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4
- 格式:doc
- 大小:395.00 KB
- 文档页数:6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 平均速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 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2.对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 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指的是平均速度D. 子弹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指的是平均速度3.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A.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 m/sB. 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全过程的速度为40 km/ℎC. 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90 km/ℎD. 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为6 m/s4.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50m处的速度是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整个赛跑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A. 6m/sB. 6.25m/sC. 7.5m/sD. 6.75m/s5.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 v1+v22,v1+v22B. v1−v22,v1−v22C. 0,v1−v2v1+v2D. 0,2v1v2v1+v21/ 116.a、b两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物体在t1−t2内()A. a的平均速度大B. b的平均速度大C. a、b的平均速率一样大D. b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7.汽车从立交桥顶上向下做变速直线运动。
已知第1s内通过2m、第2s内通过4m、第3s内通过7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B. 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 第2s末的瞬时速度是2m/sD. 第2s末的瞬时速度是4m/s8.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的旁边我们常看到如图所示的路牌,这是交通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这是指汽车经过这一路段时()A. 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100km/ℎ的B. 平均速度大小应介于60km/ℎ和100km/ℎ之间C. 瞬时速度大小应小于100km/ℎ,平均速度大小应大于60km/ℎD. 瞬时速度大小应介于60km/ℎ和100km/ℎ之间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B.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 三个物体始终沿着同一方向运动D. t0时C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大3 / 1110.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B.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C.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D. 汽车甲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逐渐增大11.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 ,经过2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加速度大小为10m/s 2,与初速度同向B. 加速度大小为10m/s 2,与初速度反向C. 平均速度为0D. 平均速度为10m/s ,与初速度反向12. 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Lt B. 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是2LtC. 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2L tD. 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2t213. 有关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B.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D. 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三、填空题14.某人早上7:50从A处开始沿直线散步,9:10分回到A处,散步的总路程为2400m,则该人散步的总时间为s,平均速度为m/s,平均速率为m/s。
高一物理必修1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3m/s,这表示物体在过A点前1s位移是3mB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3m/s,这表示物体在过A点前、后1s位移都是3mC 物体每1s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 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2.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第1s内通过5m,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第4s内通过15m,则汽车在最初2s内以及0 — 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3.一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另一物体也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整段的平均速度= 。
4.某同学在100m跑的测验中,跑到全程时间的中间时刻6.25s时的速度为7.8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9.2m/s,则该同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8.1m/sB. 7.8m/sC. 8m/sD. 9.2m/s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C 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这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6.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s,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 km。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 — t 图,比较前5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甲 v 乙 v 丙;比较前10s 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甲ˊv 乙ˊ v 丙ˊ;8.火车从车站出发沿平直铁轨开行,在某段位移的前1/3中的平均速度是2/3v ;中间的1/3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最后1/3位移的平均速度是1/3v 。
沪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物体运动的描述1.3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列举的几种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A.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 B.京沪高速铁路实验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148m/s C.沪宁高速公路限速413m/s D.汽车速度计显示400m/s2.汽车从A点向东行驶5km到达B点,用时500s;接着又向西行驶8km到达C点,用时同样为500s。
若以A位置为坐标原点,取向东为正方向建立如图的坐标系,则汽车()A.在B点和C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5km和3kmB.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3km和13kmC.从A到B的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率为100m/sD.从B到C的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率为16m/s3.攀岩运动是一种考验人的意志与心理素质的运动形式,户外攀岩运动更加刺激与惊险.如图所示为某户外攀岩运动的场景与运动线路图,该攀岩爱好者从起点A经过B点,最终到达C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线路ABC表示的是攀岩爱好者所走的位移B.线路总长度与攀岩爱好者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C.由起点到终点,攀岩爱好者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D.攀岩爱好者所走路程要比由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大4.“318”国道是一条连接上海和西藏中尼边界友谊桥的公路,里程碑以上海为起点,公路几乎是沿着北纬30︒线前行的,本题中可以将它的东段视为直线。
以公路为x轴建立坐标系,上海为坐标原点,里程碑的示数即为坐标值,指向西藏方向为x轴正向。
一辆汽车某日8时30分驶过x1=963km的位置,当9时11分驶过x2=922km的位置,则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A.-41km/h B.41km/h C.–60km/h D.60km/h5.如图所示为一边长为1m的立方体包装纸箱,有一只聪明的蚂蚁沿纸箱表面以最短的路程从顶点A到达顶点G用了10s时间,则该过程中蚂蚁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A/s/s B/s、3m/s 10C/s/s D/s/s 6.下列情况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B.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D.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7.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B.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因为2>﹣3,所以2 m/s>﹣3 m/s D.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8.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某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22分钟、9.8公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做质点B.22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C.9.8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9.如图甲所示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P为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P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P接收.从P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到小盒子P 的距离越来越近B .在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t 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 2-x 1C .超声波的速度为222x t t-∆ D .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121x x t t -- 10.三个质点A,B,C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B .三个质点从N 点出发到M 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D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平均速率相同11.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你刚才的车速是75千米每小时!”她反驳说:“我才开了10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75千米呢?”“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75千米。
高一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5小题)1.(2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km/h.图示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限速值约为12 m/sB.限速值是指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C.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难以刹车D.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刹车距离越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2.(2分)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3.(2分)有四个在一条直线上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分别如下,则其中速度最大的是()A.10 m/s B.54 km/h C.0.72 km/min D.﹣20 m/s4.(2分)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静止到运动,二是由运动到静止D.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5.(2分)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A.在这一时刻之后的0.1s内的位移一定是1mB.在这一时刻之前的0.1s内的位移一定是1mC.在这一时刻之前的1s内的位移可能是10mD.从这一时刻起以后的10s内的位移一定是100m6.(2分)下列关于速度大小的表述符合实际的是()A.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4m/sB.人在步行时的速度约为4.0m/sC.我国的高铁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300m/s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100km/h7.(2分)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率就是速度B.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D.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8.(2分)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90km/h!”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1小时,怎么可能走了90km 呢?”“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90km.”“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0km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90km的路程.”从物理学角度看,你认为这位女士主要是由于没弄清哪个物理概念()A.位移B.路程C.速度D.加速度9.(2分)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假若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结果将会是()A.甲先到达终点B.两人同时到达终点C.乙先到达终点D.不能确定10.(2分)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B.汽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速度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11.(2分)平均速度定义式为,当△t极短时,可以表示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v t,该定义应用的物理方法是()A.等效替代法B.控制变量法C.理想模型法D.极限思想法12.(2分)下列情况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B.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D.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13.(2分)质点沿直线O x方向做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6t﹣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从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A.﹣2m/s、﹣6m/s B.﹣18m/s,﹣2m/sC.﹣2m/s、﹣2m/s D.﹣18m/s、﹣6m/s14.(2分)某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起跑后第3秒末的速度是8m/s,第10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3m/s,他这次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1 m/s B.10.5 m/s C.10 m/s D.9.5 m/s15.(2分)在长泰到林墩高速公路上,分别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物理意义是()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C.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D.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二、填空题(共6小题)16.(8分)运动物体经过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常简称为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度: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位置时的相同.17.(4分)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m.则第10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km/h,前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m/s.18.(4分)图为一道路限速标志牌.《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牌标明的最高时速.质量为1200kg的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6000N.若该汽车经过半径为30m的水平弯路时,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得高于m/s;若该汽车驶上圆弧半径为40m的拱形桥桥顶时,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得高于m/s.(取g=10m/s2)19.(4分)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甲上面数字的意思是指,乙上面数字的意思是指.20.(6分)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为2m/s2,则此物体在2s末时的速度为,4s初的速度为,它在第5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21.(4分)某高速公路边交通警示牌有如图所示标记,其意义是指车辆的速度(填“瞬时”或“平均”)不得超过km/h.三、综合题22.(5分)有一高度为1.70米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米短跑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运动.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快门(曝光时间)是秒.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6×10﹣2米,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5×10﹣3米.由以上数据估算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3.(10分)某车在经过平直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后,车内速度表上的指针经过t=14s从指向0位置均匀转过120°角后指向100位置,如图.(假设车做直线运动)(1)(5分)速度表上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还是平均速度?(2)(5分)求汽车在t=14s内经过的路程.24.(15分)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求当其运动了4s时的:(1)(5分)瞬时速度(2)(5分)位移(3)(5分)全程的平均速度.25.(5分)为了了解汽车的加速性能,通过快速闪光照像的方法,把汽车启动后不同时刻的位置记录下来,整理数据得下列表.试估算1.0s内的平均速度和1.0s末的瞬时速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速度、速率;惯性【解析】【解答】解:A、120km/h= 1203.6m/s≈33.3m/s,A不符合题意;B、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指的是限制的瞬时速度,B不符合题意;C、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C不符合题意;D、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刹车距离越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正确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对应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瞬时速度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对应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2.【答案】B【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B【解答】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故B正确;C、位移方向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方向,而速度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所以不相同,故C错误;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大小均不改变的,故D错误.故选:B.【分析】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的方向即为速度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方向均不变,据此分析判断.3.【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速度大小为10m/s;B、速度大小为54km/h=15m/s;C、速度大小为0.72km/min=12m/s;D、速度大小为20m/s故选:D【分析】把选项中的速度统一单位就可以比较大小.4.【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它的运动方向可能会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可能改变,故A错误;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速度可能发生改变,例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C、物体速度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静止到运动,二是由运动到静止,运动状态还与运动方向有关,故C错误;D、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故D正确.故选D.【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两方面,速度大小和方向只要有一个改变,那么运动状态就得改变.5.【答案】C【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物体在这一时刻的前后0.1s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不一定等于1m.故AB错误.C、物体在这一时刻的前1s内可能做匀速运动,故位移可能为10m,故C正确;D、从该时刻起,可能做变速运动,则10s内的位移可能为100m.故D错误.故选:C.【分析】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m/s,根据物体的运动性质判断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位移.6.【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声音的速度,约为340m/s,故A错误.B、人在步行时的速度约为4.0m/s,故B错误.C、我国的高铁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约为83m/s,故C错误.D、高速公路的正常速度一般不低于90km/h,故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可以达到100km/h,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7.【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速率是速度的大小;不是速度;故A错误;B、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C、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回到起点,则平均速度可以为零,故C错误;D、物体只要运动,则一定会产生路程,则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故D正确;故选:D.【分析】瞬时速度的大小表示速率,但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概念不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8.【答案】C【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这位女士理解错的是速度的概念,速度时位移比时间,90km/h是速度的概念,是描述的瞬时速度,不会因为她的开车时间短,或位移短而改变此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故选:C.【分析】速度的概念,对速度来说是位移比时间,不会因为位移或时间的增大或减小而影响速度大小.9.【答案】A【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运动员先由静止做加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前进直到冲过终点线,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说明现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同时起跑,在乙跑完全程的时间内是个定值,因为匀速阶段甲物体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在这个时间内甲的位移会大于110m;故甲先到达,故A正确.故选:A【分析】百米赛跑过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运动员先由静止做加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前进直到冲过终点线,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说明现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因为前后两个过程乙物体所用的时间不变,判断在乙跑完全程的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10.【答案】B【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为瞬间的速度;故A错误;B、汽车通过大桥的速度为一过程的速度;故为平均速度;故B正确;C、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为瞬间的速度;故C错误;D、跳水运动员起跳时,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一位置上的速度;故为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B.【分析】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对应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过程内的运动快慢.11.【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当时间极短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瞬时速度,该思想是极限的思想方法.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分析:当△t极短时,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物理方法为极限的思想方法.12.【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A、子弹射到墙上研究的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B、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B错误;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是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C错误.D、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是研究的一段位移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D.【分析】平均速度研究的是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研究的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13.【答案】B【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为:v=6﹣6t2(m/s)=6﹣6×22=﹣18m/s;据题意,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m),可得:t=0时,x=0m;t=2s时,x′=﹣4m;故2s内位移为:△x=x′﹣x=﹣4m﹣0m=﹣4m;2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选:B.分析:将t=2s代入v=6﹣6t2(m/s),求解瞬时速度.根据题意得到t=0时刻、t=2s时刻的位置坐标,求出2s内位移,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求解平均速度.14.【答案】C【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某运动员在百米直线竞赛中,第10秒末到达终点,这次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故选:C.分析: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15.【答案】D【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甲图指从长泰到林墩的这条路的长度,表示路程.乙图指此处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对应的是一个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甲图指从长泰到林墩的这条路的长度,表示路程.乙图指此处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是瞬时速度16.【答案】某个位置;速率;可以准确;运动方向【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运动物体经过某个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常简称为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瞬时速度:可以准确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故答案为:某个位置,速率,可以准确,运动方向.【分析】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对应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瞬时速度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对应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17.【答案】70;15【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汽车的速度表显示的是瞬时速度,由图可知在第10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km/h.十秒内汽车的位移是150m,则在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70;15.【分析】汽车的速度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故速度表显示的是瞬时速度;汽车在10s内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10s的比值,就是汽车在10s内的平均速度.18.【答案】20;20【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汽车在水平弯路,不发生侧滑时的最大速度,需轮胎与路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得:汽车驶上圆弧半径为40m的拱形桥桥顶时,不发生侧滑时的最大速度,需重力提供向心力,即:得:故答案为:20,20.【分析】汽车做圆周运动,重力与支持力平衡,侧向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可求出最大速度;在最高点时要是汽车不发生侧滑最大速度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19.【答案】路程;瞬时速度【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告示牌甲是量程牌,表示距离终点的路程.而限速标志中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故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是瞬时速度;故答案为:路程,瞬时速度.【分析】告示牌甲是量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标志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20.【答案】4m/s;6m/s;9m/s【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v=at,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为:物体在第4s初的速度也就是第3s末的速度为:第5中间时刻也就是4.5s末的速度为:故答案为:4m/s,6m/s,9m/s.【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2s末的速度,第4s初和第3s末是同一个时刻,同样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第4s中间时刻的速度也就是3.5s末的瞬时速度.21.【答案】瞬时;90【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交通警示牌是指汽车的限速标志,是要求车辆行驶的速度不在任一时刻均不可超过该速度;故应为瞬时速度;故答案为:瞬时;90.【分析】警示牌所示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表示汽车任一时刻的速度均不能大于该速度.22.【答案】设在曝光时间内的位移为x,则有由比例关系,得:据速度的定义,【解析】解答:设在曝光时间内的位移为x,则有由比例关系,得:据速度的定义,答:冲刺的速度为8.5m/s.分析:根据运动员的高度和像的高度比例关系求出运动员冲刺时秒内的位移.在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瞬时速度.23.【答案】(1)速度表上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2)速度从零均匀增加到100km/h,某车应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得【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1)速度表上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因为速度表上的示数对应不同的时刻和位置,符合瞬时速度的概念;(2)速度从零均匀增加到100km/h,某车应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得答:(1)速度表上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2)汽车在t=14s内经过的路程为194m.分析:(1)瞬时速度对应位置、时刻,平均速度对应位移、时间;(2)根据平均速度推论求解位移.24.【答案】(1)瞬时速度为8m/s;(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得到:(3)(全程的平均速度:【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得到:(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得到:(3)全程的平均速度:答:(1)瞬时速度为8m/s;(2)位移为16m;(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3)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列式球即可.25.【答案】第1s内的位移为4m,故第1s内平均速度为:汽车各个0.1s 的位移分别为:0.04m,0.12m,0.20m,…,0.84m,0.92m,1.00m;由于相等的相邻时间内的位移差值恒定,故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为: 1.0s 末的瞬时速度为:答:1.0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1.0s末的瞬时速度为8m/s.【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第1s内的位移为4m,故第1s内平均速度为:汽车各个0.1s的位移分别为:0.04m,0.12m,0.20m,…,0.84m,0.92m,1.00m;由于相等的相邻时间内的位移差值恒定,故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为:1.0s末的瞬时速度为:答:1.0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1.0s末的瞬时速度为8m/s.【分析】根据平均速度速度的定义求解平均速度,先判断出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根据公式△x=aT2求解加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解末速度.。
1.3《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v与s成正比 B v与t成反比 C s与t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2、一辆长30 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 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 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 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A.140 mB.170 mC.200 mD.230 m3、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m用了8 s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A.6.25m/s B.6.25 km/h C.400m/s D.0.16m/s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
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6、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千米/时7、右下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二、填空题8、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距离是4m,第3秒内的距离是6m,第4s内的距离是8m,这物体是______运动.9、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m/s。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1.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A.32km/hB.345km/hC.56km/hD.90km/h2.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A.蜗牛:1.5mm/s B.炮弹:1000m/s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km/s D.火车:360km/h3.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是()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B.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D.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4.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5.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 )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与速度和位移无关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8、关于瞬时速度,下述说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B 、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C 、是物体在发生某一段位移过程中的速度D 、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9、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10、【2007北京理综18】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2课
《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___________ ,可以用______________内通过的
_________来测量。
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要强调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3..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
二、判断题:
1. 我们的指甲每时每刻都在生长、运动着。
()
2.门前的枫树每天都随着地球的自转在飞速运动。
()
三、排序题
四、简答题:
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运动速度单位时间距离
2. 方向
3. 快快
二、判断题
1. √
2. √
四、简答题
答:1.时间
2.距离
3.运动速度。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1.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A.32km/hB.345km/hC.56km/hD.90km/h2.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A.蜗牛:1.5mm/s B.炮弹:1000m/s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km/s D.火车:360km/h3.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是()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B.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D.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4.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5.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与时间和位移无关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8、关于瞬时速度,下述说说法正确的是()A、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B、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C 、是物体在发生某一段位移过程中的速度D 、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9、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10.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tx v ∆∆=,当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1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13.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32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 ,则v 是( )A .24 km/hB .35 km/hC .36 km/hD .48 km/h14.短跑运动员在100 m 比赛中,以8 m/s 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 处的速度是9 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9 m/sB .10.2 m/sC .10 m/sD .9.1 m/s15.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第一个100m 用了20s ,通过第二个100m 用了10s ,求汽车在第一个100m 内和第二个100m 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大?汽车在这200m 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6.汽车沿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为v 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 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和后一半相同,则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参考答案1、D2、C3、BD4、ABC5、C6、BC7、A8、BD9、B10、ABD11、C12、B13、B14、C 15、5m/s ,10m/s ,6.7m/s16解、设一半路程为x 前一半路程用时间为t 1,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 2,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s v t =,有12121212222t +t v v x x v x x v v v v ===++(2)设全程运动时间为t ,则前一半时间位移为x 1=v 12t ,后一半时间的位移x 2=v 2 2t ,由平均速度公式12121222v`2t t v v x x v v t t +++===。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1、下列运动中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路程和位移大小始终相同的运动B .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相同的运动C .位移随时间始终增大的运动D .任意相等时间里位移都相同的运动2.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A.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B.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C.雨滴落地时的速度D.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3.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 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 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4.下列情境中的速度,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 .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以10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 .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 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C .由于堵车,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车速仅为10 km/hD .C919以260 km/h 的速度从跑道上起飞5.我国自主研制的某型号战斗机由静止开始启动,在运动500 m 后起飞,已知5 s 末的速度为10 m/s,8秒末的速度为16 m/s.在20秒末起飞,则该飞机由静止到起飞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10 m/sB .16 m/sC .20 m/sD .25 m/s6.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上升到进口过程中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2 s 末升降机的速度达到最大B .2~4 s 升降机静止C .1~2 s 升降机的速度变化比4~5 s 的速度变化大D .1~2 s 升降机的速度变化比4~5 s 的速度变化快7.图示为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线做出以下几个判定,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 .物体始终沿负方向运动D .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负方向运动8.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是v ,紧接着2t 内的平均速度是2v ,则物体在32t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v B .23v C .56v D .34v 9.三个质点A 、B 、C 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三质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相同B .B 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C .到达M 点的速率一定是A 的大D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 t 图像,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甲沿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 .质点甲、乙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11.电动自行车以其时尚、方便、快捷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增多。
2019-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一、多选题1.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B.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D.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答案】B,D【考点】速度、速率【解析】【解答】瞬时速度是为了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引入的物理量,A不符合题意;平均速度在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时较粗略,但当平均速度中所对应的时间越小,越能更精确地描述物体在那一时刻附近的运动快慢,B符合题意;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而瞬时速度是与时刻相对应的物理量,不能说它与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C不符合题意;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分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平均速度反映是物体在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当平均速度的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2.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操场400米跑道的某点开始行走,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位在另一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位同学通过的位移一定相同B. 甲、乙两位同学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C. 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同D. 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速率一定相同【答案】A,C【考点】位移与路程,速度、速率【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人的初末位置都相同,所以位移相同,但运动轨迹不一定相同,所以路程不一定相等,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因两人的位移相同,用时相同,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平均速度一定相同,C符合题意;、因两人的路程不同,用时相同,故两人的平均速率不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分析】本题考查位移、平均速度概念,要注意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1.3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瞬时速度和瞬时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有恒定的速率时,速度仍可能有变化
B.物体有恒定速度时,其速率仍可能有变化
C.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其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时,一定是速度大小发生了变化
解析:瞬时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恒定即大小方向都不变,速度发生变化,可能是大小,也可能是方向发生变化,综上所述,只有A项正确。
答案:A
2.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 )
A.火车以76 km/h的速度经过“深圳到惠州”这一路段
B.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 km/h
C.城市繁华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15 km/h注意车速”字样
D.足球以12 m/s的速度射入球门
解析:与某段时间或过程对应的速度为平均速度,与某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的是瞬时速度,可判断A中描述的是平均速度,B、C、D中描述的是瞬时速度。
答案:A
3. 广州亚运会上中国选手刘翔以13秒09的佳绩获得男子110 m栏比
赛冠军。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刘翔( )
A.运动55 m时的速度
B.冲刺时的速度
C.途中任一时刻的速度图1 D.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析:刘翔在110 m栏的比赛中做变速运动,瞬时速度大小在不断变化,根据运动总位移和总时间,只能计算出全程的平均速度,D对,A、B、C错。
答案:D
4.如图2所示的位移-时间图像中,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 m/s的图像是( )
图2
解析:s -t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故选B 、C 。
答案:BC
5.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由静止开始沿直线骑车,他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
关于这个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 s 末的瞬时速度为2.5 m/s
B .4 s 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C .前4 s 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 .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4.0 m/s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无法判断某一个时刻的瞬时速度,选项A 、B 错误;物
体在前4 s 内的位移为s =1 m +2 m +3 m +4 m =10 m ,故前4 s 内的平均速度v =s t =104 m/
s =2.5 m/s ,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v ′=s ′t ′=41 m/s =4 m/s ,选项C 、D 正确。
答案:CD
6. 如图3所示,是A 、B 两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 质点是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B 质点是先以5 m/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运动1 s ,而后停了1 s ,最后以5 m/s
相反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
C .B 质点最初3 s 内的位移是10 m
图3 D .B 质点最初3 s 内的路程是10 m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平行于时间轴,图线在t 轴上方为正方向,在t 轴下方为负方向,当速度为零时,图线在t 轴上。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C
7. 如图4所示,A 、B 、C 是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则在时间t 2内( )
A .A 和
B 的平均速度相等
B.B和C的平均速度相等
C.B的平均速度最大图4 D.它们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解析: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的是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不是运动轨迹。
A和C做匀速直线运动,B的速度不断变化,在时间t2内,A的位移最大,B、C位移相等,所以A的平均速度最大,B和C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B
8. a、b两个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如图5所示,关于a、
b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质点运动的出发点相距5 m
B.质点a比质点b迟1 s开始运动
C.在0~3 s时间内,a、b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图5
D.质点a运动的速率比质点b的大
解析:a质点从s0a=5 m处,t0a=0时出发;b质点从s0b=0处,t0b=1 s 时出发,选项A 正确,B错误;0~3 s内,Δs a=0-5 m=-5 m,Δs b=5 m-0=5 m,选项C正确;因为b 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所以b运动的速率大于a运动的速率,选项D错误。
答案:A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如果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如图6所示,请分析:
图6
(1)以每5 s为时间间隔,它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最大?
(2)据所得平均速度分析这辆汽车做什么运动。
解析:(1)前5 s内平均速度v1=1 m/s; 5~10 s内平均速度v2=3 m/s;10~15 s内的平均速度v3=5 m/s;15~20 s内的平均速度v4=7 m/s。
由此可见,汽车在15~20 s这5 s 内的平均速度最大。
(2)由以上所得平均速度的大小可知,汽车正在做加速运动,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
答案:(1)在15~20 s内的平均速度最大(2)加速运动
10. 如图7所示,在距离斜坡底端10 m的山坡上,一辆小车以4 m/s的
速度匀速向上行驶,5 s后,小车又以2 m/s的速度匀速向下行驶。
设小车
做直线运动且位移和运动方向都以沿斜坡向上为正方向,试作出小车在这
20 s内的s-t图像和v-t图像,并确定小车在20 s末的位置。
(小车初图7
始位置为坐标原点)
图8
解析: 在前5 s 内小车运动的位移s 1=v 1t 1=4×5 m=20 m ,方向沿斜坡向上;在后15 s 内小车运动的位移s 2=-v 2t 2=-2×15 m=-30 m ,方向沿斜坡向下;以小车的出发点作为坐标原点,在这20 s 内小车的s -t 图像和v -t 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小车在这20 s 内的位移s =-10 m 方向沿斜坡向下,即第20 s 末小车处于斜坡底端。
答案:图像见解析 处于斜坡底端
1.3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二)
1.气象台对某次台风预报是:风暴中心以18 km/h 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33 m/s 。
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
A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B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D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解析: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而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时刻或位置,18 km/h 指的是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33 m/s 指的是台风登陆时刻的瞬时速度。
故A 正确。
答案:A
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 m/s ,那么这个物体( )
A .在这一时刻之前0.1 s 内位移一定是1 m
B .从这一时刻之后1 s 内位移一定是10 m
C .从这一时刻起10 s 内位移可能是50 m
D .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 000 m 路程所需时间一定是 100 s
解析: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是10 m/s ,运动的平均速度不一定是10 m/s ,故A 、B 错误;从该时刻以后的10 s 内,不知道速度如何变化,平均速度可能为5 m/s ,故C 正确;若物体从此
匀速运动,则1 000 m 10 m/s =100 s 。
D 正确。
答案:CD
3.如图1-3-8所示为一辆沿直线运动的汽车的s -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8
A.汽车沿折线运动
B.前20 min汽车做匀速运动
C.20 min末到30 min末,汽车静止
D.20 min末到30 min末,汽车做匀速运动
解析:s-t图线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图线不是运动轨迹,所以A错误;由图线可知汽车在前20 min做匀速直线运动,20~30 min静止,所以B、C正确,D错误。
答案:BC
4. 如图1-3-9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对于甲、乙两
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图1-3-9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解析:由图像知,甲的速度大于零,故沿选定的正方向运动,乙的速度小于零,故沿与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选项A正确,B错误;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当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如果两质点开始时相隔一定距离,则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能越来越大(背向运动),也可能越来越小(相向运动),选项D错误。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