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7P
- 格式:doc
- 大小:94.62 KB
- 文档页数:11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15 1-5:ACDDB 6-10:DCDCA 11-15: CAADC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5: ××××√ 6-10:×××√× 11-15:×××××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5:AD ACDE BE AB ADE 6-10:CE BCDE AE ABCDE ABD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5: 128,直接观察法,质量指标,分组标志,比例6-10:离中(离散),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水平法和累计法(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总指标,不重复抽样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解: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 ∑∑11111p q k p q %10+11200+%5-1200+%2+16501200+200+650= 69.19382050= =105.74% 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0011p q p q ∑∑11111p q kp q %74.105÷1000+200+5001200+200+650= =114.04% 2、(1) ()101%1%f f x ===⨯∑∑20实际销售额计划销售额实际销售额计划完成(2) 由于: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实际销售额:2012.7%x =3、(1)茶叶抽样平均每包重量:包克/3.150********===∑∑f xf x(2)茶叶重量抽样方差:克76.010076)(22==-=∑∑f f x x σ(3)抽样平均误差:)(087.010076.02克===n x σμ (40.推断。
概率保证程度为99.73%, t 的值为3, 所以△x =t μx =3×0.087=0.26克。
…………………………………………………………………………………………………………试卷编号 17 拟题教研室(或教师)签名经济与统计教研室主任签名…………………………………………………………………………………………………………课程名称(含档次)统计学A 课程代号 000558 专业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层次(本、专)本考试方式(开、闭卷)闭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 )。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3、计划规定成本降低5%,实际上提高了2%,则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为( )。
A. 107%B. 107.4%C. 93.1%D. 110%4、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
A. 调查单位的承担者B. 构成调查单位的每一个单位C.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D. 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5、为了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可对首钢、宝钢、武钢、鞍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 非全面调查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抽样调查6、在组距数列中,向下累计到某组的次数是100,这表示总体单位中()。
A. 大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B. 小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C. 大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D. 小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7、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B. 主要受各组次数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标志值的多少无关C. 既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又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D. 既与各组标志值的大小无关,也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8、各标志值与平均数离差之和()。
A. 等于各变量平均数离差之和B. 等于各变量离差之和的平均数C. 等于零D. 为最大值9、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数代表性之间存在()。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范畴?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回归分析2.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的:A. 集中趋势B. 离散程度C. 偏态D. 峰态3. 在正态分布中,数据的分布形态是:A. 双峰B. 单峰C. U形D. 无规律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目的?A. 描述总体B. 描述样本C. 估计总体参数D. 进行假设检验5.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H0)通常表示:A. 研究者希望证明的效应B. 没有效应或效应为零C. 效应显著D. 效应不显著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7. 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8. 描述什么是相关系数,并解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给定一组数据: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请计算: - 均值-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标准差10. 假设某产品的质量控制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平均重量为100克,标准差为5克。
如果从这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个样本,计算样本均值在95%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
统计学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D(回归分析属于推断统计)2. B(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3. B(正态分布是单峰分布)4. C(参数估计的目的是估计总体参数)5. B(零假设通常表示没有效应或效应为零)二、简答题6. 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大量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在次数趋于无穷大时趋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分布是什么。
这一定理在抽样调查、质量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7. 置信区间是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范围,它表示在多次抽样的情况下,有特定比例(如95%)的样本统计量会落在这个区间内。
它在统计推断中帮助我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8. 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指标。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四分位差C. 平均数D. 标准差答案:C3. 在统计学中,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是: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回归方程D. 回归分析答案:A4. 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的决策规则是:A. 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B. 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C. 样本均值等于总体均值D. 样本均值不等于总体均值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回归抽样答案:D6. 用于估计总体均值的点估计量是:A. 样本均值B. 样本方差C. 样本中位数D. 总体均值答案:A7. 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的个数是:A. 1B. 2C. 3D. 任意多个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图形?A. 箱线图B. 条形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9. 以下哪个统计量不能用来衡量数据的集中趋势?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参数?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抽样法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四分位差C. 方差D. 标准差答案:ABCD4.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假设检验的步骤?A. 建立假设B. 选择显著性水平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做出决策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A. 条形图B. 饼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值。
理⼯⼤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题1分)1、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的单位 2、标志是指( )。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3、28.计划规定成本降低3%,实际上降低了5%,则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为( )。
A. % B. % C. % D. %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填报单位D. ⼀般单位 5、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A. 标志值很⼤的单位B. 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重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重D. 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6、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计算( )。
A. 次数 B. 次数密度 C. 频率 D. 累计频率7、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决定于()。
A. 权数的标志值B. 权数的绝对值C. 权数的相对值D.权数的平均值 8、假如各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那么算术平均数会:( )。
A. 增加到5倍B. 增加5个单位C. 不变D. 不能预期平均数的变化 9、当0M M x e ==时,其总体分布的状况为( )。
A. 钟型分布B. 对称的钟型分布A.简单算术平均B.调和平均C.加权算术平均D.⼏何平均11、某企业1991年9⽉—12⽉⽉末的职⼯⼈数资料如下:9⽉30⽇1400⼈,10⽉31⽇1510⼈,11⽉30⽇1460⼈,12⽉31⽇1420⼈,该企业第四季度的平均⼈数为()。
⼈⼈⼈⼈12、统计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
A.定基指数和环⽐指数B.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13、某商品本年同上年⽐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平均增加(或减少)的百分⽐为()。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
A. 所有可能的样本B. 某一特定群体的所有个体C. 单个样本D. 样本的平均值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主要工具?()。
A. 均值B. 标准差C. 回归分析D. 直方图3. 标准差的主要作用是衡量()。
A. 数据的分布范围B. 数据的平均值C. 数据的异常程度D. 数据的对称性4. 在统计学中,样本容量是指()。
A. 样本中不同数值的数量B. 样本中个体的总数C. 总体中个体的总数D. 样本中重复数值的数量5. 以下哪个是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
A. 相关性检验B. 回归分析C. t检验D. 方差分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统计学中,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数值称为________。
2. 当我们想要了解两个变量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时,可以使用________图进行初步判断。
3. 为了计算样本的标准差,我们需要知道每个数值与________的偏差。
4.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如果拒绝了零假设,我们实际上是认为________。
5. 当我们说一个数据集是正态分布的,我们指的是该数据集的形状类似于一个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随机样本以及它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2.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3. 请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它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班级考试成绩如下:80, 85, 90, 95, 100。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 = ()中位数 = ()众数 = ()2. 假设有一个样本,其数据为:12, 15, 18, 21, 24。
请计算样本的标准差和方差。
标准差 = ()方差 = ()五、论述题(20分)请论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什么统计学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并举例说明统计学如何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
理工大学考试考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A自上而下统计布置 B自下而上逐级填报 C按规定的报送时间送出 D按照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 E属于全面调查
5、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区分事物的本质 B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C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E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6、实物计量单位包括:
A货币单位 B劳动单位 C自然单位 D度量衡单位 E标准实物单位
7、简单算术平均数之所以简单,是因为:
A所计算的资料未分组 B所计算的资料已分组 C各组次数均为1 D各变量值的次数分布不同 E各变量值的频率不相同
8、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
A抽样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不可避免的 C可以事先计算出来 D可以加以控制的 E可以用改进调查方法的办法消除的
9、测定长期发展趋势的方法有
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 C首尾折半法 D最小二乘法 E季节比率法
10、某商店第四季度全部商品的销售量为第三季度的98%,这个相对数是:
A总指数 B季节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E动态指数。
统计学必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描述统计学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而不涉及数据的推断。
()A. 正确B. 错误答案:B3.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它不能小于总体中的个体数量。
()A. 正确B. 错误答案:B5. 统计学中的参数是指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而统计量则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值。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ABCD7.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A. 抽样方法B. 样本容量C. 总体的异质性D. 抽样误差答案:ABC8. 以下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条形图B. 直方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BCD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假设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AB1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A. 简单线性回归B. 多元线性回归C. 逻辑回归D. 泊松回归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统计学中的抽样调查可以完全代替全面调查。
()答案:错误12. 统计学中的相关性意味着因果关系。
()答案:错误13.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中心趋势度量。
()答案:正确14. 统计学中的置信区间越宽,表示估计的精确度越高。
()答案:错误15. 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可以用来确定两个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答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和分析。
样本的代表性和容量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和推断的准确性。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期末考试 统 计 学 课程 A 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若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会A 、上升B 、下降C 、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甲班学生平均成绩80分,标准差8.8分,乙班学生平均成绩70分,标准差8.4分,则A 、 乙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B 、甲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C 、无法比较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D 、两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一样【 】3、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1.5%,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A 、 75%B 、 99.5%C 、100.5%D 、 133.2%【 】4、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P分别为85%、82%、91%,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应选 A 、91% B 、85% C 、94% D 、82% 【 】5、一般而言,总体平均数的无偏、有效、一致估计量是A 、样本平均数B 、样本中位数C 、 样本众数D 、不存在 【 】6、单相关系数等于零时意味着变量X 与Y 之间一定 A 、无任何相关关系 B 、无线性相关关系 C 、无非线性相关关系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 】7、在右侧检验中,利用P 值进行检验时,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A 、P 值> αB 、P 值>βC 、 P 值< αD 、 P 值<β【 】8、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这时检验总体均值的统计量应取 A 、nSx Z 0μ-=~N(0,1) B 、 nx Z σμ0-=~N(0,1)C 、)1(~)1(2222--=n Sn χσχ D 、)1(~0--=n t nSx t μ【 】9、原始资料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时,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的平均数,其目的是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或月份)数据上的A 、季节变动B 、循环变动C 、长期趋势D 、不规则变动 【 】10、为了分析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某次统计学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可运用方差分析法。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将古典概率论引入社会经济现象研究的学者是:A.阿道夫·凯特勒B.威廉·配第C.约翰·格朗特D.2、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A.标志B.变量C.指标D.3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较C. 比例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4A.是以调查组织规模大小来划分的B.C. 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D. 是以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5A. 调查单位B.C. 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D. 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填报单位6、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两个统计分组是:A. 按数量标志分组B.C.D. 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7A.B.C.D. 大量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8、当计算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销售额的平均增长速度时,应采用哪种平均数:A. 众数B. 中位数C. 算术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9、某地区8月份一等鸭梨每公斤1.8元,二等鸭梨每公斤1.5元,10月份鸭梨销售价格没变,但一等鸭梨销售量增加8%,二等鸭梨销售量增加10%,10月份鸭梨的平均销售价格是:A. 不变B. 提高C. 下降D. 无法确定10、间隔相等连续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数算术平均法C.简单序时平均法D.加权序时平均法11、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的关系是:A.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之和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1D.各环比增长速度减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减112A.反映的现象范围不同B.C.计算时是否进行加权D.指数化的指标不相同13A.降低B.增长C.不变D.无法确定14、在抽样设计中,A. B. 调查单位最少的方案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C. 调查费用最省的方案D. 在一定误差要求下费用最小的方案15、在下列情况下,计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可以采用重复抽样公式:A. 总体单位数很多B.C. 抽样单位数对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D. 抽样单位数对总体单位数的比重较大。
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条件,没有变异就不用统计了。
( )2、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3、某地区某年人均粮食产量750公斤,这是个平均指标。
(4、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互换便产生了正指标和逆指标。
()5、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为了回答向谁调查,由谁来具体提供统计资料的问题。
( )6、统计报表是按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的,是各企事业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故各级领导部门需要什么统计资料都可以通过颁发统计报表来搜集。
( )7、组距是各组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可用公式:“组距=本组上限-前组上限”计算组距。
()8、当各组的单位数相等时,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重也相等,所以权数的作用也就没用了。
()9、如果两个数列的变异系数相同,则说明两个平均数对各自数列的代表性相同。
()10、通常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计算结果,既可能为正值,又可能为负值。
()11、某工厂一月、二月、三月、四月职工平均人数分别为190人、215人、220人、230人,该工厂第一季度月平均职工人数为215人。
()12、某企业报告期比基期产品产量增长2%,产品成本降低1%,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
( )13、总指数可以分为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个体指数不能这样分( )。
14、抽样平均误差、总体标准差和样本容量的关系可用公式表达,因此在统计实践中,为了降低抽样平均误差,可缩小总体标准差或增大样本容量来达到。
()15、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抽样调查时违反了随机原则。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A. 数量指标B. 质量指标C. 综合指标D. 时期指标E. 时点指标2、某商场800A.职工工资总额是统计指标 B.800名职工是总体单位 C.有800个标志值 D.职工工资是统计标志E.该商场工资总额等于800人乘以其平均工资3A. 受组距大小的影响B.C. 与频数密度的分布不一致D. 与次数密度的分布不一致E.4A. 向上级提交调查表的单位B.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 所需登记标志的那些单位 E. 报告单位有时与调查单位相一致5、下列哪些现象应该利用算术平均数计算:A. B.已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求平均发展速度C. 已知实际产量和计D. E.已知产品产量及各产品的单位成本求平均成本6、平均增减速度的计算:A.可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B.不可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C.可根据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求得 D.不可根据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求得 E.等于平均发展速度-1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7A.B.C.D.商品批发价E.8A.B.C. 对象指数等于它的D. 与对象指数相应的绝对增长额等于它的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增长额的乘积E. 与对象指数相应的绝对增长额等于它的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增长额的代数和 9、影响样本容量大小的因素是:A. 抽样的组织形式B. 样本的抽取方法C. 总体标准差大小D. 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E.允许误差的大小 10、抽样平均误差是:A.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误差程度B.C. 样本指标的平均差D.E.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某地1991—1995年历年的生猪存栏头数在1990年末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00、120、140、130、150万头,则五年间生猪的年平均增长量为_________。
2、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对调查单位进行清点和计量,这种调查方法叫做______3、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指标称为_____指标。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_________。
5、积累额与消费额的比例为1 :3 ,这是_________相对指标。
6、变异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_____________趋势。
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增长量。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有两种方法,即________________。
9、指数从其计算的总体范围来划分,可分为个体指数和_________指数。
10、根据取样的方式不同,抽样方法分为重复抽样和__________。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1.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2、某地20个商店,1994年第四季度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按商品销售计划完成情况分组(%)实际商品销售额(万元) 流通费用率 (%)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45.9 68.4 34.4 94.314.8 13.2 12.0 11.0试计算:(1)该地20个商店平均完成销售计划指标商品名称 商品销售额(万元) 报告期价格比基期价格变动率(%)基期 报告期 甲 乙 丙500 200 1000650 200 12002 -5 10(2)该地20个商店总的流通费用率3、某进口公司出口一种茗茶,为检查其每包规格的重量,抽取样本100包,检查结果如表。
试以99.73%的概率对这批茶叶的平均重量做出区间估计。
每包重量(克)包数148---149 10149---150 20150---151 50151---152 20合计1004、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指标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工业总产值(万元) 180 160 200 190月初工人数(人) 600 580 620 600 试计算: (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1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5:ACDDB 6-10:DCDCA 11-15: CAADC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5: ××××√ 6-10:×××√× 11-15:×××××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5:AD ACDE BE AB ADE 6-10:CE BCDE AE ABCDE ABD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5: 128,直接观察法,质量指标,分组标志,比例 6-10:离中(离散),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水平法和累计法(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总指标,不重复抽样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解: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11111p q k p q %10+11200+%5-1200+%2+16501200+200+650=69.19382050= =105.74%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0011p q p q ∑∑11111p q kp q %74.105÷1000+200+5001200+200+650= =114.04% 2、(1) ()101%1%ff x ===⨯∑∑20实际销售额计划销售额实际销售额计划完成(2) 由于: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实际销售额:2012.7%x =3、每包重量(克) 包数f 组中值(克)xxf )(x x - x=150.32)(x x - f x x 2)(-148---149 10 148.5 1486 -1.8 3.24 32.40 149---150 20 149.5 2990 -0.8 0.64 12.80 150---151 50 150.5 7525 0.2 0.04 2.00 151---152 20 151.5 3030 1.2 1.44 28.80 合计100----15030--------76.00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1)茶叶抽样平均每包重量:包克/3.150********===∑∑fxf x(2)茶叶重量抽样方差:克76.010076)(22==-=∑∑ff x x σ(3)抽样平均误差:)(087.010076.02克===n x σμ(40.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