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况考试参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ABCD2. 下列哪位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莎士比亚答案:D二、填空题1. 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又称为“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答案:中秋节2.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最著名的书法字体包括楷、行、草、_______。
答案:隶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京剧的特点。
答案: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丰富的角色类型、精致的舞台美术和音乐伴奏而闻名。
京剧的特点包括:唱、做、念、打的表演技巧;脸谱的使用;以及高度程式化的表演动作。
2. 请列举中国四大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中国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记录和传播;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复制更加快捷,知识得以广泛传播;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同时也促进了矿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指南针的发明则为航海和地理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其特点包括:注重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强调茶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茶艺的社交功能。
在现代社会,茶文化不仅在传统的茶艺表演中得以传承,更通过茶馆、茶艺课程和茶文化节等形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
五、案例分析题1. 以《红楼梦》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案:《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艺术特色表现在:深刻的社会现实批判,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精湛的叙事技巧。
小说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悲剧。
同时,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暗示等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多层次的解读空间。
六、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剖析总分:100分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张衡B.毕昇C.祖冲之D.蔡伦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A.夏代B.周代C.商代D.秦代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A.秦代B.汉代C.隋唐D.明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生产生活文化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孙子》B.《尚书》C.《春秋》D.《诗经》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A.孝B.仁C.义D.礼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A.《论语》B.《孟子》C.《礼记·大学》D.《荀子·劝学》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A.木结构B.左右对称C.讲究装饰D.廊柱结构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A.《书》B.《乐》C.《礼》D.《易》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A.汉藏语系B.蒙古语系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A.禁忌B.崇拜C.恐惧D.避讳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的年份是()A.1482年B.1582年C.1682年D.1782年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5.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佛家思想D.杂家思想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6.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A.仁B.义C.礼D.智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7.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A.三大语系B.四大语系C.五大语系D.六大语系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A.白虎观会议B.熹平石经C.三体石经D.五经文字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9.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的学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陈寅恪D.钱穆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0.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之外,另外一部是()A.《金瓶梅》B.《红楼梦》C.《聊斋志异》D.《牡丹亭》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1.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事象D.文化观念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2.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A.“世界高原”B.“世界屋脊”C.高原世界D.“屋脊世界”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A.第一个寒冷期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D.第四个寒冷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4.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A.归宿B.过程C.发展D.资源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5.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A.文化内涵B.文化外延C.文化经历D.文化结果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A.郭沫若B.于省吾C.陈梦家D.徐中舒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7.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A.三藩之乱B.永嘉之乱C.八王之乱D.五胡之乱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A.天象观B.勤农观C.占验观D.地利观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9.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A.蒙古族B..匈奴族C.汉族D.高车族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0.下列医学文献中,以医学理论为主的是()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杂病论》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1.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2.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3.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4.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出人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5.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A.查B.验C.测D.切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6.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2世纪D.公元16世纪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7.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8.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9.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0.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1.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2.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3.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4.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下列哪些物品?()A. 海南默氏P香蕉B. 挖耳勺C. 火箭D. 印刷术2.以下哪个国家与中国有共同的语言文字?()A. 日本B. 泰国C. 孟加拉国D. 英国3.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A. 圣诞节B. 愚人节C.元旦D. 春节4.下列哪项属于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A. 面朝南B. 千里之外C. 天上人间D.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5.以下哪部作品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A. 《水浒传》B. 《红楼梦》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6.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A. 北京B. 西安C. 上海D. 广州7.中国的国歌是哪首歌?()A. 《歌唱祖国》B. 《义勇军进行曲》C. 《奥运之歌》D. 《我爱你中国》8.以下哪个传统节日是中国特色节日?()A. 圣帕特里克节B. 感恩节C.清明节D. 万圣节9.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作品是以下哪个?()A. 故宫B. 斯图加特新城堡C. 站立自由国家古迹纪念碑D. 埃菲尔铁塔10.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A. 礼义廉耻B. 金钱至上C. 功名利禄D. 个人自由二、简答题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什么?简要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名著。
2.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3.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哪些与农民和农业相关的节日?简要介绍其中一个节日。
4.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贸易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有何影响?5.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在今天是否仍然有重要的地位?请阐述你的观点。
三、论述题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独具特色,深受世界各国的欣赏和认可。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1. 语言文字方面2. 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方面3. 古代思想与哲学方面4. 艺术和文学方面5. 美食方面四、写作题请根据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感受,谈谈你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评价。
中国文化概论是试题五帝时期相当于什么时期?新时期晚期大溪文化在哪里?长江流域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王国维屈家岭文化主要在今天的哪一个地区湖北汉民族的最终形成是在:汉代“统一化文明”是谁提出来的?李山我国古代文化划分比较简单×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种形式。
√河姆渡文化位于今天河南境内×影响文化的长期因素是自然环境。
√良渚文化在江浙一带。
√《老子》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中国近代气象学奠基者是谁竺可桢“从岁差的观点到四方”是谁文章的内容?竺可桢中国古代,春天是生产的季节√中国古代测量时间的原理与美洲的玛雅文化测时间的原理是相同的。
√“东作”一词在中国的意思是:农耕《诗经》中自由相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春敬授民时是农耕文化的需求√《玄功五历》出现于哪里?《管子》《东君》的作者是谁?屈原甲骨文中四方的概念已经形成√在《尧典》中就出现中国历法的影子√闰月是几年一闰4古史辩派的思想是要反封建的。
√2003年考古发现的遗址是:陶寺遗址玉猪龙在谁的墓里发现过颛顼上古时期族群的凝聚依靠的是:C、自身文明的吸附玉猪龙属于哪一种文化?红山文化弗雷泽是哪个国家的英国哪个民族的历法和《管子》中的历法相像?彝族鸡骨战鼓是哪个民族的?彝族中原文明在形成的过程中凝聚了很多种文化。
√民族文化的形成可能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民族的形成必须要有相同的语言√《说文解字》中颛顼的意思是头颅。
√彝族有十二生肖。
√上古时期族群的凝聚是非常稳固的。
×四1 谁是周的始祖A、尧B、契C、后稷D、颛顼我的答案:C2 帝喾有几个儿子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D3 族群代兴的时间段是什么?A、夏代西周之前B、夏代到商代C、夏代到西周D、夏代到春秋我的答案:A4 谁是殷商的始祖A、尧B、契C、后稷D、颛顼我的答案:B5 传说中出生就知道自己名字的远古帝王是:A、黄帝B、颛顼C、帝喾D、尧帝我的答案:C6 传说中“绝地天通”的远古帝王石:A、黄帝B、颛顼C、帝喾D、尧帝我的答案:B7 踩大脚印而生的是谁?A、姜嫄B、简狄C、尉氏D、褒姒我的答案:A8 “家天下”的开启者是谁?A、启B、禹C、桀D、商纣我的答案:A9 踩大脚印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问题: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正确答案 D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 B:宋陆龟蒙《耒耜经》 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问题: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自然经济正确答案 CA:林业 B:木业C:农耕 D:渔业问题:被人们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宋代科技著作是正确答案 B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问题:东汉灵帝时,太学生联合在朝的“清流”力量,与宦官集团展开咯激烈的斗争,宦官一张皇帝的势力对他们残酷的打击,制造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正确答案C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C:党锢之祸 D:五侯秉政问题: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正确答案 BA:磨制石器的使用 B:打制时期的使用C:农业的出现 D:陶器的制造问题: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打基本经济区,并对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进行咯全面介绍正确答案 CA:六 B:五C:四 D:三问题: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正确答案 AA:温带气候 B:亚热带气候C:高原气候 D:海洋气候问题:在中国境内,地形是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走向是正确答案 A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问题: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以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正确答案 CA:文化产品 B:文化政策 C:文化事项 D:文化思潮问题:《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斌,然后君子”其中的“文”指的是正确答案 AA:品德 B:文化 C:文艺 D:文采问题:中国戏曲发端于正确答案 AA: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意识 B:汉魏时期的百戏 C:唐代的参军戏与歌舞戏D:宋元时期的杂剧和南戏问题: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正确答案 DA:知行合一 B:尽心知性 C:天理人欲 D:伦理道德问题:道教全真派的创立者是正确答案 CA:丘处机 B:寇谦之 C:王重阳 D:刘修静问题:明确指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正确答案 CA:荀子 B:董仲舒 C:张载 D:刘禹锡问题:最早对五行理论做出笔记哦啊系统简述的温县是正确答案 BA:《论语》 B:《上述》 C:《春秋》 D:《国语》问题:我国最后一步封建发电是正确答案 CA:《唐律》 B:《九章律》 C:《大清律例》 D:《法经》问题: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标志是正确答案 DA:宗法制的确立 B:分封制的确立 C:三公六卿制的确立 D:三省六部的确立问题: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 B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应刑事 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问题:在中医“四诊”中最主要是——方法的应用正确答案 DA:望貌 B:闻息 C:问询 D:切脉问题: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正确答案 AA:鲁班传说 B:皇帝传说 C:伏羲传说 D:李耳传说问题:我国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正确答案 B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问题: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四千余年的——遗址中已经能够出现咯初具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正确答案 B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屈家岭文化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期,对变法主张进行猛烈批判和地址的“旧党”领袖是正确答案 DA:苏轼 B:欧阳修 C:范仲淹 D:司马光问题:在中国,首先实行“九品中正制”的皇帝是正确答案 BA:汉武帝 B:魏文帝 C:晋武帝 D:唐太宗问题:氏族制度形成于正确答案 B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C:夏代 D:商代问题:被司马迁称为“先王之遗风”的地区是正确答案 BA:四川碰地 B:关中地区 C:山东地区 D:河套地区问题:中国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正确答案 C 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问题:在中国境内,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的走向是正确答案 B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背低问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事象的是正确答案 AA:词盛行于宋代 B:行业禁忌 C: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D: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问题:文化的“文”,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祭祀2.客卿3.阴阳或农4.《离骚》5.杜甫6.《汉书》7.讲史话本8.心9.篆书10.围棋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10.×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2.C3.B4.A5.B6.C7.B8.D9.B 10.C11.B 12.C 13.C 14.D 15.D16.B 17.C 18.B 19.B 20.A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后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古代的吉礼,据《周礼》讲,就是_______的典礼。
2.西周官吏选拔制度,春秋以前主要是世袭制,战国时期,逐渐实行_______制,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
3.中国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今主要采用阳历,而在此前所使用的是_______历,因其便于农事,至今仍在农村使用。
4.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______。
5.______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诗史”。
6.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_______。
7.宋元话本的名目很多,现存的可以分为小说话本和_______两大类。
8.朱熹认为客观精神的“理”是世界的本源,陆九渊认为主观意识的“_______”是世界的本源。
9.印章字体,一般采用_______。
10.古代通称棋艺为“博奕”。
“奕”是_______。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姨诀称姨夫,自己与姨夫关系为妯娌。
( )2.江西庐山的岳麓书院是北宋著名书院。
( )3.自秦始皇以后,方孔圆钱成为中国铜钱的固定形式,直到清末,沿用了两千多年。
( )4.韩愈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开创了诗坛的新局面。
( )5.王实甫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近70种剧本,留存下来的有18种。
中国⽂化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类⽂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化产品B.⽂化内涵C.⽂化现象D.⽂化事象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A.羌B.吐蕃C.鲜卑D.回纥3.“书楚语,作楚声”⼀语说的是( )A.中原⽂化B.齐鲁⽂化C.巴蜀⽂化D.屈原⽂学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明时,⾸先⾯临的特点是( )A.⼤地域上⾃然环境优越B.⼤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C.⼤地域上⼈⼝构成多族群D.⼤地域上⼈⼝构成较松散5.红⼭⽂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地区⼈群的( )A.社会⽣活B.精神⽣活C.物质⽣活D.家庭⽣活6.夏作为我国第⼀代王朝,历时近( )A.七百年B.六百五⼗年C.六百年D.五百年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农⽽打击⼯商业的⼀种( )A.政治观念B.经济观念C.国家观念D.⽂化观念8.我国市商贸易有⼀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货币是在( )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6A.⼀次同余式组解法B.⼆次同余式组解法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D.⾼次同余式组解法10.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神农本草经》B.《伤寒杂病论》C.《素问》D.《本草纲⽬》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公元2世纪B.公元6世纪C.公元8世纪D.公元12世纪12.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A.宗族B.家庭C.什伍⾥甲D.个⼈13.科举制建⽴与全⾯推⾏的时代是( )A.明代B.宋代C.汉代D.隋唐14.《诗·⼩雅·北⼭》云:“溥天之下,莫⾮王⼟,率⼟之滨,莫⾮王⾂。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2.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节假日?A. 春节B. 清明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3.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初设立于哪个朝代?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4. “天人合一”是哪一派哲学的核心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5. 中国的京剧艺术起源于哪个朝代?A. 明朝B. 清朝C. 民国时期D. 新中国成立后6. 中国的书法艺术中,被称为“书圣”的是哪位大家?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赵孟頫7.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A. 长城B. 故宫C. 巴黎圣母院D. 金字塔8. 中国茶文化中,哪种茶被称为“茶中之王”?A. 龙井茶B. 铁观音C. 普洱茶D. 大红袍9.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A. 赛龙舟B. 赏月吃月饼C. 插茱萸D. 放风筝10. “春秋笔法”是指哪一本史书的编纂特点?A. 《春秋》B. 《左传》C. 《史记》D. 《汉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五行思想中,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五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________。
3.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总集,由清代学者纪晓岚主编。
4. 中国传统医学中,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被称为“五脏六腑”,其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________。
5.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________和赏花灯。
6. 中国园林艺术中,以山水为基调,追求自然和谐的园林被称为________园林。
7.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是登高和________。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发明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指南针B. 火药D. 望远镜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是?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5.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五行”指的是什么?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春、夏、秋、冬、长夏D. 酸、甜、苦、辣、咸6. “天人合一”是哪个哲学流派的核心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7.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哪些时期?A. 周朝、战国、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B. 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周朝、战国C. 周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战国D. 周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战国、汉朝8. 中国传统建筑中“四合院”的布局特点是什么?A. 四面环绕B. 四面朝南C. 三面环绕D. 三面朝南9.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春节D. 万圣节10. 中国的“京剧”属于哪种艺术形式?A. 绘画艺术B. 雕塑艺术C. 音乐艺术D. 戏剧艺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
12. 中国的书法艺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________。
13.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赏月和________。
14.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________的作品。
15.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古代诗人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的国花是?A. 月季花B. 牡丹花C. 荷花D. 菊花答案:B. 牡丹花2. 下列哪个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纸张C. 印刷术D. 井盐答案:A. 火药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A. 西安B. 上海C. 成都D. 广州答案:A. 西安4. 中国的四大名著不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D. 三国演义5. 中国的汉字有多少个基本字?A. 1000个B. 2000个C. 3000个D. 4000个答案:C. 3000个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其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庭观念等。
爱国主义指个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家庭观念则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
2.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简要介绍其中一种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以春节为例,它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年末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这一天是农历的新年,也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新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窗花、挂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进团圆饭,并互相拜年、送红包。
此外,春节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如守岁、扫年、踩高跷等,这些习俗充满了吉祥和祝福的意义。
三、论述题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影响力日益增强,请你谈谈你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看法。
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确实在不断增强。
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喜爱。
中国文化概况选择题中国文化概况选择题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被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a) 春节b) 元宵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a) 春节解析: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它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通常在公历的1月底或2月初。
春节是中国人团聚、祭祖和迎接新年的日子,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门神、放鞭炮、拜年、舞龙舞狮等。
2. 以下哪个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国的国粹?a) 京剧b) 曲艺c) 评弹d) 傣族歌舞答案:a) 京剧解析: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它起源于北京,融合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各个剧种元素,包括唱、念、做、打、舞、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技巧和丰富的戏曲剧目,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3.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以下哪些发明?a) 瓷器、火药、印刷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c) 瓷器、造纸术、火药、指南针d) 瓷器、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答案:d) 瓷器、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解析: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瓷器、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杰出代表,造纸术使文字记录和传播更加方便,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书籍的大规模印刷和传播,指南针则对航海和探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4. 以下哪种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 手工艺品b) 京剧c) 四大名著d) 古代建筑答案:b) 京剧解析:京剧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具特色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通过人的口述、表演和实践等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社会实践、仪式节庆、口头表述、表演艺术等。
京剧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戏曲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 以下哪个古代建筑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a) 长城b) 故宫c) 昆明湖d) 兵马俑答案:a) 长城解析: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A.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B.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望远镜C. 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望远镜D. 火药、印刷术、望远镜、计算机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清明节答案:C3.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乐、易、春秋C. 琴、棋、书、画、诗、酒D. 礼、乐、射、御、书、画答案:A二、填空题4.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牡丹5. 中国的书法艺术分为五种基本字体,分别是: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和________。
答案:篆书三、简答题6.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
答案: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医学、天文等多个领域。
7. 描述一下中国京剧的特点。
答案:中国京剧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艺术形式,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以脸谱、服装、道具等为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魅力。
四、论述题8. 试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它不仅体现在茶的种植、制作、饮用等方面,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在现代社会,茶文化作为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对促进文化交流、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回答,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探索和学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并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概论题库摘要:一、前言二、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1.古代文化2.中古时期3.近现代文化三、中国文化的特点1.哲学思想2.文学艺术3.民间风俗四、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传统文化的传承2.现代文化的发展五、结语正文:【前言】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厚的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本文将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特点以及传承与发展进行概述。
【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1.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历经夏、商、周等朝代的演变,形成了以儒家、道家、法家等为主的哲学体系。
同时,汉字的发明与演变、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也逐步发展成熟。
2.中古时期汉唐时期,中国文学艺术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诸如史记、汉书、唐诗、宋词等脍炙人口的佳作频出。
此外,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传入与盛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近现代文化近现代,中国文化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渐融入了西方文化的元素。
新文化运动、抗日文化、新中国文化等各个阶段的发展,使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开放化。
【中国文化的特点】1.哲学思想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以儒家、道家、法家等为主,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儒家注重道德伦理,强调仁爱、忠诚、孝顺等美德;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与道德的统一;法家强调法制与权威,重视国家治理。
2.文学艺术中国文学艺术作品丰富多样,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都有很高的成就。
古代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唐诗、宋词等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间风俗中国民间风俗源远流长,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婚丧嫁娶、生子祝寿等习俗,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现代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都在努力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如古籍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节日的庆祝等。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文化中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以下哪一部?A.《孟子》B.《诗经》C.《尚书》D.《礼记》答案:A2.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以下哪位?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3. 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著作《黄帝内经》主要论述了什么?A. 哲学思想B. 医学理论C. 军事战略D. 农业生产答案:B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最早被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A.《西厢记》B.《窦娥冤》C.《赵氏孤儿》D.《汉宫秋》答案:A6.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A7. 以下哪位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D8.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划分的?A.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B. 月亮的盈亏C. 地球的自转D. 地球的公转答案:D9. 以下哪位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小说家?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哪一部是以历史为背景的?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A, C, D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苏轼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画家?A. 吴道子B. 张择端C. 黄公望D. 徐悲鸿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京剧被誉为“国剧”。
中国文化概观任务一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3分)第1题公元前134年,( D.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我,罢黜黄老等百家之言,尊崇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第2题( A. “礼乐”)是西周文化突出的特点,它对中华民族的作用是化导群伦。
第3题“三皇五帝”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是指( A. 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第4题科举制产生于(B. 晋),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到晚清,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第5题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A. 两汉)时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第6题丝绸之路作为文化交流的通道,带来的最显著的结果是( A. 佛教)的传入. 第7题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文化的(B. 基本形态奠基期)。
二、多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3分)第8题属于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明成就的是( A. 原始农业 B. 制陶 C. 石器的磨制及钻孔)。
第9题秦朝的官制为“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是指(A. 丞相 B. 太尉D. 御史大夫)。
第10题史学家徐旭升将传说时代的人群分为(A. 华厦人群C. 东夷人群 D. 苗蛮人群)等不同的集团。
第11题属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的是( A. 生存的需求B. 人群的交汇和碰撞 C. 地理环境)。
第12题中国古代社会数千年形成的显著的特征有( A. 乡土性特征 B. 社会阶级的“单线索”特征C. 社会关系上强烈的宗族血缘意识特征)第13题社会公权力对社会的控制可分为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下列属于直接控制的是( B. 法律控制C. 军事控制 D. 政治控制)。
三、判断题(共7题,每题3分)第14题中国文化的发展大势是由东南向西北推进,这样的趋势实际是政治、经济、文化曲折发展的反映。
错第15题宗法制是政治化了的血缘关系体系,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确立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中国文化概要考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E. 青花瓷“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是:A. 无为而治B. 兼爱非攻C. 仁爱礼义D. 道法自然下列哪位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中国传统戏曲中,被称为“国粹”的是:A. 京剧B. 昆曲C. 川剧D. 粤剧下列哪部作品是《四大名著》之一,且以描写农民起义为主线?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红楼梦》“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其核心理念是:A. 极端主义B. 折中调和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中国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与纪念屈原和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紧密相关?A. 春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主要字体?A. 篆书B. 隶书C. 楷书D. 草书E. 印刷体“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其中“立春”标志着:A. 春季开始B. 夏季开始C. 秋季开始D. 冬季开始下列哪位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后续题目继续覆盖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科技等。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____》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____、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
儒家的“五常”指的是仁、义、礼、____、信。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法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和____。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____”是其主要行当。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简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谈谈你对“和而不同”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理解。
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包括其起源、主要习俗和意义。
四、论述题(共20分)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包括其内涵、历史渊源、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以及个人对“孝道”的理解和践行。
名词解释:1.纪传体史书纪传体是史书的一种形式,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编篡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的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2史家三才史学——历史学家,所有的介绍历史事件的书籍几乎都浏览过,并且能够叙述给别人听。
史识——对历史事件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能够想象出来历史事件没有记载的东西。
因为,历史事件是人写的,是强者写的,是不真实的历史记载。
史才——能把好几个毫无相干的、时间跨度100多年以上的历史事件贯穿起来,写成一本书,让人们从中悟出道理:任何事情都是互相有联系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3游牧文化终年随水草转移而移动生活的文化,是最环保、最先进的文化。
游牧文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先进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文明。
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游牧文化崇拜、依赖、适应大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游牧社会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机制,游牧民族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观念。
游牧是草原畜牧业的最佳选择。
是经过几千年考验的、利用草原最经济、最有效的经营方式。
4游耕文化游耕又称迁移农业,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相似,是耕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种原始农业形态,也是最古老的农业形态,居民重复毁林—烧荒—掘穴播种过程。
丢荒的土地一般不能恢复森林,只能逐渐生长灌丛。
故游耕对森林和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游耕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农作和生活方式,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山地文明,是南方民族的一种文化形态。
游耕文化与北中国的游牧文化、中原的定居农业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到南宋朱熹完成。
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
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认为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
名词解释:1.纪传体史书纪传体是史书的一种形式,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编篡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的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2史家三才史学——历史学家,所有的介绍历史事件的书籍几乎都浏览过,并且能够叙述给别人听。
史识——对历史事件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能够想象出来历史事件没有记载的东西。
因为,历史事件是人写的,是强者写的,是不真实的历史记载。
史才——能把好几个毫无相干的、时间跨度100多年以上的历史事件贯穿起来,写成一本书,让人们从中悟出道理:任何事情都是互相有联系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3游牧文化终年随水草转移而移动生活的文化,是最环保、最先进的文化。
游牧文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先进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文明。
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游牧文化崇拜、依赖、适应大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游牧社会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机制,游牧民族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观念。
游牧是草原畜牧业的最佳选择。
是经过几千年考验的、利用草原最经济、最有效的经营方式。
4游耕文化游耕又称迁移农业,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相似,是耕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种原始农业形态,也是最古老的农业形态,居民重复毁林—烧荒—掘穴播种过程。
丢荒的土地一般不能恢复森林,只能逐渐生长灌丛。
故游耕对森林和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游耕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农作和生活方式,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山地文明,是南方民族的一种文化形态。
游耕文化与北中国的游牧文化、中原的定居农业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到南宋朱熹完成。
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
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认为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
6陆王心学“陆王心学”是由儒家学者陆九渊、王阳明发展出来的心学的简称,或直接称“心学”。
陆王心学一般认为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大成。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称“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一称“客观唯心主义”)。
7古今之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
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
“今文”指的是汉代隶书,“古文”指秦朝前的古文字。
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
汉哀帝时,刘歆领校秘书,发现古文经不但文字与当时立于学官的博士本有异,刘歆在对今文经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又竭力提倡古文经学,刘歆看来,只有“古文经”才是真经、全经。
刘歆倡立古文经博士,在哀帝时未能实现。
但平帝即位后,王莽为了改制代汉,开始推崇古文经,古文经学在新朝时盛极一时,今文经典丧失殆尽,而古文经学却流传不绝。
事隔一千年之后,在清末时今文经学才重新出现。
8三教合流三教合流,又有“三教合一”的说法。
“三教”即指儒教、道教、佛教。
“三教合流”大意指宋明以降,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
三教合流,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教”的说法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三教合流”的说法据说由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家、道家学者陶宏景较先提出。
山西省著名的悬空寺有“三教殿”主殿,内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塑像。
四大石窟中的大足石刻主要内容就为三教合流。
9四谛四圣谛即: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
第一:苦谛:苦谛是三界内的苦果,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第二:集谛第二: 集谛:是三界内的苦因,集意谓集聚,把见惑八十八使,和思惑八十一品的烦恼,统统集聚起来而成业因,随业感报,所以招感苦谛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的苦果。
第三:灭谛灭谛:是出世的果。
灭是寂灭,就是罗汉所证的寂灭涅盘。
第四:道谛:是出世的因,道是道品,就是三十七助道品。
10玄学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
产生于魏晋。
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玄学是一种与科学相对的理论,它回答的问题是人类已知的西方科学无法回答的问题。
这类学问的指导思想,是一种东方哲学的思维方法,我们对于自然界以及西方科学的研究,应尽量以它作为指导,会有建设性的发现和成果。
玄学和科学在问题研究的方法上的存在本质区别,玄学是用纯解释的思路作研究的,科学是用求证的思维作研究的。
因为玄学的纯解释性思维特点,使玄学在研究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其结果可能千奇百怪,至于真正接近真理的结果就很少,但这并不影响玄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存在性。
11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
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12士族士族,又称门第、世族、门阀等。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唐代,逐渐被科举制度所取代。
13封建制封建制度:以封建性质的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对立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或农奴)阶级。
在中国所谓的“封建”,即天朝的天子将其拥有的土地“裂土田瓜而分之”,使所有的皇亲国戚和有功人员都得到一份奖赏的土地。
它是按照与天子亲属关系的远近以及功劳的大小来进行封建的。
封建设有五个等级:公、侯、伯、子、男。
等级越大,分地越多。
简答:1.中国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些内容?所谓“宗法”是调整家族关系的制度,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家长制,依血缘关系分为大宗和小宗,强调前者对后者的支配以及后者对前者的服从。
(1)嫡长子继承制(2)封邦建国制(3)宗庙祭祀制度2.简述中国基本地貌:(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3.汉代经学中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区别。
(1)文字的不同。
今文经使用当时的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古文经是用先秦古籀文写成的。
(2)治学方法的不同。
今文经学的特点是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古文经学的特点是历史的,将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
前者主合时,后者主复古。
前者学风活泼,而往往流于空疏荒诞;后者学风朴实平易,但失之烦琐。
4.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信仰形式有哪些?(1)自然神崇拜(2)动物神崇拜(3)鬼魂崇拜(4)祖先崇拜(5)图腾崇拜(6)天地帝拜5.九品中正制的流弊。
九品中正制是沿袭了东汉乡里评议的传统,在战乱时期人士流移的条件下发展而来的,也是适应曹魏初期政治的特点而产生的,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
由于中正官大多是由当时的豪门大族担任,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因此在评品论级时他们往往只看门第高下,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望族的纨绔子弟平步青云,坐取公卿,而那些有才能的人却受到排挤,难以施展抱负和才干。
由此,九品中正制成了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远远背离了量才授官、以期公正的初衷。
到了隋代,这一制度被科举制所取代。
6.简要介绍中国道教的主要特征。
道教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道教源远流长,起源于上古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自发的原始宗教;第二,道教是秦汉道家黄老之学的神学化和方术化,融鬼神崇拜、神仙方术、黄老道家为一炉;第三,道教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将中国易、儒、道、墨、医、阴阳多种文化要素都杂取博收进自己的大葫芦中,并借鉴了印度宗教的一些因素;第四,道教的目标是度世救人、长生成仙和合道通神,因此有逍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并促进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五,道教信仰层次多元化,包括丹道修真、玄学研究、神仙崇拜和方术活动,因而体系庞杂、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7.简要介绍中国佛教的发展。
佛教起源于印度,大约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受中国本土文化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渐渐产生其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亚洲其他国家的佛教文化,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并包,显示出其明显的中国特色。
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三国佛教、藏传佛教。
8.列举中国古代史学体例及其代表作。
⑴编年体。
主要特点是一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如《左传》、《资治通鉴》⑵纪传体。
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创始人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纪传体书。
⑶纪事本末体。
主要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⑷国别体。
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为单位,分析记叙历史事件。
如《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撰,共分为十二国策。
⑸通史。
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如《史记》⑹断代史。
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如《汉书》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
实际上,同一实属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
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
9.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的影响有哪些?⑴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这种持续性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凝聚力。
⑵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⑶农耕经济的早熟而又不成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格。
⑷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是造成中国文化的守旧性的重要原因。
10.中国传统的官吏选拔方式有哪些?⑴察举制⑵九品中正制⑶科举制11.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化大总结的官修大型典籍有哪些?《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官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
其他:《唐六典》、《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全唐文》、《册府元龟》、《清实录》《康熙字典》,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大型官修字典。
12.秦始皇统一文化的措施有哪些?⑴统一文字,下令小篆为通行全国的文字,以后又在社会上流行更为简单的隶书;⑵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害;⑶兴办学校,以法为教,以吏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