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23.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_7
- 格式:pdf
- 大小:35.04 KB
- 文档页数:4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小英雄雨来》篇一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2、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简要复述主要内容。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中前后呼应句段的表达效果。
4、继续练习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前后呼应句段的表达效果。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提出自学要求。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小说,篇幅比较长,内容较多。
学习这类课文首先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人物等等,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课文:1、熟读全文,抓住主要内容。
2、理清结构,了解事情的情节变化。
3、抓住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思想。
二、检查自学。
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读第一部分,指导给第一部分加小标题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游泳本领高。
3、写得好的句子:“芦花开的时候⋯⋯在柔软的芦花里”。
“每到夏天⋯⋯露在水面上”。
4、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标题可以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语句。
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概括:游泳本领高或者“望着妈妈笑”)四、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其他部分并加小标题。
五、全班交流1、雨来游泳本领高2、雨来上夜校念书3、雨来掩护李大叔4、雨来与鬼子作斗争5、河沿上的枪声6、雨来没有死六、试着给家长复述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述课文二、出示问题,品读课文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你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画一画。
三、抓住重点,品读课文1、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初步体会他的机智勇敢。
2、第四部分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深刻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敌。
3、课文开始时详细交代了雨来游泳本领高,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讨论:课文是按怎样的叙述顺序表达文章中心的?课文的表达顺序是什么?板书:雨来游泳本领高↘上夜校↘掩护李大叔↘智斗强敌↘村民夸奖勇敢机智↘(热爱祖国)脱险五、拓展1、在抗日战争时期像雨来这样的小英雄就他一个吗?谈谈你的认识.2、读有关抗日儿童团员的故事《鸡毛信》、《小兵张嘎》。
小英豪雨来教课目的: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领会本课中描绘风景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2、指引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英勇地跟仇敌作斗争的崇高质量。
3、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
4、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课要点:用较迅速度阅读课难点:认识课文内容:教课准备:一、抗日依据地地图。
二、生字新词卡片。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一、板题示标;1、同学们,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豪。
他被迫给敌人领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此后,他和其余的孩子们一同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豪是谁吗?今日老师要和你们一同去认识他。
二、出示目标1、经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认识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
3、领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检查预习,打扫生字)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1、检查字词。
(用生字卡片抽读。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好昨晚预习时勾勒的新词。
3、正音:泥鳅(qiū)晌(shǎnɡ)午枪栓(shuān)趔趄(lièqiè)旋涡(xuánwō)嘟(dū)嘟囔(nānɡ)囔——注意“囔”字,不要读成lāng)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理解文意)为何称雨来是小英豪?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能够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豪?五、学生预习课文(一)出示自学纲要思虑题:A.文章经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英勇的优异质量?(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B.文章的其余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豪有什么关系?(环绕各部分要点问题议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段: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美?经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英勇机智灵巧,游泳本事高?第二段:从哪看出雨来上夜校,遇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顶用“_______”划下来。
第五段:芦花村的同乡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如何的赞美?第六段:雨来如何机智出险?(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小英雄雨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能简要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英雄雨来》。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读懂文章。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试着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教师引导梳理、概括信息点,并提炼成为小标题。
(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或(“望着妈妈笑”、“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3.快速地读课文,简要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简要复述文章主要内容二、自读自悟,深入理解1.中心话题:你觉得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或相关资料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以下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雨来的精神品质。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②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康庄中心校五年级语文学科教学通案主备教师:审核人: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23小英雄雨来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2、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简要复述主要内容。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中前呼后应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中前呼后应的表达效果。
教具或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辅备一、启智探究1、理解课题:齐读课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示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引导到同学质疑:看到课题后,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二、合作交流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三、反馈研讨1、通过概括课文内容制定小标题:(1)游泳本领高(2)上夜校念书(3)掩护李大叔(4)勇斗鬼子(5)宁死不屈(6)机智逃生2、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画一画。
3、课文开始时详细交代了雨来游泳本领高,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提升拓展1、在抗日战争时期像雨来这样的小英雄就他一个吗?谈谈你的认识。
2、读有关抗日儿童团员的故事《鸡毛信》、《小兵张嘎》。
板书设计:23 小英雄雨来雨来: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课堂检测内容形近字组词晋()冀()絮()枕()挪()榴()普()翼()柴()沈()哪()溜()学生作业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
教学反思《小英雄雨来》一文内容较长,但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课文的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23* 小英雄雨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体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参与预习。
1、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2、放录音。
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来的其它事迹吗?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4、出示课题:(1)理解课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2)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5、学生预习课文(1)出示预习提纲思考题: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b.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段: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美?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第二段:从哪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_______”划下来。
第五段: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第六段:雨来怎样机智脱险?(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二、汇报预习,交流解疑。
1、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2、汇报预习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1)确定重点段:哪段最能表现小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段就是重点段。
(第四段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
《23*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检查预习情况,扫清阅读障碍。
过渡:开始新课之前,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黝黑趔趄门槛刀鞘漩涡炕沿笤帚吆喝晋察冀鸡冠花推推搡搡咬着牙拧哐啷嘟嘟囔囔唔哩哇啦吧嗒吧嗒唧唧咕咕)1.指名读,及时纠正错误。
2.全班齐读一遍。
3.强调拟声词及拟声词的作用。
你还积累了哪些拟声词呢?三、学拟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过渡:同学们能把词语读得那么准确,你知道吗?这是我们小学阶段学的最长的一篇课文,全文分成了六个部分。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并用一句话来说说第一部分的内容。
2.引导拟小标题。
把这句话再浓缩成简单的词,可以是一一“游泳本领高”这几个词既简洁又概括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这部分的“小标题”啦,我们把它写在序号(一)旁边。
3.把长长的一部分内容浓缩成一个简短的小标题,多有趣啊!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写小标题了吗?请同学们给课文的六个部分分别拟出合适的小标题,写在学习单的表格中。
注意,我们今天列的小标题既要能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又要尽量的简短。
4.请一生上台介绍自己列的小标题,引导评价。
5.你能把六个小标题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四、交流品悟,感受人物形象(一)整体感受,感知形象。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小英雄雨来》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故事内容;2.学会分析课文中文学常识,并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和总结;3.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写出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情节和故事主题;2.学习分析课文并利用表格进行总结。
难点1.分析文本中的文学常识;2.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线索并总结。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的课件;2.台历,书籍和字典等;3.学生语文练习册和教学笔记。
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以小组形式呈现小学生曾经做出的行为或事迹。
2.观看视频,让学生解释故事情节以及小英雄的成长历程。
2.阅读教学1.教师阅读故事,学生在听教师讲故事的同时,把关键点阅读。
2.适当调整故事的顺序,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
3.提问:“小英雄的行为举止对你产生了影响吗?它教会了你什么?“深化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3.分析教学1.将教师提供的分析表格分为课文内容和文学知识两部分,并提醒学生关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2.学习分析各小部分所含的线索,并整理到表格中。
3.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让他们自己发现他们共同的见解,以激励他们。
4.创作教学1.根据认真分析的故事,结合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写出感想或体会。
2.收集学生的作品,让他们相互分享;3.教师提供反馈和必要的指导来提高学生成果。
五、拓展阅读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其他有同样主题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故事,并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和分享。
六、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2.实验室的其他学科教师在科学作业中融入这个故事;3.提交自己写的作品。
七、课后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对权利,责任和人生的认识意识。
教师应该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来定制各个方面的教育,积极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以便成功地推动学生的发展。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深入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2、快速阅读课文,能够简要复述课文。
3、体会反复的修辞方法在文章中作用。
教学重点:继续深入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简要复述课文,体会反复的修辞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给每一部分加的小标题是什么?2、根据这六个小标题,谁能为大家讲述一下这个故事二、细读重点段,了解雨来的感人事迹,体会雨来是小英雄。
(一)请同学们同学们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1、边读边想,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在文中画出最能表现雨来性格品质的句子,并做出批注(同学交流谈感受,老师评价)(二),让我们再来读读雨来的这几句话[点击课件:雨来的三句话],感受这是一位怎样的小英雄。
听好老师的提示,大家读雨来的表现。
读到这里,你们想对雨来说些什么呢?(三)看来通过细读,我们已经深深地被雨来的英雄行为感动了。
1、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一次感受这位小英雄(播放视频资料)2、视频中的雨来与课本上的雨来有什么异同(影视作品更生活化,他们都有一颗爱国心)(四)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生总结: 1.革命家庭的熏陶2.从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三、反复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运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的祖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种修辞方法叫什么?———深化中心生:反复文中多次出现反复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增强抒情效果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这是句子的反复,抒发了大家见到雨来活着之后的万分欣喜和激动的感情。
希望学生在今后阅读中能够辨识,在写作中能够应用此方法。
三、小组交流,复述主要内容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注意复述要求:1.用自己的话、按课文顺序、抓主要内容。
2.抓住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3、小英雄雨来一.教学目标1、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阅读,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读后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
二、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请大家默读课前阅读要求:提出本课教学要求。
(二)、带着要求,指导读课文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划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2、交流。
指导朗读:“往河沿跑!往河沿跑!”应该怎样读?为什么?再读这一段的第五小节。
讨论这段的段意和小标题:(段意:开头写芦花村的景色,着重写雨来游泳的本领高。
小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三)、指导读第二、三部分(过程同前)1、默读第二段。
提问:夜校的学习条件怎样?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该怎样读?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小标题:“雨来上夜校。
”)2、默读第三段。
提问:这段主要说了几层意思?(两层意思:第一层从“有一天”至“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主要写鬼子开始扫荡了;第二层从“第二天”至这段结束,主要写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
)指导朗读第二层。
重点朗读:“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
”“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把缸搬回原地方。
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分角色读。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
)(小标题:“雨来上夜校”。
)(四)、指导读第四部分。
1、自读课文,划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斗争的?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2、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