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平台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86.75 KB
- 文档页数:4
小红书平台分析
一、产品概况
自2013年成立至今,小红书从一个针对香港购物的工具型产品一步步发展成了内容+电商行业的龙头老大,安卓端总下载量截止2020年10月已经超过45亿。
小红书在年轻女性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国民级的“种草”产品。
小红书产品定位方面的转变在这一系列版本更迭中基本完成,小红书之前的定位是“发现全世界的好物”,这一定位就把目标用户人群锁定在了有购物需求的人身上,甚至是有海淘购物需求的人身上。
这样较为精准的切入点在产品初期是有优势的,毕竟小的切入点能快速锁定种子用户,让产品快速启动。
但是当产品发展起来到成熟期的时候,这样小的切入点可能会流失掉一部分潜在用户;因此,小红书尽可能的与生活的各个场景相结合。
视频笔记的强调使得小红书能够更加顺理成章的推出美拍等功能,佐以五花八门的特效和滤镜,鼓励用户在非购物场景也能打开小红书,拍个短视频来分享、记录生活。
小红书在搭建强关系链方面也做出了一定努力,比如新增了扫一扫功能,扫身边好友的个人二维码名片来加好友,支持通过小程序分享笔记给微信好友,附近的人等功能。
二、小红书用户分析
1、用户画像
在百度指数中搜索关键词“小红书”结果如下:
2、用户年龄分布
小红书的适用人群以20-29岁的青年人为主,19岁以下更年轻的群体和30-39岁的用户也占较大比例。
19岁以下以及30-39岁的群体的小红书使用比率和全网分布是基本相符的,而20-29岁的群体在小红书分布率则远远超出了该年龄段用户的全网分布率。
3、 用户性别分布 小红书的主要用户以女性为主,这和女性对购物,或者分享自己的生活更感兴趣息息相关。
4、 用户地域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小红书的用户集中在北上广等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人们普遍生活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对购物的需求比其它地区相对较高。
消费人群总结
小红书的主要用户以20-29岁的女性为主,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她们是消费内容和生产内容的主力军,喜欢购物、社交、分享购物心得、分享生活。
5、 用户需求分析
没有明确购物目的的用户:这种用户是小红书的主力用户,也是庞大的内容消费者。
她们希望在小红书上发现一些她们感兴趣的主题、种草一些产品,或者了解更多人的生活。
有明确购物目的的用户:她们会在有明确购物需求时打开小红书,他们更多的是把小红书当作一款功能型产品来使用;她们希望可以从小红书中获得相关产品的真实评价,或者可以在小红书这个平台上直接购买该商品。
生产型用户:这些贡献UGC的内容生产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红书的整体社区氛围,是小红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类用户把小红书当作社交、社区型软件来使用,她们希望通过发购物心得、分享生活的形式获得关注和认同感,从而来满足她们的炫耀欲。
6、针对需求的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小红书采取了内容加电商的模式。
作为一款以社区发家的产品,小红书的社区有独特并且难以被复制的社区氛围,深厚的UGC内容沉淀,并且覆盖到了境外购物、旅行、美食、影视、减肥瘦身等多个方面;确保了没有明确购物目的用户可以在小红书上“杀时间”,浏览到她们感兴趣的话题。
对于有明确购物目标的用户,小红书则像一个巨大的用户口碑库,她们可以在里面找到所有她们感兴趣的产品并且得到全方位的客观评价。
电商板块则可以帮助这些有明确购物目标的用户顺畅的购买到她们想要购买的有正品保障的商品,省去了她们在其他电商平台比价,比质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内容生产者,小红书有较为完善的内容生产者奖励机制和成长体系,来给予内容生产者心理和物质双方面的激励,从而来刺激她们生产更多、更高质量的内容。
下面我将具体谈谈内容加电商模式为什么能更好的满足需求。
得益于内容+电商的模式,小红书实现了业务闭环,使得用户的整个购物流程非常流畅。
从不知道买什么,到对一件单品产生兴趣,再到搜索关键词,查看更多叠加消费口播评价,再到最后购买,用户都可以在小红书的平台上完成。
而在传统的电商软件,如京东、淘宝上,很大一部分用户则需要从应用外产生兴趣——每一个交互动作都有漏斗,在小红书购物的交互动作比在传统电商平台的交互动作少得多。
其次,用户在传统电商平台购物时往往要进行多次比价,可能比来比去就不想买了;而小红书直接提供了商品的唯一链接,并且有正品保证,大大减少了用户的决策时间——这些都意味着小红书在同等条件下有更高的转换率。
补充资料:
小红书商城入驻保证金
国内品牌保证金统一征收20000元。
国外品牌保证金统一征收为3300美元。
商家入驻流程:
1. 商家首先要到商家入驻系统中进行注册,并进行登录。
2. 登录后,填写入驻的信息(公司、财务、店铺等信息),提交相应的资质。
3. 提交的资质通过后,系统会返回审核的结果给你。
4. 先在线上签署相关的合同,通过后官方会寄回纸质的合同,签上纸质合同后再寄回。
5. 最后,完成系统的培训就正式加入小红书,并成功开店了。
小红书作为一款重内容的产品,很好的实现了用户沉淀,做到了不是让用户在想买东西的时候才来小红书,而是不知道买什么,或者无聊的时候就来小红书。
三、小红书营销形式
素人笔记
KOL推荐
明星背书
品牌宣传
小红书推广策略
1、网红营销
发起话题:依托大数据,分析目标人群、画像、同行竞品词数据构思话题
网红炒作:从一个网红到几十个网红一起安利,吸引各路KOL形成独特UGC氛围
粉丝互动:同步推出粉丝互动活动,借助粉丝力量产生病毒式裂变
热门推荐:掌握小红书平台内容推荐机制,内外部手段结合,让效果立竿见影
购买:小红书推广笔记/视频中软植入商品购买链接,提升购买率
2、信息流广告
信息流广告需要相关的证件开户,充进平台的费用是一万起充的;
可以指定区域和标签,可以指定性别和年龄;
按点击收费。 3、素人笔记
没有大量粉丝的博主发布相关种草笔记。一般素人市面上素人笔记可以分为真实素人测评和代写代发两种。素人发布价格比较低,一般80元-100元左右一篇。
适用人群:各种品牌方、有搜索承接平台的商家。
比如我们在小红书上看到了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妈妈类的人,她给我们分享了一个东西,她拍的照片和文案都特别的真诚,给我们踏实感,让我们觉得这是真的,她是真的使用过这个产品然后才分享给我们的。
这就是素人的重要性,它是一个真正的纯用户导向,一个真实体验感受的分享,而这就是小红书的人群所关注的点。
4、Kol推荐
玩法说明:有粉丝基础的博主发布相关种草笔记
适用人群:各种品牌方、有搜索承接平台的商家。
5、品牌宣传
借助以小红书为代表的内容平台,开通品牌KOC(关键意见消费者)与年轻消费者沟通,进行产品和品牌的共创。
品牌营销逻辑以往更加追求“信息触达”的广度,如今转变为建立“用户信任”的深度。在内容平台上,品牌、KOC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连接,KOC成为品牌和用户的连接器,深度连接以价值认同为原则的圈层化用户,这种连接已经成为品牌更加高效、可持续的用户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