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0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数学乐园》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5章“认识加法和减法”,第6章“10以内的加法计算”,第7章“10以内的减法计算”。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知道加减法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运算。
2. 培养幼儿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能力,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加减法挂图、计算器、数字卡片、磁性白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加减法挂图,展示生活中的加减法实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第5章,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通过具体例子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磁性白板和数字卡片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加减法竞赛,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白板上,列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运算规律。
2. 用彩色笔标出10以内加减法的重点内容,方便幼儿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教材第6章、第7章的练习题。
答案:见教材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加减法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加减法的应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小组合作的组织和引导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重点突出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应放在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上,难点则是让幼儿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动物们吃水果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小动物们吃掉了多少水果?还剩多少水果?”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加减法的概念,并通过具体例题演示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加减法算式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动物们吃水果的情景。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10以内的加减法2. 内容:加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练习本上的10以内加减法题目。
(2)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自编一道1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题,并解答。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见练习本。
(2)应用题答案:学生自编题目,教师批改后给予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加减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可布置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