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小发明-发报机
- 格式:pdf
- 大小:477.20 KB
- 文档页数:4
发报机工作原理
发报机是一种将文字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电波传输的设备。
它基于电磁波传输的原理工作。
发报机通过输入文字信息,将其转换成对应的编码或者二进制序列。
这些编码或序列可以代表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各种文字内容。
发报机内部有一个振荡器,该振荡器会产生一定频率的电信号。
接下来,经过调制的文字信息被与产生的振荡器信号结合。
调制是指调整振荡器信号的特定属性,使其携带输入的文字信息。
经过调制后的信号被放大,然后通过天线发射成电波。
这些电波传播到接收端后,经过天线接收,并通过解调器进行解调。
解调是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还原为原始的文字信息的过程。
在发报机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和频率调制(FM)。
幅度调制是通过
改变振荡器信号的幅度来调制文字信息,而频率调制则是通过改变振荡器信号的频率来调制文字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发报机需要与接收端相匹配,即它们使用相同的调制方式和频率范围,才能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输和解析。
发报机的工作原理基于这样一种基本原理:通过将文字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调制和解调过程,实现文字信息的传输与接收。
这种小发报机是很好的一个科技小制作,原理非常简单。
2节干电池与一个按键开关、一个电磁铁串联在一起。
按下按键,电路接通,电磁铁里有电流通过,产生磁场,就会把上面的铁片吸引下来。
贴片与磁铁碰撞,发出“啪”的一声响。
松开按键,电流消失,铁片弹回去,与上面的铁钉帽碰撞,又发出“啪”的一声响。
我们知道,电报是通过“滴”和“嗒”这两种声音(或信号)的长短来发送信息的。
而我们的这个小发报机呢,根据铁片两次碰撞之间的声音间隔,就能区别出长音或短音来,从而达到发送信息的目的。
上图是需要的材料,有木板、长的短的铁钉、长的短的金属片、电池等这是按键开关,也就是发报机的电键。
这是自制的电池夹,两片贴片用皮筋绷紧,保证能够夹紧电池。
上图是发声装置,铁钉上用导线绕了200圈做电磁铁。
这是另外一个完成的小发报机。
两个小发报机用长的导线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互相玩发报游戏了。
当然,前提是你要懂得莫尔斯密码。
下面是摩尔斯电码表,“点”读作“滴”,“划”读作“嗒”。
比方你要发送“我爱极客迷”这几个字,可以先把句子变成汉语拼音“wo ai ji ke mi”,然后再对照密码表,标出每一个字母的密码,就可以一一发送了。
对方接收到信号以后,先用笔记录下来,再对照密码表翻译成汉语拼音,就完成了翻译密码的工作。
A . _ M _ _ Y _ . _ _B _ . . . N _ . Z _ _ . .C _ . _ . O _ _ _ 1 . _ _ _ _D _ . . P . _ _ . 2 . . _ _ _E . Q _ _ . _ 3 . . . _ _F . . _ . R . _ . 4 . . . . _G _ _ . S . . . 5 . . . . .H . . . . T _ 6 _ . . . .I . . U . . _ 7 _ _ . . .J . _ _ _ V . . . _ 8 _ _ _ . .K _ . _ W . _ _ 9 _ _ _ _ .L . _ . . X _ . . _ 0 _ _ _ _ _。
科技小论文——《简易电报机》的制作临沭街道四小刘翠兰执教科学《电磁铁》一课,我打算用一台真实的发报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电磁铁的学习做铺垫。
为此,我决定动手制作一台简易发报机。
其实,也是为了实现一个多年的愿望——拥有一台发报机。
这个愿望源于我的爱好——喜欢“谍战”片。
里面的报务员发报的神秘感觉,让我羡慕不已!总想:我要能拥有一台发报机,亲手操作,该多好啊!这种想法不断滋生,那份兴致,总是让我跃跃欲试!可是一直没有动手,现在,两愿并举,终于要付诸行动了。
制作方法是前提。
于是我翻箱倒柜,找出一本《教具制作》,便迫不及待的搜寻,终于找到了———《简易电报机》的制作方法,就如饥似渴的一遍又一遍的读,反复琢磨、想象,一个简易电报机的轮廓在大脑中形成了。
于是,便动手搜集制作材料。
电池、导线、开关、钉子、薄铁片,一只圆珠笔芯,合适的木板,这些都是有现成的,就差电磁铁了。
根据制作方法,我把钉子钉到木板的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往上缠漆包线,按要求缠十匝后把漆包线的两头固定好,材料准备齐全,制作开始了。
我先把电池装盒,在木板上固定好,又固定好开关,然后把圆珠笔芯往薄铁片上固定。
拿过来这两种材料,一个圆,一个方,怎么也无法固定住。
还是我们办公室的王庆庆老师支招——把薄铁片的一端弯过来,把圆珠笔芯的外壳,用小刀划痕增加摩擦,再用细铜丝把笔芯固定到铁片弯下去的一端,这样,电磁笔就制作成功了。
最后的工序是连接线路,线路连完了,希望却落空了!电磁铁不吸铁片,怎么办?反复琢磨,实验,就是不吸。
我没有失望,去请教我的高中物理老师,朱老师观察了我的制作原理,肯定了是正确的,建议我增加一个小灯泡,让电流缓冲,再增加电磁铁的匝数。
回来后我继续改装、实验。
然而,电磁铁还是不工作。
不甘心放弃!我又去请教带科学的刘校长,他看了我的制作,肯定了是电磁铁的磁性小了,无法吸住铁片。
建议我用“电磁铁实验材料”中的电磁铁,于是我采纳了他的建议,继续实验。
幼儿园科技小达人:简易电子制作与发明创造案例幼儿园科技小达人:简易电子制作与发明创造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孩子们对于科技的兴趣也日渐增长。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简易的电子制作和发明创造,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科技的热爱。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幼儿园科技小达人们的简易电子制作与发明创造案例,展现他们的创造才华和对科技的热情。
1. 案例一:小明的自制手摇发电机小明是一个对科技充满好奇心的幼儿园小朋友,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如磁铁、铜线、铁芯等,成功制作出了一个小型的手摇发电机。
通过手摇转动,发电机可以产生一定的电流,点亮小灯泡。
这个简单的实验不仅让小明感受到了电力的产生和利用,还激发了他对科技制作的兴趣。
2. 案例二:小花的智能小车发明小花是一个热爱动手制作的幼儿园小朋友,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利用一些简单的电子元件如电机、轮子、电池盒等,成功制作了一个智能小车。
小车内置了红外遥控模块,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功能。
小花的智能小车不仅展现了她的发明才华,还让她在制作过程中学到了电路连接和遥控原理。
3. 案例三:小强的自制简易报警器小强是一个对安全意识很强的幼儿园小朋友,他利用一些简单的电子元件如电磁铁、开关、蜂鸣器等,成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报警器。
当有人靠近时,报警器会发出尖锐的警报声。
通过制作报警器,小强不仅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电路连接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在以上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幼儿园科技小达人们的发明创造和简易电子制作,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创造才华和对科技的热情,还为他们未来的科技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相信,在科技教育的引导下,这些可爱的幼儿园小朋友们会成为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园小朋友们参与简易电子制作与发明创造的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发报机工作原理
发报机是一种能够发送电报信号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流的作用。
在发报机中,电流通过电线圈产生磁场,从而引起电报键上的铁片振动,产生电报信号。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发报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发报机的核心部件是电线圈。
当电流通过电线圈时,会在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的强弱取决于电流的大小,而方向则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当电报键闭合时,电流会通过电线圈,产生磁场,从而使得电报键上的铁片受到磁力的作用而被吸引,闭合电路。
而当电报键断开时,电流停止流动,磁场消失,铁片则会被弹簧弹开,断开电路。
其次,电报键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
当电报键闭合时,电流通过电线圈,产生磁场,铁片被吸引,闭合电路,产生电报信号。
而当电报键断开时,电流停止流动,磁场消失,铁片被弹簧弹开,断开电路,电报信号停止发送。
最后,发报机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电报信号。
当电报键被操作时,铁片的振动会产生一系列的短暂的电流变化,这些变化会被接收器接收并转化成文字或者声音。
这样,发报机就能够将人们输入的文字信息转化成电报信号发送出去。
总的来说,发报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流的作用。
通过电流在电线圈中产生的磁场,控制电报键上铁片的振动,从而产生电报信号。
这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原理,使得发报机成为了人们在通信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发报机的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发报机的工作原理虽然简单,但在当时却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为人们的通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发报机的工作原理。
《神秘的发报机》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人工智能即将成为基础教育普及的教学内容之一,在这个大环境下,物联网技术在基础教育学段的启蒙教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使用教材“神秘的发报机”实验是源于我校自主研发、由宁波出版社出版的“物联网+STEAM未来教育”系列课程之二《用mBlock玩转Arduino机器人》中的第二课:神秘的发报机中的学生分组实验。
二、实验器材本实验使用的实验器材是自主研发的课程配套实验器材。
由Arduino主控一体板、按钮模块、蜂鸣器模块、杜邦线、USB线和操作平台六种器材组成。
三、实验原理把按钮模块与主控板2号引脚连接,把蜂鸣器模块与3号引脚连接。
当按下按钮模块的按钮时,按钮模块输出“低电平”信号,数字引脚2所取得的变量值为“0”,经过条件判断设置,当按钮变量为“0”时,使3号引脚输出“高电平”,蜂鸣器工作;否则3号引脚输出“低电平”,蜂鸣器不工作。
四、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认识按钮和蜂鸣器模块、学会模块与单片机主控板之间的连接;初步掌握画程序流程图的方法,并学会根据流程图进行图形化编程,实现模拟发报机的功能。
2.方法与过程:通过这个实验过程,使学生领会,懂得画流程图的意义,并能应用在今后的图形化编程的学习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基本的程序编制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无线电技术兴趣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去改变生活的强烈兴趣和改造世界的远大志向。
并对学生进行遵守无线电管理条例的教育。
五、实验创新点本实验的创新点在于以往的实验器材中需要使用许多的电子零件、面包板、各种导线(如图1所示),而这些器材对于没有电子线路基础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本天书,无从下手。
再加上代码式的编程给没有编程基础的小学生的机器人学习雪上加霜。
图1:以前使用的单片机与面包板基于这些学习困难,本实验使用自主研发的课程教材配套的《用mBlock 玩转Arduino 机器人》实验套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电子元器件和ph2.0接口的杜邦排线(如图2所示),在基础的电子器材上解决了小学生对电子线路的恐惧心理和技术障碍,使基础的人工智能内容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成为一种可能;针对代码编程零基础的小学生,我们采用基于SCARTCH2.0开发的mBlock 图形化积木编程软件作为编程平台,很形象地解决了代码编程给小学生带来的困惑,并使用先画流程图的方法来辅助图形化编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编程思维模式。
发报机制作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发报机这个超酷的东西,它的制作原理可太有意思啦。
咱先来说说发报机是干啥的呢。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特别的“传话小能手”。
在以前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年代,人们就靠着发报机来传递信息呢。
就像两个人在很远的地方,一个人对着发报机按按扭,另一个人那边的发报机就能收到信号,知道对方想说啥,是不是很神奇呀?那发报机是怎么把信息变成能传递的信号的呢?这就涉及到电啦。
电就像是发报机的小魔法。
发报机里有个很重要的部分叫振荡器。
这个振荡器就像一个超级有规律的小鼓手,它能产生一种有固定频率的电信号。
你可以把这个频率想象成一种特殊的节奏,就像音乐里的节拍一样。
比如说,它可能一秒钟振动1000次,这个1000次就是它的频率啦。
然后呢,我们要把我们想发的信息,比如说“我爱你”这样的话,变成这个小鼓手能理解的信号。
这就用到了编码。
就像我们把汉字变成拼音一样,我们把信息变成一种特殊的代码。
比如说,我们规定“滴”一声代表1,“答”一声代表0。
那我们想发个字母A,可能就会编成“滴 - 答”这样的代码。
这就好像我们给每个字母或者每个字都编了一个独特的小暗号。
接下来就是发射啦。
发报机有个发射电路,这个电路就像一个大力士。
它把振荡器产生的有节奏的电信号,带着我们编好的代码,变成一种能在空中传播的电磁波。
这个电磁波就像小邮差一样,带着我们的信息飞出去啦。
你可以想象这个电磁波在空中飞来飞去,就像一群小蜜蜂在找自己的家一样,它要找到接收发报机这个“家”。
再说说接收发报机这边呢。
接收发报机有个天线,这个天线就像一个小耳朵,专门用来听空中传来的电磁波。
当电磁波碰到天线的时候,天线就会感应到这个信号,然后把这个信号送到接收电路里。
接收电路就像一个超级翻译官,它把接收到的信号按照之前约定好的编码规则,把“滴 - 答”这样的信号再变回我们能看懂的字母或者字。
比如说把“滴 - 答”又变回A这个字母。
这样,接收发报机这边的人就能知道对方发的是什么信息啦。
中班科学教案发报机引言:科学教学在幼儿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升中班幼儿的科学学习效果,我设计了一个有趣且互动性强的教学工具,即“发报机”。
本文将介绍该发报机的使用方法,并论述它在中班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一、教学目标:通过使用发报机学习,中班幼儿将能够:1. 培养观察力:通过观察不同的现象、物体或实验结果,学习认知规律。
2. 探索性学习:通过自主探索和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实践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4.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发表观察和实验结果,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发报机的准备:1. 材料准备:- 空的纸箱- 彩纸、塑料袋、贴纸等装饰品- 纸、笔2. 制作过程:将空的纸箱装饰成发报机的外观,并在前面开一个小窗口。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老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发报机的概念,例如说:“今天小朋友们,我们将使用一种神奇的机器,它可以帮助我们发表观察和实验结果的报告。
请大家瞧,这就是我们的发报机!”然后向幼儿展示制作好的发报机。
2. 观察和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例如树、花、昆虫等,并与幼儿讨论它们的特点。
接下来,老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例如观察一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观察果实的生长过程等。
3. 发表观察和实验结果:每次实验结束后,老师鼓励幼儿使用发报机发表他们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教师可以给每位幼儿一张纸和一支笔,让他们将观察和实验结果写下来,并在发报机的小窗口处投递。
老师也可以鼓励幼儿用口语表达观察和实验结果,然后将其记录在纸上。
4. 观察和交流:每天结束时,老师可以抽出时间观察和讨论已经投递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老师可以随机选择一张纸,读出其内容,然后让全班幼儿一起思考并交流。
这样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也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和思考。
5. 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可以组织一些拓展活动,例如参观科学实验室、进行更复杂的实验、观看科学绘本和视频等。
制作简易电报机中班科学手工活动简介:科学手工活动是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介绍一种中班科学手工活动——制作简易电报机,既能让学生们了解电报机的原理,又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材料准备:- 两个小木棍- 铁丝- 胶带- 纸板- 铁块- 电池- 电线- 按钮- 灯泡步骤一:了解电报机原理首先,我们要简单介绍一下电报机的原理,让学生们了解到电报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信号的传递和转化。
步骤二:制作电报键1. 使用胶带将两个小木棍固定在桌子上,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
2. 在两个小木棍的顶端,分别绑上铁丝,成为两个可移动的电报键。
步骤三:制作电报线路1. 在纸板上切割出一个长方形,作为电报机的底座。
2. 在底座上固定一个铁块作为电报机的磁头。
3. 在底座上固定一个电池,并安装好电线连接电池和灯泡。
4. 将按钮安装在电线上,以便开关电流。
步骤四:测试电报机1. 将两个电报键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
2. 按下电报键,观察灯泡是否亮起,可以感受到信号的传递。
步骤五:拓展实验1. 可以让学生们尝试不同形状的电报键,观察是否会影响信号传递。
2. 可以让学生们用铁丝制作不同形状的电报键,探究不同形状对电流的影响。
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时,要确保电池、灯泡和按钮的正负极正确连接。
2. 实验结束后,要将电线和灯泡拆卸,关闭电池,确保安全。
通过制作简易电报机的科学手工活动,学生们可以理解电报机的原理,并通过动手操作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这个中班科学手工活动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乐趣和启发,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疯狂小发明
发报机
活动目标:
初步探索杠杆原理的应用
了解符号的意义和代码的运用
材料准备:
9656早期简易机械组合9090XL LEGO® DUPLO®大型散件组合打印的
莫尔斯密码图片9388Small LEGO®乐高小搭建底板一个简单的电路(电池盒,蜂鸣器,导线,锡箔纸见附件)
词汇:
叩击代码莫尔斯密码
联系:10分
●故事:有两个小朋友,一个是安安,一个是咕咕龙,他们是很厉害的电子高
手,他们今天帮电子王国的国王检修电路了,任务完成之后,他们乘船离开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狂风把他们的船吹到了荒岛上,天色渐渐的变暗了,安安都害怕得都快要哭了,小朋友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呢?
请孩子们听发报机的声音(引出发报机)。
●讨论:发报机使用哪种语言交流的呢?(莫尔斯密码)用莫尔斯密码翻译SOS,
Hollo,Hi.和孩子一起打节拍。
(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的间隔时间组成:短促的点信号" .",读" 的"(Di);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答"(Da)。
●出示发报机的图片,分析发报机的结构。
建构:30分(另外一种搭建方法可以参考活动手册)
1.先应用杠杆原理,固定发报机的手柄。
2.想办法当把手柄按下去之后怎么才能自己弹上来呢?若利用皮带的弹力,皮带需要怎么固定,一根皮带至少需要两个滑轮来支撑,以下是两个滑轮固定的位置(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尝试皮带的安装方法,鼓励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
3. 为了使两边的受力平均,最好是两边都加上皮带。
4. 为了能让发报机能牢固的固定在底板上,需要增大与底板的接触面积,与此
同时也需要加高。
5.加上电路测试搭建模型。
6. 测试过关的小朋友可以用9090套装里的装饰积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装饰,使
自己的作品更加美观。
列如:可以把发报机的外观装饰成小动物(小狗,小兔子),也可以在手柄的位置加上轮胎,齿轮等。
反思:5分
●发报机是运用了什么原理?(杠杆原理)支点在哪里?
●在什么时候需要用特殊的编码语言进行交流呢?
●现在都有哪些科技产品和发报机的功能相似呢?
延续:15分
●请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安安,咕咕龙用自己设计的发报机向爸爸发送电报
求救,爸爸收到电报后,马上展开营救计划,最终成功救出安安和咕咕龙。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