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_第四章农用矿物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639.00 KB
- 文档页数:35
农业基础培训材料海安县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教育学习辅导资料之五:农业基础培训材料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吕继敏第一篇土壤第一节土壤的无机矿物颗粒一、无机矿物质颗粒的来源岩石与矿物风化的产物二、无机矿物质颗粒的组成(一)土壤中原生矿物组成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作用:土壤的骨骼,风化后释放养分。
1 、石英2 、长石: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3 、云母:黑云母白云母4 、辉石 5 、角闪石 6 、橄榄石 7 、磷灰石(二)次生矿物——在风化及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黏土矿物)( 1 )次生铝硅酸盐类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蛭石( 2 )含水氧化铁、褐铁矿、氧化铝等三氧化物等( 3 )简单的铝硅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规律:粗大的颗粒 --- 原生矿物为主;细小的颗粒 --- 次生矿物为主三、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化学组成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①氧和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②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含量很低。
③矿物的化学组成在成土过程中有变化壤矿物质颗粒的组成单粒 --- 单个存在于土壤中的大小不一的土粒。
复粒 --- 单粒相互黏结成的集合体。
土粒的分级 --- 根据土粒直径的大小,加以归类。
粒级 --- 土粒的大小分级。
(大小相似,性质相似)(一)分级标准( P11 表 1-3 )国际制美国制卡庆斯基制(苏联)中国制(二)各粒级的性质大小矿物养分比表面吸附性黏结性粘着性可塑性胀缩性石块大石砾大同母岩砂粒大石英少粉砂粒中原生、次生中粘粒小黏土矿物多(三)土壤质地1 、土壤质地的概念涂壤机械组成(土壤的颗粒组成)---- 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组合既颗粒大小及组成比例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土壤质地 ---- 不同的土壤机械组成所表现出的性质类型2 、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国际制美国制卡庆斯基制(苏联)中国制3、土壤质地的改良具不良性状的土壤质地:通体沙、通体粘、夹沙、夹粘、倒蒙金不良土壤质地的改良:客土、增施有机肥、引黄改土、翻沙压淤,翻淤压沙三)土壤质地第二节土壤有机质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及存在形态(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构成特点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矿物材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矿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在农业领域也具有特别紧要的应用。
农用矿物材料是指农业(农、林、牧、副、渔)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矿物材料。
按应用领域,可将农用矿物材料分为肥料矿物材料、饲料矿物材料、农药矿物材料和土壤及改良水土的矿物材料。
一、肥料矿物材料肥料矿物材料是指用于生产化肥或直接施用于作物作为肥料的矿物材料,包括含N、P、K的肥料矿物,含Mg、Ca的肥料矿物,含农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的肥料矿物等。
肥料矿物材料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作用重要有:l供给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l改善肥料的物理性状,如在肥料中添加沸石或黏土矿物可削减肥料的结块;l加添土壤的湿度和松散性;l提高肥料的汲取率和肥效,如可制作缓释肥;l改造土壤等。
1、肥料矿物材料分类(1)直接使用的肥料矿物材料:指那些不需进行深入加工,可直接施用于土壤中的矿物,如海绿石、霞石、蓝铁矿等;(2)配料矿物材料:指用于生产复合肥、长效肥的配料的矿物,如蛇纹石用于生产钙镁磷肥的配料;(3)原材料矿物材料:指生产化肥中所使用的各种矿物原材料以及肥料中使用的各种矿物添加剂。
如磷灰石可直接作肥料使用。
矿物添加剂是指添加于肥料中,用于改善肥料性状的矿物,如沸石和蛙石等可添加于肥料中,对肥料起到缓释作用,从而延长肥效。
2、肥料矿物材料的使用准则肥料矿物的使用方法、条件及用量都必需符合下列准则,以充足植物学、土壤学和肥料学的基本要求:(1)同等紧要律和不可替代律:这是指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其体内,不论多少都是同等紧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别生物功能都不能被其他元素所取代,微肥与N、P、K肥等一样紧要,都可使作物增产。
(2)养分平衡律:作物的产量要受常量和微量营养元素间应有的比例平衡关系制约。
当营养环境中平衡比例失调,缺少某个营养元素时,产量即受这一元素的制约,即产量随这一元素的加添而提高,这就是作物养分种类和数量上的平衡律。
序人类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天然及改性矿物材料将以原料来源广泛、产品性能优异等特点在净化环境、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广泛使用,高聚物的阻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早期应用的卤系阻燃剂在阻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毒烟,而这种毒烟在火灾过程中危害更大,因而在呼唤“绿色、环保”的 21 世纪,广泛采用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已成为阻燃剂发展之必然趋势。
该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将矿物材料与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把普通矿物材料与高技术新材料融合在一起。
该书既研究了重质碳酸钙、滑石粉等普通粉体材料,又对矿物晶须、纳米级矿物材料及功能性陶瓷粉的制备进行了系统论述。
三是在矿物材料制备过程中,强调了颗粒粒度与颗粒形状的控制,在分子、原子等超微粒子的层面实现矿物材料的控制生长,这是高新技术与传统学科有机结合的典范。
该书以矿物材料的制备为主线,首次将非金属矿深加工、粉体制备、矿物合成、矿物材料的应用有机结合在一起,分类进行论述,内容涵盖了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无机阻燃剂、保温材料、陶瓷粉体、纳米矿物粉体、矿物晶须、矿物助滤剂、树脂基摩擦材料及环境矿物材料等各方面的知识。
近年来,东北大学矿物材料与粉体技术研究中心在矿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成功地实现了硫酸钙晶须和纳米碳酸钙的工业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信该书的出版必将会对我国矿物材料工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 1 章1 . 1 绪论概述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有机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
矿物材料是指以天然矿物或岩石为主要原料经加工、改造所获得的材料或者能直接应用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矿物或岩石。
其含义包括四个方面:①能被直接利用或经过简单的加工处理(如破碎、选矿、切割、改性等),即可被利用的天然矿物、岩石;②以天然的非金属矿物、岩石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如焙烧、熔融、烧结、胶结等)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材料;③人工合成的矿物或岩石;④这些材料的直接利用目标主要是其自身具有的物理或化学性质,而不局限于其中的个别化学元素。
矿物加工知识点总结图一、矿石的分类矿石是指地壳中富含有用矿物的岩石,是矿产资源的主要来源。
根据矿石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将矿石分为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两大类。
1. 金属矿石金属矿石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通常包括有色金属矿石和黑色金属矿石两大类。
有色金属矿石主要包括铜矿、铅锌矿、铝土矿、镍矿、锡矿、钨矿、钼矿、铬矿等。
这些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热导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和电子电器等领域。
黑色金属矿石主要包括铁矿石、锰矿石、铬矿石等。
这些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磁性和导电性,广泛用于冶金、机械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2. 非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是指不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矿石、化工原料矿石和宝石矿石三大类。
建筑材料矿石主要包括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板岩、砂岩等。
这些矿石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坚固性,广泛用于建筑、道路和桥梁等工程中。
化工原料矿石主要包括石膏、盐矿、硫磺、磷灰石等。
这些矿石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和反应性,广泛用于化肥、化工和建材等行业中。
宝石矿石主要包括金刚石、蓝宝石、翡翠、珍珠等。
这些矿石具有高度的透光性和美观性,广泛用于首饰、工艺品和装饰等领域。
二、矿石的选矿矿石的选矿是指将矿石中有价值的矿物和杂质分离开的工艺过程,是矿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矿石的选矿主要包括破碎、磨矿、浮选、磁选和重选等阶段。
1. 破碎矿石破碎是将原始的矿石块破碎成适合进一步加工的颗粒状物料的过程。
破碎过程采用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设备。
2. 磨矿矿石磨矿是将矿石进行细化破碎,使其中的有用矿物颗粒细化,便于后续浮选和磁选的分离。
磨矿过程采用球磨机、矿石磨、煤矿磨等设备。
矿石浮选是指通过空气吹泡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杂质分离开的过程。
浮选过程中,通过给矿浆加入浮选剂和起泡剂,使有用矿物颗粒附着在泡沫上浮出,而杂质颗粒沉降到底部进行分离。
4. 磁选矿石磁选是指通过磁感应作用将矿石中的铁磁性矿物和非铁磁性矿物分离开的过程。
《认识矿物》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说出常见矿物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鉴别矿物。
3、理解矿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应用。
二、学习资源1、矿物标本:如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
2、实验器材:放大镜、小刀、盐酸、磁铁等。
3、相关书籍和科普视频。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矿物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
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到建造高楼大厦的钢材、水泥,都离不开矿物。
那什么是矿物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矿物吧!(二)知识讲解1、矿物的定义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2、常见矿物的特征(1)石英:通常为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硬度较大,具有玻璃光泽。
(2)长石:颜色多样,有白色、肉红色等,硬度比石英略低。
(3)云母:薄片具有弹性,颜色多样,常见的有黑云母、白云母。
(4)方解石:多为白色,硬度较小,遇盐酸会产生气泡。
3、矿物的鉴别方法(1)观察颜色、形状、光泽等外观特征。
(2)使用放大镜观察矿物的细节。
(3)用小刀刻划,测试矿物的硬度。
(4)通过与盐酸反应,判断是否含有碳酸钙。
(三)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对不同的矿物标本进行观察和实验。
2、记录结果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四)应用拓展1、生活中的矿物应用(1)宝石: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等,用于首饰制作。
(2)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来自于矿物。
(3)铅笔芯:由石墨这种矿物制成。
2、工业中的矿物应用(1)铁矿石用于炼铁,制造钢铁。
(2)铝土矿用于提炼铝,制作铝合金。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矿物的定义、常见矿物的特征和鉴别方法,以及矿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应用。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关于矿物的奥秘。
(六)课后作业1、收集身边含有矿物的物品,并分析其中所含的矿物成分。
2、到野外观察岩石,尝试鉴别其中可能存在的矿物。
《认识矿物》学历案一、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矿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矿物的分类和识别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矿物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地质学和矿物学的兴趣,增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课程内容(一)矿物的定义和形成1、矿物的定义: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天然结晶态单质或化合物。
2、矿物的形成:矿物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包括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等。
例如,岩浆在冷却过程中会形成各种矿物,如橄榄石、辉石等;在变质作用下,原有的岩石会发生矿物成分和结构的改变,形成新的矿物,如石榴子石、蓝晶石等;沉积作用则可以形成一些沉积矿物,如方解石、石膏等。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1、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可见光中不同波长光波选择性吸收和反射的结果。
有些矿物的颜色比较固定,如黄铜矿的黄色、孔雀石的绿色等;而有些矿物的颜色会因杂质的存在而发生变化,如石英可以呈现无色、白色、紫色等。
2、条痕: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通常,条痕比矿物的外观颜色更稳定,对于一些颜色相似的矿物,条痕可以作为重要的鉴别特征。
3、光泽:矿物的光泽取决于其对光的反射能力。
常见的光泽有金属光泽(如黄铁矿)、半金属光泽(如磁铁矿)、金刚光泽(如金刚石)、玻璃光泽(如石英)等。
4、透明度:透明度是指矿物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
可分为透明矿物(如水晶)、半透明矿物(如方解石)和不透明矿物(如磁铁矿)。
5、硬度: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或研磨的能力。
常用摩氏硬度计来衡量矿物的硬度,从 1 到 10 分别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解理和断口:解理是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结晶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断口则是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断裂面。
常见的解理有极完全解理(如云母)、完全解理(如方解石)、中等解理(如辉石)和不完全解理(如橄榄石)。
《认识矿物》学历案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矿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矿物,并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鉴别矿物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重难点1、重点(1)矿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光泽、硬度、解理等。
(2)常见矿物的特征和用途。
2、难点(1)准确鉴别矿物的物理性质。
(2)理解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三、课程内容(一)矿物的定义和形成矿物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矿物的形成过程多种多样,有的是通过岩浆的冷却和结晶形成,比如花岗岩中的长石和石英;有的是在溶液中沉淀形成,例如石灰岩中的方解石;还有的是通过变质作用产生,像是大理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1、颜色矿物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的矿物颜色比较单一,如黄铁矿呈现金黄色;而有的矿物颜色则比较复杂,如石英可能有白色、粉色、紫色等。
矿物的颜色可以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自色是矿物本身固有的颜色,如黄铜矿的黄铜色;他色是由于杂质混入导致的颜色,如纯净的石英是无色透明的,但由于含有杂质可能呈现出各种颜色;假色则是由于物理光学效应产生的颜色,比如晕色和锖色。
2、光泽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
常见的光泽类型有金属光泽,如黄铁矿、方铅矿等;半金属光泽,如磁铁矿;非金属光泽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金刚光泽,如金刚石;玻璃光泽,如石英、长石;油脂光泽,如石英断口;珍珠光泽,如珍珠;丝绢光泽,如纤维石膏等。
3、硬度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或研磨的能力。
德国矿物学家摩氏提出了摩氏硬度计,将硬度分为十级。
从低到高依次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在实际鉴别中,可以通过用已知硬度的物品去刻划未知矿物来大致判断其硬度。
4、解理解理是指矿物晶体在受到外力打击时,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
初中化学中天然材料教案
主题:天然材料
教学内容:认识天然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天然材料的种类
2.掌握几种主要天然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
1.认识天然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常见的几种天然材料
教学难点:
1.掌握天然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教材:初中化学教科书
2.教具:图片、实验器材
3.课堂布置:教室清洁整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入“天然材料”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天然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天然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包括植物材料、动物材料和矿物材料。
2. 分别介绍几种主要天然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如木材、棉花和石灰石等。
三、实验(20分钟)
选择一种天然材料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材料的性质和变化,加深对天然材料的认识。
四、讨论(10分钟)
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天然材料的优点和局限性,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天然材料并保护环境。
五、复习(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以便加深记忆。
六、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收集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天然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天然材料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珍惜和利用天然材料,为建设美丽家园作出贡献。
《矿物》学历案一、学习主题矿物二、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识别常见的矿物,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2、理解矿物的形成过程和分类方法。
3、掌握矿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
三、学习资源1、矿物标本:包括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常见矿物。
2、相关书籍:《矿物学导论》《奇妙的矿物世界》等。
3、网络资源:科普网站、视频资料等。
四、学习过程(一)引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矿物无处不在。
从我们脚下的土地,到建造高楼大厦的材料,再到身上佩戴的珠宝,都离不开矿物。
那么,什么是矿物呢?矿物又有哪些特点和种类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矿物的奥秘。
(二)知识讲解1、矿物的定义矿物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例如,石英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SiO₂),其内部结构呈现出规则的晶体形态。
2、矿物的形成过程矿物的形成主要有三种方式: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
(1)岩浆作用:当岩浆在地下深处冷却凝固时,会形成各种矿物。
例如,花岗岩中的长石、石英和云母就是在岩浆作用下形成的。
(2)变质作用: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原有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新的矿物。
比如,大理石就是由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其中的方解石晶体发生了重结晶。
(3)沉积作用:在地表环境中,通过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等过程,矿物质逐渐沉淀和堆积,形成沉积岩和相关矿物。
如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就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
3、矿物的分类矿物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按照化学成分分类和按照晶体结构分类。
(1)按照化学成分分类可以分为单质矿物(如金、银、石墨等)、化合物矿物(如石英、方解石、长石等)。
(2)按照晶体结构分类可分为结晶质矿物(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如石英)和非晶质矿物(内部结构无序,如蛋白石)。
4、常见矿物的特征(1)石英外观通常为无色透明或乳白色,具有玻璃光泽。
小学科学矿产资源(课件)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储存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利用潜力的自然资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许多物品都是与矿产资源有关的。
在小学科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矿产资源的相关知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将为四年级学生准备一份小学科学矿产资源的课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矿产资源的特点、分类和利用。
第一部分:什么是矿产资源?我们首先来了解矿产资源的定义。
矿产资源是指在地壳中存在的一种自然资源,它以带有矿物成分的矿体和矿化岩石的形式存在。
矿产资源分为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大类。
第二部分:矿产资源的分类1. 金属矿产金属矿产是指可以提炼出金属的矿石。
常见的金属矿产有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等。
这些矿石可以通过矿石的选矿、冶炼和提纯等过程,将金属元素分离出来,制成可供我们使用的金属材料。
2. 能源矿产能源矿产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常见的能源矿产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这些能源矿产是由动植物在地下埋藏数百万年形成的。
煤炭是一种化石燃料,在发电、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石油和天然气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它们在加工工业、交通运输以及石化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是指不能提炼出金属的矿石,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起到重要作用的矿产资源。
常见的非金属矿产有石膏、石灰石和盐等。
石膏常用于建筑材料的制造,石灰石则是产生石灰的重要原料,盐是我们日常食品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第三部分:矿产资源的利用矿产资源的利用是指通过开采和加工等一系列行为,将矿产资源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可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矿产资源的开采矿产资源的开采是指通过采矿工艺,将地下矿石和矿矿化岩石开采出来。
开采的方式和方法因不同矿种而异。
对于表层矿床,如煤矿和铁矿石,常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