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给排水的几点经验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给排水系统的工程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简介: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承担着排水和供水的重要功能。
本文通过对几个具体工程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关键经验,以供工程师在设计和施工中参考和借鉴。
1. 案例一:办公楼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在办公楼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在高峰用水期间,楼内多个水龙头同时使用会导致水压不足,甚至无水供应的情况。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给排水系统的管道直径设计不合理,无法承受高峰用水的需求。
解决方法是重新设计管道,增加了管道的直径,提高了供水能力,确保了水压稳定。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要考虑到用水高峰期的需求,合理选择管道直径,以确保正常供水。
2. 案例二:住宅小区的雨水排放问题在一个住宅小区的给排水系统中,我们发现雨水排放一直存在问题,经过调查发现,雨水排放管道的设计不完善,无法有效排水,导致小区内出现了积水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改造:将雨水排放管道的坡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排水速度;另外,在小区内增设了雨水收集装置,将积水区域的雨水有效收集并排放。
通过这次改造,成功解决了小区的雨水排放问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不同场地的特点,合理设计排水管道的坡度,确保排水畅通。
3. 案例三:商业中心的污水处理系统在一个商业中心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我们遇到了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商业中心的日均用水量较大,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膜工艺,通过增大生物膜反应器的容积,提高了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系统稳定运行,成功解决了商业中心的污水处理问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设计污水处理系统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确保系统的处理能力。
4. 案例四:医院的供水系统安全问题在一个医院的供水系统中,我们发现供水管道与未经处理的污水管道存在交叉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管线改造,在供水系统和污水系统之间设置了有效的隔离装置,确保了供水的安全性。
给排水实训心得体会(优秀5篇)给排水实训心得体会篇1实训心得体会实训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验,它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使我们受益匪浅。
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排除建筑内部的污水、废水,防止建筑内部发生水灾,并且使建筑内的卫生设备符合卫生要求。
给排水工程是贯彻执行国家建设方针,符合消防太平规定,其技术标准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
我们在给排水实训中,首先了解到了排水系统的基本知识,学习了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操作,掌握了一些操作技能。
实训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验,它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使我们受益匪浅。
在给排水实训期间,我们参与了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学习了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操作,以及给排水系统的调试和运行。
在实训期间,我们不仅掌握了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深刻认识到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和施工给排水系统。
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并且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实训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给排水系统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我们将会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给排水工程师。
给排水实训心得体会篇2给排水实训心得体会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观了给排水工程,了解了城市给排水工程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取水、输水管网、水处理厂、泵站等。
这次参观让我对给排水工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各个组成部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实习期间,我也发现了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给排水问题的常见方法与经验分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排水问题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给排水系统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解决给排水问题的常见方法和经验,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合理规划与设计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首先,需要对城市的地形、气候条件以及人口规模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确定合适的给排水系统布局和容量。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避免频繁改造和扩建。
其次,应采用科学的工程技术,确保给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例如,使用高质量的管材和设备,合理设置检修口和排气阀等。
此外,还应注意对给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及时处理故障和损坏。
二、节约用水与减少污水排放在解决给排水问题的过程中,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水排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加强对居民和企业的水资源管理和教育,提高大家的水资源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减少浪费和滥用。
其次,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水排放。
例如,安装节水装置和水表,控制用水量;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和冲厕;推广灰水回收利用技术,将洗衣水、洗手水等非污水再利用。
三、雨水管理与洪水防治雨水管理和洪水防治是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合理规划和设计雨水排放系统,确保雨水能够快速、安全地排入河流或水体。
同时,要加强城市内部的雨水收集和利用,减少对外排放。
在洪水防治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洪水的发生和影响。
例如,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保持排水管道的畅通;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湿地,增加雨水的渗透和蓄水能力;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洪水。
四、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污水处理和再利用是解决给排水问题的关键环节。
在城市建设中,应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污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和排放。
给排水施工技巧与注意事项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给排水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专业的技巧和严格的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一些给排水施工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给排水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测和测量,以确定施工的范围和要求。
其次,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时间表,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施工材料和设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过程中的技巧1. 管道安装技巧在进行管道安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首先,要确保管道的材质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承受所需的压力和负荷。
其次,要正确选择管道的直径和长度,以确保流体的顺畅流动。
另外,还需要注意管道的斜度和坡度,以便排除积水和防止堵塞。
最后,要正确安装管道的接口和支架,以确保管道的牢固和稳定。
2. 排水系统设计技巧在进行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首先,要合理确定排水系统的布局和结构,以确保排水的高效和安全。
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和管道材料,以提高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另外,还需要合理设置排水口和检查井,以便清理和维修排水系统。
最后,要考虑排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给排水施工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首先,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清理杂物和障碍物,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其次,要正确使用施工设备和工具,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另外,还需要注意防止火灾和电气事故,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2. 环境保护注意事项在进行给排水施工时,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
首先,要合理使用施工材料和设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其次,要正确处理施工废弃物和污水,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另外,还需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噪音和扬尘控制,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建筑给排水课程心得体会在经历了一学期的建筑给排水课程学习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门课程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通过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加深了我对建筑工程的理解与认识。
下面我将从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课程收获三个方面来分享我对建筑给排水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理论学习在课堂上,我们系统学习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通过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多媒体展示,我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和标准,了解了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遵守的规定。
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规范地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二、实践操作除了理论学习,我们也进行了许多实践操作,如给排水系统的布置和管道的连接等。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
例如,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模拟施工,从设计纸上的图纸,到实际操作中的管道连接,让我亲身体验了给排水系统施工中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这些实践操作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为将来的建筑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课程收获通过学习建筑给排水课程,我不仅掌握了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课程中,我们经常要求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项目,这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同时,老师鼓励我们以创新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建筑给排水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建筑工程课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和意义。
这门课程不仅让我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我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筑给排水课程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建筑给排水课程,我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门课程让我认识到了建筑给排水系统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使我更加熟悉了相关的技术和规范。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学习建筑给排水课程时,我首先了解到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水的供应、排水、净化和回收利用等方面,以满足建筑物的日常使用需求,并保证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水和废水的性质、流动原理以及管道系统的布局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规范学习建筑给排水课程让我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规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功能需求、建筑区位和环境特点等因素,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同时,还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建筑物的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与环保在学习建筑给排水课程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与环保问题。
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环境的关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节能和环保。
通过采用合理的节能措施和环保技术,可以降低建筑物的用水量和排放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还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可持续性。
四、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实施与维护除了系统的设计,学习建筑给排水课程还使我对系统的实施与维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实施建筑给排水系统时,需要进行施工、监理和验收等环节,以确保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也需要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服务寿命。
五、实践与案例分析学习建筑给排水课程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案例分析。
通过参观实际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工程和分析实际案例,我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样的实践和案例分析让我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施工经验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施工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一些经验,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前,充分的前期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进行详细的工程规划和设计,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同时,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对地质、水文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便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材料。
二、施工团队组建给排水工程的施工需要一个专业的施工团队来执行,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和默契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组建施工团队时,要选择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熟悉相关标准的工人,确保每个人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三、材料选择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要选择质量可靠、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规格,避免浪费和资源浪费。
四、施工工艺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在挖掘和回填过程中,要控制土方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因土方处理不当导致工程问题。
在管道铺设过程中,要注意连接的严密性和坡度的控制,避免漏水和堵塞的问题。
在安装管件和设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安装的质量和准确性。
五、安全防护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时刻需要我们的关注。
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划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在操作设备和使用工具时,要确保其安全可靠,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六、质量控制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是影响工程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和监督,确保工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进行验收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详细的质量验收,确保工程的完好和可靠性。
第1篇一、专业技能的提升1. 熟练掌握施工图纸:通过实际操作,我对给排水施工图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迅速识读图纸,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
2. 掌握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我学会了各种施工工艺,如管道安装、设备调试、线路敷设等,为今后的施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熟悉施工规范:通过学习国家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我了解了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二、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1. 沟通协调:在施工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 分工合作:根据工程需求,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提高施工效率。
3. 解决突发问题:面对施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工程不受影响。
三、环保意识的提高1. 节约资源: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注重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降低工程成本。
2. 减少污染:在施工现场,我们严格执行环保措施,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3. 垃圾分类: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四、质量意识的强化1. 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3. 优化施工方案: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
五、社会责任感的增强1. 为民生服务:给排水施工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深知肩负的责任,努力为民生服务。
2.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给排水施工工程的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 践行绿色发展: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态环境。
总之,在给排水施工工程中,我们收获颇丰。
这些收获将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使我们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国给排水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1. 下水道设施不通畅:建筑物排污管道的设计要满足排污和排水的需求,如果不合理布置,容易导致下水道设施不通畅。
解决方法可以是增大下水道管径、增设通风装置或安装检查井等。
2. 排水能力不足:如果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管径过小或者管道坡度不合适,会导致排水能力不足,出现积水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是合理确定管径和坡度,增设集水井或加大排水管径等。
3. 排水噪音过大:建筑物给排水系统中,水流通过管道时会产生噪音,如果噪音过大,会影响居住和工作环境。
解决方法可以是在排水管道上安装减震器或消声器,使用隔音材料包裹管道等。
4. 耐久性不足: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管道、设备等材料要具备耐久性,以防止漏水和老化等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是选择优质的材料,进行密封和防腐处理,定期维护和检测等。
6. 漏水问题:建筑物给排水系统中,管道、接口等存在漏水问题,可能破坏建筑物结构和使用功能。
解决方法可以是加强管道和接口的密封性,定期检测和维修等。
7. 设备选型不合理: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设备选择要符合实际需求和使用要求,如果选型不合理,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解决方法可以是进行准确的水流量和使用功率计算,选择适合的设备。
8. 设计缺乏安全措施: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安全因素,防止发生外部事故或用户错误操作造成的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是合理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和标识提示,加强用户教育和管理。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第1篇一、工程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针对某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工程进行总结,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二、施工关键环节及技术要点1. 施工准备阶段(1)熟悉施工图纸,明确给排水系统设计要求,了解施工范围内各种管道、设备的位置、尺寸和规格。
(2)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质量控制要点等。
(3)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技能水平。
2. 管道安装阶段(1)管道安装前,对管道材料进行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管道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管道坡度、间距、标高等尺寸,确保管道安装质量。
(3)管道接口处采用焊接、法兰连接等方式,确保接口密封性。
3. 设备安装阶段(1)设备安装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质量符合要求。
(2)设备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3)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试运行,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4. 系统测试阶段(1)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确保管道、设备承受压力能力。
(2)对排水系统进行通球试验,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
(3)对给水系统进行冲洗,清除管道内的杂质。
三、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材料质量控制,确保所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3. 加强施工过程监管,对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把控。
4.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做好施工记录,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四、总结通过对某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工程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给排水施工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准备、管道安装、设备安装和系统测试等关键环节,确保施工质量。
关于建筑给排水的几点经验分享
摘要:针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实践中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包括给排水管道降噪措施,管道穿越楼板时预留洞的处理,住宅套内给水管道预埋的施工处理,UPVC 排水管安装时应注意的细节。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维修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关键词:管道降噪预留洞管道预埋UPVC 排水管安装细节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ing problems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Includ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oise reduction measures, pipeline across the floor of the reserve hole when processing, residential water supply pipe set inside the embedded construction processing, UPVC pipes installe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enhancement, to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Keywords: pipe noise reduction obligate hole embed pipe installation details UPVC pipes
一管道穿越楼板时预留洞的处理
管道穿越楼板时的预留洞,建议采用管道留洞器进行,它不仅施工方便,而且不易移位,外观光洁整齐效果好。
所谓管道留洞器,就是采用焊接钢管制作的留洞模具,在楼板模板支设完成后直接固定在模板上的模具, 外刷脱模剂, 便于混凝土凝固后拆除。
管道比较中的管道井楼板预留洞时,不要直接对各个管道单个留洞而是将成排管道统一留槽,并且钢筋照常绑扎,因为安全角度考虑, 预留钢筋网片, 可以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待管道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楼板封堵,这样即可以保证管道的垂直度,又便于安装施工。
但是在留洞前,一定要和结构专业沟通好,对洞口周围作好附加钢筋,以补偿管道安装时必须切断的钢筋而引起的结构损伤。
二住宅套内给水管道预埋的施工处理
管道预埋主要有三种情况及注意问题
( 1)在吊顶内敷设。
在精装修明确有吊顶时可以从吊顶内走主管并沿墙引下至各用水点,优点是给水管道与其它专业的管道交叉少,维护检修方便。
据笔者了解在广州目前的装修风格主要趋向于简约、现代的风格,在各楼盘中采用全吊顶装修的比较少,因此管道的布置受装修的限制,缺少灵活性,目前较少采用。
( 2 ) 在找平层内敷设。
给水管管径一般不超过De 2 5( 公称外径) ,从设计角度,埋设于找平层内,是合理的。
但在施工中,就有问题了, 一般的找平层厚度达不到5c m ,找平层厚度不均匀。
(3)沿墙敷设。
给水管道可沿墙角敷设,也可以埋墙,尽量靠墙走,可以给地热管或电线管留出地方。
对墙体开槽深度与宽度应不小于管材直径加 2 0 m m ,且槽坑平整不得有尖角突出物,管道试压合格后,墙槽应用1 ∶2 水泥砂浆填补密实。
注意问题:1 .必须在非承重墙上开凿墙槽2 . 严禁在砌体开槽随意打凿,必须采用专用机械切割。
三UPVC排水管安装时应注意的细节。
UPVC 排水管施工规范中未要求管壁打毛,施工人员未引起重视,依此操作,影响粘接效果。
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此应做详细交待,可在书面交底资料中“粘接前用砂纸打毛”加以要求、监督执行,以保证粘接效果。
重点控制的部位:①管道穿板洞处的管外壁应打毛使其粗糙,与混凝土结合更紧密,达到防水目的。
再可加设橡胶止水环防水效果更好。
②U V 排水管与铸铁管承口连接,可把U V 排水管外壁打毛,然后用石棉水泥直接打口、养护即可。
( 2 ) 施工人员在安装伸缩节时往往是对承插口全部插入,施工中伸缩节必须留出伸缩缝( 10~15)m m ,否则无法起到伸缩作用,反而会因橡胶圈活口而增加漏水机会。
( 3 ) 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按规范要求做好管道支、吊架,防止管道断裂。
四给水设计
1 自动排气阀的作用
设有延时自闭阀的蹲式大便器的楼房给水系统,如学校、旅馆、办公楼等,如果在给水管系统的最顶层设有自闭阀,最好在管系的最高点增设自动排气装置。
因为给水用的延时自闭阀能很好地控制水流,但却不能很好地控制气流。
当系统停水时,给水管内常积存有大量的空气。
系统恢复供水后,管系内空气常会被水流压缩至管系顶部而形成一个压缩空气区。
此时有人再按下延时自闭阀的按扭时,则压缩的空气会伴随着水流喷薄而出,常会将便器内的污物吹到地面以上,甚至溅到入厕者的衣物上。
在管系的最高点设一个自动排气阀则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 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外控制阀门
传统的住宅给水设计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1],而户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组共用一个地下控制阀门。
笔者认为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减少排污量,从而有效地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而小区内多设阀门的目的则是为了物业管理部门在对楼上某住户的管道进行维修时,能方便地从楼下户外将水源关闭,从而减少对一楼住户的干扰。
事实上,下水道堵塞和管道维修均在所难免。
笔者认为以停水范围不超过100户时设室外总控制阀为好。
3 注意室外阀门的安装型式
室外安装的阀门大部分都是口径为Dg75以上的截止阀或闸板问或蝶阀,一般均是法兰安装,而且有国家标准图。
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些装于地下的阀门一旦损坏时如何更换?埋于地下的管道没有多少伸缩的余地,更换阀门时很难塞进法兰垫片,常常要挖地坑和割管子,费时费力,停水时间长。
而施工图设计时,在每一个法兰连接阀处设一个伸缩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这一点,教科书和规范上都没作规定,却十分实用,且投资不多。
五排水设计
1 地漏与存水弯的配合
规范上没有规定排水地漏一定要设存水弯,但这确实能影响用户的使用。
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上将带水封的圆形钟罩式地漏分为了甲、乙、丙、丁四种,虽然标准图上对存水部分的高度都作了具体规定,但都有一个存水量小,水封易因水的蒸发而被破坏的毛病。
且往往制造和安装时还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笔者认为凡是室内承接有粪便污水的排水系统的地漏,均应配套存水弯。
此可有效地防止串味现象。
2 室内排水管最小管径
一般讲,污水池、小便器(槽)等器具的排出管最小管径为DN32~50[2],而含有粪便污水的最小管径为DN100。
笔者通过观察后认为这各种规定只适用于楼面排水,而不适用于地面排水。
原因如下:DN32-50的管径较小,容易堵塞,且不易疏通(疏通器在其内不易拐弯)。
在楼面上排水管系统尚有楼面下管道清扫口可用,而在地面上的小排水管堵塞时,则往往要扒开地面方能维修。
笔者的经验是,在地面以下敷设的排水管最小管径宜为DN75,那样并不需要多增加多少投资,也不占用使用空间,但却方便使用和维修。
对于楼房合粪便污水的底层排出横管,使用Dg150为最小管径更适合中国国情。
一般这段横管长度不大,由Dg100改为Dgl50也不会增加很多投资,但却能极大地减少管道的堵塞机会。
而改变管径位置宜设在立管地面以下的地方,这样并不影响地面以上的空间。
3 污水紧急排出管
对于厨房和厕所相邻的住宅来说,如果厨、厕是单独的排水管系统,则直在最底层为两系统作一个紧急排出联通。
笔者的做法是引一个地漏由厨房至厕所管系或由厕所至厨房管系。
其目的是一旦一侧的排出管突然堵塞,仍下泄的污水溢出地面时可由此地漏进入另一系统排出室外,而不至使室内其它房问大面积被污水浸漫。
对目前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来说,下水管道发生堵塞现象是绝对会发生的,只是堵的次数多与少的问题。
设计人员对习惯作法的稍作改动,则可较大程度地方便用户。
有地下室的时候,进户控制最好应该在公共区,维修时方便。
我见过有设计住宅时,分户水表箱,有阁楼层高低跨,阁楼层的水表放的地方没有楼梯上去的外墙,没法抄表的,好几米高。
以上即为关于建筑给排水的经验分享。
参考文献
[1] GB 50015- 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2] GB 50096- 1999( 2003 年版) ,住宅设计规范[S ].
[3] GB 50242- 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 ] .
[4] CJ J30- 1989,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施工及验收规程[ S ] .
[5] 王素卿.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M] . 北京. 中国建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