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南中考14-18化学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陶瓷烧制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2.(1分)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
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黄河鲤鱼B.新郑大枣C.叶县岩盐D.原阳大米3.(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4.(1分)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5.(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铁、汞B.氨、干冰C.水、金刚石D.硫酸铜、氯化钠6.(1分)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镝属于非金属元素B.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C.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D.稀士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7.(1分)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SO2、C6H12O6B.复合肥料:KNO3、CO(NH2)2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SeD.有机物:C2H5OH、CH3COOH8.(1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稀释浓硫酸C.测溶液的pH D.制取氧气9.(1分)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A.碳酸钠B.硫酸钠C.碳酸氢钠D.氢氧化钠10.(1分)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11.(1分)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粽色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12.(1分)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13.(1分)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4.(1分)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
2019年河南省中考真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陶瓷烧制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分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煤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2.(1分)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
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黄河鲤鱼B.新郑大枣C.叶县岩盐D.原阳大米【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黄河鲤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B、新郑大枣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叶县岩盐中富含无机盐,故选项错误。
D、原阳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它们的性质来回答本题,严格按照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选:C。
4.(1分)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分析】本题可从“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防止空气污染、节约能源的措施等均符合这一主题。
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化学及详细解析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陶瓷烧制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解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粮食酿酒过程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B、陶瓷烧制过程,其中的物质在高温条件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了一些新物质,为化学变化;C、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份的沸点不同,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煤的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生成多种新物质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答案】C2、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下列售票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黄河鲤鱼B、新郑大枣C叶县岩盐D、原阳大米【解析】六各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A、鱼中富含蛋白质;B、枣中富含维生素;C、岩盐,化学成分为氯化钠,属于无机盐;D、大米中富含糖类物质。
【答案】A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解析】空气中氮气占体积分数78%,且化学性质稳定,【答案】C4、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排放末达标的工业废水;B、露天焚烧枝叶、秸秆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解析】A、排放末达标的工业废水,会导致水的污染,应禁止排放;B、露天焚烧枝叶、秸杆,会排放固体粉尘,污染空气,应该禁止;C、一次性筷子使用浪费木材资源,废料袋使用导致白色污染,D、垃圾分类并回收可节约资源,【答案】D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铁、汞B、氨、干冰C、水、金刚石D、硫酸铜、氯化钠【解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包括分子、原子、离子,其中气体非金属单质或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对应的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部分固体非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碱和盐类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A、铁由铁原子构成;汞是由汞原子构成;B、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D、硫酸铜、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
2019河南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河南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河南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河南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陶瓷烧制 C石油分馏 D煤的干馏。
2.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下列食材和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黄河鲤鱼,B新郑大枣。
C叶县岩盐D原阳大米。
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氖气。
4。
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体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下列说法值得提倡的是().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有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铁汞 B氨干冰 C水,金刚石 D硫酸铜,氯化钠。
6.稀土元素。
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启动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镝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镝的原子的质子数为66,C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
5,D稀土元素需合理利用和保护。
7.分析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硫,葡萄糖。
B复合肥料,硝酸钾,尿素。
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钙是,硒。
D有机物,乙醇,乙酸。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测溶液的配制值 D制取氧气。
9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
2019河南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及解析(一)具有新时代的特色和生活的气息如:第1题的“陶瓷烧制”、第2题的“黄河鲤鱼”、第4题的“北京世园会”、第6题的“稀土资源”、第7题的“复合肥料”、第9题的“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第17题的“天然气灶具和氢能源优点”、第24题的“粗盐提纯”、第25题“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等题目情境具体真实,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使试题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二)突出核心知识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广试题对课标中要求层次较高的酸碱盐、金属的性质、气体的制取和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都作为重点内容考查,体现了“核心知识重点考,核心知识年年考”的特点。
而且题目的设置综合性较强,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
试题考查范围涵盖了课标内容中的五个一级主题、十九个二级主题的全部内容,知识覆盖面广。
(三)突出化学实验的考查,体现学科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八个学生必做实验进行了重点考查,如:第8题“稀释浓硫酸、测溶液的pH”、第10题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第11题的“工业炼铁原理”、第18题的“燃烧的条件”、第21题的“酸碱中和的实质”、第24题的“粗盐中难溶和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第25题的“气体的制取、除杂及检验”等基础实验的考查。
此外,还有第18题“微型实验装置”、第22题“数字化实验设备”、第25题“绘制实验装置图、装置连接”等实验创新方面的考查。
这些试题不同程度地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学科特征明显。
(四)注重情境创设,试卷的难、中、易比例设置合理试题注重情境创设,难度适宜,无偏题和怪题,试题注重加强对知识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考查,有利于考生发挥正常的水平。
考查角度灵活多样,难度呈梯度逐渐递进,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适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及选拔。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陶瓷烧制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2.(1分)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
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黄河鲤鱼B.新郑大枣C.叶县岩盐D.原阳大米3.(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4.(1分)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5.(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铁、汞 B.氨、干冰C.水、金刚石 D.硫酸铜、氯化钠6.(1分)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镝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C.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 D.稀士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7.(1分)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SO2、C6H12O6 B.复合肥料:KNO3、CO(NH2)2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Se D.有机物:C2H5OH、CH3COOH8.(1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C.测溶液的pH D.制取氧气9.(1分)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A.碳酸钠B.硫酸钠C.碳酸氢钠D.氢氧化钠10.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11.(1分)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粽色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12.(1分)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 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13.(1分)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4.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
绝密★启用前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煤 B .天然气C .汽油D .氢气【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煤和汽油燃烧可生成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可形成酸雨的气体,不符合要求。
天然气可生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不符合要求。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无污染,为最理想的能源。
所以应选D 项。
考点: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2.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
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黄河鲤鱼 B .新郑大枣C .叶县岩盐D .原阳大米【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详解】A 、黄河鲤鱼中富含蛋白质,故A 正确;B 、新郑大枣中富含维生素,故B 不正确;C 、叶县岩盐中富含无机盐,故C 不正确;D 、原阳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D 不正确。
故选A 。
3.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南阳玉雕B .洛阳剪纸C .开封汴绣D .汝州瓷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南阳玉雕只是玉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洛阳剪纸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开封汴绣只是用线绣成不同的图案,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汝州瓷器,瓷器的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4.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答案】D【解析】【详解】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不值得提倡,故A不正确;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等会污染空气,不值得提倡,故B不正确;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会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白色污染,不值得提倡,故C 不正确;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能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等,值得提倡,故D正确。
2019河南中考化学重点试卷和解析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总分值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一、 选择题〔此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人括号内。
1、以下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钢铁生锈B 、牛奶变酸人的呼吸C 、酒精挥发石油蒸馏D 、光合作用蜡烛熔化2、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
以下有关水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 、水沸腾时可将壶盖顶起,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 、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不相同D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3.以下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4A 、探究分B 、证明密C 、检查装D 、比较合金子的运动度比空气大置的气密性和纯金属的硬度4、煤气中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
乙硫醇〔用X 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点燃4CO2+2SO2+6H2O,那么X是【】A、C4H12S2B、C2H6SC、C2H6O2SD、C2H65.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6.以下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H2SO4+CaCO3=CaSO4+H2O+CO2↑B.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C.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2KClO3=2KCl+3O2↑D.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H2O+CO2=H2CO37、达菲〔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禽流感药物。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8页)绝密★启用前河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化 学(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B .陶瓷烧制C .石油分馏D .煤的干馏 2.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
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黄河鲤鱼B .新郑大枣C .叶县岩盐D .原阳大米 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 .2OB .2COC .2ND .Ne4.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 .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B .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 .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 .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铁、汞B .氨、干冰C .水、金刚石D .硫酸铜、氯化钠6.稀土元素镝(Dy )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镝属于非金属元素B .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C .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D .稀土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7.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A .氧化物:2SO 、6126C H OB .复合肥料:3KNO 、22CO(NH )C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 、SeD .有机物:25C H OH 、3CH COOH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稀释浓硫酸C .测溶液的pHD .制取氧气9.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 )A .碳酸钠B .硫酸钠C .碳酸氢钠D .氢氧化钠10.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 gB .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 .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D .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11.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河南近10年中考真题化学(2014-2023年)含答案目录1.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考试含答案2.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考试含答案3.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考试含答案4.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考试含答案5.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考试含答案6.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考试含答案7.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考试含答案8.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考试含答案9.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考试含答案10.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考试含答案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 Al:27Cl:35.5Fe:56Zn:65选项符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题意)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甘蔗榨汁 B.棉纱织布C.白土烧瓷D.楠木造船2.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铁质炊具 B.塑料水杯C.实木桌椅D.纯棉T恤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某同学做西红柿炒鸡蛋时,选用的下列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西红柿B.鸡蛋C.花生油D.食盐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硫粉B.铁丝C.镁条D.木炭5.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汞B.水C.氢气D.硫酸铜6.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7.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C.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8.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蔗糖溶液。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陶瓷烧制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2.(1分)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
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黄河鲤鱼B.新郑大枣C.叶县岩盐D.原阳大米3.(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4.(1分)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5.(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铁、汞B.氨、干冰C.水、金刚石D.硫酸铜、氯化钠6.(1分)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镝属于非金属元素B.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C.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D.稀士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7.(1分)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SO2、C6H12O6B.复合肥料:KNO3、CO(NH2)2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SeD.有机物:C2H5OH、CH3COOH8.(1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稀释浓硫酸C.测溶液的pH D.制取氧气9.(1分)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A.碳酸钠B.硫酸钠C.碳酸氢钠D.氢氧化钠10.(1分)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11.(1分)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粽色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12.(1分)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13.(1分)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4.(1分)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陶瓷烧制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2.(1分)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
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黄河鲤鱼B.新郑大枣C.叶县岩盐D.原阳大米3.(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4.(1分)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5.(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铁、汞B.氨、干冰C.水、金刚石D.硫酸铜、氯化钠6.(1分)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镝属于非金属元素B.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C.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D.稀士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7.(1分)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SO2、C6H12O6B.复合肥料:KNO3、CO(NH2)2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SeD.有机物:C2H5OH、CH3COOH8.(1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稀释浓硫酸C.测溶液的pH D.制取氧气9.(1分)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A.碳酸钠B.硫酸钠C.碳酸氢钠D.氢氧化钠10.(1分)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11.(1分)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粽色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12.(1分)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软水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13.(1分)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4.(1分)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