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2018届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2课时测量电阻的阻值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22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公式: I = U R R=U IU=IR U ——电压——伏特(V );R ——电阻——欧姆(Ω);I ——电流——安培(A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U I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
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R=U I【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U I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U I,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注意事项】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知识网络构建2,,,,(:,):::1R I U U I R U U I =U =IR R R I I U R U R I R =R R ⎧⎨⎩=⎧=⎪⎪⎪⎨⎪⎪⎪⎩+++一定时与成正比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定时与成反比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变形式成立条件:、、是同一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原理电路图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步骤应用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串、并联电定律电阻姆路的欧121111n n R R R R R ⎧⎪⎪⎪⎪⎪⎨⎪⎪⎧⎪⎧⎪⎪⎪⎪⎪⎪⎪⎪⎪⎪⎪⎨⎪⎨⎪=+++⎪⎪⎩⎪⎪⎪⎪⎪⎪⎪⎪⎩⎪⎪⎪⎩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知识能力解读(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即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一定;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一定。
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应注意: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能说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因为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4.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应注意: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也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同样也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导体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5.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2)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选择接线柱接人电路;(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接人电路的阻值最大的那一端;(4)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要合适;(5)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6)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时,应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变化(如:0.6 V 、1.2 V 、1.8 V 、2.4 V)。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真题体验把脉中考考点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2017·襄阳中考)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通过某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A图中,电压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错误;B图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表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正确;C、D图中,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均错误。
2.(2017·自贡中考)小芳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1)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但稍作思考之后,就将电路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
她这样改进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她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1所示。
表1(2)小芳分析表1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
你认为小芳每次改变电阻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 。
(4)正确操作实验后,小芳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中,请分析表2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2【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的探究实验。
(1)实验中需要控制电压不变,探究不同阻值下电流的变化情况,所以需要改变阻值,把定值电阻换成电阻箱,可以在不拆卸电路更换电阻的情况下改变阻值,也就是便于改变导体的电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知识网络构建2,,,,(:,):::1R I U U I R U U I =U =IR R R I I U R U R I R =R R ⎧⎨⎩=⎧=⎪⎪⎪⎨⎪⎪⎪⎩+++一定时与成正比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定时与成反比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变形式成立条件:、、是同一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原理电路图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步骤应用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串、并联电定律电阻姆路的欧121111n n R R R R R ⎧⎪⎪⎪⎪⎪⎨⎪⎪⎧⎪⎧⎪⎪⎪⎪⎪⎪⎪⎪⎪⎪⎪⎨⎪⎨⎪=+++⎪⎪⎩⎪⎪⎪⎪⎪⎪⎪⎪⎩⎪⎪⎪⎩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知识能力解读(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即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一定;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一定。
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应注意: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能说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因为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4.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应注意: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也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同样也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导体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5.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2)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选择接线柱接人电路;(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接人电路的阻值最大的那一端;(4)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要合适;(5)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6)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时,应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变化(如:0.6 V 、1.2 V 、1.8 V 、2.4 V)。
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教案篇数课题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一)授课日期布置作业【复习计划】欧姆定律是研究电路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也是是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课标对欧姆定律这部分的要求是:理解欧姆定律,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发现,中考中对学生的两个方面的能力考察明显增加。
一个是对电路图的识别,这个也是学生在初三涉及电学知识时候感到最头疼的地方,教师要在平时的电学题目分析过程中慢慢的引导学生去正确的分析电路,所以在复习欧姆定律时候也不要忽视这一点;二是对欧姆定律的计算方面有所加强,并且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题目,针对这一点,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各种类型的题目,了解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教学目标】1、电路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或导体的电阻的关系。
判断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改变时,导体电阻是否变化。
2、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
如:⑴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大小⑵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的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来求电路中的比值大小问题;⑶分析当电路组成发生变化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或计算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计算在不损坏电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等。
3、实验能力:⑴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得出结论;⑵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会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等;⑶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生电路故障的原因;【重点难点】重点: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利用欧姆定律的简单的计算;3、欧姆定律的应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串、并联的分压分流问题;动态电路的取值问题;电路故障的原因问题。
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一、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师讲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开始复习欧姆定律知识,首先我们从引出欧姆定律的两个实验开始复习。
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欧姆定律(二)》教学设计【考点扫描】1、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了解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3、会识别和设计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知道相关的图像。
5、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电路的计算。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教学难点】欧姆定律【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整理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_______,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
2.公式:_______式中单位:I→_______;U→_______;R→_______。
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_______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_______。
4.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_______,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_______。
(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_______。
(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_______。
(U=IR)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①电流:_______(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_______(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_______(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_______④分压作用 U1:U2=_______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①电流:_______(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_______(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______________④分流作用:______________二、讲练平台例题1:(2018广东省,第18题)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Ⅴ),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Ω2A”、“50Ω1A”),导线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