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343.94 KB
- 文档页数:7
198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一、填空(共20分,每一空格1分)1.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党的“十二大”确定,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3.我国领导人于1982年12月20日至1983年1月17日访问了非洲十一国;于1983年5月5日至15日访问了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4.今年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内容,除了原有的“五讲四美”外,增加了“三热爱",即热爱、热爱、热爱 .5.我国新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的、以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6.所谓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说;其二是说.7.马克思主义的从,到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致的.8.辩证的否定不仅是事物的环节,同时也是事物的环节。
9.调节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遵守以为主、为辅的原则。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和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
二、改错(把下列各小题中错误的地方划线标出,并把正确的内容填写上去。
共10分,每一小题2分)1.一方面,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另一方面,哲学又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
2.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3.人不能任意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能够改造规律.4.任何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只有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5.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化大生产。
三、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中有哪些作用?(5分)四、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以及掌握这一原理的重要指导意义。
(6分)五、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比例关系原则是什么?简述这些原则怎样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5分)六、“屹立在我国西南边疆的喜马拉雅山是完全不动的。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样卷(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规定的。
蘑菇房(右图)是云南红河州元阳梯田哈尼族人民的传统住宅。
蘑菇房,顾名思义,就是住房状如蘑菇。
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存的蘑菇房已所剩无几。
结合所学知识完毕1~2题。
1.蘑菇房最大的价值体现在()A.驱蚊避虫B.防水挡土C.冬暖夏凉D.晾晒稻草2.近年来蘑菇房逐渐减少的重要因素是()A.村民大多搬迁 B.生产方式改变C.气候逐渐变化D.建筑材料昂贵“百度迁徙”运用百度地图LBS开放平台、百度天眼,对其拥有的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采用创新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在业界初次实现了全程、动态、即时,直观地展现中国春节前后人口大迁徙的轨迹与特性。
百度迁徙3.0上线了最新的规模指数功能,用于反映迁入或迁出人口规模,指数越高表白迁徙人口越多,下图是2023年和2023年春运期间武汉迁出与迁入规模指数比较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毕3~4题。
3.导致2023年和2023年春运期间武汉迁出与迁入规模指数差异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B.文化C.政策D.气候4.监测人口出入、分析和判断人口流动可认为春运调度提供有力的依据。
其中,分析和判断人口流动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数字城市最近,海洋科学家在格陵兰岛沿海的航线上测量海水流动的速率,发现这里水流汹涌,巨大的海水从海底峭壁倾泻而下,形成了一条海底瀑布。
198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这份试题共九道大题,满分120分)一.(本题满分10分)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圆括号内每一个小题:选对的得2分;不选,选错或者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都写在圆括号内),一律得0分1.两条异面直线,指的是 ( D ) (A )在空间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B )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C )某一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外的一条直线(D )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2.方程x 2-y 2=0表示的图形是 ( A ) (A )两条相交直线 (B )两条平行直线 (C )两条重合直线 (D )一个点3.三个数a ,b ,c 不全为零的充要条件是 ( D ) (A )a ,b ,c 都不是零 (B )a ,b ,c 中最多有一个是零 (C )a ,b ,c 中只有一个是零(D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是零4.设,34π=α则)arccos(cos α的值是 ( C ) (A )34π (B )32π- (C )32π (D )3π5.3.0222,3.0log ,3.0这三个数之间的大小顺序是 ( C ) (A )3.0log 23.023.02<< (B )3.02223.0log 3.0<< (C )3.02223.03.0log << (D )23.023.023.0log <<二.(本题满分12分)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个方程,x y -=y x -=的图形,并写出它们交点的坐标2.在极坐标系内,方程θ=ρcos 5表示什么曲线?画出它的图形解:1.图形如左图所示 交点坐标是:O (0,0),P (1,-1) 2.曲线名称是:圆图形如右所示三.(本题满分12分) 1.已知x e y x 2sin -=,求微分dy2.一个小组共有10名同学,其中4名是女同学,6名是男同学小组内选出3名代表,其中至少有1名女同学,求一共有多少种选法解:1.dx x e x e dx x e dy x x x ]2sin )()2(sin [)2sin ('+'='=---.)2sin 2cos 2()2sin 2cos 2(dx x x e dx x e x e x x x -=-=---2.)(1003416242614种=+⋅+⋅C C C C C 或:)(1002012036310种=-=-C C 四.(本题满分12分) 计算行列式(要求结果最简):YXϕϕϕβϕ-ββαϕ+ααcos 2cos sin sin )sin(cos cos )cos(sin解:把第一列乘以ϕsin 加到第2列上,再把第三列乘以)cos (ϕ-加到第2列上,得0cos 0sin sin 0cos cos 0sin cos 2cos 2cos sin sin )sin()sin(cos cos )cos()cos(sin =ϕϕββαα=ϕϕ-ϕϕβϕ-β-ϕ-ββαϕ+α-ϕ+αα=原式五.(本题满分15分)1.证明:对于任意实数t ,复数i t t z |sin ||cos |+=的模||z r = 适合42≤r2.当实数t 取什么值时,复数i t t z |sin ||cos |+=的幅角主值θ适合40π≤θ≤? 1.证:复数i t t z |sin ||cos |+=(其中t 是实数)的模||z r =为.|sin ||cos |)|sin |()|cos |(22t t t t r +=+=要证对任意实数t ,有42≤r ,只要证对任意实数t ,2|sin ||cos |≤+t t 成立对任意实数t ,因为1|sin ||cos |22=+t t ,所以可令|,sin |sin |,cos |cos t t =ϕ=ϕ且)2,0(π∈ϕ,于是.2)4sin(2sin cos |sin ||cos |≤π+ϕ=ϕ+ϕ=+t t2.因为复数i t t z |sin ||cos |+=的实部与虚部都是非负数,所以z 的幅角主值θ一定适合20≤θ≤从而.1040≤θ≤⇔π≤θ≤tg 显然||≠=z r 因为.111||010,|||cos ||sin |≤≤-⇔≤θ≤⇔≤θ≤==θtgt tg tg tgt t t tg 所以由于).(4411,,22为任意整数的解是因此并且它的周期是内是增函数在k k t k tgt t tgt y π+π≤≤π-π≤≤-ππ<<π-= 这就是所求的实数t 的取值范围六.(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三棱锥S-ABC 中,S 在底面上的射影N 位于底面的高CD 上;M 是侧棱SC 上的一点,使截面MAB 与底面所成的角等 于∠NSC ,求证SC 垂直于截面MAB证:因为SN 是底面的垂线,NC 是斜线SC 在底面上的射影,AB ⊥NC ,所以AB ⊥SC (三垂线定理) 连结DM 因为AB ⊥DC ,AB ⊥SC ,所以AB 垂直于DC 和SC 所决定的平面又因DM 在这个平面内,所以AB ⊥DM∴∠MDC 是截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MDC=∠NSC在△MDC 和△NSC 中,因为∠MDC=∠NSC ,∠DCS 是公共角, 所以∠DMC=∠SNC=900从而DM ⊥SC 从AB ⊥SC ,DM ⊥SC ,可知SC ⊥截面MAB七.(本题满分16分)如图,已知椭圆长轴|A 1A 2|=6,焦距|F 1F 2|=24,过椭圆焦点F 1作一直线,交椭圆于两点M ,N 设∠F 2F 1M=α(0≤α<π)当α取什么值时,|MN|等于椭圆短轴的长?SM P C A N D B解一:以椭圆焦点F 1为极点,以F 1为起点并过F 2的射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由已知条件可知椭圆长半轴a=3,半焦距c=22,短半轴b=1,离心率e=322,中心到准线距离=429, 焦点到准线距离p=42.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θ-=θ-=ρcos 2231cos 1e ep .2cos 896||,cos 2231||.cos 2231||2212211=α-=ρ+ρ=α+=ρ=α-=ρ=∴MN N F M F解得.656.22cos π=απ=α∴±=α或 以上解方程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 所以当6π=α或65π=α时,|MN|等于短轴的长解二: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F 1F 2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由已知条件知,椭圆的方程为.1922=+y xMN 所在直线方程为)()22(α=+=tg k x k y 其中解方程组⎪⎩⎪⎨⎧+==+)22(1922x k y y x消去y 得0)18(9236)91(2222=-+++k x k x k .Y Xα+α+=++=++++=-+-=22222222222122191669166)91()1(36)1(36)()(||tg tg k k k k k k y y x x MN下同解法一解三:建立坐标系得椭圆如解二, MN 所在直线的参数方程为)(sin cos 22是参数t t y t x ⎩⎨⎧α=α+-=代入椭圆方程得 .01)cos 24()sin 9(cos 222=-α-α+αt t设t 1,t 2是方程两根,则由韦达定理,.sin 9cos 64)(||||.sin 9cos 1,sin 9cos cos 2422212212122212221α+α=-+=-=α+α-=α+αα=+t t t t t t MN t t t t下同解一解四:设|F 1M|=x ,则|F 2M|=6-x |F 1F 2|=24,∠F 2F 1M=α在△M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得13cos 22,cos 28)24()6(222=+-αα-+=-x x x x xα-=cos 2231x同理,设|F 1N|=y ,则|F 2N|=6-y 在△F 1F 2N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896cos 2231cos 2231||,cos 2231,1cos 223).cos(28)24()6(2222α-=α++α-=α+==α+α-π-+=-MN y y y y y y下同解一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a 1=b(b ≠0),它的前n 项的和S n =a 1+a 2+…+a n (n ≥1),并且S 1,S 2,S n ,…是一个等比数列,其公比为p (p ≠0且|p|<1)1.证明:a 2,a 3,a 3,…a n ,…(即{a n }从第二项起)是一个等比数列2.设W n =a 1S 1+a 2S 2+a 3S 3+…+a n S n (n ≥1),求n n W ∞→lim(用b,p 表示)1.证:由已知条件得S 1=a 1=b.S n =S 1p n-1=bp n-1(n ≥1)因为当n ≥2时,S n =a 1+a 2+…+a n-1+a n =S n-1+a n ,所以 a n =S n -S n-1=bp n-2(p-1)(n ≥2)从而),2()1()1(211≥=--=--+n p p bp p bp a a n n n n 因此a 2,a 3,a 3,…a n ,…是一个公比为p 的等比数列2.解:当n ≥2时,,)1()1(212111p bpp bp bp p bp S a S a n n n n n n n n =--=---++ 且由已知条件可知p 2<1,因此数列a 1S 1,a 2S 2,a 3S 3,…a n S n …是公比为p 2<1的无穷等比数列于是.11)1(1)(lim 2222223322p p b pp p b p S a S a S a S a n n n +-=--=-=+++∞→ 从而)(lim lim )(lim lim 332211332211n n n n n n n n n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W ++++=++++=∞→∞→∞→∞→.11222pb p p b b +=+-=1.已知a,b 为实数,并且e<a<b ,其中e 是自然对数的底,证明a b >b a . 2.如果正实数a,b 满足a b =b a .且a<1,证明a=b1.证:当e<a<b 时, 要证a b >b a , 只要证blna>alnb,即只要证b ba a ln ln >考虑函数0(ln +∞<<=x xxy 因为但e x >时,,0ln 12<-='xx y 所以函数),(ln +∞=e x xy 在内是减函数因为e<a<b ,所以bba a ln ln >,即得a b >b a 2.证一:由a b =b a ,得blna=alnb ,从而ba a ln =考虑函数)0(ln +∞<<=x xxy ,它的导数是.ln 12x x y -='因为在(0,1)内0)(>'x f ,所以f(x)在(0,1)内是增函数由于0<a<1,b>0,所以a b <1,从而b a =a b <1.由b a <1及a>0,可推出b<1.由0<a<1,0<b<1,假如b a ≠,则根据f(x)在(0,1)内是增函数,得)()(b f a f ≠,即bba a ln ln ≠,从而a b b a ≠这与a b =b a 矛盾 所以a=b证二:因为0<a<1,a b =b a ,所以,log log b a a b a a =即aba log =假如a<b ,则1>ab,但因a<1,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得b abb a b a b a a a a log ,log ,1log log =>=<这与从而矛盾所以a 不能小于b假如a>b ,则1<a b ,而1log >b a ,这也与b ab a log =矛盾所以a 不能大于b 因此a=b证三:假如a<b ,则可设ε+=a b ,其中ε>0由于0<a<1,ε>0,根据幂函数或指数函数的性质,得1<εa 和1)1(>ε+a a, 所以 ,)(,)1(,)1(a a a a a a a a aa a a a a ε+<ε+<ε+<ε+εε 即ab <b a .这与a b =b a 矛盾所以a 不能小于b假如b<a ,则b<a<1,可设a=b+ε,其中ε>0,同上可证得a b <b a .这于a b =b a 矛盾a 不能大于b因此a=b。
198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一、填空题:(本题共12分)1.一般说来,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和2.组成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约有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3.细胞学说是两位德国科学家和创立的。
4.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是5.在光合作用的反应(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中,叶绿体可以利用光能合成一种含有高能量的有机化合物。
这种有机化合物是 ,简称。
6.每种生物能够基本上保持稳定,而又能向前发展的原因,是生物都有和的特性。
7.通过信息RNA的密码,决定了的特异性,从而决定了生物的各种。
8.在土壤中经常供给硝酸钾(KN03)时,植物吸收比多,土壤就逐渐9.人有不同的血型,在输血时,应以输血为原则。
否则,输血后会使红细胞。
10.饭后立即从事剧烈运动对有抑制作用。
因为二、填图与实验(本题共8分)1.填图根据图上标出的数码部位,在下面相应的数码后,写出其名称。
第一图:1.2.3.4.5.第二图:1. 2. 3.2.实验(1)怎样用已固定的葱根尖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怎样进行脊蛙反射时的测定?三、名词解释(本题共8分)1.自养型2.同源器官(举例)3.食物链(举例)4.胰岛(包括功能)四、问答题(本题10分)试详述人体内的全部细胞怎样获得营养物质。
五、问答题〈本题12分〉玉米中,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
常态叶(A)对皱叶(a)是显性。
让纯合体的高茎常态叶玉米(DDAA)和矮茎皱叶玉米(ddaa)的杂交,子一代是高茎常态叶。
用子一代和双隐性亲本矮茎皱叶(ddaa)测交,测交后代是:高茎常态叶83株,矮茎皱叶81株,高茎皱叶19株,矮茎常态叶17株。
请回答:1.以亲代、子一代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绘出能表示上述结果的图解,2.解释上述结果中产生植株数目不同的四种测交后代的原因。
198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参考答案说明: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时使用,考生如写出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1961年试题一、回答下列问题:(限选三题,每题10分。
如果选答的超过了三题,而又未注明划去哪个题的,则只按先答的三题评分。
)(30分)1.把下图“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1、2、3所代表的结构名称答在试卷上(注意不要答在题纸上)。
2.米丘林在培育“北方杏”时,为什么要用由种子直接发育成的幼苗(实生苗)?为什么要用逐渐向北移植的方法?3.什么叫做人工授精?为什么人工授精在畜牧业上有很大的实践意义?4.干旱缺水为什么能造成作物的灾害?在一般农田管理上应该采取哪些基本的抗旱措施?5.说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装片过程。
二、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是什么?它们是怎样组成蛋白质的?蛋白质与生命之间有什么关系?(15分)三、下列二题,任选一题回答。
如二题都答,而又未注明划去那个题的,则按先答的一题评分。
(25分)甲、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什么区别?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只有合理地密植才能达到农业增产的目的?乙、什么是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幼畜时期新陈代谢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根据这个特点在满足它的营养方面应注意什么。
为什么?四、人工选择能培育出新品种的基本道理是什么?促进人工选择的条件是什么?任举生产实践中的一例说明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在创造新品种中的意义。
(30分)1961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回答下列问题:(限选三题,每题10分。
如果选答的超过了三题,而又未注明划去哪个题的,则只按先答的三题评分。
)(30分)1.把下图“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1、2、3所代表的结构名称答在试卷上(注意不要答在题纸上)。
说明:本题测验学生对细胞的基本构造以及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的知识。
1.细胞膜。
2.细胞核。
3.细胞质。
名称及位置完全注对的,评给10分。
除“1”占4分外,“2”、“3”各占3分。
2.米丘林在培育“北方杏”时,为什么要用由种子直接发育成的幼苗(实生苗)?为什么要用逐渐向北移植的方法?说明:本题是测验学生对用改变生活条件的方法来改造植物,创造果树新品种的原理的理解程度。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 本试卷每一大题均有必做题和分叉选做题两部分。
分叉选做题甲组为《生物学》教材内容,乙组为试点教材《生物》内容,考生只能选做一组,多做部分不给分。
如两组全做,只以甲组计分。
一、选择题{一)必做部分1.由DNA分了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B.氨基酸、核昔酸、葡萄糖C.核糖、碱基、磷酸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2.下列哪种一项叙述以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C.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3.噬菌体、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线粒体D.核酸4.绿色植物细胞中对能量转换直接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中心体和内质网D.高尔基体和叶绿体5.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肤链有145个肤键,形成这条肤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A.145和144B.145和145C.145和146D.146和1456.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都有基质和基粒c.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7.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A.物镜上B.目镜上C.实验材料中D.反光镜上8.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相同而来色体数目不同时期是A.间期和前期B.前期和中期C.前期和后期D.间期和中期9.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分裂间期B.分裂期前期C.分裂期后期D.在分裂期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10.下列各图为某学生所绘制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ll.夏季,高大乔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运至整个植物体的主要动力来自A.细胞内大分子亲水物质B.呼吸作用生成的ATPC.细胞液的渗透压D.植物的蒸腾作用12.一雄蜂和一雌蜂交配后产生的F1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和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Bb×AbB.AaBb×AbC.AAbb×aBD.AaBb×ab13.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14.让一只白鼠吸人有放射性的180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0的化合物是A.二氧化碳B.水C.丙酮酸D.乳酸15.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A.20%B.30%C.40%D.70%16.雌蛙的卵巢中有初级卵母细胞6000个,从理论上计算,经减数分裂所生成的卵细胞和极体数分别是A.6000和6000B.6000和18000C.6000和24000D.12000和1200017.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A.32、16、64、64B.323、32、64C.16、8、32、32D.16、0、32、3218.右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鞠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销的生长情况将是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19.乳酸菌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方式分别是①自养型②异养型③有氧呼吸型④元氧呼吸型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0.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
198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拼音方案(3分)注意:把这段话用相应的汉字写在拼音下面。
Qǐngnǐmenbúyàobǎhuànxiǎngràngshīrãndúzhànle。
Cháng’ãbēn①yuâ,lónggōngtànbǎo……zhâxǔduōhuànxiǎng,tōngguòkēxuã,jīntiāndàdōubiànchãnglexiànshí。
注:①又读bân。
二、语文常识(12分)注意:填空时,字要写得清楚、正确,笔画不清或有错别字的答案不给分。
(一)“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的警句。
(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贺敬之的《回延安》都是运用陕北民歌的形式写的。
(三)《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七篇小说都在这个集子里。
(四)我国古代典籍里的引文前边,常常冠以“子曰”“诗云”,“子曰”就是______说,“诗云”就是《____ 》上说。
(五)杜甫晚年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有时称为___________ 。
(六)“四书”指《》《》《》《》。
(七)《堂吉诃德》是_______ (国)作家___________ 的长篇小说。
(八)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他自己创作的《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几十部小说总称为《》。
(九)从汉字的组成方法即古代所谓“六书”来说,“桂”、“囿”、“泳”都属_______________ 字。
(十)通行的字典、词典中,字头后边有时有一个写在括号里的字,例如“笋()”,这表示“”是“笋”的;注解部分有时标明“<方>”,这表示这条义项是__________________ 的用法。
198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一、填空题:(本题共12分)1.一般说来,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和2.组成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约有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3.细胞学说是两位德国科学家和创立的。
4.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是5.在光合作用的反应(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中,叶绿体可以利用光能合成一种含有高能量的有机化合物。
这种有机化合物是 ,简称。
6.每种生物能够基本上保持稳定,而又能向前发展的原因,是生物都有和的特性。
7.通过信息RNA的密码,决定了的特异性,从而决定了生物的各种。
8.在土壤中经常供给硝酸钾(KN03)时,植物吸收比多,土壤就逐渐9.人有不同的血型,在输血时,应以输血为原则。
否则,输血后会使红细胞。
10.饭后立即从事剧烈运动对有抑制作用。
因为二、填图与实验(本题共8分)1.填图根据图上标出的数码部位,在下面相应的数码后,写出其名称。
第一图:1.2.3.4.5.第二图:1. 2. 3.2.实验(1)怎样用已固定的葱根尖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怎样进行脊蛙反射时的测定?三、名词解释(本题共8分)1.自养型2.同源器官(举例)3.食物链(举例)4.胰岛(包括功能)四、问答题(本题10分)试详述人体内的全部细胞怎样获得营养物质。
五、问答题〈本题12分〉玉米中,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
常态叶(A)对皱叶(a)是显性。
让纯合体的高茎常态叶玉米(DDAA)和矮茎皱叶玉米(ddaa)的杂交,子一代是高茎常态叶。
用子一代和双隐性亲本矮茎皱叶(ddaa)测交,测交后代是:高茎常态叶83株,矮茎皱叶81株,高茎皱叶19株,矮茎常态叶17株。
请回答:1.以亲代、子一代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绘出能表示上述结果的图解,2.解释上述结果中产生植株数目不同的四种测交后代的原因。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单科试题(广东卷)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道小题,每题2分,共5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片层结构的膜上B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 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 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2.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有A C6H12O6、[H]、A TPB [H]、CO2、A TPC [H]、O2、ATPD C6H12O6、CO2、H2O3.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图及图注),这四个处理中,沉人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A B C D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C 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 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5.用甲地的高产优质枣树品种改造乙地生长健壮、但果实产量低、品质差的枣林,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是A 用甲地的枣树花粉给乙地枣树授粉B 挖去乙地的枣树,种植甲地枣树的种子C 挖去乙地的枣树,用甲地枣树的枝条进行扦插D 将甲地枣树的芽或枝条嫁接到乙地枣树上6.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 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 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 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 水分子出入细胞7.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人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 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具有放射性的化合物是A 丙酮酸B 乳酸C 二氧化碳D 水8.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主要位于A 绿光区B 红光区和绿光区C 蓝紫光区和绿光区D 红光区和蓝紫光区9.已知某植物的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右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模式图,该细胞处于A 丝分裂后期B 有丝分裂末期C 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D 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10.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 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D 生长索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11.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A 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增加B 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C 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增加D 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12.较长时间卧病在床的病人,如果由蹲位突然起立时,可出现头昏、眼前发黑等现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 头部缺血B 心输出量减少C 动脉血压骤升D 回心血量不足13.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A 汗腺B 肾C 大肠D 肺14.中枢神经系统中严重损伤后可以立即引起心跳和呼吸停止的部位是A 大脑B 小脑C 脑干D 脊髓腰段15.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液分泌增加,是由于A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B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C 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D 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16.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不同,按血流速度快慢排序,下面正确的是A 肺动脉>肺静脉>肺毛细血管B 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C 肺静脉>肺毛细血管>肺动脉D 肺毛细血管>肺静脉>肺动脉17.真核生物染色体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A 复制B 转录C 翻译D 转录和翻译18.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A 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B 嘌吟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C 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D 碱基排列顺序19.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
(生物科技行业)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海南卷)生物第Ⅰ2010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海南卷)生物第Ⅰ卷选择题:此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要求的。
1.以下对于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复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 .乳糖能够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汲取2.以下对于叶绿体的描绘,错误的选项是A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B.叶绿体被膜由双层膜构成C.暗反响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D .类囊体膜上拥有叶绿素和酶3.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往常发生在分裂先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中期,两此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4.光反响为暗反响供给的物质是A.[ H]和 H2OB .[H]ATPC.ATP 和 CO2D.H2O 和 CO25.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由是A.侧芽邻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克制B.侧芽邻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克制C.顶芽邻近的零落素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使D.侧芽邻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克制6.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储藏才能萌生,为研究其原由,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栽种物激素在低温储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
依据激素的作用特色,推断图中a、 b 挨次为A.赤霉素、零落酸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C.零落酸、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乙烯7 .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别获取 4 种色素样品,经测定获取以下汲取光谱图,此中属于叶绿素 b 的是8 .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其余是A .血液中O 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 D .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9 .将记录仪( 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构造和功能完满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合的刺激使其产生喜悦,可在R 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199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湖南、云南、海南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6页。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3.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原核细胞不同于真核细胞的主要特点是A.无细胞膜 B.无核膜C.无细胞壁 D.遗传物质是RNA2.动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A.糖类 B.蛋白质C.脂类 D.核酸3.下列生物中,行出芽生殖的真核生物是A.酵母菌 B.团藻C.秋海棠 D.根霉4.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水通过红细胞膜B.K+通过细胞膜C.蛋白质通过细胞膜D.蔗糖溶液通过细胞壁5.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主要是因为具有A.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 B.自动调节能力C.稳定的能源和生产者 D.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6.下列哪组细胞器都含有DNA?A.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C.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D.叶绿体和核糖体7.下列哪项是使树木的根系从土壤中迅速吸水并运输到树冠的主要原因?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C.根系的吸收作用 D.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8.当番茄植株缺铁时,首先发生病征的叶片是A.全部叶片 B.幼嫩叶片C.老叶片 D.植株的中下部叶片9.在皮肤生理性再生过程中,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A.结缔组织细胞 B.角质层细胞C.皮下组织细胞 D.生发层细胞10.在人体内有关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A.缺乏时易患神经炎 B.缺乏时易患坏血病C.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D.能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1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大肠除能吸收水份外还能吸收A.无机盐和酒精 B.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C.酒精和葡萄糖 D.葡萄糖和部分维生素12.下列四种疾病中,属于体表传染的是A.血吸虫病 B.甲型肝炎C.伤寒 D.猩红热13.有关肾单位的正确叙述是A.每个肾单位均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B.肾单位的肾小体在肾的髓质内C.每个肾的肾实质大约由一千万个肾单位构成D.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及与它相连的肾小管14.胎儿排出CO2等废物的途径是A.由脐静脉直接排到母体血液B.由脐静脉经胎盘毛细血管排到母体血液C.由脐动脉直接排到母体血液D.由脐动脉经胎盘毛细血管排到母体血液A.脊神经的分布是有规律的B.脊神经是混合神经C.脊神经由椎间孔处穿出D.脊神经控制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活动16.关于人体细胞中ATP的正确描述是A.ATP虽然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B.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当它过份减少时,可由ADP在不依赖其他物质条件下直接形成D.ATP转变为ADP的反应是不可逆的17.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敌害时,身体卷缩成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7海南高考生物)冬季,利用温室生产蔬菜时,不利于提高蔬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调控昼夜温差B.阻止空气流通C.调控温室湿度D.补充人工光照2.(2007海南高考生物)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显现的是A.种子明显增多B.形成无籽果实C.部分果实脱落D.果实生长不受阻碍3.(2007海南高考生物)将某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在含低浓度的NaHCO3的培养液中,并用石蜡油覆盖液面。
先照光一段时刻,然后在相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时刻测定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测定时刻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是4.(2007海南高考生物)通常正常动物细胞中不具有的酶是A.复制DNA所需的酶B.转录合成RNA所需的酶C.翻译合成蛋白质所需的酶D.逆转录合成DNA所需的酶5.(2007海南高考生物)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RNA催化细胞内某些生化反应B.RNA是一种遗传物质C.RNA参与构成核糖体D.RNA参与构成细胞膜6.(2007海南高考生物)下列有关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周期中,间期时刻较短,分裂期时刻较长B.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序列相同C.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间期发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7.(2007海南高考生物)下面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C.ATP能够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畴内变化8.(2007海南高考生物)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激素溶液后,该小鼠显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所注射的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抗利尿激素D.胸腺激素9.(2007海南高考生物)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冰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冰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剂来坚持体温恒定10.(2007海南高考生物)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要紧缘故是患者的A.过敏反应增强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C.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11.(2007海南高考生物)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受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12.(2007海南高考生物)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
绝密★启用前生物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科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海南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 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第I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2.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到细胞外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3.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4.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或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5.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 P W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6.关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B.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的合成C.血浆中的氧和Na+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D.血红蛋白基金突变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7.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条件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8.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9.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10.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C.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11.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
量风市然必阳光实验学校1991年高招生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题1分,共3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人的皮肤痛觉感受器位于A.角质层B.生发层C.真皮D.皮下组织2.以下哪一组物质是DNA的组分?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c.核糖、碱基和磷酸 D.核糖、嘧啶、嘌呤和磷酸3.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以下哪条血管的血液中氧的压力最高?A.肱动脉B.肺动脉C.上腔静脉D.下腔静脉4.以下哪种神经结构属于神经中枢?A.交感神经节B.胼胝体C.脊髓灰质D.脑垂体5.以下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A.皮下脂肪B.皮脂腺C.真皮D.血液6.人的卵子和精手结合成为受精卵是发生在A、阴道 B.子宫 C.输卵管 D.卵巢7.在正常情况下,构成黄骨髓的主要成分是A.造血细胞B.脂肪细胞C.质细胞D.上皮细胞8.在剧烈运动时,人体骨胳肌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肌糖元 B.磷酸肌酸 C.葡萄糖 D.三磷酸腺苷9.在不损伤高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以下哪种物质适用于去除其细胞壁?A.蛋白酶 B.盐酸 C.纤维素酶 D.淀粉酶10.以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11.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4,上边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和和和和1.012.某种自花授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该花的各自交子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A.基因突变 B.基因别离C、基因互换D、基因重组13.水稻某些品种茎杆的高矮是由一对位基因控制的,对一个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纯合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体的几率是A.0%B.25%C.50%D.75%14.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RNA运载的氨基酸是A.酪氨酸(UAC)B.谷氨酸(GAG)C.精氨酸(CGA〉D.丙氨酸〈GCU〉15.以下哪项于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A.细胞成分的更物质B.酶的主要成分C.组织修复的原料D.能量的主要来源16.以下哪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B.接种卡芥苗预防结核菌感染C.生婴儿从母体获得抗体D.患过麻掺的人不会再患此病17.以下哪项是甲状腺激素功能的正确表达?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身体逐渐消瘦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代谢缓慢、心跳减慢C.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弱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呼吸困难、心跳减慢18.以下哪项是煤气中毒的原因?A.C0和血浆蛋白结合力强,不易别离B.C0和血浆蛋白结合力弱,不易别离C.C0和血红蛋白结合力强,不易别离D.C0和血红蛋白结合力弱,不易别离19.以下哪种小肠结构不参与小肠的吸收?A.小肠壁的绒毛B、绒毛之间的肠腺C.绒毛上皮细胞上的微绒毛D.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20、以下哪项称为排泄?A.无机盐和水分由汗腺排出B.粪便由肛门排出C.有毒物质经肝脏解毒后随胆汁排出D.痰液的排出21.以下关于人在寒冷环境的生理变化,哪项表达是正确的?A.交感神经活动,皮肤的血管舒张B.交感神经活动减弱,皮肤温度下降C.交感神经活动,皮肤的血管收缩D.交感神经活动减弱,骨胳肌松弛22.比拟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和人的胚胎时,发现这些胚胎A.发育过程中都有鳃和尾 B.在发育初期都有鳃和尾C.发育过程中都有鳃裂和尾D.在发育初期都有鳃裂和尾23.蛙原肠腔的形成主要是通过A.动物极细胞的外包和植物极细胞的内陷B.动物极细胞和植物极细胞的外包C.动物极细胞的内陷和植物极细胞的外包D.动物极细胞和植物极细胞的内陷24.田间一次施化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25.正常人的一个体细胞具有A.45条常染色体,1条X性染色体B.45条常染色体,1条Y性染色体C.44条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D.46条常染色体26.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的是以下哪个阶段?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27.以下哪项属于同源器官?A.鲸的胸鳍和猴的前肢B.果蝇的翅和蜂鸟的翅c.水熄的触手和蝙蝠的翼手 D.青蛙的后肢和河蚌的斧足28.以下哪种动物的体色不属于保护色?A.避役(俗称变色龙)随环境改变的体色B.鲤鱼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白色C.眼镜蛇颈部竖立时,显露出的眼镜状斑纹D.蟒的体表所具有的暗淡相间的斑纹29.果蝇体细胞含4对(共8个〉染色体,假设每对染色体上各有一对杂合的基因,且位基因间都具有显、隐性关系。
历年高考全国卷Ill理综生物真题汇总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知识点】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必修二第四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遗传信息的转录”考点,在考纲中属于II层次要求;同时考查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的“核酸的分布”考点,在考纲中属于I层次要求。
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间进行一定的融合,本题整体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一核酸的分布遗传信息的转录【解题技巧】题干明确考查真核细胞的转录过程,要求考生能够抓住“真核细胞中”这个关键词语,为后面的C选项作出铺垫。
【答案解析】A选项中考查DNA转录的产物,高中教材介绍了三种RNAtRNA、rRNA 和mRNA,属于识记层次B选项考查理解能力,同一细胞中不同的基因转录可以同时进行,其转录的产物RNAF同,所以不同的两种RNA可•以同时转录得到,属于理解层次C选项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真核细胞中DN柱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但教材必修一第27页),所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可以发生转录过程,形成RNA故细胞核外也可以发生RN用勺合成D选项考查DNA转录过程中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时,以DN^J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合成RNA故合成的RN浦I原模板连的碱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补配对的【答案】c【教学反思】通过本题的解析与反思,在教学中要立足于课本,回归教材,挖掘教材,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全面而准确地复习,特别在后期复习中要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展开合理的延伸。
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的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所以在备考时要加强综合练习,特别要阅读课本,熟读内容。
198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一、填充题(本题共30分)l.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能够协调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由于神经和的调节作用。
2.患过天花的人,身体里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以后不会再患天花,这种免疫叫做。
3.冬季雷鸟的羽毛换成白色,以适应降雪的环境,但是如果冬季降雪晚而少,那么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4.真皮是由构成的。
5.一般说来,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消耗的全部能量,大部分来自食物中的6.在真核细胞中,DNA除了存在于细胞核中,还存在于和中。
7.如果在植物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子房就会发育成 , 这个实验说明。
8.甲、乙、丙三人同行,丙由于车祸不幸受伤,需要甲或乙供血,已知丙的血型为A型,甲的为0型,乙的为A型。
医生决定首先考虑由供血。
9.在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血液是由层发育而来的。
10.男子在青春期喉结突出、声调较低,这是由于分泌的作用引起的。
11.物质进入细胞的主动运输方式的特点,除了必须有载体的协助外,还有:(1)被选择吸收的物质是从 (2)需要消耗 .12.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食量大而身体却逐渐消瘦,其原因是新陈代谢 ,体内物质。
13.叶绿体中ATP的形成需要。
线粒体中ATP的形成需要。
14.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头几天体内血液中的数量增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来输送氧。
15.已知白化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如果见到一个白化病人,则可以判断其表现型正常的双亲为。
16.每当海狮成功地表演节目后,训兽员就给它一条小鱼,这是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它已经形成的一系列17.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从而使邻近的蚜虫迅速地逃避敌害,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18.母亲是色盲,她的四个儿子有个是色盲。
19.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张开,可以使鼓膜内外的 ,防止鼓膜胀痛。
198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物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12分)
1.一般说来,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把它
分为两大类:
和
2.组成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约有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3.细胞学说是两位德国科学家和创立的。
4.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是
5.在光合作用的反应(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中,叶绿体可以利用光能合成一种含有
高能量的有机化合物。
这种有机化合物是 ,简称。
6.每种生物能够基本上保持稳定,而又能向前发展的原因,是生物都有和
的特性。
7.通过信息RNA的密码,决定了的特异性,从而决定了生物的各
种。
8.在土壤中经常供给硝酸钾(KN03)时,植物吸收比多,土壤就逐渐
9.人有不同的血型,在输血时,应以输血为原则。
否则,输血后会使红细
胞。
10.饭后立即从事剧烈运动对有抑制作用。
因为
二、填图与实验(本题共8分)
1.填图
根据图上标出的数码部位,在下面相应的数码后,写出其名称。
第一图:
1.
2.
3.
4.
5.
第二图:
1. 2. 3.
2.实验
(1)怎样用已固定的葱根尖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怎样进行脊蛙反射时的测定?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8分)
1.自养型
2.同源器官(举例)
3.食物链(举例)
4.胰岛(包括功能)
四、问答题(本题10分)
试详述人体内的全部细胞怎样获得营养物质。
五、问答题〈本题12分〉
玉米中,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
常态叶(A)对皱叶(a)是显性。
让纯合体的高茎常态叶玉米(DDAA)和矮茎皱叶玉米(ddaa)的杂交,子一代是高茎常态叶。
用子一代和双隐性亲本矮茎皱叶(ddaa)测交,测交后代是:高茎常态叶83株,矮茎皱叶81株,高茎皱叶19株,矮茎常态叶17株。
请回答:
1.以亲代、子一代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绘出能表示上述结果的图解,
2.解释上述结果中产生植株数目不同的四种测交后代的原因。
198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说明:
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时使用,考生如写出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生物学专用名词写错别字时要适当扣分。
3.本试题包括五大题,总计50分。
一、填充题(本题共12分)
1.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每空0.5分)
(每空0.5分)
3.施莱登,施旺。
(每空0.5分)
(酶0.5分;反应式1分,反应式不平衡不扣分,有其他任何错误不给分)。
5.光,三磷酸腺苷,ATP。
(每空0.5分)
6.遗传,变异。
(每空0.5分)
7.蛋白质,性状。
(每空0.5分)
8.NO3-,K+,碱化。
(每空0.5分)
9.同型,凝集成团。
(每空0.5分)
10.消化,消化器官的血液流量少。
(每空0.5分)
二、填图与实验(本题共8分)
1.填图
第一图1.叶绿体;2.线粒体;3.液泡;4.内质网;5.中心体。
(每个名词0.5分)
第二图1.树突;2.轴突;3.轴突的末梢。
(每个名词0.5分)
2.实验
(1)
1)将已固定的葱根尖放入1N盐酸中10-15分钟(0.5分)。
2)取出根尖放入清水中漂洗约10分钟(0.5分)。
3)在1%龙胆紫溶液中染色3-5分钟(0.5分)。
4)放在载玻片上加水,盖上盖玻片并用手轻压使细胞分散开(0.5分)。
(2)
1)在头部齐鼓膜之后将蛙头剪去。
用小钩将蛙悬起(0.5分)。
2)将悬住的无头蛙的后趾尖浸入0.5%的硫酸溶液中,同时计算自浸入硫酸时起到蛙缩腿时止的时间(0.5分)。
3)重复作三次,求其平均值作为反射时(0.5分)。
4)注意每次测定后用清水洗去皮肤上的硫酸(0.5分)。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8分)
1.自养型:能够直接将从外界环境摄取的无机物(0.5分)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0.5分),并储存了能量(0.5分)的新陈代谢类型(0.5分)叫做自养型。
2.同源器官(举例):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叫做同源器官(1分)。
例如:鸟的翼和人的前肢(1分)。
3.食物链(举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1分)。
例如:兔子吃草,狐狸吃兔子(1分)。
4.胰岛(包括功能):胰腺腺体中分布着一团团内分泌细胞,叫做胰岛(1分)。
胰岛分泌胰岛素(0.5分),能降低血糖浓度(0.5分)。
四、问答题(本题10分)
人体是由极多的细胞构成的,各个细胞不能直接向外界环境吸收养料(1分)。
因此,养料如有机物、水和无机盐类等的吸收都要通过循环系统才能运给体内的全部细胞(1分)。
食物经过消化后,分解成的葡萄糖、氨基酸被吸收到小肠的绒毛突起中(1分)。
这些养分在绒毛突起的毛细血管血液的血浆中(0.5分),随血液循环向全身各个细胞输送(0.5分)。
甘油和脂肪酸则被吸收到绒毛内淋巴毛细管,再经淋巴管进入血液的血浆中(1分),也随血液循环向全身各细胞输送(0.5分)。
血液流经毛细血管,血浆中的葡萄糖等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的细胞间隙里,形成组织液(1分),葡萄糖等就由组织液
进入各个细胞(0.5分)。
渗透到淋巴毛细管中的一些组织液也向各细胞供给养分(1分)。
水和无机盐类也被小肠绒毛吸收,直接进入毛细血管(1分),经血液循环输送,通过组织液进入人体的各个细胞(1分)。
五、问答题(本题12分)
1.图解:
2.解释:
(1)高茎常态叶玉米的高茎与常态叶基因(D与A)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矮茎皱叶玉米的矮茎与皱叶基因(d与a)也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1分)。
因此,当
子一代高茎常态叶(DdAa)产生配子时,原来位于同一个染色上的两个基因
(D与A和d与a)具有连锁关系(1分),在产生配子时就形成分别含有
和基因的两种配子(0.5分)。
(2)在本实验中,具有连锁关系的两个基因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1分),一小部分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互换(1分),而交叉正在基因D与A和d与a的中间
(0.5分),结果就产生了含有新基因组合的两种配子
(0.5分)。
由此,本实验中子一代就产生了四种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
(0.5分)。
(3)由于大部分同源染色体未发生互换,只有小部分发生互换,结果两种含有原来
基因组合的配子占多数;两种含有新基因组合的配子
占少数(1分)。
(4)因此,子一代和双稳性亲本测交后就产生四种株数不同的测交后代(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