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4讲期末练习——统计知识点一:统计图1.统计图的种类:①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②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2.统计图的类型、意义、特点及作用:类型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再把它们按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的统计图。
特点及作用(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2)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3)便于互相比较。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2)能看出数量的多少;(3)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重要提示:在绘制统计图时,都要写出标题,写明调查日期或制图日期。
若是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还应有图例3.统计图的选择:一般来说,如果几个数量是并列的,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就用条形统计图;如果要表示一个量或几个量的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和发展变化趋势,就用折线统计图;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0秋•深圳期末)在一个条形统计图里,用3厘米的直条表示60人,用()厘米长的直条表示400人.A.10B.15C.202.(2020春•盐城期中)一个饲养场养鸡400只,鸭200只,鹅120只.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表示鹅的直条高6厘米,那么表示鸡的直条高()厘米.A.10B.20C.12D.15 3.(2020•江北区)下面各图中,能表示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图是()A.B.C.D.4.(2019•皇姑区)“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他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是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了终点……如图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A.B.C.D.5.(2019秋•碑林区校级期末)笑笑从家去书城,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再到书城买完书后直接后回家.下面正确描述笑笑这一过程的图象是()A.B.C.二.填空题(共8小题)6.(2019•邵阳模拟)如图是四年级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人数统计图.(假设每人只选一种水果)(1)最喜欢吃的人数最多.(2)最喜欢吃的人数最少.(3)四年级共有学生人.(4)最喜欢吃香蕉的人比最喜欢吃橘子的人多人.7.(2019春•榆树市校级期末)某服装商场六个柜台元旦这天男、女装销售额如下图(1)号柜台男装销售金额最多.号柜台女装销售金额最多.(2)号柜台男、女装销售总额最多,号柜台男、女装销售总额最少.(3)五号柜台比三号柜台多销售万元.8.(2018春•成华区期末)看图回答问题:(1)锻炼后成绩个数提升最少的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2)锻炼后这5人的平均成绩为个/分;(3)复式条形统计图用途很广泛,比如可以用于.9.(2020春•朝阳区期末)下面是某小学2008~2014年患龋齿人数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男、女生患龋齿人数最多的是年,一共人;在年男生患龋齿的人数最少,年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相差最多,年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同样多.(2)从总体上看,男、女生患龋齿的人数呈趋势.女生从年到年患龋齿的人数出现了回升,男生患齲齿的人数有次出现回升.10.(2019春•陆丰市期末)下面是红星服装店和绿光服装店2018年下半年皮衣的月销售量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填一填.(1)这是一幅统计图.(2)从上图中看出,月是销售皮衣的淡季.(3)11月绿光服装店的销售量比红星服装店多件.11.(2019•宁波模拟)从下面统计图中可知,星期的利润最少,星期六的利润大约是万元.12.(2019春•官渡区期末)如图,A、B两市2017年上半年的降水量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月两市的降水量最接近;月两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2)A市2月降水量是B市2月降水量的%;B市4月降水量比A市少%.(百分号前保留整数)(3)A市的月平均降水量是mm.13.(2019春•江都区期末)如图是两架飞机模型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1)甲飞机飞行了秒,乙飞机飞行了秒,从第秒到第秒,甲飞机飞行的高度没有变.(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甲飞机的高度是米,第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三.判断题(共3小题)14.(2019•江西模拟)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判断对错)15.(2019春•成武县期末)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判断对错)16.(2018秋•乳源县期末)如图.小明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先到文化宫,在文化宫玩了20分钟后又去图书馆看书,然后骑自行车回家.(1)文化宫离小明家千米,图书馆离小明家千米.(2)小明在图书馆看书用了分钟,从图书馆回家用了分钟.(3)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时千米.四.应用题(共3小题)17.(2020春•盐城期中)下面是某市一个月天气变化情况统计图.(1)多云的天数是晴天的几分之几?(2)阴天的天数是这个月总天数的几分之几?18.(2019•嘉陵区)某实验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小军对六(1)班同学锻炼的情况作了统计,并绘制了图1和图2.请结合两幅统计图解答下面的问题.(1)请求出参加乒乓球项目的人数.(2)在图1中将“乒乓球”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19.下面是芳芳家下半年各月用水情况统计表.(1)哪个月用水最多?哪个月最少?(2)芳芳家下半年一共用水多少吨?(3)你从统计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五.操作题(共6小题)20.(2018秋•长阳县校级期末)下面是几种动物的平均寿命,请你把下面的统计表制成条形图.种类狗长颈鹿大象河马平均寿命/年1025754021.(2018秋•禅城区期末)根据如表,将统计图画完整.班级图书统计表图书种类数量(本)图画书40文学书50科普书20故事书6022.(2019春•永年区期末)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某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学生捐款统计表: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男生捐款钱数(元)120115130125女生捐款钱数(元)11513514013023.(2018秋•永年区期末)下面是2018年韩国平昌冬季奥运会奖牌榜前四个国家的获奖情况.国家金牌数银牌数铜牌数奖牌总数娜威14141139德国1410731德国1181029加拿大98623用两幅条形图分别表示各国金牌数量和奖牌的总数量,把条形图补充完整.24.(2019春•未央区期末)如图是某便利店两种品牌的纯牛奶1﹣6月销售情况统计表.月份123456销量甲202535405055乙151820161210请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如果你是便利店经理,下月你准备怎样进货?为什么?25.(2019•亳州模拟)某家电动车专卖店有A、B两种品牌的电动车,去年上半年月销售量统计如下表.123456月份/数量/辆品牌A424043444645B404343484952(1)根据统计表,完成上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Array(2)两种品牌的电动车月份销售量相同,月份销售量相差最大.(3)如果你是专卖店经理,从上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六.解答题(共1小题)26.(2019秋•大兴区期末)某学校开展了主题为“垃圾分类、绿色生活新时尚”的宣传活动.李老师为了解五年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五年级两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将他们的成绩进行统计,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相等,五年级一共有学生人.(2)请把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这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中,五年级有人成绩优秀,有人成绩不合格.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点
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我们提供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和工具。
在五年级数学下册中,学生将研究关于统计的意义和性质的知识点。
统计的意义:
1. 了解世界:通过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现象和规律。
例如,通过统计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趋势。
2. 做决策:统计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例如,通过统计某种商品的销售数据,可以确定销售策略和市场需求。
3. 评估和预测:通过统计,我们可以对未来进行评估和预测。
例如,通过统计气候变化的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模式。
统计的性质:
1. 客观性:统计是基于客观事实和数据的,不受主观情感和意见的影响。
2. 统计量的多样性:统计学中有很多不同的统计量,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
3. 不确定性:统计中的结果通常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统
计是基于抽样的,并不能完全代表全部数据。
通过研究统计的意义和性质,五年级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
统计的应用和局限性,为将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的意义和性质的知识点的简
要介绍。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把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依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帮忙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依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洁的分析、推断和预报,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科书把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安排在同一个单元里教学。
教科书P104例1是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以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为题材,先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述历届参赛队伍支数的情况,再在此基础上引出折线统计图。
这一方面激活了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统计学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感受这两种统计图的联系,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从更广的角度把握分析数据的方法,培育数据分析观念。
教科书P106例2以上海老龄化社会为题材,具有时代性,也有助于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对分析社会问题的作用。
教科书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呈现了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让学生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便于分析多组数据,从而产生探究问题的需要。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此外,教科书还特别注重依据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培育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能力。
在前面有关统计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多次从不同层面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对统计的过程和方法有了确定的阅历。
本单元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应当不难。
教学过程中,要么让学生看图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么让学生在已经确定了纵轴、横轴并画好网格的图中描点、连线,用折线表示相关的数据,不宜让相对繁琐的制图操作干扰学习的重点。
这样,既突出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关键环节,又能让学生更加关注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统计方法,积累统计活动阅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章统计》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一、填空.(16分)1.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这组数的________.2. 五年级一班第一小组9人的身高如下:(单位:厘米)140145145148145147150145149第一小组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________厘米,中位数是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3. 在2、4、3、3、5、3、5、4、3、5、6、5这组数据中,众数是________.4. 在7、5、8、9、11中,中位数是________.5. 在78、83、72、36、91、81、72、86中,中位数是________.6. 学校舞蹈队共有47人,如果采用“一传一”的方法,打电话通知每一位队员进行急训,至少需要________分钟。
(打一次电话用1分钟)二、画图填空.(45分)东风纸厂2008年各季度新闻纸产量如下:第一季度350吨,第二季度400吨,第三季度450吨,第四季度550吨,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第________季度的产量最高,是________吨。
(2)四个季度总产量是________吨,平均每个季度产量是________吨。
(3)第________季度到第________季度的增长幅度最大。
两辆汽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下表,观察其中的规律,填完下表。
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一家鞋店近期销售了一款新鞋4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销售量如下表:(1)这款新鞋的尺码的众数是________.(2)你认为众数在鞋店进货时有什么意义?三、判断.正确的在题后的横线里打“√”,错的打“×”.(8分)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________.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________.(判断对错)众数不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________.为了清楚地展示彩电全年的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单元结构图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设计了3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分析例1是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例题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现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数据分析观念。
学情分析学习知识经验: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科能力水平:学习和认知活动由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
学生具有一定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发展路径:(1)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重视算理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利用合作学习,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目标确定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二次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人。
师:同学们,你们家有几口人?那你知道我们全国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师:那你知道近24年全国总人口数有什么变化吗?可以怎样统计?生:网上搜索近24年的全国总人口数,进行比较生:可以用统计表、统计图。
师:对的。
这里是1998-2021年全国总人口数的统计情况。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国总人口数越来越多。
生2:可以绘制条形统计图,更清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对折线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经历分析、判断和预测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参与统计活动,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不断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使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性。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用具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图例四、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选修课有舞蹈课、足球课、书法课、篮球课、象棋课、手工制作课。
老师把我们学校选修课各科人数统计了一下,做了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折线统计图生:学象棋的人数最多,55人,足球和书法的人数一样多,都是50人。
师: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的高低可以清楚得看到每一个项目它所对应的人数的多少。
高的说明数量多,低的说明数量少。
师:同学们看这个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纵轴又表示的是什么呢?生:横轴表示的是项目,纵轴表示的是人数。
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个项目的数量多少。
同学们,现在老师又对我们学校六学期内打篮球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表,请看。
折线统计图师:用什么统计图可以把这个统计表里数据变化情况更直观的表示出来呢?生:条形统计图。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画出条形统计图就可以把它们的数量多少给表示出来。
师:说的有道理,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那同学们,除了条形统计图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吗?请看老师做得一个统计图。
温馨提示:《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内含《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04页例1。
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所以教材先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学习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核心能力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思想,发展数据观念及进行合情推测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自主探索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2.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能读懂图上信息,并能根据图中信息做出简单的分析与预测,发展数据观念及进行合情推测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来准确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五)学习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单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请你自学课本第104、105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任务1;下面是3月20日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请你试着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这张统计表的信息。
3月20日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时间7:20 7:30 7:40 7:50 8:00 8:10车辆/辆90 120 180 60 30 15任务2:请用简短的语句或词语来总结下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二)课堂设计1.情境导入出示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上学都能看到校门口的车辆怎么样?(车来车往/多/拥挤)师:这是张老师在3月20日早上统计的7:20~8:10这个时间段学校门口的车辆流动情况,并把它绘制成的统计表。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这些车辆的流动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折线统计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2.探究新知(1)展示自学环节,总结画法。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尝试着画了折线统计图,你们画的怎么样呢?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上台展示。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笔记教学内容教科书P106~107例2,完成教科书P109“练习二十六”中第4、5题。
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能结合实例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3.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学会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单式折线统计图,今天再来认识另一种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教科书P106例2部分信息。
师:你发现了吗?这是一张什么统计表?【学情预设】复式统计表。
师:如果我们要清楚地表示1998—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应该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学情预设】折线统计图。
师:这是1998—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的折线统计图。
从图中,你知道有关我国出生人口的哪些信息?◎教学笔记课件展示: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互相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国出生人口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2016年后下降幅度较大。
师:这是1998—2021年全国死亡人口数的折线统计图。
从图中,你知道有关我国死亡人口的哪些信息?课件展示: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互相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看出,死亡人口数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较小。
师:如果我现在想知道,2003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的数,谁多谁少,应该怎么办呢?【学情预设】要从这两幅图中分别找出2003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的数,再进行比较。
师:如果我现在想知道,2003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的数,谁多谁少,应该怎么办呢?这样的话,既要看上边的折线图,又要看下边的折线图,很显然,不太方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例1。
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2.根据折线统计图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作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或合理推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新课播放视频短片师:冬奥会上的机器人惊艳了世人,展现了我们祖国强大的科技力量,我们国人为之自豪!为促进智能科技的发展,每年我国都会举办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今天我们要借助机器人大赛的有关数据学习一个新的内容。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据。
根据统计表,制作成了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师:老师还制作了一张统计图,大家仔细看。
课件演示:条形统计图变成折线统计图。
师:知道它的名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设计意图】以“冬奥会”上的机器人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概况为视频内容引入新课,在课堂伊始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运用课件动态演示,由旧知条形统计图的“条形”变成“点”,再用线段把各点连接起来,形象生动地演示了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并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二、比较异同,构建新知1.比较异同师:回到这两张统计图,请大家认真观察比较,说说两张统计图的构成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预设学生回答:(1)相同:标题,横轴,纵轴,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等。
(可具体展开:横轴都表示什么,纵轴都表示什么?)(2)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并把点连成了线。
折线统计图知识点一、认识折线统计图最近小明同学几次考试的成绩都出来了,他绘制一张统计表如下:考试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期中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成绩81 86 63 82 87 90思考:他想要展示给爸爸妈妈看自己的进步趋势,让爸爸妈妈认可自己的能力,那么画条形统计图可以吗?小明画完好一看,欸!好像有点不对劲啊,第三单元我才考了63分,这么显眼,老妈岂不是打死我?不行得想想办法!条形统计图确实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但要反映变化趋势,我们还是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好。
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折线统计图吧。
例1、最近小明同学几次考试的成绩都出来了,他绘制一张统计表如下:请绘制出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出数据的()。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①过一点,画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一条向右,叫做(),一条向上,叫做()。
在折线统计图中间正上方的位置写上这个折线统计图的()。
②在横轴和纵轴两条射线的方向上画上箭头,分别写上数据的种类名称和要统计的数量的名称(可带单位)。
③在横纵上,每隔一定的距离记录一种数据,并在横纵下方写上该组数据的名称。
④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数量分好小格,并在纵轴左侧分别写上对应的数值。
每一小格表示的数值都(),每一小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⑤根据数据的数量,在相应的位置()。
⑥将每一组数据的点依次用线段()起来。
例2、下图是2010年~2014年鹿野化肥厂产量增长情况统计图,看图填空。
(1)该厂2011年生产化肥()吨。
(2)2013年的产量是2010年的产量的()倍。
(3)2010年到2014年化肥的产量整体呈()趋势。
例3、下面是2018年4月1日至4月10日某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统计图。
3028262422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日期(1)4月3日至4月6日,气温呈()趋势。
(2)4月6日到4月10日这5天的日平均气温是()°C。
统计_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统计章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表示和呈现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类型的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自然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如制作数据表、频数表、类别划分表、统计图等。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量,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四分位数等,同时还需要了解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如正相关、负相关等,并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取得实际问题的解决。
此外,为了更好地表现统计数据,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制作各种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柱状图等,以便更好地使数据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能够使用常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3.能够制作各种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柱状图等4.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收集方法有很多,如自然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类,如分类数据、顺序数据、连续数据等。
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可以制作数据表、频数表、类别划分表等,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2.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数据。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四分位数等,这些方法常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据的规律。
此外,还应该学习如何计算标准差、方差、协方差等,这些统计指标可以有效地衡量数据的变化程度。
3. 数据的表示和呈现统计图表是较为直观的数据呈现方式,而制作统计图表的方法千差万别,常见的有条形图、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制作统计图表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分类、数据的规律以及美观程度等。
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如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等3.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1.数据的变量分类和性质分析2.统计量的计算和应用3.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应用教学方法1.示范授课法:通过示范制作数据表、频数表、类别划分表等,以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数据的整理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统计
第5课时统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7页的第4题,第121页练习二十八的第18题,思考题及“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各种数量变化情况,能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熟练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各种数量的变化情况,能绘制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3.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单式折线统计图。
出示课本117页第4题。
2.复式折线统计图。
(1)课件呈现如下统计图。
请学生回答题目中的3个问题。
(2)尝试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教师出示题目内容。
去年1~6月份商店售出A、B两种饮料情况:
②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复式折线统计图。
③完成后,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3)说一说,从统计图中你又得到哪些信息。
二、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121页练习二十八的第18题。
此题也是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问题(1)和(2),然后全班反馈。
2.完成课本第121页练习二十八的思考题和“生活中的数学”。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画折线统计图
图中正确表数据,相邻两点间连线,
描出点旁标数据,右上角把日期填。
【教学反思】
本课时复习应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相关统计图,在动手实践中升华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