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体育教学内容列表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水平一体育全册整套教案教学内容:第一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第一节: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第二节:运动锻炼对身体的益处第二章:基本运动技能第一节:跑、跳、投基本技能训练第二节:球类运动基本技能训练第三章:体育游戏第一节:团队协作类游戏第二节:竞技对抗类游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认识到运动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体育道德。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跑、跳、投基本技能的掌握;团队协作与竞技对抗能力的培养。
重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传授;基本运动技能的训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体育教材及教学视频2. 训练场地及器材(如:跳绳、篮球、足球等)3. 学生分组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锻炼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并示范跑、跳、投基本技能,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
3. 实践环节:进行团队协作类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例题讲解:以篮球为例,讲解竞技对抗类游戏的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篮球比赛,巩固所学技能。
板书设计:1.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运动锻炼对身体的益处2. 基本运动技能跑、跳、投基本技能训练球类运动基本技能训练3. 体育游戏团队协作类游戏竞技对抗类游戏作业设计:2. 设计一道跑、跳、投基本技能训练的练习题,并给出答案。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及团队协作精神。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篮球比赛,提高竞技水平,培养竞技体育道德。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对跑、跳、投基本技能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小学体育水平一教案全集一、活动名称:接力赛1.目标-增强学生的跑步速度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2.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根接力棒。
3.活动过程-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条直线上;-将接力棒交给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学生;-发令鸣枪后,第一位学生开始跑步,跑到指定的终点后将接力棒交给队友;-第二位学生再跑到指定的终点,依次类推;-第一位跑完全程的小组为胜出者。
4.教师角色-检查学生的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观察学生的跑步速度和队员之间的配合情况;-给学生提供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5.学生角色-遵守游戏规则;-全力以赴跑完全程;-手把接力棒时要保持稳定,以免掉落。
6.特别提示-如果学生人数较多,可以设置多个接力赛进行比赛,增加竞争性。
二、活动名称:足球游戏1.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足球规则和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2.准备-足球;-足球场地。
3.活动过程-将学生分为两队,每队安排守门员和场上队员;-按照足球比赛规则进行比赛,控球方要想办法踢进对方球门;-每次进球后,换守门员的角色。
4.教师角色-观察学生的技术动作和球队之间的合作情况;-提供技术指导和反馈。
5.学生角色-遵守足球比赛规则;-控制好自己的力量,避免对对手造成伤害;-与队友进行有效的传球和配合。
6.特别提示-每队可自行安排队长,带领队员进行沟通和指挥。
三、活动名称:篮球投球游戏1.目标-提高学生的篮球投球准确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准备-篮球;-篮球架和篮球场地。
3.活动过程-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每个小组轮流进行篮球投球,看哪个小组投中的球最多;-为保证公平性,可以规定每组投球的次数。
4.教师角色-观察学生的篮球投球动作是否正确;-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鼓励。
5.学生角色-学习正确的篮球投球姿势和动作;-集中注意力,控制投球力度和准确度。
6.特别提示-可以根据学生的投球能力,设置不同的投球距离和篮球高度。
本课的设计说明秭归县实验小学覃翠琴一、教学内容:(水平一)1、跳跃:双脚连续跳2、游戏:“喂鸭子”二、课的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主,以掌握运动技能为辅,让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从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材内容的选择本节课是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一次课时教学内容,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也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活动内容。
低年级跳跃教材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和基本的跳跃方法,因此本课选择了双脚连续跳来培养学生跳跃的正确姿势,提高跳跃能力;同时跳跃练习使下肢承担较大负荷,因此又选择了“喂鸭子”的游戏活动作为辅助教材,这样不仅复习巩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而且使上下肢练习协调配合。
四、学情分析1、一年级的学生刚步入小学,在各个方面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那么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学生对体育课有了初步的认识,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课堂常规,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游戏方法和运动技能;2、就本节课来说,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但只局限于练习或者游戏,没有进行系统的教与学;3、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4、他们喜欢在一定的情景中游戏。
五、教学目标1、通过双脚连续跳练习,培养学生跳跃的正确姿势(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提高跳跃能力;2、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培养学生活动有序、听从指挥和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
六、课的重难点重点: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难点:动作自然协调。
七、教法措施1、以游戏活动为主:低年级学生特别喜爱游戏活动,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很强,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本课的准备活动“网鱼”和辅助教材内容“喂鸭子”都属于游戏活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阶段,应多采用体育游戏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
”那么本节课安排两个游戏内容,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
小学体育水平一教案全集教案一:跳绳竞赛教学目标:1.学习跳绳技巧,培养灵活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跳绳的艺术表现力。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跳绳比赛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1.跳绳2.计时器3.跳绳竞赛秩序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向学生展示一些跳绳技巧,并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尝试和练习。
1.分组: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
2.训练时间:为每个小组安排一段时间进行跳绳训练,可以设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难度级别。
3.竞赛准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技能水平选择参加以下跳绳项目:单人跳、双人跳、长绳跳等。
4.比赛开始:根据跳绳项目的规则,进行比赛。
为每个小组设置一个计时器,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
5.评分和奖励:根据表现出色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评分,并颁发奖励。
教案二:球类比赛教学目标:1.学习不同种类的球类运动,并掌握基本的技巧。
2.培养团队合作和个人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不同种类的球。
2.计分牌和计时器。
3.场地标识和布置。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介绍不同种类的球类运动,并激发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
1.分组: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球类项目。
2.训练:每个小组进行相应的球类训练,并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和规则。
3.比赛准备:为每个小组安排一场比赛,根据比赛项目的规则进行比赛。
4.比赛开始:根据比赛项目的规则,进行比赛,并为每个小组设置计分牌和计时器。
5.评分和奖励:根据小组和个人的表现评分,并颁发奖励。
教案三:踢毽子比赛教学目标:1.学习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培养身体协调和灵活性。
2.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毽子2.计分板和计时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展示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多练习和尝试。
1.分组: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队长。
2.训练:每个小组进行踢毽子的基本训练,并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3.比赛准备:为每个小组安排一场比赛,根据比赛项目的规则进行比赛。
水平一体育课教学计划一、引言水平一体育课教学计划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全面发展而制定的。
本计划旨在通过科学规划每堂体育课的内容和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以及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二、整体目标本学期的水平一体育课教学计划的整体目标是:1. 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锻炼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品格。
三、学期计划1. 第一阶段(第1-4周)第一阶段主要针对学生的基础体能进行训练。
每周的课程安排如下:- 周一:体能训练(如跑步、引体向上等)。
- 周二: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等)。
- 周三:游泳课。
- 周四:瑜伽/柔道。
- 周五:晨跑。
2. 第二阶段(第5-8周)第二阶段主要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
每周的课程安排如下: - 周一:篮球。
- 周二:足球。
- 周三:网球。
- 周四:游泳。
- 周五:柔道。
3. 第三阶段(第9-12周)第三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每周的课程安排如下:- 周一:橄榄球。
- 周二:排球。
- 周三:橡皮球。
- 周四:游泳。
- 周五:柔道。
四、课程内容和目标1. 体能训练课程- 内容:跑步、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
- 目标:提高学生的耐力和爆发力。
2. 球类运动课程- 内容:足球、篮球、网球等。
- 目标:培养学生的球类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游泳课程- 内容:游泳技巧和水上运动。
- 目标:培养学生的游泳技能和水上安全意识。
4. 瑜伽/柔道课程- 内容:瑜伽/柔道动作和技巧。
- 目标:培养学生的身体灵活度和控制能力。
5. 晨跑课程- 内容:户外晨跑。
- 目标: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全身耐力。
六、评估与改进每个阶段结束后,将对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会制定相应的调整计划,以及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优化。
通过持续的评估与改进,我们将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整体体育水平。
体育教案(水平一)教学内容一、新授:立定跳远二、游戏:地滚球教学目标一、初步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蹬地起跳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发展下肢力量。
三、学会游戏方法,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
教学顺序教学内容组织教法练习分量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汇报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人数、服装检查。
3.宣布本堂课内容:①立定跳远②游戏:地滚球4.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1.队列基本动作原地踏步、立定三、徒手操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4.全身运动5 跳跃运动6.整理运动四、两臂前后摆动向上跳起。
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两腿做弹性屈伸,做几次后同向上跳结合起来做。
一、组织:四列横队(密集)教法:教师讲授要求:集合快、静、齐,认真听讲二、组织:队形同上教法:1.提示原地踏步、立定2.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要求:服从口令、听从指挥、守纪律三、组织:体操队形列队教法:提示每节动作名称,口令指挥做每节动作练习。
要求:认真做,动作要正确。
四、组织:体操队形教法: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做法。
2.指导学生自己做模仿练习。
3.找出较好或较差学生演示,学生评判。
4.教师讲评。
5.学生练习,分组不轮换。
10’基本部分一、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做法。
动作:准备时两脚稍分开,自然站立,上体稍前倾,两臂后举。
数“一”时两臂向前上方摆,同时两腿自然地做弹性屈伸一次,数“二”时两臂于前上向下回落后摆,两腿再自然地做弹性屈伸一次,数“三”时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跳出,落地时脚跟先着地,同时两腿自然屈膝维持平衡。
重点:协调能力。
难点:蹬地起跳。
手段:①按1、2、3部分分解动作练习。
②采用比较看谁跳的距离远谁就会用力蹬地。
二、游戏:“地滚球”游戏规则:只准用棒触球,不许用手。
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1.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做法。
2.指导学生按“一、二、三”部分做分解动作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