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与优秀推广项目建议获奖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261.50 KB
- 文档页数:1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公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评审工作已全部结束,共评出获奖成果143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87项。
现将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予以公告。
附: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一等奖(14项)2004-1-01兴隆庄矿工业场地巨厚松散层变形特征及其对重大建筑物影响的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来存良、许延春、李佃平、官云章、徐法奎、李正龙、李奉海、张玉卓、王惠忠、介玉新、王济忠、文学宽、张孟凯、于旭磊、张刚)2004-1-02急-倾斜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技术研究(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谢俊文、罗福乾、程文东、李俊明、谢和平、李虎林、贠东风、缪寅生、杨富、上官科峰、周宏伟、朱启孝、李德玺、马忠元、韩书才)2004-1-03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地区滑坡预测预报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日地层环境力学校际研究中心;何满潮、王旭春、姚爱军、崔政权、武雄、鹿粗、孙晓明、衡朝阳、段庆伟、景海河、杨晓杰、蒋宇静、苏永华、毛利勤、滕建仁)2004-1-04煤层巷道大体积特高压水闸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朱亚平、杨家华、张周权、王慧明、杨思光、杨正华、陈忠胜、汪善好、李光文、赵加才、于保华、李爱民、夏林稳、杜昌要、陶元)2004-1-05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陈志远、张志浩、车审言、刘长林、马国宣、黄京慧、韩志国、屈秉悦、姜洪玲、袁杨、苏民、刘贺、陈刚、尹彩灵、靳军)2004-1-06高瓦斯易燃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高产高效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煤炭研究所;吕国金、孙学会、罗海珠、张德利、朱凤山、李国宏、王庆阳、运宝珍、曹树祥、栗荣良、周蒲生、刘军、李保东、徐昂、光增埝)2004-1-07北京东方化工厂“97.6.27”特大火灾事故原因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钟群鹏、崔慕皛、王广生、陈良才、张峥、薛明德、王泽溥、田永江、梁金忠、李志宪、张栋、褚武阳、钟培道、田燕、苏毅)2004-1-08陕京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与应用研究(北京华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姚伟、董绍华、张鹏、王强、刘毅军、毕治强、祁国成、葛艾天、王凤田、崔京辉、罗金恒、何学良、刘洪军、卢桂军)2004-1-09西气东输用大口径高压输气管线的安全可靠性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冯耀荣、霍春勇、马秋荣、庄传晶、熊庆人、赵新伟、袁鹏斌、刘文成、李平全、罗金恒、李为卫、韩晓毅、刘迎来、董保胜、陈宏达)2004-1-10晋城市“数字煤矿安全”广域网络(WebGIS)动态实时多级监管系统(晋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沈阳新元信息工程软件有限公司;李协定、谭宽年、马平、牛德文、李剑刚、张国玉、张新生、殷忠平、李张军、王一、王刚、闫国强、李义德、李晓刚、安志奇)2004-1-11煤矿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研究(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哈尔滨煤安测控有限公司、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驰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王峰、李兴亚、刘仁峰、张宏宇、孙广义、于延令、郁兴东、刘永立、张国华、沈兴德、袁贵斌)2004-1-12在用重要压力容器与(部分工业)管道安全诊断与爆炸监控(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庆石油学院、山东大学、镇海炼化公司;陈学东、陈钢、杨铁成、关卫和、高增梁、周昌玉、李培宁、蒋家羚、戴光、柳春图、王威强、徐如良、袁榕、王冰、徐鹏)2004-1-13民用航空人为因素研究及应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飞行标准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航学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飞行学院飞行技术系、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质控处;刘绍勇、刘恩祥、李敬、熊杰、徐超群、刘亚军、孙瑞山、李都、徐祥松、杨英宝、马奎亮、施和平、罗晓利、栗牧怀、郝玉哲)2004-1-14工业危险品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吴宗之、高进东、刘茂、孙猛、魏利军、多英全、于立见、朱坦、马世海、刘骥、高建明、曾明荣、徐晖、汪卫国、鞠美庭)二等奖(42项)2004-2-01建筑火灾特殊现象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维澄、杨立中、翁文国、陈晓军、宋虎)2004-2-02高精度管道漏磁在线检测系统(新疆三叶管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工业大学;陈勇、杨理践、周林元、闵希华、孙建刚、金大庆、陈军、王晓峰、陈亮)2004-2-03电磁辐射预测冲击矿压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翟明华、窦林名、杨正华、李成武、韩安民、王祥龙、石炳华、王云海、杨思光)2004-2-04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水平分层短工作面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华亭煤电股份公司华亭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魏东、王正元、杨世杰、李前、王文强、于忠升、张卫平、刘志文、李仁杰)2004-2-05谢桥煤矿铁路线及铁路桥下高强度开采试验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孔祥喜、于广云、李佩全、章立清、夏军武、程功林、吴侃、吴定洲、周占魁)2004-2-06 25°倾角松软煤层日产万吨综放工作面成套设备与工艺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综机管理中心、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杨德玉、谢斌、王希锁、王勇、张崇宏、卫建青、张纯、王道宗、王国法) 2004-2-07厚风积砂下浅埋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马云东、杨景才、张永吉、曲金田、刘剑、桂祥友、张文军、李宗翔、苏仲杰)2004-2-08煤矿深部巷道安全高效掘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良庄煤矿;杨仁树、孙正启、李清、邢茂俭、刘波、袁秋新、孙强、王广平、张明)2004-2-09构造复杂区域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矿压与支护技术研究(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冯相华、靖洪文、许裕平、韩立军、高法民、孙清源、陈丁河、李国、陈坤福)2004-2-10铁法矿区锚杆支护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实践(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岩土工程研究所、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张明元、刘东才、何满朝、鞠文君、邵柏库、王献辉、刘长海、刘天习、杜伟)2004-2-11焦作矿区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张光德、单智勇、刘白宙、许胜铭、王建国、张占全、郑保川、邢文平、黄冲霄)2004-2-12祁东煤矿突水淹井快速高效治理技术(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祁东煤矿;谢崇信、龚乃勤、储党生、邓西清、赵开全、檀双英、黄成华、付昆岚、黄晓东)2004-2-13地下矿高阶段强化开采深井通风系统优化及调控新技术应用研究(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南方冶金学院;王海宁、汪仁发、吴超、陈友良、石发恩、邹贤季、王晖、李政、张红婴)2004-2-14开滦矿区自然发火规律研究(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理工学院;秦庚仁、殷作如、郭立稳、常文杰、郭达、刘宝东、王海燕、王福生、张复盛)2004-2-15马兰矿GIS通风安全信息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马兰矿;刘成效、秦跃平、郭亮、李和林、刘宗高、朱建芳、王林、李文奎、马东正)2004-2-16应用渗透棒提高注水综合效果的研究与应用(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李伟、金龙哲、陈家祥、谢振华、张连福、轩凤福、李洪彬、张彬、王和志)2004-2-17化学抑尘剂的基础研究及应用(中南大学;吴超、古德生、周勃、李孜军、陈沅江、王海宁、王坪龙)2004-2-18 MK-7型全液压钻机及其配套钻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铜川矿务局;胡少韵、李宝玉、王世斌、田宏亮、郝世俊、龚城、张福喜、黄河、石智军)2004-2-19薄煤层高产高效自动化开采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北京煤矿机械厂;张明元、刘东才、刘加启、王平彦、赵士华、王国法、刘天习、宋伟林、刘俊甫)2004-2-20烟火药剂沸腾制粒关键设备及工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一О四厂;傅英奎、韩恩平、单利亚、高志勇、张为民、王少雄、黄文光)2004-2-21液化石油气泄漏扩散规律与泄漏监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彭湘潍、牟善军、姜春明、叶从胜、于广宇、高芹忠、俞雪兴)2004-2-22欠平衡钻井装备研制及应用(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杲传良、张慧峰、李宗清、王岩鹏、宋林松、杨德京、燕修良、刘刚、李毅)2004-2-23埕岛油田海底管道悬空段钢管桩固定技术研究(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孙连芬、高天宝、吴进军、丁玉华、孔凡臣、齐雅茹、韩清国、钱孟祥、李新军)2004-2-24大港油田集团滩海工程公司“港海一号”钻井平台总体安全评价(天津市滨海健康安全环境评价所;雷文章、董国永、王其华、吴苏江、高玉琢、张运通、刘景凯、吕强、陆庆)2004-2-25轻柴油闪点降低后的危险性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牟善军、彭湘潍、姜春明、李晋、秘义行、蔺玉贵、俞雪兴、卢卫、李俊杰)2004-2-26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及应用(中国矿业大学、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华讯科技有限公司;钱建生、张毅、华钢、顾军、李世银、陈金保、尹洪胜、黄兴、程德强)2004-2-27带式输送机粘液可控剪切无级传动软启动系统(山东科技大学、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丰煤矿;周满山、于岩、张媛、包继华、李希勇、高正商、王振、张福华、田汝臣)2004-2-28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提升机全数字智能控制四象限变频调速系统(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九龙矿、唐山开诚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孙峰、韩树华、王平、王则乐、常海伟、杨志海、孙飞、刘士金、杨洪涛)2004-2-29 BD-II系列弯掠组合隔爆对旋轴流主通风机(湘潭平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苏莫明、贺秋冬、李坤、肖务里、张建国、甘英浩、钟立群、王秀清、冯峰)2004-2-30井下动目标跟踪安全监测系统(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自动化分公司;张明安、王志清、范世民、肖亚宁、胡穗延、霍震龙、李文德、冯为民、宋献忠)2004-2-31重大事故现场数字图像传输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研究所、深圳市威迪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姬永兴、赵玉民、杨晋辉、杨文义、范黎明、刘玉贞、郭逸龙、沈刚健)2004-2-32飞机多目标实时定位跟踪系统(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王大海、王成彬、李自俊、薛鸿印、姚若生、吴晓红、黎新、孙茂春、蒋定武)2004-2-33安全型GZT-65型铁水车研究与开发(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刘祖法、翟大强、王净、况作尧、王玮、马刚跃、白洁、程明永、王承训)2004-2-34 3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及分析诊断系统开发研究(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奥技异电气技术研究所、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褚福磊、饶苏波、何永勇、朱占方、祁达才、黄俊清、姚纪恒、陈伟、任继顺)2004-2-35江西电网雷电定位系统(江西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李宁生、周正洪、席小键、章叔昌、郑善才、李佑桃、陈家宏、张勤)2004-2-36全国煤矿安全状况调查与安全规划(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杨大明、王端武、朱凤山、王继仁、王建国、贺佑国、王兆丰、张金锋、王志宏)2004-2-37增设关键安全参数显示系统(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何正跃、董天彪、唐炯然)2004-2-38民用航空安全评估系统(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孙瑞山、刘汉辉、刘恩祥、张秀山、吴安山、苏杭、刘秉谋、钱卫岗、刘社宣)2004-2-39近海石油结构物安全分析与评估理论及应用研究(石油大学〈华东〉;陈国明、方华灿、许亮斌、黄东升、徐兴平、何新霞、蔡文军、贾星兰、刘健)2004-2-40高原变压吸附制氧与高原隧道施工安全保障研究与应用(北京科技大学、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刘应书、丁守全、冯俊小、况成明、乐恺、贾建厚、崔红社、周文郁、侯庆文)2004-2-41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张丽英、余卫国、陈竟成、张国威)2004-2-42秦山三期CANDU-6核电站技术规格书的修改(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唐炯然、何正跃、徐受律、邹正宇、韦华、申森、陈明军)三等奖(87项)2004-3-01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配套生产设施-移动式地面站研制与应用(湖北葛洲坝易普力化工有限公司、山西省特种汽车制造厂;段明、李宏兵、冯有景、秦启升)2004-3-02火区及动压下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曹祖民、刘雨忠、何启林、孙金龙、刘绍雄)2004-3-03厚含水松散层下极薄基岩综放工作面提高开采上限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山东科技大学;李法柱、杨德彬、郭惟嘉、杨平、温兴林)2004-3-04深井综放开采异常冲击动力现象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曲天智、冯恩杰、邓小林、李伟清、段克信)2004-3-05复杂开采条件综放工作面生产成套技术(江苏天能集团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李乃钊、张东升、袁志明、朱秀社、韩德明)2004-3-06俯伪斜“三软”大倾角煤层轻型支架放顶煤回采工艺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工程学院;刘书灿、胡新仓、尚书海、杨建军、鲁建广)2004-3-07高地压多重危害煤层安全卸压开采研究及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孙中辉、蒋金泉、孙春江、苏景春、张殿振)2004-3-08巨厚第三系松软地层下煤层开采技术(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沟煤矿、中国矿业大学;严文庆、张东升、刘灿华、李学华、聂兆文)2004-3-09滕北五号井复合水体下浅部工作面开采的研究与实践(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安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徐若友、许延春、王四洋、刘秀娥、曹始友)2004-3-10复合软岩顶板锚网索(喷)支护技术的实践与优化(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岱庄煤矿;马永亮、牛克旺、曹忠、张洪鹏、崔立浩)2004-3-11峰峰集团梧桐庄矿工作面底板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陈宇、孙伟立、何长海、刘天新、王屹)2004-3-12不等宽煤柱综放面巷道矿压规律及支护技术研究(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五阳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刘克功、何富连、赵洪亮、邹喜正、李社柱)2004-3-13煤矿湿式喷浆技术研究与应用(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佟强、邸建友、王贯东、巩克玉、宋召谦)2004-3-14姚桥煤矿湖下防治水、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技术(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曹祖民、刘雨忠、李新宝、祁和刚、冯学武)2004-3-15细粒筑坝技术研究(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郑逊良、曹作忠、吴飞、汪斌、徐丛武)2004-3-16靖远矿区煤巷锚网支护设计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研究与应用(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缪寅生、纪洪广、谢俊文、王金安、上官科峰)2004-3-17新庄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程乐团、齐明胜、邵贵富、张敬军、常兴民)2004-3-18前置式端头支架在急倾斜特厚松软煤层综放面开发与应用(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砚北煤矿;王正元、李前、吕世宏、乔中栋、周翔)2004-3-19玻璃钢支柱的研究(邢台泓意达树脂锚固剂厂;张燕军、耿会英、卢颂芬、龚建宇、李强)2004-3-20厚松散含水层疏放水条件下开采上限工程地质研究(济宁矿业集团太平煤矿、中国矿业大学;隋旺华、陈德俊、赵庆杰、王砚和、董青红)2004-3-21 J型通风治理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关键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王庄煤矿;俞启香、郭金刚、缪协兴、张长根、王凯)2004-3-22高瓦斯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大气压力下降时瓦斯急剧涌出的防治(辽源矿务局梅河煤矿;方贵祥、贾立明、赵万贵、陈艳杰、姚久成)2004-3-23煤矿地下多层火区探测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金智新、刘鸿福、周启为、白希军、丁大同)2004-3-24漳村煤矿通风系统优化可视化智能化研究(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太原理工大学;王志清、邢玉忠、肖亚宁、康立勋、杨建林)2004-3-25窑街煤电公司三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关键工艺及参数研究(甘肃省煤炭科学研究所、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三矿;王更雨、张作箭、罗万忠、程同真、尹科成)2004-3-26獐儿沟煤矿南翼煤二层综合防治煤与二氧化碳突出技术研究(兰州市红古区獐儿沟煤矿、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张洪、孟贤正、施仲朝、王克全、赵衍庆)2004-3-27抗静电阻燃风筒新型材料(四川远见实业有限公司;雷景新、张成达、袁野、刘盛、曹阳)2004-3-28“三软”厚煤层高瓦斯综放面高抽巷瓦斯抽放技术研究(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化煤矿;胡德进、王登星、周定栓、秦建营、刘建军)2004-3-29义马矿区易自燃煤层综放开采成套防灭火技术研究(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付永水、贾学勤、付树林、徐精彩、慕洪才)2004-3-30平顶山八矿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子敏、张瑞林、高建良、卫修君、丁开舟)2004-3-31俯采综放面煤炭自燃防治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山东科技大学;杨德彬、李法柱、薄其山、王昌斌、尹经梅)2004-3-32高热害矿井采掘工作面局部制冷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村煤矿、武汉平汉矿业制冷空调工程有限公司;孙春江、郎庆田、孙仲辉、周继祯、张殿振)2004-3-33柴里煤矿防治煤炭自燃火灾的技术与实践(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史振凡、解东旭、高风亮、马汉鹏、彭宗勤)2004-3-34高突煤层大倾角超长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成套技术(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张铁岗、张东升、陈启永、徐金海、张建国)2004-3-35 MZ型煤矿许用粉状乳化炸药研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大连六一四化工有限公司;汪旭光、熊代余、宋锦泉、姜显峤、曹海峰)2004-3-36硝化甘油生产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山西兴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韩光烈、杨廷瑞、赵芦奎、郎建华、董培林)2004-3-37甘肃银光化学工业公司TDI复产工程中的安全技术改造(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马建军、邢永兴、李晓明、毛志红、王进军)2004-3-38井下作业井喷失控处理研究与应用(大港油田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谢华、杨九生、刘春贵、刘福生、郭进德)2004-3-39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H2S动态分布与防治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孙晓岗、陈荣灿、陈宗全、张新国、吴平)2004-3-40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蓝赛特遥感新技术开发公司;王冰怀、张友焱、王卫民、吴志平、张一民)2004-3-41油田钻井、修井超限安全保护装置的开发与应用(中原石油勘探局技术安全监督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司向丽、付允杰、曹天生、刘献忠、尹念敏)2004-3-42可调式天然气井口及外输管网安全保护装置(长庆石油勘探局工程技术研究院;王立群、刘贵喜、王长宁、徐非凡、胡东锋)2004-3-43石油化工毒物分布与防护措施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李新鸾、李丽华、邵华、高敏、周学勤)2004-3-44 F35-105防喷器组(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宏奇、苏尚文、李永信、杨永宁、林庆合)2004-3-45广州石化与茂名石化雷电灾害成因与防范措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张海峰、刘全桢、谭凤贵、孙立富、王海明)2004-3-46天然气增压机组在线安全监测系统(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产销厂;刘成林、杨发平、白俊国、白新海、耿红军)2004-3-47油井高压压裂作业安全体系研究(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杜宝坛、马收、孟庆民、杨其彬、杨彪)2004-3-48 SS-55型高压孔隙结构仪(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徐树臣、张富均、姜志臣、张保卫、苏法卿)2004-3-49浅海油田独立桩取土灌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高天宝、于志鑫、李新军、丁玉华、孔凡臣)2004-3-50中原油田安全监控系统(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安全环保部;刘继峰、肖永庆、杨志毅、郭晓明、王俊安) 2004-3-51翻转式射孔器研制与应用(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福国、刘德如、杨九生、刘春贵、张维山) 2004-3-52大功率大坡度可摘挂吊椅斜井绳索运人系统研究及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汶南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郎庆田、王元仁、张圣国、孙仲辉、苏启亮)2004-3-53 -550大巷高速铁路运输技术研究与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
安全生产优秀科技成果汇编(上册)目录科技成果获奖项目第一届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一等奖2002-1-01抚顺矿震时间-空间-强度预测及其对城市危害性评价研究……………………2002-1-02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及其应用研究…………………………………………………2002-1-03煤与瓦斯突出的球壳失稳机理……………………………………………………2002-1-04岩土工程特大塌方预防与治理综合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2002-1-05 NG/BTTN混合硝酸酯公路运输试验研究…………………………………………2002-1-06在役油气管道安全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2002-1-07美国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研究………………………………………………………2002-1-0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第一届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二等奖2002-2-01防爆音频电穿透仪研制及探测工作面底板含水构造的研究………………2002-2-02含瓦斯煤岩动力破坏电磁辐射规律及应用基础研究………………………2002-2-03粉尘危害程度评估与治理方案最优化技术研究……………………………2002-2-04综放无煤柱开采注氮防灭火工艺……………………………………………2002-2-05煤和瓦斯突出发生理论及数值预测方法研究………………………………2002-2-06龙口矿区软岩巷道强壳体支护结构及其应用………………………………2002-2-07兖州矿区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与开发……………………………………2002-2-08危险性工程安全规范标准研究………………………………………………2002-2-09 BCJ系列中小直径散装乳化炸药装药车……………………………………2002-2-10八零四厂起爆药剂安全技术改造……………………………………………2002-2-11在用压力容器氢鼓包检验、修复补焊与预防措施的试验研究……………2002-2-12新型屏蔽材料高硼铸钢研制…………………………………………………2002-2-13矿井提升安全监护技术及相关装置…………………………………………2002-2-14工作面综合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2002-2-15 VDR-I船载航行数据自动记录仪……………………………………………2002-2-16客运架空索道安全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2002-2-17涩宁兰输气管道工程(A、D段)不良地貌单元水工保护方案的改进研究…2002-2-18火烧驱油安全配套技术研究…………………………………………………2002-2-19 BPFZ18-35防井喷半全封通用封井器的研究与应用………………………2002-2-20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2002-2-21重大工业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分析模拟技术及其后续示范工程…2002-2-22港口重大危险源控制研究……………………………………………………2002-2-2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国家指南及系列实施规范研究……………………2002-2-24安全评价通则及其煤矿和粮库的应用………………………………………第一届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三等奖2002-3-01铁路、建筑物附近露天矿开采边界问题研究………………………………………2002-3-02刘家峡水电站泄水道2#孔修复工程大型潜体闸门深水封堵技术…………………2002-3-03高压防水闸门(墙)硐室在煤矿井下防治水方面的研究与应用……………………2002-3-04综放面端面顶煤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2002-3-05矿井动力现象区域危险性预测研究及应用…………………………………………2002-3-06厚含水松散层下留防砂煤柱综放开采方法适应性研究……………………………2002-3-07特厚突出煤层解除突出危险实施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措施研究………………2002-3-08淮南矿区突出煤层消除突出危险综合治理技术研究………………………………2002-3-09易自燃煤层高产高效综放开采技术研究……………………………………………2002-3-10掘进巷道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2-3-11综掘面水力负压除尘技术……………………………………………………………2002-3-12综放无煤柱开采防漏风技术及装备的研究…………………………………………2002-3-13开采13煤下解放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2002-3-14通风机性能在线监测及信息网络系统………………………………………………2002-3-15矿山高效胶结充填系列技术…………………………………………………………2002-3-16靖远矿区采区松软煤层巷道支护关键技术研究……………………………………2002-3-17煤巷锚网锚索支护理论研究及其复杂条件下的应用………………………………2002-3-18内伸缩梁轻型掩护式液压支架研制…………………………………………………2002-3-19天津南疆油库油罐基础纠偏加固处理……………………………………………2002-3-20高硫矿床开采中爆堆自燃和炸药自爆的机理及防治方法………………………2002-3-21利用退役发射药生产硝化棉粉……………………………………………………2002-3-22 XZJ5150JXFCDZ22登高平台消防车………………………………………………2002-3-23 HLC型乳化炸药及其连续化自动化工艺设备………………………………………2002-3-24新型矿用火箭弹的研制与应用………………………………………………………2002-3-25 催化装置再生器应力腐蚀开裂在线检测及安全保障技术研究……………………2002-3-26韧性断裂细观力学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中的应用…………………………………2002-3-27兰州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GMIS)网络系统……………………………………2002-3-28油田专用常压高效节能水套加热炉的研究与应用…………………………………2002-3-29 FDA-24型载人箕斗…………………………………………………………………2002-3-30立井钢丝绳罐道中间水平稳罐装置研究……………………………………………2002-3-31 NED-1干燥剂在煤矿电气设备中的应用研究………………………………………2002-3-32 KJB型箕斗防坠抓捕器………………………………………………………………2002-3-33 KJ19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2002-3-34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报警系统…………………………………………………………2002-3-35 FS-100型远程自动控制高压安全试压系统…………………………………………2002-3-36"微机五防"万能钥匙管理系统……………………………………………………2002-3-37光纤传感与控制技术在油田联合站的应用研究……………………………………2002-3-38注水井自动监控系统…………………………………………………………………2002-3-39莱钢25吨转炉氧枪漏水、枪位自动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2002-3-40放射性源自动装卸装置(源库内远提源、储源设备) ………………………………2002-3-41新型水轮发电机组通风防火智能余热供暖系统机电一体化设备研究……………2002-3-42冗余与故障诊断技术在大型天然气处理装置中的应用……………………………2002-3-43面向二十一世纪安全生产宏观战略研究……………………………………………2002-3-44特大型露天采矿场安全管理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实践………………………………2002-3-45重大危险源普查技术…………………………………………………………………2002-3-46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2002-3-47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网络数据库查询系统……………………………………………2002-3-48中石化南京化工公司重大危险源普查辨识及重点危险源安全监控示范工程……2002-3-49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统计分析软件的研制与应用…………………………2002-3-50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2002-3-51水电水利行业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预评价技术研究…………………………第二届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一等奖2004-1-01兴隆庄矿工业场地巨厚松散层变形特征及其对重大建筑物影响的研究…………2004-1-02急-倾斜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技术研究……………………………………………2004-1-03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地区滑坡预测预报系统……………………………………2004-1-04煤层巷道大体积特高压水闸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2004-1-05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2004-1-06高瓦斯易燃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高产高效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2004-1-07北京东方化工厂""特大火灾事故原因研究……………………………2004-1-08陕京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与应用研究………………………………………………2004-1-09西气东输用大口径高压输气管线的安全可靠性研究………………………………2004-1-10晋城市"数字煤矿安全"广域网络(WebGIS)动态实时多级监管系统……………2004-1-11煤矿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研究…………………………………………………………2004-1-12在用重要压力容器与(部分工业)管道安全诊断与爆炸监控………………………2004-1-13民用航空人为因素研究及应用………………………………………………………2004-1-14工业危险品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技术研究………………………………………第二届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二等奖2004-2-01建筑火灾特殊现象的应用基础研究………………………………………………2004-2-02高精度管道漏磁在线检测系统……………………………………………………2004-2-03电磁辐射预测冲击矿压技术研究…………………………………………………2004-2-04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水平分层短工作面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2004-2-05谢桥煤矿铁路线及铁路桥下高强度开采试验研究………………………………2004-2-06 25°倾角松软煤层日产万吨综放工作面成套设备与工艺研究…………………2004-2-07厚风积砂下浅埋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2004-2-08煤矿深部巷道安全高效掘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2004-2-09构造复杂区域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矿压与支护技术研究………………………2004-2-10铁法矿区锚杆支护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实践………………………………………2004-2-11焦作矿区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研究……………………………………2004-2-12祁东煤矿突水淹井快速高效治理技术……………………………………………2004-2-13地下矿高阶段强化开采深井通风系统优化及调控新技术应用研究……………2004-2-14开滦矿区自然发火规律研究………………………………………………………2004-2-15马兰矿GIS通风安全信息系统……………………………………………………2004-2-16应用渗透棒提高注水综合效果的研究与应用……………………………………2004-2-17化学抑尘剂的基础研究及应用……………………………………………………2004-2-18 MK-7型全液压钻机及其配套钻具………………………………………………2004-2-19薄煤层高产高效自动化开采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2004-2-20烟火药剂沸腾制粒关键设备及工艺………………………………………………2004-2-21液化石油气泄漏扩散规律与泄漏监控……………………………………………2004-2-22欠平衡钻井装备研制及应用………………………………………………………2004-2-23埕岛油田海底管道悬空段钢管桩固定技术研究…………………………………2004-2-24大港油田集团滩海工程公司"港海一号"钻井平台总体安全评价………………2004-2-25轻柴油闪点降低后的危险性研究…………………………………………………2004-2-26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及应用………………………………………………2004-2-27带式输送机粘液可控剪切无级传动软启动系统…………………………………2004-2-28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提升机全数字智能控制四象限变频调速系统………………2004-2-29 BD-II系列弯掠组合隔爆对旋轴流主通风机……………………………………2004-2-30井下动目标跟踪安全监测系统……………………………………………………2004-2-31重大事故现场数字图像传输系统…………………………………………………2004-2-32飞机多目标实时定位跟踪系统……………………………………………………2004-2-33安全型GZT-65型铁水车研究与开发……………………………………………2004-2-34 3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及分析诊断系统开发研究………………………2004-2-35江西电网雷电定位系统……………………………………………………………2004-2-36全国煤矿安全状况调查与安全规划………………………………………………2004-2-37增设关键安全参数显示系统………………………………………………………2004-2-38民用航空安全评估系统……………………………………………………………2004-2-39近海石油结构物安全分析与评估理论及应用研究………………………………2004-2-40高原变压吸附制氧与高原隧道施工安全保障研究与应用………………………2004-2-41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2004-2-42秦山三期CANDU-6核电站技术规格书的修改……………………………………第二届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三等奖2004-3-01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配套生产设施-移动式地面站研制与应用……………………2004-3-02火区及动压下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4-3-03厚含水松散层下极薄基岩综放工作面提高开采上限技术研究……………………2004-3-04深井综放开采异常冲击动力现象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2004-3-05复杂开采条件综放工作面生产成套技术……………………………………………2004-3-06俯伪斜"三软"大倾角煤层轻型支架放顶煤回采工艺研究…………………………2004-3-07高地压多重危害煤层安全卸压开采研究及应用……………………………………2004-3-08巨厚第三系松软地层下煤层开采技术………………………………………………2004-3-09滕北五号井复合水体下浅部工作面开采的研究与实践……………………………2004-3-10复合软岩顶板锚网索(喷)支护技术的实践与优化…………………………………2004-3-11峰峰集团梧桐庄矿工作面底板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2004-3-12不等宽煤柱综放面巷道矿压规律及支护技术研究…………………………………2004-3-13煤矿湿式喷浆技术研究与应用………………………………………………………2004-3-14姚桥煤矿湖下防治水、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技术………………………………………2004-3-15细粒筑坝技术研究……………………………………………………………………2004-3-16靖远矿区煤巷锚网支护设计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研究与应用………………………2004-3-17新庄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研究………………………………………………………2004-3-18前置式端头支架在急倾斜特厚松软煤层综放面开发与应用………………………2004-3-19玻璃钢支柱的研究……………………………………………………………………2004-3-20厚松散含水层疏放水条件下开采上限工程地质研究………………………………2004-3-21 J型通风治理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关键技术………………………………2004-3-22高瓦斯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大气压力下降时瓦斯急剧涌出的防治…………2004-3-23煤矿地下多层火区探测技术研究……………………………………………………2004-3-24漳村煤矿通风系统优化可视化智能化研究…………………………………………2004-3-25窑街煤电公司三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关键工艺及参数研究……………………2004-3-26獐儿沟煤矿南翼煤二层综合防治煤与二氧化碳突出技术研究……………………2004-3-27抗静电阻燃风筒新型材料……………………………………………………………2004-3-28"三软"厚煤层高瓦斯综放面高抽巷瓦斯抽放技术研究………………………………2004-3-29义马矿区易自燃煤层综放开采成套防灭火技术研究………………………………2004-3-30平顶山八矿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研究…………………………………………2004-3-31俯采综放面煤炭自燃防治技术研究…………………………………………………2004-3-32高热害矿井采掘工作面局部制冷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2004-3-33柴里煤矿防治煤炭自燃火灾的技术与实践…………………………………………2004-3-34高突煤层大倾角超长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成套技术………………………………2004-3-35 MZ型煤矿许用粉状乳化炸药研究……………………………………………………2004-3-36硝化甘油生产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2004-3-37甘肃银光化学工业公司TDI复产工程中的安全技术改造……………………………2004-3-38井下作业井喷失控处理研究与应用…………………………………………………2004-3-39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H2S动态分布与防治研究……………………………………2004-3-40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遥感技术的应用…………………………………………………2004-3-41油田钻井、修井超限安全保护装置的开发与应用……………………………………2004-3-42可调式天然气井口及外输管网安全保护装置………………………………………2004-3-43石油化工毒物分布与防护措施研究…………………………………………………2004-3-44 F35-105防喷器组………………………………………………………………………2004-3-45广州石化与茂名石化雷电灾害成因与防范措施……………………………………2004-3-46天然气增压机组在线安全监测系统…………………………………………………2004-3-47油井高压压裂作业安全体系研究……………………………………………………2004-3-48 SS-55型高压孔隙结构仪………………………………………………………………2004-3-49浅海油田独立桩取土灌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2004-3-50中原油田安全监控系统………………………………………………………………2004-3-51翻转式射孔器研制与应用……………………………………………………………2004-3-52大功率大坡度可摘挂吊椅斜井绳索运人系统研究及应用…………………………2004-3-53 -550大巷高速铁路运输技术研究与应用……………………………………………2004-3-54 ZQBZ-400/1140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真空磁力起动器……………………………2004-3-55 KJ67煤矿井下高压电网安全监控系统开发与应用…………………………………2004-3-56矿区电力系统应急预案………………………………………………………………2004-3-57矿井安全远程联网监测系统…………………………………………………………2004-3-58翟镇煤矿主井提升信号及自动定量装载综合控制系统试验应用…………………2004-3-59 KBG2(25)型钢丝绳张力智能检测仪…………………………………………………2004-3-60基于模糊逻辑融合的智能温度测控仪研究…………………………………………2004-3-61掘进机内喷雾系统研究………………………………………………………………2004-3-62 DSZB-225/120A型电动机全数字化综合保护器………………………………………2004-3-63旗山煤矿胶带运输可视化集中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2004-3-64 CMTJ2009车辆轮对动态检测装置……………………………………………………2004-3-65青岛港船舶动态监控及电子海图管理信息系统……………………………………2004-3-66数字化声发射检测分析系统的研制…………………………………………………2004-3-67河南省公安交通管理车载移动监控指挥系统………………………………………2004-3-68钢丝绳安全性能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技术的研究…………………………………2004-3-69直接作用式燃气调压器………………………………………………………………2004-3-70液氯死瓶、泄漏瓶处理技术装置………………………………………………………2004-3-71供电企业超前控制行为违章管理系统………………………………………………2004-3-72 数字化网络监控集成系统……………………………………………………………2004-3-73变电站环境安全预警系统……………………………………………………………2004-3-74"阀门注油保养技术"在秦皇岛市煤气管网运行中的应用…………………………2004-3-75工伤保险相关技术研究………………………………………………………………2004-3-76煤炭企业2S安全管理模式……………………………………………………………2004-3-77上海市重大事故隐患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2004-3-78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技术及软件系统………………………………………………2004-3-79田湾核电站双层安全壳结构建造综合安全技术……………………………………2004-3-80山东省企业生产安全及安全投入的研究……………………………………………2004-3-81浦东国际机场鸟情及鸟情查询信息系统……………………………………………2004-3-82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差距和对策研究……………………………………………2004-3-83民航地区管理局航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2004-3-84青岛港煤炭装卸系统钢结构安全性评估……………………………………………2004-3-85煤矿安全从业人员心理测试指标体系研究…………………………………………2004-3-86广州发展油品经营有限公司南沙油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04-3-87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研究与编制………第三届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一等奖AQJ-3-1-01煤炭自然发火早期预报与防治技术研究………………………………AQJ-3-1-02峰峰集团特大溃水灾害治理技术………………………………………AQJ-3-1-03高风险油气田开发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研究……………………………AQJ-3-1-04兖州矿区开采沉陷控制与治理技术……………………………………AQJ-3-1-05高压磨料射流割缝防突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AQJ-3-1-06立井提升安全保护技术与装备…………………………………………AQJ-3-1-07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AQJ-3-1-08高炉喷吹贫煤、贫瘦煤的安全行为研究及其应用……………………AQJ-3-1-09安信煤矿安全生产无线监管系统…………………………………AQJ-3-1-10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与监控技术研究及应用…………………………第三届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二等奖AQJ-3-2-01基于风险评价的石化装置与城市燃气储配系统承压设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AQJ-3-2-02全国国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研究……………………………………………AQJ-3-2-03复杂地层条件下近1200米竖井施工技术创新研究…………………………AQJ-3-2-04超深厚表土冻结设计及井筒安全施工监测监控技术研究……………………AQJ-3-2-05高效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研究………………………………………AQJ-3-2-06高强度开采条件下村庄房屋破坏规律及保护技术研究……………………AQJ-3-2-07矿井高效防火抑尘新材料开发………………………………………………AQJ-3-2-08防治煤炭自燃的三相泡沫技术及应用…………………………………………AQJ-3-2-09高瓦斯矿井大采高工作面通风方式及瓦斯治理技术研究……………………AQJ-3-2-10薄基岩浅埋煤层自然发火机理及综合防治研究………………………………AQJ-3-2-11特大井田浅埋藏易自燃煤层防灭火关键技术研究……………………………AQJ-3-2-12易燃煤层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AQJ-3-2-13冲击地压前兆信息及空间应力场微震监测研究……………………………AQJ-3-2-14华北型煤田陷落柱突(涌)水预测研究………………………………………AQJ-3-2-15大功率卧式潜水电泵的开发及其在矿山抢险救灾排水中的应用……………AQJ-3-2-16煤矿突水点井下动水注浆封堵技术研究与应用………………………………AQJ-3-2-17兖州矿区侏罗系红层赋水规律及充水预测研究………………………………AQJ-3-2-18厚冲击层立井井筒安全状况评价及破裂灾害防治技术研究…………………AQJ-3-2-19淮北桃园矿井下宽带传输监控技术与系统应用……………………………AQJ-3-2-20煤矿安全生产集中控制及调度指挥系统……………………………………AQJ-3-2-21基于防爆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AQJ-3-2-22 ZJC3B车载矿山救灾指挥系统…………………………………………………AQJ-3-2-23矿井动力系统数字化控制与信息集成的研究及应用…………………………AQJ-3-2-24矿山救援可视化指挥系统及装置………………………………………………AQJ-3-2-25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组合开关………………………………………………AQJ-3-2-26 HZSN型立井提升多功能过卷保护装置………………………………………AQJ-3-2-27 CMM25-4型四臂锚杆钻车……………………………………………………AQJ-3-2-28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AQJ-3-2-29铁法矿区煤层气资源产业化开发工程研究与实践……………………………AQJ-3-2-30郑州矿区地下水排、供、环保三位一体优化结合理论与管理技术研究……AQJ-3-2-31煤矿企业培训体系创新及其"四级"安全培训管理的研究及应用……………AQJ-3-2-32滩海工程设备结构灾害评价技术研究……………………………………………AQJ-3-2-33油田工业动火电焊过程中杂散电流分布、大小及引爆规律研究与预防………AQJ-3-2-34高冲击危险区冲击矿压系统动态防治研究…………………………………AQJ-3-2-35矿用空气幕及其在大断面大风压差运输巷道中的应用研究…………………AQJ-3-2-36城市安全规划与应急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QJ-3-2-37高风险金属矿山安全规划和灾害控制技术研究……………………………AQJ-3-2-38露天矿排土场高台阶排土安全稳定性与堆浸排土参数优化研究……………AQJ-3-2-39中国民航机场鸟击防范研究与应用……………………………………………AQJ-3-2-40煤型铀矿井安全防护技术和工程管理的研究………………………………AQJ-3-2-41改性硝酸铵工业化试验研究……………………………………………………AQJ-3-2-42地矿工程三维可视化技术及系统………………………………………………AQJ-3-2-43中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系列技术规范及应用示范工程研究……………AQJ-3-2-44化学品相关紧急事故处理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研究…………………………AQJ-3-2-45企业职业伤害危险分级及其分级监察技术系统研究…………………………AQJ-3-2-46工程建设项目HSE管理方实施导则和应用范例……………………………第三届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三等奖AQJ-3-3-01北京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优化分布和监控方案研究………………AQJ-3-3-02采煤工作面机械化超前支架研究…………………………………………AQJ-3-3-03深部巷道掘进系统工程研究………………………………………………AQJ-3-3-04新安煤矿3上106工作面湖区GPS-RTK岩移观测……………………AQJ-3-3-05深部大倾角综放开采关键技术研究………………………………………AQJ-3-3-06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及应用………………………………AQJ-3-3-07大采高孤岛面过老巷综合技术研究………………………………………AQJ-3-3-08软岩复杂条件矿井安全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实践………………AQJ-3-3-09高突煤层综采工艺优化及单产创水平技术研究与实践…………………AQJ-3-3-10矿井构造评价及地质保障系统研究………………………………………AQJ-3-3-11深井极近距离综采面纵向跨大巷开采技术研究…………………………AQJ-3-3-12综采工作面自燃火源精确定位及新型胶体的研究应用…………………AQJ-3-3-13氧气呼吸器试验装置升级改造……………………………………………AQJ-3-3-14峰峰集团应用新技术优化通风系统及防治瓦斯、自燃灾害的研究……AQJ-3-3-15高突矿井深部开采安全技术研究…………………………………………AQJ-3-3-16电磁辐射法评价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技术研究……………………………AQJ-3-3-17张集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防治技术研究…………………………AQJ-3-3-18冲击矿压危险前兆信息识别及预报技术研究……………………………AQJ-3-3-19松软煤层综放面自然火灾预测及防治技术研究…………………………AQJ-3-3-20大屯矿区煤层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AQJ-3-3-21基于仿真技术的矿井通风决策支持系统及应用研究……………………AQJ-3-3-22急倾斜单一严重突出煤层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研究…………………AQJ-3-3-23矿井防尘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AQJ-3-3-24"两硬"特厚易燃煤层顶煤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AQJ-3-3-25基于矿井安全和职业健康双重保障的煤尘治理技术研究………………AQJ-3-3-26高温矿井热力分析与气候参数预测技术研究……………………………AQJ-3-3-27煤矿深部煤(岩)与瓦斯动力特性及防治对策研究……………………AQJ-3-3-28大屯矿区井筒井壁安全综合监测研究及应用……………………………AQJ-3-3-29深部极软岩层主付斜井稳定性的交换影响及控制技术研究……………AQJ-3-3-30 ZT9800/16/30型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架研制………………………………AQJ-3-3-31兴隆庄矿十采区安全开采关键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研究…………………AQJ-3-3-32高应力软弱碎胀复合型围岩巷道控制技术研究…………………………AQJ-3-3-33超千米深井复杂地层硐室与巷道支护技术………………………………AQJ-3-3-34动水条件下注浆封堵高压奥灰突水技术…………………………………AQJ-3-3-35矿井古空与老空水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AQJ-3-3-36破碎围岩大断面巷道桁架锚索联合控制技术……………………………AQJ-3-3-37巷道掘进安全支护自动化技术研究………………………………………AQJ-3-3-38张小楼深井高应力破碎围岩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AQJ-3-3-39煤矿突水构造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研究………………………………AQJ-3-3-40 DBKJ多级对旋式局部通风机……………………………………………AQJ-3-3-41立井单绳缠绕式提升绞车定重装载装置的研究…………………………AQJ-3-3-42煤矿瓦斯可视化远程安全监测网络系统…………………………………AQJ-3-3-43 DJ-1设备点检语言报警装置………………………………………………AQJ-3-3-44薄煤层综采配套设备及电液控制技术研究………………………………AQJ-3-3-45 ZF7500/20/38准大采高放顶煤两用液压支架……………………………AQJ-3-3-46 KJ150移动目标监测系统…………………………………………………AQJ-3-3-47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网络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AQJ-3-3-48大型(32吨)扇形门曲轨自动安全卸载箕斗……………………………AQJ-3-3-49氧气呼吸器智能训练检测装置……………………………………………AQJ-3-3-50矿井生产数字化与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AQJ-3-3-51 BQC-25(N)S矿用隔爆型手提式(可逆)电磁起动器………………AQJ-3-3-52煤矿井下胶带输送机地面集中控制系统…………………………………AQJ-3-3-53矿井提升系统性能优化成套技术及装备的开发与应用…………………AQJ-3-3-54煤矿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装备……………………………………AQJ-3-3-55箕斗载煤量动态监测系统…………………………………………………AQJ-3-3-56 GRQ-6KV/10KV可控电抗式高压软起动控制系统研究应用……………AQJ-3-3-57矿区铁路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集成研究………………………………AQJ-3-3-58煤矿安全生产模式研究……………………………………………………AQJ-3-3-59山西省煤矿安全培训考试系统………………………………………AQJ-3-3-60煤炭综合生产管理信息系统………………………………………………AQJ-3-3-61煤矿井下放炮智能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AQJ-3-3-62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信息系统………………………………………AQJ-3-3-63 GIS工程地质决策模型研究与应用………………………………………AQJ-3-3-64平煤集团安全成本研究……………………………………………………AQJ-3-3-65职工不安全行为在线分析与动态管理技术研究………………………AQJ-3-3-66鄂庄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闭环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AQJ-3-3-67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不安全行为研究……………………………………AQJ-3-3-68综采工作面人-设备-环境系统的计算机模型……………………………AQJ-3-3-69立式金属储油罐罐底腐蚀状况在线检测技术及评价方法研究…………AQJ-3-3-70输油管道防盗实时监测系统………………………………………………AQJ-3-3-71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研究……………………………AQJ-3-3-72岩心洗油装置安全措施改造………………………………………………AQJ-3-3-73危险品槽车泄漏事故抢险堵漏技术研究及应用…………………………AQJ-3-3-74油气管线扫线解堵作业装置的研制与应用………………………………AQJ-3-3-75稠油加工装置安全可靠性及腐蚀问题技术研究…………………………AQJ-3-3-76聚烯烃大料仓燃爆危险性评估与治理措施………………………………AQJ-3-3-77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开发应用……………………………………………AQJ-3-3-78小湾水电站工程右岸坝肩600m高边坡稳定性及工程处理措施研究…AQJ-3-3-79云锡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及增效降耗改造方法研究…………………AQJ-3-3-80 YDRF-1型移动式自动闭塞区段列车接近人身安全防护系统…………AQJ-3-3-81火灾烟气毒物释放、迁移规律及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研究……………AQJ-3-3-82固体材料声发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AQJ-3-3-83丙烯腈对男工生殖功能的危害性研究……………………………………AQJ-3-3-84多功能特性装置试验与研究………………………………………………AQJ-3-3-85一发失效应急程序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QJ-3-3-86航空器事故调查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AQJ-3-3-87 WD电气安全检测技术应用系统软件……………………………………AQJ-3-3-88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AQJ-3-3-89大型承压设备在线检验与监测技术研究…………………………………AQJ-3-3-90城市突发重大事故应急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AQJ-3-3-91电动车辆开关磁阻多电机传动技术研究…………………………………AQJ-3-3-92我国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研究…………………………………AQJ-3-3-93公共场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编辑平台与管理系统………………………AQJ-3-3-94光气生产装置安全评价技术………………………………………………。
国投煤炭有限公司河南公司科技成果评审、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公司及各矿安全生产方面的科技进步,奖励在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范公司科技成果的评审奖励工作,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奖励办法”适用于公司及其下属各生产企业创新成果奖的申报、评审、奖励等项工作。
第三条科技进步奖励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各奖项分为一、二、三等级。
第二章奖励范围第四条奖励范围:对各企业、部门、先进集体和个人的科技攻关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现代化管理中的创新成果给予奖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科技进步奖。
(二)知识产权成果奖。
(三)优秀论文奖。
(四)青年科技奖。
(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第五条科技进步奖(一)按规定的申报起始时间计算,近两年内完成,并应用于实践,列入上级或企业科研计划以及下属各单位科研计划并在科技管理部门备案的项目。
(二)科技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
(三)申报科技进步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新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同时具有先进性、可行性和效益性的;2.在推广、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中,做出重大技术改进或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3.在工程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4.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国产化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5.在经营、管理等领域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6.在科学技术管理和质量、标准、计量、科学技术信息等领域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特别显著效果的;7.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个人或集体编著的公开出版、发行的优秀科技著作,对推动公司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或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特别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
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科技专著类:包括学术专著、基础论著、技术著作、工具书等;(2)科技教材类:各类培训使用的科技类教材;(3)科普图书类。
年度安全生产奖励方案年度安全生产奖励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激励和表彰那些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个人和单位,提高整个社会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奖励方案。
本方案的目的是通过设立年度安全生产奖项,激励与表彰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典型个人和单位,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生产安全形势的稳定和改善,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奖项设置(一)个人奖项1.年度安全生产模范奖2.年度优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奖3.年度优秀安全生产操作人员奖4.年度安全生产创新奖(二)单位奖项1.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奖2.年度安全生产优秀项目奖3.年度安全生产创新奖三、评选条件与程序(一)个人奖项评选条件1.年度安全生产模范奖获得该奖项的个人必须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具有卓越的表现和突出的业绩,为企业和社会的安全生产作出重大贡献。
具体评选标准包括:(1)传达和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能力;(2)具有卓越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组织能力;(3)在事故预防、应急救援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4)积极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
2.年度优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奖获得该奖项的个人需具有良好的安全与健康管理能力,有效执行和管理安全生产政策措施,确保一线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具体评选标准包括:(1)具有出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组织能力;(2)有效实施安全生产政策与规程;(3)能够从基层员工角度思考安全问题;(4)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中取得成果。
3.年度优秀安全生产操作人员奖获得该奖项的个人需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和出色的技术能力,能够在高风险和复杂环境下保证工作执行的安全和有效。
具体评选标准包括:(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2)经验丰富,技术过硬;(3)无事故记录;(4)在生产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年度安全生产创新奖获得该奖项的个人需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具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新思维,能够提出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为企业和社会的安全生产作出贡献。
广西:26项水果科技项目获得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钱开胜
【期刊名称】《中国果业信息》
【年(卷),期】2022(39)7
【摘要】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近日,广西印发了《关于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情况的通报》,26项水果科技项目获得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中的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此次获奖的成果项目包括:优质特色柑桔系列新品种选育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广西南亚热带特色水果品种结构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沃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及产业化应用等4项成果获得一等奖。
【总页数】1页(P54-54)
【作者】钱开胜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广西·中国-东盟水果贸易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项目获成果奖
2.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获得“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项目名单
3.广西·15个水果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基金扶助
4.全国:34项水果类项目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
5.广西:一批水果项目获2018年度技术推广成果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级别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安全生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鼓励和推动安全生产科技的发展,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设立了安全科技进步奖,以表彰在安全生产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本文将介绍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的级别和评选标准。
一、级别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共分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级别。
其中,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级别分别评选出1个、2个、3个获奖单位或个人,优秀奖不设数量限制。
四个级别的奖项设立,旨在对不同层次的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进行评价和表彰。
二、评选标准1.科技含量评选安全科技进步奖的首要标准是科技含量。
评选的项目必须是在安全生产领域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科技成果。
这些成果应该通过实际应用得到验证,能够有效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2.经济效益评选安全科技进步奖的第二个标准是经济效益。
评选的项目必须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益。
3.社会效益评选安全科技进步奖的第三个标准是社会效益。
评选的项目必须能够在社会上产生积极的影响,为社会带来实际的效益,如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安全和生活质量等。
4.创新性评选安全科技进步奖的第四个标准是创新性。
评选的项目必须具有创新性,能够在安全生产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者通过改进已有的技术或方法来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
5.实用性评选安全科技进步奖的第五个标准是实用性。
评选的项目必须具有实用性,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6.可行性评选安全科技进步奖的第六个标准是可行性。
评选的项目必须具有可行性,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实际的效益。
三、总结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的设立,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的发展,表彰在安全生产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评选标准包括科技含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等六个方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步伐,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设立并承办。
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分为应用技术成果奖和推广应用成果奖。
第三条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标准第四条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是在安全生产领域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条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在控制重特大事故关键技术和安全生产领域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要贡献;(二)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构转化和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制定过程中做出重大创新;(三)在高新技术、安全生产领域相关产业的技术实施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四)在重大危险源治理、事故隐患监测、监察、信息等系统控制过程中有突出创新。
第六条应用技术成果奖主要奖励在提高重大危险源监测、安全生产管理、劳动防护用品、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安全生产领域预防事故发生的科技水平过程中有明显创新的新方法、新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等应用性科技成果项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七条推广应用成果奖主要奖励在进行安全生产领域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已有的先进科技成果或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中做出突出贡献、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单位和个人。
第八条应用技术成果奖和推广应用成果奖,按成果水平、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综合评定。
第九条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奖励一次,设一、二、三等奖。
奖励项目数量每年不超过100项。
一等奖:科技成果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或以上水平,对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有很大推动作用;推广应用后,取得显著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附件1:第四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一等奖(17项)AQJ-4-1-01高瓦斯油气共生易自燃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铜川矿务局;宋志刚、黄河、薛鸣、王兆丰、赵豫祥、文虎、戴耀辉、刘林、刘生江、熊鹏辉、封华、王德明、张宪良、田宏亮、樊少武)AQJ-4-1-02煤矿灾害防治的技术与对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宁宇、胡千庭、姜智敏、申宝宏、李东、杨大明、刘见中、李学来、罗海珠、王海燕、刘勇、曹永平、霍中刚、张泓、雷毅)AQJ-4-1-03金属非金属矿山细粘尾矿坝灾变机理、控制及综合防治技术(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杨春和、沈楼燕、蒋卫东、张超、吴国高、冒海军、郭航、黄雪平、曾宪坤、卢建京、罗敏杰、陈守义、王汉强、詹信顺)AQJ-4-1-04豫西“三软”不稳定突出煤层防突示范技术研究(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牛森营、宋广太、宋建成、姜光杰、李中州、殷秋朝、俞启香、张铁岗、张明剑、郜振国、张子敏、程远平、魏风清、王恩营、毛善君)AQJ-4-1-05复杂地质条件下井筒安全建设关键技术(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中煤第一建设公司、兖矿新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煤特殊凿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特殊凿井处、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三十一工程处、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十九工程处;李长寅、杨维好、陈明磊、谭炳刚、林鸿苞、苏茂秋、黄家会、檀鲁新、黄忠、张亚光、梁洪振、王厚良、杜勇、陈耀文、宋雷)AQJ-4-1-06埋深1300米松软破碎围岩大断面巷道矿压控制与掘进技术(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孙村煤矿、中国矿业大学;邸建友、孙春江、杜计平、莫技、张殿振、聂翊、周明、张传恕、赵强、吕长纲、王涛、李亮、李峰、巩庆刚、郑兴博)AQJ-4-1-07埋地钢质管道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示范(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天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钟群鹏、左尚志、陶雪荣、张峥、彭苏萍、陈钢、何仁洋、阎永贵、杨峰、张天华、修长征、姚安林、杨剑锋、王新华、费学欣)AQJ-4-1-08淮北数字矿山与矿山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地下水超采漏斗控制综合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汪绪武、徐华、李庆海、朱斌、王吉华、张文泉、乔建华、毕韬书、王旭东、王志刚、王燕玲、付振华、李庆水、马云杰)AQJ-4-1-09煤矿用灌浆注胶防灭火工艺及系统装备研究(西安科技大学;文虎、邓军、张辛亥、马砺、翟小伟、陈晓坤、金永飞、李树刚、吴建斌、张平丽、张荣、郑学召、罗振敏、张燕妮、肖旸)AQJ-4-1-10热-电-乙二醇低温制冷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武汉星田热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卫修君、张建国、万昌、欧阳广斌、陈启永、周秀隆、刘桂平、胡春胜、黄继亮、刘伟、石宪群、陈星明、刘旭东、王新义、张仲春)AQJ-4-1-11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及可视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子敏、张玉贵、聂光国、刘勇、卫修君、闫江伟、万昌、刘刚华、姜光杰、李丰军、贾天让、魏国营、屈先朝、余永强、沈少川)AQJ-4-1-12大型石化生产过程安全评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张海峰、吴重光、牟善军、姜春明、张卫华、王春利、张贝克、俞雪兴、彭湘潍)AQJ-4-1-13核安全技术与管理在我国核电建设中的应用与创新(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华嘉毅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徐晓明、王开华、张卫兵、张建奎、陈宝智、王德桂、陶维广、钱伏华、王锟、张明皋、宋建义、丁键、李军、董德文、代永明)AQJ-4-1-14 ZDY6000L型履带式全液压钻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殷新胜、贺天才、田宏亮、姚克、王平虎、姚宁平、孙保山、徐玉胜、田东庄、邬迪、孙荣军、赵彬、燕南飞、冯强、凡东)AQJ-4-1-15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技术研究及标准研究制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继平、彭霞、卫修君、于励民、田子建、伍云霞、刘晓阳、成凌飞、张传雷、魏占永)AQJ-4-1-16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及其应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张宝明、冯志斌、熊艳、佟瑞鹏、姚晓晖、于捷、王瑜、马英楠、孙燕、胡成、侯昭敏、杨勇、王德周)AQJ-4-1-17 MEF移动式乳胶基质制备站(北京星宇惠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宏大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熊代余、史良文、李国仲、查正清、龚兵、王肇中、臧怀壮、郑炳旭、陈飞、任斌、黄阳斌、王永庆、傅建秋)二等奖(48项)AQJ-4-2-01地下金属矿山灾害预防治理与安全开采技术(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匡忠祥、宋卫东、许梦国、熊守安、肖金发、明世祥、尹小鹏、唐国友、吴顺川、王永清)AQJ-4-2-02多水平、多重风网复杂条件下的自然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殷作如、朱红青、周心权、周凤增、郭达、刘宝东、武建国、齐茂功、王翰锋、王海燕)AQJ-4-2-03氮气置换法治理采空区有害气体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张福成、杨广文、王昌斌、李法柱、李来源、艾兴、刘志忠、杨绪金、张洪生、王义民)AQJ-4-2-04强烈动压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肖亚宁、苗田、林健、张光明、李建斌、康红普、赵元、吴拥政、李峰、李志强)AQJ-4-2-05动压巷道松软顶煤预注浆固化与支护技术研究(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贺贵元、柏建彪、郝跃洲、吕吉峰、侯英翔、安火宁、李清堂、王襄禹、王庆弟、吉敦云)AQJ-4-2-06航空安全领域微机图形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赵志昌、舒平、李春香、赵建伟、钟民主、谢孜楠、徐祥松、吴安山)AQJ-4-2-07在用超高压水晶釜超声波轴向缺陷检测技术研究(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汪立新、曹怀祥、李以善、许洋、张峰、郭怀力、邹石磊、衣粟、唐杰、黄克帅)AQJ-4-2-08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高建文、苑舜、于立友、孙琪凡、李伟光、郝崑、李利、赵青、王庆乃、杨海青)AQJ-4-2-09塌陷区尾砂干式排放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承德铜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沈阳大学;谢源、时伟星、王玉坤、龙涛、李金田、毛市龙、孙萍、杨慧、马兴隆、余斌)AQJ-4-2-10兖州矿区深部开采煤巷围岩冲击动力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王富奇、陈学华、章定强、苗素军、曲延伦、张宗社、邓小林、张士斌、李伟清、郭建泉)AQJ-4-2-11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高含硫低挥发油田安全隐患综合治理配套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辛俊和、徐安平、汪绪刚、付万春、康健利、程存志、齐金郦、王洪星、朱爱军、邵建鸿)AQJ-4-2-12聚乙烯仓储静电燃爆实用技术的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张海峰、王浩水、刘全桢、卢传敬、孙立富、石志俭、宫宏、张亚丽、刘宝全、张乾河)AQJ-4-2-13光离子检测技术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中的创新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华瑞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许立甲、李杰、丛飙、朱海鹰、严军、俞志鹤、张俊成、钱永彪、张保卫、张新华)AQJ-4-2-14采场煤岩体动态监测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聂百胜、王德璋、王恩元、徐玉胜、李成武、赵军、秦跃平、都海龙、撒占友、石红星)AQJ-4-2-15枣矿集团蒋庄煤矿综采工作面充填试采技术研究(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明南、李景恒、任国顺、赵厚选、李付海、蒋政、曹允钦、张波、齐卫东、马士亮)AQJ-4-2-16淮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中国矿业大学;程远平、李伟、张彬、沐俊卫、陈家祥、徐瑞、宋庆尧、王和志、王海锋、连昌宝)AQJ-4-2-17多风井(六个)高瓦斯矿井组合式反风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智新、郭海、魏建功、于斌、赵军、李兴、樊继强、刘文、王卫国、吕祥)AQJ-4-2-18自燃过程中松散煤体内气体的非稳态渗流规律研究(兖州煤业有限公司;王振平、文虎、崔洪义、王洪权、夏孝明、马砺、许义、左金忠、张辛亥、张广文)AQJ-4-2-19采动敏感型巷道支护弱结构控制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刘汉喜、李学华、李承军、万志军、陈秀友、郑西贵、蔡东、姚强岭、王从书、陈加轩)AQJ-4-2-20受采动巷道锚杆支护安全潜力评价与支护设计方法(山东科技大学;谭云亮、赵同彬、孙春江、张立俊、赵志刚、杨慧明、程国强、王同旭、孙振武;马志涛)AQJ-4-2-21胶带运输机双向滚筒人员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何晓群、杨春稳、刘向昕、周宝生、孟繁文、程玉祥、周连杰、韩建国、杜睿、王剑)AQJ-4-2-22煤矿安全综合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宋子安、梁金久、常颖、崔常兴、吴义祥、孟凡和、于风全、李宗磊、马震)AQJ-4-2-23房屋安全评估与保障技术研究(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林驹、赵为民、张纪明、蔡乐刚、陈小杰、刘群星、陈志强、张方超、余静)AQJ-4-2-24唐庄煤矿太原组岩溶充水条件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江苏宏安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健峰认证中心;白文连、冀铭君、孙绪志、史向明、钟昌波、徐海云、尚修森、贾入法、姜广仁、陈龙)AQJ-4-2-25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昆明理工大学;和孙文、谢贤平、郑汝松、王惠民、沈嗣元、谢贤安、王红军、李飞、徐萍、谭金龙)AQJ-4-2-26复杂工况下钻柱安全性关键因素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王新虎、冯耀荣、邝献任、薛继军、林凯、卢强、马福宝、李培梅、高德利、林元华)AQJ-4-2-27 E/E/PE安全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优化工具(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史学玲、孟邹清、邓意、冯晓升、石镇山、宋彦彦)AQJ-4-2-28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在线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全光纤煤矿安全综合信息系统(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刘统玉、王昌、常军、杜在春、刘福广、倪家升、魏玉宾、李艳芳、石智栋、吴培亮)AQJ-4-2-29一米以下含坚硬夹矸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樊玉泉、徐长德、高振伟、宋来智、孙洪江、李培新、魏立、王兴雨、陈少华、徐亚军)AQJ-4-2-30冲击地压与瓦斯突出耦合作用下一体化防治技术研究(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卫修君、林柏泉、张富有、胡殿明、吕有厂、翟成、王安民、肖珷、谢友友、张帆)AQJ-4-2-31煤巷快速施工成套设备与工艺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黄福昌、倪兴华、李伟、张崇宏、宫志、王富奇、李政、王振平、章定强、李仲辉)AQJ-4-2-32煤矿深部巷道底臌机理及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亚平、王继承、郭志飚、赵从国、周廷振、张国锋、石炳华、权景伟、黄茂鸿、樊银辉)AQJ-4-2-33 JTDK-GBP交流提升机高压变频电控装置(焦作华飞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赵辉、赵廷钊、丁淮南、刘继平、张万中、姜秋生、何富贤、苗金矿、刘东耀、张水山)AQJ-4-2-34煤矿安全编码智能分析与评价预警控制管理系统(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田陈煤矿;江卫、王明南、林万令、张文胜、魏尊义、王旭波、张光同、张宝海、王伟、丁德英)AQJ-4-2-35制动绳式防坠装置及其制动性能智能检测系统(中国矿业大学;朱真才、陈光柱、鲍久圣、韩振铎、窦春雨、陈义强、杨建奎、王雷、曹国华、邵杏国)AQJ-4-2-36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工程应用(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蒋军成、王志荣、丁晓晔、潘旭海、王妍、王三明、韩雪峰、潘勇、陈发明、朱常龙)AQJ-4-2-37大型公共人员聚集场所风险评价及应急疏散能力研究(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丁辉、汪彤、朱伟、代宝乾、刘艳、李伟、徐敏、胡成、王山、李凤)AQJ-4-2-3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综合政务信息系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王铃丁、张瑞新、李爱平、栗欣、花月霞、周秀玲、李天乐、魏永锋、王秀兰、严瑞銮)AQJ-4-2-39中国石化川气东送工程普光气田开发钻井和完井工程安全专篇(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周延军、陈明、王介坤、张春涛、窦玉玲、李斌、姜兰其、曾强渗、于承鹏、刘云鹏)AQJ-4-2-40煤矿直流架线系统漏电保护技术及装置的研究(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毕锦明、程红、李凤锦、卢其威、王聪、贾纪兵、王荃)AQJ-4-2-41坚硬煤层大采高MG800/2040-WD型电牵引滚筒采煤机开发与应用(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义、闫晓林、米朝阳、姜斌、冯月新、范广忠、张东方、刘大同、韩军、张子荣)AQJ-4-2-42企业重大事故预防理论与实用方法应用研究(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永新、傅贵、董正亮、王方宁、张江石、何毓俊、赵显、张勤锋、范杰、李宣东)AQJ-4-2-43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井下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煤第五建设公司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工程项目部;丁成华、沈慰安、王者尧、孟凡良、钱会军、肖西远、桑华)AQJ-4-2-44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及体系研究(中国石油管道研究中心;陈朋超、谭东杰、艾慕阳、蔡永军、崔涛、苗国顺、刘广文、刘建平、孙异、柳文)AQJ-4-2-45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趋势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梁嘉琨、苏洁、王金彪、徐亚华、刘铁民、赵瑞华、王强、蔡团结、钟茂华、符泰然)AQJ-4-2-46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安全质量实用标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杜泽臣、李长江、邓雪松、曹伟、罗建仁、王春晓、赵明远、王晶、杨中华、董春波)AQJ-4-2-47煤矿应急管理与救援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木城涧煤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张瑞新、张伟、相啸宇、王忠强、赵志刚、陈杏平、李忠学、王方敏、王忠武、韩秀会)AQJ-4-2-48冶金行业职业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本溪钢铁公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鞍山钢铁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葫芦岛锌厂;李刚、李涛、王忠旭、潘祖飞、于冬雪、李庆辉、张秋玲、郑玉新、白羽、林菡)三等奖(131项)AQJ-4-3-01城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模拟分析技术与应急管理系统(南京工业大学;蒋军成、王志荣、王妍、潘旭海、丁晓晔)AQJ-4-3-02复杂条件老矿区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钟亚平、殷作如、李建民、常文杰、张瑞玺)AQJ-4-3-03三河尖煤矿矿震规律分析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中国矿业大学;赵从国、窦林名、吴兴荣、张周权、曹安业)AQJ-4-3-04综放面顶板初次垮落瓦斯不稳定涌出治理技术与适应性研究(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李宝玉、张福喜、赵长春、张爱科、陈国华)AQJ-4-3-05深井“三软”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综合技术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沈阳煤炭科学研究所;孔祥喜、谢广祥、章立清、黄乃斌、曹树祥)AQJ-4-3-06近距离厚煤层开采底板巷道围岩控制综合技术研究(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史振凡、谢文兵、许传峰、钱勋、孙彦峰)AQJ-4-3-07石炭纪复合顶板条件大采高综采顶板控制技术(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吴永平、于斌、卻宝厚、赵军、周米柱)AQJ-4-3-08三软一高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卢国梁、梁冰、于斌、翟应真、李先章)AQJ-4-3-09极软、突出、特厚、高瓦斯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安徽理工大学;赵奇、张勇、葛春贵、王和志、高明中)AQJ-4-3-10系列采煤钻机的研究及应用(中国矿业大学,新汶矿业集团通力机械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山东立人钻采机械有限公司;杜长龙、李伦实、王继承、高文良、冯相坤)AQJ-4-3-11淮南矿区铁路下采煤综合技术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孔祥喜、吴侃、程功林、江德开、李亮)AQJ-4-3-12综掘面粉尘行为规律及高效防降尘技术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张党育、付京斌、张英华、李荣强、黄志安)AQJ-4-3-13西曲矿9#煤高浓度H2S治理技术研究(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曲矿,太原理工大学;达善荣、赵义胜、弓培林、马永阁、杨彦群)AQJ-4-3-14煤田火区多尺度探测及火区生态环境响应系统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钟茂华、刘铁民、符泰然、刘诚、石杰红)AQJ-4-3-15深部开采防治煤层自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杨家华、钱泽兵、魏威、孙和平、许洪亮)AQJ-4-3-16基于风压平衡理论的双向风门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埠村煤矿,山东科技大学;于轲、张友明、郭召顺、杨平、王令和)AQJ-4-3-17综掘工作面封闭式控尘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李伟、李仲辉、李峰、刘向升、宫志)AQJ-4-3-18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庄煤矿,山东科技大学;孙春江、赵延湘、陈杰、程卫民、绳本福)AQJ-4-3-19煤矿多层采空区火区CYT-H探测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矿〈北京〉国际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合地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吴永平、刘纯贵、侯志鹰、郭志刚、赵君)AQJ-4-3-20深部区域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的研究与治理(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祁和刚、吴继忠、刘祥来、陈季斌、祝琳)AQJ-4-3-21低透气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鸡西分公司,黑龙江科技学院;卢连宁、吴强、裴明顺、秦宪礼、于会军)AQJ-4-3-22淮北宿县、临涣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及其对瓦斯赋存特征的控制(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李伟、吴基文、范景坤、陈富勇、程新明)AQJ-4-3-23复杂条件下易燃厚煤层综放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村煤矿;吴同性、马晓东、赵云峰、马超、姬财柱)AQJ-4-3-24工钢圆对棚复合支护软岩控制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郭国政、单智勇、贾明魁、陆明心、杨昌光)AQJ-4-3-25综放工作面端头及两顺槽超前液压支架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倪兴华、李佃平、李伟、张崇宏、马晓东)AQJ-4-3-26岩巷安全快速掘进综合技术研究(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单仁亮、张能虎、高文蛟、王绍进、王玉宝)AQJ-4-3-27煤矿深部岩巷工程支护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亚平、杨军、孙晓明、王继承、权景伟)AQJ-4-3-28巨厚红层大构造区域地下硐室群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孙华璋、成云海、刘灿华、付振峰、郭信山)AQJ-4-3-29复杂条件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综合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杜工会、盛天宝、白云来、李功州、魏世义)AQJ-4-3-30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破坏失稳机理与支护对策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矿;靖洪文、张建国、吕有厂、欧阳广斌、许国安)AQJ-4-3-31深井岩巷蠕变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袁秋新、李伟、柏建彪、张京泉、李大伟)AQJ-4-3-32超厚复杂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刘纯贵、金智新、翟英达、侯志鹰、武望国)AQJ-4-3-33复杂地质、应力环境下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李新宝、周钢、徐国栋、蒋斌松、吴继忠)AQJ-4-3-34 ZJL1-500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变频制冷装置(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开诚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王继承、许开成、裴立瑞、桑成喜、张树生)AQJ-4-3-35矿用本安型宽带接入系统(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北京阳光金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闫志常、王文杰、孙亲广、胡春岭、孙会利)AQJ-4-3-36矿井压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枣庄矿业(集团)公司高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上若科技有限公司;祁方坤、苗长新、张荣杰、闽涛、史丽萍)AQJ-4-3-37 HAY-120正压氧气呼吸器(山西虹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谦、李新年、李新文、侯昱瑾、张文祥)AQJ-4-3-38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于励民、张晓光、陶建平、李国庆、张晓强)AQJ-4-3-39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煤矿,肥城矿业集团白庄煤矿,淄博矿业集团许厂煤矿;丁恩杰、张申、马方清、赵小虎、宗伟林)AQJ-4-3-40 JX-2006安全阀在线校验仪(广东捷勋安全阀阀门检修有限公司;蔡创明、邱燕飞、刘伟忠)AQJ-4-3-41变光焊接眼护具光电响应特性测试系统研制(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陈锋杰、方云中、张晓冬、李红俊)AQJ-4-3-42变光焊接面罩光阀响应特性测试仪(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梅灿华、金士良、洪跃、宋毅、王桂芬)AQJ-4-3-43 JSA随动式智能双重安全保护装置总成(上海盛安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刘谷林)AQJ-4-3-44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测试中心,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李斌、徐建平、王其坤、葛青、卢巧)AQJ-4-3-45国内外锅炉法规标准比较研究(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赵洪彪、吴江全、杨笑峰、钟永明、杨必应)AQJ-4-3-46冶金煤气多机组联合循环发电安全高效集中管控系统(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徐有芳、范鹍、姬厚华、范者峰、王文涛)AQJ-4-3-47红外传感全自检光电保护装置(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于俊贤、王学军、白林景、李海明、李英杰)。
安全生产表彰奖励办法一、背景简介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安全生产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并激励各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表彰奖励制度成为必要的举措。
本文旨在介绍安全生产表彰奖励办法。
二、奖励对象1. 生产单位:各工矿企业、建筑工地、交通运输企业等;2. 个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员工、职业技能人员等。
三、奖励项目1. 单位奖励项目:(1) 安全生产达标奖:对无事故、无伤亡、无严重违规行为的单位予以奖励激励;(2) 安全生产优秀组织奖:对在组织安全培训、安全纪律执行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单位予以奖励;(3) 安全防护设施改进奖:对通过改进及提升安全设施,有效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单位予以奖励;(4) 安全生产创新奖:对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为安全生产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予以奖励。
2. 个人奖励项目:(1) 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奖:对在工作中积极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为防止事故发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予以奖励;(2) 安全生产标兵奖:对在安全生产工作表现突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个人予以奖励;(3) 安全生产技能大师奖:对在关键岗位上掌握高技能、高标准操作的职业技能人员予以奖励;(4)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奖:对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奖励。
四、评选标准评选安全生产表彰奖励时需严格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定:1. 无事故:单位或个人在一年内无安全生产事故;2. 无伤亡:单位或个人在一年内无人员伤亡事件;3. 无严重违规行为:单位或个人在一年内无违反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的严重行为;4. 杰出贡献:单位或个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如技术创新、措施改进、事故风险识别与控制等;5. 示范带动:个人在单位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宣传教育其他员工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6. 职业技能:职业技能人员在关键岗位上掌握高技能、高标准操作;7. 宣传教育:个人积极参与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意识。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文号】安监总科技[2006]269号【发布日期】2006-12-25【生效日期】2006-12-25【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表彰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和优秀推广项目的决定(安监总科技[2006]2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有关高校: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推动安全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鼓励、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表彰和奖励在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全监管总局)开展了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和优秀推广项目评审工作。
按照原国家安全监管局(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意见》(安监管技装字[2002]18号),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和优秀推广项目的评审工作已完成了规定的评审程序。
根据评审结果,安全监管总局决定授予"煤炭自然发火早期预报和防治技术研究"等10项成果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授予"基于风险评价的石化装置和城市燃气储配系统承压设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46项成果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授予"北京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优化分布和监控方案研究"等99项成果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授予"兖州矿区开采沉陷控制和治理技术"等143项成果为安全生产科技优秀推广项目。
安全监管总局向获奖成果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员分别颁发奖励证书、奖牌和奖金,以资鼓励。
请各获奖成果完成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获奖成果完成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单位要大力宣传安全生产领域优秀科技成果,并组织好获奖成果的推广工作,鼓励和支持生产经营单位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
附件1:第四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一等奖(17项)AQJ-4-1-01高瓦斯油气共生易自燃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铜川矿务局;宋志刚、黄河、薛鸣、王兆丰、赵豫祥、文虎、戴耀辉、刘林、刘生江、熊鹏辉、封华、王德明、张宪良、田宏亮、樊少武)AQJ-4-1-02煤矿灾害防治的技术与对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宁宇、胡千庭、姜智敏、申宝宏、李东、杨大明、刘见中、李学来、罗海珠、王海燕、刘勇、曹永平、霍中刚、张泓、雷毅)AQJ-4-1-03金属非金属矿山细粘尾矿坝灾变机理、控制及综合防治技术(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杨春和、沈楼燕、蒋卫东、张超、吴国高、冒海军、郭航、黄雪平、曾宪坤、卢建京、罗敏杰、陈守义、王汉强、詹信顺)AQJ-4-1-04豫西“三软”不稳定突出煤层防突示范技术研究(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牛森营、宋广太、宋建成、姜光杰、李中州、殷秋朝、俞启香、张铁岗、张明剑、郜振国、张子敏、程远平、魏风清、王恩营、毛善君)AQJ-4-1-05复杂地质条件下井筒安全建设关键技术(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中煤第一建设公司、兖矿新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煤特殊凿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特殊凿井处、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第三十一工程处、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十九工程处;李长寅、杨维好、陈明磊、谭炳刚、林鸿苞、苏茂秋、黄家会、檀鲁新、黄忠、张亚光、梁洪振、王厚良、杜勇、陈耀文、宋雷)AQJ-4-1-06埋深1300米松软破碎围岩大断面巷道矿压控制与掘进技术(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孙村煤矿、中国矿业大学;邸建友、孙春江、杜计平、莫技、张殿振、聂翊、周明、张传恕、赵强、吕长纲、王涛、李亮、李峰、巩庆刚、郑兴博)AQJ-4-1-07埋地钢质管道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示范(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天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钟群鹏、左尚志、陶雪荣、张峥、彭苏萍、陈钢、何仁洋、阎永贵、杨峰、张天华、修长征、姚安林、杨剑锋、王新华、费学欣)AQJ-4-1-08淮北数字矿山与矿山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地下水超采漏斗控制综合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汪绪武、徐华、李庆海、朱斌、王吉华、张文泉、乔建华、毕韬书、王旭东、王志刚、王燕玲、付振华、李庆水、马云杰)AQJ-4-1-09煤矿用灌浆注胶防灭火工艺及系统装备研究(西安科技大学;文虎、邓军、张辛亥、马砺、翟小伟、陈晓坤、金永飞、李树刚、吴建斌、张平丽、张荣、郑学召、罗振敏、张燕妮、肖旸)AQJ-4-1-10热-电-乙二醇低温制冷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武汉星田热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卫修君、张建国、万昌、欧阳广斌、陈启永、周秀隆、刘桂平、胡春胜、黄继亮、刘伟、石宪群、陈星明、刘旭东、王新义、张仲春)AQJ-4-1-11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及可视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子敏、张玉贵、聂光国、刘勇、卫修君、闫江伟、万昌、刘刚华、姜光杰、李丰军、贾天让、魏国营、屈先朝、余永强、沈少川)AQJ-4-1-12大型石化生产过程安全评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张海峰、吴重光、牟善军、姜春明、张卫华、王春利、张贝克、俞雪兴、彭湘潍)AQJ-4-1-13核安全技术与管理在我国核电建设中的应用与创新(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华嘉毅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徐晓明、王开华、张卫兵、张建奎、陈宝智、王德桂、陶维广、钱伏华、王锟、张明皋、宋建义、丁键、李军、董德文、代永明)AQJ-4-1-14 ZDY6000L型履带式全液压钻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殷新胜、贺天才、田宏亮、姚克、王平虎、姚宁平、孙保山、徐玉胜、田东庄、邬迪、孙荣军、赵彬、燕南飞、冯强、凡东)AQJ-4-1-15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技术研究及标准研究制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继平、彭霞、卫修君、于励民、田子建、伍云霞、刘晓阳、成凌飞、张传雷、魏占永)AQJ-4-1-16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及其应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张宝明、冯志斌、熊艳、佟瑞鹏、姚晓晖、于捷、王瑜、马英楠、孙燕、胡成、侯昭敏、杨勇、王德周)AQJ-4-1-17 MEF移动式乳胶基质制备站(北京星宇惠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宏大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熊代余、史良文、李国仲、查正清、龚兵、王肇中、臧怀壮、郑炳旭、陈飞、任斌、黄阳斌、王永庆、傅建秋)二等奖(48项)AQJ-4-2-01地下金属矿山灾害预防治理与安全开采技术(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匡忠祥、宋卫东、许梦国、熊守安、肖金发、明世祥、尹小鹏、唐国友、吴顺川、王永清)AQJ-4-2-02多水平、多重风网复杂条件下的自然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殷作如、朱红青、周心权、周凤增、郭达、刘宝东、武建国、齐茂功、王翰锋、王海燕)AQJ-4-2-03氮气置换法治理采空区有害气体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张福成、杨广文、王昌斌、李法柱、李来源、艾兴、刘志忠、杨绪金、张洪生、王义民)AQJ-4-2-04强烈动压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肖亚宁、苗田、林健、张光明、李建斌、康红普、赵元、吴拥政、李峰、李志强)AQJ-4-2-05动压巷道松软顶煤预注浆固化与支护技术研究(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贺贵元、柏建彪、郝跃洲、吕吉峰、侯英翔、安火宁、李清堂、王襄禹、王庆弟、吉敦云)AQJ-4-2-06航空安全领域微机图形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赵志昌、舒平、李春香、赵建伟、钟民主、谢孜楠、徐祥松、吴安山)AQJ-4-2-07在用超高压水晶釜超声波轴向缺陷检测技术研究(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汪立新、曹怀祥、李以善、许洋、张峰、郭怀力、邹石磊、衣粟、唐杰、黄克帅)AQJ-4-2-08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高建文、苑舜、于立友、孙琪凡、李伟光、郝崑、李利、赵青、王庆乃、杨海青)AQJ-4-2-09塌陷区尾砂干式排放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承德铜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沈阳大学;谢源、时伟星、王玉坤、龙涛、李金田、毛市龙、孙萍、杨慧、马兴隆、余斌)AQJ-4-2-10兖州矿区深部开采煤巷围岩冲击动力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王富奇、陈学华、章定强、苗素军、曲延伦、张宗社、邓小林、张士斌、李伟清、郭建泉)AQJ-4-2-11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高含硫低挥发油田安全隐患综合治理配套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辛俊和、徐安平、汪绪刚、付万春、康健利、程存志、齐金郦、王洪星、朱爱军、邵建鸿)AQJ-4-2-12聚乙烯仓储静电燃爆实用技术的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张海峰、王浩水、刘全桢、卢传敬、孙立富、石志俭、宫宏、张亚丽、刘宝全、张乾河)AQJ-4-2-13光离子检测技术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中的创新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华瑞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许立甲、李杰、丛飙、朱海鹰、严军、俞志鹤、张俊成、钱永彪、张保卫、张新华)AQJ-4-2-14采场煤岩体动态监测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聂百胜、王德璋、王恩元、徐玉胜、李成武、赵军、秦跃平、都海龙、撒占友、石红星)AQJ-4-2-15枣矿集团蒋庄煤矿综采工作面充填试采技术研究(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明南、李景恒、任国顺、赵厚选、李付海、蒋政、曹允钦、张波、齐卫东、马士亮)AQJ-4-2-16淮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中国矿业大学;程远平、李伟、张彬、沐俊卫、陈家祥、徐瑞、宋庆尧、王和志、王海锋、连昌宝)AQJ-4-2-17多风井(六个)高瓦斯矿井组合式反风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智新、郭海、魏建功、于斌、赵军、李兴、樊继强、刘文、王卫国、吕祥)AQJ-4-2-18自燃过程中松散煤体内气体的非稳态渗流规律研究(兖州煤业有限公司;王振平、文虎、崔洪义、王洪权、夏孝明、马砺、许义、左金忠、张辛亥、张广文)AQJ-4-2-19采动敏感型巷道支护弱结构控制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刘汉喜、李学华、李承军、万志军、陈秀友、郑西贵、蔡东、姚强岭、王从书、陈加轩)AQJ-4-2-20受采动巷道锚杆支护安全潜力评价与支护设计方法(山东科技大学;谭云亮、赵同彬、孙春江、张立俊、赵志刚、杨慧明、程国强、王同旭、孙振武;马志涛)AQJ-4-2-21胶带运输机双向滚筒人员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何晓群、杨春稳、刘向昕、周宝生、孟繁文、程玉祥、周连杰、韩建国、杜睿、王剑)AQJ-4-2-22煤矿安全综合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宋子安、梁金久、常颖、崔常兴、吴义祥、孟凡和、于风全、李宗磊、马震)AQJ-4-2-23房屋安全评估与保障技术研究(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林驹、赵为民、张纪明、蔡乐刚、陈小杰、刘群星、陈志强、张方超、余静)AQJ-4-2-24唐庄煤矿太原组岩溶充水条件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江苏宏安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健峰认证中心;白文连、冀铭君、孙绪志、史向明、钟昌波、徐海云、尚修森、贾入法、姜广仁、陈龙)AQJ-4-2-25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昆明理工大学;和孙文、谢贤平、郑汝松、王惠民、沈嗣元、谢贤安、王红军、李飞、徐萍、谭金龙)AQJ-4-2-26复杂工况下钻柱安全性关键因素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王新虎、冯耀荣、邝献任、薛继军、林凯、卢强、马福宝、李培梅、高德利、林元华)AQJ-4-2-27 E/E/PE安全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优化工具(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史学玲、孟邹清、邓意、冯晓升、石镇山、宋彦彦)AQJ-4-2-28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在线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全光纤煤矿安全综合信息系统(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刘统玉、王昌、常军、杜在春、刘福广、倪家升、魏玉宾、李艳芳、石智栋、吴培亮)AQJ-4-2-29一米以下含坚硬夹矸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樊玉泉、徐长德、高振伟、宋来智、孙洪江、李培新、魏立、王兴雨、陈少华、徐亚军)AQJ-4-2-30冲击地压与瓦斯突出耦合作用下一体化防治技术研究(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卫修君、林柏泉、张富有、胡殿明、吕有厂、翟成、王安民、肖珷、谢友友、张帆)AQJ-4-2-31煤巷快速施工成套设备与工艺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黄福昌、倪兴华、李伟、张崇宏、宫志、王富奇、李政、王振平、章定强、李仲辉)AQJ-4-2-32煤矿深部巷道底臌机理及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亚平、王继承、郭志飚、赵从国、周廷振、张国锋、石炳华、权景伟、黄茂鸿、樊银辉)AQJ-4-2-33 JTDK-GBP交流提升机高压变频电控装置(焦作华飞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赵辉、赵廷钊、丁淮南、刘继平、张万中、姜秋生、何富贤、苗金矿、刘东耀、张水山)AQJ-4-2-34煤矿安全编码智能分析与评价预警控制管理系统(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田陈煤矿;江卫、王明南、林万令、张文胜、魏尊义、王旭波、张光同、张宝海、王伟、丁德英)AQJ-4-2-35制动绳式防坠装置及其制动性能智能检测系统(中国矿业大学;朱真才、陈光柱、鲍久圣、韩振铎、窦春雨、陈义强、杨建奎、王雷、曹国华、邵杏国)AQJ-4-2-36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工程应用(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蒋军成、王志荣、丁晓晔、潘旭海、王妍、王三明、韩雪峰、潘勇、陈发明、朱常龙)AQJ-4-2-37大型公共人员聚集场所风险评价及应急疏散能力研究(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丁辉、汪彤、朱伟、代宝乾、刘艳、李伟、徐敏、胡成、王山、李凤)AQJ-4-2-3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综合政务信息系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王铃丁、张瑞新、李爱平、栗欣、花月霞、周秀玲、李天乐、魏永锋、王秀兰、严瑞銮)AQJ-4-2-39中国石化川气东送工程普光气田开发钻井和完井工程安全专篇(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周延军、陈明、王介坤、张春涛、窦玉玲、李斌、姜兰其、曾强渗、于承鹏、刘云鹏)AQJ-4-2-40煤矿直流架线系统漏电保护技术及装置的研究(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毕锦明、程红、李凤锦、卢其威、王聪、贾纪兵、王荃)AQJ-4-2-41坚硬煤层大采高MG800/2040-WD型电牵引滚筒采煤机开发与应用(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义、闫晓林、米朝阳、姜斌、冯月新、范广忠、张东方、刘大同、韩军、张子荣)AQJ-4-2-42企业重大事故预防理论与实用方法应用研究(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永新、傅贵、董正亮、王方宁、张江石、何毓俊、赵显、张勤锋、范杰、李宣东)AQJ-4-2-43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井下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煤第五建设公司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工程项目部;丁成华、沈慰安、王者尧、孟凡良、钱会军、肖西远、桑华)AQJ-4-2-44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及体系研究(中国石油管道研究中心;陈朋超、谭东杰、艾慕阳、蔡永军、崔涛、苗国顺、刘广文、刘建平、孙异、柳文)AQJ-4-2-45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趋势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梁嘉琨、苏洁、王金彪、徐亚华、刘铁民、赵瑞华、王强、蔡团结、钟茂华、符泰然)AQJ-4-2-46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安全质量实用标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杜泽臣、李长江、邓雪松、曹伟、罗建仁、王春晓、赵明远、王晶、杨中华、董春波)AQJ-4-2-47煤矿应急管理与救援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木城涧煤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张瑞新、张伟、相啸宇、王忠强、赵志刚、陈杏平、李忠学、王方敏、王忠武、韩秀会)AQJ-4-2-48冶金行业职业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本溪钢铁公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鞍山钢铁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葫芦岛锌厂;李刚、李涛、王忠旭、潘祖飞、于冬雪、李庆辉、张秋玲、郑玉新、白羽、林菡)三等奖(131项)AQJ-4-3-01城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模拟分析技术与应急管理系统(南京工业大学;蒋军成、王志荣、王妍、潘旭海、丁晓晔)AQJ-4-3-02复杂条件老矿区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钟亚平、殷作如、李建民、常文杰、张瑞玺)AQJ-4-3-03三河尖煤矿矿震规律分析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中国矿业大学;赵从国、窦林名、吴兴荣、张周权、曹安业)AQJ-4-3-04综放面顶板初次垮落瓦斯不稳定涌出治理技术与适应性研究(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李宝玉、张福喜、赵长春、张爱科、陈国华)AQJ-4-3-05深井“三软”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综合技术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沈阳煤炭科学研究所;孔祥喜、谢广祥、章立清、黄乃斌、曹树祥)AQJ-4-3-06近距离厚煤层开采底板巷道围岩控制综合技术研究(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史振凡、谢文兵、许传峰、钱勋、孙彦峰)AQJ-4-3-07石炭纪复合顶板条件大采高综采顶板控制技术(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吴永平、于斌、卻宝厚、赵军、周米柱)AQJ-4-3-08三软一高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卢国梁、梁冰、于斌、翟应真、李先章)AQJ-4-3-09极软、突出、特厚、高瓦斯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安徽理工大学;赵奇、张勇、葛春贵、王和志、高明中)AQJ-4-3-10系列采煤钻机的研究及应用(中国矿业大学,新汶矿业集团通力机械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山东立人钻采机械有限公司;杜长龙、李伦实、王继承、高文良、冯相坤)AQJ-4-3-11淮南矿区铁路下采煤综合技术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孔祥喜、吴侃、程功林、江德开、李亮)AQJ-4-3-12综掘面粉尘行为规律及高效防降尘技术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张党育、付京斌、张英华、李荣强、黄志安)AQJ-4-3-13西曲矿9#煤高浓度H2S治理技术研究(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曲矿,太原理工大学;达善荣、赵义胜、弓培林、马永阁、杨彦群)AQJ-4-3-14煤田火区多尺度探测及火区生态环境响应系统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钟茂华、刘铁民、符泰然、刘诚、石杰红)AQJ-4-3-15深部开采防治煤层自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杨家华、钱泽兵、魏威、孙和平、许洪亮)AQJ-4-3-16基于风压平衡理论的双向风门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埠村煤矿,山东科技大学;于轲、张友明、郭召顺、杨平、王令和)AQJ-4-3-17综掘工作面封闭式控尘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李伟、李仲辉、李峰、刘向升、宫志)AQJ-4-3-18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庄煤矿,山东科技大学;孙春江、赵延湘、陈杰、程卫民、绳本福)AQJ-4-3-19煤矿多层采空区火区CYT-H探测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矿〈北京〉国际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合地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吴永平、刘纯贵、侯志鹰、郭志刚、赵君)AQJ-4-3-20深部区域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的研究与治理(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祁和刚、吴继忠、刘祥来、陈季斌、祝琳)AQJ-4-3-21低透气累煤层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鸡西分公司,黑龙江科技学院;卢连宁、吴强、裴明顺、秦宪礼、于会军)AQJ-4-3-22淮北宿县、临涣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及其对瓦斯赋存特征的控制(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李伟、吴基文、范景坤、陈富勇、程新明)AQJ-4-3-23复杂条件下易燃厚煤层综放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村煤矿;吴同性、马晓东、赵云峰、马超、姬财柱)AQJ-4-3-24工钢圆对棚复合支护软岩控制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郭国政、单智勇、贾明魁、陆明心、杨昌光)AQJ-4-3-25综放工作面端头及两顺槽超前液压支架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倪兴华、李佃平、李伟、张崇宏、马晓东)AQJ-4-3-26岩巷安全快速掘进综合技术研究(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单仁亮、张能虎、高文蛟、王绍进、王玉宝)AQJ-4-3-27煤矿深部岩巷工程支护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朱亚平、杨军、孙晓明、王继承、权景伟)AQJ-4-3-28巨厚红层大构造区域地下硐室群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孙华璋、成云海、刘灿华、付振峰、郭信山)AQJ-4-3-29复杂条件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综合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杜工会、盛天宝、白云来、李功州、魏世义)AQJ-4-3-30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破坏失稳机理与支护对策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矿;靖洪文、张建国、吕有厂、欧阳广斌、许国安)AQJ-4-3-31深井岩巷蠕变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袁秋新、李伟、柏建彪、张京泉、李大伟)AQJ-4-3-32超厚复杂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刘纯贵、金智新、翟英达、侯志鹰、武望国)AQJ-4-3-33复杂地质、应力环境下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李新宝、周钢、徐国栋、蒋斌松、吴继忠)AQJ-4-3-34 ZJL1-500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变频制冷装置(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开诚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王继承、许开成、裴立瑞、桑成喜、张树生)AQJ-4-3-35矿用本安型宽带接入系统(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北京阳光金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闫志常、王文杰、孙亲广、胡春岭、孙会利)AQJ-4-3-36矿井压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枣庄矿业(集团)公司高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上若科技有限公司;祁方坤、苗长新、张荣杰、闽涛、史丽萍)AQJ-4-3-37 HAY-120正压氧气呼吸器(山西虹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谦、李新年、李新文、侯昱瑾、张文祥)AQJ-4-3-38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于励民、张晓光、陶建平、李国庆、张晓强)AQJ-4-3-39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煤矿,肥城矿业集团白庄煤矿,淄博矿业集团许厂煤矿;丁恩杰、张申、马方清、赵小虎、宗伟林)AQJ-4-3-40 JX-2006安全阀在线校验仪(广东捷勋安全阀阀门检修有限公司;蔡创明、邱燕飞、刘伟忠)AQJ-4-3-41变光焊接眼护具光电响应特性测试系统研制(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陈锋杰、方云中、张晓冬、李红俊)AQJ-4-3-42变光焊接面罩光阀响应特性测试仪(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梅灿华、金士良、洪跃、宋毅、王桂芬)AQJ-4-3-43 JSA随动式智能双重安全保护装置总成(上海盛安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刘谷林)AQJ-4-3-44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测试中心,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李斌、徐建平、王其坤、葛青、卢巧)AQJ-4-3-45国内外锅炉法规标准比较研究(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赵洪彪、吴江全、杨笑峰、钟永明、杨必应)AQJ-4-3-46冶金煤气多机组联合循环发电安全高效集中管控系统(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徐有芳、范鹍、姬厚华、范者峰、王文涛)AQJ-4-3-47红外传感全自检光电保护装置(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于俊贤、王学军、白林景、李海明、李英杰)。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2013年度“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拟授奖名单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拟授奖项目(6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一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15人。
二、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拟授奖项目(8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二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10人。
三、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拟授奖项目(16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三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7人。
四、科技进步组织奖拟授奖单位(5项)
注: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推荐单位,同时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组织奖。
五、优秀合理化建议奖项目推荐名单(57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优秀合理化建议奖授奖人数不超过5人。
公司规章制度公司科技奖励办法公司科技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励在总部公司(以下简称“工厂”)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工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工厂全体员工在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技术革新、小改小革等科技活动中取得成果的奖励。
第三条工厂科技奖励的推荐、评审(核实)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奖励。
第四条科技质量科负责工厂科技奖励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厂科技奖励每年进行一次,设立“科技创新奖”、“技术革新奖”和“技术论文奖”;年度内不定期设立“小改小革奖”。
第六条工厂全体员工,包括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管理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均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技术革新和小改小革活动。
第二章科技创新奖第七条科技创新奖是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所设立的奖励项目。
第八条科技创新奖设一、二、三等奖。
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申报科技创新奖应符合下列条件:(一)技术创新性突出。
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对企业形成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有重大贡献,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企业实施了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了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了企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二)技术难度较大。
解决了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使所属企业技术水平达到了行业的领先水平。
(三)经过一年以上的实际应用后成熟的技术。
第九条科技创新奖等级评定执行以下标准:(一)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强,成果转化程度高,经实际运用成熟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成果转化程度较高,经实际运用成熟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创新,技术获得与技术开发有难度,经实际运用成熟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办法正文:----------------------------------------------------------------------------------------------------------------------------------------------------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办法一、申报奖励成果的范围安全成果奖设一、二、三等奖,主要授予为我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创新、工程应用以及安全管理现代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一)安全成果奖分为四个奖类:1.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类——在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成就,丰富或拓展了学科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成果。
2.技术开发类——在促进安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和技术发明,并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
3.技术推广与创新类——在重大工程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或引进、吸收)中,创新性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促进安全生产,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通过推广和产业化,在安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
4.软科学类——促进安全生产决策科学化、安全管理现代化,并经实施取得显著效果的技术法规、标准、著作及软科学成果。
二、推荐安全科技奖励项目条件1.推荐奖励项目,必须属于安全生产科技领域。
2.基础与应用基础类成果必须是在该领域有创新性发现,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省内外公认,并得到了实践验证或应用。
3.技术开发类和技术推广与创新类成果必须在近三年内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验收、评议或取得专利授权,并已推广应用一年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软科学类成果必须是国家或部门发布的法规、标准,正式出版机构出版的著作,有关部门进行评价的软科学成果等,并在推动安全生产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是为了鼓励和奖励在安全生产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科技项目和创新成果,促进安全生产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该奖项旨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评选工作逐渐成为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活动之一。
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都高度重视这一奖项的选取和颁发工作,力争为优秀的安全生产科技成果提供广泛的展示平台,推动其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们首先会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进行初步筛选。
然后,他们会对入围的项目进行现场考察,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最后,评委们会根据综合评估结果,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优秀项目,并对其进行公示和表彰。
这些获奖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装备和安全培训等方面。
这些项目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提高了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了安全生产意识,减少了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同时,这些项目也为推动安全生产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相关行业中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总之,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设立和评选工作在促进安全生产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一奖项的表彰和推广,将进一步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国安全生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某工厂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全体员工,现将本年度工厂年度总结奖项清单公布如下:二、奖项设置1. 优秀团队奖2. 优秀个人奖3. 创新奖4. 质量奖5. 安全生产奖6. 节能减排奖7. 荣誉证书8. 奖金三、奖项评选标准1. 优秀团队奖(1)团队凝聚力强,协作意识好;(2)工作业绩突出,为公司创造显著效益;(3)积极参与公司各项活动,传播正能量。
2. 优秀个人奖(1)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水平高;(2)在本职工作中表现突出,为公司创造良好效益;(3)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乐于助人。
3. 创新奖(1)在技术创新、工艺改进、设备改造等方面有突出贡献;(2)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公司发展具有积极影响;(3)创新成果具有实用价值,可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
4. 质量奖(1)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达标;(2)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3)对产品质量问题零容忍,主动承担责任。
5. 安全生产奖(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无违章操作;(2)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协助消除隐患。
6. 节能减排奖(1)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提出节能减排建议,并实施取得良好效果;(3)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表现突出,为公司节约成本。
7. 荣誉证书对在各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颁发荣誉证书,以示表彰。
8. 奖金根据获奖者的业绩和贡献,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
四、获奖名单1. 优秀团队奖(1)生产一部团队(2)技术部团队(3)品质部团队2. 优秀个人奖(1)生产一线优秀员工:张三、李四、王五(2)技术部优秀员工:赵六、钱七、孙八(3)品质部优秀员工:周九、吴十、郑十一3. 创新奖(1)技术创新:李四(2)工艺改进:王五(3)设备改造:赵六4. 质量奖(1)品质部:周九(2)生产一线:张三(3)技术部:赵六5. 安全生产奖(1)安全生产标兵:钱七(2)安全生产模范:孙八(3)安全生产积极分子:周九6. 节能减排奖(1)节能减排先进个人:李四(2)节能减排优秀团队:生产一部团队(3)节能减排突出贡献:王五7. 荣誉证书(1)优秀员工:张三、李四、王五等(2)优秀团队:生产一部团队、技术部团队、品质部团队等8. 奖金根据获奖者的业绩和贡献,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