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皮胎果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种植技术和政啤特(皮胎)果梨无公害栽培技术何建云1 曹全斌2 徐东升1 梁克伟1 曹 辉2 常承源1(1.临夏州林木种苗服务站,甘肃临夏 731100;2.和政县辉林仓储销售专业合作社,甘肃和政 731200)摘 要 和政皮胎(啤特)果又叫芽面包,是甘肃省临夏州的优良乡土梨树,已成为发展村级产业和致富奔小康的优良产品。
基于此,根据多年栽培实践,从无公害生产的相关技术及其质量标准、苗木培育、建园、整形修剪、施肥和灌水、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总结和政啤特(皮胎)果梨无公害栽培技术。
关键词 和政啤特(皮胎)果梨;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和政啤特果学名为皮胎果,俗名酸巴梨,系蔷薇科梨属秋子梨系统的一个地方栽培品种,为甘肃省中部西南高海阴湿地区栽植的乡土梨树品种,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综合开发的主要造林品种。
开展啤特(皮胎)果无公害生产,一方面能提高啤特(皮胎)果梨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还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升该产品的经济效益。
为使啤特(皮胎)果梨无公害生产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实用化,笔者从无公害生产的相关技术及其质量标准、苗木培育、建园、整形修剪、施肥和灌水、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探讨了其栽培技术。
1 无公害生产的相关技术及其质量标准1.1 生产环境质量标准 梨树生长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海拔1 900~2 500 m,极端低温-27℃,极端高温29℃,年均温4℃~7℃,≥10℃的有效积温1 600℃~2 200℃,年降雨量600 mm以上。
建立梨园的具体要求:pH值7.6~8.0,总汞≤0.5 mg/kg,总铬≤200 mg/kg,总砷≤30 mg/kg,总铅≤300 mg/kg,总镉≤0.03 mg/kg,总铜≤200 mg/kg;空气质量要求为总悬浮颗粒物≤0.3 mg/m2,二氧化硫≤ 0.15 mg/m2,氟化物≤7 mg/m2。
对于套袋对皮胎果梨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是临夏地区特有的优良乡土经济树种,皮胎果梨为热性果品,经后熟后方可食用。
具有养胃润肺、消痰止咳、软化血管等多种保健功能,是临夏人民非常喜食的热性果品,老幼病残皆可食用[2]。
皮胎果在临夏州主要有皮胎果(酸巴梨)、干长把、白果等三个品种类型。
临夏州的和政县、临夏县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大力发展皮胎果,现发展面积已达1.19hm2,但生产的果品品质较差,在市场上的售价不高,本试验试图通过对皮胎果进行套袋,以期生产出品质高、无公害的皮胎果,提高本地区果品档次,增加果农收入。
1 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点位于临夏州和政县的南阳山村皮胎果园,果园地势平坦,光照充足,管理水平较高。
海拔高度2 217 m。
土壤为黑垆土,气候属半湿润区气候,年平均气温5~6℃,有效积温1 800~2 000℃,全年无霜期在约130 d,年均降雨量600 mm,无灌水条件,交通便利。
2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10年6-9月在临夏州和政县南阳山村皮胎果园进行。
选择树势中庸、健壮负载量基本一致的树体,树龄为15 a,株行距3 m×5 m。
袋种有白色单层袋、内棕外黄双层袋和内黑外棕双层袋3种,套袋时间设计为每隔10 d进行1次,共分5次进行,即6月中旬、6月下旬、7上旬、7月中旬和7月下旬,套袋前喷杀灭菊酯1 200倍液,久效磷800倍液,磷酸二氢钾400倍液,喷药2 d后套袋。
套袋时,使梨果在袋内悬空,使袋体鼓起,并使通气放水口张开,然后把袋捆紧[3-4]。
去袋时间设计为分3次进行,间隔期为10 d,即8月下旬、9月上旬和9月中旬带袋采收,待果实变黑后到甘肃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进行了水分含量、有机酸、总糖、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3.1 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1)不同袋种对果实的着色有不同的影响,通过试验,白色单层袋基本不改变果实着色;内黑外棕袋效果最佳;内棕外黄袋介于两者之间。
不套袋皮胎果果实颜色为绿色,果皮厚且粗糙,果点多,机械损伤严重;套袋皮胎果果实颜色为淡黄色,果实外观好,果点少,果皮薄且细腻,基本没有机械损伤。
Z h i f u j i n g y a n皮胎(啤特)果(Pyrus sing jorgensis yǖ)又叫芽面包,生长于海拔2200-2800m的高寒阴湿山区的一种优良乡土梨树。
果实经后熟,颜色变褐,果肉变软,汁多,味甜微酸可贮~次年4月,据测定,果实中活性钾含量为45.54mg/kg,同时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营养丰富,可鲜食,还可加工成果汁饮品,有促进消化、润肺、化痰、镇咳、强心之功效。
单果重100g左右,最大单果重达到560g。
备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是该地区众多果树中筛选保留下来的唯一的一种有市场并有较好前景的果树品种。
其果品除满足本地市场外,还销往甘南、临洮、兰州等邻近区。
皮胎(啤特)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地群众发展村级产业、致富奔小康的“金果果”。
一、砧木苗培育1、种子处理用木梨种子培育砧木苗。
春播种子在播种前必须进行处理,多采用层积处理法,即将种子用凉水浸泡1~2d,与干净湿细沙(湿沙含水量在50%左右)按1:5的比例混合均匀,盛于木箱中,放在阴凉处。
需经常上下翻动、洒水、清除霉烂种子,待种子一半露白时立即播种,层积约50d。
若种子量大时,可选背风、阴凉、排水良好处挖宽深均1m的沟,长依种子的多少而℃定,进行层积处理,上覆土盖草,其它同前。
未经层积处理的种子播种时,可在播种前10d,将种子浸泡24h,与干净湿细沙(湿沙含水量在50%左右)按1:5的比例混合均匀,置于阴凉处1~2d,然后放入20℃室内催芽10d左右,有一半种子露白时马上播种。
2、育苗地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中性和微碱性土壤。
作床,床高10cm,宽40cm,床间距40cm,长依土地状况和管理情况确定。
3、播种与管理4月上中旬播种,宽窄行条播,窄行距10~15cm,宽行距25~30cm,在床面按行距横向划线开沟,沟深1.5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细土1.5cm,并耙平稍踏,有条件的地方可覆薄膜或作薄膜小弓棚(弓棚高20cm)。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4,20(17)临夏皮胎果特性特征与营养价值及其繁育技术吴宗成1安树康2(1临夏县大夏河景观带绿化所,甘肃临夏731800;2临夏州农科院林科所,甘肃临夏731100)摘要:该文从特性特征、营养价值及繁育技术3个方面对临夏皮胎果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临夏皮胎果;特性特征;营养价值;繁育技术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7-70-021特性特征临夏皮胎果(Pyrus sinkjorgensis Yü),别名皮胎果、和政啤特果,系蔷薇科梨属秋子梨系统的一个地方栽培品种,是临夏州原生木梨经长期人工选育、栽培形成的优良乡土树种,已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
处于梨属植物分布的上限,为甘肃西南部冷凉性半湿润区栽植的特有梨树品种,在海拔2000~2500m之间栽植,和政县、临夏县、积石山、广河县为集中栽植区,2007年被甘肃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为甘肃省第四批林木良种,甘肃“十大名果”。
该品种寿命长、挂果期长、产量高。
果实倒卵形,果大,单果重150g,大果400g;可贮至翌年4月。
加工产品“松鸣岩”牌啤特果果汁饮料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
树势强健,丰产,品质中上,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
对土壤要求不严,喜阴湿,抗寒力强,不易感病。
临夏皮胎果为三倍体(3n=51)品种,栽培中不宜选作授粉树,截止2013年底临夏皮胎果栽植面积达到21507hm2。
2营养价值2.1果实营养价值临夏皮胎果果实肉质较粗而松软,石细胞较多,果汁多,性温,甘酸适度,有较浓的香气,果实含多种营养成分。
经测定,其果实具有极高的热能7.48kJ/g、色氨酸(46.92mg/100g)和维生素B2(1.5μg/g),富含粗脂肪(0.43%)、粗纤维(6.31%)和铁(39μg/g)。
总糖(葡萄糖)8.0%,总酸(苹果酸)0.6%、维生素B10.01μg/g、维生素C20μg/g、蛋白质0.35%、胡萝卜素0.36μg/g、K790μg/g、Ca100μg/g、P100μg/g、Mg87μg/g、Na38μg/g、Zn1.4μg/g、Cu0.8μg/g、Mn0.3μg/g、18种氨基酸总量3.76mg/g。
基金项目临夏州科技局科研项目“高寒湿润半湿润区梨归蒜互作机理研究及无公害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0-L-3-03)。
收稿日期2014-10-272010—2014年,开展了“高寒湿润半湿润区梨归蒜互作机理研究及无公害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截至2013年底,项目区临夏皮胎果种植面积21507hm 2,其中10年以下果园17500hm 2,占总面积的81.4%,大部分适宜于间作当归、大蒜、小麦等低杆作物。
2012—2013年,选择甘肃和政县三十里铺镇南阳山临夏皮胎果果园46hm 2,距树基1.5m 范围以外间作当归、大蒜。
试验地海拔高度为2200m ,阴坡中部,平地。
年平均气温为5.2℃,≥10℃积温1800℃,年日照时数2478h ,无霜期130d ,年降水量625mm 。
黑土,土层厚,质地疏松,土壤肥沃,pH 值7.8,无灌溉条件,前茬作物为小麦。
试验果园于2000年春季建园,株行距4m×6m ,按L 9(34)正交试验法布设高产高效栽培试验,最佳组合平均产鲜当归16735kg/hm 2、临洮红蒜鲜蒜头7350kg/hm 2、临夏皮胎果鲜果14715kg/hm 2,其产值分别为185310、36750、44145元/hm 2,3种作物总产值266205元/hm 2、纯收益216960元/hm 2。
试验表明,临夏皮胎果—当归—大蒜间作是一种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将三大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多功能立体种植模式,可在生长季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收益,提高土地和光、热、水资源利用率。
现总结临夏皮胎果—当归—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临夏皮胎果建园临夏皮胎果适宜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pH 值6~8的土壤中生长。
在生产中要选择土类为黑土、垆土类黄麻土、砂壤土,且排灌良好的建园。
用两年生Ⅰ级苗(苗高1.2m 左右、地径2.0cm 以上,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完整)春季造林,株行距2m×6m 。
临夏皮胎果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
皮胎果,又称剥皮梨、亚面包梨,属秋子梨系统。
目前皮胎果已作为临夏地区的主要梨品种推广,为了让更多的业内人士认识了解皮胎果,现将皮胎果的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主要性状
1.1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倒卵圆形,纵径7.4cm,横径
6.4cm,平均单果重125g,最大150g。
果皮暗黄色,较光滑,有蜡质,果点较大而圆,锈色显著,全面散生;果梗较粗,长2.2cm,梗洼浅而极狭,正圆;萼片宿存、开张,萼洼浅而广,萼筒漏斗形;果肉黄白色,质地较粗、松,汁液多,酸甜适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 %,果心大,品质中等。
果实采后需后熟,后熟期20d(天)左右;果实耐贮性强,冻藏可贮至翌年3月份。
1.2生长结果习性皮胎果生长势强,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易形成腋花芽。
幼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随树龄增大转向短果枝群结果,花序坐果率可达90 %以上。
皮胎果丰产期长,果枝群结果可持续15a(年)。
幼树4年生开始结果,
20年生树株产200kg左右,最高可达350kg。
目前临夏有些地区皮胎果树龄高达160a(年),生长好,单株产量达到2 000kg左右。
1.3物候期在临夏地区,3月下旬花芽萌动,4月中旬初花,4月中下旬盛花,4月底终花,9月中旬果实成熟,11
月上旬落叶。
果实发育期120d(天)左右。
1.4抗逆性皮胎果适应性强,容易栽培,抗寒、抗旱、耐瘠薄,抗病虫能力强,适宜阴湿冷凉地区栽培。
2栽培技术要点
2.1加强土肥水管理皮胎果坐果率高,树势易衰弱,对肥水条件要求高。
一般采果后,结合深翻改土,每667m2(亩)施基肥3 000~5 000kg,并注意追施萌芽前的氮肥、花后至花芽分化前的多元复合肥和果实膨大期的钾肥,适当配合磷肥。
另外,结合打药,叶面喷肥3~4次,前期以氮肥(如
0.2 %~0.3 %尿素)为主,后期以磷、钾肥(如0.2 %~0.3 %磷酸二氢钾)为主。
水分管理应重点抓好开花前、新梢快速生长期、采果后和越冬等时期的灌水,雨季注意排水。
2.2合理整形修剪根据皮胎果的品种特性,宜采用3m×4m株行距建园,树形以主干疏层形树形为宜。
幼树修剪时主要应用轻剪长放和冬夏剪相结合的方法。
对骨干枝,以拉
枝开角、培养结果枝组为主,枝组的培养采用先放后缩法;对临时枝,原则上要多留,以缓和树势;对旺长枝,只要位置适当,可利用腋花芽结果。
夏剪主要是疏除过密枝和拉枝开角。
盛果期对于结果枝,应根据枝条软、脆的特点,或支撑或拉吊,避免被果压断。
冬季修剪时对已缓势转弱的结果枝适当短截,以促进生长。
2.3严格花果管理该品种成花较易,甩放枝条多能成花。
皮胎果坐果率高,留果量过多时,会影响单果重和品质,易造成树体衰弱,所以要严格疏花疏果。
一般在花序分离至初花期疏花,每隔20cm留1个花序。
疏果在花后25d(天)内完成,疏果标准为:(1)按果枝距离和粗度留果,果枝径粗1cm 左右,每20~30cm留1个果;果枝径粗3cm左右,每10~15cm 留1个果。
(2)按叶果比留果,适宜的叶果比应掌握在60∶1左右。
2.4适时适法防治病虫害皮胎果抗病性较强,一般年份病虫害较轻。
目前,发现的病虫害主要有黑星病、锈病、梨星毛虫、梨小食心虫等。
防治措施为:(1)在冬季或初春刮去枝干上开裂的老翘皮,集中深埋或焚烧。
(2)萌芽前喷5 °Be石硫合剂。
(3)果实膨大期用
0.1 %~0.2 %代森铵溶液喷洒枝条,或用0.9 %或18 %阿维菌素乳油3 000~5 000倍液混40 %福星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梨木虱和黑星病,兼治蚜虫。
对梨小食心虫采用4.5 %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4)谢花至幼果期用12.5 %特普唑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梨锈病和白粉病,用70 %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黑星病。
甘肃省临夏农校(731100)张学芬王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