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三一模阅读回答问题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2023年市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解析版)
导语
2023年市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卷是徐汇区中学在2023年为初三学生进行的一次语文考试。
本文档将对该试卷的题目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篇文略)
问题1:根据短文,描写村民对大自然的态度。
答:根据短文的描述,村民们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情,他
们对自然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意。
例如,他们决定把大自然的资源保存下来,不过度利用;他们主动参与保护动植物的行动;他们将自然景观作为村庄的宝贵财富,努力保护和传承。
(以下省略若干问题与答案)
第二部分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诗略)
问题1:请解释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表达了秋天天空和水面的颜色融为一体,形成了统一的景象。
这一景象传达了作者对秋天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深深的感动。
(以下省略若干问题与答案)
第三部分写作
请你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1.描述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
2.对最美的童年记忆进行回忆和叙述。
我选:题目1 描述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
(写作篇章略)
总结
本文档对2023年市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卷进行了解析,
包括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等部分的题目解析和问题答案。
此外,还提供了写作部分的选择题目,并给出了一篇描述一次难忘旅行经历的范文。
通过对这一模拟试卷的解析,相信初三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会有所提高。
九年级语文一模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语文一模考试是对学生对于九年级语文学科的综合辨析和应用能力的一次综合考核。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总结一模语文考试的知识点,本文将对一模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全文将从语文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语文的基础知识1. 词语辨析在一模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对词语义项、词义辨析的题目。
为了解决这一类题目的难题,同学们需要掌握词汇的准确意义,特别是同义词、反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区别。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文章来积累词汇量。
2. 成语、熟语九年级语文的一模考试中,对于成语、熟语的应用也是经常涉及到的。
同学们需要熟记一些典型的成语、熟语,并且了解它们的使用场景和典故。
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更灵活地运用这些语言表达方式。
3. 修辞手法在一模的语文考试中,对于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也是需要注意的。
同学们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在阅读理解和写作题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能够提升文章的语言表达效果。
二、阅读理解1. 阅读文章的理解在九年级语文一模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同学们在阅读时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仔细阅读题目,分析文章主旨和细节,把握文章的基本意思。
2. 阅读题的答题技巧除了对文章的理解,同学们还需要掌握一些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例如,对照选项分析,排除无关选项,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等。
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快速地找到正确答案。
三、写作技巧1. 作文结构在九年级语文一模考试中,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同学们需要注意作文结构的合理性,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要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主体要能扎实地论证观点,结尾要有合适的总结和归纳。
2.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尽量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写作时要注意词汇的准确性和用词的多样性。
3. 语言表达的流畅性除了准确性,同学们还应该注重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2022.4一、积累运用(29分)1.(10分)(1)(4分)ài léi 豪漫(2)(2分)D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悦耳,不能用来形容书籍)(3)(2分)填写转折关系的关联词,通顺即可。
如:虽然……但是,尽管……但是。
(4)(2分)C2.(3分)D (《海燕》这篇散文诗中的狂风、雷电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屈原》中的狂风、雷电象征着能变革黑暗现实的伟大力量)3.(8分)⑴杨花落尽子规啼⑵人迹板桥霜⑶君问归期未有期⑷凭君传语报平安⑸毅魄归来日⑹落红不是无情物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8分)(1)(3分)C B A(2)(2分)自在不等同于任意妄为、随心所欲,而是指通过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获得身心的愉悦。
更何况,个人的自在不能损害他人的权益,你这样做,不是真正的自在。
(3)(3分)第一句要采用比喻修辞,第二句要同时包含不舍与祝福两种情感,第三句合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58分)(一)名著阅读(12分)5.(4分)(三本任选一本,理由充分即可)示例1:我会送《昆虫记》给少年鲁迅。
因为少年鲁迅会在百草园中倾听油蛉和蟋蟀们的声音,会逗弄斑蝥,他很喜欢研究昆虫。
而《昆虫记》记录了很多昆虫各种各样的习性,少年鲁迅肯定会很感兴趣。
示例2:我会送《聊斋志异》。
因为少年鲁迅听长妈妈讲述美女蛇的故事时十分入迷,说明作为孩子的他喜欢这些鬼怪故事。
《聊斋志异》就是一本叙述鬼神怪异的书。
内容精彩充实,情节离奇生动,一定会吸引少年鲁迅。
6.(4分)(三人任选一人,理由充分即可)示例1:我想到的是保尔。
保尔最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可以说身体是不完美的。
但即使处于这样悲惨的境地,保尔也没有自暴自弃,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
他的坚强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他是一位英雄。
示例2:我想到的是贝多芬。
贝多芬一生坎坷,后来他的听觉又完全丧失,可以说有着不完美,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依然坚持音乐创作,高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奏出命运的最强音。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两千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就位于禹山南麓,共8座历史建筑群,包括三座汉代庙阙.、禹岳寺塔、少林寺等。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是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今的河南正以自信昂扬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中原文化的丰厚底yùn和中国文化的辉煌xuàn烂。
(1) 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quèzǎiB.quèzǎiC.què zàiD.quē zài(2) 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底yùnxuàn 烂2. 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3. 名著阅读。
(1)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说道:“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请你结合这句话,谈谈对祥子悲剧命运的认识。
(2) 《格列佛游记》运用想象的手法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起到强烈的讽刺效果。
例如:飞岛国国王会将飞岛停在弱国人民的头上;小人国通过绳索跳舞的宫廷游戏选拔官员等。
请从上面两个情节任选其一,分析作者是如何用想象达成讽刺效果的。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所铸,,。
,。
,堪称镇国之宝。
①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最大的青铜器②如此雄浑凝重、纹饰精美的青铜器,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冶铸的最高水平③鼎呈长方形,有双耳,通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④除鼎身四面中央无纹饰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⑤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A. ⑤③④②①B. ⑤③①④②C. ③④①②⑤D. ③①④②⑤5. 为加深同学们对豫剧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学校特邀请河南省豫剧团的著名戏曲演员金老师来校参加本期的“名家讲坛”活动。
西城区2023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题1.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回答问题。
今年是西城区进行初三一模语文试题的重要一年。
本次试题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帮助学校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
以下为2023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阅读七选五文章,回答问题。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大量的信息。
而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处理这些信息呢?以下为推荐阅读的五种科学处理信息的方法:A.筛选信息B.分析信息C.理性对待信息D.获取可靠信息E.加强自我保护二、语文理解题1.细节理解题(1)在西城区2023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中,主要考察了哪些语文知识点?(2)为什么要进行初三一模语文试题?2.推理判断题(1)为什么要科学地处理信息?(2)你认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有何帮助?三、写作题1.请你以《信息处理的艺术》为题,写一篇短文。
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信息处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2)科学处理信息的必要性;(3)以实际案例或建议为支撑,介绍科学处理信息的方法。
【答案】一、阅读题1. 解析:乙题【依据】题目中明确提到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解答】一模卷不一定会提供给考生进行答题。
对于这道题目,考生不需要回答具体的答案,只需明确初三一模语文试题的重要性,并简要说明试题的目的,即可。
2. 解析:乙、丁【依据】题目中明确提到通过“推荐阅读的五种科学处理信息的方法”来回答该问题。
【解答】考生可以简要概括五种方法,并简要说明每种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二、语文理解题1. (1) 解析:【依据】题目中明确提到了“西城区2023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解答】可以列举一些语文知识点,如词语理解、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等。
(2) 解析:【依据】题目中提到了“帮助学校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
【解答】可以阐述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对学校和教师的重要性,如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指导建议等。
一、基础知识(每空1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满志B. 沐浴阳光C. 精卫填海D. 鹿死谁手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平时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
B.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读小说和散文。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
D. 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我们今天的活动取消了。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是谁说的?”他问。
B. “你看过《三国演义》吗?”“当然看过。
”C. “你去哪儿?”“我去图书馆。
”D. “你能帮我一下吗?”“当然可以。
”答案:C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相同的一项是()A. 剪辑拼凑剪裁拼搏B. 拼搏拼命拼凑拼盘C. 剪辑拼凑拼搏拼盘D. 拼搏拼命拼凑剪裁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我们的前程。
B.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如山泉般甘甜。
C. 那座山,仿佛一座巍峨的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
D. 他的笑容,就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B. 她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D. 他的性格很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
答案:D7.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旅行,我增长了许多见识。
B.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
C. 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是老师的辛勤教导的结果。
D. 我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听古典音乐。
答案:C8.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好的是()A. 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深受学生的喜爱。
B.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
C. 她的歌声非常美妙,仿佛天籁之音。
D. 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让我深受触动。
答案:D9. 下列句子中,下列字词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汲取谨慎赏识妥协B. 洒脱呕心沥血谨慎妥协C. 汲取呕心沥血赏识妥协D. 洒脱谨慎赏识妥协答案:A10. 下列句子中,下列词语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
[初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初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带答案(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初三的学生将要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做语文试题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好途径。
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初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初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补出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逝者如斯夫,。
,关山度若飞。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愚以为宫中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有所广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空乏其身。
《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A.慰藉jì 坍塌tān 荣鹰yīng 迷罔wǎngB.骸骨hái 沉缅miǎn 臆测yì 吮吸yǔnC.妖饶ráo 虬须qiú 嗔怒chēn 膝盖 qīD.恻隐cè 孱弱chán 打鼾hān 默契qì3.下列加点成语可用括号内成语替换 3.下列加点成语可用括号内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A.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
B.如果这是一条健康的狼,那么,他觉得倒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是,一想到自己要喂到这么一只令人作呕、只剩下一口气的狼的胃里,他就觉得非常厌恶。
他就是这样吹毛求疵。
C.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或是指导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且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D.闻一多先生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4.根据语境,续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内容贴切的一段话。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
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 ,。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1.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塞下秋来风景异, ______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 《武陵春》 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李清照《武 陵春》)(3)过尽千帆皆不是, ______,______ 。
(温庭筠《望江南》)(4)《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
”与《出师表》中的______, 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窗外,阳光挑逗得厉害。
呼啸了一夜的怪诞的狂风,已悄然隐退。
午后的居民小区,安 安分分的, 在蓝天下静默。
②只有楼下的绿植,蓬蓬勃勃的, 享受着阳光的温润,(bá) 节生长。
(ji āo ) _____羞的 海棠,粉面含春, 浅笑嫣然。
月季独影自怜,守着“花中皇后”的桂冠,无论在哪个季节, 都不曾 (dài ) _____慢自己的容颜。
腊梅依然低调,淡黄的花朵,小巧玲珑,斜倚着树枝, 脉脉含香。
还有几树美丽异木棉,擎着满枝艳红,妖妖娆娆的, 恣肆了一个冬天。
③有人在绕着绿化园跑步。
戴着口罩,穿着软底的鞋,听不见半点声响。
一圈,又一圈, 速度很慢,却始终保持奔跑的(z ī) _____势。
待慢慢停下脚步,他拾起路边的落叶,轻轻掷 于园内。
再抚弄每一株小树,与每一片花瓣交流,爱怜,慈祥。
④有行人和车辆进入小区,都规规矩矩的,不再把喇叭摁到山响,不再形色匆匆,横冲直 (zhuàng ) _____,没有了往日的吵闹和喧哗。
⑤疯闹的那群平日里熊孩子, 这段时间也没了踪影。
偶尔,会在微风轻漾中,有读书声或 弹奏声传来, 闪烁,缥 (miǎo ) _____。
⑥小区门口,几位昼夜值勤的门卫大爷,出入登记,测量体温, 消毒洒扫,有条不紊。
⑦怅然,为阳光下的万籁俱寂。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bá) ______ 节生长② (ji āo ) ______ 羞③ (dài ) ______ 慢④缥 (miǎo ) ______⑤ (z ī) ______ 势⑥横冲直 (zhuàng ) ______(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021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一)语文参考答案1.默写古诗词(10分)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八百里分麾下炙似曾相识燕归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亵渎雾霭矫揉造作颠沛流离(4分)3.A(3分)4.B(3分)5.示例:①从“李兰娟少年求学经历”角度,发起“面对困难,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的倡议;②从“李兰娟少年时‘很想读书’,后来事业有成”角度,发起“立志苦读,早日成才”的倡议;③从“性格坚毅的李兰娟又回到了学校,读完了初中”角度,发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倡议;④从“面对‘非典’(SARS)爆发,李兰娟迅速行动,有效控制浙江的疫情”角度,发起“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倡议;⑤从“李兰娟的实验室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等科学贡献,发起“努力学习,用知识报国”的倡议。
(共4分,结合内容2分,倡议2分,言之成理即可。
)6.整齐的样子交错相通都(3分)7.(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2分)(2)(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以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2分)8.C(3分)9.B(3分)10.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3分)11.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无偿还他衣物;从他人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
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习。
(3分,言之有理即可)12.A(3分)13.D(3分)14.早期鱼类眼睛的变化,比它们长出能上岸的四肢更早;更大的眼睛和更好的视力使早期脊椎动物在陆地上更容易捕食;眼睛看到的陆地丰美食物,产生的强大诱惑力促使鱼类登陆。
(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15.(4分)(1)二宝朗诵写爷爷战斗故事的获奖作文(2)自信、乐观(3)二宝边说书讲故事边提高技艺,生意不断(4)期待、开心16.(4分)乐观豁达:二宝辍学后能够将机器的嘈杂看成是优美的旋律;热心无私:帮助生产队搞水利基本建设,亲自上山选石;精益求精,技艺高超:设计典雅,雕刻精美,将古典小说里的东西雕刻出来;热爱学习,上进要强:收集阅读古典小说。
2024黄浦初三一模语文
2024年黄浦初三一模语文考试试卷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中国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历史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以东汉末年末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为背景,描写了三国鼎立时期各个英雄人物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冲突和个人恩怨。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这部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原因是什么?
2.《三国演义》的背景是什么?它主要描写了哪个时期的历史?
3.《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主要描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二、作文
请根据以下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我的家乡》
家乡是每个人的根,它承载着我们的记忆,是我们成长的土壤。
请你以《我的家乡》为题,描述一下你的家乡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和你对家乡的感情。
以上是2024年黄浦初三一模语文考试的试卷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认真答题,祝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十八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20分)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ㅤㅤ2022年《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
节目组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kǎi mó)等在各个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奋斗者,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
奋斗者们的丰功伟迹,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拼搏。
ㅤㅤ这堂课独辟蹊径,采用了“实景课堂”的形式,将课堂设在秀丽山川、田间地头、科考一线……让同学们仿佛置身祖国广茂大地,领略河山的壮丽,汲取..生命的养料,感悟奋斗的真谛,真切感受祖国的命运与自己休戚相关。
“九万里风鹏正举”,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
让我们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吧!(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kǎi mó)②汲取..(2)上面文段中画线的词语有错别字,请用正楷字体把正确的词语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①“丰功伟迹”应写为:②“广茂”应写为:2.(6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十五从军征》中描写老兵出门张望与老泪纵横这一细节的诗句是:,。
(2)历经磨难不颓丧,身处逆境需旷达。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对人事与自然做哲理性思考,展示出乐观旷达的情怀;《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
(3)青少年应有英雄情怀。
什么是英雄情怀?那是孟子在面对“生”与“义”的选择时坚守“二者不可得兼,”的浩然正气;那是诸葛亮出征前“,远小人”的拳拳忠告。
3.(4分)春节以来,我们举全国之力应对疫情,这是一次人类与新冠病毒的对决,堪比战争。
小语在浏览新闻时,发现有的媒体用“狙击战”,有的媒体用“阻击战”,小语不知道哪个正确。
请你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帮她解惑。
强信心,鼓士气!信心百倍打赢防疫阻击战!腾讯新闻一条心一个目标,打赢防疫狙击战!澎湃新闻《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狙击】jūjī埋伏在隐秘地点伺机偷袭敌人:~手【阻击】zǔjī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敌人4.(6分)欣赏这幅书法作品,回答后面的问题。
九年级一模语文知识点总结在九年级一模考试中,语文内容范围广泛,涉及了多个知识点。
以下是对九年级一模语文知识点的总结:篇章阅读在篇章阅读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章结构的理解以及对于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的把握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并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一模中的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古代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古代文言文的词句用法,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并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段落。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学生需要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并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作文作文是九年级一模中的重点部分。
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作文内容要求完整、连贯,结构合理,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写作时,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词汇来提升作文的表现力。
词语积累与运用学生需要掌握九年级课本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其意义和用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写作和阅读中。
同时,也需要通过阅读来积累更多词汇,提升自己的词汇量和运用能力。
语法知识运用语法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九年级语法知识点,如代词、动词时态、语态、虚拟语气等。
在写作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语法知识,以确保语句通顺、准确。
古诗文鉴赏学生需要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抒情和修辞手法,能够分析古诗文的结构和意义,并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方法,并能够在作文和阅读中恰当地使用。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九年级一模中的重点考察内容,包括篇章阅读和短文阅读。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对文章的理解,理解文章的结构、主旨、观点等,并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扩大阅读视野等。
可以多读各类文章,积累阅读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阅读能力。
本次语文中考试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和综合运用。
以下是各部分的解析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汉字、词语、成语、语法等方面的掌握。
题型包括填空、选择、改错等。
1. 填空题例题: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B. 红颜薄命,花开花落。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答案:A解析:A项中的“灼灼”是正确的,表示花光明亮的样子;B项中的“薄命”应为“薄命”,表示命运不好;C项中的“得意”应为“得意”,表示心情愉悦;D项中的“一时”应为“一时”,表示短暂的时光。
2. 选择题例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本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尤其是年轻人。
D.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答案:C解析:A项中的“勇于面对困难”应改为“勇于面对困难,才能取得成功”;B项中的“不仅……而且……”应改为“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C项没有语病;D项中的“一边……一边……”应改为“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1. 选择题例题:下列关于《荷塘月色》的表述,正确的是()A.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
B. 《荷塘月色》主要描写了荷塘的美景。
C. 《荷塘月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以上都是。
答案:D解析:A项正确,因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B项正确,因为《荷塘月色》主要描写了荷塘的美景;C项正确,因为《荷塘月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简答题例题:请简要概括《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
答案:《荷塘月色》主要描写了荷塘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论述题例题:结合《荷塘月色》,谈谈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理解。
最新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2020年部编版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一霎.(shà)狭隘.(yì)杳.无音讯(yǎo)殚.精竭虑(dān)B.菜畦.(qí)咽.喉(yān)深恶.痛疾(wù)潜.滋暗长(qiǎn)C.烂.漫(làn)狼藉.(jí)羽扇纶.巾(guān)恹恹..欲睡(yān)D.鲜腴.(yú)歼.灭(qiān)喏.喏连声(rě)面面相觑.(qù)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屏嶂峭壁不可捉摸酣然入梦B. 高粱召唤苛捐杂锐寒气逼人C. 绯红呜呼成群结对油光可鉴D. 隧洞绰号伤痕累累取义成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B.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自己的小学班主任。
C.电视剧《破冰行动》主要讲述了警察剿灭“第一毒村”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D.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
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棋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5.(抗击疫情)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诸多免疫功能都会有所降低。
②与此同时,不少老人还有着多病共存一身的现象,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③如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都存在下降趋势④随着疫情的深入发张,我们要加强对老年人中“特殊人群”的重点保护。
2023北京东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世界上最重的水果是南瓜,它重达300公斤。
无论长在哪个角落,没有能承受得住它的墙壁——它太沉重了。
然而,尽管有这样一个水果,孩子们通常喜欢种植南瓜。
在花园里种植南瓜,你必须小心地选择位置,给它们足够的土壤、日光和水。
孩子们非常激动地观察南瓜的成长过程,期待收获一颗巨大的南瓜。
尽管过程并不容易,但他们愿意付出努力。
1. 为什么没有墙体能承受得住南瓜?- 南瓜太沉重了。
2. 在花园里种植南瓜需要注意什么?- 选择合适的位置,提供足够的土壤、日光和水。
3. 为什么孩子们愿意付出努力种植南瓜?- 他们期待收获一颗巨大的南瓜。
(2)寒假到了,机敏的小明办了份兼职,在新华书店当学习辅导员。
他的任务是负责帮助学生查找参考书、辅导作业和解答问题。
小明工作地点是位于书店院子里的亭子里。
寒假里,小明接待了很多前来购书、咨询的学生,并帮助他们解答问题。
付出的努力有了收获,小明不仅在寒假里学到了很多知识,还结交了许多朋友。
4. 小明在寒假里做的兼职是什么?- 在新华书店当学习辅导员。
5. 小明工作的地点在哪里?- 位于书店院子里的亭子里。
6. 小明通过兼职做到了什么?- 在寒假里学到了很多知识,结交了许多朋友。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运用请根据所给句子意思和音标填写单词。
1. Yesterday was my sister's (birthday) and we celebrated with a big party.2. The (fabulous) news is that we won the lottery!3. I want to (apologize) for my late arrival to the meeting.4. It was a (terrible) experience to get lost in the forest at night.5. The bright stars illuminate the (silent) night sky.6. The endangered species need our (protection) to survive.第三部分阅读表达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 阅读回答问题。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3月16日上午,以“盛迎桃花会共享新未来”为主题的金东区第十三届醉美桃花节在源东乡开幕。
在万亩花海中,来自各地的游客lǎn 尽美景、拥抱春天。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显明宣布开幕,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赵红梅出席。
金东区委书记黄国钧致辞。
……黄国钧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金义新区发展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zhōng心感谢。
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的民生福祉。
近年来,新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共同富yù先行,全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正以“整体大美、新区气质”为底色,大笔墨绘就“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lǎn尽②zhōng心③富yù(2) 填入文中□内最合适的一项是A.惠B.慧(3)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字。
2. 醉美桃花节上,有“吟花诗”的活动,请你参与。
(1) 请写出包含“花”名的诗句。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③,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2) 请根据要求,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一切景语皆情语。
陆游《游山西村》中表现正在迷惘之际,突然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兴奋之状喜形于色的诗句是④,;杜甫《春望》中以乐景现哀情,浓聚着作者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的诗句是⑤,;“不在其位,亦谋其政”,激励着许多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诗句是⑥,(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 世上女子宛如花,幽幽花语藏心间。
人们常用花来形容女性,假如让你从以下花中挑选一种送给简•爱,你会选择哪种花?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
A.向日葵B.樱花C.桃花D.莲花4. 阅读回答问题。
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迸溅(bèng)C. 应届(yīng)D. 箴言(zhē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这次考试。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成绩就像火箭一样,一飞冲天。
D. 以上都是。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花飞了。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以上都是。
D. 以上都不是。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做法吗?C.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工作吗?D. 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
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作者是。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中的诗句。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
10.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中的诗句。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金黄的稻谷,沉甸甸的果实,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
然而,秋天也是一个让人怀念的季节。
每当秋风起,落叶飘,我们总会想起那些逝去的日子,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人。
问题:11. 文章中提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么文中提到的“收获”具体指的是什么?12. 为什么说秋天是一个让人怀念的季节?13. 文章最后提到“那些逝去的日子,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人”,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作文(共15分)14.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阅读回答问题要加强从原文提取关键词、句的意识。
记叙文中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心理感受等多数答案是原文的词。
第二题人物形象的概括思考角度:1、人物自身: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2、从事件:怎样叙述细致——说出特点。
两个角度需答准、答全。
第三题,一般三类试题:一、写法二、从内容理解主题三、感悟启示。
一、写法:如西城一模:“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无形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
”答案:答案示例一:母爱凝聚在荠菜上。
在跟母亲去挖荠菜的劳动中,母亲的夸赞和奖赏,令我陶醉;母爱浓缩在海带排骨汤中,这道融化着母爱的家常菜,滋补了我的身体,留下了独特的口味,让我感受到了细致入微带来的幸福。
母爱呈现在别离中,我每次离家,母亲靠吃催眠药入睡,让我痛心。
作者是借物传情把无微不至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
(分析角度:借物抒情,回答思路:先根据内容举例,物:荠菜、排骨汤等,情:夸赞和奖赏,令我陶醉,滋补了我的身体。
再总结写法)答案示例二:作者通过娓娓的叙事把无微不至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
作者先写跟母亲去紫金山麓挖荠菜,得到母亲的夸赞和奖赏,令“我”陶醉。
再写母亲给“我”炖海带排骨汤,这道融化着母爱的家常菜,滋补着“我”的成长,让“我”体验到母爱的珍贵无价。
然后写“我”每次离家,母亲靠吃催眠药入睡,表现出了母亲与儿子离别的不舍之情。
(分析角度:1、总说:
通过叙事写母爱2、分说举例)丰台一模:“说说金手表在母亲心中有着怎样的分量,并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是如何写出这种分量的。
”答案示例:示例一:金手表对母亲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
(2分)从事件上分析,本文讲述了母亲与金手表的几件事——展示金手表、送金手表、珍藏金手表,如展示金手表时母亲那小心翼翼的样子,郑重其事的态度,这些都体现了母亲对金手表的珍爱,进而体现了金手表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
(共7分。
事件2分,分析2分,表达1分)示例二:金手表对母亲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
(2分)从手法上分析,本文运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写到母亲展示金手表时那小心翼翼的样子,郑重其事的态度,侧面写到母亲去世时“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的状态,这些都体现了母亲对金手表的珍爱,进而体现了金手表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
(共7分。
手法2分,分析2分,表达1分)大兴一模"本文是如何通过“白蔷薇”赞美石评梅和文中的“他”的?" 示例:本文写了陶然亭公园内白蔷薇的娇嫩洁净、清新淡雅以及石评梅墓的白蔷薇的高贵而寂寞,衬托了石评梅那早逝生命的冰清玉洁、侠骨柔肠和渴望世界洁净的高尚品质。
运用语言、行动等描写方法,描述“他”为石评梅墓送来白蔷薇并要坚持每年来送花的事,赞美了“他”有着美好的梦和纯洁的心
灵,有着执着与真诚。
(共7分。
方法:衬托、语言动作描写。
结合内容、作出分析各2分;语言1分)以上是从写法分析:叙事、描写、衬托、借物抒情。
表述时共性:先表态用了什么写法,再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二、从内容理解主题。
昌平一模: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⑿段中加点字“生活的美”的理解。
"答案示例:“生活的美”,美在普通:木鱼仅仅是老人劳苦生活的工具,谋生的方式;美在善良:老人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讯号“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体现了老人对入夜熟睡人的体贴与尊重,对迟睡者的理解与关怀,充满着人性的善良之美。
美在勤劳:三十年不变的木鱼声,充满着勤劳之美。
(分析答案:第一步,赞木鱼美:木鱼仅仅是老人劳苦生活的工具,谋生的方式第二步,赞敲木鱼、卖馄饨的老人)三、感悟启示。
石景山“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①身患重病的母亲,一直热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现母亲对儿子细腻的呵护和关爱,从中“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②母亲病逝后,“我”终于在“看花”时,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领悟到人要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道理。
评分:共7分。
围绕“看花”1分;分析出两个要点4分,其中每个要点结合文章内容1分,点明作者感悟1分;语言表达2分。
海淀一模:“作者在结尾写道:“她所自然流露出来的思维和行为,应是她心中最
坚实的内核与底蕴。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示例:母亲初醒时固执地复述“妈妈来了”;惭愧自己给护士带来麻烦;静静忍受病痛;听到乐曲声说“春天来了”;途经花园感慨生活多彩并露出灿烂笑容。
这些都是母亲在理智思维尚未健全状态下的行为,自然流露出母爱,体现出她天性中纯真善良、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态度,这就是她心中最坚实的内核与底蕴。
(共7分。
举例3分;分析3分拆分原句,分别分析;语言表达1分)通州:“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解说通过蚊帐传给子孙的爱为什么是“含笑而略带酸楚”的,答案:这种爱“含笑而略带酸楚”是因为首先姥姥勤勉,尽其所能,竭尽所有,教人输人不能输阵;妈妈辗转勤勉不停劳作,贫穷但体面;我勤扒苦做,让人生丰盛富饶。
从中我感悟到,贫穷并不可耻,要努力面对贫穷;困难并不可怕,要敢于正视困难,改变困境,活出面子和尊严。
(共7分。
“原因”写出3点,每点1分;“感悟”写出2点,每点1分;语言表达2分,此题提醒:所答是所问,注意顺序,表述语:问为什么,答因为--;问感悟,答从中我感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