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经典题
- 格式:doc
- 大小:758.92 KB
- 文档页数:39
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s内物体移动了8m,拉力F做的功为1280J。
(不计绳重及机械内部摩擦)求:(1)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2)若动滑轮的重为12N,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小文的体重为600 N,当他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体积为0.01m3的重物A时(重物始终未出水面),他对地面的压强为8.75×103Pa。
已知小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
当他用此滑轮组在空气中匀速提升重物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已知重物A重物B所受重力之比G A︰G B=5︰1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
求:(1)提升重物A时小文对地面的压力。
(2)物体A的密度。
(3)在水中提升重物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重物A完全出水面后,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小文拉绳的功率P。
3、如图所示,是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
当某人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0=2×104Pa;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1=2.375×104Pa;当滑轮下加挂重物G后,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2=5.75×104Pa。
假设这个人用的力和绳端B用的力始终沿竖直方向,加挂重物前后他对杠杆A端施加的举力分别为F1、F2,已知F2=1500N。
(杠杆、绳重和机械间摩擦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F1与F2之比;(2)人的质量m人;(3)当重物G被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4)已知重物G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比为9:1,将重物完全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的速度为0.1m/s,若此时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那么绳端B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P’为多大?5、体重为510N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1,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物体A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为P2,压强变化了2750pa。
初三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 木头B. 玻璃C. 金属D. 塑料2. 电阻的单位是:A. 欧姆(Ω)B. 瓦特(W)C. 度(°C)D. 安培(A)3. 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A. 不相等B. 相等C. 都是零D. 无法确定4.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称为:A. 电阻B. 电势差C. 电流D. 电量5. 买回来的电视机为什么要接地?A. 便于遥控器操作B. 可以节约电能C. 可以保护电视机不受雷击D. 防止被他人监听二、填空题1. 在一段导线中,电流强度为5A,通过该导线的电荷数为____________。
2. 电源的电动势是3V,如果在电路中有2个电阻相连,电阻1为2Ω,电阻2为4Ω,则总电阻为____________。
3. 经过电阻为10Ω的导线的电流强度为2A,通过该导线的电荷数为____________。
4. 当电流为1A,电阻为2Ω时,通过电阻花费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请解释电流的概念,并简述其守恒定律。
2. 什么是电阻?列举导体和绝缘体的例子并解释原因。
3. 画出并解释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示意图,分析两种电路的特点。
4. 什么是电功率?解释电功率与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止被电流伤害?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4. C5. C二、填空题1. 电荷数为电流强度乘以时间,具体数值需要题目给出。
2. 总电阻为电阻1与电阻2的串联电阻之和,即6Ω。
3. 电荷数为电流强度乘以时间,具体数值需要题目给出。
4. 电功率可以根据公式P = I^2R计算,具体数值需要题目给出。
三、解答题1.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物理量。
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电路中,电流的总和等于电荷的总和除以通过的时间,即I = Q / t。
2. 电阻是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
初三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4 km/sD. 3×10^6 m/s2.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质的密度的()A. 质量B. 体积C.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D. 温度3. 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力是()A. 非平衡力B. 平衡力C. 重力D. 摩擦力4. 以下哪种能量转换是正确的()A. 化学能→ 热能B. 热能→ 电能C. 电能→ 化学能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v = atB. v = v0 + atC. v = v0 - atD. v = 2at6.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陶瓷7. 电流的单位是()A. 伏特B. 欧姆C. 安培D. 瓦特8.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折射()A. 光的反射B. 光的直线传播C. 光的色散D. 光的衍射9.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盐水10.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的关系是()A. 动能与速度成正比B. 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C. 动能与速度成反比D. 动能与速度无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其数值是______ m。
2. 物体的惯性与其______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4. 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是______。
5.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时间成正比,该定律称为______定律。
6.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其线圈的______和电流的大小有关。
7. 热机的效率是指______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8.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
9.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______。
初三物理力学计算练习题题目一:力的计算1.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受到的作用力是1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 m * 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10N = 5kg * a解得:a = 2m/s²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受到的作用力是2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 m * a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20N = 2kg * a解得:a = 10m/s²3.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kg,受到的作用力是5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 m * a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50N = 10kg * a解得:a = 5m/s²题目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有两个力分别为10N和20N,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解析:合力即为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绘制得到的对角线的长度,可以通过三角形法则计算:设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₁和F₂,合力大小为F₃,合力与力F₁的夹角为θ。
根据三角形法则可得:F₃² = F₁² + F₂² + 2F₁F₂cosθ已知F₁ = 10N,F₂ = 20N,角度θ为180°(因为两个力同向),代入计算得:F₃² = 10² + 20² + 2 * 10 * 20 * cos(180°)F₃² = 100 + 400 + 400F₃² = 900F₃ = 30N2.有两个力分别为15N和25N,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解析:根据同样的计算方法,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F₃² = 15² + 25² + 2 * 15 * 25 * cos(180°)F₃² = 225 + 625 + 750F₃² = 1600F₃ = 40N3.有两个力分别为12N和18N,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解析:同样地,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F₃² = 12² + 18² + 2 * 12 * 18 * cos(180°)F₃² = 144 + 324 + 432F₃² = 900F₃ = 30N题目三:斜面上的物体1.质量为20kg的物体放在一个倾斜角度为30°的斜面上,斜面的摩擦系数为0.1,求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每日一练)九年级物理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水作为发动机冷却剂C.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4.2×103J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早春为保护秧苗夜间不被冻坏,傍晚要往稻田里多灌些水答案:A解析: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故A错,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常用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它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4.2×103J,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为保护秧苗夜间不被冻坏,傍晚要往稻田里多灌些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A。
2、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的高度大约是3.5mB.让人感到舒适的气温大约是55℃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0gD.学生用的计算器功率大约是50W答案:A解析:A.一般情况下,教室的高度约为3m,故A符合题意;B.让人感到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5℃,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其质量m=Gg=0.5N10N/kg=0.05kg=50g故C不符合题意;D.学生用的计算器的功率大约为0.5mW,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常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5m/sB.把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捡到课桌上需做功约1.6JC.一盏普通家用白炽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约为1AD.夏季为了节能,本市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得低于18°C 答案:B解析:A.普通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故A不符合实际;B.物理书的质量约200g,其重力为G=mg=200×10−3kg×10N/kg=2N 课桌的高度约为ℎ=80cm=0.8m把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捡到课桌上需做功W=Gℎ=2N×0.8m=1.6J故B符合实际;C.一盏普通家用白炽灯泡的功率为40W,由P=UI可知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PU=40W220V≈0.18A故C不符合实际;D.对于人来说最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5℃左右,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得低于18℃,限制温度太低,故D不符合实际。
初三物理全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立即停止。
这是因为()A.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B. 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C. 声音传播速度很快D. 声音传播需要时间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这个值。
这是因为()A.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B.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更快C.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慢3.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水C. 铁D. 木头4.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50牛顿,将其放置在水平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A. 0牛顿B. 50牛顿C. 100牛顿D. 无法确定5.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摩擦力?()A. 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力B. 汽车刹车时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力C. 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受到的力D. 物体自由落体时受到的力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 1:2:3B. 1:3:6C. 1:4:9D. 1:8:277.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惯性现象?()A. 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B. 抛出的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C.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D.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8.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能量转化?()A. 摩擦生热B.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电能转化为光能9.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B. 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在磁场中静止不动时产生感应电流C. 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D. 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压10.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欧姆定律的应用?()A. 计算电阻两端的电压B. 计算电阻中的电流C. 计算电阻的阻值D. 计算导体的电阻率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这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需要介质来传递。
初三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木头B. 塑料C. 橡胶D. 铜答案:D二、填空题1.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_和____。
答案:大小、方向、作用点2.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和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三、计算题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顿?答案:50N2. 一个灯泡的电阻为20Ω,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答案:10V四、实验题1. 请描述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案: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然后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右盘上放置砝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 请简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验证方法。
答案:将一个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记录下物体浸没前后液体的体积变化,然后根据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的密度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这个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五、简答题1. 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答案: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 为什么说电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答案:电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固体废弃物,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
初三物理热学经典题20道一、选择题1. 热量的单位是:()。
A) 焦耳B) 千克C) 米D) 摄氏度2. 如果将1千克的水从20°C加热到100°C,所需的热量为:()。
A) 80千焦耳B) 334千焦耳C) 4200千焦耳D) 2100千焦耳3. 下列物质中,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是:()。
A) 木头B) 水C) 铁D) 空气4. 在相同条件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
A) 铜B) 水C) 铁D) 铝5. 蒸发是指:()。
A) 固体变为液体B) 液体变为气体C) 气体变为液体D) 液体变为固体二、填空题6. 1公斤水的比热容为______ J/(kg·°C)。
7. 水的沸点是______ °C。
8.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9. 在常温下,气体的内能主要取决于______和______。
10. 当冰吸热融化成水时,吸收的热量称为______。
三、计算题11. 计算将100克水从20°C加热到80°C所需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为4200 J/(kg·°C))。
12. 将200克冰(0°C)完全融化成水所需的热量是多少。
(冰的熔化热为334,000 J/kg)。
13. 若将300克的铝块(比热容为900 J/(kg·°C))从25°C加热到75°C,所需热量是多少。
14. 一个热水瓶内有1.5升水,水的温度为80°C,若环境温度为20°C,水冷却到环境温度所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水的比热容为4200 J/(kg·°C))。
15. 将500克的水从25°C加热到100°C所需的热量是多少。
四、思考题16. 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游泳池的水比周围的空气凉快。
17.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在户外待久了会感到冷,而在温暖的室内待久了则会感到暖和。
初三物理经典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一定是阻力。
B. 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D.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答案:C。
解析: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比如人走路时,摩擦力是动力,A错误;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比如一个物体在静止的传送带上被传送时,物体静止但受到滑动摩擦力,B 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这是滑动摩擦力的基本性质,C正确;只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才与压力大小成正比,静摩擦力大小与外力有关,D 错误。
2. 一个物体重50N,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此时它受到的支持力为()A. 0NB. 小于50NC. 50ND. 大于50N答案:C。
解析: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为50N,所以支持力也为50N。
3.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静止。
C.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答案:C。
解析: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会运动,比如用力推桌子,桌子没推动,A错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正确;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不变,D错误。
4. 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C.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D. 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都无关。
答案:C。
解析: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只有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才越大,A错误;只有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才越大,B错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C正确;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都有关系,D错误。
初三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D.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快答案:C2. 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最快D.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A3. 以下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D.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需要力的作用答案:B二、填空题4.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状态或____状态。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5.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和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6.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被称为____定律。
答案:焦耳三、计算题7.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2,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作用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已知F=10N,m=2kg,摩擦力f=μN=0.2×10=2N。
则有:10N - 2N = 2kg × a8N = 2kg × aa = 4m/s²答案:物体的加速度为4m/s²。
8.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解:根据欧姆定律,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已知I=2A,R=10Ω,则有:U = 2A × 10ΩU = 20V答案: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20V。
四、实验题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一条直线上,且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时,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之间的距离关系是什么?答案: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且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1.饮水机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其工作电路可简化为如图1所示的电路,其中S是一个温控开关,当开关S接a时,饮水机正常工作,将水迅速加热;当水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关S 自动换到b,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若饮水机正常工作时发热板的电功率为550 W,而保温时的发热板的功率是正常工作时电热板功率的0.1倍,求电阻R1的阻值.【答案】190Ω图12.在如图2的电路中,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8Ω,电流电压恒为6 V,灯泡上有“6 V3 W”的字样.图2(1)闭合S1、S2滑片P滑到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1 A,求电阻R1的值.(2)闭合S1断开S2,滑片P滑到a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答案】(1)12Ω(2)2.4 V,0.48 W3.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是20Ω,电源电压为8 V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时,将S1闭合,S2断开,电流表的示数为0.8 A,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b端时,将S1、S2都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2A,求:R1、R2的阻值.图3ΩΩ.I U R 108082===则解:(1)当滑片P 移至a 端,闭合S1,断开S2时,R3连入电路的阻值为0,R1短路,只有R2连入电路,其等效电路为图4(a)所示(2)当滑片P 移至b 端,闭合S1、S2时,R2短路,R1与R3并联,且R3=20Ω,其等效电路如图4(b)所示I3=8/20 A=0.4 AI2=2A-0.4 A=1.6 AR3=U/I3=8/1.6Ω=5Ω图44.如图5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4.5 V 且保持不变,R 1=5Ω,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 A ,电压表量程为0~3 V ,通过分析计算:说明变阻器R2允许的取值范围图5解:(1)当滑片P 向左端移动时,R2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R2两端的电压减小,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即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值为0.6 A ,那么此时R2接入电路中的值为最小值、R2minU1=I1·R1=0.6×5 V=3 VU2=4.5 V-3V=1.5 V∴R2min=U2/I2=1.5/0.6Ω=2.5Ω(2)当滑片P 向右端移动时,R2增大,R2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 ,即R2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为3 V ,此时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最大值R2maxU ′1=4.5 V-3 V=1.5 VI ′1=1.5/5 A=0.3 A∴R2max=U ′/I ′2=3/0.3Ω=10Ω综上所述R2的取值范围为2.5Ω≤R2≤10Ω.2020.R U L =+∴⎩⎨⎧==⎩⎨⎧==Ω1063010L L R V U ΩR V U (舍去)或W .W R U P P L 6310622====额额实t 0020R U R =V V t QR U 22604846000=⨯==∴ΩΩ43562219848400=⨯=⨯=∴U U R R R 5.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 恒定且小于10 V ,R1=1 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小灯泡L 的电阻小于15Ω,当开关S 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b 端时,○A 表示数为0.2 A ,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a 端时,○A 表示数为1 A ,且小灯泡正常发光,求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图6解:(1)当开关S 断开,滑动变阻器置于b 端时,灯泡与RL 串联①(2)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置于a 端时,灯泡与R1并联115=+U R U L ②解①②式方程组得 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则U 额=6 V6.如图7所示是一个电热毯示意图,R0是电热毯中的电阻丝,R 是与电阻丝串联的电阻,电热毯上标有“220V100W ”字样,S 是控制电热毯处于加热状态或保温状态的开关.(1)用学过的公式推理说明开关S 断开时,电热毯是处于加热状态还是保温状态?(2)若要求在保温时电流通过电阻丝R0每1分钟有60 J 的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阻R 的阻值为多大?【解析】(1)当S 闭合时,R0的功率,P0=U2/R0当S 断开时,R0的功率,P ′0=U20/R0 图7∵U0<U ∴P ′0<P0即S 断开时,电热毯处于保温状态.(2)电阻丝的电阻R0=U2额/P 额=2202/100Ω=484Ω保温状态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U0R 两端电压 UR=220 V-22 V=198 V492112221222=⋅⎪⎪⎭⎫ ⎝⎛==∴P P R R U R I P 222122*********⎪⎪⎭⎫ ⎝⎛=∴=⎪⎪⎭⎫ ⎝⎛∴R U I R U R I ΩΩ332632332122221=⨯⨯==∴=I U R R U I 即A A R U I 236222===ΩΩ6233221221=-⨯=-⋅=∴I I R I R 7.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已知当滑片P 分别滑至a 端和b 端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P1∶P2=9∶4,当滑片在a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3 A ,滑片P 在b 端时电压表示数为6 V ,求:(1)R1的阻值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2)电源电压是多少伏?图8【解析】(1)当滑片P 在a 端时P1=I21R1当滑片P 在b 端时I2=U2/R2滑片在a 端时U=I1·R1滑片在b 端时U=I2(R1+R2)I1·R1=I2(R1+R2)(2)由I=U/R 得U=I1·R1=3×6 V=18 V8.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 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最大值为R2,闭合开关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时,○A 表示数由1.5A 变为0.5 A.求:图9(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b端时,通电2minR1产生的热量.【答案】(1)16Ω(2)0~8 V(3)240 J9.如图10所示,灯L1标有“6V3W”灯L2标有“12V4W”,将开关闭合后L1恰好正常发光,求:(1)电压表示数.(2)电流表A2的示数. 图10(3)灯L2的实际功率和L2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答案】(1)6 V(2)0.17 A(3)60 J10.如图11所示,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灯L1上标有“8V8W”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图11(1)当滑片P移到b端,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A示数为0.2 A,求电压表的示数和L2的电阻.(2)当滑片P移到a端,开关S1、S2均闭合时,求灯L1消耗的实际功率和电流表的示数. 【答案】(1)4 V,10Ω(2)4.5 W,0.6 A。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A。
甲容器的最大B。
乙容器的最大C.丙容器的最大D.一样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动力越大,惯性也越大B.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增大惯性C.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D。
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慢慢变小,最终停下来3.你所在的考场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 )A。
几十克B。
几千克C。
几百千克D。
几十毫克4。
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
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C。
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D.重力和下滑力5.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B。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C。
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D。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6。
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
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7。
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A.失去了惯性B。
具有惯性C。
不受力的作用D。
惯性大于阻力8。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C。
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9.下列做法中,目的在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A.载重卡车装有较多的轮子B。
房屋的墙基做的比墙宽C。
铁轨铺在枕木上D。
刀、斧的刃要磨得很薄10.滑雪运动员从山坡上匀速滑下,则运动员的( )A。
机械能增加B。
动能和势能都减小C。
初三物理试题解析及答案【试题一】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质量为2kg,求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0,因此水平拉力F等于0。
答案: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0N。
【试题二】题目: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下落5秒后的速度。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v = gt,其中v是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取9.8m/s²),t是时间。
将题目中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答案:物体下落5秒后的速度为v = 9.8m/s² × 5s = 49m/s。
【试题三】题目:一个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若用它提升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求拉力的最小值。
解析:首先计算物体的重力G = m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然后根据机械效率η = W有用/W总,可得W总 = W有用/η。
由于W有用 = Gh,W总 = Fs,其中s是物体提升的高度,等于物体的位移,即物体提升的高度。
因此,F = W总/s = (W有用/η)/h = (Gh)/η。
答案:拉力的最小值为F = (10kg × 9.8m/s²) / 80% = 122.5N。
【试题四】题目: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与一个电容为100μF的电容器串联,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求电路的总阻抗。
解析:总阻抗Z是电阻R和电抗X的复数和,即Z = √(R² + X²)。
电抗X可以通过X = 1/(2πfC)计算,其中f是电源频率,C是电容值。
假设电源频率为50Hz。
答案:电抗X = 1/(2π × 50 ×100 × 10⁻⁶ F) = 3.18Ω。
总阻抗Z = √(10² + 3.18²) ≈ 10.2Ω。
九年级物理经典习题(含答案)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A.戴耳罩防止噪声的产生B.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给门合页的轴上加润滑剂减小摩擦【答案】D2.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公路上大雾弥漫B.花棚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答案】B3.利用下列器材能完成的实验是()A.用p H计测定溶液的p HB.用体温计测最沸水的温度C.用交流电源进行电解水实验D.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分子的直径【答案】A4.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陶瓷、石墨、食盐水溶液都是导体B.空气、蒸馏水、不锈钢部属于混合物C.扳手、钳子、翦铁皮的剪子都是省力杠杆D.台秤、天平、弹簧测力计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答案】C5.下列估侧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 gB.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 s【答案】B6.下列有关声音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和微波炉都会发出电磁波B.钢琴是通过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C.利用次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D.女高音的“高”和引吭高歌的“高”都是指音调高【答案】A7.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答案】B8.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
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答案】D9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的宇航员不具有惯性B.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C.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D.运动员起跑时寸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提高成绩【答案】C10.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A.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B.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可以改变通电螺线管的N、S极C.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只改变直流电动机的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内线圈的转向会发生改变【答案】BCD二、填空及11.小明坐在以300 km/h的速度行驶的高铁上,看到高速公路上与高铁同向运动的汽车。
初三物理大题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光的反射和折射1. 描述光的反射定律,并举例说明。
2. 解释折射现象,并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折射实例。
3. 给定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已知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试题二:电路的基础知识1. 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 计算一个串联电路中,当电阻R1=10Ω,R2=20Ω,总电压为24V时,各电阻上的电压和电路的总电流。
3. 给出一个并联电路,其中电阻R1=4Ω,R2=6Ω,电源电压为12V,求通过R1和R2的电流。
试题三:力和运动1.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推力,如果摩擦力是推力的0.2倍,求物体的加速度。
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下落10秒后的速度。
试题四:能量守恒定律1.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2. 一个物体从高度h=10米的地方自由落体,求落地时的动能。
3. 如果一个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损失了10%的能量,求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试题五:电能和电功率1. 定义电能和电功率,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计算一个电热器,功率为1000W,工作时间为30分钟,消耗的电能。
3. 一个电灯的额定功率为60W,求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10小时消耗的电能。
答案:试题一:1. 光的反射定律包括: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折射现象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例如,将一根棍子插入水中,棍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弯曲了。
3. 根据折射定律,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已知入射角为30°,折射角可以使用斯涅尔定律计算,即\[ n_1\sin(\theta_1) = n_2 \sin(\theta_2) \],其中\( n_1 \)是空气的折射率(约为1),\( n_2 \)是水的折射率(约为1.33),\( \theta_1 \)是入射角,\( \theta_2 \)是折射角。
初三物理题50道经典题1.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为什么要稍候一会儿读数呢?2.老师在教学中都会强调“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玻璃泡要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壁和触底。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3.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我们学习了熔化与凝固的知识,你能总结出晶体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吗?请你试一试。
5.“热水先结冰”这一奇特的现象传说是坦桑尼亚的一个中学生姆潘巴偶然发现的。
原来,姆潘巴由于急于上课,匆忙间把一杯热牛奶放入冰箱" 课后发现这杯热牛奶竟然比同伴们放入冰箱中的冷牛奶先结冰,这使姆潘巴惊愕不已。
“奇事必究,奇人必交,奇文必读”这是有志于发明创造的同学应切记的一句格言。
如果你想检验“热水先结冰”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你会怎样做?请向伙伴们推荐你的实验方案。
6.找一个完好的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将里面的空气赶出后,把口封严,放入8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中,会看到袋子鼓胀起来。
据此现象,你认为原因是什么?7.在家里洗澡时,浴室里的镜子上常常会出现雾气,看起来十分不方便。
现在有一新型的镜子“防雾镜”就是在普通镜子的背面装有电热丝,洗澡时只要接通其电路,就可避免镜子上出现雾气。
请你说明雾气产生的原因,以及防雾镜是怎样避免雾气产生的?8.世博会展区通过喷射水雾来降温,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喷射水雾能使区域的温度降低。
9.将一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请解释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0.如果一个用坏了的水龙头,每秒滴一滴水,平均20滴为1ml,试计算这个坏了的水龙头一昼夜漏水多少千克?给我们什么启示?11.生活中的水蒸发现象处处可见,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永远留在空气中吗?其实,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再次变成水回到地球表面。
一.电流、电压、电阻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短导线的电阻比长导线的电阻小B.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C.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D.同种材料长度相等,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2.两条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电阻线,长度分别为3米和1米,20℃时它们的电阻之比为3:1,当温度上升到40℃,它们的电阻之比是(横截面积变化不计)[]A.大于3:1 B.等于3:1C.小于3:1 D.等于1: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B.同种材料的导线,若长度相同,则细的导线电阻大C.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细的导线电阻一定大D.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长的导线电阻一定大4.有关导体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长度大的,电阻一定大B.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横截面积小的,电阻一定大C.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两根导线,横截面积小的,电阻一D.铝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5.将图12的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当滑片向左移动时,要使电阻减少,下列哪种接法正确[]A.a和b B.a和c C.c和d D.b和d6.如图13所示的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可以是[]A.a和c B.b和c C.a和d D.b和d7.图14,A、B、C、D中所示的为滑线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为[]8.如果将图15中滑线变阻器的C、D二接线接在电路中的MN间,为使电压表读数变小,问触头P应该:[]A.向左滑动B.向右滑动C.向左、向右均可以D.无法实现9.如图16所示,为一电阻箱结构示意图,下面关于此电阻箱接入电路电阻值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拔出铜塞a、b,接入电路电阻为7欧姆B.只拔出铜塞c、d,接入电路电阻为7欧姆C.要使接入电路电阻为7欧姆,只有拔出铜塞c、d才行D.将铜塞a、b、c、d全拔出,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10.图17为电阻箱结构示意图,要使连入电路的电阻为7欧姆,应将铜塞插入插孔的是[]A.C和B B.A和CC.A和D D.B和D12.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B.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C.导体的电功率D.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13.用伏特表、安培表测量电阻实验中,在连接电路时,下列注意事项中,其中不必要的一点是[]A.连入变阻器时,应使滑片位于变阻器值最大的位置B.电键、安培表应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C.连入电键时,应先将电键打开D.伏特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安培表应与待测量电阻串联,并使它们的“+”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极一端14.在图18所示的电路中,有可能造成电源和安培表都损坏的是[]15.如图19所示,a、b、c表示的是伏特表或安培表,当K1、K2都闭合时,下列正确说法是[]A.a、b、c都是安培表B.a、b、c都是伏特表D.b、c是安培表,而a是伏特表C.a、b是伏特表,而c是安培表16.某同学做实验时,如图20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后,灯泡正常发光,但安培表指针不动,伏特表读数正常,那么有可能是[]A.安培表已被烧坏,致使电路不通B.安培表完好,但未与导线接牢C.灯L的灯座接线处短路D.安培表接线处碰线(安培表被短路)17.图21,电键K合上,电灯L1、L2都不亮,伏特表示数为6伏特,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A.L1短路,L2断路B.L1断路,L2短路C.L1、L2都断路D.L1、L2都短路18.要使合上电键K,小灯泡L1、L2都发光,那么,下列图22中错误的是[]二、填空题20.如图23所示的导线,A处导线的直径大于B处导线的直径,那么通过A处和B处电流强度的关系I1______I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初三物理比热容经典例题一、例题11. 题目- 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⁴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2. 解析- 根据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 = cmΔ t,其中Q是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是比热容,m是质量,Δ t是温度的变化量。
- 已知m = 2kg,Δ t=t_2-t_1=40^∘C - 20^∘C=20^∘C,Q = 1.88×10^4J。
-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c=(Q)/(mΔ t)可得:- c=frac{1.88× 10^4J}{2kg×20^∘C}=frac{1.88× 10^4J}{2kg×20K}(因为Δ t的单位^∘C和K在计算温度差时是等效的)- c = 470J/(kg·^∘C)二、例题21. 题目- 把质量为500g的水加热到80°C,它吸收了4.2×10⁴J的热量,求水的初温是多少?(水的比热容c = 4.2×10^3J/(kg·^∘C))2. 解析- 首先统一单位,m = 500g=0.5kg。
- 根据Q = cmΔ t,可得Δ t=(Q)/(cm)。
- 已知Q = 4.2×10^4J,c = 4.2×10^3J/(kg·^∘C),m = 0.5kg。
- 则Δ t=frac{4.2× 10^4J}{4.2×10^3J/(kg·^∘C)×0.5kg}= 20^∘C。
- 因为t_2=80^∘C,Δ t=t_2-t_1,所以t_1=t_2-Δ t = 80^∘C - 20^∘C=60^∘C三、例题31. 题目-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3: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4:3,吸收的热量之比为5:2,求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
2. 解析- 根据Q = cmΔ t,可得c=(Q)/(mΔ t)。
1.(课本原题P29,3题)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该热水器的铭牌表明了它的热效率,表示该热水器工作时,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消耗的化学能,有多大比例转化为水的内能.小华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以核对铭牌上的数值是否准确,他把家里自动洗衣机的“水量”设置为,用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注入到洗衣机,当注入水的体积达到时洗衣机会自动停止注水.已知当时自来水的温度是,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为,注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是,注水后变为,天然气的热值为.请你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答案详解解:天然气释放的能量;水吸收的热量;该热水器的热效率.答:该热水器的热效率为.解析:(1) 热水器加热过程中天然气释放的能量根据即可求出;(2)直接根据即可求出洗衣机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3)机械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消耗总的能量之比.变式训练:1.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该热水器的铭牌标明了它的热效率,表示该热水器工作时,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消耗的化学能,有多大比例转化为水的内能.小华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以核对铭牌上的数值是否准确.他把家里自动洗衣机的水量设置为40L ,用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注入洗衣机,当注入水的体积达到40L 时洗衣机便会自动停止注水.已知当时自来水的温度是15℃,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为40℃,注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为2365.89m 3,注水后变为2366.05m 3,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小华进行了以下计算,请你将相应结果填写好(不用写计算过程,只填写结果): (1)40L 水吸收的热量为 _____;(2)共燃烧天然气的体积为 _____; (3)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_____; (4)该热水器的热效率为 _____.答案(1)根据水的体积,利用Q 吸=cm △t=c ρV 水△t 即可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天然气表前后示数之差就是共燃烧天然气的体积; (3)利用Q=qV 求出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4)机械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答案】解:(1)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m △t=cρV 水△t=4.2×103J/(kg•℃)×1.0×103kg/m3×40×10-3m3×(40℃-15℃)=4.2×106J;(2)共燃烧天然气的体积:V=2366.05m3-2365.89m3=0.16m3;(3)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Q=qV=3.2×107J/m3×0.16m3=5.12×106J;(4)该热水器的热效率:η=×100\%=×100\%≈82\%.故答案为:(1)4.2×106J;(2)0.16m3;(3)5.12×106J;(4)82\%.【点评】本题为热量的综合计算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公式、密度公式、热效率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属于中档题.变式训练:2.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该热水器的铭牌标明了它的热效率,表示该热水器工作时,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消耗的化学能,有多大比例转化为水的内能.小华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以核对铭牌上的数值是否准确.他把家里自动洗衣机的“水量”设置为,用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注入洗衣机,当注入水的体积达到时洗衣机便会自动停止注水.已知当时自来水的温度为15℃,热水器输出热水为40℃注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是,天然气的热值为,请回答:(1)洗衣机注入水的质量是多少?(2)注入的水升温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若铭牌标注热水器的效率为,则注入水结束后,天然气表的示数是多少?(标注的铭牌是准确的)答案解:(1)注入水的体积:,由得水的质量:;(2)水吸收的热量:•℃)℃℃);(2)由热水器的效率得天然气释放的热量:;由可得消耗天然气的体积:;天然气表的示数为答:(1)洗衣机注入水的质量是;(2)注入的水升温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3)若铭牌标注热水器的效率为,则注入水结束后,天然气表的示数是解析(1)已知水的体积和密度,利用计算水的质量;(2)热量公式可以求出水吸收的热量;(3)由效率公式可以求出天然气释放的热量,由可求得需消耗天然气.2. 小明学习了热学的有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小明仔细记录了他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时间,相当于每天将、的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2)如果普通煤的热值,从理论上讲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kg煤?(3)小明家煤炉效率只有,请问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4)家用煤炉除热效率低、浪费能源外,另一个主要缺点是什么?答案详解解:(1)水吸收的热量:; (2)由题知,,,;(3)小明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煤不能完全燃烧、有热损失;(4)用煤炉烧水的主要缺点:效率低、污染环境.答:(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2)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煤;(3)小明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煤不能完全燃烧、有热损失;(4)污染环境.解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2)由题知(从理论上讲),再利用计算需要煤的质量;(3)用煤燃烧加热时,煤不能完全燃烧、热量散失严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全部被水吸收;(4)从煤炉的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3. 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氢气的热值为,完全燃烧的氢气可放出J的热量;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大于/等于/小于).答案详解等于解:完全燃烧氢气放出的热量:,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属性,不会随着质量的改变而改变,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后,剩余氢气的热值不变,仍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等于.解析:知道氢气的质量和热值,根据求出完全燃烧的氢气放出的热量;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着质量的改变而改变.4. 通过查表可知汽油的热值为,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
完全燃烧0.5kg的汽油产生_____J的热量。
答案详解1kg汽油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解析:考查单位的物理意义以及简单的运算.5. 在冬天,为了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暖气片每小时需放出的热量,若流入暖气片的水温是80℃,流出水温是65℃,求每小时需要有多少80℃的热水流入暖气片?答案详解已知:热量为,温差,水的比热容根据公式:质量=热量/温度/比热容,则:水质量答:每小时需要100千克80摄氏度的热水流入暖气片.6.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________时所吸收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用符号______ __表示。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________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
答案1 ℃热量比热焦/(千克·℃)J/(kg·℃)升高1 ℃4.2×103焦7.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酒精热值,他在烧杯中加入水,调好装置后,加热使水温升高,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他测得此过程中消耗了酒精,利用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算得酒精热值_____,他查表得到,发现两者偏差较大,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条原因即可)。
答案详解;;酒精未完全燃烧(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未完全被水吸收)解析:本题考查热量的概念与计算和热值。
8.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初温末温(1)分析比较(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分别分析比较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3)实验中用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并完成各项操作,采用的实验方法是.答案详解1、3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控制变量法解:(1)由表中实验序号为1、3的实验数据可以知道,水与煤油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初末温度相同而吸收的热量不同,由此可得: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由表中实验序号为3、4的实验数据可以知道,煤油的质量相同而升高的温度不同,煤油吸收的热量不同,由此可得: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3)实验中用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1、3;(2)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3)控制变量法.解析:(1)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应控制物质的质量和初末温度都相同而物质种类不同,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2)分析表中实验序号为3、4的两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探究影响物质吸热的因素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水吸收的热量;酒精热值;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或者酒精燃烧了释放的热量并没有被水完全吸收,测得数值就会比实际值小很多。
变式训练:有四个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1、2两烧杯的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2)比较3、4两烧杯的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1、3两烧杯的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有关.答案解:(1)1杯的质量是200g,升高8℃用的时间是8分钟,2杯的质量是100g,升高8℃用的时间是4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故说明: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2)3杯的质量是200g,升高8℃用的时间是4分钟,4杯的质量是2 00g,升高4℃用的时间是2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也越多(3)1杯的质量是200g,升高8℃用的时间是8分钟,3杯的质量是2 00g,升高8℃用的时间是4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也不相同.(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都有关系.故答案为:(1)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2)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也越多;(3)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也不相同;(4)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解析本题为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应当仔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本题是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的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9. 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的水从加热到,燃烧了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无烟煤的热值是.求:(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答案详解已知:水的质量,初温,末温,,无烟煤的质量,无烟煤的热值是求:(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锅炉的效率解:(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锅炉的效率.答:(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为;(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此锅炉的效率是.解析:(1)根据求出水吸收的热量;(2)根据求出无烟煤放出的热量;(3)根据求出锅炉的效率.10. 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