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素材政治选修三第四专题第二框题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2 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学习目标] 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和民主集中制的含义。
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
3.理解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4.理解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明确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性地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
难点: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及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基础·初探]一、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
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二、确保国家权力协调高效运行的民主集中制1.含义:遵循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这就是民主集中制。
2.地位: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3.表现(1)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来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来看,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3)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既保证中央统一领导,又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民主与集中的统一1.民主与集中的关系(1)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
(2)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第2课时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湖南湘西小城溆浦县一选区,6 444名选民,投票罢免了因赌博和经济犯罪被判刑的米晓东县人大代表资格。
15天后,该县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终止了米的人大代表资格。
思考(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是什么?(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鲜明特点的?一、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大人民通过________或________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________________,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____________的原则,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________和________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________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基本政治制度。
***二、确保国家权力协调高效运行的民主集中制1.实行____________,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2.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来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____________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来看,人民代表大会不只是立法机关,还是________________。
4.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我国的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机构坚持三权分立制。
*** 三、民主与集中的统一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为每个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________________。
2.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民主是集中的______________,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方略】2018高中政治专题4 2 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课时提升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基础达标】2019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报告依次通过。
据此回答1~3题:1.上述材料中,全国人大行使了( )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监督权③最高任免权④最高决定权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2.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 )A.平等协商的关系B.立法与执行的关系C.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关系D.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3.材料中的事实说明( )A.我国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政体形式C.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4.下列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是( )①只讲集中,不讲民主的官僚主义②只讲民主,不讲集中的无政府主义③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④按照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办事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能力提升】1.(2018·重庆文综<改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集体行使职权②是我国唯一的权力机关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右边漫画反映的错误倾向是( )A.极端民主化B.无政府主义C.个人主义D.官僚主义3.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在全体省人大代表中深入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
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先后走访原选举单位代表和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
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保障了人民对国家的直接管理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决定权C.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D.人民代表大会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4.材料一某市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对关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表决时,在到会474名人大代表中,赞成218人,反对162人,弃权85人,未按表决器9人。
一、单项选择题2019年3月5日~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
据此回答1~2题。
1.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活动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决定权③最高监督权④最高任免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选B。
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是行使最高监督权,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是行使最高决定权。
故②③符合题意。
2.会议分别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
这表明()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③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必须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④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C。
“一府两院”都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其监督,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以及其他国家机关要向人大负责,故①③④符合题意;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但不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②说法错误。
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为每个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的方式。
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对民主集中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②是在民主指导下的集中和在集中基础上的民主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④它为每个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的方式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D。
①③④都是对民主集中制的正确表述。
②说法错误,集中以民主为基础,民主以集中为指导。
4.“集中就意味着否定民主”,这一说法()A.是错误的,割裂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B.是正确的,看到了民主与集中的对立C.是错误的,否定了集中是民主的基础D.是正确的,认识到民主与集中不可分割解析:选A。
第二框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考查清单】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④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内容。
答案 A2.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
A.依法行政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对人民负责原则D.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解析本题材料体现了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 B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
①立法权决定权②立法权司法权③管理权任免权④任免权监督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
本题是对学生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职权的掌握情况的考查。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
②③中的司法权和管理权不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的职权,不应入选。
答案 C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为每个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的方式。
下列对民主集中制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集中制是民主指导下的集中和集中基础上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B.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C.民主与集中更强调民主D.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
A颠倒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故B正确;C项明显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项错误。
答案 BB级能力提升5.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下列有关我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一、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2、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专题导语: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体的巨大优越性。
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式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同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相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什么?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
三、课程标准:4.9归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理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10 分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阐述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11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特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第二框题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一、【课程标准】:4.10 分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阐述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二、【新课教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内容: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选举出人民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
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它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
⑵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第四专题第二框题《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1、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后确立的政治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在历代领导人任期内被不断地塑造着。
有别于西方国家建立在社会契约上的理论为先制度为后的制度发展传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一边实践一边发展理论。
它有几大特点,一是政府能够统筹的资源多,倾向于"家政府",因此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是市场制度仍然不够成熟,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发展不太平衡。
三是意识形态高度统一。
四是公民社会发展不够成熟,民众自治意识仍较为薄弱。
在目前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能靠统筹安排的优势较快的实现经济增长,基本目标是让人民生活能普遍富裕。
但是,政治制度发展与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社会矛盾不能妥善解决,尚未在经济,政治,公民素养等方面齐头并进地发展现代国家。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界定有三个基本要素:公有制;计划经济;民主。
(但实际上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制度内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快了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激发了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成就激励斗志,历史昭示真理。
第四专题第二框题《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和民主集中制的含义。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
理解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理解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归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理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教学重点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
民主集中制原则。
四、教学过程:。
高中政治选修三第四专题第二框题《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基础夯实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有()①通过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国家权力②监督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③人大代表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各项权力④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注意本题问的是“途径”,①②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故入选;③观点错误,④不是途径,故③④不选。
【答案】 C2、邓小平说过:“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最合理、最便利的制度,不能丢。
”下列关于民主集中制说法正确的是()①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②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指导下的集中和集中基础上的民主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④民主集中制为每个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的方式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②错误。
【答案】 D每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要在北京召开会议,各地代表欢聚一堂,共商国是。
据此回答3~4题。
3.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要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这表明()A.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B.国家机构实行依法治国原则C.国家机关要对全国人大负责,不能独立行使其职权D.国家机关要对人民负责【解析】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表明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A正确。
B、D不符合题意。
C错误。
【答案】A4.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是在行使()A.决定权B.监督权C.任免权D.立法权【解析】国家权力机关听取“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是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是在行使监督权。
【答案】B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四专题第二框题《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
1、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后确立的政治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在历代领导人任期内被不断地塑造着。
有别于西方国家建立在社会契约上的理论为先制度为后的制度发展传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一边实践一边发展理论。
它有几大特点,一是政府能够统筹的资源多,倾向于"家政府",因此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是市场制度仍然不够成熟,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发展不太平衡。
三是意识形态高度统一。
四是公民社会发展不够成熟,民众自治意识仍较为薄弱。
在目前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能靠统筹安排的优势较快的实现经济增长,基本目标是让人民生活能普遍富裕。
但是,政治制度发展与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社会矛盾不能妥善解决,尚未在经济,政治,公民素养等方面齐头并进地发展现代国家。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界定有三个基本要素:公有制;计划经济;民主。
(但实际上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制度内容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快了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激发了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
成就激励斗志,历史昭示真理。
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再一次深刻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繁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充分地利用好这一独特的政治优势,中国就一定能创造更大的辉煌,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明天。
实质意义
(1.)人民大众在政治上是国家主人,而在国家行政事务上是被管理者;
(2.))国家政府官员在国家行政事务管理上是领导者,而在政治上却是为社会主人服务的社会公仆;
(3.)不遵守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分权原则,社会公仆的政府官员就会异化为社会主人而形成恣意妄为的权贵阶层,工农大众就会变成弱势的奴仆阶层。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分权原则,是区分清主人与社会公仆的地位,以"直选、监督和罢免的社会民主"来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其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其他各方面机制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民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它是在201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抽象的,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具体而言,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成。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我们党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贡献。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
在政治领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近代的中国对于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有过长期争论和激烈斗争。
中国共产党拯救民族于危难之时,而且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紧紧依靠人民。
因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就确定新中
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1954年正式建立以后,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人民民主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得以体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创举,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基层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
在经济领域,我国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同时,为有效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我国还不断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都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制度支撑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文化领域,我们党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社会领域,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着力凸显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各种严峻的挑战会接踵而来,因此,我们在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要不断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境的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