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对剪辑的认识
- 格式:pdf
- 大小:525.71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章 对剪辑的认识 骆俊成 著
本章知识点
1、剪辑大师的剪辑观念
2、剪辑的概念
3、剪辑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
1-1 大师的观点
记得97年在一家影视制作公司工作的时候,电视台的一位资深导演
在看了我们做的片子之后跟我们聊起了剪辑的学问:他说你们总么那么
喜欢用淡入谈出呢?也不管是什么样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其实好的剪辑
是不在乎剪辑技巧的,几乎都是硬接!你们看看电影的剪辑基本上不用
谈入谈出技巧,但是剪辑的效果一样很流畅,你根本就不会感到画面之
间有“跳”接的感觉。他还说到美国有一位很厉害的剪辑大师,其剪辑
的影片多一帧画面与少一帧画面差别都很大、、、、、、那时侯不知道
剪辑还有这么高深的学问,以为是一件极简单的事:不就是在分镜头之
间加谈入谈出或者一些花里胡梢的转场效果吗?听了那位导演的话,我
感到剪辑的神秘莫测,也特别佩服那些化腐朽为神奇的剪辑师们,几个
看起来很平常的镜头,他们只需要改变一下镜头的顺序和镜头时间,就
产生意想不到的感觉与韵味!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起,我就特别留意收集
一些精彩的影视片段,分析那些电影剪辑师是怎样进行镜头组接和节奏
控制的。如果能有幸听到他们的经验之谈,那是再好不过的事,笔者整
体了两位著名剪辑大师的采访录,让我们聆听大师的现身说教,所谓听
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电影界的一位半路出家的电影剪辑师—挂须秀
一,其作品在国内外大受好评,我们来听听这位剪辑大师对剪辑的一些
看法:“在影视制作中,剪辑师的地位是很高的,与那些从零做起的创
作者不同,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剪辑师所使用的所有素材并不
是自己制作的,而是由现场其他摄影人员拍摄的。剪辑师的工作如同烹
饪,是将现有的素材调和成美味佳肴。摆在剪辑师面前有很多素材,有
生菜,也有火腿。剪辑师好比是厨师,即使给他们相同的材料,也会因
为烹饪的方法和添加佐料的不同,从而制作出完全不同的料理。我经常
问导演,是做中华料理、法国大餐、还是日本菜?是要制作动作片?恐怖片?还是爱情片?工作前至少应该知道电影的大致方向。
专业的剪辑师用同样的素材可以做出不同类型的作品。专业的剪辑
师与业余的剪辑师不同之处就在于“对素材的观察方法”,也就是指能
否从不同的观点来看待同一事物。比如,拍摄好一段“发呆”的镜头,
根据不同的剪辑方法,这一镜头可以表示成悲伤,也可表示成欢乐。这
是由观察素材的角度和价值观所决定的。这样一来,即使是制作中国菜
的原料,也有可能做出地道的日本菜。
有一部很有名的电影《U型转弯》,其剧场板大约是1小时30分钟左
右,而导演版居然有3小时30分钟左右。前者是雷厉风行的动作片,而
后者却是节奏平缓的情感剧,这两部电影的题材相同,但反映的价值观
却截然相反。孰好孰坏,自是各有各的说法,但导演原本想表达的价值
观却很明显。即使是相同的素材,也会因为剪辑师的不同,价值观的不
同,成为截然不同的作品。
作为电影剪辑师,当其立场与导演对立时,反而能更好地理解导演
的意图。我认为,去了解导演工作的特点极其细节是非常重要的。而且,
只有简单的了解还不够,应该去具体了解导演在拍摄阶段是如何进行拍
摄的,因为这关系到最后影片的结果。
有时我会改变整个剧本的走向。有人可能觉得这样做过于草率,但
是我通常先阅读一遍剧本,记住大致的故事轮廓和情境。然后按照每个
画面讲述的内容进行连接。
作品内容一目了然,主人公的刻画和故事情节都是平铺直叙,我个
人觉得这样的作品索然无味。像这样小儿科的电影,或许会给人一种满
足感,但是没有深度,不会使人留下深刻的影象。所以在进行剪辑时,
我会围绕自己的一个主题,在电影中加入‘毒素’。
所谓‘毒素’就是指人物细微的内心活动,或是一个电影场景或日
常生活场面中,人们突然想到的,牵动人心的东西。在镜头与镜头之间,
添加少许的不安感,会让我体会到作为一个电影剪辑师的乐趣。例如,
在重要的台词之后,先插入一个人物闭眼的镜头,然后再连接下面的镜
头,这样就会使观众对这句台词产生疑问。比起平铺直叙的表现,更留
下一些牵动人心的东西,这便是我所说的‘毒素’。
语言,通过肢体语言的配合,可以代表多种不同的意思。我希望我
制作出来的作品能让观众自己去尝试解读,去感受背后的故事。如果用
文字写出来,会非常直白。正因为是影像,才使其具有更深度的表现。
当记者问到怎样该怎样挑选素材时,挂须秀一的回答是:首先我们
要好好审视一下素材。对于电影剪辑师来说,没有无用的素材。就我而言,即使已经完成了某一部分的剪辑,如果后来又发现有一个镜头正好
能用来更进一步地加强表现力,我还是会积极采用的。拍摄好的影片镜
头是相当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细微地观察素材,
仔细地寻找有助于影片表现的部分。
有时导演会问,“我拍过这个镜头吗?”,这时我觉得十分得意。
有些好镜头很有可能没有得到导演的重视,要将它们挖掘出来,并加以
利用,专业的剪辑师对这一点要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对于那些拍摄得
毫无激情可言的素材,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富有激情的镜头,我们可
以使它冷却,但是原本就没什么激情的镜头,要让它变富有激情,真得
很难。
作为一名电影剪辑师,我经常会有很“庆幸”的感觉,在工作时,
经常会遇到“幸亏事先拍摄了这一段”,“把这一段准备着”这样的情
况,事实上,它们确实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电影剪辑这项工作,
只有在准备好素材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现
场没有拍摄好足够的素材来剪辑,再好的剪辑师也做不出好作品。因此,
必须要抱着积极的态度去组织作品。
作为一名成名的剪辑师,挂须秀一在进行剪辑的时候,也有过改动
很大的作品,他说改动最大的要数河濑直美导演的作品《萌的朱雀》(嘎
纳电影节新人奖获奖作品)和古既智之导演的作品《情人们》(鹿丹电
影节最高奖获奖作品),这两部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两部作品,经过我的判断,被剪切掉了很多部分。导演按照它的
想法拍摄的内容,只占最后完成作品的一半左右。《萌的朱雀》由原来
的2小时35分钟左右剪切到了1小时32分钟,《情人们》也由原先的2小
时10分钟缩短到了1小时35分钟左右。导演最初拍摄的东西,被我剪切
掉了一小时以上。可以说,我是将用于烹制西餐的材料做了日本菜。
这两作品的拍摄素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说得太多”。为了
表达一件事情,使用了很多对白和台词,结果反而没有表达清楚。
其原先的作品,由于说得过多,表现得过多,使人感觉有些乏味。
但是,能拍摄出这么多镜头还是很好的。我们可以从中挑选生动的画面,
消减信息量。由此,大大激发观众的想象力。用个极端点儿的说法,如
果原先的电影是百米跑,那么开头的10米和最后的40米都被我剪掉了。
只留下拼命奔跑的部分,省略了其他部分。如果在后面再接上悲伤的表
情,就会让观众在想象中产生怜悯之情。这就好比给文章的字里行间加
上了更深的内容。
当然,一开始有些部分连导演都不认可,但是经过这些改动,确实使作品上了一个台阶。
挂须秀一的作品很多,现只列出他在[2002-2003]的电影作品:
2002 帕鲁的树
2002 FILAMENT
2002 UN loved
2002 白色的船
2002 EAT&RUN
2002 莎士比亚 罗蜜欧与朱丽叶
2002 眼前的恋人
2002 THE MESSENGER
2003 13级台阶
2003 阿云
2003 ALIVE
2003 地狱甲子园 ……
图1-1
图1-2
(注:以上对挂须秀一的采访稿和图片来自杂志[CGWORLD2003第6集],
仅作教学分析用途)
接下来介绍的是中国的一位著名电影剪辑师——周新霞,让我们来
听听她对剪辑的一些看法:周新霞喜欢用“绘画”来形容剪辑,她说:
“画面是用颜色表达画家心里想要的东西,而剪辑师则是通过镜头的组
合来表达自己。”
“画画的时候,浓艳淡彩——浓的时候大泼墨,浓浓的几笔勾勒出
来,淡的时候,只要一些虚的留白就过去了,但远看的时候,画的韵味
全在里面了,剪片子也是一样,有时候在表达对人物、对情节的感觉时,
一定要扣实了,但有些地方,则可以虚线的几笔让它过去,什么时候祥,
什么时候略,好的剪辑师对此往往会有非常准确的把握。”
“整个粗剪都完成了以后,剪辑师还要重新连一遍,这个过程特别
像画面的大框架画完以后,推出几米远,然后再看哪个感觉,什么地方
还需要几笔,什么地方可以再谈下去一些,我们看粗剪完的片子也是这
样,整个看完以后,我会想,这部片子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需要多加几个镜头,把人物的内心感觉和情节重点凸现一些?什么
地方针脚可以不用那么细,可以虚一些,撤几个镜头?这是一个找感觉
的问题,也是特别愉悦的过程!”
周新霞在电影剪辑的圈子里已经很有名气,但当记者问她,剪辑有
没有自己风格的时候,她很肯定地告诉记者:“剪辑师不应该有自己的
风格。”
“剪辑师不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但他应该了解各种影片的风格,并
掌握这些风格背后的剪辑技巧。比如,欧洲叙事风格的影片,往往是以
导演非常主观的感觉来叙事,以人物的情绪表达为主来呈现影片,你就
应该用这种风格的技巧来凸现导演的意图和影片的个性,如果是好莱钨
的影片,那就要有好莱钨的叙事手段,重视视觉冲击,很多时候要制造
一些视觉奇观,所以说,在剪辑的时候,剪辑师要把自己藏起来,而把
影片的风格和导演的个性凸现出来,如果剪辑师要表现自己的风格,非
要在欧洲电影叙事风格的影片中制造好莱钨的奇观,那就麻烦了,你会
毁了整部片子!
在电影行当里。每一个职业有自己的位置。剪辑师就是在台后,那
你就应该好好享受在剪辑台把“过去不是这样的东西通过你的剪刀变成
这样这样的东西”的感觉。
当谈到剪辑师和导演的关系时,周新霞说:“在和任何一个导演合
作之前,我都会先和导演很诚恳的谈自己的看法,与他共同讨论剧本,
共同考虑未来的影片风格。但是,我明白,影片是导演的艺术,导演要
的东西为先,其他人都是只能是一种想法,被导演采纳了固然是好,如
果不被采纳,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剪辑师和导演应该是这样一种关系:“剪辑师在后期用自己的感觉
来质疑导演拍摄的片子,质疑的同时下剪刀,剪完后导演到剪辑台上质
疑,审视剪辑师的东西,这样互相质疑,碰撞,一个个台阶上去,才能
提高,就像看着自己孩子长大的一个过程。”
“我觉得剪辑不能仅限于‘剪’和‘接’,而要经常出去走走,看
看其他艺术门类在做些什么,它们走到那里了,这些都会刺激你的创作
灵感,我剪故事之余,会愿意剪个广告,剪个MTV,这样就容易换思维。”
难得有空了,他喜欢去看看画展;有时侯到书店坐会儿,买几本书;
有时侯去看看行为艺术,这些东西都会给她一些刺激,让她保持一种好
奇的状态和情绪,这对于创作特别重要。
“我常常觉得,一个路不能走得太深,你得时不时出来,吸收一些
别的东西在进去。比如电影得叙述,我就喜欢渗入一些广告组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