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制给职工思想带来的波动
- 格式:pdf
- 大小:98.40 KB
- 文档页数:1
264百家论坛事业单位改制对职工思想带来的波动及对策研究刘成林曲周县劳动就业局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机关单位或者是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创办的,为社会群众提供服务的社会服务组织,例如说从事国有教育、科技文化还有卫生等活动,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依靠政府部门运行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传统的事业单位运行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的市场发展需求,本文分析了在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员工的思想状况变化,并针对性分析了如何能够在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应对职工思想带来的波动。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制;职工思想;应对对策事业单位的改革能够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活力,发挥出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工作优势,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事业发展服务,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
事业单位在改制过程中需要确保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稳定和完善,要加强对职工思想的教育和引导工作,让职工能够放下心里负担,更快的接受新的工作模式,解决职工思想的疑惑,确保职工能够用更加饱满和热情的情绪投入到新的体制和新的工作环境中,促进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
一、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员工思想变化1.老员工害怕改变在传统的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其中有很多员工已经在岗位上工作了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人们对于事业单位的定义成了铁饭碗,员工已经习惯了在事业单位的稳定生活,因此从心里排斥竞争,事业单位的而改之就意味着要跟新晋人员开始竞争,可能会失去现在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担心单位改制对自己造成影响,同时也担心企业改制之后并没有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导致企业自身出现各种发展问题。
2.年轻员工希望改制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中间也经历过不断的改革。
但是整体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还是类似于政府部门机关,尤其是收入分配还有职位晋升上,这些对于年轻的工作人员来说存在着一定的不公平,很多年轻的员工更愿意趁着现在年轻多参与竞争,靠着自己的能力打拼,因此他们也更加容易接受事业单位的改制。
3.部分员工摇摆不定事业单位还剩余一部分员工,他们自身能够认识到事业单位发展中存在的弊端,一方面希望能够通过事业单位改制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获取更高的汇报,同时又对自己和单位的改制没有信心,担心自己的能力跟不上企业和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担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竞争力,无法保障自身的待遇和发展前途,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的改制赞同与否摇摆不定。
浅谈地勘事业单位在转企改制中职工的心理及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改革方向的调整,国有事业单位通过改革取得了快速发展。
在转企改制中,转变的不仅仅是单位的经济形态,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结构与生态变化。
其中,地勘事业单位作为国家重要的石油、煤炭资源勘探和开发机构,其转企改制中职工的心理状态和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转企改制对职工心理的影响不确定性焦虑转企改制中,职工身陷不确定性之中,什么时候改制结束,是否会失业,以及新企业是否重新录用自己等问题,都会导致职工的焦虑和不确定感。
心理失衡转企改制对于不少职工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包括工作性质、职责、岗位等多方面的变化,进而导致职工产生心理失衡和不适应。
心理安全职工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前景等方面的变化适应性不足,进而会导致职工心理上的安全感下降,进而引起职工不安甚至不满。
转企改制中职工心理问题的对策提前沟通和交流对于职工的担忧和疑问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让职工知道转企过程中的具体安排,对职工的心理安全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并且能够增强三方合作的信任,使转企改制的顺利进行。
系统的培训和辅导企业中应该加强对转企后的职能和工作职责进行详细的培训和辅导,让职工了解清楚新的工作环境和职权、职责等方面的改变,进而适应和发挥作用。
针对不同人群的照顾针对不同职工的心理状况,建议进行不同的照顾,例如可以通过咨询、社会关怀等方式来帮助职工解决问题,进而投身于新企业的发展也能够更加便捷。
结论转企改制对职工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挑战,因此在转企改制时需要注意制定合适的对策,让转企改制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和高效!。
国企改革中职工思想波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宄摘要:目前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职工全民身份置换为重点,以创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为目的的国企改革正全面展开。
职工心理、心态会发生巨大变化,分析研究了职工思想动态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企改制;思想动态;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 (XX) 10-0212-021当前改制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改制是对企业员工权力和利益关系的一次重新调整,是新旧管理体系的转换,因此,在外在利益变化和内在个性特点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类员工对企业改制会形成不同的态度。
(1)对改革改制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普遍进行,企业的大多数职工认识到改制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彻底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途径。
调查也显示,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思潮的干扰,部分职工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比如政治意识淡化,价值取向庸俗化,表现出重物质、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的倾向,有些职工往往面对现实会做出十分功利性的选择。
(2)对改革改制意义认识模糊。
认为改革与否无所谓,改不改制与我无关,对改革持谨慎、观望态度,满足于维持现状,对企业改革态度消极,他们对改制的认识仅停留在买断身份等表象阶段。
认为企业改革改制后,他们从“ 全民职工”、“国家的主人” 一下子变为企业的雇员,跟一般的“打工仔”差不多,感到心理难以承受,有较强的失落感,自觉改制的意识不强。
(3)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偏低的职工危机感强。
这部分职工年龄大、技术差、无一技之长。
他们担心企业改制后,自己没有特长,很难再上岗,加上住房、医疗、父母瞻养、子女教育等负担较重,对改制的结果感到畏惧、害怕,情绪非常不稳定。
对改制的前途感到渺茫,危机感较强。
(4)那些吃惯“大锅饭”,工作不努力,思想不上进的职工,主人翁意识淡薄,怨天尤人,不想干事,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拨拨动动,不拨不动,对改制后因贡献不同而导致的收入差距加大牢骚满腹。
国企改革中职工思想波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郑兴东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0期摘要:目前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职工全民身份置换为重点,以创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为目的的国企改革正全面展开。
职工心理、心态会发生巨大变化,分析研究了职工思想动态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企改制;思想动态;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212-1 当前改制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改制是对企业员工权力和利益关系的一次重新调整,是新旧管理体系的转换,因此,在外在利益变化和内在个性特点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类员工对企业改制会形成不同的态度。
(1)对改革改制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普遍进行,企业的大多数职工认识到改制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彻底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途径。
调查也显示,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思潮的干扰,部分职工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比如政治意识淡化,价值取向庸俗化,表现出重物质、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的倾向,有些职工往往面对现实会做出十分功利性的选择。
(2)对改革改制意义认识模糊。
认为改革与否无所谓,改不改制与我无关,对改革持谨慎、观望态度,满足于维持现状,对企业改革态度消极,他们对改制的认识仅停留在买断身份等表象阶段。
认为企业改革改制后,他们从“全民职工”、“国家的主人”一下子变为企业的雇员,跟一般的“打工仔”差不多,感到心理难以承受,有较强的失落感,自觉改制的意识不强。
(3)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偏低的职工危机感强。
这部分职工年龄大、技术差、无一技之长。
他们担心企业改制后,自己没有特长,很难再上岗,加上住房、医疗、父母瞻养、子女教育等负担较重,对改制的结果感到畏惧、害怕,情绪非常不稳定。
对改制的前途感到渺茫,危机感较强。
(4)那些吃惯“大锅饭”,工作不努力,思想不上进的职工,主人翁意识淡薄,怨天尤人,不想干事,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拨拨动动,不拨不动,对改制后因贡献不同而导致的收入差距加大牢骚满腹。
关于行业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思想动态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行业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对职工思想动态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对职工的心理状态和情况的了解,为推进企业改制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主要聚焦于职工对改制转企的看法和态度,包括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型的原因、影响、工作认可度、福利待遇、安全感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深度访谈则采用半结构化的方式,对改制转企后职工的心理状况、工作体验和工作感受等进行了深度,针对不同的岗位和职位,了解职工对改制的不同体验与感受。
三、研究结果1.改制转企对职工工作认可度有提高的趋势,职工对新的企业经营模式表示支持,并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期望;2.失去了事业单位的稳定性和保障,导致职工对未来的安全感和稳定感下降,甚至产生了部分职工离职的情况;3.一些职工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旧的思维习惯和企业要求不适应的问题,需要适当的培训和转型指导,以更好的适应新环境和工作需求;4.对于一些老员工,他们习惯于事业单位的工作状态和保障模式,难以接受新的工作环境和理念,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安抚;5.福利待遇等人文关怀方面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结论改制转企是企业转型和管理的重要举措,对职工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应加强对职工的心理疏导和培训,同时做好福利待遇以及人文关怀的工作,并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引导职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理念,确保企业改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分析与讨论首先,职工对改制转企后的工作认可度有提高的趋势。
工作认可度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职工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上表示出更高的期望。
实施改制转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治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保障企业的财务持续性和发展性。
因此,职工对企业的期望提高也是符合事实的。
关于行业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职工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我们对行业事业单位改制转企进行了深入调研,重点探讨职工思想动态。
调研中,我们发现职工在改制过程中,利益的变化,有的增加、有的减少,是影响职工思想动态的核心因素。
在调研中,发现职工对改制的普遍认同,不仅是希望改制能给自身带来更多的利益,而且也希望改制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
然而,由于改制后职工可能面临权利不确定性和资历不能保障性,也使得一些职工对改制不感兴趣。
在调研中,职工也表示他们希望能够参与改制的过程,他们担心改制只是负责人一决定就能够实施,而不是多方参与和协商决策,从而产生不公平性。
此外,职工也希望改制过程公开透明,妥善处理好职工权益等问题。
总的来说,职工对改制的态度是认可的,但也担心改制会让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他们更希望改制时,能够充分尊重职工权益,让他们参与其中,有更多沟通和协商,保障职工平等权利,以确保改制转企顺利进行。
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如何稳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作者:吴灯琴来源:《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年第03期摘要:中国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系得到了完善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事业单位的改革逐渐提上日程,如果不能认识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变化的关系,就不能把握员工思想政治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就不能做好相关的防御工作,进而就会影响工作人员的思想正确性和工作积极性,这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本文简要叙述了事业单位改革中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分析了事业单位改革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多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事业单位改革中稳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对策,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方法;应对策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变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竞争机制加强,岗位设置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中之重,打破了传统事业单位固定用人、身份管理的规则,转而采用合同用人、岗位管理的方式,强化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多劳多得、竞聘上岗、能者多酬的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下的公平性。
那么,事业单位改革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才能有效稳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呢?一.事业单位改革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事业单位的改革,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强化了事业单位的活力和生机,并为职工带来了压力与考验,对职工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强化公平公正意识,废除平均主义事业单位的改革,废除了平均分配主义,传统意义上的身份优越不再得到认可,而是采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提高了岗位职责,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更加关注不同岗位的职业贡献,以能者多劳的分配激励制度优化了人员配置,强化了职工技能,推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与此同时,也导致员工不满情绪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