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疗科设置基本标准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疗科的基本标准全科医疗科的功能任务是提供全科医疗、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并与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建立稳定、长期、紧密的医疗合作指导,承担与社区联系、指导及协助管理的任务。
此外,还需要搭建综合医院全科医疗科与基层医疗协作平台,开展并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工作。
全科医疗科还需要承担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任务。
全科门诊和全科住院病房是全科医疗科的基本要求,其中全科门诊需要至少有两间诊室,而全科住院病房需要至少有15张床位,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人员配置方面,全科医疗科需要至少有5名以上全科执业医师(含加注全科执业范围),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全科医师(含加注全科执业范围)和3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全科医师(含加注全科执业范围)和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科室主任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全科执业资质,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是科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此外,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信息化设备也是全科医疗科必备的设备之一,住院部、信息科等部门需配置自动化办公设备,保证医院信息化建设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基本设备方面,全科医疗科需要参照同级综合医院基本设备并结合全科医疗科实际需要配置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仪器设备。
诊疗范围方面,全科医疗科需要收治涵盖常见症状,多系统多器官慢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及无法确定专科的疾病、复杂疑难转诊病例,开展亚健康人群的管理,有条件的医院结合科室特长开设特色门诊。
此外,全科医疗科还需要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的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及人性化、个体化、防治保康一体化的服务。
最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需要在满足上述基本标准的情况下,还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
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50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康复科、预防保健科;(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核医学科、理疗科(可与康复科合设)、消毒供应室、病案室、营养部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
三、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1.03名卫生技术人员;(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三)各专业科室的主任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四)临床营养师不少于2人;(五)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
四、房屋:(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三)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
五、设备:(一)基本设备:给氧装置呼吸机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万能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麻醉监护仪高频电刀移动式X光机X光机B超多普勒成象仪动态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脑血流图机血液透析器肺功能仪支气管镜食道镜胃镜十二指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镜直肠镜腹腔镜膀胱镜宫腔镜妇科检查床产程监护仪万能产床胎儿监护仪婴儿保温箱骨科牵引床裂隙灯牙科治疗椅涡轮机牙钻机银汞搅拌机显微镜生化分析仪紫外线分光光度计酶标分光光度计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分析仪尿分析仪分析天平细胞自动筛选器冲洗车电冰箱恒温箱离心机敷料柜器械柜冷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高压灭菌设备蒸馏器紫外线灯手套烘干上粉机洗衣机冲洗工具下收下送密闭车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通风降温、烘干设备净物存放、消毒灭菌密闭柜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与二级综合医院相同;(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1、规模:医院的规模是指病床数量、服务科室数量、设备设施数量等,根据实际情况,医院应当有足够的病床数量及服务科室,具有良好的医疗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水平。
2、医疗机构许可条件: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获得许可,才能正式开展临床、诊断及护理等相关业务。
这项许可必须符合公安机关、卫生监督机构和行政机构等相关法规的要求。
3、医院管理:三级综合医院的管理应当健全,具备良好的机构化和制度化管理,拥有完善的科室设置、职能部门组织、职能分工、信息资源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改造、社区服务、医院管理等功能。
二、基本服务能力1、临床服务能力:三级综合医院应具备较强的临床医疗能力,应包括:临床治疗、精神治疗、抢救、康复、保健、其他医疗服务等。
2、诊断服务能力:医院应具备先进的诊断检测技术能力,具有较强的临床检测、咨询、报告等服务能力,以满足不同住院、门诊患者的需求。
3、护理服务能力:医院应具备专业的护理服务能力,包括: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技术评价、健康管理、社会支持服务等等。
4、医疗器械服务能力:医院应当具备一定的医疗器械服务能力,包括:应急处理、仪器仪表维护、仪器仪表操作、器械配置、药品采购等等,应当具备足够的设备设施,以满足临床医疗的需求。
三、标准实施1、三级综合医院存在的问题:三级综合医院存在着医疗费用高、设备设施老旧、服务水平低劣等问题,为了保证三级综合医院的服务质量,应当建立相应的医院评审标准,以指导医院的日常运作。
2、评审标准的设立:为此,应当设置包括背景、基本服务能力、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效率、科研能力、技术改造、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标准,以确保三级综合医院的服务质量。
3、标准的执行:医院的评审应当定期进行,采用现行的评审标准,对医院的服务质量、临床效果、医疗效率、设备设施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等都要进行全面评估,以持续改进,提高服务水平。
四、总结三级综合医院是一类临床、护理、诊断、诊疗等多学科配套服务的医疗机构。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科设置基本标准1. 前言康复科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三级综合医院而言,设置康复科是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基本标准之一。
本文档旨在给出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康复科的基本标准。
2. 康复科的职责康复科是负责提供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的部门,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提供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 执行康复护理计划;- 评估康复进展和效果。
3. 康复科的人员配置为了有效开展康复工作,三级综合医院在设置康复科时应满足以下人员配置要求:- 一名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科室负责人;- 至少两名中级职称的康复医师;- 至少两名从事康复护理的注册护士;- 至少一名康复治疗师,如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或言语治疗师。
4. 康复科的设备和设施为了开展康复治疗和护理工作,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康复科时应考虑以下设备和设施的配备:- 康复室:提供康复治疗和训练的场所,配备必要的康复设备;- 康复评估室:用于康复进展和效果评估的场所,配备必要的评估工具;- 康复设备:根据康复科的专业特点和医疗需求,配备适用的康复设备,如运动治疗器械、电疗设备等。
5. 康复科的合作机制作为康复科,与其他科室的密切合作是必要的。
三级综合医院在设置康复科时应建立以下合作机制:- 与康复科相关的其他科室,如神经内科、骨科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疾病交叉诊疗;- 与社会康复机构、社区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建立转诊和康复回访机制。
6. 康复科的持续发展康复科的持续发展是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工作的重要保障。
为此,三级综合医院在设置康复科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术支持,促进康复科人员的专业发展;- 定期评估康复科的工作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并进行持续改进;- 关注康复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
以上即为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康复科的基本标准,旨在提高康复治疗和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级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的医疗机构等级之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救治、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管理等职责。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是评价医院综合实力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院基本情况。
医院基本情况是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医院的规模、床位数、科室设置、医疗设备、人员结构等。
医院规模越大,床位数越多,科室设置越齐全,医疗设备越先进,人员结构越合理,说明医院的综合实力越强。
二、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评审的核心内容,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等。
医疗技术水平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医生的专业水平、护士的护理质量、医疗技术设备的先进程度等。
医疗服务质量包括医患沟通、医疗流程、医疗环境等方面。
医疗安全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包括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医疗纠纷的处理等。
三、医院管理。
医院管理是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医院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内部管理流程、人员管理等。
医院的组织架构是否合理,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内部管理流程是否规范,人员管理是否科学,都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四、医院科研与教学。
医院科研与教学是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医院的科研实力、科研成果、教学水平等。
医院的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是评价医院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学水平是评价医院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五、医院服务。
医院服务是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医院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设施等。
医院的服务态度是否热情周到,服务质量是否高效便捷,服务设施是否舒适便利,都是评价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六、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医院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医德医风等。
医院的价值观念是否正确,文化氛围是否浓厚,医德医风是否良好,都是评价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涉及医院的基本情况、医疗质量、医院管理、科研与教学、医院服务、医院文化等多个方面,评审内容全面,涵盖面广,对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的面积应减少约30%;只对危害药物和肠道外营养液实施集中调配的,应根据其调配规模和工作量减少5%-10%。
(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
每日调配500袋(瓶)以下,调配室面积100㎡-150㎡;每日调配501-1000袋(瓶),调配中心面积150㎡-300㎡。
(四)药品库。
病床100-500张,药库面积80㎡-300㎡。
(五)其他部门工作室面积。
1.药剂科应当设置办公室、药学信息室、临床药师办公室、药品质量控制办公室等,并具有与其开展工作相适应的工作面积。
2.药剂科其他工作室用房面积应当按照其性质、任务、规模等实际需要配置。
3.三(四)中提出的调剂室和药品库面积,包含中成药用房面积,但不包括中药饮片用房面积。
中药饮片调剂室及其药库面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规定执行。
四、设备与设施(一)基本设备与设施。
至少应当配备药品冷藏柜、麻醉与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柜、药品专用储存柜、血药浓度监测设备、计算机、打印机、温湿度控制装备、大窗口或柜台式发药装置和门诊调剂室发药显示屏等。
(二)临床药学与药品质量监控设备与设施。
根据医院规模、承担的任务和工作量等实际情况,配备与开展临床药学和药品质量监控等工作相适应的设备与设施。
(三)医院制剂设备与设施。
根据配制制剂的工作量、剂型、品种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配备与开展医院制剂工作相适应的设备与设施。
(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设备与设施。
根据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规模和每日集中调配工作量以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配备与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相适宜的设备与设施。
五、规章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施与设备管理、药品质量管理、药品供应管理、处方调剂管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信息管理、高危药品管理、文档管理、安全管理、突发与危急事件处置管理等。
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基本标准一、分区布局(一)药学部的分区应当以病人为中心,坚持统一管理及整体性原则,确保其功能和任务的落实。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一、科室、面积和床位(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和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三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2024年版)三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2024年版)1. 概述三级眼科医院基本标准是为了规范我国眼科医院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提高眼科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眼科医院基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三级眼科医院。
2. 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2.1 三级眼科医院的占地面积应不小于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不小于8000平方米。
2.2 医院建筑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满足医疗流程、功能布局、患者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3. 专业技术人员3.1 医院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眼科医生、护士、技师等人员,其数量和比例应满足临床需求。
3.2 医院应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4. 医疗设备4.1 三级眼科医院应配备常规的眼科检查和治疗设备,如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接触镜、超声乳化仪等。
4.2 医院应配备先进的眼科专用设备,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眼底照相机、视网膜激光治疗仪等。
5. 医疗技术5.1 三级眼科医院应具备常见的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如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
5.2 医院应开展眼科高难度手术和技术,如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等。
6.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6.1 三级眼科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性。
6.2 医院应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防范医疗事故和风险。
7. 环境与设施7.1 医院应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满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需要。
7.2 医院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医疗用房、手术室、监护室等。
8. 信息服务8.1 三级眼科医院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8.2 医院应提供便捷的预约挂号、就诊、检查、收费等信息服务。
9. 科研与教学9.1 医院应开展眼科相关的科研工作,提高眼科医疗技术水平。
9.2 医院应承担眼科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任务,提高眼科人才素质。
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50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康复科、预防保健科;(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核医学科、理疗科(可与康复科合设)、消毒供应室、病案室、营养部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
三、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名卫生技术人员;(二)每床至少配备名护士;(三)各专业科室的主任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四)临床营养师不少于2人;(五)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
四、房屋:(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三)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
五、设备:(一)基本设备:给氧装置呼吸机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万能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麻醉监护仪高频电刀移动式X光机X光机B超多普勒成象仪动态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脑血流图机血液透析器肺功能仪支气管镜食道镜胃镜十二指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镜直肠镜腹腔镜膀胱镜宫腔镜妇科检查床产程监护仪万能产床胎儿监护仪婴儿保温箱骨科牵引床裂隙灯牙科治疗椅涡轮机牙钻机银汞搅拌机显微镜生化分析仪紫外线分光光度计酶标分光光度计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分析仪尿分析仪分析天平细胞自动筛选器冲洗车电冰箱恒温箱离心机敷料柜器械柜冷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高压灭菌设备蒸馏器紫外线灯手套烘干上粉机洗衣机冲洗工具下收下送密闭车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通风降温、烘干设备净物存放、消毒灭菌密闭柜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与二级综合医院相同;(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一二三级综合医院开办条件、要求、流程
和设置基本标准》
一二三级综合医院设置基本标准:
一级综合医院设置标准、综合医院标准、一级骨科医院设置标准、一级专科医院设置标准、一级中医院设置标准、二级综合医院设置标准、安徽省一级综合医院设置标准、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标准、二级专科医院设置标准
一级综合医院设置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20至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消毒供应室。
三、房屋: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四、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五、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
二级综合医院设置基本标准
一、床位:。
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50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
科、麻醉科、康复科、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核医学科、理疗科(可与康
复科合设)、消毒供应室、病案室、营养部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1.03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各专业科室的主任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四)临床营养师不少于2人;
(五)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 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 自动洗胃机
心电图机 心脏除颤器
心电监护仪 多功能抢救床
万能手术床 无影灯
麻醉机 麻醉监护仪
高频电刀 移动式X光机
X光机 B超
多普勒成象仪 动态心电图机
脑电图机 脑血流图机
血液透析器 肺功能仪
支气管镜 食道镜
胃镜 十二指肠镜
乙状结肠镜 结肠镜
直肠镜 腹腔镜
膀胱镜 宫腔镜
妇科检查床 产程监护仪
万能产床 胎儿监护仪
婴儿保温箱 骨科牵引床
裂隙灯 牙科治疗椅
涡轮机 牙钻机
银汞搅拌机 显微镜
生化分析仪 紫外线分光光度计
酶标分光光度计 自动生化分析仪
酶标分析仪 尿分析仪
分析天平 细胞自动筛选器
冲洗车 电冰箱
恒温箱离心机 敷料柜
器械柜 冷冻切片机
石蜡切片机 高压灭菌设备
蒸馏器 紫外线灯
手套烘干上粉机 洗衣机
冲洗工具 下收下送密闭车
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
通风降温、烘干设备
净物存放、消毒灭菌密闭柜
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与二级综合医院相同;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