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12
三年级美术下册《荷花美》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5课《荷花美》。
二、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对荷花的形状特点、质感进行细致的观察比较。
2、学生掌握用蜡笔(或油画棒)与水墨的表现形式,画出美丽的荷花,并鼓励创造性思维。
3、通过表现荷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并培养学生用绘画手段表现生活的愿望。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宣纸、毛笔、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装水罐等。
2、学具:图画本、蜡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蜡笔水墨的表现形式绘画荷花。
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荷花花瓣的颜色渐变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1、师:同学们喜欢花吗。
生:喜欢。
师:教师板书课题,心中的荷花。
师:师演示画法。
(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
2、师:教师分步骤讲解并板书
3生:生绘画。
(二)、作品展评。
1、生自评
2、师生互评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画的真不错,很棒。
江西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案标题:《发现美术元素》——江西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美术元素,如颜色、形状、线条和纹理等。
2.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美术元素的能力。
3.通过创作实践,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学习美术元素的基本概念。
2.通过观察和分析作品,理解美术元素的运用。
3.进行实践创作,运用美术元素表达个人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1.教材《江西版三年级美术下册》2.相关美术素材、颜料、画笔等。
3.教学投影仪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引入本节课的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美术中的元素,你们知道美术元素是什么吗?2.进行简短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呈现(15分钟)1.通过投影或黑板上展示不同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画中运用的元素。
2.教师解释每个元素的概念,并给予相关的示例。
3.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问答的方式进一步理解美术元素的特点和运用。
三、实践探究(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美术元素。
2.分小组或个人,让学生利用颜料、纸张等材料进行创作,运用所学美术元素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3.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发挥想象力。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自己创作时运用了哪些美术元素。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
五、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与学生讨论美术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关的练习或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2.鼓励学生自主观察、感知和创作,培养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学校美术馆参观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美术元素的运用。
2.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教具清单:1.教材《江西版三年级美术下册》2.投影或黑板、粉笔3.颜料、画笔、纸张等美术创作材料。
三年级美术下册江西版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美术下册江西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江西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性,提高学生对色彩、形状和结构的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色彩的魅力- 学习基本色彩的名称和特点。
- 制作色彩对比的作品。
- 学习配色的基本原则。
2. 第二单元:造型的奥秘- 学习不同形状的名称和特点。
- 探索线条和形状的组合,创作简单的几何造型。
- 学习艺术作品中的线条运用。
3. 第三单元:结构的魔力- 学习不同结构的名称和特点。
- 探索材料的特性,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 学习艺术作品中的结构表达。
教学步骤:第一课:色彩的魅力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学习基本色彩的名称和特点,通过色彩对比的练习,让学生感受不同色彩的表达效果。
3. 制作色彩对比的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4. 学习配色的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配色。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二课:造型的奥秘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几何造型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形状的兴趣。
2. 学习不同形状的名称和特点,通过线条和形状的组合练习,让学生体验形状的表达能力。
3. 创作简单的几何造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形状知识进行创作。
4. 学习艺术作品中线条的运用,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艺术作品中线条的表达方式。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三课:结构的魔力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立体造型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结构的兴趣。
2. 学习不同结构的名称和特点,通过材料的特性探索制作立体造型的方法。
3. 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结构知识进行创作。
4. 学习艺术作品中结构的表达,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艺术作品中结构的表达方式。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年级下美术教案-跨越时空-赣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2.能够对比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的异同点3.通过制作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二、教学内容与时长•时空背景介绍:20分钟•艺术作品欣赏:30分钟•创作环节:40分钟•评价与展示:10分钟三、教学步骤1.时空背景介绍教师先讲述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比如:古代的陶瓷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等。
同时,让学生了解欣赏艺术品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美学意识,引导他们学会发现和品味艺术品的美。
2.艺术作品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并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比如:让学生欣赏明朝的写意山水画,感受它的自然和灵气。
让他们欣赏现代艺术的创意与生活的融合。
3.创作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和现代艺术的感想,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时期和风格,创作自己的作品。
比如:学生可以选择现代流行的抽象画、装饰画,也可以选择古代的山水画,书法作品等等。
4.评价与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学生的作品,并进行展示。
会上,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介绍,并与其他学生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感悟,勉励学生坚持绘画,掌握艺术技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欣赏艺术品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和评价的能力3.培养学生沉浸于艺术创作中的兴趣和能力2.教学难点1.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艺术作品的含义和特点2.学生是否能够自己创作符合自己风格的作品五、教学后记这次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历史时期和现代艺术的比较,增强了对艺术品的欣赏和理解。
教师也发现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风格的作品,并发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创意和灵感。
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深入地探讨艺术教育的发展,并通过教育来唤醒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民间绝活赣美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绝活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模仿和创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掌握画板、颜料、画笔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绘画的基本技能,掌握各种绘画的要领,展示自己的绘画特长。
2.学会使用颜色、画笔等画画工具,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将民间绝活这个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创作实践。
2.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个人特色进行绘画创作。
课前准备1.收集相关民间绝活的资料,如种子画、胶带画等。
2.准备画板、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民间绝活的创作。
2.老师通过图片或文字展示几种民间绝活创作材料,如种子、胶带等。
3.观察展示的图片或文字,让学生自己猜测这些材料可以用来做什么。
第二步:学习1.老师向学生具体讲解民间绝活的概念和常见的创作材料。
2.老师示范如何使用这些材料进行画画,并讲解绘画基础知识。
3.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绘画,教学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第三步:合作创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员相互合作,开展绘画创作活动。
2.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点评、评价以及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步:作品展示1.各小组交流彼此的作品,探讨彼此的创作过程、方法和经验。
2.欣赏并欣赏他们的作品,评价他们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们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绝活的概念和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和小组合作等。
通过几个小时的活动学生更加了解了民间绝活创作的方法和要点,同时也发掘了自己的创作特长和能力。
在合作创作活动中,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充分调动,彼此之间学习和交流的氛围非常活跃,整个课堂效果十分良好。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三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认识颜色1.1 学习颜色的基本概念,了解颜色是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
1.2 学习如何用三原色调配出其他颜色。
1.3 进行颜色搭配练习,培养学生的色彩感。
第二章:画画基本技巧2.1 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画画姿势。
2.2 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画笔和绘画工具。
2.3 进行基本线条和形状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基础绘画技巧。
第三章:人物画3.1 学习如何观察人物,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和比例。
3.2 学习如何画出人物的基本轮廓和细节。
3.3 进行人物绘画练习,培养学生的人物绘画能力。
第四章:风景画4.1 学习如何观察风景,了解风景的基本元素。
4.2 学习如何画出风景的基本轮廓和细节。
4.3 进行风景绘画练习,培养学生的风景绘画能力。
第五章:创意绘画5.1 学习如何进行创意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5.2 学习如何将创意运用到绘画中,培养学生的创意绘画能力。
5.3 进行创意绘画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章:手工制作6.1 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纸、折纸、粘土等。
6.2 学习如何将手工制作与绘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
6.3 进行手工制作练习,让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有趣的手工作品。
第七章:欣赏与评述7.1 学习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题、形式、色彩等。
7.2 学习如何评述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7.3 欣赏和评述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表达能力。
第八章:传统文化艺术8.1 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基本知识,如国画、书法、剪纸等。
8.2 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表现技巧,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8.3 进行传统文化艺术创作练习,让学生体验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九章:美术与生活9.1 学习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将生活与美术相结合。
9.2 学习如何运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9.3 进行生活用品设计等练习,培养学生将美术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荷花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江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5课《荷花美》。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江教版美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5课《荷花美》,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同时本课也是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安排的一次用蜡笔、水彩形式来进行的写生课。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蜡笔水彩画,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蜡笔水彩画奇妙的画面效果。
三、学情分析:1、让学生课前收集荷花的摄影照片,带到课堂上来,用以参照进行绘画。
2、本课用蜡笔或油画棒进行描绘,学生基本上能完成,教师只要把重点放在对荷花细节的描绘和学习上就好。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启发学生对荷花的形状特点、质感进行细致的观察比较。
2、技能目标:学生掌握用蜡笔(或油画棒)与水彩的表现形式,画出美丽的荷花,并鼓励创造性思维。
3、情感目标:通过表现荷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
五、教学准备:荷花实物照片图、图画纸、蜡笔、油画棒等。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蜡笔油画棒的表现形式绘画荷花。
难点:如何用蜡笔表现出荷花花瓣的颜色和渐变效果。
七、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1、教师一边出于大幅荷花摄影照片,一边朗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的诗句,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副荷花的画面。
2、教师板书课题:荷花美3、教师再出示教具:“看,老师这里有一枝荷花道具,说说,荷花由哪几部分组成?”荷花由花朵、荷叶、茎、莲蓬等部分组成。
二、师生合作,激趣燃情。
1、教师出示一件半成品,让同学们完成剩余部分。
2、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绘画方法(蜡笔水彩画的绘画方法):“蜡笔勾线、水彩涂面”或“蜡笔描绘、水彩涂底”。
三、学生实践,鼓励创新。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学生画作,进一步掌握蜡笔水彩画的绘画方法。
2、学生开始绘画,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两人合作画一幅美丽的荷花图。
3、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第一课故事配画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入手,以插图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有《神笔马良》等。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欣赏插图、发表评论和自主表现的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征,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植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征,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
教学用具:故事书、连环画等。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欣赏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你们一定是听着故事、看着故事书长大的吧!你们知道哪些故事?二、新授1、看插图师拿出一幅插图《神笔马良》。
提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画面上画了什么,你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无边无际的大海,画了几笔风,帆鼓了起来,船向海中央驶去,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船翻了••••••把你们收集的带图画的故事书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你认为文字与图片哪种表现更生动,为什么?总结插图:是指附在书籍中的图画。
有的用插页方式,有的插在文中,用来帮助说明内容或加强文字的感染力,也可以透过图画来了解书籍的内容。
2、欣赏《哪吒闹海》、《西游记》、《谁是百兽之王》、《外国儿童读物》3、交流评述选一幅你喜欢的故事插图说一说。
4、讲故事,编故事你们的想象力一定很丰富,请你们自由地编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5、画一画师:要是能把你们的故事用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展示给大家,一定很有趣。
我们来看一看别人的作品吧!《怪兽的故事》、《小马踢踏的故事》。
你能看懂吗?是不是很有趣!你能给自己喜欢的小故事配一幅插图吗?动手试一试吧!三、小结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
领着我们进入一个缤纷世界,带着我们走过一个快乐的童年!第二课流动的笔触教学目标:1、传授学生尝试运用不同形式的笔触,自由表达想象中的画面。
江西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美术教学进度安排第1课辉煌的古埃及美术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幻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并能按自己的意图简单绘制一幅科幻作品。
2.引导学生能从科幻、美术等多角度对作品进行欣赏,提高艺术修养。
3.使学生们通过和小伙伴的交流,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4.古埃及美术部分介绍古埃及在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方面的突出成就,古埃及美术成就与古埃及人们的信仰和宗教观念有关,本课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了解也对古埃及的历史有所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们通过和小伙伴的交流,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古埃及的资料,同时,搜集一些科学幻想图片或观看一些影像资料,组织大家相互交流。
2.导入:a.教师问:谜语: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师生共同简单解释)迷底是人。
将人的婴儿时期比喻成早晨,不能直立行走,需要用手来协助走路,如同四条腿;人的青壮年时期比喻成中午,这时人能够直立行走,使用两条腿;人的晚年时期比喻成晚上,这时人需要依靠拐杖行走,如同三条腿。
如此,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人”。
b.师问:这个谜语的来源?请简单介绍学答: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神话故事。
(老师简单讲述)天后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难人:“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
”谁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
忒拜人猜不出这个谜语,常受其害。
俄狄浦斯在经忒拜城时与斯芬克斯相遇,他猜中的这个谜语:这是人。
斯芬克斯听罢,十分羞愧,就跳崖而死(一说为俄狄浦斯所杀)。
忒拜人感谢俄狄浦斯为他们除害,就让他当了忒拜国王。
c.问:世界上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现在那里?答:埃及今天我们就做一位游客走进神秘的埃及了解一下古埃及的美术。
3.授新课:欣赏动画片《埃及王子》中的片段,让学生们回答对于埃及的印象:a.提问猜一猜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的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学生答后教师总结:分散在尼罗河下游西岸可耕地以西的沙漠地带,大小共八十多座。
江西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江西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内容•掌握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熟练运用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创意绘画本单元的美术教学以创意绘画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包括:•不同材料的创意绘画•创意绘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运用•探索素材和主题的创新方式2. 单元二:手工制作本单元的美术教学以手工制作为主题,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纸艺制作:折纸、剪纸等•丝绸制作:织扎、缝制等•粘土制作:造型、雕刻等3. 单元三:书法与篆刻本单元的美术教学以书法和篆刻为主题,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包括:•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篆刻的基本技法和用具•传统书法和篆刻作品的欣赏4. 单元四:绘画实践本单元的美术教学以绘画实践为主题,通过绘画技巧的训练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素描与速写:观察和表现对象的形象和结构•水彩与油画:掌握不同绘画材料的运用技巧•静物绘画与风景画:学习构图和色彩运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创意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的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统书法篆刻的学习•绘画技巧的训练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创作•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如何帮助学生提升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手工制作方法•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创意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视听教学法:通过观看和聆听美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介绍,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五、教学过程安排1. 单元一:创意绘画•第一课:创意绘画的概念和基本构图的讲解•第二课:创意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和创新方式的探索•第三课: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创意绘画作品创作和展示2. 单元二:手工制作•第一课: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的演示•第二课:丝绸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介绍•第三课:粘土制作的基本技法和作品创作3. 单元三:书法与篆刻•第一课:基本的书法笔画和书写规范的指导•第二课:篆刻的基本技巧和常用的篆刻刀具介绍•第三课:观摩传统书法与篆刻作品,进行模仿创作4. 单元四:绘画实践•第一课:素描与速写技法的演示和实践•第二课:水彩与油画材料和技巧的讲解和实践•第三课:静物绘画与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讲解和实践六、教学评价•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作业,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作品展示: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以上是江西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江西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江西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第一课:辉煌的古埃及美术【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中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一—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教学重点】:了解古埃及美术与古埃及人的信仰与观念——追求永生的关系,了解古埃及建筑与雕刻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学生对古埃及的历史和古埃及人的信仰以及宗教观念缺乏了解【教学设计】:一.结合多媒体材料引出新课1.教师提问大家能否列举出你所知道的有关埃及的事物,内容不限?(学生讨论)2.教师总结有关古埃及的知识点:(1)古埃及美术一般指的是公元前332年古埃及被希腊所灭亡前的埃及美术。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史前时期、早期王朝、古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
其中古王国时期最为重要,许多重要的美术作品也主要出于这一时期。
(2)在埃及,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的君主又是太阳神的儿子。
统治者们利用宗教神秘的力量来统治国家。
埃及人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相信“灵魂永生”,认为人在肉体死后,灵魂不灭,只要尸体保存完好灵魂可以得到永生。
(木乃伊)二•深入讲解特殊的埃及艺术形式1.首先,欣赏视频《古埃及美术》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画面中所出现的艺术形式。
2.视频观赏完之后,逐一观察各种艺术图片,并进行解析。
得出结论:(1)古埃及的艺术特点: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二者结合。
具体有:①概念写实性;②稳定性、纪念性(因法老拥有之高无上的权利,使古埃及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具有超稳定性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艺术使为统治者服务的, 另一方面为显示法老权威,修建了大量金字塔、陵庙、神殿、大型巨像等)(2)通过图片介绍我们揭示出古埃及浮雕和壁画有着共同的程式: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 腰部以下为正侧面;②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根据人物的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或淡黄, 头发为蓝黑,眼圈为黑色。
第一课故事配画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入手,以插图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有《神笔马良》等。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欣赏插图、发表评论和自主表现的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征,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植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征,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
教学用具:故事书、连环画等。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欣赏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你们一定是听着故事、看着故事书长大的吧!你们知道哪些故事?二、新授1、看插图师拿出一幅插图《神笔马良》。
提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画面上画了什么,你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无边无际的大海,画了几笔风,帆鼓了起来,船向海中央驶去,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船翻了••••••把你们收集的带图画的故事书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你认为文字与图片哪种表现更生动,为什么?总结插图:是指附在书籍中的图画。
有的用插页方式,有的插在文中,用来帮助说明内容或加强文字的感染力,也可以透过图画来了解书籍的内容。
2、欣赏《哪吒闹海》、《西游记》、《谁是百兽之王》、《外国儿童读物》3、交流评述选一幅你喜欢的故事插图说一说。
4、讲故事,编故事你们的想象力一定很丰富,请你们自由地编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5、画一画师:要是能把你们的故事用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展示给大家,一定很有趣。
我们来看一看别人的作品吧!《怪兽的故事》、《小马踢踏的故事》。
你能看懂吗?是不是很有趣!你能给自己喜欢的小故事配一幅插图吗?动手试一试吧!三、小结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
领着我们进入一个缤纷世界,带着我们走过一个快乐的童年!第二课流动的笔触教学目标:1、传授学生尝试运用不同形式的笔触,自由表达想象中的画面。
江西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美术教学进度安排第1课辉煌的古埃及美术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幻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并能按自己的意图简单绘制一幅科幻作品。
2.引导学生能从科幻、美术等多角度对作品进行欣赏,提高艺术修养。
3.使学生们通过和小伙伴的交流,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4.古埃及美术部分介绍古埃及在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方面的突出成就,古埃及美术成就与古埃及人们的信仰和宗教观念有关,本课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了解也对古埃及的历史有所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们通过和小伙伴的交流,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古埃及的资料,同时,搜集一些科学幻想图片或观看一些影像资料,组织大家相互交流。
2.导入:a.教师问:谜语: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师生共同简单解释)迷底是人。
将人的婴儿时期比喻成早晨,不能直立行走,需要用手来协助走路,如同四条腿;人的青壮年时期比喻成中午,这时人能够直立行走,使用两条腿;人的晚年时期比喻成晚上,这时人需要依靠拐杖行走,如同三条腿。
如此,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人”。
b.师问:这个谜语的来源?请简单介绍学答: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神话故事。
(老师简单讲述)天后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难人:“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腿最多的时候,正是他走路最慢、体力最弱的时候。
”谁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
忒拜人猜不出这个谜语,常受其害。
俄狄浦斯在经忒拜城时与斯芬克斯相遇,他猜中的这个谜语:这是人。
斯芬克斯听罢,十分羞愧,就跳崖而死(一说为俄狄浦斯所杀)。
忒拜人感谢俄狄浦斯为他们除害,就让他当了忒拜国王。
c.问:世界上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现在那里?答:埃及今天我们就做一位游客走进神秘的埃及了解一下古埃及的美术。
3.授新课:欣赏动画片《埃及王子》中的片段,让学生们回答对于埃及的印象:a.提问猜一猜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的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学生答后教师总结:分散在尼罗河下游西岸可耕地以西的沙漠地带,大小共八十多座。
胡夫金字塔历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760年,被列为世界7大奇观的首位。
该塔原高146.5米,现高138米。
是由约230万块石块砌成。
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6吨。
①据希洛多德记载胡夫为建金字塔轮流役使10万民工每期服役3个月,从尼罗河东岸往西岸搬运巨石,经过30年才建成。
②然而一位叫戴维杜维斯法国化学家,提出了一个关于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见解,他认为古埃及人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
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出一块一块的巨石,将塔一层一层加高,这种做法既“省力”又省工,据他估计,当时在工地上劳动的人仅有1500人。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位法国科学家还在石块中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
上述这些说法都还是一些推测。
b.提问思考为什么制作木乃建造伊金字塔?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埃及人认为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
也就是古埃及人相信人的灵魂不灭,认为只要保存好死者的肉体,人的灵魂便可返回人的躯体得以永生。
于是古埃及奴隶主把人的尸体做成木乃伊,大造法老死后“永久的住所”--金字塔。
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
3过渡,师:古埃及的建筑独特,它的雕塑和工艺也别具匠心,非常写实。
雕刻工艺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这是从埃及美杜姆拉荷特普王子陵墓的地道里出土的保存最完整的人像雕刻,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
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都是着色的。
这两尊雕像也不例外。
因男人常在室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
女子深居简出,保持了皮肤的洁白,故躯体涂以淡黄色。
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尤其是公主优美的身躯,虽有长衣遮盖,仍透露出女性的健美。
为了追求人像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
例如,这两尊雕像用铜作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出光辉。
以致当人们初次在墓中发现这一雕像时,因人像眼睛炯炯发光,竟把发掘者吓跑了。
3.欣赏关于埃及的科幻片片段与科幻画,让学生对”史前——现代——未来“这一不同时空对比欣赏不同时代的特点,形成时空概念。
4.可以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们扮演一个时空穿梭者,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主题贴画、手工制作、绘画等。
四评价建议1.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及时予以肯定,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来评价作品。
2.在表现着一环节,应注重幻想的合理性、前瞻性、独创性,从而使孩子更加热爱科学、敢于想象、勇于探索。
第2课飞向太空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书本上的图画使学生大致了解太空,通过交流使学生更了解太空的奥秘!技能目标:运用水粉颜料,硬壳纸,创造表现让学生在运用自己的巧手,和大脑创造出想象中的物体。
在此技术上更加了解太空,到达动手,动脑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说起太空,和科幻电影,学生会想起什么?教师根据学生说起的电影形象。
通过欣赏课本中的飞船,太空堡垒使学生初步对太空作一些了解,然后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太空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我门要去探索太空?然后由我小结:太空是神秘的,应该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没解开,所以我们需要去探索。
小组讨论1.让大家讨论太空是怎么样的,太空里有什么,让学生说说太空里的事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觉得太空里有那些他们说的东西?3.中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宇航员,大家知道是哪一位吗?第二课时设计实践1.在硬壳纸上画出你想要的形状,然后剪出来把样子做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2.用你喜欢的颜色涂在你做的东西上,或用粘贴法也可以3.给你设计的模型起上名字,讲讲它的性能,和用途展示应用将所有学生的作品放在讲桌上展示,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3课未来的畅想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能利用通顺、具体的语言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学重点:能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想象教学难点: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想法有所创新。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老师引导图片展示:老师先给大家看一组图片,大家看看其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图片的内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也在发生着变化。
最早:双脚 50、60年代:自行车 70、80年代:摩托车 90年代:汽车现二、创设情境,展开想象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飞到遥远的未来,描述一下你“想象”的景象吗?我们这节课就特别提倡大家“异想天开”、“奇思妙想”。
友情提醒:请你尽情地想一想,看谁的想象更有科学性、创造性,更新奇,更有趣!最后评比出最佳畅想者。
三、互动交流,画出对未来的畅想学生做画老师指导四、作品展示将所有学生的作品放在讲桌上展示,说说自己的看法。
五、作业布置尽情想象未来,用手中的笔画出来第4课瓜果飘香教学目标: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2.能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3.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状及色彩,并能大胆表现。
教学资源与手段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从果园里带来了3个奇妙的‘水果宝箱’,每个宝箱里装了一种水果。
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里面都装了哪些水果吗?(出示3个“水果宝箱”,并分别装有桔子、葡萄、香蕉)2.闻一闻、摸一摸、水果。
①分别请3位学生到“水果宝箱”中来闻一闻、摸一摸水果,并把它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②你们知道箱子里是什么水果吗?你是怎么知道的?3.为什么喜欢吃水果呢?小结:水果好吃,有营养,让我们长得漂漂亮亮的,个子长得高高的!4.揭示课题:瓜果飘香二、认识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
1.水果的形状。
(1)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形状。
(2)同一种水果有不同的形状。
(3)切开的水果。
(板书:形状各异)2.水果的颜色。
(1)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颜色。
(2)同一种水果的不同颜色。
(3)教师示范:画一个苹果并涂色。
(4)学生尝试作业、了解学情: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并涂色。
(板书:多种颜色)3.水果的组合。
(1)逐步呈现一幅范画的绘画步骤。
(2)赏析学生作业。
(板书:组合有趣)第二课时一、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比比瓜果的形状和颜色有什么不同,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二、作业评价。
(1)自评。
(2)互评。
(3)师评。
三、拓展。
创意水果、水果拼盘图片。
四、总结。
总结:水果真是太好了,水果王国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很喜欢我们小朋友,只要我们经常接近它,品尝它,它们身体里的营养都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健康。
教学反思首先、我通过欣赏水果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水果形状、颜色、等增进学生亲近生活的情感。
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及他们的形状、颜色,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创作时更好的表现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缺少学生有意识地如何去画,若加以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学生的绘画技巧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第5课荷花美教学目标:学习线描绘画,掌握色彩应用。
初步了解掌握画荷花要点及画面构图: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了解绘画的表现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设问导入1.你见过荷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