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_建筑钢材
- 格式:pptx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71
(改)道路建筑材料练习题11月(6)编号:103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自学辅导材料●配套教材:《道路建筑材料》●版次:2008年版内部使用目录自学引言 (1)复习思考题 (4)参考答案……………………………………………………………………………4 2自学引言一、课程性质《道路建筑材料》是桥梁与隧道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较强的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研究道路桥梁所用材料的技术性质、组成结构、技术标准、检验方法以及复合材料的配合和设计的一门学科。
学生学习和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是为后继专业课,道路桥梁的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材料的内部结构及其物理、化学、力学性能的基本理论;熟悉材料有关技术标准的基本知识;掌握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强度理论,了解新型材料的发展方向、技术要求及其应用。
(二)技能目标1、能操作使用和校验一般试验仪器及设备;2、根据试验规程要求,能正确完成公路建筑材料各种常规试验及数据处理并能写出试验报告;13、在校期间能达到中、高级试验工水平。
(三)能力目标1、具有正确完成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计算的能力,并能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校核;2、对各项材料性能的试验检测结果,具有分析判断能力,并能提出改善的方案措施;3、能根据不同的工程环境,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相关的建筑材料;4、具有对各种新型材料能较快的熟悉和掌握其技术性能和技术标准、并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5、具有筹备组建中小型实验室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实验实训说明绪论内容:道路建筑材料的主要类型;道路建筑材料的研究内容;道路建筑材料的性能检测与技术标准。
重点:路桥工程结构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道路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性能;建筑材料标准。
第一章石料与集料内容:石料;集料;款子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石料与集料的工程应用。
重点: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集料的物理性及力学性质;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提纲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1、什么是亲水性材料和憎水性材料?(P9)答:当润湿角θ≤90º时,材料表现出亲水性,当θ>90º时,材料表现出憎水性。
2、什么是耐水材料?(P10)答:工程中将软化系数K软>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
3、当结构承受冲击、振动荷载时应考虑材料的什么性质?(P14)答:建筑工程中,对于要求承受冲击荷载和有抗折要求的结构所用的材料,均应具有较高的韧性。
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1、什么是水硬性胶凝材料?(P16)答: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指既能在空气中硬化,更能在水中凝结、硬化、保持和发展强度的胶凝材料。
2、工程中使用生石灰时,为什么要先陈伏?(P17)答:为了消除过火石灰后期熟化造成的危害,石灰浆体应在储灰坑中存放半个月以上,然后方可使用,这一过程叫“陈伏”。
3、石灰熟化过程有什么特点?(P17)答:石灰熟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并伴随着体积膨胀。
第三章水泥1、生产水泥时为什么要掺入适量石膏?(P31)答:生产水泥时掺入石膏,主要是作为缓凝剂使用,以延缓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
2、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中水化反应速度最快、水化热最大的是什么?(P26)答: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水化反应速度最快、水化热最大的成分是铝酸三钙(C3A)。
3、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有哪些?(P26)答: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有:粒化高炉矿渣和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为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
4、什么是水泥的凝结时间,规定凝结时间的工程意义是什么?(P28)答: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结时间。
凝结时间又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流动性所需要的时间;终凝时间为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完全失去流动性,并开始具有强度所需要的时间。
规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早是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等操作;终凝时间不宜过长是为了使混凝土尽快硬化,产生强度,以便尽快拆模,提高模板周转率,缩短工期。
第五章建筑砂浆1、何谓建筑砂浆?砂浆与混凝土相比有何异同点?答:砂浆是以胶凝材料、细骨料、掺加料和水等为主要原材料进行拌合,硬化后具有强度的工程材料。
同:原料中都包含水、水泥、砂子;都有一定的配比要求;都是建筑用材料异:混凝土的主要骨料是石子,砂浆主要骨料是砂子;混凝土用于建筑结构,砂子用于砌筑、抹面。
2、砂浆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那些内容?砂浆的保水性不良,对其质量有何影响?采取哪些措施可提高砂浆的保水性?答:包括流动性、稳定性。
砂浆容易泌水、分层活水分流失过快,不便于施工,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措施:加大胶结材料的数量;参入适量的掺合料;采用较细砂并加大掺量。
3、根据砌筑砂浆强度公式,是否说明砂浆强度不遵循水灰比规律?为什么?答:是的,砌筑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强度及水泥的用量,而与拌合水量无关,所以跟水灰比也无关。
4、为什么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在砌筑工程中能得到广泛应用?答: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硬化后的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
5、某砌砖工程采用M5.0等级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稠度要求80—100mm。
现有强度等级32.5级矿渣水泥;中砂,堆积密度为1460kg/m³,现场砂含水率为2.5%;石灰膏稠度100mm;施工水平:一般,试求该砂浆的配合比。
答:5+0.645X1.25=5.8625MPaA=3.03 B=-15.09F=1000(5.8625+15.09)/(3.03 X 32.5)第六章烧土及熔融制品1、烧结普通砖有哪些品种?如何表示?答:烧结黏土砖N,烧结页岩砖Y,烧结煤矸砖M,烧结粉煤灰砖F2、欠火砖与过火砖有何特征?红砖与青砖有何差别?答:欠火砖色浅、断面包心(黑心或白心)、敲击声哑、孔隙率大、强度低、耐久性差。
过火砖色教深、敲击声脆、教密实、强度高、耐久性好,但容易出现变形砖(酥砖或螺纹砖)红砖中含有高价氧化铁,青砖中含有低价的氧化铁;青砖比红砖结实、耐用,青砖价格比红砖高。
第七章金属材料概述建筑钢材铸铁铝及铝合金其他有色金属等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01、建筑钢材的机械性能包括哪些方面,各有什么要求?2、钢材的冷加工和热处理目的分别是什么?常用的方法各有哪些?3、钢铁防锈有措施哪些?4、常见的铝合金建筑制品有哪些?第七章金属材料概述建筑钢材铸铁铝及铝合金其他有色金属等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0概念金属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从古到今,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现代建筑中,金属材料品种繁多,尤其是钢、铁、铝、铜及其合金材料,它们耐久、易加工、表现力强,这些特质是其它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金属材料还具有精美、高雅、高科技并成为一种新型的所谓“机器美学”的象征。
第七章金属材料概述建筑钢材铸铁铝及铝合金其他有色金属等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01)抗拉强度从图7-1中曲线逐步上升可以看出:试件在屈服阶段以后,其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又重新提高,称为强化阶段。
对应于最高点的应力称为抗拉强度,用σb表示。
设计中抗拉强度虽然不能利用,但屈强比σs/σb有一定意义。
建筑钢材的机械性能第七章金属材料概述建筑钢材铸铁铝及铝合金其他有色金属等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02) 伸长率图7-3中当曲线到达顶点后,试件薄弱处急剧缩小,塑性变形迅速增加,产生“颈缩现象”而断裂。
量出拉断后标距部分的长度Ll,标距的伸长值与原始标距L的百分率称为伸长率。
即伸长率表征了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由于在塑性变形时颈缩处的伸长较大,故当原始标距与试件的直径之比愈大,则颈缩处伸长中的比重愈小,因而计算的伸长率会小些。
通常以δ5和δ10分别表示L=5d和L=10d(d为试件直径)时的伸长率。
对同一种钢材,δ5应大于δ10。
%1001⨯-=LLLδ第七章金属材料概述建筑钢材铸铁铝及铝合金其他有色金属等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03)冷弯性能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是钢材的重要工艺性能。
第七章工业用钢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工业用钢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1、非合金钢(或碳素钢简称碳钢):是指含碳量在0.0218%~2.11%之间并含有少量Si、Mn、P、S等杂质元素的铁碳合金。
低合金钢:加入的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的合金钢。
合金钢:在碳素钢的基础上,特意加入某些合金元素而得到的钢种。
合金元素:为改善钢的力学性能或获得某些特殊性能,有目的地在冶炼过程中加入的一些化学元素。
2、合金结构钢: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特意加入某些合金元素而得到的结构钢。
合金工具钢: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特意加入某些合金元素而得到的工具钢。
轴承钢:用来制造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和滚动体的专用钢。
不锈钢:具有耐大气、酸、碱、盐等介质腐蚀作用的合金钢。
耐热钢:在高温下具有高的热化学稳定性和热强性的特殊性能钢。
3、热硬性(或称红硬性):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软化的能力。
二次硬化:含W、Mo、V、Cr 等元素的高合金钢,在回火的冷却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淬火钢的硬度上升的现象。
二、填空题1、Ni、Mn、C、N、Cu 等元素能扩大 Fe-Fe3C 相图的γ区,使临界点A4_上升__,A3_下降_ 。
2、W18Cr4V钢是高速钢,W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回火稳定性,Cr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V 的主要作用是细化晶粒,最终热处理工艺是高温回火;预热的目的是将合金元素全部,高温淬火的目的是使大量的难溶碳化物溶于奥氏体中,三次回火的目的是减少钢中的残余奥氏体。
3、含Cr、Mn 的合金结构钢淬火后在550~600℃回火后,将出现第二类回火脆性。
4、易切削钢中常用的附加元素有__P__、__S__、_Pb_、_Ca_,这类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夹杂物,降低材料塑性,改善钢的切削性能。
5、对40Cr 钢制零件进行调质处理时,在高温回火后应水中冷却,目的是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
6、以铅浴等温处理的冷拉弹簧钢丝,经绕制成弹簧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而不需象热轧弹簧那样要进行淬火处理。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概述(一)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很高,但抗拉强度很低,在拉应力处于很小的状态时即出现裂缝,影响了构件的使用,为了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在构件中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用钢筋承担拉力而让混凝土承担压力,发挥各自材料的特性,从而可以使构件的承载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种由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组成的构件,就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硬结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可靠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了在荷载作用下构件中的钢筋与混凝土协调变形、共同受力。
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很接近——混凝土:1.0×10-5/℃;钢:1.2×10-5/℃(1×10-5/℃,即温度每升高1℃,每1m伸长0.Olmm);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钢筋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1)节约钢材,降低造价。
由于合理地利用了两种材料的特性,使构件强度较高,刚度较大,比起钢结构来可节约钢材。
(2)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
由于混凝土对钢筋起到保护作用,使构件的耐久性和耐火性明显优于钢结构。
(3)可塑性好。
钢筋混凝土可根据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
(4)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又具有一定的延性,适用于抗震结构。
(5)可以就地取材。
钢筋混凝土中的砂、石一般可以就地取材,降低造价。
由于钢筋混凝土具有以上优点,因此,在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钢筋混凝土也存在着自重大、抗裂性差、隔热隔声性能较差、施工现场作业劳动量大等缺点。
这些缺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将会逐步得到克服和改善。
(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1.混凝土强度标准值(1)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混凝土种力学指标的基代表值。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根据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即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不小于90%),经28天龄期(或按设计规定的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加载速度为每秒0.3~0.8N/mm2,试件两端与试验机接触面不涂润滑剂)进行抗压试验,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极限值。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建筑材料及构造课程代码:3085编写弁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其它学业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考专业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
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处于发展时期。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对调整教育结构、广开成才之路,对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整体效益,对促进素质教育、增强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活跃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掌握专业知识、成熟技术和管理规范,具有完成职业任务能力的应用人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强调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等素质的整合及其在具体工作环境中的应用。
其课程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以职业为导向的整合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开发的。
高等职业技术专业的课程标准(大纲)是职业活动、学科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综合反映,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内容的构造方式上,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999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批准天津市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业技术专业的试点工作。
尔后,又批准了应用电子技术等十二个职业技术专业的专业考试计划。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关于天津市开展高教自学考试职业技术专业试点的批复》(考委[1999]7号)、《关于天津市申请开设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高职专业的批复》(考委[1999]24号)的意见和《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业技术专业课程考试大纲编写要求》组织编制了试点专业有关课程的考试大纲。
这些课程考试大纲尽力体现了前述特点。
今后,还将继续修订,以臻完善。
《建筑材料及构造自学考试大纲》由高辉副教授、李志国副教授共同编写。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名词解释问答)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二、名词解释1、密度2、表观密度3、堆积密度4、孔隙率5、密实度6、空隙率7、吸湿性8、吸水性9、耐水性10、软化系数11、抗渗性12、抗冻性13、强度14、比强度15、弹性16、塑性17、脆性18、韧性19、硬度20、耐磨性21、亲水性材料22、憎水性材料23、气干状态24、饱和面干状态25、润湿状态26、热容量27、导热性28、比热29、耐热性30、耐燃性五、问答题1、简述孔隙及孔隙特征对材料强度、表观密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的影响。
2、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抗冻性、导热性、强度分别怎样变化?3、何为材料的耐久性?包括哪些内容?4、脆性材料与韧性材料有何区别?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二、名词解释1、胶凝材料2、水硬性胶凝材料3、过火石灰4、欠火石灰五、问答题1、石灰具有哪些特点及用途?2、生石灰在熟化时为什么需要陈伏两周以上?为什么在陈伏时需在熟石灰表面保留一层水?3、石膏制品主要有哪些?4、建筑石膏的特性及应用。
5、水玻璃的特性及用途。
第三章水泥二、名词解释1、安定性2、活性混合材料3、非活性混合材料4、水泥石腐蚀五、问答题1、高铝水泥的特性及应用。
2、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
水泥的不合格品及废品是如何规定的?3、为什么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入的适量石膏不会引起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而硅酸盐水泥石处在硫酸盐溶液中时则会造成腐蚀?4、现有甲、乙两厂生产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矿物成分如下表,试估计和比较这两厂所生产的硅酸盐水泥的性能有何差异?5、矿渣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相比有何差异?6、在什么条件下拌制混凝土选用水泥时要注意水化热的影响?为什么?7、影响常用水泥性能的因素有哪些?8、何谓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它们加入硅酸盐水泥中各起什么作用?硅酸盐水泥常掺入哪几种活性混合材料?9、为什么矿渣水泥耐硫酸盐和软水腐蚀性能好,而普通硅酸盐水泥则较差?10、试分析引起水泥石腐蚀的内因是什么?如何防止?第四章混凝土二、名词解释1、混凝土外加剂2、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3、混凝土碱—骨料反应4、混凝土徐变5、砂率6、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7、混凝土强度保证率五、问答题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措施有哪些?2、试述混凝土徐变的利弊。
注意:1.黄色底色内容为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第二章选择题第四题、第七章选择题第二题、案例题第二题、第六章第三题红字内容为校对后修改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习题1.指出所居住场所或教室中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2.建筑材料按照化学成分如何进行分类?3.分组讨论建筑材料检测中见证取样的必要性。
4.利用业余时间找到几种现行建筑材料的产品标准,了解建筑材料各级标准的基本内容 和格式。
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习题1.选择题(1)当材料的润湿角θA 、>90°B 、0°(2A 、>0.85B 、>0.8C 、>0.75(3)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为ρ0A 、ρ>ρ0′>ρ0 B 、ρ0>ρ>ρ0′ C 、ρ>ρ0>ρ0′(4)含水率为5%的湿砂220g 。
A 、209 B 、209.5 C 、210(5)材质相同的A ρ0A >ρ0B,则一般情况下A 材料的保温效果与BA 、好B 、差C 、差不多 2.简答(1)何谓材料的实际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它们有何不同之处? (2)建筑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在建筑工程中有什么实际意义?(3)何谓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和抗冻性?各用什么指标表示?(4)材料的孔隙率与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吸水、吸湿、抗渗、抗冻、强度及保 温隔热等性能有何影响? (5) 解释下列名词符号。
①软化系数,耐久性 ②P12,F100(6)弹性材料与塑性材料有何不同?材料的脆性与韧性有何不同? (7)为什么新建房屋的保暖性能较差?且冬季尤其明显? 3.计算题(1)某一块状材料的全干质量为l15g ,自然状态体积为44cm 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为37cm 3,试计算其实际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
解:实际密度3.11g/m3;表观密度2614㎏/m3;密实度84.1%;孔隙率15.9%(2)已知某种普通烧结砖的密度为2.5g/㎝3,表观密度为1800㎏/m3,试计算该砖的孔隙率和密实度?解:密实度72%;孔隙率18%(3)某种石子经完全干燥后,其质量为482g,将其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吸水饱和后,水面由原来的452cm3上升至630cm3,取出石子擦干表面水后称质量为487g,试求该石子的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及吸水率。
《建筑材料》练习题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是非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软化系数越大的材料.其耐水性能越差。
( )2、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一定小。
( )3、材料受潮或冰冻后.其导热系数都降低。
( )4、具有粗大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大;具有细微且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小。
( )5、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抗冻性越差。
( )6、材料的抗冻性仅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 )7、相同种类的材料.其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 )8、在材料抗压试验时.小试件较大试件的试验结果偏大。
( )9、材料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的试验结果值偏大。
( )10、把某种有孔的材料.置于不同湿度的环境中.分别测得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最小。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1、当材料的润湿边角θ为( )时.称为憎水性材料。
a、>90°b、≤90°c、0°2、当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
a、>0.85b、<0.85c、=0.753、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视密度为ρ′.松散容重为ρ 0′.则存在下列关系( )。
a、ρ>ρ 0′>ρ′b、ρ′>ρ>ρ 0′c、ρ>ρ′>ρ 0′4、含水率为5%的砂220g.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g。
a、209b、209.52c、2105、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容重γA>γB.则A材料的保温效果比B 材料( )。
a、好b、差c、差不多三、填充题1、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容重是指材料在()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表示.吸湿性大小用()表示。
3、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作用下.()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4、材料的耐水性可以用()系数表示.其值=()。
第七章金属材料习题参考答案出卷老师:李棱雪一、填空题1低碳钢受拉直至破坏,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4个阶段。
2对冷加工后的钢筋进行时效处理,可用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方法。
3按标准规定,碳素结构钢分四种牌号,即Q195、Q215 、Q235 、和Q275 。
各牌号又按其硫和磷含量由多至少分四种质量等级。
4Q235—AZ是表示屈服点为235MPa的A级镇静碳素结构钢。
516Mn钢表示___________ o6一般情况下在动荷载状态、焊接结构或严寒低温下使用的结构,往往限制使用沸腾钢。
7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钢可以分成: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
8随着钢材中含碳量的增加,则硬度提高、舉性降低、焊接性能变差9 碳素钢按含碳量多少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
建筑上多采用低碳钢。
二、判断题1在结构设计时,抗拉强度是确定钢材强度取值的依据。
(X)2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钢材强度提高,但塑性却大幅下降。
(X)3钢材的品种相同时,其伸长率6 10> 65O(X)4硬钢无明显屈服点,因此无法确定其屈服强度大小。
(X)5钢材的屈强比越大,表示使用时的安全度越低。
(M)6 某厂生产钢筋混凝土梁,配筋需用冷拉钢筋,但现有冷拉钢筋不够长,因此将此钢筋对接焊接加长使用。
(X)(冷拉钢筋不适宜焊接,冷拉后可焊性变差)7所有钢材都会出现屈服现象。
(X)8钢材的牌号越大,其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X)9钢材冶炼时常把硫、磷加入作为脱氧剂。
(X)10与伸长率一样,冷弯性能也可以表明钢材的塑性大小。
(M)11钢含磷较多时呈热脆性,含硫较多时呈冷脆性。
(X)三、单项选择题1.建筑钢材是在严格的技术控制下生产的材料,下面哪一条不属于它的优点?—B—oA.品质均匀、强度高B.防火性能好C.可以焊接或钏接D.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具有承受冲击荷载和振动荷载的能力2.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A—。
A.提咼材料的抗拉强度B.提咼材料的塑性C.改善材料的弹性性能D.改善材料的焊接性能3.钢是指含碳量小于2%的铁碳合金,而含碳量大于2%时,则称为—B—。
第七章金属材料建筑工程中主要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建筑钢材,其次是铸铁、铝合金等。
本章重点介绍建筑钢材。
一、建筑钢材的基本知识钢,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含一定量的强化元素碳及硅、锰、铬等合金元素,杂质硫、磷等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纯铁的塑性、韧性好,但强度和硬度太低,工程中很少使用。
随着碳及合金元素的含量增大,其强度和硬度大幅度增加、但塑性和韧性有所降低。
生铁中碳的含量较大,超过2%,有害杂质硫、磷的含量也较大,故其力学性能差,呈脆性材料的性质。
钢是由生铁冶炼而成的。
通过冶炼使其以铁为主要元素,内含有一定比例的碳及合金元素(根据不同的要求),并将其杂质的含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这就是钢了。
钢若以碳为主要强化元素,则称为碳素钢。
按含碳量的大小,可分类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在含一定量碳的同时,又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则称为合金钢,按合金元素含量的大小,可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
钢中最有害的杂质是硫、磷。
所以钢的质量等级是按钢中硫、磷的含量来划分的。
分成普通质量、优质和特殊质量三等。
钢的冶炼是将生铁在冶炼炉中加热至熔融,进行氧化以除杂质同时控制碳及合金元素含量,最后再脱氧。
根据所用的炼炉钢可分为:空气转炉钢、氧气转炉、平炉钢和电炉钢。
(以往质量较差的空气转炉钢已被氧气转炉钢代替。
氧气转炉钢和平炉钢质量均很好。
)根据冶炼后期脱氧(使FeO还原为Fe,过程是FeO C Fe CO+−−→+↑,脱氧不完全时,在注模时仍有CO气泡从钢液中析出,像钢液沸腾了),所以根据脱氧程度不同,有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之分。
沸腾钢脱氧不充分,碳及磷、硫等的偏析(即元素在钢中分布不均匀,富集于某些区间的现象)较严重,因此沸腾钢的抗冲击韧性和可焊性较差,时效敏感性大,低温下脆性增大。
但其成品率高,成本低。
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脱氧充分,钢质量好,成本较高。
半镇静钢质量和成本介于沸腾钢和镇静钢之间。
二、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质抗拉性能和冲击韧性是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和焊接性能是建筑钢材的主要工艺性能。
第一章材料基本性质1.某工地所用卵石材料的密度为2.65kg/m3,表观密度为2.61g/cm3,堆积密度为1680 kg/m3,计算此石子的孔隙率与空隙率?2.有一块烧结普通砖,在吸水饱和状态下重2900g,其绝干质量为2550g。
经干燥并磨成细粉后取50g,用排水法测得绝对密实体积为18.62cm3.试计算该砖的吸水率、密度、孔隙率?3.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状态下测得抗压强度分别为174、178、165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4. 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cm3,堆积密度为1.50 g/cm3,求2.5m3松散状态的碎石,需要多少松散体积的砂子填充碎石的空隙?若已知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55 g/cm3,求砂子的重量是多少?5. 某立方体岩石试件,测得其外形尺寸为50×50×50㎜,并测得其在绝干、自然状态及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分别为325、325.3、326.1 g,并且测得该岩石的密度为2.68 g/cm3,求该岩石的体积吸水率、质量含水率、绝干表观密度、孔隙率,并估算该岩石的抗冻性如何?6.某岩石试样干燥时的质量为250g,将该岩石试样浸入水中,待岩石吸水饱和后排开水的体积为100cm3,将该岩石试样用湿布擦干表面后,再次投入水中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25 cm3。
求该岩石的表观密度、吸水率及开口孔隙率。
7.某一块状材料的全干质量为100g,自然状态体积为40cm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33 cm3,试计算其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
8. 某材料的密度为2.78g/cm3,干表观密度为1680kg/m3,现将一重930g的该材料浸入水中,吸水饱和后取出称重为1025g,试求该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9. 已知某岩石的密度为2.65g/cm3,干表观密度为 2.56g/cm3,吸水率为1.5 %,试计算该岩石中开口孔隙与闭口孔隙所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