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
- 格式:doc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29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最新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六)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Mn-5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科学工作者研究某细胞的成分时,提取到两种大分子物质T 和D ,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t 和d 。
已知t 是葡萄糖,且T 遇碘变蓝,D 可以被胃蛋白酶消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T 和D 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B .d 物质肯定含有氮元素而不含硫元素C .物质D 的基本组成单位d 有4种 D .细胞肯定为植物细胞,T 物质是纤维素【解析】D 可以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消化,则其应该是蛋白质,多糖和蛋白质形成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A 正确;D 是蛋白质,则d 是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有C 、H 、O 、N ,少数还含有S ,B 错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大约有20种,C 错误;物质T 基本单位是葡萄糖,且T 遇碘变蓝,所以T 是淀粉,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D 错误【答案】A2.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宜采用纸层析法B .调查作物植株上跳蝻的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样方法C .改良某种缺乏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宜采用诱变育种D .调查某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宜在患者家系中随机抽样调查【解析】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宜采用纸层析法,A 错误;调查作物植株上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B 错误;改良某种缺乏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宜采用诱变育种,C 正确;调查某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宜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 错误。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九)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Ba-137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信息分子的识别都要依赖于膜上受体蛋白B .小球藻和念珠藻都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C .合成酶的场所是细胞中的核糖体D .除RNA 病毒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答案】D【解析】识别信号分子的受体蛋白有些位于细胞表面,有些位于细胞内,A 错误;念珠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B 错误;细胞内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少数酶是RNA ,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C 错误;除RNA 病毒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正确。
2.下列有关DNA 和RNA 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RNA 都是由DNA 转录而来B .不同生物的DNA 分子,其空间结构基本相似C .同源染色体的DNA 分子之间的碱基数目一定相等D .若DNA 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A 占23%,则该链中G 占27% 【答案】B【解析】某些病毒体内只有RNA ,没有DNA ,则其RNA 不是DNA 转录形成的,A 错误;不同生物的DNA 分子,其空间结构基本相似,都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B 正确;同源染色体的DNA 分子之间的碱基数目不一定相等,C 错误;单链DNA 中碱基没有互补配对,因此只知道单链中的一种碱基的比例,无法计算其他碱基的比例,D 错误。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Ga-70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生物膜。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生物膜上的各种组成成分均匀分布.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心肌细胞中ATP 的合成均在生物膜上进行.蓝藻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答案】B解析】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镶嵌、横跨、贯穿等分布方式,未均匀分布,A 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B 正确;心肌细胞可以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并合成ATP ,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C 错误;蓝藻为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D 错误。
卷只装订不密封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下图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为解旋酶,可使DNA分子氢键断裂.②处碱基发生替换则多肽链可能变短.该图体现了传统的中心法则全过程.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可发生图示过程答案】B解析】①为RNA聚合酶,A错误;②处碱基发生替换可能使终止密码提前出现,导致多肽链变短,B正确;该图只包括了转录和翻译过程,没有体现DNA复制、RNA复制和逆转录等过程,C错误;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不会发生图示过程,D错误。
.某医生接待了甲、乙(甲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两位同时手被割破的病人,查看伤口并询问相关情况后,决定给甲注射破伤风疫苗,给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英语(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短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8.C.£9.15.1.What does John find difficult in learning German?A.Pronunciation.B.Vocabulary.C.Grammar.2.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Colleagues.B.Brother and sister.C.Teacher and student.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bank.B. At a ticket office.C. On a train.4.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A restaurant.B.A street.C.A dish.5.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her interview?A.It was tough.B.It was interesting.C.It was successful.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八)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a-40 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正确的是A.只要微粒直径足够小就能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温度不仅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也影响被动运输的速率C.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镶嵌于细胞膜表面D.水分子进出原核细胞的速率远大于进出真核细胞的速率【答案】B【解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气体分子及脂溶性小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氨基酸、离子等物质进出细胞一般是主动运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温度可以使得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速度改变,所以温度不仅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也影响被动运输的速率,B正确;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全部或部分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因此水分子进出原核细胞的速率与进出真核细胞的速率差异不大,D错误。
2.下图为科学家设计的DNA合成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利用大肠杆菌来探究DNA的复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试管①到试管③,细胞内的染色体复制了两次B.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提取DNA更方便C.试管③中含有14N的DNA占3/4D.本实验是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假设的验证【答案】D【解析】大肠杆菌细胞内没有染色体,A错误;噬菌体专营寄生生活,不能在该培养液中繁殖,所以不能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B错误;试管③中含有14N的DNA占100%,C 错误;本实验是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假设的验证,D正确。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个人精心校对版,附参考答案)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诸于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与西方的思想文化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最新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Ba-13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依图可判定该个体为雌性B .图甲和图丙可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C .若图乙中的2、3表示两条X 染色体,则说明该细胞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D .重组性状要在后代中表现出来,一般要通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来实现2.实验研究发现K +、Na +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如果在人工质膜中加入缬氨霉素,K +可以通过人工质膜。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B .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 .实验证明加入缬氨霉素的人工质膜有选择透过性D .K +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3.下列研究活动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大的是A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在某地区人群中进行B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取样前没有振荡试管C .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只统计了样方内的全部个体D .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麻雀种群密度时,部分麻雀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4.将A 、B 两种物质混合,T 1时加入酶C 。
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 、B 浓度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酶C 为该反应过程提供能量 B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 2值增大 C .T 2后反应体系中酶活性降低 D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不变 5.转座子是一段可移动的DNA 序列,这段DNA 序列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插入另一位点。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囊泡运输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B.生物膜的更新可通过囊泡运输实现C.只有大分子物质才通过囊泡运输D.囊泡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囊泡膜属于生物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与蛋白质,A正确;内质网膜可以通过囊泡与高尔基体膜间接相连,高尔基体膜同样也可以通过囊泡和细胞膜发生融合,从而实现膜成分的更新,B正确;神经递质也是通过囊泡进行运输,但是神经递质不是大分子,C错误;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要消耗能量,D正确。
2.细胞核中某基因含有3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占2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该基因中含有氢键720个,其转录的RNA中也可能含有氢键B.该基因第三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1260个C.该基因可边转录边翻译D.由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最多含有100种氨基酸【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细胞核中某基因含有3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占20%,则该基因中含有氢键数=600×20%×3+600×(50%-20%)×2=720个,基因转录形成的RNA 包括tRNA、rRNA、mRNA,其中tRNA分子中含有少量的氢键,A正确;该基因第三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数=600×(50%-20%)×23-1=720个,B错误;只有原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细胞核基因不行,C错误;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最多20种,D错误。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好教育云平台最新高考信息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Cl-35.5 Cu-64 Sn-119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 .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 C .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简单 D .蓝藻有丝分裂所需能量来自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答案】B【解析】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不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如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就不在核糖体上合成,A 错误;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会增大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需酶的附着位点,所以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B 正确;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形成并不是在高尔基体上,所以蛋白质空间结构简单与否与高尔基体的有无无关,C 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有丝分裂这种增殖方式,D 错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2.研究发现果蝇的Indy基因与体内的能量利用和储存有关。
该基因变异后,可限制果蝇细胞水平的能量吸收,如果对果蝇进行节食处理,果蝇的寿命也会明显延长。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Indy基因变异后,果蝇细胞不再衰老,细胞寿命延长B.只要对果蝇的基因进行诱变,就可限制果蝇细胞水平的能量吸收C.果蝇Indy基因的正常表达是通过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来实现的D.果蝇Indy基因的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答案】D【解析】Indy基因变异后,果蝇的寿命明显的延长,说明果蝇体内细胞衰老的速度减慢,而不是不再衰老,A错误;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对Indy基因进行诱变,不一定能限制果蝇细胞水平的能量吸收,B错误;果蝇Indy基因的正常表达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来实现的,C错误;果蝇Indy基因的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D正确。
3.人接种埃博拉病毒(EBV)疫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出现相应抗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被动免疫以诱发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B.抗体与内环境中病毒类抗原发生中和而失效C.血液中出现抗体可以确定其已被病原体感染D.抗原和抗体比较,前者的成分不都是蛋白质【答案】D【解析】接种疫苗让机体产生抗体是主动免疫过程,A错误;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内环境中的埃博拉病毒发生中和,而不是病毒类抗原,B错误;血液中出现抗体不能确定是否已被病原体感染,有可能是接种过疫苗,C错误;抗体都是蛋白质,而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质,D正确。
4.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及植物激素抑制剂S处理水仙茎切段,48小时后测得水仙茎切段的伸长率如图所示,该实验数据不能支持的结论是A.不添加IAA和GA时茎段仍能生长B.IAA和GA均能促进茎伸长,IAA的作用效果更好C.IAA和GA在促进茎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D.植物激素抑制剂S能抑制IAA和GA的作用【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①组不添加IAA和GA,茎段伸长率为20%,说明茎段仍能生长,A 正确;比较①②④三组,可知IAA和GA均能促进茎伸长,且IAA的作用效果更好,B正确;比较②③④组,可知IAA和GA在促进茎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C正确;比较②⑤两组,可知植物激素抑制剂S不能抑制IAA的作用,D错误。
5.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以下说法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从功能看,都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其上携带与性别相关的基因B.从形态结构看,人类X染色体和Y染色体存在着同源区段C.从来源看,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D.从减数分裂中的行为看,二者都能够联会、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子细胞【答案】A【解析】X染色体和Y染色体都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其上携带与性别相关的基因(如红绿色盲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不能说明它们是一对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存在着同源区段可以说明二者是同源染色体;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可以说明二者是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联会、分离,说明二者是同源染色体。
选A。
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不同功能的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种类发生差异B.细胞分化使机体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C.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染色加深D.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贯穿于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答案】C【解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会导致不同功能的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种类发生差异,A正确;细胞分化可以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形成各种不同细胞,进而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而每一种器官都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这样就使得机体内可以同时进行多项生理活动,而不相互干扰,这样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C错误;细胞衰老和细胞分化是由基因控制的,贯穿于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D正确。
7.《本草纲目》对白酒(俗称烧酒)的制造过程有如下叙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蒸发C.干馏D.升华【答案】A8.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的Cu:2Fe3++ Cu2Fe2++Cu2+B.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 Na2O2+2Cu2++2H2O4Na++2Cu(OH)2↓+O2↑C.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4H++NO3-Fe3++NO↑+2H2OD.用Na2CO3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aSO4(s) +CO32ˉ(aq)CaCO3(s)+SO42ˉ(aq)【答案】C9.UrolithinA是一种含氧杂环化合物,在合成有机材料和药品中有重要应用、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 13H 6O 4B .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上C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D .1mol 该有机物与H 2反应时,最多消耗6mol H 2 【答案】D10.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答案】C11.如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为惰性电极的电解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闭合开关K 时,电极B 为负极,且电极反应式为:2Brˉ﹣2eˉBr 2B .装置(I)放电时,总反应为:2Na 2S 2+Br 2Na 2S 4+2NaBrC .装置(I)充电时,Na +从左到右通过阳离子交换膜D .该装置电路中有0.1moleˉ通过时,电极Ⅹ上析出3.2g Cu 【答案】B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占据三个周期。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同由W、X、Z和SO42-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其单质化学性质也很活泼B.Z与X、Y形成的常见盐的水溶液会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溶于X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中D.由W、X、Y 三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盐【答案】B13.常温下向浓度均为0.10 mol/L、体积均为1mL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分别加水,均稀释至VmL;两种溶液的pH与lg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K a1(CO32ˉ)(K a1为第一级水解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ˉ4B.曲线N表示Na2CO3溶液的pH随lgV 的变化关系C.Na2CO3溶液中存在:c(Na+)>c(CO32ˉ)>c(OHˉ)>c(HCO3ˉ)>c(H+)D.若将Na2CO3溶液加热蒸干,由于CO32-水解,最终析出的是NaOH固体【答案】D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α、β、γ三种射线的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均不相同,β射线的实质即是电子流,一铝板放在匀强磁场中,让β粒子垂直穿越铝板,已知β粒子穿越铝板的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为原来的三分之二,速度方向和磁场垂直。
不计重力,则β粒子在穿越铝板前后的轨道半径比A .3:2B .1:3 CD.2【答案】C【解析】穿过铝板前后的速度之比为12v v == ,根据mv r qB = 可知β粒子在穿越铝板前后的轨道半径比1122r v r v ==C 。
15.关于质量亏损和原子核的结合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释放的能量B .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C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会出现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化为释放的能量D .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越大,则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就越小,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平均每个核子的质量亏损就越小【答案】B【解析】根据结合能的定义可知,分散的核子组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结合能,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故A 错误;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该过程中要释放能量,所以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故B 正确;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会出现质量亏损,质量亏损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选项C 错误;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越大,则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就越小,平均每个核子的质量亏损就越多,D 错误;故选B 。
16.宽为L 的两光滑竖直裸导轨间接有固定电阻R ,导轨(电阻忽略不计)间I 、Ⅱ区域中有垂直纸面向里宽为d 、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I 、Ⅱ区域间距为h ,如图,有一质量为m 、长为L 电阻不计的金属杆与竖直导轨紧密接触,从距区域I 上端H 处杆由静止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