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六步法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25
写作文时一般六个步骤写作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将介绍一般写作文的六个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明确题目。
写作文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理解题目要求,确定写作的主题和范围。
比如,如果题目是“我的假期生活”,那么我们就要确定写作的内容是关于假期的生活经历,可以包括假期的活动、感受、收获等方面。
第二步,构思大纲。
构思大纲是写作文的重要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条理地展开写作。
在构思大纲时,可以先列出要写的主要内容点,然后在每个内容点下面再列出具体的细节和例子。
比如,对于“我的假期生活”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先列出假期的活动、感受、收获等几个主要内容点,然后再在每个内容点下面列出具体的细节和例子。
第三步,展开写作。
在展开写作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生动。
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要注意段落结构的合理安排,使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第四步,审查修改。
写完文章后,要进行审查修改,检查文章的逻辑性、连贯性和语言的规范性。
可以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审查修改,确保文章表达清晰、流畅、准确。
第五步,润色修改。
在审查修改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文章进行润色修改,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优美、精练。
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六步,最后定稿。
在进行了润色修改之后,就可以最后定稿了。
定稿时要注意文章的格式规范,包括字数、字体、字号、段落间距等方面的要求。
总之,写作文时一般可以分为六个步骤,明确题目、构思大纲、展开写作、审查修改、润色修改、最后定稿。
希望大家在写作文时能够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提高写作水平,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时评类作文“六步作文法”
正文:
Hey,你们有没有觉得写时评作文特别头疼?一大堆观点要表达,还得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别急,我这儿有个“六步作文法”,帮你轻松
搞定时评作文。
第一步,先来个“引”。
就像聊天开场白一样,简单提一下话题,引
起大家兴趣。
别太长,一两句话就行。
第二步,“议”。
这步得深入点,针对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记得,
观点要明确,别模棱两可的。
第三步,“联”。
就是联系实际,把观点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
这样,你的观点就更有说服力了。
第四步,“辨”。
这一步是辩论环节,可以提出一些可能的反对意见,然后逐一反驳。
这样,你的文章就更全面,更有深度了。
第五步,“结”。
总结前文,重申自己的观点。
但别重复,可以用不
同的方式表达,让读者印象深刻。
最后一步,“警”。
这是升华,可以提出一些警示或者建议,让读者
思考,给文章画上圆满的句号。
记住这六步,时评作文就变得简单多了。
下次写作时,不妨试试这个
方法,说不定能给你带来惊喜哦!。
小学作文指导:写作文的六大步骤
嘿,小伙伴们,写作文是不是有时候感觉挺头疼的?别担心,我来给
你们支支招,告诉你们写作文的六大步骤,让你们写作文变得轻松又
有趣!
第一步:确定主题
首先,得知道你的作文要写啥。
是关于一次旅行的记叙文,还是介绍
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说明文?确定主题就像是给你的作文定个方向,
这样写起来才有目标。
第二步:收集素材
接下来,就是搜集和你的主题相关的信息啦。
可以是你自己的经历,
也可以是从书本、网络或者别人那里听来的故事。
记得,素材要真实、有趣,这样作文才能吸引人。
第三步:构思提纲
有了素材,就得好好想想怎么组织它们。
可以列个提纲,把你想写的
点一条一条写下来,然后排个序,这样写作的时候就不会乱糟糟的了。
第四步:动笔写作
现在,可以开始写了!根据你的提纲,一段一段地写。
记得,开头要
吸引人,中间要详细,结尾要有力。
写作的时候,用自己的话,表达
自己的想法,这样作文才会有个性。
第五步:细心修改
写完了别急着交作业哦,还得检查修改。
看看有没有错别字,句子通
不通顺,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细心修改,作文才能更上一层楼。
第六步:朗读润色
最后一步,大声朗读你的作文。
这样能帮你发现读起来不顺的地方,
或者听起来不够好的句子。
读着读着,你就能感觉到哪里需要改,然
后再润色一下,作文就完美啦!
好了,小伙伴们,写作文的六大步骤就介绍到这里。
记得,写作文不
是一蹴而就的,多练习,慢慢来,你们都能写出精彩的作文!加油哦!。
六步轻松写出优秀作文作文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
作为初中生,我们将要面临人生重要转折点的中招考试,怎样让自己在中考考场上写出能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优秀作文乃至满分作文。
今天,我们的六步作文法将助你一臂之力。
一、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感悟。
很多同学在写作时总是找不到可用的素材,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就是缺少这方面的积累。
其实,作文素材并不难找,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思考、多积累,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发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就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要想自己在写作中得心应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
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锁定观察重点,调动五官,持续观察,增强对事物的感悟,并养成写日记、周记的好习惯,把平时观察到、感悟到的东西都及时记录下来。
同时,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多参与生活事件,从而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及领悟能力,丰富自己的记忆宝库。
最后,还要在平时多进行素材提取训练,经常有意识地敞开记忆,象过电影似的从过去的岁月里追寻素材、把握素材、运用素材。
这样,作文时才能随心所欲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材料来为我所用。
2.从课外阅读中丰富写作素材。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做好阅读笔记,从书籍中吸取营养,拓宽知识面,丰富情感和生活体验,增强语言能力,从而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
那些经典事例、好词好句应努力做到熟记于心,并经常回忆和使用素材进行写作,加强对素材的理解和对作文内容的把握,只有这样,写作时才能随手拈来、应用自如。
3.学会甄别和选择材料。
占有了大量素材,却不一定会写出好文章。
这除了运用技巧的差别外,还有一个甄别、选择的问题。
有的同学平时积累了大量素材,可是,提起笔来却仍是头脑空空,或虽感到有件事很好,却不知如何揉合到文章中,原因就是不会甄别和选择材料。
写作文时一般六个步骤
1.确定写作主题:以题目为中心,确定要说什么,把握素材和思路。
2.分析文章要点:根据主题,列出你要表达的要点,用思维导图或者列表的形式进行思路归纳。
3.发掘素材:找到和主题有关的相关数据、事例、现象等素材,使用恰当的表述方式表达你的想法。
4.构思文章:把你的想法以逻辑性和清晰的句子记录下来,写出文章的框架。
5.编写文章:根据文章的框架进行文章的编写,把你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
6.完善文章:写完文章后,重新审阅文章,检查拼写、标点符号是否正确,表达是否清晰,再进行适当的修改。
六步让你写出优秀作文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
1、打开思路,确定方针
首先要知道自己写什么,然后确定要写的具体内容。
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论据、论点。
写作文的时候角度要新颖,打破原有的规律。
自己第一个想到的内容,往往是大多数人都想到的,所以要多想几个。
2、确定中心
鲜明:赞成;集中:一件事情表现或者几件事情表现;突出:立意高,时尚性强。
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偏重哪一个方面,然后着重去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
在写作的时候,要紧扣主题。
3、确定题目
题目的确定一定要符合作文的要求,简单明了,让老师一眼就能知道作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题目一定不能有语病的出现,题目也不要给自己下套,应该方便于自己行文。
4、剪裁得体
在写作文的时候,切记一定不要写没有用的话。
确定重点段,要懂得文章详略的安排,不能总是出现一大段一大段的状态,知道及时分段,运用好标点符号。
将于文章无关紧要的段落去掉,不要为了凑字数,写没有的话。
5、写文章
围绕中心,贯穿全文。
描写或分析(使文章具体化),精写重点段落(掀起高潮),议论抒情(就事论事),首尾照应(保证切题),
语言生动、活泼、幽默(提高文章的档次)。
6、检查
检查:是否切题;结构上是否首尾呼应;是否有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出错;每段开头是否有空格。
写作文时一般六个步骤是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写作文时的六个步骤有审题、确定立意、选择材料、编写提纲、写正文、修改。
下面整理了一些相关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1写作的六个步骤步骤一、审题。
对于题目字字句句逐一推敲,了解题目的意思,并划定题目的范围。
只有审清了题意,才能保证写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步骤二、确定立意。
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后再加以创作,才能使得文章内容能针对题目,而不致离题。
在确定文章中心时,同学们常犯的通病主要是偏离主题、无主题、多主题、硬贴主题等。
步骤三、选择材料。
广泛的资料搜集可以丰富文章的内涵,但也不是要所有的材料都概括承受。
考场作文中,学生在选材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①选材陈旧,落入俗套。
②编造不真实的材料。
步骤四、编写提纲。
依主题拟定大纲,并做好分段规划,如此写作时才能有所参照,也不会离开主题。
作文提纲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题目、中心思想、结构安排。
步骤五、写正文。
依大纲的内容,把搜集整理的材料融成一体,并注意前后语气连贯性。
步骤六、修改。
没有人生而为作家,也没有人可以真正的做到一步到位,写出完美的、不需要修改的初稿。
2作文写作技巧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
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
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作文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
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
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
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作文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写具体。
能不能把事情写具体,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层层展开记叙,即把事情分为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
作文起步6法 ,学会变化之道 ,练好写作文根本功;好文章 ,都是改出来的1、分析作文题目 ,找题眼 .对给出的作文命题或者话题仔细推敲 ,题目或者话题中往往都有一个核心的词或字 ,这就是题眼了 .这一步十分重要 ,了解了题目意思 ,接下来写的时候才不会离题 .2、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看看所给的话题或者命题 ,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一定要确定下来 ,而且不能这个观点也对 ,那个观点也对 ,要不然文章就会离题 ,或者乱七八糟 ,这里写一点那里写一点 ,胡子眉毛一把抓 ,找不到中|心思想 .3、确定文体一方面结合所给的题目 ,一方面结合个人特长 .比方我吧 ,我就比较擅长议论文和议论性的散文 ,我写记叙文容易写成流水账 .而我以前有些同学就特别擅长记叙文 ,写的特好 .所以写之前一方面要看这篇文章适合写成什么文体 ,一方面看自己的特点 .4、梳理文章素材无论是考场作文 ,还是平时的作文练习 ,写作时胸无点墨必然是写不出好作文的 .这一点上 ,一方面需要平时广泛阅读 ,积累知识和素材 ,考试时才会有灵感 ,有话可说 ,既可为议论文提供论据 ,也可为记叙文提供材料;另一方面 ,写作文之前 ,最||好把可能用到的素材分类、排序 ,整理出有效素材;5、拟定提纲以前老师都会叫我们写作前 ,在文章前面写个提纲 ,把段落次序和要写的内容联系起来 ,才不会语无伦次 .6、动笔写作有了以上几个步骤的准备工作 ,就赶快动笔写吧 !7、检查、润饰写作时要防止错别字的低级||错误;对于同一件事情 ,要想想有没有更优美或者更贴切的表达方法 ,对于遣词造句要细细斟酌两个同义词哪个更好 .还要看看字数够不够 ,全文通顺与否 ,逻辑是否自然 (如果是考场作文 ,之前就要确定好表达的顺序 ,写完再改来不及 ,试卷也已经写满啦 ) .写了这么多 ,也许是因为我对自己在作文方面的经验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与你分享以上这些 ,欢迎指正 .老师 ,我们家孩子写出来的话像白开水 ,特别平淡 .写不出好词好句怎么办呀 ?老师 ,我们家孩子看过不少的书 ,可是一到写的时候就把看过的那些好词好句忘到了九霄云外 ,愁死了 .老师 ,能不能教教我们怎么能多写一些好词好句呀 ,这样考试能多得几分 .老师............老师......面对关于好词好句的众多执念和疑问 ,我想手把手教大家搞清楚什么叫好词好句 ,怎样能写出好词好句 .运用词语 ,防止单调重复 ,能够交替运用 ,善于求新求变 .这是语言变化美的常用方式之一 .老师讲解几个词语的变化使用 ,来培养孩子对词语的变化意识 .这是练成好词好句的最||根本的功夫 .1、分析作文题目 ,找题眼 .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2、梳理文章素材......一、 "说〞 - -此处无 "说〞胜似 "说〞描写人物语言 ,有些孩子往往单调运用 "说〞这一个词 ,缺少根据语境变通运用的能力 .其实 ,除了 "说〞这个动词外 ,还可以根据说话者的语气、语调、方式、目的等 ,多样使用表示 "说〞的词 .如:突然 ,听到一声大吼: "缪永旭 ,你在干什么 ?〞我吓得魂飞魄散 ,慌里慌张地忙把书塞进了抽屉 .抬头一看 ,原来老师已来到我身边 , "要我把你的东西搜出来吗 ?〞老师厉声呵斥 ,并以最||快的速度伸出手把我的书搜了出来 ,给没收了 .回家后 ,我又被妈妈狠狠地唠叨了一会儿: "上课不认真听讲 ,看课外书 ,太不尊重老师了……〞片段中 ,小作者没用 "说〞用上了 "大吼呵斥〞 ,我们好似看到了老师那张严肃的脸;用上了 "唠叨〞 ,我们似乎能感觉到妈妈对小作者的不满 .这就是此处无 "说〞胜似 "说〞 .不说不知道 ,一说吓一跳 .原来 , "说〞字大家族里的兄弟姐妹竟然有这么多 .如:其实 ,这些词语的意思有着细微的差异 ."喊〞是大声地说 ."抱怨〞是有点不满地说 ."劝〞是想让别人改变主意 ."解释〞是向别人揭示事实的真相 ."嘱咐〞是不放心地说 ,引起对方注意 ."反驳〞是不赞同别人的意见 ,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唠叨〞是反复不停地说 ,甚至||有点让人厌烦 ."抚慰〞是对心情不好的人说 ,想让对方的心情好起来……跟着练二、 "想〞 - -此处无 "想〞胜似 "想〞引出人物心理活动 ,有些孩子总是习惯性地用上 "想〞这一个词: "小明想:……小明心想:……〞除了 "想心想〞之外 ,引出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还有很多种 .如:1.看着看着 ,暴力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他不会是想背叛我 ,去给别的云送小动物了吧 ?想到这 ,暴力云的眼神顿时暗了下来 ,心情也低落到了谷底 .(刘诗雨 )2.颧拍打了几下翅膀 ,飞走了 .暴力云手里捧着鲨鱼愣愣地看着颧远去的背影 .它十分不解:我的好伙伴 ,你要去哪儿 ,你为何离我而去 ,去帮助别的云 ,我讨厌你! (叶昕宇 )3.当暴力云正在极度愤怒时 ,它看见粉红云正在将一个包裹递给鹳 ,暴力云看着这一切 ,它似乎明白了一个事实:鹳不会再为自己送动物宝宝了 ,它不要我了 ,它不要我了 ,而要和粉红云成为伙伴了 ,真是十足的判徒 ,判徒…… (杨双舟 )这些片段中引出人物心理活动时 ,用了 "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十分不解似乎明白了一个事实〞 ,让心理活动的描写变得更加精彩了 .这种写作技巧就是此处无 "想〞胜似 "想〞 .三、 "拿〞 - -此处无 "拿〞胜似 "拿〞描写与手有关的动作 ,有些孩子喜欢用 "拿做弄〞这些比较笼统的词语 .比方这个片段:这一天 ,妈妈和我去超市买东西 .我拿了很多零食 ,妈妈说我不可以拿这么多 ,所以我拿掉了许多 ,只有四包了 .一连出现三个 "拿〞 ,单调 !具有变化意识的小作者 ,往往会运用同义词来替换其中的一些 .如:。
小学作文指导:写作文的六大步骤写文章最怕没有认清题目的意义,下笔之後才发现离题目越来越远,导致文章内容不对题。
下面为大家收集了写作文的六大步骤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认清题目意义写文章最怕没有认清题目的意义,下笔之後才发现离题目越来越远,以致文不对题。
结果,耗费不少时间,所以,在下笔之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认识题目的意义,再决定怎麽写,不要急着下笔。
至於要怎麽“认清题意”呢?一、要理解字面的意义:不要看错字:把“节目”看成“节日”,把“关心”看成“开心”。
请你写“最关心的事”、你却很“开心”地写了一堆让你高兴的事;一字之差,将全篇都错。
不要会错意:“朝气”不是“早晨的空气”,“甘苦”不能只说苦。
而“读书甘苦谈”只一厢情愿地写了许多读书是如何辛苦,却忽略了读书的好处,如此看到作文,恐怕整个人会灰心丧志!二、要洞悉题目的内涵:有些题目除了表面的写法以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涵义。
例如:作文题目是“十字路口”,除了写拥挤的人车、红绿灯……等事件外,我们人的一生中也有许多十字路口,如升学、就业、交友、婚姻……,站在这些无形的十字路口,你一样需要停、看、听来选定方向。
2、确立中心思想认清题目意义之後,接着就要确立中心思想。
同样一个题目,因为中心思想不一样,可以写出截然不同的文章。
据说清代就有一位才子,以同样的题目,不同的中心思想,写了二十多篇文章,篇篇都很精采!例如:题目是“我的妹妹”,可以点出“我的妹妹很可爱”、“我的妹妹很淘气”、“我的妹妹很可恶”或“我的妹妹很健康”、“我的妹妹很聪明”、“我的妹妹很有人缘”……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确立中心思想。
有的题目本身就蕴含中心思想,有的中心思想在句首表现,有的中心思想在句尾表现,有的贯穿字里行间,有的可从文章人物口中说出。
13、决定文章体裁有的题目只能以一种体裁表现,有的题目却能用记叙文、描写文、抒情文、论说文或应用文等文体来写作。
这是因为每个题目的意义不同,对於文体就有不同的认定。
作文六步法一、教学模式的名称作文教学程序法二、理论依据由于现代社会是高信息化、高社交化、高效率化的社会,它要求人们的写作能力必须准确、严密、快速、简要。
现代社会对人们写作能力的这种高要求,决定了作文教学所处的重要地位。
作文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能否实现提高全民族科学化水平这一战略目标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普莱西的程序教学理论,将程序法移植到作文教学之中,很有必要,也很有实效。
三、指导思想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四、教学目标(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灵活设定,这里以初中生为对象)1、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2、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3、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4、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6、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
五、写作训练的基本程序1、打坐(构思、打腹稿)①审清题意,弄清要求;②命题、定体、立意(高、新、奇);③选择材料(变);④组织材料(巧)2、编写作提纲3、修改写作提纲4、根据提纲打草稿5、修改草稿:①小改:字、词、句、段、标题;②大改:主题、选材、结构。
6、誊写六、教学效果评估采用本模式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明确思维方向,直接快速地进入写作状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使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对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有明显的效果。
七、实战演习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
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所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请以“责任心”为话题,根据吴氏作文六步法,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一、作文要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审题,一要准确,不似是而非;二要全面,不顾此失彼。
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就是对试题仔细审读揣摩,确切理解其含义,就是全面把握试题的重点、难度、文体、字数。
审题,应从文体入手,然后旁及其余。
1、记叙文的审题。
要弄清下列四点:A、试题要求的是记人、记物、记事、还是写景。
B、试题是否就是文章的主题,或者是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C、试题是否显示了文章的层次,或者是确定了文章的结构。
D、试题是否揭示了文章的重点,或者是提供了关键性词语。
2、说明文的审题。
主要应弄清下列四点:A、试题要求的是说物还是说序(程序),或者是说理(自然之理)。
另三点与记叙文审题的B、C、D相同。
3、议论文的审题。
A、试题所给的是概念(如《我的理想》之类)是判断(如《落后就要挨打》之类),还是一个比喻(如《鱼水情》之类)。
另三点与记叙文审题的B、C、D相同。
二、作文的要求有两种1、明文规定的要求。
例如:围绕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多少字数左右等。
2、约定俗成的要求。
例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结构完整等。
三、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对生活中某个范围、某个方面、某类事物、某种感受作出提示让考生在提示的启发及提示的范围内写出的文章。
“话题”,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即谈话的中心,那么,作为话题作文,就是提出写作中心,明确写作范围。
简而言之“话题”是一个“范围”、一个“对象”、一个“中心”,而不是一个观点。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体现在写作内容的广泛性和写作形式上的多样性。
就某一个具体的话题来说,话题作文既有一个较大的写作空间,又有一个明确的限制,那就是话题所规定的范围。
文章所写的内容可以在话题规定的空间中选择任意的点,但又必须在话题规定的范围之内。
话题作文是写作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它是人们对写作本质以及写作教学本质重新认识的结果。
写作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写作能力决不只是书面表达的能力,也不是按照条条框框完成的所谓命题作文的能力。
而是指面对具体的任务,特定的对象,用自己的思维来把握它,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依靠的是写作技法的学习与积累,更依靠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与积累,以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现实性、趣味性、思维性、创新性等诸多特点。
四、话题作文的审题1、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
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
审题时,首先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
2、要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观点有关,还与能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角度符合命题要求有关。
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作文就难免或浅或偏。
3、要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
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要看清,想清,否则也有偏出去的可能。
4、文不跑题题不跑文拿到文题之后,首先要有一个意识——一定不要跑题。
包括文体、范围、人称、引申意义、关联因素、字数、特殊要求等,都要紧密扣题。
扣题,首先要分析题目规定了什么、没规定什么,规定的,你一定要“遵命”;没规定的,就给了你一个自由“创造”的天地,一定要利用好。
题目规定先搞清,未规定处再弄明:人时地事因经果,理物季候和环境。
规定之处必满足,规定之外任你行。
五、实战演习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
他既不愿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起来。
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但许多人却不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地想要获得,不想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500字以上。
1、放弃是另一种形式的选择:我们离开家乡宁静的生活来到都市是为了都更好地发展自我;我们放弃了城市安逸的生活来到偏僻的山村教书,是为了奉献自我;不收取贿赂是为了清白为官,不卑躬屈膝是为了一身正气……2、生活中有的东西是可以放弃的,如虚名、小利、但有的东西却永远都不能放弃,比如尊严、责任等,这些都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放弃了它们,我们就会沦落为社会的渣滓。
3、通过一个人放弃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
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一位老模范工人每每把自己应得的荣誉让给年青的一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爱护青年、无悔奉献的高尚品质。
4、放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
我们拒绝了游戏机的诱惑是为了获得优秀的学业,我们放弃了青春期涩的果子是为了获得成熟的情感……5、可以从放弃与获取的关系入手,展开自己的论述。
6、象棋中的“丢车保帅”。
7、孟子关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论述。
立意 定体 命题一、怎样立意立意俗称“炼意”,即提炼文章的主题,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态度和观点。
文章的“意”不是一时凭空冒出来的,而是作者长期思想锻炼,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的结晶。
文学创作是有功利性的。
古人云:“文以载道”。
假如一篇文章什么情绪都没有流露,什么态度都不明确,什么观点都没有,这就好比一具僵尸,是没有灵魂的。
如果下笔之前没有“意”,就好象部队之无“统帅”,即使铺叙详尽,材料具体,也只是乌合之众,是不成其好文章的。
有的人不知“立意”的重要,提起笔来。
象跑野马,漫无边际,或罗列现象,或堆砌辞藻。
由于缺少“意”这根红线的贯穿,纵然是珠子,也是散乱的。
这就必然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因此,“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统帅”,非立不可。
文章要有好的“立意”,思想锻炼,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如果思想浅薄,生活狭窄,知识贫乏,即使面对丰富多彩的外界事物,面对万紫千红的美好现象,也立不出好“意”,犹如深山探宝,空手而归;或者只拾取几片瓦砾,拣回几茎枯枝。
思想锻炼好,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多,有助于文章的“立意”,但并不等于就一定可以立得高远,还有赖于下笔之前对所写的事物认真观察,仔细认识,抓住其本质,攫取其精髓。
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
立意要注意三个问题:①高。
立意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即所立之“意”是健康、高尚的,能给人以鼓舞和教益;立意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度,即所立之“意”,既不一味地迎合或图解政治言论和信条,也不流露出反党、反社会、反人民的情绪。
②新。
作文贵在有新意。
作文的“作”是创作之意,而“创”即创新,这就要求作者有首创精神,能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写出新意。
③奇。
这里说的“奇”是新的更高形式,但本质还是求新。
有些作者善于逆向思维,能反弹琵琶,往往能收到出奇至胜的效果。
二、怎样定体话题作文对于文体和表达方式已经没有多少限制了,这对于考生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种考验。
有没有选好文体,会不会运用表达方式,就成为作文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文体不限并不是说文体可以不规范,非驴非马似的乱来,以至写出几不象的文章来。
相反,规范文体仍然是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文体不限的真实含义是:只要考生能围绕话题,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至于是运用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或者是议论文,亦或是别的文体都行,考生可以在若干文体中选择一种。
那么考生最后确定的文体是不是最佳的文体呢?这有两个标准:①文体是不是最切合话题;②文体是不是考生最拿手的。
三、怎样命题1、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紧扣话题,不落俗套;3、简洁、明确;4、生动、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