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生物七下《细胞的分裂和分化》word教案 (5)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含五篇)第一篇:教案《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案《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概述出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认识并识别动植物的几种基本组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课内外资料并分析综合的能力,通过小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确立量变引起质变的科学观念和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态度;树立生命价值观。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确立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组织的定义及识别动物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教学难点] 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及其意义。
[教法]观察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求知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看到了大部分同学都长的比较高大,那么大家知道自己最小的时候有多大吗?40cm、50cm、60cm……,都不对,应该是0.1mm左右。
(学生茫然),因为人是有受精卵发育来的,受精卵的形成就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
接着提问:我们是如何由一个受精卵细胞长大的呢?二、形象模拟,变抽象为具体:展示细胞分裂过程1、播放课件:演示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视频和Flash分解过程。
2、小实践:用橡皮泥模拟细胞分裂过程3、讨论:①细胞分裂可分为哪两个基本过程?②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有什么异同?4、总结: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三、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及意义1、根据子女与父母的相似,回忆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作用,通过细胞核引出染色体。
2、问: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是如何分配的呢?3、阅读:课本P27页应用与实践4、观看:课件展示植物细胞分裂期的染色体变化视频。
5、总结归纳: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细胞核,主要体现在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
染色体携带遗传物质,经复制后均匀地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持了细胞分裂前后的稳定。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了解细胞分裂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3.掌握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实验器材。
2.学生:课本、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图示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细胞的结构。
2.利用幻灯片或实物展示细胞的图像,引出新的课题: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二、讲解细胞的分裂(20分钟)1.分享幻灯片或用黑板简单画出正常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解释有丝分裂的步骤:受精卵分裂、原核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等。
3.总结细胞分裂的意义:增加细胞数量、遗传信息的传递、维持遗传稳定性等。
三、细胞分裂的类型和影响因素(20分钟)1.分享幻灯片或用比较图示细胞分裂的类型,如横裂、纵裂等。
2.解释细胞分裂的影响因素:细胞大小、外界环境的影响、遗传因素等。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细胞分裂有影响因素的存在,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四、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2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分化,即细胞从初级形态向特殊结构和功能发展的过程。
3.讲解细胞分化的原理:细胞内部的基因表达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4.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细胞分裂能产生不同的细胞类型?细胞分裂和分化对生物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五、实践活动(3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活动,观察细胞分裂的现象。
2.实验步骤:a.准备显微镜、显微镜玻片和葱头切片。
b.将葱头切片放置在显微镜玻片上,加入一滴碘酒。
c.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寻找细胞分裂的现象。
3.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回答问题:什么是细胞分裂?你观察到了哪些细胞分裂现象?它们与课上讲解的细胞分裂类型相对应吗?4.分享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讨论和总结。
六、巩固与评价(10分钟)1.巩固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回答相关练习题。
2.提问学生: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细胞分裂和分化是如此重要?请举例说明。
第2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观察装片,能够正确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通过观看课件、阅读文本,能够说出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
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化过程
【教材分析】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过程,对初中生来讲比较抽象。
因此,教材本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变形虫分裂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细胞的分裂是由一个细胞变成了两个细胞的过程。
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变化认识细胞
分裂的结果大致过程,了解细胞的分裂对生物体的生长的意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变形虫细胞分裂装片、显微镜等。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1.展示细胞结构图,复习细胞
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回忆细胞各结构及功
能,巩固细胞结构相关
知识。
2.总结提醒学生树立从细胞
这样的微观层次来分析问题,
“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
跟随老师总结,学习从
细胞的微观层次分析
问题。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描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概念;2.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3.了解细胞分化的原理和意义;4.认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与个体发育、维持生命有关。
二、教学内容1.细胞的分裂2.细胞的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3.细胞的分化原理和意义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细胞分裂的图片和一个多细胞生物的示意图,向学生引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分裂和分化的初步认识。
2.知识讲解(30分钟)(1)细胞的分裂讲解细胞分裂的概念,强调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的基本过程。
解释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两种: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有丝分裂详细讲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阶段。
重点解释染色体的复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质的分裂等步骤。
(3)无丝分裂简要介绍无丝分裂的过程:包括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
说明无丝分裂只有原核生物有,真核生物中没有发现。
(4)细胞的分化讲解细胞分化的原理和意义。
强调分化是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适应和专门化。
解释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按照各自的任务而发生的特殊化现象,并举例说明不同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3.案例分析(30分钟)提供多个案例,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例如: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分化,红血球和白血球的分化等。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化的原理和意义,并评价细胞分化对个体发育和维持生命的重要性。
4.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刚才所学的内容,强调细胞分裂和分化对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的作用。
与学生一起回顾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主要内容,梳理知识重点。
5.展示与评价(20分钟)为学生展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动画视频,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检验所学知识。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资源1.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图片和示意图;2.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案例;3.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视频;4.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练习题和答案。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正确描述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2)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睥增多、体积的增大有关。
3、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
4、描述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难点1、说出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2、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
教学设计思想: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变形虫细胞的分裂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形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细胞核以及染色体的变化,认识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了解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生长的意义。
之后通过观察细胞分化的图示,让学生积极交流和讨论,总结出细胞分化的一般过程,了解细胞分化是与其在生物体内执行的功能相适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点击一个鸭蛋,蛋壳破碎后出现一只小鸭。
并点击水面上的鸭群,伴随着配乐童谣:“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
”师: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哪些方面有关?生:与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体积增大有关。
师: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是怎样造成的?二、探究过程(一)细胞的分裂(学生2人一组)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分裂的玻片标本。
并结合教科书中的示意图,划出细胞分裂的区域,并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2、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的图像。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同观察、讨论细胞分列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你能给细胞分裂过程分几个时期?如何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与生物体长大有什么关系?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形态、结构相似吗?(二)细胞生长教师演示细胞生长过程图解。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下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学案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学案苏科版第2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细胞分化过程教学重点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细胞分化过程课前准备课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①细胞的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②细胞中的小液泡发生了什么变化?3.质疑:细胞的生长是无限的吗?你怎么理解这样的现象?4.引导学生分组活动:计算并比较表面积和体积之比。
5.小结:通过观察和分析,你认为与生物体生长直接有关的因素有哪些?开始思考体积的变化。
理解细胞生长的过程。
给出自己的答案并思考理由。
分组合作,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交流。
交流、讨论得出答案。
细胞的分化 1.提问:根据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知识,可以得出组成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是一样的结论,你同意吗?同时播放课件(人体的几种细胞):人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来的,为什么这些人体细胞形态、结构都不同呢?播放课件。
(细胞分化过程)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分析。
观看画面,讨论分析。
①癌是怎样形成的?②算一算:一个细胞经过n次分裂后,形成了多少个细胞③癌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④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了解癌症的机理。
动脑筋计算汇报结果:25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下,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关键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拓展了观察变形虫细胞分裂、算一算等活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尤其以探究的意识组织教学,将观察变形虫细胞分裂的活动放在课堂中进行,形象地分析和指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合理展开“癌细胞”部分的学习,将“算一算”活动调至“癌细胞”部分进行,这些做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同时恰当地融入了生命教育的思想,且能突出让学生理解生命、敬畏生命、懂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爱生命的主题。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方案◆教材分析在生命活动中,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一个微观的、动态的过程。
这方面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依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生物体由小到大的生长现象,带着疑问:这种现象与生物体的哪些生理活动有关呢?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关于细胞的分裂,教材安排了细胞分裂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细胞的大致过程。
接着教材图文并茂地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细胞核以及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阐明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生长的意义。
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就是细胞分化。
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以及相关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举例说出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3.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描述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细胞分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完成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学生】分析诗句,了解生物的生长现象。
【教师】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列举一些自然界中生物生长的实例吗?【学生】列举生长现象的实例: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逐渐长大;蛋孵化成小鸡,小鸡逐渐长大;受精卵形成胚胎,胚胎发育成婴儿,婴儿逐渐长大……二、讲授新课(一)细胞的分裂【教师】生物为什么会生长呢?这种生长现象与生物的哪些生理功能有关呢?播放视频:细胞分裂的普遍原理.mp4,引导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出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
【学生】观察青蛙的细胞分裂,描述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教师】进一步启发思考:1.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怎样的变化?2.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建议使用微课资源: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本概念。
2.掌握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和机制。
3.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对生物体发育和生长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教科书:《生物学教材》(或其他生物学教材)。
2.幻灯片:包括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机制的图片和动画。
3.模型: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模型,包括染色体和细胞器的模型。
4.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和载玻片、显微镜玻璃盖片、显微镜封口胶带、活细胞染色剂。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使用幻灯片展示一个细胞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细胞是什么”、“细胞有什么特点”等问题。
引导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
二、讲授细胞的分裂(20分钟)1.通过幻灯片,介绍细胞的分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通过动画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解释细胞分裂的目的和意义。
3.通过实验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细胞分裂的现象和变化。
三、讲授细胞的分化(20分钟)1.通过幻灯片,介绍细胞的分化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通过图片展示细胞分化的例子,如造血细胞的分化等。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细胞分化的机制和调控。
四、综合讨论(30分钟)1.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回答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作用和意义。
2.分组展示,每个小组以一个不同的生物为例,探讨该生物的细胞是如何分裂和分化的。
并通过幻灯片和模型辅助展示。
五、巩固和拓展(15分钟)1.竞赛游戏:分成小组进行竞赛,比赛谁能第一个完成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填空题和选择题。
2.提问拓展:以“细胞分裂和分化对生物体发育和生长的重要性”为主题进行讨论。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进行总结。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评价:1.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评价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2.在竞赛游戏环节,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在提问拓展环节,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课题: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学目标:1、能正确描述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2、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3、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
难点:细胞分化过程一、导学提纲“课前参与”设计内容: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尝试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细胞的分裂?2、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它对生物体的生长有什么意义?3、细胞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最先分裂的是细胞的什么结构?4、在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怎样的?有什么意义?5、什么是细胞的生长?6、细胞生长的结果是什么?它对生物体的生长有什么意义?7、什么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什么?二、导学提纲“课中参与”预设构想:三.细胞的分化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1、受精卵形成组织要经过哪些过程?2、什么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什么?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理解细胞的分化课堂小结学生思考后进行值得学生进行总结,并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复习巩固完成导学提纲上的复习巩固练习三、板书设计: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细胞分裂结果:细胞数目增多染色体变化:形态、数目相同,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中二、细胞生长结果:细胞体积增大三、细胞分化结果:形成组织四、导学提纲“复习巩固”部分的设计内容: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A、细胞分裂的结果B、细胞生长的结果C、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D、细胞分化的结果2、组织的形成是()A、细胞分裂的结果B、细胞生长的结果C、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D、细胞分化的结果3、以色列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地制造出了心脏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A、干细胞分裂的结果B、干细胞分化的结果C、干细胞生长的结果D、干细胞成熟的结果4、细胞分化是指的过程()A、细胞体积增大B、细胞之间相互连接C、细胞恢复分裂能力D、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向特定的方向发展5、一个细胞经过n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数目为()A、n个B、2n个C、n2个D、2n个6、判断:(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2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观察装片,能够正确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通过观看课件、阅读文本,能够说出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
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化过程
【教材分析】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过程,对初中生来讲比较抽象。
因此,教材本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变形虫分裂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细胞的分裂是由一个细胞变成了两个细胞的过程。
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变化认识细胞分裂的结果大致过程,了解细胞的分裂对生物体的生长的意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变形虫细胞分裂装片、显微镜等。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2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细胞的分裂
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在数目形态上一样。
二、细胞的生长
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