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教案设计精品教育.doc
- 格式:doc
- 大小:18.51 KB
- 文档页数:8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报纸)”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第二、三课时习作导入激趣,拓展思路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
有的同学说,要是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
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实事,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
体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1.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2.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1.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2.谁还有相同的发现?3.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练习用自己能掌握的方法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在前几个单元中任选两篇概括)读课本中的歇后语1.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2.熟读歇后语。
3.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
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4.背歇后语。
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
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3.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第五课时趣味语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教育目标:1、知识与技能:本节学习9个生字;理解故事的内容,读懂故事情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词句段的学习,了解故事的经过;联系实际理解寓言的寓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的道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时本课两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四、教法:自主研读五、教具:交流卡六、教学过程(一) 谈扁鹊引入新课1、教师简介扁鹊。
2、板书课题,读题。
3、质疑:扁鹊为谁治病?他得了什么病?扁鹊给他治好了吗?为什么没治成?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
2、生字抽读,强调读准字音。
“肠”、“烫”、“汤”注意是后鼻音。
4、字词质疑,全班讨论解疑。
敷:搽上,涂上。
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无可奈何。
( 三、) 细读课文,理解故事来龙去脉1、指名分节读文。
2、用线划出扁鹊的话。
3、学生汇报扁鹊的话4、指导朗读扁鹊的话,注意读出说话的语气(前三句要诚恳耐心,最后一句,无可奈何,惋惜。
(四、)再读课文,理解寓意1、你认为蔡桓公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尊重医生,有病及早医治。
)2、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五、)小结课文,总结寓意(六、)作业如果你是蔡桓公,当你洪身疼痛请不到扁鹊时,你会说些什么?板书设计:扁鹊治病扁鹊蔡桓公(讳疾忌医)皮肤小病不信请治皮肉之间不高兴肠胃里非常不高兴不治——深入骨髓浑身疼痛——病死防微杜渐。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
2.掌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故事内容让学生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PPT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寓言故事中的图片或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预热故事内容。
第二步:讲解故事情节1.讲解第一则寓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讲解第二则寓言故事,重点解读故事背后的道理。
第三步: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所表达的道理,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第四步:课堂分享每组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理解,让全班学生互相学习。
第五步:总结教师对故事中的道理进行总结,强调故事的寓意和启示。
第六步:作业布置布置读完故事后写下自己的感想,并可选择绘制故事中的场景。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希本对您有所帮助。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安排的是两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并蕴涵着深刻的道理.《纪昌学射》是通过一个叫纪昌的人向射箭能手飞卫学射箭.飞卫让纪昌先练眼力,纪昌通过眼盯梭子.虱子使眼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成为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告诉学生“学习要好基本功”.《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选编这两则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预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第一则寓言《纪昌学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师: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课件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二.自读自悟,初步了解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指名朗读,检查预习情况.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抓住重点词句,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想:后来,纪昌学射的结果怎样?出示: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问:“百发百中”是什么意思?纪昌是怎样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呢?2.学习“飞卫教”的句子:⑴飞卫是怎样教纪昌学射的?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工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⑵读句子:飞卫教纪昌学射,先练什么?(眼力)练眼力的要求是什么?(一是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3.学习“纪昌学”的句子:⑴纪昌是怎样听从飞卫的教导学习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⑵学生仔细读句子:纪昌是怎样练眼力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进行理解:(躺.睁大.注视.站.聚精会神.盯等词体会纪昌学射认真.刻苦)师板书:盯梭子盯虱子⑶纪昌练眼力的结果怎样?(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小虱子在纪昌眼里,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师板书:针刺不眨眼虱大像车轮四.总结课文,体会寓意1.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原因是什么?(一是纪昌学射刻苦.有毅力;二是飞卫教学有方法,经验丰富)板书:练眼力百发百中2.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学习本领,绝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认真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的努力.)板书:练好基本功〖板书设计〗纪昌学射盯梭子针刺不眨眼练眼力百发百中练好基本功盯虱子虱大像车轮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第二则寓言《扁鹊治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讲述故事《银针救太子》:师:战国时期,有个医术高超的医生,叫扁鹊.有一天,扁鹊行医路过虢国,虢国举国上下一片哀痛!原来他们的太子突然去世了!扁鹊觉得十分奇怪,请求进宫察看,没想到,经过他的治疗,太子竟然活了!从此,神医扁鹊的美名家喻户晓!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2.说一说,你们了解扁鹊吗?板书:扁鹊3.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扁鹊是一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神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扁鹊的故事.板书:扁鹊治病学生齐读课题.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2.边读边思考:本文主人公是谁?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故事?三.交流讨论,初步了解课文1.认读生字词:扁鹊理睬肠胃敷烫几剂汤药骨髓无能为力强调“睬.髓”是平舌音.2.指名分段读课文.3.说说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生回答,师板书:蔡恒公扁鹊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1.找出蔡恒公不相信扁鹊的句子,体会蔡恒公的人物特点:出示句子一: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⑴学生读句子,想一想:蔡桓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很生气,不以为然)⑵这个句子应该怎么样读呢?指名朗读──学生齐读.说一说除了这个地方,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蔡桓公不太相信呢?句子二: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句子三:蔡恒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句子四:蔡恒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一次次来给蔡恒公治病,为什么蔡恒公会不相信他呢?(蔡恒公认为自己没有病不用治,他还觉得扁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指导学生读出蔡恒公不相信扁鹊,讨厌扁鹊的语气.2.细品扁鹊劝告蔡恒公的句子,体会扁鹊的为人:过渡:尽管蔡恒公不相信扁鹊,不理睬扁鹊,但扁鹊为什么还会三番五次地劝告蔡恒公,为他治病呢?找一找扁鹊劝告蔡恒公的句子.句一: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句二: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句三: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⑴学生自由读句子.⑵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扁鹊三番五次劝告蔡恒公治病?(从“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要不治还会加深”;“再不治会更加严重”体会扁鹊的诚心.)⑶学生体会后,读一读这几句话:指名读──齐读.3.说一说,你怎样看待蔡恒公和扁鹊这两个人呢?学生思考,自由发言.蔡桓公: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令人尊重……4.学习课文第五段:过渡:又过了十几天,扁鹊看到了蔡恒公,他为什么就跑了呢?出示句子: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里,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了.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读这一段话.五.总结全文,体会寓意1.最后,蔡恒公浑身疼痛,病死了.蔡恒公怎样才不会死?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让学生体会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2.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恒公说什么?六.课外拓展收集《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读一读.〖板书设计〗扁鹊治病扁鹊蔡恒公拜见没有病又来拜见不高兴再一次拜见非常不高兴五六天后死了〖资料袋〗扁鹊,姓秦,名越人,尊称扁鹊,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鄚州(今河北任丘)人.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结拜了名医长桑君,得其真传,开始行医生涯.他天资聪颖,善于汲取前代.民间经验,逐步掌握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来医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随之巡诊列国.。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叙述顺序,简要概括故事内容并复述故事。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形象,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学习寓言故事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方法;继续巩固寓言故事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果不是自己的学生,直接开门见山地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借助故事说明道理。
学习方法就是: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过两则寓言故事,谁还记得?这两则寓言故事是什么?(《亡羊补牢》《南辕北辙》)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寓言故事的?大屏出示: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二、学习《纪昌学射》:(一)把握主要内容: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谁能用学过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教师相机板书:拜师练习眼力 1.看梭子2.看虱子学成(二)感悟人物品质: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纪昌学习的语句,在旁边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集体交流:(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写出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
)(2)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
)(3)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写出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
)(4)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写出了纪昌学习刻苦和认真。
)(三)明白道理: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即可。
)1.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2.只有像纪昌一样有恒心,有毅力,而且刻苦认真学习,才能获得成功。
3.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有重要作用。
三、学习《扁鹊治病》:(一)读懂故事:指名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相机板书:第一次皮肤第二次皮肉之间第三次肠胃里第四次骨髓扁鹊跑蔡桓公死(二)体会人物心理:1.扁鹊要给蔡桓公治病,蔡桓公的态度怎样呢?请你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2.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寓言阅读的经验。
3.在阅读中体会寓言语言简洁准确、生动传神的特点,积累“聚精会神”“下功夫练眼力”“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等生动语言,学习分类积累语言的方法。
4.认识“妻、虱”两个字,会写“昌、妻、刺”三个字,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寓言的经验,积累和发展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红、蓝两支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以每一则寓言都会给我们以启迪这一原有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预测本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带着明确的目标展开探究性阅读。
(二)初读课文,分享启示1.学生默读课文,批注。
2.全班交流分享阅读启示。
预设:学生通过初读可能会感受到“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成功”“学习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学习中不能骄傲自满”等启示。
3.教师伺机引导学生争论,这则寓言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今天阅读的这则寓言与以往不同,它会带给我们多方面的人生启迪,以此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研读的动力。
(三)再读课文,探寻寓言的多重寓意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批注。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相机引导,丰富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经验。
教师引导预测(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这样的语言,发现“要想成功得有名师指导”这一启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寓言两则》教学内容:《纪昌学射》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正确读写“妻子、虱子、梭子、纪昌学射”等词语。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和朗读想象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和朗读想象的方法,体会人物。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图片,回想学过的寓言故事。
我们今天学习第29课《寓言两则》,首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看到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故事?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2、教师总结,揭示课题。
寓就是蕴含道理,言就是讲故事,寓言就是蕴含道理的小故事。
我们学习寓言就是要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纪昌学射》。
(二)讲授新课1、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1)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细读课文,学习纪昌第一次练眼力(1)请生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段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又讲了什么?(2)再细细品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和句子。
(3)生回答,师相机指导。
(4)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么描写纪昌怎么练的。
(5)本段小结。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纪昌第二次练眼力。
(1)运用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三段。
(2)生回答,师相机指导。
4、课堂小结回顾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此时的纪昌不仅能看东西不眨眼睛,还能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的东西。
5再读课文,理解寓意(1)纪昌学的是射箭,为什么飞卫要让他花那么多时间来练眼里呢?(2)全班交流基本功的重要性,统一认识。
(三)拓展应用1、老师推荐两本书《中国寓言》和《伊索寓言》。
2、小练笔:请大家像作者一样(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也来写写自己练本领的故事。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感受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2.能够正确读、理解、背诵和借鉴寓言中的句子。
3.能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能够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二、教学重点1.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2.寓言故事中的句子背诵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2.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提前阅读和理解《寓言两则》这两个故事,了解其中的寓意和道理,并准备好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学生要预习课文,读懂故事内容,并准备好课堂笔记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导入新课的目的] 寓言故事是传递道理和寓意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寓言故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道理和寓意。
因此,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两则寓言故事,请大家先阅读一遍,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这些寓意和道理。
2. [导入新课的方法] 教师将两则寓言故事的标题和故事主要内容展示在黑板或课件上,然后让学生阅读并思考这两则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步骤二:阅读故事1. [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两则寓言故事,并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合作交流] 教师让学生合作讨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向全班报告自己的观点。
步骤三:理解寓意和道理1. [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学生两则故事中有哪些特殊的人物和情节,这些人物和情节分别代表什么寓意和道理。
2. [小组合作]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和总结两则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寓意和道理,并让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3. [全班讨论]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梳理每个寓意和道理,然后进行统一的总结。
步骤四:背诵并借鉴句子1. [背诵示范] 教师对两则故事中的关键句子进行示范,并鼓励学生一起跟读。
2. [组织背诵] 教师让学生分组背诵两则故事中的关键句子,并互相检查和纠正。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掌握寓言故事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寓言故事。
(2)引导学生关注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
2.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的运用。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故事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学生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寓意?4.寓意理解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
(2)学生分组讨论:从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启示?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写一篇关于寓言故事寓意的小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寓言故事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有所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关注。
1.《狐狸和葡萄》(1)引导学生关注狐狸和葡萄之间的矛盾冲突。
(2)分析狐狸的心理变化,理解其寓意。
2.《猫和鸡》(1)引导学生关注猫和鸡之间的互动。
(2)分析猫和鸡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寓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教
案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正确读写“纪昌学射、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相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
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
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
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
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
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
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事、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
“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
“刺”左半部分是“ ”不是“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体会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发下阅读资料,学生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
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
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
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
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
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
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
不久,太子就能做起来。
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生读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
小结: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
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语和第6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1)交流学生的疑问。
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①扁鹊是有名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③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
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蔡恒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此时浑身疼
痛的他,又会怎么想
(2)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点拨:蔡桓公本为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已见等道理。
(3)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虽然你是国君,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
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
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重点指导:
对比记忆:“肠、烫、汤”的字形。
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教后记: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