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废物废水处理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0.51 KB
- 文档页数:1
医疗废物工作流程图医疗废物处理流程1、生活垃圾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黑色塑料袋内装 3/4 满→物业人员扎紧送入暂时存放桶→物业专职运送人员用防渗漏车运送至→医院垃圾站→由环卫部门专车运走处理。
2、可回收塑料类废物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棕色塑料袋内装 3/4 满→由物业内勤人员送至病室暂时存放桶内→由物业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暂时存放房内→由回收公司送走处理。
3、玻璃类废物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白色塑料袋桶内装 3/4 满→由物业内勤人员送至病室暂时存放桶内→由物业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暂时存放房内→交回收公司处理。
4、感染性垃圾:(1)由生产科室分类收集放入防渗漏双层黄色塑料袋内 3/4 满→由物业内勤人员送至病房暂时存放防渗漏桶内→由物业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暂时存放房内→焚烧处理。
(2)检验科病源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分类收集→在科室内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按其它感染垃圾处理。
(3)结核病人的痰液和检验科检查后痰液标本、污染废物,以及各科室病人的引流液、胸、腹水等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用防渗漏的专用桶盛装→由物业人员送至化痰室→经高温煮沸 30 分钟或 2000mg /L含氯消毒剂混合作用 30 分钟后,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残渣按生活垃圾处理。
5、放射性废物:(1)固体废物: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双层防渗漏、防扩散的红色塑料袋中,用胶带密封后存放储存室经10个半衰期后,按感染性垃圾处理。
(2)液体废物:产生后由专用管道排入分隔的污水池,经过降解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6、锐器(包括注射器、输液器针头、手术刀、剪、钳、体温表等)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装入防渗漏、防刺的专用收集桶内→由物业专职人员送至暂时存放房内→由回收公司运走处理。
7、化学性废物:放射科显影液产生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定影液产生后用防渗漏的专用桶装,交回收公司处理。
检验科、病理科的化学试剂、液体废物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制定实验室废弃物、废水的处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由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的集中处置单位统一收集处置,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废品回收站或交由其他任何单位收集处理。
二、医疗一次性废物应分类放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须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由专人应用专用的转运工具按照确定的时间、路线转运到指定贮存地点。
转运工具和容器使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进行焚烧。
四、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五、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等物品必须就地进行毁形。
无回收价值的可放入专用收集袋直接焚烧。
六、锐器不应与其他废弃物混放,用后必须稳妥安全地置入锐器容器中进行焚烧。
七、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各科室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八、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九、各级各类人员加强监督,定期检查。
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规定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规定为加强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菌种、毒株的保藏和管理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种、毒株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二、设立《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登记表》,其内容包括:菌种编号、菌种名称、菌种来源、保存日期、数量、保存条件、存放位置、保管人。
检验科废物的处理流程10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检验科废物的处理流程的资料10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检验科废弃物、废水处理流程一、实验室废弃物处置要求1、任何产生实验废弃物的单位,都负有对危险实验废弃物作科学、合理地收集、暂存和无害化处理的责任。
2、严禁将危险实验废弃物随意排入下水道以及任何水源,严禁乱丢乱弃、堆放在走廊、过道以及其它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和实验垃圾不得混放。
3、各单位应对产生的危险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妥善贮存,收集容器外加贴标签,注明废弃物品名等信息,并确保容器密闭可靠,不破碎,不泄漏。
对未达到要求的废弃物收储点将不予接收和处置。
4、对于化学废弃物应先进行减害性预处理或回收利用,采取措施减少化学废弃物的体积、重量和危险程度,以降低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
化学废弃物回收利用过程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二、实验室各类危险废弃物处置流程(一)实验室内各类危险废物的收集1、实验室化学废液实验室废液主要分为无机废液、有机废液和有毒废液。
各实验室应将废液进行分类,原则上原瓶回收。
如需混装回收的,应对照《实验废液相容表》对废液进行混合,避免发生产生热量、有毒气体、爆炸等剧烈反应。
各类化学废液的分类标准如下:无机废液:此类废液主要包括重金属废液(含镉、铅、铬、铜、锌等废液)、汞系废液(如含硫酸汞、氯化汞试金属水银及汞的废液)、六价铬废液(如含重铬酸钾成分的废液)、酸性废液(如含盐酸、硫酸、硝酸等不含重金属的无机酸类废液(铬酸除外))及碱性废液(如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碱类废液)应对照实验废液相容表进行处理,消除危害后排放。
有机废液:此类废液主要包括废油(各类齿轮油、马达油等)、含卤素(如含氯钾烷、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甲基碘、氯苯类等废溶剂)、非卤素(如含丙酮、甲苯、二甲苯、乙腈、吡啶等废溶剂)溶液。
有毒废液:此类废液主要包括含有以下物质的溶液:乙酸汞、硝酸汞、三氧化二鉮、红色氧化汞、丙烯醛、重铬酸钾、马钱子碱、氯磺酸、氟乙酸钠、亚硒酸、亚砷酸钠、2-氯乙醇、甲烷磺酰氯、氧氯化磷、五氧化二钒、DMSO二甲基亚砜、EB溴化乙锭、DEPC二乙基焦碳酸酯、丙烯酰胺、DTT 二硫苏糖醇、TEMEDN,N,N剧毒废液:红色氧化汞、马钱子碱、三氧化二砷、二硫化二砷、硝酸汞、硝酸铊、丙烯醛、乙酸汞、亚硒酸、亚硒酸钠、亚砷酸酐、氟乙酸钠、叠氮钠、硫酸二甲酯、氧氯化磷、氰化钾、氰化钠、氰化银、氰化砷、氰化亚铜、碘甲烷、氯磺酸、五氯苯酚、高氯化汞、氯乙醇、氯乙酸、砷酸氢二钠、巯基乙醇、2-氯乙醇、2.4二硝基氟苯。
检验科废弃物、废水处理流程一、实验室废弃物处置要求1、任何产生实验废弃物的单位,都负有对危险实验废弃物作科学、合理地收集、暂存和无害化处理的责任。
2、严禁将危险实验废弃物随意排入下水道以及任何水源,严禁乱丢乱弃、堆放在走廊、过道以及其它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和实验垃圾不得混放。
3、各单位应对产生的危险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妥善贮存,收集容器外加贴标签,注明废弃物品名等信息,并确保容器密闭可靠,不破碎,不泄漏。
对未达到要求的废弃物收储点将不予接收和处置。
4、对于化学废弃物应先进行减害性预处理或回收利用,采取措施减少化学废弃物的体积、重量和危险程度,以降低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
化学废弃物回收利用过程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二、实验室各类危险废弃物处置流程(一)实验室内各类危险废物的收集1、实验室化学废液实验室废液主要分为无机废液、有机废液和有毒废液。
各实验室应将废液进行分类,原则上原瓶回收。
如需混装回收的,应对照《实验废液相容表》对废液进行混合,避免发生产生热量、有毒气体、爆炸等剧烈反应。
各类化学废液的分类标准如下:无机废液:此类废液主要包括重金属废液(含镉、铅、铬、铜、锌等废液)、汞系废液(如含硫酸汞、氯化汞试金属水银及汞的废液)、六价铬废液(如含重铬酸钾成分的废液)、酸性废液(如含盐酸、硫酸、硝酸等不含重金属的无机酸类废液(铬酸除外))及碱性废液(如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碱类废液)应对照实验废液相容表进行处理,消除危害后排放。
有机废液:此类废液主要包括废油(各类齿轮油、马达油等)、含卤素(如含氯钾烷、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甲基碘、氯苯类等废溶剂)、非卤素(如含丙酮、甲苯、二甲苯、乙腈、吡啶等废溶剂)溶液。
有毒废液:此类废液主要包括含有以下物质的溶液:乙酸汞、硝酸汞、三氧化二鉮、红色氧化汞、丙烯醛、重铬酸钾、马钱子碱、氯磺酸、氟乙酸钠、亚硒酸、亚砷酸钠、2-氯乙醇、甲烷磺酰氯、氧氯化磷、五氧化二钒、DMSO二甲基亚砜、EB溴化乙锭、DEPC 二乙基焦碳酸酯、丙烯酰胺、DTT二硫苏糖醇、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N,N"-亚甲双丙烯酰胺、甲醛、Triton 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氰系废液(如含氰化钾、氰化钠成分或氰错化合物的游离废液)等。
检验科废弃物处理方法
检验科产生的医疗废物较多、传染性较大,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我科的废弃物进行统一规范处理。
一、废弃物分类:
1、生活垃圾:食物包装袋等。
2、工作垃圾:可回收塑料类废物及纸盒等,不具传染性或者仅有极小的传染性。
3、感染性废弃物:出现所有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的废物:所有实验后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标本、大小便标本、痰等。
4、损伤性废弃物:医用针头、注射器、载玻片等。
5、感染性废水:如生化仪、血球仪产生的废水等。
二、处理方法:
1、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内,由物业人员送至医院垃圾站,由环卫部门专车运走处理。
2、工作垃圾:可回收塑料类废物及纸盒等,集中放置,由回收公司送走处理。
3、感染性废弃物:
(1) HIV检测酶标板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浸泡,配有桶盖,消毒后滤液倒入下水道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
(2) 使用后的酶标板及大小便杯等用双层防渗漏医疗专用垃圾袋(黄色)收集后,由物业人员送往医院特垃站,统一处理。
小便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3) 患者血液及脑脊液、胸腹水等放废血冰箱保存七天后,再经高压灭菌装进黄色垃圾袋,由物业人员送至特垃站。
检测结核杆菌的痰标本亦需经过高压灭菌后再送往特垃站。
(4) 损伤性废弃物放入专用的锐器桶内,由物业人员送往特垃站,统一处理。
(5) 普通的感染性垃圾如手套、感染性废纸等直接装入黄色垃圾袋送往特拉站。
(6) 感染性废水加入次氯酸钠溶液使有效氯含量在1000mg/L消毒后,再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检验科废物废水的处理制度
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收集。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置于医院统一定制的有警示标志的医疗废物收集袋内,针头、刀片、玻璃安瓿和载波片等要放入利器盒内。
2、使用黄色垃圾袋盛放医疗废物,在使用前应对医疗废物收集袋进行检查,确保不破损、不泄漏方可使用。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化学试剂、废弃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理。
5、医疗废物中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保存液等高危险物品,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用2000 mg / 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60分钟,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6、隔离传染性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排泄物,应当先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隔离的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有效密封。
7、放入包装物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8、盛放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封口,使包装物封口紧实、严密。
9、包装物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污染物进行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10、盛装医疗废物的收集袋,除有统一的警示标志外,还应注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及时运至医院废物暂存地,暂存期间应严格保管。
检验科废物、废水处理流程图
本文介绍了医疗废物和废水的处理流程,以及感染性垃圾的分类和放置。
医院内部将医疗废物分类放置在标有“医疗废物”黄色包装内,容量不能超过3/4,然后进行高压蒸气灭菌121℃30分钟,或放入含有2000mg/L的有效氯的桶中浸泡4
小时以上,最后进行集中化处理。
感染性垃圾包括棉球、棉签、纸巾、大便、一次性吸管和手套、口罩、试剂包装盒等,必须高压蒸气灭菌121℃30分钟。
血液标本、损伤性废物、废液和废水等也有相应的处理方法。
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和污染的器具应立即含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4小时以
上或高压蒸气灭121℃30分钟,再清洗干净,烘干备用。
对于一次性医用废物,使用后应立即将针头、针管分开,浸泡于15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1小时以上,方可转运,含氯
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1、生活垃圾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黑色塑料袋内装 3/4 满→清洁员扎紧送入暂时存放桶→专职运送人员用防渗漏车运送至→医院垃圾箱→由环卫部门专车运走处理。
2、可回收塑料类废物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棕色塑料袋内装 3/4 满→由清洁员送至病室暂时存放桶内→由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暂时存放房内→由回收公司送走处理。
3、玻璃类废物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白色塑料袋桶内装 3/4 满→由清洁员送至病室暂时存放桶内→由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暂时存放房内→交回收公司处理。
4、感染性垃圾:(1)由生产科室分类收集放入防渗漏双层黄色塑料袋内 3/4 满→ 由清洁员送至病房暂时存放防渗漏桶内→由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暂时存放房内→交医废处置中心。
(2)检验科病源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分类收集→在科室内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后→按其它感染垃圾处理。
(3)结核病人的痰液和检验科检查后痰液标本、污染废物,以及各科室病人的引流液、胸、腹水等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用防渗漏的专用桶盛装→由物业人员送至化痰室→经高温煮沸 30 分钟或 2000mg /L含氯消毒剂混合作用 30 分钟后,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残渣按生活垃圾处理。
5、放射性废物:(1)固体废物: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放入双层防渗漏、防扩散的红色塑料袋中,用胶带密封后存放储存室经10个半衰期后,按感染性垃圾处理。
(2)液体废物:产生后由专用管道排入分隔的污水池,经过降解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6、锐器(包括注射器、输液器针头、手术刀、剪、钳、体温表等)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装入防渗漏、防刺的专用收集桶内→由专职人员送至暂时存放房内→由回收公司运走处理。
7、化学性废物:放射科显影液产生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定影液产生后用防渗漏的专用桶装,交回收公司处理。
检验科、病理科的化学试剂、液体废物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8、病理性废弃物:产生科室分类收集→交负责人员→交太平间管理人员→进行登记签名→浸泡消毒后→总务科定期派人送殡仪馆火化处理。
检验科废弃标本及容器的消毒处理
1、各种体液标本(如尿、腹水等),倒入2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4小时,倒入污水池再处理。
2、呕吐物、大便等分别放入三层医用黄色废弃物口袋,加入适量的漂白粉,扎紧口袋,送到指定的污物处理处焚烧。
3、细菌培养物、高致病菌、血液试管、痰等经121℃20分钟高压灭菌,装入医用黄色废弃物口袋,进行无害化处理。
4、容器的处理:纸质和塑料可集中收集后统一焚烧。
装过标本的比例器具、金属器材煮沸30分钟或高压灭菌。
5、经高压灭菌后,装入医用黄色废弃物口袋,进行无害化处理。
6、采血后的针头装入锐器盒里,由专人送供应室进行交接,双方签字并登记,送特种垃圾场处理。
7、消毒处理后的痰杯、尿杯、大便杯、血液等标本杯以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管子或杯子、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棉签等医用废物,分别放入医用黄色废弃物口袋,扎紧口袋,贴上废弃物标识(种类、数量、时间、运送单位)再放入专用的黄色废弃物运送箱,送到指定地点进行交接,双方签字并登记,送特种垃圾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