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
- 格式:ppt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21
八年级上册生物节肢动物知识点
1. 代表动物:蝗虫。
2. 主要特征:
- 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
- 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3. 与人类的关系:
- 提供动物蛋白;
- 为植物传播花粉;
- 用于治疗疾病;
- 有些节肢动物对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
- 昆虫纲: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如蝗虫、蝴蝶等。
- 蛛形纲: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八条腿,如蜘蛛、蝎子等。
- 多足纲: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如蜈蚣、马陆等。
- 甲壳纲: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如虾、蟹等。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节肢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节肢动物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门类,它们包括昆虫、蛛形纲、甲壳纲等多个类群。
节肢动物在地球上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经济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和研究节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外骨骼、体节和附肢的特点。
2. 能够鉴别和分类常见的节肢动物,如昆虫、蛛形纲和甲壳纲。
3. 掌握一些典型节肢动物的生活性和生态角色。
4. 培养对节肢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 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蛛形纲的分类和特点- 甲壳纲的分类和特点- 典型节肢动物的生活性和生态角色- 节肢动物的保护与环境2. 教学方法:- 观察与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节肢动物的特征和细节结构,进行实验探究节肢动物的功能和适应性。
- 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去自然环境中观察和寻找节肢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性和生境选择。
- 图片和视频展示: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小组合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和讨论,鼓励互相合作和交流,增进对节肢动物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方法1. 检查学生的研究笔记和课堂作业,评价他们对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有没有掌握。
2. 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地考察记录,评价他们对节肢动物功能和适应性的理解程度。
3. 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合作和交流,有没有掌握典型节肢动物的生活性和生态角色。
4. 考察学生对节肢动物保护的意识和环境意识,如是否能够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1. 教学资源:- 显微镜和显微摄像头-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图片和视频资源- 实验室和野外教学场地2. 参考书目:- 《节肢动物学》- 《昆虫学》- 《蛛形纲学》- 《甲壳纲学》- 《生态学导论》以上是《节肢动物》教学设计的概要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节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
湘教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节肢
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了解节肢动物的生命性和生态地位;
3. 能够鉴定身边的节肢动物。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幻灯片、实物标本、图片和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研究笔记、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导入
1. 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节肢动物,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让学生发现身边常见的节肢动物,如蚂蚁、蜘蛛等。
讲解
1. 讲解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包括昆虫、蜘蛛、螃蟹等;
2. 介绍节肢动物的生命性和生态地位,如昆虫授粉的作用等;
3. 通过课件、图片和实物标本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节肢动物的特点和性。
操作
1. 分发放大镜,让学生对实物节肢动物进行观察;
2. 带领学生进行实物标本的鉴定,亲身感受和了解节肢动物的特点和性。
总结
1. 让学生总结节肢动物的分类、生态性等方面的知识;
2.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节肢动物,加深对节肢动物的认识。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生动、充实,让学生感受到实物和图像的真实性;
2. 学生参与感强,积极度高,对节肢动物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2023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给节肢动物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节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方法;2. 掌握节肢动物的一些常见种类;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节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方法;2. 节肢动物的常见种类。
三、教学内容1. 节肢动物的特点- 身体结构坚韧,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表皮具有坚硬的外骨骼;- 每个身体部分都有一对附肢。
2. 节肢动物的分类方法- 根据体内结构和生活性,可分为甲壳类、昆虫类和蛛形类。
- 讲解每个类别的特点和代表性物种。
3. 节肢动物的常见种类- 甲壳类:螃蟹、龙虾、海蜘蛛等;- 昆虫类:蚂蚁、蜜蜂、蝴蝶等;- 蛛形类:蜘蛛、蝎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学生谈论身边常见的节肢动物,并引导他们描述其特点。
2. 演示: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类别的节肢动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3. 研究:介绍节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 练:给学生发放图片或卡片,让他们根据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类。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进行简要的回顾。
6. 拓展: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观察周围的节肢动物,并尝试进行分类。
五、教学参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教材;- 图片或实物展示素材;- 分类练卡片。
六、教学评估1. 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2. 学生对节肢动物分类的准确度。
七、教学延伸通过实地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自然博物馆,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不同类别的节肢动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节肢动物一、选择题1.美丽的蝴蝶是常见的昆虫,小赵同学观察了蝴蝶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有两对翅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C.有三对足D.具有内骨骼。
2.能够飞行的节肢动物是()A.蜘蛛B.蝗虫;C.虾D.寄居蟹二、判断题3.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4.蜻蜓、蝴蝶、蜜蜂、蚂蚁和蜘蛛都是我们常见的昆虫。
()5.鸟的体形适于飞行,一般都呈流线型。
( )6.蝗虫的翅比较坚硬,和金龟子的翅相似,都是鞘翅。
( )三、填空题7.在调查身边生物的活动中,小敏和同组的三位同学一起来到了学校旁边的社区花园进行调查。
他们在两棵树之间发现了一张很大的蜘蛛网,一只大蜘蛛正趴在它那几乎无形的蛛网上,虎视眈眈地等待着。
正在这时,一只苍蝇不小心落入了蛛网中。
黏黏的蛛丝缠住了苍蝇,蜘蛛迅速朝它奔去,眨眼间,苍蝇成了蜘蛛的一顿美餐。
小敏他们都看呆了,蜘蛛好厉害啊!(1)蜘蛛和苍蝇都属于__________(A.昆虫;B.节肢动物)。
(2)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请至少举出两种生活中常见的其他节肢动物,并说明“节肢”是什么意思,以及“节肢”对动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四、实验探究8.根据蝗虫的身体结构,对照提供的实验和资料,探究蝗虫的呼吸。
小实验: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㶃试管里,一只把头浸没在水里,另一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部。
资料:蝗虫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
(1)请根据上面的实验作出假设:(2)预测实验结果:(3)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甲乙2. B二、判断题3.√4.×5.√6.×三、填空题7.(1)B;(2)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3)蜜蜂、螃蟹等(符合题意即可),附肢(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对动物生活的意义:使身体活动更加灵活、精巧,从而增强了生存能力。
四、实验探究8.(1)假设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结构(2)乙先死亡(3)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结构。
节肢动物小知识
《节肢动物小知识》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节肢动物那些有意思的事儿。
有一次,我去乡下姥姥家玩。
那天阳光特别好,我就在院子里闲逛。
突然,我看到墙角有一只大蜘蛛在慢悠悠地织网呢!那只蜘蛛可真大呀,肚子圆滚滚的,腿还特别长。
它就那么静静地待在那里,从屁股后面吐出一根根细细的丝,然后一圈一圈地编织着它的网。
我就站在那儿,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它干活儿,心里想着,这家伙可真厉害,能造出这么精致的网来。
你说节肢动物是不是很神奇呀!像蜘蛛就是典型的节肢动物,它们有那么多特别的地方呢。
还有那些螃蟹,它们横着走路的样子特别逗,钳子还那么大,感觉可威风了。
还有那些漂亮的蝴蝶,翅膀五颜六色的,飞起来的时候就像一朵朵会动的花儿。
其实呀,节肢动物在我们生活中可常见了,只是我们有时候不太注意罢了。
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习性,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就像我看到的那只织网的蜘蛛,虽然它很普通,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哎呀,节肢动物的世界可真是丰富多彩呀,下次再遇到它们,我可得好好观察观察呢!这就是我对节肢动物的一点小发现啦,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呀?快来和我分享分享吧!。
《节肢动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节肢动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节肢动物》是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无脊椎动物”这一章节的重要内容。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节肢动物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为后续学习脊椎动物以及生物的进化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等。
然后通过列举蝗虫、蜘蛛、蜈蚣、虾、蟹等常见的节肢动物,让学生对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更直观的认识。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有的是农业害虫,有的是人类的美食,有的具有药用价值等。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节肢动物的具体特征和内部结构,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此外,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在理解节肢动物的适应性特征等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观察、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蝗虫等节肢动物的标本,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1)理解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对其生存和繁衍的意义。
《节肢动物》本节介绍了与农业害虫的有关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对蝗虫和沼虾形态结构的观察,总结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本设计了六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蝗虫的结构特点和蝗虫能够对人类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的原因,以及防治蝗虫的最佳时机和方法。
并通过常见的节肢动物,使同学们认识到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并了解他们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蝗虫的形态和结构。
2.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熟练掌握观察动物形态的一般方法,学会自行设计和完成探究性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蝗虫等农业害虫在农业生产中所造成危害的学习,充分认识防治农业害虫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对益虫、益鸟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和蝗虫的呼吸门户以及蝗虫的发育过程。
制作PPT 课件、视频、图片等。
【导入新课】蝗虫、沼虾是北方常见的农业害虫,同学们对它并不陌生,那么蝗虫属于哪类动物?它有什么结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节肢动物》,看看能不能解开其中的奥秘吧!打开课件第2页。
【讲授新课】一、观察蝗虫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结构组成?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起保护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体表的外骨骼使蝗虫适于陆地生活。
指导学生观察蝗虫活物或图片或标本或模型,认识蝗虫的身体各部分结构。
播放有关探究蝗虫呼吸门户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气门,讲述蝗虫的气管式呼吸。
出示蝗虫口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蝗虫的口器组成,了解蝗虫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出示蝗虫的生活史。
简要介绍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指导学生观察沼虾,认识沼虾身体各部分结构。
比较沼虾和蝗虫身体结构的异同。
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展示常见的节肢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归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总结概括,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1.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2.足和触角分节3.体表有外骨骼三、其他节肢动物教师出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