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外出会诊出诊单及回执
- 格式:docx
- 大小:16.77 KB
- 文档页数:1
院外会诊记录本南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关于院外会诊的管理规定为加强会诊工作管理,保障医院、医师和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卫生部、卫生厅医师外出会诊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医师外出会诊做出如下规定。
本规定所称会诊是指我院医师应外院邀请并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病人开展执业范围内诊疗活动;或我院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来我院会诊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一〕我院医师外出会诊有关管理规定1.医师未经医院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为加强医师外出会诊的管理,医院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并将医师外出会诊情况与其年度考核相结合。
外出会诊原则上应由副高以上医师担任。
特殊情况下可考虑安排主治医师。
医师违反规定擅自外出会诊或者在会诊中违反有关规定的,记入医师考核档案;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医师外出会诊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处理。
医务处、纪委监察室会同相关科室加强对医师外出会诊的监督管理。
2.邀请我院医师会诊的医疗机构,必须向我院医务处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
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病人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并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邀请函留医务处存档。
用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邀请函等书面手续,凡无邀请函一律视作擅自外出会诊。
3.医务处接到会诊邀请后,非工作日在不影响本单位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予以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一般情况下应通知科室,由科主任安排会诊人选。
属于点名会诊者,由医务科通知相应科室主任,由主任通知个人。
工作日急会诊在不影响本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务科可以酌情处理,但科主任外出会诊应当经分管院长批准;正常工作日的普通会诊按医院有关规定,原则上以保障本院本部门正常工作秩序为主。
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分管院长批准。
离退休人员不受此款限制,但应服从所在科室安排。
医师外出会诊出诊单
及回执
应邀会诊出诊单
:
贵院邀请我院医师(职称:,职业范围:)于年月日参与你院患者的会诊工作,谢邀。
医务部联系电话:
日期:
公章:年月日
(此联邀请会诊医院保存,备查)
⋯⋯⋯⋯⋯ ⋯⋯⋯撕⋯⋯⋯⋯⋯⋯⋯⋯⋯切⋯⋯⋯⋯⋯⋯⋯⋯⋯ 线⋯⋯⋯ ⋯⋯⋯⋯⋯
医师外出会诊情况回执邀请会诊医院邀请会诊科室会诊医师姓名所在科室情况职称
患者姓名性别
患者情况
年龄住院号诊断
会诊目的
会诊费用会诊时间
邀请医院
医疗主管
会诊情况
部门盖章
会诊评价:(是否达到会诊目的)
注:此回执由邀请医院填写,会诊结束后由会诊医师在两个工作日内将此表交回医务部。
* * * 卫生局文件*卫字〔2011〕11号关于医师外出会诊管理的规定为规范医疗机构之间医师会诊行为,促进医学交流与发展,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便群众就医,保护患者、医师、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一、医疗机构凡遇疑难危重、高难度手术病例,在诊治过程中需要上级医师指导或协助时,应及时申请会诊。
应邀参加会诊的医师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严肃态度全力配合,认真检诊,积极提供有助于诊断和救治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会诊单上做详细记录。
二、申请会诊的科室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认真填写会诊单。
申请医师应在会诊医师到达前做好充分准备(如病历,各种检查、化验报告单,X光片,CT片,MRI片等以及会诊中可能需要的特殊器械如骨穿包、气切包、胸腔闭式引流瓶等)。
三、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担任。
如遇会诊医师仍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应立即组织转诊。
四、请外院会诊时,要经院内会诊后确实无法解决的疑难、危重或特殊病例及必须请专科医院会诊的病例可申请外院会诊。
由经管医师填写《会诊申请单》,经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部。
经医务部批准后联系有关单位,商定会诊专家和时间后通知申请科室。
如遇紧急会诊,申请科室可先与医务部电话联系,再补办会诊手续。
会诊时医务部酌情派人参加或主持,必要时请医务部领导或分管院领导参加。
五、外院邀请医师会诊时,必须由邀请医院医务部门与医院医务部联系,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医务部领导审批同意后,安排副主任以上医师前往。
点名会诊时尽可能安排受邀医师前往,如遇特殊情况(如受邀者出差、生病等)无法前去时,医务部应酌情另行指派并向邀请医院解释说明。
普通会诊一般应在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应随请随到。
任何人不得私自以各种理由外出会诊、手术;不得私自邀请院外专家来院会诊、手术。
六、外出会诊的医师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科室主任及医务部。
医师外出会诊制度
一、外出会诊须由医务部安排,个人不得私自外出会诊。
二、医务部应向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索要书面会诊邀请函。
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病人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称、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等情况,并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
用电话或电子邮件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及时补办邀请会诊手续。
三、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亲自诊查病人,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四、会诊医师应当在返回单位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医务部。
五、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
六、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
七、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病人,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病人转往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八、出诊交通工具由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或个人提供。
特殊情况由医院提供。
九、医务部应建立外出会诊管理档案。
XX医院应邀会诊出诊单
医院医务科:
贵院会诊邀请没有超出本单位诊疗科目,本单位具备相应的会诊资质,现批准医师(职称:,医师执业证书编码为:,执业范围:,)前去贵院参加会诊医疗活动,于年月日到医院参与患者的会诊工作,请接洽。
医务部联系电话:传真:
XX医院医务部
年月日
(此联交对方医院)
撕切线
会诊回执
医院医务科
你院科医师到我院会诊,于年月日完成了我院科患者的会诊工作。
特此证明
(盖医院或医务科章)
年月日
(此联请邀请医院填写,由会诊医师在会诊后带回医务科)。
医师外出会诊及邀请院外专家会诊制度一、背景介绍: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令人疑难的病例,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诊断和治疗。
为了实现最佳的医疗效果,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医师外出会诊及邀请院外专家会诊制度,允许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院外专家参与会诊,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二、医师外出会诊制度:1.外出会诊的条件:医师外出会诊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如病例临床疑难,需要进一步确诊或治疗的情况,需要特殊治疗设备或技术的情况等。
2.外出会诊的程序:医师外出会诊必须经过医院相关部门的审批,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安排。
3.外出会诊后的报告:医师外出会诊后,必须向所在医院汇报会诊情况和结果,以便记录和跟进治疗。
三、邀请院外专家会诊制度:1.院外专家邀请的条件:邀请外部专家会诊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如病例临床疑难,需要专门的学科知识或技术支持的情况等。
2.院外专家邀请的程序:邀请院外专家会诊必须经过医院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邀请和安排。
四、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院外专家会诊的管理:1.严格的审批制度:医院应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确保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院外专家会诊符合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2.健全的协作机制:医院应与外部的诊断中心、专科医院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会诊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协作顺畅。
3.专业的跟踪调查:医院应建立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院外专家会诊的记录和跟踪调查系统,监督和评估会诊的效果和质量。
五、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院外专家会诊的益处:1.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院外专家会诊可以获得其他医生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院外专家会诊可以促进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或专业团体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学术水平。
3.满足患者需求: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院外专家会诊可以满足部分患者对于专业诊断和治疗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服务质量。
六、结语: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1.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1.1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1.2医务科接到会诊邀请(用书面文件、或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后,在不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会诊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医院领导批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1.2.1会诊邀请超出本院诊疗科目或者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1.2.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1.2.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1.2.4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1.3接到会诊邀请后,医务科应当及时与相关科室的科主任联系,并将会诊邀请单复印件和审核表格呈科主任审签;科主任在不影响本部门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安排邀请医疗机构所指定或具有相应诊疗资质的医师外出会诊,并在审核表格中填写和签字;医务科在接到科主任签署的审核表格后,应及时按程序审核、批准。
医务科长外出,贝V由分管医疗副院长签审;分管医疗副院长外出,贝V由授权院领导签审。
夜间、双休日、国家法定假日发生的院外急会诊,由医院行政总值班行使医务科的职责,联系科主任、医务科长和分管副院长;相关的书面手续,由医务科和相关科室在此后的正常工作日补办。
1.4受邀科室因故不能派出会诊医师时,应当及时报告医务科并在审核表中阐明理由,医务科在征得分管医疗副院长同意后,第一时间告知邀请医疗机构。
1.5正副科主任不得同时承担外出会诊任务。
1.6接受外出会诊的医师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1.7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同时,向医务科汇报,后者应当在第一时间通报分管医疗副院长。
院外会诊记录本南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关于院外会诊的管理规定为加强会诊工作管理,保障医院、医师和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卫生部、卫生厅医师外出会诊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医师外出会诊做出如下规定。
本规定所称会诊是指我院医师应外院邀请并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病人开展执业范围内诊疗活动;或我院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来我院会诊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一)我院医师外出会诊有关管理规定1.医师未经医院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为加强医师外出会诊的管理,医院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并将医师外出会诊情况与其年度考核相结合。
外出会诊原则上应由副高以上医师担任。
特殊情况下可考虑安排主治医师。
医师违反规定擅自外出会诊或者在会诊中违反有关规定的,记入医师考核档案;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医师外出会诊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处理。
医务处、纪委监察室会同相关科室加强对医师外出会诊的监督管理。
2.邀请我院医师会诊的医疗机构,必须向我院医务处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
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病人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并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邀请函留医务处存档。
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邀请函等书面手续,凡无邀请函一律视作擅自外出会诊。
3.医务处接到会诊邀请后,非工作日在不影响本单位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予以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一般情况下应通知科室,由科主任安排会诊人选。
属于点名会诊者,由医务科通知相应科室主任,由主任通知个人。
工作日急会诊在不影响本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务科可以酌情处理,但科主任外出会诊应当经分管院长批准;正常工作日的普通会诊按医院有关规定,原则上以保障本院本部门正常工作秩序为主。
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分管院长批准。
离退休人员不受此款限制,但应服从所在科室安排。
医师外出会诊及邀请院外专家会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2号文件《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医师外出会诊1.医师外出会诊,须有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出具的书面会诊邀请函,并由医务科审批后方可外出会诊。
2.医师未经医院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否则,一经查实,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其活动所发生的一切后果,由个入负全部责任。
3.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病情,亲自检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4.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则、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
会诊不得超出医师执业范围。
5.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的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
6.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患者,或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7.会诊结束后,医师应当在返回本单位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医务科备案。
8.邀请医疗机构支付会诊费用,应当统一纳入医院财务,统一核算,医院将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合理报酬。
9.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二、邀请院外专家会诊1.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会诊时,经治科室应按照患者需求或诊疗需要分别向患者说明会诊原因及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报本单位医务管理部门批准,或由科室应根据诊疗需要主动提出会诊请求;2.拟邀请其他医疗机构(以下称会诊医疗机构)的医师会诊,需向会诊医疗机构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
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时间等情况,并加盖医院公章;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书面手续;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出会诊邀请:(1)会诊邀请超出本单位诊疗科目或者本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2)本单位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3)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4.会诊结束后,应当将会诊情况通报给会诊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