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调查报告2篇_工作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9.63 KB
- 文档页数:11
农民增收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八篇)第一篇: 农民增收情况调查报告1、粮油增加收入总额521.68万元,人均增收201元。
①、小麦播种面积14115亩,预计单产813斤/亩,预计总产1146.97万斤,与去年粮价相比,今年粮每斤预计增加0.18元,预计增收206万元。
②、油菜籽播种面积5822亩,预计单产349斤,预计总产202.94万斤,与去年油菜籽价相比,每斤增加0.20元,预计增收40.59万元。
③、大春预计水稻面积19598亩,按去年的单产水平,预计产量可达2110.7万斤,价格上涨0.15元/斤,可增收316.60万元。
④、种植业生产资料的涨价因素:今年小春小麦、油菜播种面积为19937亩,大春水稻预计播种面积为19598亩,以此为基础,所花的机耕、农药、化肥、种子、抽水费等,每亩预计增加农业投入10.5元(全年碳铵施用量每亩按200斤计算,碳铵价格同比增加0.03元/斤6.00元;磷肥施用量每亩按100斤计算,每斤同比增加0.005元,每亩增加投入0.50元;农药预计每亩耕地增加4.0元)。
预计增加投入41.51万元。
2、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总额39.45万元,人均增收15元。
①、毛猪3.71万头,保持去年增减不变(投入与产出基本同幅增长)。
②、禽兔较200*年增加4.89万只,可增收35.21万元。
③、水产较200*年增加148.8吨,可增收69.94万元(增加面积,单产提高)。
水产品价格上涨与水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水产品净收入增加0.5元/斤,预计增收65万元(总产量是650吨)。
两项合计增收134.94万元。
④蔬菜产量减少0.3吨,310万元/万吨,合计减少93万元。
⑤、食用菌总产减少220吨,减收43.3万元。
⑥、水果产量增加24吨,预计增收5.6万元。
3、第二产业发展与去年相比度支付劳动报酬80万元,人均增收31元。
4、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预计将比去年增加160万元,人均增收61元。
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1玉米产业现状及问题浅析玉米产业:围绕玉米生产形成的产业链,包括玉米生产前的种子、及产出后在产品消费过程中涉及的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化工工业、医药工业、生物燃料等。
一、玉米产业概况1.玉米生产概况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玉米居第2位,仅次于小麦。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拉美、非洲把玉米生产放在首位;而亚洲则放在水稻、小麦后的第3位。
玉米是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包括53个发展中国家种植玉米。
未来10~20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平均产量持续提高,总产量不断增长;玉米的用途将更加广泛,加工更精细;饲用玉米的数量将占有更大的比例;玉米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目前,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这五国的产量之和达到世界玉米总产量的70%以上。
从数据来看,五国的总产量仍在不断的上升当中。
20xx/11年度(7月到次年6月)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8.253亿吨。
其中,美国玉米产量为3.302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3.363亿吨,上年为3.33亿吨。
预计中国20xx年玉米产量为1.68亿吨,较上年增长2.5%或403万吨。
欧盟27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556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的5770万吨,上年为5580万吨。
美国和中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总产的60%以上。
预计到20xx/2013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38亿至1.39亿公顷之间,单产将由4.56吨/公顷稳定增加到5.12公顷。
因单产的增加,总产量也稳定增加到8.2亿吨。
年平均增长1.34%。
20xx 年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98万公顷,较20xx年增加18万公顷。
预计20xx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5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万公顷,增幅为0.3%。
2.玉米消费情况自1999年起全球玉米总需求一直保持在6亿吨以上,并且呈刚性增长态势。
世界玉米消费主要有三个方面。
田间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全面了解农田耕作情况,掌握农民用工量、农耕技术、作
物生长情况,以及农药使用等情况,提出科学的耕作管理建议。
二、调查对象
本次田间调查以某村庄的农户为调查对象。
三、调查时间
本次田间调查从2021年8月初至8月末进行。
四、调查内容
1. 农民用工量: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每天平均用工量为6小时,耕作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和下午,休息时间为中午和晚上。
2. 农耕技术:农民普遍使用微耕机和手推车进行耕作,少数农
民使用牛耕,整地顺畅,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农民存在过度耕
作问题,需要加强技术指导。
3. 作物生长情况:经过观察发现,作物生长情况良好,虫害少,但是部分农民存在肥料施用不均匀的情况,需要加强对肥料施用
的指导。
4. 农药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少数农民存在过量使用农药
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民使用农药的宣传和培训。
五、研究建议
1.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减少过度耕作、肥料施
用不均和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
2. 鼓励使用环保型农资,推广低毒、无毒农资,保护土壤和水
源的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3. 建立田间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农民的
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六、总结
本次田间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存在一些耕作技术不规范、肥料
施用不均、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需要加强技术指导和管理。
同
时,推广环保型农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农业统计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2024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节点。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提升。
本次农业统计工作旨在全面了解、科学评估农业生产现状,为农业政策制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工作内容2024年农业统计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农产品生产情况统计统计农业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收购价格等关键指标,全面掌握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情况。
同时,重点调查统计粮食库存、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以及畜禽养殖等方面的数据,为农产品的市场预警和政策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2.农村经济收入统计深入调查统计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和构成,包括农村劳动力的务工收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等。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深入分析农民收入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为精准扶贫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农业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统计统计农业加工业的生产规模、产值、就业情况等数据,了解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发展情况。
重点关注农产品加工技术进步和品质提升的情况,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4.农业科技创新统计统计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调查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数量、规模和运行情况,评估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问题和短板,并针对性制定科技政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重点在完成上述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和评估。
重点关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检测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积极开展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统计工作,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乡村南瓜种植情况汇报
南瓜,是一种生长在乡村田野里的蔬菜,它的种植情况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对乡村南瓜种植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乡村南瓜种植的面积进行了调查。
通过走访田间地头和农户家,我们发现,南瓜种植面积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南瓜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民们也愈发重视南瓜的种植和销售。
其次,我们调查了南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情况。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采用科学种植方法,如有机肥料的运用、定期浇水、病虫害的防治等。
这些措施的采用不仅提高了南瓜的产量,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另外,我们还对南瓜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
据了解,随着城市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增加,乡村南瓜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
农民们通过各种途径将南瓜销售到城市,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我们就乡村南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民在南瓜种植过程中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善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南瓜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我们建议当地政府加大对农民的种植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南瓜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乡村南瓜种植情况在过去一年里呈现出了积极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相信,在政府部门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乡村南瓜种植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家乡传统农耕与农作物调查报告一、引言家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
农耕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家乡发展了数千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传统农耕的情况以及农作物的种植情况,本篇报告将对家乡传统农耕和关键农作物进行调查分析。
二、家乡传统农耕的特点家乡传统农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亲力亲为:家乡农民倾向于亲力亲为,许多家庭都是由一家人共同参与农业生产。
农耕工作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这种亲力亲为的精神在家乡被广泛传承。
2. 自给自足:传统农耕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家庭自给自足的需求。
农民们种植多样的农作物,以确保在减少外部依赖的同时,保障家庭的粮食和生活所需。
3. 民间知识传承:传统农耕中的许多技巧和经验是通过民间的口耳相传进行传承的。
农民们凭借实践经验和辈辈相传的知识,通过观察天象和自然现象来预测最佳的耕作时机。
三、农作物调查结果根据对家乡农作物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主要农作物:在家乡的传统农耕中,稻谷、小麦和玉米是最主要的农作物。
这些作物适应了家乡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家乡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粮食来源。
2. 变化趋势: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民观念的转变,家乡的农作物种类发生了一些变化。
部分农民开始尝试新的农作物种植,如蔬菜和水果,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3. 生态农业:在家乡的一些地区,农民们开始尝试转向生态农业的种植模式。
他们选择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供更加健康的农产品。
四、对传统农耕的思考1. 保护文化遗产:传统农耕是家乡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传统农耕的认可和支持,同时推广了解传统农耕的活动。
2. 结合现代技术:传统农耕需要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将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
3. 农产品营销: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对于农民的收入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促进家乡农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业生产督查情况汇报材料此次督查旨在掌握全国农业生产情况,确保农业生产能够有序进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下是督查结果汇总和分析。
一、种植业情况(1)农作物种植面积截至本次督查统计时间,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总计xxx公顷,其中粮食作物xxx公顷,蔬菜xxx公顷,水果xxx公顷,药材xxx公顷,油料作物xxx公顷,其他作物xxx公顷。
(2)种植品种本督查发现,粮食主要种植品种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蔬菜主要包括大白菜、大葱、青菜、西红柿、黄瓜等,水果主要是葡萄、苹果、梨子、桃子、杏子等,药材主要包括人参、黄芪、当归、川贝等,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菜、大豆、棉花等。
(3)种植技术督查发现,本次种植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不够广泛,很多地区仍然沿袭传统种植方法。
建议相关农业部门加强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畜牧业情况(1)畜牧规模截至本次督查统计时间,全国现有肉类动物亿只,乳制品动物亿只,禽类亿只。
畜牧业仍然是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
(2)饲料情况通过督查得知,部分地区饲料粗饲料储量不足,普遍存在质量不高、配比不合理等问题,问效果低,建议相关农业部门加强饲料生产和储备,确保饲料需求。
三、农药使用情况(1)农药使用情况本次督查发现,一些地区滥用非法农药现象依旧存在,且存在一些地区农药使用量并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建议农业部门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病虫害情况督查发现,部分地区存在土壤污染的情况,如存在重金属污染等。
缺少运用生物技术方法来防治病虫害;同时,农作物品种单一,易发生病虫害,存在一定危险。
因此,相关农业部门应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并鼓励植物多样化,从而减少对单一作物的依赖。
结语本次督查显示,全国农业生产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得到加强和改善。
相关农业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农业生产环节的监督,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粮食春季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近期,我部门进行了一项重要的工作——粮食春季普查。
在这次普查中,我们
对全国各地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统计,以便及时了解粮食生产的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现在,我将对这次普查工作进行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在这次普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对各地粮食生产情况的调查,我们全面了解了今年的春季粮食生产情况,包括播种面积、产量、种植品种等情况。
这些数据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及时调整政策,保障粮食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次,我们在普查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一些地区,由于天气变化和自
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播种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
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农民应对生产中的困难,保障粮食生产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也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普查工作的机制和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才能更好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为粮食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总的来说,这次粮食春季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为粮食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报告农作物生长情况尊敬的领导:我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农作物生长情况。
经过对农作物的观察和分析,以下是我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详细报告:一、农作物种植情况我们种植了小麦、水稻和玉米三种主要作物,面积分别为小麦1000亩、水稻1500亩和玉米2000亩。
二、小麦生长情况小麦播种已经两个月,目前长势良好。
种子发芽率达到90%,苗情密度适中。
小麦苗高度约为15厘米,叶片翠绿且饱满。
近期天气状况适宜农作物生长,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农田灌溉情况良好,保证了水分供应充足。
农民采用科学施肥技术,保证了养分供应。
预计小麦将在一个月内进入抽穗期。
三、水稻生长情况水稻种植已经一个月,目前生长良好。
水稻田里的苗情密度适中,叶片生长茂盛且颜色翠绿。
农田的排水系统完善,保证了水稻的生长需要。
农民合理管理水稻田,严格控制水稻田的病虫害,并定期进行田间管理工作,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农民还进行了及时的除草工作,为水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预计水稻将在一个半月后进入抽穗期。
四、玉米生长情况玉米种植已经半个月,目前生长状况良好。
种子发芽率达到85%。
玉米苗高度约为10厘米,叶片生长齐匀。
近期天气适宜,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
农田灌溉和施肥情况良好,保证了玉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农民定期巡视田间,发现并及时处理了玉米田的问题,确保玉米田的健康生长。
预计玉米将在两个半月后进入抽穗期。
五、总结经过对农作物的观察和分析,目前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生长状况良好。
农田的灌溉、排水、施肥和田间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农民也积极响应农业部门的指导,定期进行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和应对。
以上是关于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报告,请您审阅。
各项工作均在有序进行中,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和丰收。
敬礼。
农作物排查工作报告范文一、引言为了做好农作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农田的健康发展,我单位开展了一次农作物排查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工作过程和结果,提出问题及改进建议,以供领导和相关部门参考。
二、工作目标和范围该次农作物排查工作旨在调查农田作物的种植情况、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控情况,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工作范围包括全市范围内的农田和农作物,重点排查谷类、油料、蔬菜、果树等主要农作物。
三、工作内容根据工作目标和范围,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了农作物排查工作:1. 制定工作计划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了排查的时间、地点和人员配备。
根据农田的分布情况,我们合理划分了工作区域,确保能够全面覆盖。
2. 采集数据和样本我们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设备,使用无人机对农田进行了全景拍摄。
通过遥感图像,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农田的整体情况和作物的状况。
同时,我们也采集了土壤样本、植物样本和虫害样本进行分析。
3. 分析数据我们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了解农作物的品种、生长情况、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控情况等。
4. 发现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农田土壤的肥力下降、作物病虫害发生率上升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调整土壤肥力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控等措施。
5. 撰写报告在完成数据分析和解决方案制定后,我们撰写了这份工作报告,将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说明。
四、工作结果通过农作物排查工作,我们了解了农田的整体情况,掌握了农作物的生长发展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农田作物的主要问题是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发生率上升。
其中,农田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长期过度施肥和缺乏有机物质的补给。
病虫害发生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农药的滥用和防控意识薄弱。
五、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问题及改进建议:1. 土壤肥力下降问题:加强农田肥力管理,推广有机肥和绿肥的使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篇一:小麦生产实习报告小麦生产实习报告一. 实验目的1.学习分别各种小麦的形态 2. 掌握小麦田间生长发育特性 3. 掌握小麦分蘖特性4.进行小麦成熟期产量测定及经济性状考察 二. 小麦的分类及形态特征2.1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遍及全国。
小麦的种类很多,按照小麦播种季节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冬小麦冬小麦系指当年秋季播种,翌年夏季收获的小麦。
冬小麦按其产区可分为北方冬小麦利南方冬小麦两大类。
北方冬小麦白麦较多,多系半硬质、皮簿,含杂少.面筋质含量高,品质较好,因而出粉率较高,粉色好,主要产区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苏北、皖北等地,占我国小麦总产量的65%以农作物生产实习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上;南方冬小麦多为红麦,质软,皮厚,面筋质的质量和数量都比北方冬小麦差,含杂也较多,特别是含荞子(草籽)多,因此,出粉率比北方冬小麦低,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20%一25%。
(二)春小麦多,一般为红麦,皮较厚、籽粒大,多系硬质,面筋质含量高.但品质不如北方冬小麦。
2.2黑麦、燕麦、大麦的区别黑麦黑麦是禾本科小麦族黑麦属中的栽培作物,抗逆性较强,主要种植于高寒地区、瘠薄的沙性或酸性土壤,北欧是黑麦的主要产区,中国的黑麦品种由国外引入,零星分布在云南、贵州、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
黑麦种子的成分与小麦类似,主要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酒,也可用作饲料和牧草。
燕麦燕麦不属于小麦族,泛指禾本科燕麦属植物,燕麦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中莜面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超过小麦面粉、大米、荞麦粉等常用粮食,我国北方常见。
另普通燕麦可以制成燕麦片或燕麦粥,加工成的燕麦粉也是制作饼干和糕点的原料。
大麦大麦的麦芒比小麦要长,外壳不易剥离,且蛋白质中不含麦胶蛋白,不能形成面筋。
大麦可以制麦芽酿制啤酒,也可以压成麦片食用或制成麦芽糖等。
麦芽可以入药,具有健胃和消食作用。
三.田间管理及记载 3.1 田间记载3.2 小麦茎蘖数和叶龄的调查从四叶期至越冬期,小麦冬前分蘖旺盛发生,进入越冬期分蘖发生停滞,春季温度回温后分蘖发生速度加快,从而在年前及春季各形成一个分蘖盛峰,起身拔节以后随着生长和营养中心转移,分蘖开始发生两极分化,只有那些在拔节时有足够的光合面积和自身根系,能够保证独立生长以致拔节、抽穗的分蘖,才能成为有效分蘖。
农作物调查报告篇一:田间作物调查报告田间农作物情况调查时间:XX年4月28日星期四地点:燕子村付家台调查人:燕子村大学生村官概况:田间农作物有油菜、小麦、棉花幼苗,油菜地中间空地间种其他农作物,如豌豆、大蒜、毛豆,油菜地田埂边种植豌豆的比较多。
农作物生长情况:油菜:快到收割期了,有些种在水田里的已经发黄,开始收割了,品种不一,有细荚,有厚荚,还有紫色的,茎秆粗壮的一般饱满多籽,水田里轮种的油菜没有旱地里的植株高,而且早黄、荚少、产量比较低,由于长时间不下雨,干旱严重,今年的产量有可能下降。
棉花:棉花幼苗长势参差不齐,有的长势很健壮,有的才刚刚抽芽,可能与品种有关,再者就是用薄膜盖着的经常敞开的长势好,普遍矮小,且有些发黄。
小麦:小麦的穗已经抽出,进入成熟的关键期,现阶段主要是做好防治病虫害工作,农民使用的有乙蒜素和蟓剞劂,主要起抑制细菌、真菌、病菌生长的作用。
基础水利状况:现在到了整田下谷的准备阶段,急需用水,但是整个汉川市辖区内久未下雨,各乡镇场正积极从汉江里抽调水,目前燕子村里水资源充足,各大沟渠里有较充足的存水,基本上能保证村民整田下谷的需求,付家台的机台正在往各小沟、田间抽水,秩序井然。
附:乙蒜素:分子式:C4H10O2S2,化学名称:乙烷硫代磺酸乙酯,高效广谱仿生杀菌剂,兼具植物生长调节作用,能促进萌芽、提高发芽率、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是复配杀菌剂农药的首选原料,与菌体内含硫基的物质作用,从而抑制菌体的正常代谢,可有效抑制棉花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烂秧病、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黄叶、小麦赤霉病,条纹病,腥黑穗病,西瓜慢枯病,西瓜苗期病害,黄瓜苗期绵疫病,枯萎病,灰霉病,黑星病,霜霉病,白菜软腐病,姜瘟病,番茄灰霉病,青枯病,辣椒疫病及草莓、白术、人参、香蕉、苹果、葡萄、梨树、茶叶,马蹄,花卉,花生,大豆,芝麻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效果显著。
但是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通过食道、皮肤等引起中毒,急性中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出现意识障碍和休克。
粮食督导检查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上级安排,我于近期前往我市各县(市、区)进行了粮食督导检查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一、种植情况。
在此次督导检查中,我发现各地种植情况良好,农民朋友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按时按季完成了粮食作物的种植工作。
种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且品种选择合理,对农业生产形势持乐观态度。
二、生长情况。
经过实地走访,我发现各地粮食作物生长情况良好,长势喜人。
农民朋友们加强了对作物的管理,及时开展了田间管理工作,保证了粮食作物的正常生长,为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病虫害防治。
在检查过程中,我也留意到了病虫害防治情况。
各地农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了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制定了防治方案,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保障了粮食作物的健康生长。
四、农业政策落实情况。
在检查中,我也特别关注了农业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地政府部门认真贯彻上级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确保了农民朋友们的生产积极性,为粮食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此次检查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农业生产设施滞后,农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农民朋友们的生产积极性有所下降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
综上所述,我对我市各地粮食督导检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粮食生产的顺利进行,为我市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此汇报。
此致。
敬礼。
百度文库文档创作者。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农作物调查报告篇一:田间作物调查报告田间农作物情况调查时间:XX年4月28日星期四地点:燕子村付家台调查人:燕子村大学生村官概况:田间农作物有油菜、小麦、棉花幼苗,油菜地中间空地间种其他农作物,如豌豆、大蒜、毛豆,油菜地田埂边种植豌豆的比较多。
农作物生长情况:油菜:快到收割期了,有些种在水田里的已经发黄,开始收割了,品种不一,有细荚,有厚荚,还有紫色的,茎秆粗壮的一般饱满多籽,水田里轮种的油菜没有旱地里的植株高,而且早黄、荚少、产量比较低,由于长时间不下雨,干旱严重,今年的产量有可能下降。
棉花:棉花幼苗长势参差不齐,有的长势很健壮,有的才刚刚抽芽,可能与品种有关,再者就是用薄膜盖着的经常敞开的长势好,普遍矮小,且有些发黄。
小麦:小麦的穗已经抽出,进入成熟的关键期,现阶段主要是做好防治病虫害工作,农民使用的有乙蒜素和蟓剞劂,主要起抑制细菌、真菌、病菌生长的作用。
基础水利状况:现在到了整田下谷的准备阶段,急需用水,但是整个汉川市辖区内久未下雨,各乡镇场正积极从汉江里抽调水,目前燕子村里水资源充足,各大沟渠里有较充足的存水,基本上能保证村民整田下谷的需求,付家台的机台正在往各小沟、田间抽水,秩序井然。
附:乙蒜素:分子式:C4H10O2S2,化学名称:乙烷硫代磺酸乙酯,高效广谱仿生杀菌剂,兼具植物生长调节作用,能促进萌芽、提高发芽率、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是复配杀菌剂农药的首选原料,与菌体内含硫基的物质作用,从而抑制菌体的正常代谢,可有效抑制棉花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烂秧病、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黄叶、小麦赤霉病,条纹病,腥黑穗病,西瓜慢枯病,西瓜苗期病害,黄瓜苗期绵疫病,枯萎病,灰霉病,黑星病,霜霉病,白菜软腐病,姜瘟病,番茄灰霉病,青枯病,辣椒疫病及草莓、白术、人参、香蕉、苹果、葡萄、梨树、茶叶,马蹄,花卉,花生,大豆,芝麻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效果显著。
但是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通过食道、皮肤等引起中毒,急性中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出现意识障碍和休克。
农业调查报告范文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
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
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
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
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
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
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
农场社会实践报告(合集5篇)1.农场社会实践报告第1篇这次我们的实践地点是香猪果园农场,目的是了解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前景及当前形势。
当我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个期待已久的农场时,第一个感觉就是失望,至少我是这么感觉的,因为它没有一个像样的大门,里面杂草丛生,农作物种植得杂乱无章。
与印象中果实累累,鸡鸭成群,布局整齐的农庄差距明显。
走到一个屋舍,我们见到了农场的工作人员,从她那得知农场主需要到次日中午才能赶过来。
没办法,我们只能将调查工作推到明天。
随后我们就在附近转了转。
在农场转了一阵子后,便开始吃晚饭了,其实就是一个菜豇豆,无它!此时我心里就是一个感受失落!一天50元换来的就是一盘素菜,实打实的花钱买罪受。
虽然孟阳一直提醒我这是有机食品,但我心里仍然很不甘心。
渐渐的,我对这个农场失望,不屑,甚至鄙视。
一大早我就被鸡鸣声吵醒,洗漱过后我拿着相机到外面转了转,过了半个小时其他组员也起来了,我们吃完跟昨天晚餐没两样的早餐后,到农场周围转了转,清晨的郊野真是让人感觉舒服,依稀的蝉鸣,湿润清新的空气,挂着露珠的花花草草,让人心无杂念。
远离尘世喧嚣的感觉真好。
一路上跟组员唠着嗑,心想就要见到农场主了,真想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能是昨天没休息好的原因,今天感觉浑身无力,散完步,一躺在床上就睡了过去,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高高瘦瘦的人把我叫醒了,原来他就是农场主,一个充满活力的人。
我跟着他来到遮荫棚与其他组员汇合了,于是我们在这里开始了对他的采访。
据了解,这个农场是2015年开的,已经近10年了,里面的所有蔬菜都是非转基因品种,在生长过程中不施化肥,不撒农药,是完完全全的天然食品,相对的,没施化肥,这些蔬菜的'生长周期较那些批量生产的蔬菜长,所以产量也非常有限,成本也很高,售价不菲。
对于草根百姓来说,这种天价蔬菜是他们不能承受的。
所以一开始这个农场的产品就是面向高端人群的。
对于农场作物的奇怪布局,农场主解释说,这是为了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因为批量化的大生产本身就是有悖于自然客观规律的,所以一旦发生虫灾,农作物基本上都会毁于一旦。
粮食种植面积核查情况汇报
根据粮食种植面积核查情况的汇报,我们对全国各地的粮食种植面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核实。
经过实地走访和数据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的情况汇报。
首先,针对小麦的种植面积,我们发现在北方地区,小麦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小麦生产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推广。
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和土地条件的限制,小麦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少,但在一些适宜种植的地区,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其次,就稻谷的种植面积而言,我们发现在南方地区,稻谷的种植面积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在北方地区也有一定的增长。
这与南方地区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相符,而北方地区在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也有所带动。
另外,对于玉米的种植面积,我们发现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特别是在一些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玉米的种植面积增长较为明显。
这与玉米的多功能利用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对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行了核查,发现大豆、高粱、谷子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
这表明我国粮食生产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综上所述,通过对粮食种植面积核查情况的汇报,我们可以看
到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政府的政策
支持和技术推广,以及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都为粮食生产的增长提供
了有力支持。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粮食生产将会迎来
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作物调查报告2篇自12月入冬以来,××市降水异常偏少,干旱突出,相继出现了特大冬旱、春旱和夏旱。
我市大春作物受旱灾影响严重。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农业科研单位和每一个农业科学工作者积极寻求补救措施,帮助农民抗灾自救。
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论证,我们认为,发挥我市种子资源和技术优势,抢雨补种秋大豆不失为一项上好的抗灾增收补救措施。
一、当前旱情及作物受灾情况持续严重的干旱,造成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农田蓄水减少,农业生产用水矛盾突出,部分地方已出现人畜饮水困难。
农户虽有心抗旱,但水源却匮乏。
特别是进入5月后,降水量持续严重偏少,截至6月4日,全市各地均达到了40天的严重夏旱标准。
而此时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剧,土壤墒情持续下降。
6月3—7日,据我所在全市多点调查,坡台土整个耕层基本上是干土;二台土10cm土层也基本上是干土,10cm—20cm土层的水分含量也极低,根系很难利用;低台土的墒情也逐渐变差,10cm以上土层也接近干土,10cm以下土壤保持一定湿润;干田的墒情保持较好,10cm以下土壤保持湿润。
由于土壤墒情严重不足,导致我市大春作物受灾严重。
主要表现在:大面积春玉米因缺水而出现萎蔫现象,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其长势普遍较差,生长不良。
夏播玉米出苗受到影响,部分墒情极差的油菜地和小麦地1 / 11无法播种或出苗,已出苗的已开始枯死。
据对全市各区县27个点的分户调查,除干田受灾较轻以外,其余旱地玉米均受灾严重,减产已成定局。
水稻田受干旱也较为严重。
在调查区域,约95%以上稻田脱水,甚至龟裂。
尤以部分高塝田、望天田、两季田缺水最重,其田内裂口纵横,秧苗长势弱,分蘖较少,部分秧苗已枯死,对夺取高产十分不利。
6月7日晚的一场透雨,旱情虽得以缓解或解除,但水稻、玉米枯死的已无法挽回,未枯死的春玉米大部分已进入生殖生长期,因营养生长严重不足,植株矮小、雌雄花严重不协调,产量的损失已很难挽回,改种补栽迫在眉睫。
二、建议补种秋粮作物——重点突出大豆我市属典型的浅丘地带,水利工程及农田灌溉条件较差,农业上靠天吃饭的成分重。
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已是必然。
在大春受灾的情况下,减少灾害损失的办法自然是补种秋粮。
从历年气象资料及种植经验看:我市夏秋季节的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可种植多种作物。
常年种植的有:红苕、洋芋、玉米、大豆、晚稻、再生稻、蔬菜等作物。
其中蔬菜经济效益较高,但市场容量有限,蔬菜储藏加工能力又差,不可能大面积种植。
红苕、洋芋、玉米是常年种植的秋粮作物。
面对今年的旱灾情况,我们召集本所相关栽培专家认真分析研究后认为,在抢种以上秋粮作物的同时,应更加突出大豆。
种植文秘杂烩网大豆投入少、产出较高、种源充足、管理简捷,2 / 11农民易于接受,推广容易,能有效地弥补大春损失。
补种红苕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将逐渐降低,品质也相应下降(薯块变小、淀粉含量降低)。
若6月移栽红苕,平均亩产可达1000公斤左右,7月移栽则亩产500—750公斤,8月移栽亩产只有250—400公斤。
红苕藤蔓移栽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在雨后土壤墒情极为充足的情况下进行,而在持续的干旱条件下,农民的红苕种地苕藤生长较差,要在1—2次大雨后移栽完红苕基本不可能。
预计今年红苕至少要在7月上旬才有可能移栽完。
且红苕必须起垄手工移栽,需要较多劳动力,经济效益将进一步降低。
其苕藤准备,栽插难度均高于大豆。
玉米的播期最迟为7月下旬。
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逐渐降低,品质下降。
亩产一般为100—250公斤左右,但秋玉米病虫害较多,对栽培管理要求高。
相应的农药、化肥投入较多,经济效益低于大豆。
冬大豆已在我市推广多年,农民对种植套作冬大豆早已完全接受并熟练掌握相关技术。
我市也有稳定种源基础,在每年为全省提供种子的情况下,尚有相当剩余用做商品大豆。
因此,播种冬大豆,种源有保证。
品种一般选用“贡选一号”及其系列品种。
“贡选一号”是我所选育的特色冬大豆品种。
具有适宜播期范围广、耐荫蔽、耐干旱、需肥量少、病虫害少、适应性强、适粗放管理、高产稳产等显著优点,为目前全省冬大豆主推品种,在全省推广面积稳居第一位,被省农业厅列为科技“三大行动”大豆类主导品种。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套作3 / 11种植模式也被列为四川主推技术,“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就将麦/玉/豆种植模式列为重大减灾技术在全省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减灾增收作用。
常年来我市调种“贡选一号”的兄弟市、县都在10个以上。
据测算,在我市推广的“麦/玉/豆”模式中套作的大豆,一般亩产干豆150公斤左右,亩产值可达700元(以5元/公斤)左右。
在今年玉米长势差,甚至枯死的空地,如能抢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以前播种,并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可获得较高文秘杂烩网产量。
如果在稻田、空地净作,其亩产值可达800元,比种秋玉米高250元/亩左右,比红苕高200元/亩左右,加上省工、节本部分,每亩节本增效达300元。
如果卖鲜食菜大豆,其经济效益还可进一步提高。
从近期国内市场看,大豆需求缺口大,不容易出现产品饱和烂市降价的现象。
发展大豆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导向。
播种秋大豆投入较少,产量稳定,经济效益较高,不失为一条很好的抗灾增收途径。
三、冬大豆栽培管理技术1.选用良种:选用“贡选一号”。
播种前实施选种,去除籽粒不饱满、有霉烂、有杂色、有病斑的种子。
2.适期播种:5月—7月上旬均为适宜播期,最迟播期为8月上旬,其产量才有保障。
可根据气象预报在雨前或雨后及时抢墒播种,播期越早越好。
既可在玉米行,也可净作。
对秧苗已基本枯死的望天田、高傍田、两季田也可在雨后开沟播种。
4 / 113.规范种植: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我市旱地土壤应大力推广荣县旱地多熟制成果,提倡“麦/玉/苕”地全面间作冬大豆,在玉米行中间种植。
或改过去“麦/玉/苕”旧三熟为“麦/玉/豆”新三熟种植模式。
对水稻、玉米无收的地块或空地,可发展满土净作大豆,以牵绳开行播种。
4.科学施肥:大豆不是需肥量很大的作物,它自身可以通过根瘤菌固定氮肥。
补种秋大豆针对不同的地块,施肥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对空地和玉米长势较好的地块,底肥亩施过磷酸钙35公斤、氯化钾4公斤;前茬水稻、玉米已施足底肥而植株长势较差甚至无收的地块,由于前茬作物肥力未完全分解利用,可以不施或减半施少量磷钾肥,追肥于玉米收后视田间长势施3—5公斤/亩尿素,个别长势较差的地块可在开花期后,每亩施尿素2—4公斤。
5.合理密植:在带状种植的玉米小行中增种1行,其窝距0.4-0.5m;若在带植玉米的大行中净作,视玉米长势可种2-3行,可按行距0.33m,窝距0.4—0.5m进行套作。
如果在6月下旬以前播种,干田和一台土净作按行距0.45—0.5m ×窝距0.4m;二台土及以上土块,行距0.43m×窝距0.33m。
随播期的推迟,大豆植株变矮、分枝减少、密度应适当增加。
播种时采用挖窝点播,种肥分离,肥料施于窝中靠玉米的一侧,种子播种于另一侧,每窝播3—4粒,播完盖细土。
当豆苗有两片真叶时,要及时进行间苗,以每窝留健壮苗2-3株。
6.化学控旺:在大豆主茎长到5节(或分枝期)时,用浓度为5 / 1130—60mg/kg的烯效唑(或优康)或180—250mg/kg的多效唑溶液,兑水40—50kg均匀喷施茎叶控旺;在大豆初花期对个别仍旺长田块用浓度为30—60mg烯效唑兑水40—50kg再次喷施。
7.病虫防治:大豆的病虫危害总体较轻,但个别区域有时也发生较重。
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及时进行防控。
一般出苗时要重点防治地老虎、毛虫,苗期及生长期要注意防治蚜虫、卷叶螟、红蜘蛛、豆芫菁、叶蝉、飞虱、豆杆黑潜蝇等,结英鼓粒期要防治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
可在当地植保部门的指导下,选用高效低残毒的农药,如虫螨克,吡虫啉、乐斯本或除尽进行挑治和兼治。
农作物爱灾情况调查报告农作物调查报告(2) | 自去年12月入冬以来,××市降水异常偏少,干旱突出,相继出现了特大冬旱、春旱和夏旱。
我市大春作物受旱灾影响严重。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农业科研单位和每一个农业科学工作者积极寻求补救措施,帮助农民抗灾自救。
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论证,我们认为,发挥我市种子资源和技术优势,抢雨补种秋大豆不失为一项上好的抗灾增收补救措施。
一、当前旱情及作物受灾情况持续严重的干旱,造成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农田蓄水减少,农业生产用水矛盾突出,部分地方已出现人畜饮水困难。
农户虽有心抗旱,但水源却匮乏。
特别是进入5月后,降水量持续严重偏少,截至6月4日,全市各地均达到了40天的严重夏旱标准。
而此时气温升高,6 / 11蒸发量加剧,土壤墒情持续下降。
6月3—7日,据我所在全市多点调查,坡台土整个耕层基本上是干土;二台土10cm土层也基本上是干土,10cm—20cm土层的水分含量也极低,根系很难利用;低台土的墒情也逐渐变差,10cm以上土层也接近干土,10cm以下土壤保持一定湿润;干田的墒情保持较好,10cm以下土壤保持湿润。
由于土壤墒情严重不足,导致我市大春作物受灾严重。
主要表现在:大面积春玉米因缺水而出现萎蔫现象,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其长势普遍较差,生长不良。
夏播玉米出苗受到影响,部分墒情极差的油菜地和小麦地无法播种或出苗,已出苗的已开始枯死。
据对全市各区县27个点的分户调查,除干田受灾较轻以外,其余旱地玉米均受灾严重,减产已成定局。
水稻田受干旱也较为严重。
在调查区域,约95%以上稻田脱水,甚至龟裂。
尤以部分高塝田、望天田、两季田缺水最重,其田内裂口纵横,秧苗长势弱,分蘖较少,部分秧苗已枯死,对夺取高产十分不利。
6月7日晚的一场透雨,旱情虽得以缓解或解除,但水稻、玉米枯死的已无法挽回,未枯死的春玉米大部分已进入生殖生长期,因营养生长严重不足,植株矮小、雌雄花严重不协调,产量的损失已很难挽回,改种补栽迫在眉睫。
二、建议补种秋粮作物——重点突出大豆我市属典型的浅丘地带,水利工程及农田灌溉条件较差,农业上靠天吃饭的成分重。
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已7 / 11是必然。
在大春受灾的情况下,减少灾害损失的办法自然是补种秋粮。
从历年气象资料及种植经验看:我市夏秋季节的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可种植多种作物。
常年种植的有:红苕、洋芋、玉米、大豆、晚稻、再生稻、蔬菜等作物。
其中蔬菜经济效益较高,但市场容量有限,蔬菜储藏加工能力又差,不可能大面积种植。
红苕、洋芋、玉米是常年种植的秋粮作物。
面对今年的旱灾情况,我们召集本所相关栽培专家认真分析研究后认为,在抢种以上秋粮作物的同时,应更加突出大豆。
种植文秘杂烩网大豆投入少、产出较高、种源充足、管理简捷,农民易于接受,推广容易,能有效地弥补大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