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18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要点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P4《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目的:加强对南方经济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内容: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五大水系,跨越六省。
作用:沟通了南北交通,从长远看,促进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巩固了全国统一。
消极影响: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
3、三省六部制的内容P5正文第二段划线部分4、科举制由隋代开创,经唐代完善,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直至清朝,科举制才被废除。
特点:秦汉时期选拔官员是推举制,之后出现九品中正制。
与之相比,科举制的标准比较唯一客观,主要依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员,有利于诸多出身寒微的人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
而推举制人为因素太多,容易被少数有权有事的人把持;九品中正制则按出身门第来选拔官员,这对个人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扩大并巩固帝王统治的基础。
作用:⑴用人之权收归中央,并扩大了帝制政治的统治基础。
⑵消解了可能产生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基础。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5、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徵。
6、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的评价。
P11正文段7、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
他们均富有才干,英武果断,勇于创新。
不同点:秦始皇相对创新意识强,但统治手段过于严厉,比较残暴。
汉武帝虽有巩固国防、开疆拓土之功,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耗用兵力过度,好在晚年能悬崖勒马。
唐太宗统治相对开明、宽容一些,能虚心纳谏,对民族关系处理主张“华夷一家”,尤为可嘉。
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8、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9、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唐朝进入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