化道各个部位被吸收的微量元素是:A铁B碘C硒D钴正确答案: B8.()是含能量最高的营养素。
A脂类B糖类C蛋白质D脂肪正确答案: D9.反刍动物瘤胃中与产氨有关的细菌是:A嗜淀粉拟杆菌B栖瘤胃拟杆菌C牛链球菌D溶纤维丁酸弧菌正确答案: B10.下面的饲料可以直接饲喂的是:A添加剂预混料B浓缩饲料C精料补充料D配合饲料正确答案: D11.在正常钠、氯含量前提下,能代替一半左右的食盐,且有助于增强蛋壳质量,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效果更明显的是:A碳酸氢钠B碳酸钠C碳酸钾D碳酸氢钾正确答案: A12.在豆科牧草中被冠以“牧草之王”的是:A紫花苜蓿B三叶草C紫云英D红豆草正确答案: A13.理想蛋白质用氨基酸平衡模式表示的理由不正确的是:A需要量大B影响其需要量因素较多C功能单纯D相关研究资料多正确答案:B14.()对蛋壳质量的影响:日粮中钙的水平是影响蛋壳质量的决定因素,它决定蛋壳的脆性。
A钙B磷C铁D锰正确答案: A15.添加剂预混料中属于有机吸附剂的是:A二氧化碳B蛭石C硅酸钙D小麦胚粉正确答案: D16.()是动物体内含量最高的矿物元素。
A钠、钾B硫、氯C钙、镁D钙、磷正确答案: C17.饲料的能值和动物对能量的需要,不作为衡量指标的是:A净能B消化能C热增耗D代谢能正确答案:C18.能量饲料的特征为:A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含量大于或等于20%B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天然水分在45%以下C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含量小于20%D天然水分在60%以上正确答案: C19.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结构是:A粗纤维B木质素C果胶D纤维素正确答案: A20.动物主要利用()合成乳脂。
家畜饲养管理培训试题(一)家畜饲养工培训结业考试试题(一)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1、“吃的中草药,喝的矿泉水”是形容我国的哪种绵羊品种?( )A、宁夏的滩羊B、浙江的湖羊C、西藏羊 D 、江苏的湖羊2、新中国成立后培育的第一个毛肉兼用细毛羊品种是()A 、东北细毛羊B、新疆细毛羊C、内蒙古细毛羊D、中国美利奴羊3、下面哪种物质对羊毛的危害最大?( )A、有机酸B、碱C、水D、无机酸4、羊的消化系统中它包括无腺体的前胃和有腺体的真胃,其中真胃是指()A、瘤胃B、瓣胃C、皱胃D、瓣胃5、药浴的目的是什么?()A、杀灭细菌和病毒B、补充营养C、预防和治疗体外寄生虫D、接种疫苗6、饲养标准中猪的能量指标为()B、代谢能C、消化能D、总能7、社会主义法的指引功能的对象,主要是指()。
A、本人的行为B、一般人的行为C、他人的行为D、人们的相互行为8、猪胚胎死亡的三个高峰期是( )。
A、受精第3-5天,妊娠后4周左右,妊娠后期约70-80天B、受精第13-15天,妊娠后3周左右,妊娠后期约80-90天C、受精第9-13天,妊娠后4周左右,妊娠后期约60-70天D、受精第9-13天,妊娠后3周左右,妊娠后期约60-709、母牛发情主要集中在()。
A、上午B、下午C、前半夜 D 、后半夜10、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三个方面;A、增重速度、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B、产仔数、断奶成活率和断奶窝重C、增重速度、断奶成活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D、繁殖效果、饲养效果和提高劳动生产率11、在当今时代,()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A、科技文化竞争B、人才竞争C、人才质D、经济增长速度。
12、我国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是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B、德C、智D、体13、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最为重要。
2021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重点)2021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一(重点)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对家畜的存活和发展存有显著、轻易促进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作生态因子。
2.生存条件:在生态因子中,对家畜的生长、发育、产卵和原产具备决定性影响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因素,称作生存条件。
3.主导因子:家畜的生存条件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4.耐热限度:每一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子都存有一个适应环境范围,这一范围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幅度就是耐热限度。
5.限制因子:在特定环境条件中,使某一生物的耐受达到极限,对其机能、活动以至地理分布起直接限制作用的环境因子。
6.生态价:生物种的生态价值,即为生物种对外界环境适应环境幅度的大小。
7.生态型: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同一物种,由于长期受着不同环境因素的作用,常常形成一些适合于当地环境条件的种群,这些种群叫做生态型。
8.潜热:冷却方式散发出的热量涵盖在水汽中,无法轻易用测热仪测量,所以叫做非可以经压缩或潜热。
9.临界温度:环境温度超出动物等热区,动物代谢率开始升高时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10.适应环境:指生物受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提振而产生的犯罪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反应。
11.表型适应环境:动物在环境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体型外貌特征的适应性变化。
12.习惯:动物受到同一环境条件的反复刺激,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产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习惯。
13.风土驯养:指家畜逐步适应环境崭新环境条件的繁杂过程。
14.生理学节律:受气候因子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动物在行为、生理上出现相应的有节律的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生理学节律。
15.生物钟:动植物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受内部某种计时功能的掌控,这种内部计时称作生物钟。
16.生态锥体:指生态系统中顶部尖而底部宽的锥体状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
17.营养级:生态学上将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为营养级。
18.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过程。
《家畜饲养管理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饲料保存时要求其水分含量不应超过【】A、10%B、14%C、20%D、24%2.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动物发生的临床症状是【】A、夜盲症B、佝偻病C、脑软化症D、骨粗短症3.维生素D缺乏,常引起动物发生的病症是【】A、夜盲症B、佝偻病C、繁殖障碍D、渗出性素质5.维生素B6缺乏时,猪出现的典型症状是【】A、结膜炎B、关节炎C、癞皮病D、贫血症6.在幼龄时期,下列哪种动物最容易缺乏铁元素【】A、仔猪B、犊牛C、羔羊D、幼驹7.下列哪种维生素主要参与动物的凝血过程?【】A、维生素AB、维生素B12C、维生素CD、维生素K8.雏鸡缺乏维生素B2时出现的典型症状是【】A、卷爪麻痹症B、脑软化症C、骨粗短症D、繁殖障碍症9.家畜在妊娠时期缺乏碘元素,常产出的胎儿是【】A、死胎B、弱胎C、无毛胎D、正常胎10.单胃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部位主要是【】A、胃B、十二指肠C、盲肠D、直肠11.动物消化吸收饲料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A、胃B、小肠C、大肠D、直肠12.目前,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检测技术主要是【】A、免疫酶标技术B、PCR技术C、蛋白质电泳技术D、同位素失踪技术13.合格动物油脂的脂肪含量要求是【】A、91%~95%B、86%~90%C、81%~85%D、76%~80%14.在反刍动物中发生可燃性气体损失主要是【】A、甲烷B、氨气C、硫化氢D、二氧化碳15.一般认为,产蛋鸡需要摄取多少量的锌才能保证蛋壳的质量正常【】A、20mg/kgB、50mg/kgC、100mg/kgD、200mg/kg16.能量饲料的要求是每千克饲料消化能高于多少MJ?【】A、8.46MJB、10.46MJC、12.46MJD、14.46MJ17.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储藏时,其水分含量的控制范围是【】A、12% 以下B、15%以下C、18%以下D、20%以下18.在粗饲料中其干物质粗纤维含量要求是【】A、大于或等于18%B、小于18%C、大于或等于20%D、大于45% 19.在育肥猪饲料中,花生饼可替代大豆饼,但其用量要求是【】A、≤8%B、≤10%C、≤15%D、≤20%20.鱼粉在幼龄畜禽日粮中的添加限量是【】A、≤8%B、≤10%C、≤15%D、≤20%21.下列哪一种碳水化合物是供给动物代谢活动快速应变需能最有效的营养素?【】A、葡萄糖B、麦芽糖C、乳糖D、蔗糖22.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储藏时的环境温度控制范围是【】A、15℃以下B、20℃以下C、25℃以下D、30℃以下23.在饲料中其它矿物质元素含量正常情况下,鸡对铜的耐受力为【】A、100mg/kgB、200mg/kgC、250mg/kgD、300mg/kg24.对未脱毒的菜籽饼,在日粮中的含量限制是【】A、≤6%B、≤8%C、≤10%D、≤12%25.玉米酒糟在种猪、肉猪日粮中的限制用量是【】A、≤10%B、≤15%C、≤20%D、≤25%26.在反刍动物中发生可燃性气体损失主要是【】A、甲烷B、氨气C、硫化氢D、二氧化碳27.生长猪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有几个?【】A、8个B、10个C、12个D、14个28.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储藏时的相对湿度控制范围是【】A、70%以下B、75%以下C、80%以下D、85%以下二.多项选择题1. 可影响动物繁殖性能的维生素主要有下列哪几种?【】A、维生素AB、泛酸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2. 在下列维生素中,哪些属于水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E、叶酸3. 在下列维生素中,哪些属于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KE、维生素C4. 动物缺乏钙磷时,常常出现以下症状【】A、佝偻病B、骨质疏松症C、产后瘫痪D、异食癖E、痉挛症5. 幼龄家禽发生维生素E缺乏时,可出现几种病型【】A、脑软化症B、渗出性素质C、营养不良D、凝血不良E、生长受阻6. 缺乏下列哪几种微量元素后,动物会出现贫血症【】A、铜B、锌C、铁D、锰E、钴7. 在下列方法中,哪些可以用于单胃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A、化学分析B、消化试验C、平衡试验D、饲养试验E、屠宰试验8. 在下列方法中,哪些可用于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A、蛋白质效率比B、净蛋白比C、总蛋白质D、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E、蛋白质生物学价值9. 在饲养标准中,营养指标的表示方法有【】A、每天每头需要量B、养分浓度C、能量与养分比D、体重与养分比E、生产力与养分比10. 目前,评定动物饲料矿物质元素生物学效价的方法有【】A、平衡试验法B、参比法C、同位素法D、细胞培养技术E、屠宰试验法11. 测定动物维持能量需要量的方法主要有【】A、绝食试验B、比较屠宰试验C、回归法D、平衡试验E、参比法12. 在下列产品中,可作为矿物质饲料来源的是【】A、天然矿物资源产品B、化工产品C、畜禽加工副产品D、农作物副产品E、电器生产副产品13. 动物的营养维持需要,主要用于哪些生命活动?【】A、基础代谢B、自由活动C、维持体温D、泌乳E、妊娠14. 一套完整的饲养标准包括【】A、前言B、文献综述C、养分推荐表D、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表E、典型饲料配方15. 饲料原料储存的要求有【】A、控制饲料原料水分含量B、控制储存环境的温度和适度C、防霉治菌D、防治虫害鼠害E、全进全出16. 饲料原料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有【】A、采购管理环节B、接受管理环节C、储存管理环节D、加工管理环节E、销售管理环节17. 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料混合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有【】A、选择适宜的混合机械B、正确的原料添加顺序C、适宜的混合时间D、定期检查混合均匀度E、防治饲料分级现象18. 在动物体内的脂肪代谢主要受到哪两种激素的调控?【】A、胃泌素B、前列腺素C、甲状腺素D、胰高血糖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19. 饲料配方的设计原则包括【】A、科学性B、经济性C、可操作性D、安全性E、合法性20. 评价配合饲料质量的指标主要有【】A、感官指标B、水分指标C、加工质量指标D、营养成分指标E、卫生质量指标21. 育成期商品蛋鸡采用的光照方法主要有【】A、自然光照法B、恒定光照法C、渐减光照法D、间歇光照法E、全程光照法22. 根据其密度、组成和电泳速率,在血液循环中的脂蛋白有【】A、乳糜微粒B、极低密度脂蛋白C、低密度脂蛋白D、高密度脂蛋白E、糖蛋白23. 在厌氧条件下,动物排泄物产生的恶臭气体有【】A、氨气B、硫化氢C、吲哚D、二氧化碳E、臭氧24. 影响动物维持需要的因素主要有【】A、动物因素B、饲料因素C、环境因素D、人员素质E、试验方法25. 在下列饲料中,哪些归于配合饲料【】A、添加预混料B、浓缩饲料C、精料补充料D、全价饲料E、青贮饲料26. 采用下列哪些营养措施可防止动物生产中的环境污染【】A、合理选择饲料原料B、选用绿色饲料添加剂C、改进饲料加工工艺D、采用阶段性饲养E、配制理想蛋白质模式的平衡日粮27. 肝脏对从消化道吸收而来的氨基酸有哪几种潜在的处理途径【】A、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滞留在血管内外;B、氧化提供能量和非氮中间代谢产物;C、转化为特殊的氮代谢;D、进入肝脏并合成外运蛋白;E、合成体内合成蛋白质28. 动物机体内的矿物质具有以下营养功能【】A、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结构物质B、是动物机体活性物质的组成成分C、是动物体内身渗透压、酸碱平衡及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的调节剂D、可激活酶的活性,促进消化作用E、动物产品的成分29. 使用颗粒饲料的优点有【】A、防止动物挑食,减少饲料浪费B、提高养分摄入量,减少采食能量消耗C、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D、储存运输方便E、杀菌消毒,饲喂安全30. 使用配合饲料的优点有【】A、营养价值高B、生产工艺先进C、饲料来源广泛D、饲用安全E、生产效率高31. 影响动物对饲料消化率的主要因素有【】A、动物本身B、饲料因素C、饲料加工调制方法D、饲料营养水平E、环境因素32. 在反刍动物体内,可发生糖异生作用的器官主要是【】A、心脏B、肝脏C、脾脏D、肺脏E、肾脏33. 利用饲养试验开展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时,要注意的问题是【】A、群饲与单饲B、任饲与限饲C、纯合饲料与实验动物D、饲养地点与季节E、动物品种与年龄34. 影响蛋重的营养因素主要有【】A、日粮能量B、亚油酸含量C、蛋白质水平D、钙磷水平E、维生素含量35. 开展饲料原料质量检查时的采样要求有【】A、采样要具有代表性B、采用方法要正确C、采集样品要有一定的数量D、采集人员要有良好的素质E、采集器械要有一定的标准要求36. 在动物饲料中,纤维素的作用是【】A、是草食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B、使动物有饱感,刺激胃肠蠕动,促进饲料消化;C、稀释动物胃肠道日粮营养浓度,保证胃肠道充分发育;D、是构成动物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E、是动物机体组织再生、修复的必需物质。
三.填空题1. 按照现代分类法,可将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聚糖三大类。
2. 根据其溶解性不同,可将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3. 按其结构特点,可将脂类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两类。
4. 根据使用目的和来源,饲料添加剂分为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5. 根据所含羧基种类及其结合氨基和羟基数目,可将氨基酸可分为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和杂环族氨基酸三大类6. 动物体内的水有三大来源,即饮水、饲料水和代谢水。
7. 在牛乳的乳脂中,含量最高的脂肪成分是甘油三酯。
8. 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新体系的基础是瘤胃饲料蛋白质的降解。
9. 动物营养维持需要,主要用于基础代谢、自由活动和维持体温3个方面。
10. 在厌氧条件下动物排泄物堆积发酵产生、含量最多的恶臭气体是氨气。
11. 动物对水的需要量取决于动物因素、饲料因素和环境因素三大因素。
12. 影响动物维持需要的因素有动物因素、饲料因素和环境因素。
13. 测定动物维持能量需要量的方法有绝食试验、比较屠宰试验和回归法。
14. 动物营养需要量的判断指标有产品重量或数量、饲料转化率和动物生理生化参数。
15. 动物对饲草饲料的消化方式主要有机械消化、化学消化和微生物消化三种。
16. 饲料原料质量控制的环节是采购管理、接收管理和储存管理。
17. 育成期商品蛋鸡采用的光照方法有自然光照法、恒定光照法和渐减光照法3种。
18. 饲料配方设计方法主要有手工计算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法两种。
19. 畜禽的采食量可分为随意采食量和实际采食量两种。
20. 肉牛育肥常用的方法有直线育肥法和吊架子育肥法两种。
21.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一般在20%~50%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