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书目辅导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诵读经典的书目及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第一阶段:阅读历史与哲学经典1. 《论语》、《老子》、《资治通鉴》、《史记》2. 阅读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第二阶段:阅读文学经典3. 《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红楼梦》4. 阅读目标: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精髓第三阶段:阅读现代经典小说5. 《哈利·波特》系列、《1984》、《傲慢与偏见》6. 阅读目标:领略现代经典的魅力,体验不同文化和时代的思想第四阶段:阅读世界经典文学7. 《简·爱》、《飘》、《了不起的盖茨比》、《动物庄园》8. 阅读目标:了解世界文学经典,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与历史第五阶段:阅读经典戏剧9. 《哈姆雷特》、《麦田里的守望者》、《罗密欧与朱丽叶》10. 阅读目标:体验戏剧作品的魅力,理解戏剧的文学价值第六阶段:跨界阅读11. 《失去的象形文字》12. 阅读目标:了解跨领域经典,体验不同类型作品的魅力总体学习方式:1. 每周安排5天的时间进行经典阅读,每天2小时,总计10小时/周;2. 每月安排1周的时间进行深度阅读,每天4小时,总计28小时/月;3. 每季度安排1个月的时间进行综合阅读,每天6小时,总计180小时/季度;4. 每年安排2个月的时间进行年度总结阅读,每天8小时,总计480小时/年。
总体学习时间规划:1. 第一阶段学习时间:6个月,总计720小时;2. 第二阶段学习时间:6个月,总计720小时;3. 第三阶段学习时间:6个月,总计720小时;4. 第四阶段学习时间:6个月,总计720小时;5. 第五阶段学习时间:6个月,总计720小时;6. 第六阶段学习时间:2个月,总计480小时。
总计学习时间:3680小时。
通过以上的学习计划,我相信我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并阅读经典作品。
这不仅可以提升我的文化素养,也可以拓宽我的思维,让我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
小学五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推荐与指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课外阅读已成为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作为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正是阅读兴趣初萌期,如何引导他们选择适合的书籍,并培养持久的阅读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给出小学五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推荐与指导。
一、推荐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能开拓孩子的思维,还能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五年级孩子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推荐:1.《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童话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包含了许多深入人心的故事,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2.《格林童话》:格林童话是德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了许多寓教于乐的故事,如《睡美人》、《白雪公主》等。
3.《小王子》:这是一部法国的儿童小说,通过小王子与各种奇特的星球居民之间的对话,引导孩子思考人生道理。
二、鼓励阅读多样化的题材与文体除了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我们还应鼓励孩子阅读多样化的题材与文体,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1.科普读物:通过阅读科普读物,孩子们可以了解到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如宇宙、动物、地理等。
2.故事集:故事集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短篇故事,可以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3.传记类作品:通过阅读一些名人传记,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激发他们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动力。
三、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读物。
1.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需求和能力,推荐适合的书籍。
2.鼓励孩子进行阅读笔记:鼓励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记录和思考,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对故事的理解。
3.组织阅读分享活动:组织孩子们之间的阅读分享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交流阅读心得和推荐好书。
四、建立家庭阅读氛围除了在学校提供的阅读指导外,家庭也是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教学计划一、引言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本文制定了一份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教学计划。
二、目标与意义1. 目标通过阅读不同文体的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想象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意义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拓宽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同时增强对文学的鉴赏和欣赏水平。
三、书目推荐以下是本教学计划中的书目推荐:1. 《儿童文学经典导读》这本书以古代和现代的优秀童话、传说、诗歌、儿歌、绘本以及寓言等文学作品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文化素养。
2. 《国学启蒙经典故事》该书选编了有关孔子、老子、庄子等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的书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神话文化,开拓视野。
4. 《小卡车汪汪历险记》这本书是一系列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可爱的小卡车汪汪的冒险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 《童话王国之迷失森林》该书是一本富有趣味和想象力的童话故事合集,通过迷失森林的冒险,帮助学生探索幻想世界。
6. 《爱的小秘密》这本书是一系列描写友谊、家庭和自我认知的小故事,能够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爱的真谛。
四、教学策略1. 学生阅读小组组织学生自主组成阅读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本书来进行阅读,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分享阅读心得。
2. 心情瓶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情写在纸条上放入心情瓶中,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3. 读后感展示安排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展示,可以通过朗读、口头表达或者书面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分享和表达的兴趣。
4. 书单推荐老师每月对新书进行推荐,并在教室门口张贴书单,鼓励学生积极借阅,提高阅读量和广度。
五、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开展小组或全班讨论,鼓励学生分享阅读的感受、理解和收获。
五年级必读书目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五年级必读书目的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五年级必读书目的书目和简介。
2.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阅读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步骤:
1.导入:介绍五年级必读书目的意义和作用。
2.新课:
•介绍五年级必读书目的书目和简介。
•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的意义和作用。
1.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分享阅读心得和收获。
2.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他们真正喜欢上阅读。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阅读的内容。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索。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教材:《小学生必读名著》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解名著,帮助学生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名著中的人物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
2. 名著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名著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2. 将名著中的道德教育意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名著原文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3.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名著,了解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讲解的名著,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这部名著有什么了解?请简要分享。
二、名著内容讲解1. 教师分段讲解名著内容,引导学生注意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2.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著内容。
三、人物形象分析1. 教师针对主要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成长经历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道德教育意义1. 教师结合名著内容,讲解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从名著中学到的道德观念。
五、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名著人物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名著的心得体会。
六、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次讲解的重点内容,强调名著的教育意义。
2.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名著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的积极性。
3. 学生对道德教育意义的认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是否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名著内容,并从中获得道德教育。
3.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激发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案图书推荐与导读引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语言文字能力。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的娱乐选择,许多小学生都缺乏阅读的兴趣。
为了激发他们对语文阅读的热情,教师有必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设计精彩的导读教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并培养阅读习惯。
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推荐几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图书,并提供一些建议性的导读教案。
一、图书推荐:1.《小王子》- 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是一部经典的童话小说,适合小学生阅读。
这本书通过描绘小王子在不同星球上遇到的人和事,传达了人生中的许多重要价值观念。
教师可以设计导读教案,让学生分析小王子在不同星球上的遭遇和他与其他角色之间的互动,讨论友谊、勇气、责任等主题。
2.《哈利·波特》系列 - 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是一组非常受欢迎的魔幻小说,讲述了一个孤儿男孩哈利·波特在魔法学校霍格沃茨的冒险故事。
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一本,比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并设计导读教案,引导学生分析主角的成长历程和面临的困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3.《平凡的世界》- 路遥《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经典的成长小说,讲述了农村青年孙少平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奋斗故事。
尽管这不是一本小学生的读物,但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章节,如第一章或关键章节,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和教学大纲,设计导读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孙少平的成长历程和他所面对的困难。
二、导读教案:1.《小王子》导读教案:目标:通过阅读《小王子》,学生能理解友谊、勇气和责任的重要性。
导读步骤:a.介绍故事背景:在一颗小行星上,住着一个爱玫瑰花的小王子。
他为了寻找亲友和真理,在不同星球上遇到了各种人物和事情。
b.阅读第一章:让学生阅读第一章,并回答一些理解性的问题,如主要人物是谁?小王子为什么离开了他的星球?c.讨论友谊的概念:引导学生讨论小王子与狐狸之间建立的友谊,为什么友谊是重要的?有什么特征?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友谊?d.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并通过对话展示他们之间的互动。
六年级下册阅读书目知识点在六年级下学期的阅读学习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多种类型的书籍,包括小说、故事集、科普读物等,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目,培养对文字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同时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以下是六年级下册阅读书目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儿童文学作品选读》《儿童文学作品选读》是本学期的主要阅读书目之一,其中包括了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们可以学会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感受情感表达,同时也可以丰富词汇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 《古代文学经典选读》《古代文学经典选读》是一本介绍古代文学作品的读物,通过阅读古代文学经典,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化、历史和传统价值观念。
同时也可以培养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科普读物除了文学作品,六年级下册还推荐了一些科普读物,如《探索与发现科学世界》等。
通过阅读科普读物,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科学的奥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观察、思考和总结,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4. 图画书在六年级下册的阅读课程中,也会引导学生们接触一些图画书,如《我是黑猫警长》等。
图画书以生动有趣的插画和简洁的文字,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图像和文字的理解能力。
5. 阅读策略除了具体的书目知识点,六年级下册的阅读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概括等。
学生们会学习如何通过猜测词义、理解上下文等方法来解决阅读中的难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以上的阅读书目和阅读策略的学习,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们将会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阅读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手段,也是培养兴趣、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本书,积极参与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读课外书知识点在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和技巧。
然而,除了教材中的内容之外,阅读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籍也是我们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读的课外书籍,并重点阐述其中的知识点和相关的阅读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这些书籍的内容和意义。
一、《借我一生》——了解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借我一生》是我们六年级下册的必读书籍之一,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历史变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收集和了解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同时,还应该关注书中所揭示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的深层次内涵,思考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培养自己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二、《射雕英雄传》——把握重要人物和情节《射雕英雄传》是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也是我们六年级下册的重点阅读材料。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把握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情节。
通过分析人物性格、言行举止以及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思想意义。
同时,要留意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理解其中的悬疑和情感冲突,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草房子》——思考人生和家庭的意义《草房子》是我们六年级下册的另一本课外书籍,它以一个农村家庭为背景,展现了生活的喜怒哀乐和人们之间的情感纠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人生和家庭的意义,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同时,还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思考背后所蕴藏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通过深入地思考和感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领悟这本书所传达的主题和思想。
四、其他课外书籍——培养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除了上述的几本课外书籍外,还有许多其他值得阅读的书籍。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程要求我们培养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兴趣和经历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
初二下册语文课外书籍知识点在初中语文的课程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习课本中的知识,还要阅读一些课外书籍,通过阅读拓宽视野,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介绍初二下册语文课外书籍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这些书籍。
一、《原野》《原野》是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一本很经典的课外读本。
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逆境中奋勇向前的精神,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人性的拯救。
1. 主题与思想《原野》的主题是人性的拯救,通过描写主人公顾红、顾西父子在贫困的农村中,通过坚持和努力改变命运,最终实现自我拯救的故事。
作品通过揭示人性的光明面和黑暗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2. 文学特点《原野》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展现了真实的农村生活。
作品中的描写细腻典型,语言简练,感情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二、《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伟大的课外读本。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宝黛的婚姻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权贵的虚伪。
1. 主题与思想《红楼梦》的主题是人生百态和爱情悲剧。
它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通过揭示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真实面目,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犀利和对人性的深刻探讨。
2. 文学特点《红楼梦》在描写人物形象上功力深厚,对人内心的独白描写极为细腻。
它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诗词嵌入,使得整个故事生动而富有艺术感。
三、《小王子》《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也是一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
它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小王子在星球间旅行的故事,通过小王子的经历告诉人们如何找回纯真和对生活的热爱。
1. 主题与思想《小王子》的主题是对人性和生命的思考。
作者通过小王子的经历,表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和生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人类社会中追求权力和利益的批判。
2. 文学特点《小王子》使用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给人以警示和启示。
它寓意深远,通过童话的形式触动人们的内心,引发人们对简单真善美的思考。
初中必读名著阅读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老舍及作品《骆驼祥子》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
2.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感受其命运的悲剧性。
3. 深入剖析作品所反映的旧北京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社会原因。
4.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2. 人物形象分析3. 故事情节梳理4. 作品主题探讨5. 阅读方法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作者老舍及作品《骆驼祥子》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人物形象分析:(1)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特点,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在现实中却屡遭挫折,最终走向堕落。
(2)虎妞:祥子的妻子,性格豪放,有点儿男性化,对祥子有着复杂的感情,最终因难产而死。
(3)刘四:祥子的雇主,是个残忍、自私的人,对祥子等进行剥削和压迫。
3. 故事情节梳理:祥子来到北京,立志成为一名拉车夫,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买了一辆自己的车。
然而,在战乱中,他的车被没收,梦想破灭。
后来,他娶了虎妞,生活稍有好转,但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再次陷入困境。
最后,祥子卖掉了车,沉迷于赌博和嫖娼,彻底堕落。
4. 作品主题探讨:《骆驼祥子》揭示了旧北京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作品通过祥子的悲剧,批判了封建社会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爱。
5. 阅读方法指导:(1)了解作品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
(2)关注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命运。
(3)梳理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描写、对话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能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学生能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学生能运用阅读方法,独立阅读并欣赏文学作品。
五、教学建议1. 课前让学生预习作品,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1、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
2、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
3、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
4、罗伯特·登哈特等:《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行政学的创始人是 B
A、史坦因
B、威尔逊
C、古德诺
D、泰罗
2、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标志的论文是 C
A、史坦因《行政学》
B、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C、威尔逊《行政学研究》
D、怀特《行政学导论》
3、“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
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
”
这个关于“行政”的定义出自 B
A、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B、威尔逊《行政学研究》
C、奥斯本等《改革政府》
D、登哈特等《新公共服务》
4、古德诺提出政府的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应予以区分并创立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专著
是 B
A、《行政学研究》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导论》
D、《行政学原理》
5、“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
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
”这句话出自 A 。
A、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B、威尔逊《行政学研究》
C、奥斯本等《改革政府》
D、登哈特等《新公共服务》
6、克林顿总统曾说:“美国每一位当选官员应该阅读本书,我们要使政府在90年代充
满新的活力,就必须对政府进行改革。
该书给我们提供了改革的蓝图。
”“该书”是指 B
A、威尔逊《行政学研究》
B、奥斯本等《改革政府》
C、登哈特等《新公共服务》
D、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
7、奥斯本等人的《改革政府》一书的主要观点在于政府的作用是 D
A、划桨而不是掌舵
B、服务而不是掌舵
C、服务而不是划桨
D、掌舵而不是划桨
8、登哈特等人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将政府的职能定位在: B
A、管理
B、服务
C、掌舵
D、划桨
9、登哈特等人在《新公共服务》一书中所讲的“服务”对象是 D
A、顾客
B、社会
C、企业
D、公民
10、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之精髓的企业家政
府理论缺陷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是 B
A、多元公共行政观
B、新公共服务理论
C、制高点理论
D、新公共行政学理论
11、我国公务员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 C
A、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
B、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
C、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D、优秀、称职、不称职
12、公务员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按我国规定可以予以 C
A、辞职
B、辞退
C、退休
D、退职
13、按我国规定,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公务员,应当予以 B
A、调任
B、辞退
C、转任
D、降职
14、我国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 D
A、政治素质
B、职业道德
C、领导能力
D、工作实绩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任免机关对公务员本人提出书面辞职申请的审查批准时限为 A 。
A、三十天
B、六十天
C、九十天
D、一百天
16、下列各项中,仍保留公务员公职人员身份的是 B
A、辞退
B、免职
C、辞职
D、开除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 D 。
A、1994年1月1日
B、1993年10月1日
C、2005年4月27日
D、2006年1月1日
18、在我国,对公务员的违纪行为给予行政处分的种类不包括 C
A、警告
B、记大过
C、降职
D、开除
19、我国《公务员法》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 C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两年
20、对我国公务员予以警告处分的期限为: D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21、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应当予以: A
A、辞退
B、警告
C、开除
D、免职
22、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 B 天的应当予以辞退。
A、10
B、15
C、20
D、30
23、下列哪种情形下,我国公务员可以提前退休? A
A、工作年限满30年的
B、工作年限满35年的
C、工作年限满25年的
D、年龄到达60周岁
24、我国《公务员法》规定,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 D
A、考任制
B、委任制
C、选任制
D、聘任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一文对行政学发展的突出贡献有 ABD
A、研究了政治与行政的关系和区别
B、提出了从行政学角度研究政府
C、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行政法规等四个部分
D、批判了传统的政治学说的权力概念,以及政府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和混乱等弊端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书对行政学发展的突出贡献有 AB
A、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观点
B、从理论上把行政管理从政治的范畴中分离出来
C、对行政管理的职能、要素和一般原则进行了系统论述
D、创立了以生态学方法研究行政管理的新体系
3、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反复强调的一条主线是:政治与行政必须以某种方
式取得协调,并认为取得这种协调的路径是: ACD
A、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
B、行政的适度分权化
C、行政的适度集权化
D、法外调节
4、下列哪些是《新公共服务》一书中的观点? AC
A、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B、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C、思想上具有战略性,行动上具有民主性
D、责任并不简单
5、我国公务员的管理应坚持的原则是: ABCD
A、公开
B、平等
C、竞争
D、择优
6、我国对公务员的培训一般包括下列哪些类型? ABCD
A、新录用人员的初任培训
B、更新知识的在职培训
C、专门业务培训
D、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
7、我国公务员交流主要采取下列哪几种形式? ACD
A、调任
B、指派
C、转任
D、挂职锻炼
8、在我国,对公务员的违纪行为给予行政处分的种类有 ABD
A、警告
B、记大过
C、降职
D、开除
9、我国公务员回避的类型有 ABC
A、公务回避
B、地区回避
C、职务回避
D、控告回避
10、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 ABCD 。
A、夫妻关系
B、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C、直系血亲关系
D、近姻亲关系
11、下列属于我国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的有 ABCD
A、巡视员
B、调研员
C、主任科员
D、办事员
12、下列属于我国公务员奖励类型的有: ACD
A、嘉奖
B、口头表扬
C、记功
D、授予荣誉称号
13、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包括: ABCD
A、基本工资
B、津贴
C、补贴
D、奖金
14、下列哪些情形下,我国公务员不得辞职? ABCD
A、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B、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的
C、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D、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15、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下列哪些情形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ABCD
A、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
B、因公致残,被确认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C、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D、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三、简答题:
1.简要回答戴维·奥斯本等人提出的“再造政府”的5C战略。
答:核心战略(Core Strategy)、结果战略(Consequences Strategy)、顾客战略(Customer Strategy)、控制战略(Control Strategy )和文化战略(Culture Strategy)。
2.悲惨世界的5个章节
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赛特第三部马吕斯
第四部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徒史诗第五部冉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