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靖江、溧水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考察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7
赴江苏靖江、大丰、盐都等5市区考察报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赴江苏靖江、大丰、盐都等市区考察报告6月1—14日,县委书记率我县党政考察团一行,赴江苏靖江、大丰、盐都、如皋、昆山等市区,围绕沿海地区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了为期天的学习考察。
在学习考察中,考察团成员认真听取介绍,实地了解情况,边学边看边思考,对四市一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勇于创新、真抓实干的做法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受启发,很受鼓舞。
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印象考察团一行从苏中到苏北,从苏北又到苏南,先后参观了靖江港、黄海明珠广场、华锐风电、丰收大地现代农业示区等29个现场点,并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地工经验介绍。
通过参观座谈、学习交流,大家真切感受到沿海发展速度之快、工举措之实、破解难题之新,看到了差距,找到了规律,增添了动力。
一是解放思想重实际。
近年来,几地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他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解决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上。
比如,靖江在突破土地瓶颈方面,重大项目向“点供”要土地,城乡建设向复垦要土地,中小项目通过建设“多层厂房”节约用地,安置房通过建设“小高层”节约用地,新农村集中居住通过建设紧凑型住宅节约用地。
再比如,大丰为招引项目入驻,充分发挥港口、岸线、土地等资优势,采取资换项目、不惜代价招项目、参股合股控股办项目等超常规措施,实现了临港产业、重型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突破,集聚了金风科技、搏汇纸业、联鑫钢铁、丰东股份等“百亿级企业”。
二是扩大开放聚财气。
几个地方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是他们能够想方设法,不惜一切代价,汇聚各地客商,借力发展,事实也雄辩地证明了,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异军突起的核心抓手。
比如,如皋近年来投资4多亿元推进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港区汽车站、学校、医院等功能配套设施,并为企业入驻提供“九通一平”,吸引了68个亿元项目落户园区。
第1篇一、考察背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组织了一次教育教学实践考察活动。
考察团由我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于2023年3月15日至3月20日对A市B中学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考察。
以下是本次考察的报告。
二、考察目的1. 了解B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
2. 学习B中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先进经验。
3. 交流教育教学心得,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
三、考察内容1. 教育教学理念B中学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强调“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
2. 管理模式B中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务委员会和教代会共同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3. 教学方法B中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 教育教学成果B中学近年来教育教学成果显著,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四、考察过程1. 听课交流考察团成员深入课堂,观摩了B中学教师的示范课。
课后,与授课教师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2. 参观校园考察团参观了B中学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文体设施。
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3. 交流座谈考察团与B中学的领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
座谈会上,双方就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4. 调研问卷考察团向B中学的学生发放了调研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需求和意见建议。
五、考察结论1. B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管理模式科学,教学方法多样,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2. B中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考察总结报告材料为创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拓展德育工作新领域,12月14日到17日,某某率考察组赴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和南京市,就学生国际交流和生态文明教育情况进行学习考察。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考察城市的基本情况此次考察时间紧,任务重,短短几天行程,先后拜访了杭州市、苏州市、南京市教育局,并实地考察了苏州教育园区,以及苏州市实验小学、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等教育机构。
三个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对考察组一行非常重视,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苏州市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长鲍寅初,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对外交流办公室主任郑利敏率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见了考察组一行并介绍经验做法。
杭州是此行考察的第一站。
该市于2010年下半年实施“百校结对”行动计划,2011年又启动了“校校有外教”工程,提出到2015年全市有200所以上中小学与150所国外学校、50所港澳台学校缔结友好学校,每所学校都要有外籍教师,目前有19所中小学校与香港中小学签署姐妹学校结对意愿,外籍教师覆盖到了杭州所有的中学和部分小学。
通过友好学校平台以及其他合作交流项目,杭州中小学生互动交流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全市共组织了406个师生团进行国际交流,有52所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就读,并专门开办了两所供外籍学生就读的国际学校。
苏州市教育局提出要以教育国际化推动教育现代化,通过在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缔结友好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实现了零距离、浸润式、深层次的教育国际交流。
目前,该市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5个,合作办学项目41个,外籍人员子女学校7所,2011年招收境外学生10683名,学生短期出国交流、修学旅行4074人。
以苏州实验小学为例,该校在缔结友好学校的同时,积极在海外创办教育机构,目前在新加坡创办了新苏国际实验学校,在美国创办了天桥国际教育机构,将师生的成长空间拓展到了海外。
南京目前有2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项目7个,3所学校在澳大利亚等国开办孔子课堂,并在澳大利亚成立了全国首家由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创办的海外文化交流中心。
到江苏省四所学校学习考察的报告(2)关于到江苏省四所学校学习考察的报告三、每一位校长都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体系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
考察期间听了琅琊路小学校长戚韵东的报告,对我的感触很深,从他的报告中我体会到了她对教育工作的执着的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的情结,在报告中,戚校长从三个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他们的教育目标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实践愉快教育思想,让学生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塑造人格健全、自主创新的小主人”的办学理念,坚持“小主人教育”的办学目标。
学校培养学生成为“三个小主人”:学做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集体的小主人。
在校长的报告中和各种管理方法中,无不渗透着这个培养目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
所以我觉得作为校长,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
校长在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教育思想,校长负有重要的责任,实践证明,全面育人的学校,它的升学率也不会低的,学校本身和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
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的”。
教师的所有聪明才智都应该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六个字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为学生提供思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应成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比具有知识更重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这种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体现。
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人本”规律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扬州市梅岭小学学校的教学工作秉承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四变三结合”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培养梅岭小学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自主意识和终身教育所必须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法。
办学60年来,一代代梅岭人以“精致每一个步骤,精细每一个环节,精湛每一项工作”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努力塑造理想中的精致梅岭,不断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使梅岭小学成为师生眷恋的精神家园、百姓心中信赖的一流品牌。
初中教育考察报告差距——江苏初中教育考察报告廖尚文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我市初中校长一行50余人于xx年年11月13日至17日考察了江苏省如东实验中学、如东实验小学、泰兴洋思中学、溧水东庐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等五所学校,共听课三节,听报告六堂。
收获颇丰,感慨颇多,现与我校我镇我市比照,就以下四个方面谈差距。
一、重教方面的差距:真正重教江苏省各级高度重视教育,真正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在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教育强省战略,营造了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把教育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其一、办学条件差距大。
考察的如东实验中学、如东实验小学、泰兴洋思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都是国有民办性质的学校,其办学条件当然无法进行对比。
而溧水东庐中学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它的办学条件很好,如各教室安装了电子摄像系统、学校有塑胶跑道、师生有标准的宿舍等。
如东131所中小学都建设成了高标准的学校,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大旗,近几年来政府实施了中小学危改工程、布局调整工程、三新(新课桌、新黑板、新讲台)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配套工程等,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和超前发展。
我镇即使建设成标准化学校就需投入经费500万元以上,我校也需200多万元。
其二、经费上差距不小。
从我的感觉中,好像江苏所参观到的中学都不存在经费上的问题,办学条件改造经费、学校运转经费、教师福利待遇经费等都无需校长操心,而我们的校长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解决经费问题。
我校是一所现仅360名学生的初中,学校没有任何其它经费来源,教师福利待遇与我镇两所小学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年头到年尾,作为校长的我都要愁钱,为钱奔波。
其三、队伍建设上的差距。
江苏十分重视校级领导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比较顺畅,努力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烈氛围。
由于我镇属边远山区、教师待遇低、教师缺少住房等诸多原因,教师调出的多,调进来的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我们的教师都是凭着一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在此努力工作。
南方教育考察报告1500字南方教育考察报告一、考察背景南方地区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具有较高的教育资源和较强的教育实力。
为进一步了解南方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改革举措,我对南方地区进行了一次考察。
二、考察内容1. 教育资源南方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丰富,学校数量多、师资力量强。
许多南方地区的学校拥有优质的师资队伍,教师素质较高,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此外,南方地区还有较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地方和全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支持和智力支持。
2. 教育改革南方地区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方面,南方地区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南方地区加大对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育条件,加强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3. 教育创新南方地区在教育创新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例如,南方地区推行了素质评价制度,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加大对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
另外,一些学校还积极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考察成果通过此次考察,我对南方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改革举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南方地区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改革成果显著,教育创新经验值得借鉴。
同时,我也意识到南方地区在教育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城乡教育差距、学校间的资源不均衡等。
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公平性。
四、未来展望南方地区教育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任务。
未来,南方地区应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同时,南方地区还应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南方地区教育发展的成果令人鼓舞,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溧水学校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自从我们开始进行溧水学校项目建设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提供一个优质的学
习和成长环境,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在我将向大家汇报项目的建设情况。
首先,我们在校园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更新。
我们对校园的教
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进行了全面的维护和修缮,确保学生们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们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设施,比如篮球场、足球场等,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其次,我们在教育资源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善。
我们引进了一批优质的教学设备,提升了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也增加了一些教育资源,比如图书、教学资料等,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招聘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他们不仅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能够给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我们还对教师进行了一些培训,提升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最后,我们还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比如学校组织了一些文化艺术
活动、科技创新比赛等,让学生们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更加广泛的学习和交流。
总的来说,我们的溧水学校项目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让学生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20年来,靖江市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坚持科教兴市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各级各类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家幼儿教育先进县(市)、全国写字教育先进实验基地、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省社区教育示范区、省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
这20年是办学条件极大改善的20年。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教育布局不断优化,新的现代化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近五年,靖江启动了教育史上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一次布局调整,投入2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8所,日渐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入学、入好学的需求。
同时,以校安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十二五”期间累计消危16.6万平方米,获评省校安工程先进集体。
2005年起,全面实施中小学“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配套”工程和“三通”工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现代化装备水平不断提升,获评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
创建省优质园29所,省优质园比例达72.5%。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88.1%达到“江苏省现代化办学标准”。
创建省四星级和三星级普通高中各2所,实现优质高中全覆盖。
投资3.5亿元的新职教中心正在建设中,创建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
成功引进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成为苏中、苏北首个设有本科高校的县级市。
积极拓展社区教育,创建省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9个,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3个。
这20年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20年。
2002年,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从过去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改革为“分级办学,以县为主”,形成健全的经费保障机制,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得到落实,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财政重点保障,教师绩效工资按时兑现,生均公用经费实现高标准全覆盖并逐年增长。
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获评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推行集团化办学,建立5个教育集团和24个教育联盟,让群众享有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抢抓机遇实施妙想,成就辉煌——记溧水考察“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是杜甫笔下的恐怖景象。
溧水有一块八百亩坟山,如今却是姹紫嫣红、瓜果飘香、小桥怡人、鱼虾满塘。
这就是溧水市特殊教育学校现在的实验基地——将来占地面积可能是一千二百亩。
出了城,车子就驶进了一幅宽阔、绵长的“画卷”:连绵起伏的丘陵,夹路柳林,隐约飘逸的稻香,间或飞过的鹧鸪。
虽是阴天,前边柳树岸边却有钓者:完整的钓具旁备有雨具,旁若无人而怡然自得。
隐约丛林之间的是一幢二层白墙,这就是溧水特校实验基地的大门了,依山傍水而建的这层小楼很是别致。
从报告厅出来,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我们一行撑着印着“溧水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小伞,绕过这栋小楼,沿着狭长山路,时而盘旋而上,时而顺势而下。
在主人指点下方知这大片的不起眼的植物是牡丹,那片是芍药。
不听不知道,原来这里的牡丹竟有数十个品种二十万株之多。
主人盛意拳拳:我们基地本来就具有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市民旅游观光的功能,待到明年牡丹花开,届时我们门前的“小路”也将拓宽了,我们将以南京市名义办“中国第三届牡丹节”,到时诸位举家携口来免费参观呀!憧憬着清明前后,遍地牡丹怒放,我不禁吟出“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同行皆笑!一位身着雨衣,在葡萄园劳作的人引起我的兴趣:“你们这座山共迁出八百多座坟,尽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但是你们也要将当地农民安置在你们‘水产养殖区、苗木繁殖区、果鸡生态放养区、无公害蔬菜栽培区’某个区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吧”?主人的回答却出我意料,原来该基地的主要功能为“残疾人教育、培训和就业”。
在该基地劳作的主要为聋障人和智障人,学校领导、老师平时也参加田间劳作和日常接待工作,充当“服务员”角色。
今天所见田间劳作者少的原因是恰逢休息日。
山顶是盆景园。
硕大的玻璃花房里满是盆栽鲜花和盆景,形态各异,暗香盈室。
难以想象这里的管理者是智障人。
难能可贵的是溧水特校实验基地还鼓励在本基地的残疾人回自己家乡创业,这里很多残疾人学好相关技术后承包了家附近的荒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学校在其创业过程中也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和技术支持。
南方教育考察报告南方教育考察报告南方地区一直被认为是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然而每个地方的教育水平都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问题。
为了了解南方地区的教育现状,我进行了一次教育考察,并撰写了一份南方教育考察报告。
一、教育资源不平衡我考察的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发现南方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平衡的状况。
许多省市的一二线城市教育资源丰富,而乡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尤其是农村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普遍较差,给农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教育质量存在差异南方地区的教育水平一般较高,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却并不一致。
有些地区的学校通过引进优秀教师和现代教育科技,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而有些地区的学校则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毕业生就业率低。
三、教育改革滞后教育改革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南方地区的一些地方在教育改革方面还存在滞后的现象。
尤其是对于课程设置、学科选择等方面的改革在某些地方尚未深入推进。
这种滞后不仅会影响南方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会导致南方的教育水平和质量逐渐被其他地区赶超。
四、家长教育意识不足在南方地区,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是关注孩子的成绩,并不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教育。
这种对教育的一面倒关注可能导致孩子的成长失衡,无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影响南方地区的教育水平。
五、高校教育质量需要提升南方地区的高校数量众多,但是高校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
目前一些学校存在教学计划不合理、课程设置陈旧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使学生受益。
在我的南方教育考察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南方地区富有特色的教育文化。
但同时我发现南方地区的教育水平和质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希望我的报告对于南方地区的教育决策者能够提供有益的建议,让南方地区的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关于靖江、溧水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考察报告县教育局考察组(2011年3月22日)为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教育现代化建设理念和思路,借鉴创建成功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县教育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3月17日至18日,县教育局组成十人考察组,对靖江、溧水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考察。
由于准备充分,学习考察细致认真,考察组满载而归。
一致认为两地教育现代化建设思路超前、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许多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一、基本情况靖江:靖江三面环江,依江立市,拥有长江岸线52.3公里,南望富庶的苏锡常,北靠广袤的苏中平原。
市域面积665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4个办事处,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66.7万人。
全市共有独立幼儿园27所、小学31所、独立初中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高(完)中4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7.3594万人,教职工6045人,其中专任教师5598人。
溧水:溧水县位于南京的南部,是百里秦淮的源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十大特色县,首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
县域面积1067平方公里,人口41.05万,辖7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溧水县有幼儿园22所,村办点61个,在园幼儿8913人,专任教师450人;小学26所(含15所村完小),在校生18397人,专任教师1182人;初中14所,在校生12014人,专任教师1131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9590人,专任教师582人;特校1所,在校生172人,专任教师43人;职教中心校1所,在校生3584人,专任教师187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成教中心校8所。
二、考察印象1、两地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强劲。
两地教育投入大,办学综合水平高,基础设施一流,城乡教育差别不明显,如靖江市外国语学校理化生各有多个实验室,斜桥镇中心小学功能室齐全,完全可以满足演示和分组实验需要。
对比之下,我县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尚需迈出较大步伐,任务相当艰巨。
2、两地教育注重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两地能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实施标准化建设,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校际均衡,普教职教同步发展;重视学前教育和社区教育中心建设。
3、两地教育注重内涵发展。
条件是基础,投入是保障。
教育内涵发展固然与教育投入和办学条件密不可分。
但是,两地教育的内涵发展不是简单、机械地建立在雄厚的基础保障上的,更在于超前的内涵发展意识。
溧水的东庐中学闻名全国,从名不见经传中走来。
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们尊重人本规律,刻苦专研,执意探索,在内涵发展上成为行家里手,矢志不渝,历经多年终成正果。
4、两地的教育理念超前,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两地的素质教育建立在对学生素质和潜能的开发上。
学校在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素能开发培养的总体思路下,不仅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而且将理念贯彻实施的淋漓尽致。
学校通过特色办学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最大程度地彰显了学校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魅力。
如,斜桥镇中心小学把办好小报作为学校特色,学科教学与小报相结合,甚至将家庭作业、规范字书写、美术等都与小报有机结合,实现了素能培养和成绩提高两不误、两促进。
三、考察亮点两地教育,亮点闪烁。
考察后体会颇多。
⒈立足实际,以创促建。
两地在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中不为创建为创建,而是以改变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为建设目的,全力提升教育层次。
两地能够立足本地教育实际情况进行教育现代化建设。
靖江市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考虑到部分学校要撤并等现状,加大对保留学校的投入,适当减少撤并学校的投入;同时,将保留学校更新下来的一些设施(如,中心小学换新桌凳后,将旧桌凳修缮后配备到将撤并学校和村小)。
两地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注重环节。
在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考虑到任务重、时间紧,将基建工程承包给许多不同的工程队建设,一方面节约时间,另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相互比质量,确保基建项目质量一流。
校园环境、特色打造等工作,全部由教育局组织设计,学校具体实施,学校之间互不相同、互有特色。
两地功能室的使用记录都非常仔细,物品购买的时间、价格、数量等全部记录在案,对一些危险品的记录、使用更是小心谨慎,可见要求比较高。
⒉硬件从实,软件从优。
两地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对于硬件的配备持达标或略高于标准的态度,但是软件建设远远高于标准。
如,两地都非常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及使用,建立了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对各级网站的网页设计、网站平台、学生学习平台的搭建组织专人着力打造,靖江市自己研发的物品管理平台,得到了评估组的高度评价,并被作为亮点上报至省教育厅,目前省教育厅已经着力开发,将要向全省学校推广;靖江市外国语学校不但功能室齐全,而且还有自己的校园电视台,实验室档案资料分年级、分学科记录,统一保存,一目了然;⒊彰显特色,放大亮点。
靖江市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普遍推进实施特色教育,将办学特色做为切入点,围绕特色理念的实施,形成运作实施体系,最终达成提高质量的目标。
在特色建设工作中,靖江市教育局注重对每一所学校历史的追述,寻找适合学校的特色;教育局组建专家组进学校,到每一所学校指导、听汇报,帮助学校提炼,规范引领;搭建特色项目建设城乡共同体平台,“以好带差”;确定每所学校的特色项目后,学校所有的建设全部围绕特色项目进行建设,如环境布臵、学校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等等。
最终,靖江市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均衡发展与特色建设做了五个专题;斜桥镇中心小学以办好小报为抓手,将语文、英语、美术等多门学科,写好规范字等许多活动与小报相结合,由学生自定主题,选优展示,综合评比,形成学校特色;同时,考察时从该校的展板上可以看出,该校学生书法、绘画水平非常高,其实也已经形成了特色。
靖江市外国语学校的体育馆里放臵了许多乒乓球桌,考察时正在训练,从墙壁上的图片可以看出,该校的乒乓球项目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体育特色项目,获得了许多国家、省、市级的奖项。
⒋职业教育,发展迅猛。
溧水县职业教育技术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很大,并预留了进一步发展的地块,学校的办学意识强,理念新,树立了面向市场办学的思想,结合地域经济特点,开设了机械维修、土木工程、旅游、财会、汽车维修等专业,实行产、学、研、教结合。
该校办学首先从“点”上突破,集中财力购臵多台轿车、拖拉机供学生反复拆卸安装,购买许多台机床供学生实地学习、使用,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很强、理论体会深刻,汽修专业打出了学校品牌和学生品牌,就业率特别高;该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更是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周边的许多建筑单位的老总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同时学校因教学质量较高,和这些老总关系密切,得到了这些单位的信任,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
四、考察体会两地的经济实力很强,教育综合办学水平很高、教育投入很大,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物质,但更主要的是在于人、在于精神。
1、对校长、园长管理水平的思考。
无论是平时的学校管理,还是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校长的因素都至关重要,“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办学理念先进的校长就有办学质量效益突出的学校。
校长首先要有自我奋起的雄心和信念,以敢于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带领一班人以独到的办学理念去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上下办学思想上的深度转变,才能办出特色学校、明星级别的学校。
2、对特色活动重要作用的思考。
音体美劳等特色活动对强健人的体魄、增强人的意志、陶冶人的灵魂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在我县,个别学校嘴上喊着素质教育,实施的却是应试教育,特色活动的开展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其实,素质教育是本,应试教育是末。
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不是不要成绩,而是更好地要成绩、要质量,而成绩的取得源自于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
特色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养成需要的活动载体,是学生张扬个性的渠道。
3、对基层学校发展方向的思考。
基层学校的差异性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取向,我县也提出了“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办学思路,着力打造“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教育品牌;要严防一些学校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有可能会出现同质化倾向,要在坚持落实基本规范的前提下,鼓励学校落实“一校一品”的发展思路,切实让学校和学生全面而又富于个性发展。
五、对我县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树立典型,示范推动。
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样板校创建活动,在工作方法和学校建设上,注重总结培养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2.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结合洪泽实际,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科学管理;组织网管参加专业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设备运用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多的运用平台,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引导师生运用信息技术,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信息技术运用渗透到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领域。
3、均衡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教育均衡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均衡。
逐步解决农村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逐步解决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少的问题;逐步解决城乡校级领导的均衡问题;逐步解决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问题。
4、推进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提升办学品位。
深入开展“明星学校”建设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校的文化特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素质修养。
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书香校园氛围。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寻找办学突破点,打造学校品牌、教师品牌和学生品牌。
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质量、培养能力,加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调整专业设臵,突出技能训练和培养,促进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6、加快社区教育中心建设。
将各镇成人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党校、团校、人口学校等教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资源共享的社区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