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分类、色相环的画法
- 格式:ppt
- 大小:5.16 MB
- 文档页数:32
作为一名设计师,如果你还在说出“这种颜色好看,那种颜色不好看”的话时,这说明你对颜色还没有正确了解。
在很多关于色彩文章中,都可以看到色相环的身影,它是我们选择颜色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如图3-23所示。
在本节中,将阐述这个色相环的基本原理,使读者对颜色关系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图3-23 色相环和色彩图像哪里有光,那里就有颜色。
有时我们会认为颜色是独立的——这是蓝色,那是红色,但事实上,颜色不可能单独存在,它总是与另外的颜色产生联系,就象音乐的音符,没有某一种颜色是所谓的“好”或“坏”。
只有当与其它颜色搭配作为一个整体时,我们才能说,是协调或者不协调。
色相环告诉我们颜色之间的相互的关系〓〓〓〓〓〓〓〓〓〓〓〓〓〓〓〓〓3.3.1 色相环的构成〓〓〓〓〓〓〓〓〓〓〓〓〓〓〓〓〓白色光包含了所有的可见颜色,我们看到是由紫到红之间的无穷光谱组成的可见光区域,就象你所看到的彩虹颜色。
为了在使用颜色时更加实用,人们对它进行了简化,将它们分为12 种基本的色相,如图3-24所示。
图3-24 色相环的构成色相环由12 种基本的颜色组成。
首先包含的是色彩三原色(Primary colors),即红、黄、蓝。
原色混合产生了二次色(Secondary colors),用二次色混合,产生了三次色(tertiary colors)。
原色是色相环中所有颜色的“父母”。
在色相环中,只有这三种颜色不是由其它颜色混合而成。
三原色在色环中的位置是平均分布的,如图3-25所示。
图3-25 三原色的分布图3-26 二次色的构成二次色所处的位置是位于两种三原色一半的地方。
每一种二次色都是由离它最近的两种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颜色,如图3-26所示。
三次色是由相邻的两种二次色混合而成,如图3-27所示。
图3-27 三次色的构成〓〓〓〓〓〓〓〓〓〓〓〓〓〓〓〓3.3.2 色相环中的颜色特点〓〓〓〓〓〓〓〓〓〓〓〓〓〓〓〓在色相环中的每一种颜色都拥有部分相邻的颜色,如此循环成一个色环。
12色相环的配色方法色彩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正确的配色可以使作品更加吸引人,更加美观。
而色相环是我们在进行配色时经常会用到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颜色搭配方案。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关于12色相环的配色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12色相环的基本构成。
12色相环是由12种基本颜色组成的,它们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它们的中间色,如橙红、黄橙、绿黄、青绿、蓝紫、紫红。
这些颜色在色相环上呈现为一个圆形,相邻的颜色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通过它们来进行色彩的搭配。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12色相环的配色:1. 相邻配色法,在12色相环中,相邻的颜色具有较强的对比度,可以用来进行鲜明的搭配。
比如红色和橙色、橙色和黄色等,它们之间的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适合用于需要突出重点的设计作品。
2. 互补配色法,在12色相环中,互补色是指相隔6个色相的颜色,它们之间具有强烈的对比度,可以产生视觉上的平衡。
比如红色和青绿色、橙色和蓝紫色等,它们之间的搭配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3. 类似配色法,在12色相环中,类似色是指相邻的颜色或相隔1-2个色相的颜色,它们之间具有较强的和谐性,可以用来进行柔和的搭配。
比如红色和紫红色、绿色和青绿色等,它们之间的搭配可以使作品更加柔和、舒适。
4. 分裂互补配色法,在12色相环中,分裂互补色是指一种颜色和它相邻的两种互补色进行搭配,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效果。
比如红色和蓝绿色、橙色和蓝色等,它们之间的搭配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增加视觉的层次感。
5. 单色调配色法,在12色相环中,单色调是指由同一色相的不同亮度和饱和度组成的颜色,可以产生柔和、和谐的效果。
比如深红、浅红、灰红等,它们之间的搭配可以使作品更加柔和、舒适。
通过以上几种配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12色相环进行色彩的搭配,使作品更加吸引人、更加美观。
当然,配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个人喜好进行调整,才能找到最适合的配色方案。
七年级下册美术十二色环
伊登12色相环是由近代著名的色彩学大师美国籍教师约翰斯·伊登(Johannes Itten,1888~1967)所著"色彩论"一书而来。
它的设计特色是以三原色做基础色相;这色相环中每一个色相的位置都是独立的,区分的相当清楚,排列顺序和彩虹以及光谱的排列方式是一样的。
这十二个颜色间格都一样,并以6个补色对,分别位于直径对立的两端;发展出十二色相环。
1.红、黄、蓝分置三角形涂在相对的色环。
2.三角形外接圆中画正六边形,三边涂上第二次色橙、绿、紫色。
3.在第一次色和第二次色之间涂上第三次色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00英文名称中译名称
01 Yellow黄色
02 yellow-orange黄橙色
03 Orange橙色
04 red-orange红橙色
05 Red红色
06 red-Violet红紫色
07 Violet紫色
08 blue-Violet蓝紫
09 Blue蓝色
10 blue-green蓝绿
11 Green绿色
12 yellow-green黄绿
为什么选择红黄蓝,在他那个年代,印刷没有这么发达,颜色是选择的色彩颜料(柠檬黄,淡黄,中黄,深黄,土黄,橘黄,橘红,大红,深红,赭石,土红,玫瑰红,青莲,深蓝,普蓝,淡绿,浅绿,草绿,中绿,深绿,翠绿,墨绿,桃红,黑),色彩颜料中的红和蓝色很好找到,但品红,青绿颜料中都不那么好找。
他的这个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中国美术课本上,颜料三原色还是红黄蓝。
你必学的色彩分类,分为三原色、间色、复色色彩分类:分为三原色、间色、复色。
属性:分为色相、明度、纯度。
色彩对比:分为色相对比,冷暖对比。
相信这些系统的知识对你的色彩起步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一、颜色的分类1、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称之为原色。
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注意: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现在给大家讲的是颜料的三原色!!颜料中的原色之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色彩,而颜料中的其它颜色则无法调配出原色来。
2、间色(二次色):三原色中任何的两种原色作等量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亦称第二次色。
(红+蓝=紫色、黄+红=橙色、黄+蓝=绿色)童鞋们注意啦!!如果两个原色在混合时的分量不等话,又可以产生其他种种的颜色哦。
如黄和红混合,黄色成分多则的中络黄、但珞黄等的黄橙色等其他颜色。
童鞋们也可以用颜色调来练习下,熟练准确的调色也会为你的色彩加不少分的哦。
3、复色(三次色):任何两种间色(或一个原色与一个间色)混合调出的颜色则称复色,亦称再间色或第三次色。
(黑色的深灰黑色,所以任何一种颜色与黑色混合得到都是复色。
即凡是复色都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成分。
)二、颜色的属性1、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著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
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2、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
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与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与暗的差别。
3、纯度:指色彩色素的纯净和浑浊的程度,也称色彩的饱和度。
纯正的颜色无黑白或其他颜色颜色混入。
纯度底颜色,给人灰暗、淡雅或柔和之感。
纯度高颜色,给人鲜明、突出、有力,但是感觉单调刺眼,而混合太杂则容易感觉脏,色调灰暗。
三、颜色的对比1、同类色(相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
绘制十二色相的色环,是色彩设计的基础。
色彩设计色彩设计的初步练习,首先以第一次的黄(yellow)、红(red)、蓝(blueness )三色为基础,由此三原色配置组合成十二色相环。
绘制十二色相环的方法与顺序如下:首先,这三种原色的第一次色,必须采用正确而纯粹的原色;即不含任何其它调的纯黄、纯赤、和纯蓝。
将这三种第一次色环涂於正三角形之中,黄在顶端,赤和蓝各涂於右下及左下两部位。
其次,在正三角形外画一外接圆,再於圆中画出一内接正六边形。
由此,内接正六边型与正三角形之间,便形成三个底边邻接正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如下所示的三种第二次色便完成了。
黄+红=橙黄+蓝=绿红+蓝=紫这三种第二次色,必须细心混合调配,不可偏於任一种第一次色。
如橙色偏赤或偏黄、紫色偏赤或偏蓝都不适合。
其次,是在此圆的外侧,画一个适中的同心圆,再将两圆所形成的环等分为十二个扇形,扇形中分别涂上相对位置的第一次色和第二次色。
最后在馀下的空白扇形中,涂上第一次色和第二次色混合而成的第三次色,其结果如下:黄+橙=黄橙红+橙=红橙红+紫=红紫黄+绿=黄绿青+紫=青紫青+绿=青绿由上所述,就可以设计出正确的十二色环,在这个色环之中,任何色相,都具有不纷乱、不混淆的明确位置。
这种色环的色相顺序,和彩虹和自然光线分光后产生的色带顺序,完全相同。
这种色环,乃出自现代色学最伟大的教师约翰斯,伊登(Johan-nes Itten,1888~1967)的名著"色彩论"一书,不但十二色相具有相同的间隔,同时六对补色也分别置於直径两端的对立位置上。
十二色环的优点是:初学者可以轻易地辨认出十二色的任何一种色相;同时,也可以简单地认出中间的色彩。
对比与调和也称变化与统一,这是绘画中获得美的色彩效果的一条重要原则。
如果画面色彩对比杂乱,失去调和统一的关系,在视觉上会产生失去稳定的不安定感,使人烦躁不悦;相反,缺乏对比因素的调和,也会使人觉得单调乏味,不能发挥色彩的感染力。
对比与调和,是色彩运用中非常普遍而重要的原则。
要掌握对比与调和的色彩规律,首先应了解对比与调和的概念和含义、对比或调和的表现方式和规律。
对比与调和也称变化与统一,这是绘画中获得美的色彩效果的一条重要原则。
如果画面色彩对比杂乱,失去调和统一的关系,在视觉上会产生失去稳定的不安定感,使人烦躁不悦;相反,缺乏对比因素的调和,也会使人觉得单调乏味,不能发挥色彩的感染力。
对比与调和,是色彩运用中非常普遍而重要的原则。
要掌握对比与调和的色彩规律,首先应了解对比与调和的概念和含义、对比或调和的表现方式和规律。
1.对比对比意味着色彩的差别,差别越大,对比越强,相反就越弱。
所以在色彩关系上,有强对比与弱对比的区分。
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三组补色,是最强的对比色。
在他们之中,逐步调入等量的白色,那就会在提高它们明度的同时,减弱其纯度,成为带粉的红绿、黄紫、橙蓝,形成弱对比。
如加入等量的黑色,也就会减弱其明度和纯度,形成弱对比。
在对比中,减弱一个色的纯度或明度,使它失去原来色相的个性,两色对比程度会减弱,以至趋于调和状态。
色彩的对比因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是利用各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色相对比的强弱可以用色相环上的度数来表示。
同类色相对比临近色相对比对比色相对比互补色相对比第一种简单对比方法是:色相距离在色环中15°以内的对比,一般看作同色相即不同明度与不同纯度的对比,因为距离15°的色相属于较难区分的色相。
这样的色相对比称为同类色相对比,是最弱的色相对比。
色相间在15°以上至45°左右的对比,称为邻近色相对比,或近似色相对比,这是较弱的色相对比。
色相环制作方法1. 简介色相环是一种用来显示和理解不同颜色之间关系的工具。
它由一个圆环组成,上面绘有不同色相的色块。
色相环常用于艺术、设计和视觉效果等领域。
制作色相环并理解其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颜色的搭配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作色相环,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材料准备制作色相环需要以下材料和工具:•绘画纸或画板•色彩工具,如彩铅、彩色水笔或油画颜料•圆规•铅笔•尺子3. 制作步骤步骤一:画出圆形首先在绘画纸或画板上使用圆规和铅笔画出一个圆形。
圆形的大小可以根据你的需要进行调整。
保持手轻放,以便稍后能将其擦掉或覆盖。
步骤二:划分颜色区域使用尺子和铅笔在圆形上划分出颜色区域。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来确定划分的数量,通常将圆形分为12个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一个色相。
步骤三:上色使用选择的色彩工具,对每个颜色区域进行上色。
你可以选择使用彩色铅笔、彩色水笔或油画颜料等。
步骤四:润饰细节绘制完所有颜色后,你可以用细笔或细线勾勒出每个区域的边界,以使颜色更清晰。
你还可以在每个区域中添加对应的色相名称。
步骤五:附加信息在色相环的旁边或下方,你还可以添加一些附加信息,如RGB值、颜色名称或色相的描述。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色相环。
4. 注意事项•制作色相环时,尽量使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以使色相区域清晰可见。
•在选择颜色时,可以参考现有的色相环或色彩搭配工具,以确保色相之间的过渡平滑。
•制作色相环时,可以使用不同色彩工具的组合,以使色彩更加丰富和有趣。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色相环,建议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实际的色彩实验和观察。
5. 总结通过制作色相环,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
制作色相环的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制作完成后,色相环将成为一个有用的参考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颜色的搭配和应用。
希望本文提供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制作色相环的过程愉快,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