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
- 格式:ppt
- 大小:5.44 MB
- 文档页数:45
太阳系八大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水星Mercury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最轻的行星。
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
至今未发现水星有卫星。
呈现黄灰色。
2、金星Venus金星比地球略微小一些。
呈现土黄色。
3、地球Earth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地球的卫星:月球(月亮)。
4、火星Mars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
火星呈现暗红色。
5、木星Jupiter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质量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
被称为“行星之王”。
木星有64颗已知卫星,4颗大伽利略发现的卫星,60颗小的。
木星呈现彩色条纹。
6、土星Saturn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从地球上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木星光环。
土星有18颗被命名的卫星。
土星呈现黄色。
7、天王星Uranus是太阳系第七远行星,第三大行星。
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天王星有光环。
天王星有15颗已命名的卫星,以及2颗已发现但暂未命名的卫星。
天王星呈现蓝色。
8、海王星Neptune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
海王星呈现蓝色。
知识百科: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五颗矮行星、数十颗卫星、彗星和小行星带等构成的行星系。
其中,八大行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重要的行星,它们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1.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因此表面温度非常高,有时达到摄氏427度。
它的表面有大量的陨石坑和裂缝,没有大气层和卫星。
它的年轻是最小的,一年只有88个地球日,并且它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之一。
3.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它由大气、水、陆地和生物组成。
地球的大气层在维持生命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保护地球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
地球的卫星是月球,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卫星之一。
4.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第四颗行星,它和地球非常相似,因此也被称为“红色星球”。
它的表面有大量的火山、峡谷和沙漠,同时也有季节性地下水和冰。
火星的两个卫星莫Phobos 和 Deimos 相信是被撞击形成的。
5.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其质量甚至超过了其他七个行星总和的两倍。
它的表面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同时也有大量的氨、甲烷和水蒸气。
木星拥有最多的天然卫星,当前已经发现了79颗卫星。
6.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中第六颗行星,它以其美丽的环而著名。
土星的环由冰和岩石组成,其大小和宽度各异。
土星拥有62个已知卫星,其中最大的是泰坦(Titan)。
7.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七颗行星,它的轨道和自转轴都倾斜得非常大,因此它的季节比其他行星要强烈得多。
天王星的大气主要由氢、氦和甲烷组成。
天王星拥有27个已知的天然卫星,包括几个较大的卫星,如Miranda、Ariel、Umbriel、Titania和Oberon。
8. 海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远的八大行星,它的轨道距离太阳达到30个天文单位。
海王星的表面非常寒冷,表面温度仅有-220度,它的大气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中还包括大量的甲烷,因此表面呈现出蓝绿色。
八大行星中直径最小是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里,有一颗行星,只会出现在凌晨成为晨星,或是黄昏出现作为昏星,它就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
“罗马神话中的信使”——水星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源自罗马神墨丘利(赫耳墨斯)。
他就是罗马神话中的信使。
因为水星约88天拖太阳一圈,就是太阳系中太阳最快的行星。
符号就是上面一个圆形下面一个交叉的短垂线和一个半圆形(unicode).就是墨丘利所拎魔杖的形状。
在前5世纪,水星实际上被指出成二个相同的行星,这是因为它时常交错地发生在太阳的两侧。
当它发生在傍晚时,它被叫作墨丘利;但是当它发生在早晨时,为了纪念太阳神阿波罗,它被称作阿波罗。
毕达哥拉斯后来表示他们实际上就是相同的一颗行星。
水星,中国称为辰星,水星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也是太阳系最内侧和最小的行星,但仍比月球大1/3。
水星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
在太阳系所有的行星中,水星有最大的轨道离心率和最小的转轴倾角,每87.地球日绕行太阳一周。
水星每绕轴自转3圈时也绕着太阳公转2周。
水星绕日公转轨道近日点的进动每世纪多出43弧秒的现象,在20世纪才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得到解释。
从地球看水星的亮度有很大的变化,视星等从-2.3至5.7等,但是它与太阳的分离角度最大只有28.3°,因此很不容易看见。
除非有日食,否则在阳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见水星的。
在北半球,只能在凌晨或黄昏的曙暮光中看见水星;当大距出现在赤道以南的纬度时,在南半球的中纬度可以在完全黑暗的天空中看见水星。
水星的地形地貌水星太接近太阳,常常被猛烈的阳光淹没,所以望远镜很少能够仔细观察它。
水星没有自然卫星。
唯一靠近过水星的卫星是美国探测器水手10号,在年-年探索水星时,只拍摄到大约45%的表面。
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在年3月、9月和年3月探测了水星,并向地面发回多张照片,为我们了解水星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从照片上我们看出,水星的外貌酷似月球,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还有辐射纹、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
八大行星稻草人语 2012-09-30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从内到外分别为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和海王星Neptune。
其中,水木金火土都比较亮,用肉眼就能观察到,所以人类很早就开始认识它们了。
中文之所以称为水星、木星、金星、火星、土星,因为古人观察到,金星色白、木星色青、水星色灰、火星色赤、土星色黄,对应我国古老的阴阳五行理论,分别给它们取名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希腊人则用神话中的神名来命名这些行星,罗马人将其翻译为罗马神话中对应的神名,水星为信使之神Mercury、金星为爱与美之女神Venus、火星为战神Mars、木星为主神Jupiter、土星为农神Saturn。
天王星直到1781年才被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发现的,学者们延续古代命名行星的习惯,用天空之神Uranus命名了这颗行星,中文译为天王星。
海王星被发现的更晚,到1846年才用天文望远镜捕捉到,学者们用海神Neptune命名了这个星,中文译为海王星。
水星 Mercury ☿Mercury是罗马神话中的信使之神,说白了就是主要负责跑腿给主神送情报什么的,所以是神话里面最能跑腿的。
水星距离太阳最近,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离太阳最近的天体跑的最快,因此以Mercury 命名水星实属合情合理。
Mercury对应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墨斯Hermes。
在中国,最早将水星称为辰星,因为它在地球轨道内,我们能看到它的时间,只有大清早或黄昏时距离地平线不过一辰的区域内(一日有12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故一辰为360/12=30度),所以称为辰星。
水星没有卫星。
金星 Venus ♀Venus 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之女神,被认为是最漂亮迷人的女性。
天空中的金星是所有星星中最亮的一颗,其视星等可达-4.4等,而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视星等才不到-1.4,其相对亮度相差十倍。
关于八大行星的知识资料
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水星: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近的一颗行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5%,距离太阳约5800万公里,公转周期为88天,自转周期为58.65天,表面温度可以达到-173℃到427℃之间。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二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81%,距离太阳约108万公里,公转周期为225天,自转周期为243天,表面温度约为462℃。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三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占太阳系的0.3%,距离太阳约150万公里,公转周期为365.26天,自转周期为23.9小时,表面温度约为15℃。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四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1%,距离太阳约228万公里,公转周期为687天,自转周期为24.6小时,表面温度约为-87℃到-5℃之间。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五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318倍,距离太阳约778万公里,公转周期为11.86年,自转周期为9.92小时,表面温度约为-160℃。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六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95倍,距离太阳约1427万公里,公转周期为29.46年,自转周期为10.2小时,表面温度约为-180℃。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第七颗最近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17倍,距离太阳约2871万公里,公转周期为84.01年,自转周期为17.24小时,表面温度约为-220℃。
海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远的一颗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的0.2倍,距离太阳约4495万公里,公转周期为164.79年,自转周期为17.9小时,表面温度约为-210℃。
太阳系八大行星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界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所以现在太阳系只有八颗行星。
也就是说,从2006年8月24日11起,太阳系只有8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阳系构成简介太阳系(Solar System)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
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冥王星已被开除、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
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太阳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它是一颗光谱分类为G2V的主序星,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以引力主宰着太阳系。
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又占了剩余质量的90%以上,目前仍属于假说的奥尔特云,还不知道会占有多少百分比的质量。
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的轨道,都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的附近。
行星都非常靠近黄道,而彗星和柯伊伯带天体,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倾斜角度。
由北方向下鸟瞰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和绝大部分的其他天体,都以逆时针(右旋)方向绕着太阳公转。
有些例外的,像是哈雷彗星。
环绕着太阳运动的天体都遵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轨道都以太阳为椭圆的一个焦点,并且越靠近太阳时的速度越快。
行星的轨道接近圆形,但许多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则是高度椭圆的。
在这么辽阔的空间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表示出太阳系中每个轨道的距离。
在实际上,距离太阳越远的行星或环带,与前一个的距离就会更远,而只有少数的例外。
例如,金星在水星之外约0.33天文单位的距离上,而土星与木星的距离是4.3天文单位,海王星又在天王星之外10.5天文单位。
八大行星大气主要成分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它们的大气主要成分如下:
1.水星:水星的大气非常稀薄,主要由痕量的氢、氦、氧和钠组成。
由于水星
质量相对较小,它无法保持一个稳定的大气层,所以大部分大气都被太阳的辐射带走了。
2.金星:金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约96.5%)和少量氮气(约
3.5%)组成,
还含有一些痕量气体,如硫酸。
这些气体导致金星的厚密大气形成了强烈的温室效应,使其表面温度极高。
3.地球: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气(约78%)和氧气(约21%)组成,还包含少
量的氩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这种组合使得地球的大气能够维持生命并支持各种生物活动。
4.火星:火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约9
5.3%)组成,此外还有少量氮气、
氩气和微量的氧气。
火星的大气非常稀薄,无法在当前条件下支持地表上的液态水存在。
5.木星:木星的大气主要由氢(约89.8%)和氦(约10.2%)组成,还含有一
些痕量的氨、甲烷和水蒸气。
木星拥有庞大的气体巨型行星的特征。
6.土星:土星的大气组成与木星相似,主要由氢(约96.3%)和氦(约3.25%)
构成,还含有少量的甲烷和其他烃类化合物。
土星也是一个气体巨型行星。
7.天王星:天王星的大气主要由氢(约82.5%)和氦(约15.2%)组成,还包
括一些甲烷。
天王星的大气比较冷,有时被称为“冰巨星”。
8.海王星:海王星的大气也主要由氢(约80%)和氦(约19%)组成,此外还
有一些甲烷。
海王星也是一个寒冷的“冰巨星”。
角色,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物理特性和轨道特征。
以下是对八大行星的详细说明:水星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
它的表面受到强烈的太阳辐射,导致温度极高,使得水星上没有任何大气层或液态水的存在。
水星的地表主要由硅酸盐和金属构成,具有高度的反射性。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最接近太阳的行星之一,也是最热的行星之一。
由于其表面温度高达四百多摄氏度,使得金星的大气层非常浓厚,从而形成了强酸雨和狂风。
金星的表面主要由火山岩和熔岩构成。
地球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也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的大气层适宜,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
地球的表面由多种岩石和矿物质构成,其中包括大量的铁、硅酸盐和碳。
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地球第二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二小的行星。
火星表面主要由沙漠、岩石和冰构成,其大气层较为稀薄,温度较低。
火星曾经存在过水,但现在已经大部分消失。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主要由氢和氦构成。
木星的表面有大量的气态条纹和红斑,其磁场和重力都非常强大。
木星的卫星数量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伽利略卫星。
土星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之一,它主要由氢和氦构成,拥有一个巨大的环系统。
土星的卫星数量较少,但每个卫星都非常独特。
土星的磁场和重力相对较弱。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三远的行星,它的表面主要由冰和岩石构成。
天王星的磁场和重力相对较强,同时它还拥有一个独特的倾斜轴,导致其季节变化非常特别。
海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之一,它主要由氢和氦构成,同时还有一个炽热的内核。
海王每个卫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八大行星谁最小太阳系内八大行星从大到小排名:水星〈金星〈火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由此可见,八大行星内,最小的是水星。
它和月球差不多大小,只比月球大一点点。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公转轨道: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1.52 天文单位行星直径:6,794 千米质量:219e23 千克火星希腊语: 阿瑞斯被称为战神。
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生”。
趣记:在希腊人之前,古罗马人曾把火星人微言轻农耕之神来供奉。
而好侵略扩张的希腊人却把火星作为战争的象征而月份三份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火星的轨道是显著的椭圆形。
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30摄氏度。
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
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218K-55℃,-67华氏度,但却具有从冬天的140K-133℃,-207华氏度到夏日白天的将近300K27℃,80华氏度的跨度。
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
火星的内部情况只是依靠它的表面情况资料和有关的大量数据来推断的。
一般认为它的核心是半径为1700千米的高密度物质组成;外包一层熔岩,它比地球的地幔更稠些;最外层是一层薄薄的外壳。
相对于其他固态行星而言,火星的密度较低,这表明,火星核中的铁镁和硫化铁可能含带较多的硫。
如同水星和月球,火星也缺乏活跃的板块运动;没有迹象表明火星发生过能造成像地球般如此多褶皱山系的地壳平移活动。
由于没有横向的移动,在地壳下的巨热地带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
再加之地面的轻微引力,造成了Tharis凸起和巨大的火山。
但是,人们却未发现火山最近有过活动的迹象。
虽然,火星可能曾发生过很多火山运动,可它看来从未有过任何板块运动。
火星上曾有过洪水,地面上也有一些小河道,十分清楚地证明了许多地方曾受到侵蚀。
在过去,火星表面存在过干净的水,甚至可能有过大湖和海洋。
太阳系构成简介太阳系(Solar System)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
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冥王星已被开除)、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
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太阳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它是一颗光谱分类为G2V的主序星,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以引力主宰着太阳系。
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又占了剩余质量的90%以上,目前仍属于假说的奥尔特云,还不知道会占有多少百分比的质量。
太阳系行星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的轨道,都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的附近。
行星都非常靠近黄道,而彗星和柯伊伯带天体,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倾斜角度。
由北方向下鸟瞰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和绝大部分的其他天体,都以逆时针(右旋)方向绕着太阳公转。
有些例外的,像是哈雷彗星。
环绕着太阳运动的天体都遵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轨道都以太阳为椭圆的一个焦点,并且越靠近太阳时的速度越快。
行星的轨道接近圆形,但许多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则是高度椭圆的。
在这么辽阔的空间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表示出太阳系中每个轨道的距离。
在实际上,距离太阳越远的行星或环带,与前一个的距离就会更远,而只有少数的例外。
例如,金星在水星之外约0.33天文单位的距离上,而土星与木星的距离是4.3天文单位,海王星又在天王星之外10.5天文单位。
曾有些关系式企图解释这些轨道距离变化间的交互作用。
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木星与土星称为近日行星,天王星与海王星称为远日行星)8 颗中的6颗有天然的卫星环绕着,这些星习惯上因为地球的卫星被称为月球而都被视为月球。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太阳系八大行星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木土天海地金火水。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水星:水星在九大行星中,他的体积排列倒数第二,但是它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2、金星:金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次序是第二颗行星,在日落的任何时间里,在西方的上空看见一个发光的天体就是金星。
金星自己不会发光,它是反射了太阳的光才发亮的。
3、地球:地球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三颗行星,是九大行星中唯一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的地方。
4、火星:火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行星,又叫“红色星行”,它一出现在天上,就可以看到他那淡淡的红色。
5、木星:木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次序为第五颗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它是地球半径的11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
6、土星:土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距离排列是第六颗,是太阳系里的第二大行星,它有七个美丽的光环,他的光环鲜艳夺目,因此有人把土星成为“星中美人”。
7、天王星:天王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到远的距离排列是第七颗,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他的体积位居第三。
因为它的大气层中含有甲烷,因此天王星呈蓝绿色。
8、海王星: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可颗行星,他是一颗淡蓝色的行星他是典型的气体行星。
最后还有一个不在八大行星之列的:冥王星: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离太阳平均距离最远,质量最小的行星。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各有什么特点(一)水星: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
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之它为“辰星”。
水星公转速度最快,公转周期仅为87.7天水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体。
(二)金星: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太阳系中温度最高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
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太阳系中共有8颗行星,按照由太阳向外的顺序,它们分别是:1. 水星(Mercury)2. 金星(Venus)3. 地球(Earth)4. 火星(Mars)5. 木星(Jupiter)6. 土星(Saturn)7. 天王星(Uranus)8. 海王星(Neptune)这8颗行星都绕着太阳公转,其中四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被称为“岩石行星”,因其表面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另外四颗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则被称为“气态行星”,因其主要由氢、氦等气体组成,并且拥有较厚的大气层和环系统。
除了这8颗行星外,太阳系中还有许多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它们组成了这个宏大的行星系统。
1.水星(Mercury)介绍:水星(Mercury)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之一。
它的直径只有地球的约38%。
水星的表面被撞击坑和裂缝覆盖着,由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水星表面温差巨大,白天的温度高达约427℃,夜晚则降至约-173℃。
水星的自转非常缓慢,它的自转周期为公转周期的两倍,因此在水星表面,一天的长度相当于88个地球日。
由于这个特殊的自转状态,水星的极地区域可能会有一些“冻洋”,这些是由水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组成的。
水星表面的撞击坑表明它曾经经历过非常剧烈的撞击事件,这些撞击事件释放出的能量可以让一些物质蒸发掉并形成了水星周围的极细的大气层,主要由氧、钠和氢组成。
水星还有一些山脉,其中最长的是一条被命名为“卡利-瑞加斯峰”的山脉,它的长度超过1,000公里,高度达到4公里以上。
尽管水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但人类对它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NASA的“水星计划”(Mercury program)于1960年代初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测任务,其中包括“水星计划1号”和“水星计划2号”,但直到2011年,NASA的“水星探测器”(MESSENGER)才首次将探测器送入水星轨道进行全面的科学探测。
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现在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排列),下面是“八大行星”的介绍:水星(Mercury)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体积最小的一颗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没有卫星的行星。
因为水星与太阳非常接近,所以它的白昼地表温度可高达摄氏四百二十七度;而到晚上又骤降至摄氏零下一百七十三度。
水星的公转周期约为八十八个地球日,自转周期约为五十九个地球日。
这样一来使得水星的一昼夜长达一百七十六个地球日。
所以一进入夜晚,水星表面将连续几周处于黑暗中。
这也是造成水星表面昼夜温度差巨大的原因之一。
由于水星表面温度太高,它不可能像它的两个近邻金星和地球那样保留一层浓密大气,因此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水星的天空都是漆黑的。
在水星漆黑的天空中可以看到明亮的金星和地球。
水星极其稀薄的大气主要是由从太阳风中俘获的气体组成的,其密度只有地球大气的12%。
主要成份为氦(42%)、汽化钠(42%)和氧(15%)等。
水星表面的岩石吸收了大量的阳光,反射率只有8%,所以水星是太阳系中最暗的行星之一。
金星(Venus),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
金星是距太阳的第二颗行星,它与地球在体积、质量、密度和重量上非常相似,可以算作是地球的姊妹星。
而事实上金星与地球非常不同。
金星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243天,而它的一年却只有225天。
金星的自东向西自转还使得太阳在金星上西升东落。
金星有厚厚的二氧化碳的大气,没有水。
它的云层是由硫酸微滴组成的。
它的地表大气压是地球上的九十多倍。
金星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造成强大的“温室效应”,太阳光能够透过大气将金星表面烤热,但地表辐射却受到大气的阻隔,热量无法得到释放,致使地表温度高达摄氏四百八十多度。
这样高的温度使得金属都会熔化平均地表温度482°C大气组成二氧化碳96% 氮3+% 少量的二氧化硫、水汽、一氧化碳、氩、氦、氖、氯化氢和氟化氢地球(Earth)是“八大行星”中的第五大行星,也是目前在太阳系甚至全宇宙唯一一颗有生命迹象的行星,地球的地质结构可分为:地壳、地幔、外地核和内地核,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
太阳系八大行星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星水星(Mercury ),中国古代称为辰星。
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密度较高。
自转周期很长为58.65天,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水星在88个地球日里就能绕太阳一周,平均速度47.89千米,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
无卫星环绕。
它是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按前后顺序排名第一的行星[1]。
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水星上的太阳看上去要比在地球上大二倍半,太阳光比地球赤道的阳光还要强六倍。
水星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非常高,可达到400℃以上。
这样热的地方,就连锡和铅都会熔化,何况水呢。
但背向太阳的一面,长期不见阳光,温度非常低,达到-173℃,在这里也不可能有固态的水。
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探测了水星,向地面发回5000多张照片。
水星地貌酷似月球,大小不一的环形山,还有辐射纹、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
水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体。
金星金星(Venus)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
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
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
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
它有时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美神。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
太阳系哪个行星体积最大太阳系有八大行星,那么最大的行星是哪个呢?下面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木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
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但为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称巨行星)。
2012年2月3日科学家称发现了木星2颗新卫星,累计卫星达68颗。
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
气态行星没有实体表面,它们的气态物质密度随深度的变大而不断加大。
我们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气中云层的顶端,压强比1个大气压略高。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它是由86%的氢和14%的氦组成的,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主要由氢组成,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25%,岩核则含有其他较重的元素。
形状:由于自转快速而呈现扁球体(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显可见的凸起)。
外大气层明确依纬度分为多个带域,各带域相接的边际容易出现乱流和风暴。
最显著的例子是大红斑,最早在17世纪时人们便以望远镜首度发现它的存在。
环绕着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环系统和强大的磁层。
木星至少有68个卫星。
[1]2016年3月8日,木星上演了冲日表演,木星冲日是指地球、木星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与太阳重逢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木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的现象,天文学上称为“冲日”。
每过399天左右,就会发生一次木星冲日。
冲日前后,木星距离地球最近,也最明亮,是观测和拍摄的最佳时机。
2016年3月31日,太阳系行星木星遭到不明物体碰撞,此事件在天文学界引起了热议。
结构组成古代中国:岁星,太岁(后改称木星)。
古代西方:朱庇特。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氢星体。
随着深度的增加千米处,液态氢在高压和高温形成。
据推测,木星的中心是一个含硅酸盐和铁等物质组成的核区,物质组成与密度呈连续过渡。
木星是四个气体行星(又称类木行星)中的一个:即不以固体物质为主要组成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赤道直径为142984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