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系解实验考试重点图吐血整理1
- 格式:ppt
- 大小:6.43 MB
- 文档页数:28
记忆一、1.用IP实现异构网络互连。
2.协议为N什么分层?1)第N层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2)第N层向N+1层提供服务,此服务不仅包括第N层本身所具备的的功能,还包括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总和。
3)最底层只提供服务,是提供服务的基础;最高层只是用户,是使用服务的最高层;中间各层既是下一层的用户,又是上一层服务的提供者。
4)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下层服务的实现细节对上层完全透明。
3.TCP/IP四层:网络接口层,IP层,传输层,应用层4.协议依赖关系1)网络接口层:PPP ARP RARP2)IP层:IP ICMP OSPF IGMP3)传输层:TCP UDP4)应用层:BGP SNMP POP RIP FTP等二、1.PPPoE:以太网环境下的PPP协议规范,应用于城域网2.最大接收单元MRU:用以向对方通告可以接收的最大报文长度。
三、1.分层的思想IP地址分为两部分:网络号+主机号。
IP地址指明了主机所在的网络,标识了对象的位置和到达对象的路径。
2.网络地址:Internet中每个网络的唯一标识,主机号全为0的IP地址叫做网络地址。
3.特殊地址:1)网络地址:主机号全为0;2)广播地址:主机号全为1;3)有限广播地址:32位全为1;4)回送地址:127.*.*.*,网络软件测试和本机进程间通信4.ARP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基本思想:询问步骤:1)发送方主机发送一个ARP请求报文,该报文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其中包含接收方的IP地址;2)网络上所有主机收到报文,将报文内包含的IP地址与自身相比较,若相同则向发送方发送回应,回应中包含自己的物理地址;否则,不做回应。
5.嗅探器原理常见的隐蔽的网络攻击方法。
共享式网络环境中,所有数据以硬件广播方式发送,网卡在混杂模式下接收网络中的所有数据。
在共享网络环境下,通过设置网卡模式,即可嗅探网络中的所有数据,这种方式成功的本质原因是硬件广播投递方式。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鼓管咽口:鼻咽部两侧壁上,相当于下鼻甲后1cm处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的前上后方半圆形隆起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纵行皱襞下端的一突起,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开口十二指肠悬韧带:十二指肠的悬肌和包绕其下端的腹膜皱襞公共构成角切迹:胃小弯的最低处呈角状的切迹阑尾:蚯状突起,长6-8cm,常连于盲肠后壁内侧直肠横襞:直肠腔内2-3个由粘膜和环形肌构成的半月形皱襞齿状线:肛瓣和肛柱的下端共同构成的锯齿状环行线白线:肛梳下缘的一不甚明显的环行线肝门:肝脏面的横沟,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进出的门户胆囊三角:肝总管,胆囊管和其上得肝下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内脏:包括笑话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的器官,大部分位于胸腔腹腔盆腔内,借管道与外界相连胸骨旁线:进过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中点的垂直线舌乳头:舌背粘膜上的许多小突起幽门瓣:在胃的幽门处胃粘膜覆盖于幽门括约肌的表面,形成环形的粘膜皱襞肝胰壶腹:胆总管在十二指肠降部中份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蝶筛隐窝:在上鼻甲的后上方与鼻腔顶壁间有一凹陷声门裂:左右声壁及杓状软骨底部之间的裂隙气管隆山脊:气管杈内面形成的一向上凸的略偏左侧的半月状山脊喉结:由两块甲状软骨在正中线结合而成,前角上端向前突出的称为喉结弹性圆锥:是张于环状软骨弓上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膜状结构肺门:内侧面贴近纵膈的中份凹陷处肺根:进出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的部分肺段:每一肺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合成支气管肺段心包区:在第四胸肋关节平面以下,两侧胸膜返折线之间的区域纵膈:纵膈是左右纵膈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胸膜顶:是肋胸膜和纵隔膜向上延续的部分,覆盖于肺尖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转折处的最大隐窝胸膜隐窝: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处的胸膜腔在深呼吸时,肺缘也不能充满的部分肾窦:肾门伸入肾实质的空隙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呈四边形的凹陷,有肾血管、肾盂、淋巴管和神经通过肾皮质:位于肾实质的浅部,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髓质:位于肾皮质的深处,由15-20个肾椎体组成肾乳头:由2-3哥肾锥体的尖端合成一个肾乳头,顶端有许多小孔,尿液由此流入肾小盏肾区:在腰部,肾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竖脊肌外侧缘和第12肋的夹角处子宫峡: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较细的部分阴道穹:阴道的上端宽阔,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两者之间环形凹陷腹膜:覆盖在腹壁,盆腔内表面和脏器外表面薄而光滑的浆膜直肠子宫陷凹:是腹膜在子宫和直肠之间形成的腹膜凹陷,站立或半卧的最低位房室交点:房间沟,后室间沟和冠状沟的交叉处动脉圆锥:右心室腔在室上山脊于肺动脉口之间的部分,腔壁光滑,又称漏斗部室上山脊:是右房室于肺动脉口之间的弓形性隆起,把右室腔分为漏斗部和窦部隔缘肉柱:又名节制索,是右室腔内连于前乳头根部与室间隔下部的一条肌束右纤维三角:又名中央纤维体,位于二尖瓣环,三尖瓣环和主动脉后瓣环之间主动脉窦:主动脉口周围的纤维环上附有三个半月形的瓣膜主动脉瓣,瓣膜于动脉壁之间的内腔称为主动脉窦窦房结:心的正常起搏点,具有自动节律性,位于上腔静脉根部和右心房交界处。
苏州大学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1.乳房淋巴回流:①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淋巴管注入腋淋巴结的胸肌淋巴结;②内侧部淋巴管穿1~5肋间隙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的淋巴管吻合;③上部淋巴管→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④内下部淋巴管注入膈上淋巴结并于腹前壁上部、膈下及肝的淋巴管相吻合;⑤深部淋巴管→胸肌间淋巴结;2. 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答:①形态:甲状腺呈“H”形,分为左、右两侧叶及甲状腺峡。
②位置:两侧叶位于喉和气管颈部上段的外侧,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第6气管软骨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前方。
③毗邻:甲状腺的前面由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左右两侧叶的后内侧紧邻喉与气管颈部、咽与食管颈部以及喉返神经;后外侧临颈动脉鞘和颈交感干。
3. 椎动脉三角边界及内容:答:①内界:颈长肌;②外界:前斜角肌;③下界:锁骨下动脉第一段;④尖: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⑤后方:第7颈椎横突、第8颈神经前支及第一肋颈;⑥前方:迷走N、颈动脉鞘、膈N、胸导管;⑦内容:椎动静脉、甲状腺下A、颈交感干、甲状颈干和星状神经节4. 腹股沟管的两环四壁答: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管内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①浅环:位于耻骨嵴外上方,由腹外斜肌腱膜裂开形成;②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由腹横筋膜向外突出形成;③前壁:主要为腹外斜肌腱膜,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起始部的纤维加强;④后壁:腹横筋膜,内侧1/3有腹股沟镰(联合腱)加强;⑤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纤维共同形成的弓状下缘;⑥下壁:腹股沟韧带5颈动脉三角的位置境界和内容。
答:①境界: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
②内容:舌下神经及其降支构成的颈袢,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以及颈深淋巴结等。
6下颌下三角境界内容。
答:境界:下颌骨下缘、二腹肌前后腹。
②下颌下腺、面AV、下颌下LN、舌N、舌下N。
1、纤维材料的变形rti哪几部分组成?其形成机理如何?2、普通粘胶纤维、强力粘胶纤维和富强纤维的性能主要差异是什么?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3、根据变形丝的效果,可把变形丝分成哪几类?如何定量表征这些变形效果?4、取向度和双折射率间的关系如何?并加以分析5、锦纶纤维为什么具有优异的耐磨性?6、根据强度和伸长的不同,纤维的拉伸曲线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特征如何?并分析形成原因7、用棉、蚕丝、涤纶、麻作原料形成的各种纺织品,你认为从牢度、手感、外观、实用等性能上考虑各适合做什么服装?并做解释8、热定型在纺纱、织造和后整理阶段各有何作用?热定型温度的高低次序如何?9、加捻对短纤纱强度的影响如何?试分析原因10、新型纺织品的开发总是以取得良好的服用性能为目的,你认为所谓纺织品的服用性能包含哪些内容?11、涤纶丝是一种使用十分广泛的合成纤维,目前大量使用于仿真类纺织品的开发中,在仿毛、仿麻及仿真丝产品中,与普通涤纶丝相比,这些仿真产品中的涤纶丝分别采取了哪些改进措施?为什么?12、分析纺织材料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及聚集态结构间的关系,并阐述聚集态结构对纺织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13、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增加附加值是增强中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你认为中国纺织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从纺织工程的角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4、写出几种高强高模纤维的主要结构和性能特征15、试述纤维结构层次的分类和所包含的内容,并从这个角度出发谈谈新纤维材料的开发的途径16、如何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某种纤维吸湿滞后的大小?17、什么事合成纤维的热收缩?其形成原因如何?热收缩率的大小与纤维的加工过程以及聚集态结构具有怎样的关系?18、谈谈你所了解的差别化合成纤维的主要性能特征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19、如何理解纤维的耐酸碱性?结合纤维索纤维的酸处理和聚酯纤维的碱处理的实际应用,你认为织物在后道加工过程中应如何合理利用纤维的耐酸碱性能?20、纤维的拉伸曲线根据纵横坐标的不同有哪几种形式?从这些曲线上可以得到哪些反应纤维拉升机械性能的指标?分别说明各指标的物理含义21、根据涤纶纤维的结构特点,说明烧碱和高温干热处理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22、一般我们会采用哪些方法来评价织物的成形能力和保形能力?23、服装材料性能对服装制板的尺寸控制有什么作用?24、服装材料的各向异性特征对服装设计和生产有什么影响?25、试述氧化剂对涤棉梭织物后加工的影响26、根据棉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结构特点,你认为有哪些印染后加工能增加或降低织物的断裂强度,试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分析纤维断裂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7、纤维的光泽直接影响到织物的外观,请阐述和分析影响纤维光泽的因素,在化学纤维加工中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获得具有不同光泽度的纤维28、生态环保、节能降耗型纺织材料的开发及其印染技术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根据冃前常用纺织纤维的来源、加工过程以及生物可降解特征,谈谈你对研究和开发生态环保型纤维材料以及新型印染技术的认识和看法29、阐述功能性纺织材料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前景30、阐述服装材料性能对服装加工T艺的影响31、创新设计师金融危机卜•纺织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法宝之一,请你分别从纤维、纱线和织物的角度,阐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创新设计工作?简要说明理由32、试述羊毛纤维的表面结构对印染加工的重要性,并举几例,说明改变羊毛表面结构的方法。
绪论1、遗传病:遗传物质结构功能改变—疾病,可发生在生殖细胞/受精卵,亦可在体细胞。
2、遗传病分类:单基因病(ADARXDXR)、多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3、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联系与区别。
人类基因和基因组1、基因分类:单一基因(单倍体基因组中只有一份)、基因家族、假基因、串联重复基因2、基因家族:来源于同一个祖先基因—基因重复+突变—一组结构功能相似的基因3、假基因:基因家族中与真基因结构相似但无功能产物的基因4、基因组的组成:(1)单拷贝序列(2)重复多拷贝序列1)串联重复:不同长度序列—重复单位串联—高度重复序列。
分卫星DNA、小卫星DNA和微卫星DNA 小卫星(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NTR):15~100bp单位20~50次串联重复-0.1~20kb短DNA微卫星(短串联重复STR):1~6bp单位串联重复—<100bp短DNA2)散在重复DNA序列和其他可动DNA因子:分散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重复序列。
分短/长散在重复元件短散在重复元件SINES:100~400bp,反转座子。
eg.Alu—含量最丰富散在重复序列长散在重复元件LINES:6000~7000bp,转座子。
Eg.L1家族5、人类基因组计划HGP: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全球范围全面研究人类基因组的重大科学项目。
旨在:阐明所有DNA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阐明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意义:使得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
6、遗传图:连锁图。
位标—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图距—遗传学距离(厘摩),基因组图。
7、物理图:位标—序列标签位点,即一段已知序列的核苷酸片段(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图距—bpkbMb。
8、厘摩cM:遗传学距离单位,相当于1%重组率—即2基因在精卵形成时的染色体交换中分离率。
基因突变1、静态突变分类:(1)点突变:DNA多核苷酸链中单个碱基或碱基对的改变。
1. 试述主动脉的分部,主动脉弓凸侧的分支包括哪些?主动脉全程可分为三段,即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
主动脉弓的凸侧向上发出3个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2. 试述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的主要分支。
①.颈外动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②.锁骨下动脉: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③.腋动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后动脉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分叉处的稍左侧,连于主动脉弓的下缘的一束短的纤维结缔组织索,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颈动脉窦:位于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是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小球: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的扁椭圆形小体,是化学感觉器,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与氧分压的变化。
1. 腹主动脉有哪些脏支?成对: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不成对: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2. 试述胃的营养动脉名称及其来源。
胃小弯:胃左动脉(源于腹腔干)、胃右动脉(源于肝固有动脉)胃大弯:胃网膜左动脉(源于脾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底部:胃短动脉(源于脾动脉)胃贲门部后壁:胃后动脉(源于脾动脉)3. 腹腔干有哪些分支?胃左动脉(分食管支、胃支)、肝总动脉(分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分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4. 试述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支。
肠系膜上动脉: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5. 试述甲状腺、结肠的营养动脉及其来源。
甲状腺:甲状腺上动脉(源于颈外动脉)、甲状腺下动脉(源于甲状颈干)结肠: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源于肠系膜下动脉)1. 上肢的浅静脉有哪些?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桡侧,注入腋静脉,是输液的常用血管。
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肱静脉,是输液的常用血管。
二、 1移动基因:又叫转位因子 (transposable elements , 由于它可以在染色体基因组上移动,甚至可在不同染色体间跃迁,故又称跳跃基因(jumping gene 。
2断裂基因:真核细胞的结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中含有与氨基酸编码无关的DNA 间隔区段,从而被分割成不连续的若干区域。
将这种编码序列不连续,有间隔区段的 DNA 片断称为断裂基因4 重叠基因 :不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时为相邻两个基因共用, 将核苷酸彼此重叠的两个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5 假基因:在珠蛋白基因簇各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时发现,除了有正常的功能基因之外,还有功能失活的特殊序列片段,它不能行使表达功能。
该类核苷酸序列中存在的无表达功能的畸变核苷酸序列片段。
7 基因组:表示某物种单倍体的总 DNA 。
对于二倍体高等生物其配子的 DNA 总和即为一组基因组不同生物基因组数目不同。
问答:1 什么叫做基因?何谓基因的新概念?基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 答:基因就是指编码有功能蛋白质多肽链或 RNA 分子所必须的全部核酸序列。
所谓基因的新概念是随着近年分子生物实验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提出的移动基因,断裂基因,重叠基因,假基因等基因的新概念。
功能:编码蛋白质或者RNA 分子基本遗传信息的基本遗传单位,是构成 DNA 的功能单位。
3. 何谓基因工程的四大里程碑和三大技术发明? 答 :四大里程碑:1944年Oswald 报道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明确遗传物质是 DNA ; 1953年 James waston和Francis Crick阐明了 DNA 双螺旋结构 (半保留复制及其中心法则 ;遗传密码子的破译;基因转移载体的发现。
三大技术发明:工具酶的发明(内切酶、合成酶、连接酶 ;基因合成和测序(合成仪、测序仪 ; PCR 技术(PCR 扩增仪。
三、 N .1基因表达:是目的基因 DNA 在导入的细胞内转录成 mRNA, 再以mRNA 指导翻译成蛋白质。
1.数字图像相关法原理;什么是散斑,如何制备,什么是好的散斑场?二维DIC和三维DIC的区别?二维DIC实验过程的步骤有哪些?光测力学方法:是利用测试对象在变形后会引起某些光学量的变化的现象,以光学方法采集实验数据的实验方法。
数字图像相关法原理: 数字图像相关(DIC)是一种非条纹光测方法,它是现代的光电子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直接对物体变形前、后的两幅散斑图像进行相关运算处理(两幅数字图像的灰度变化),以提取散斑图中所携带的变形信息(位移和应变)。
什么是散斑,如何制备,什么是好的散斑场?A.当相干光照射到引起漫反射的物体表面时,物体各部位所发出的次波在物体表面的前方相干而形成大量的明暗的斑点,叫做散斑。
B 1.激光照射在物体表面漫反射后干涉形成的激光散斑图; 2.使用人工喷斑在物体表面涂覆形成的人工散斑图; 3.直接利用物体表面的自然纹理作为散斑图。
C一个好的散斑场应该具有较大的平均灰度梯度,因为具有较大平均灰度梯度的散斑图的位移测量误差也相对较小。
二维DIC和三维DIC的区别?使用单个摄像机的二维dic局限于测量物体表面的面内位移,并且要得到可靠地测量结果,还有一些例外限制条件1.被测物面应是一个平面或近似一个平面2.被测物体变形主要发生在面内,离面的位移分量非常小3.摄像机及靶面与被测平面物体表面平行(摄像机光轴与被测物面垂直或近似垂直),并且成像系统畸变可以忽略不计。
使用两个摄像机的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可对平面或曲面物体的表面形貌及三维变形进行测量,摄用法测量范围广泛。
(夹角30度左右)二维DIC实验过程的步骤有哪些?1.准备好喷涂完散斑的试样。
2被测平面物体放置在加载设备中,确保试件竖直夹在夹具上,以免产生非轴向力。
3架设DIC设备,将工业摄像头装在三脚架,通过数据线和数据采集卡将采集计算机与摄像头相连,ccd摄像机的光轴垂直于时间表面对其准确聚焦成像。
4 调节摄像头的光圈及焦距。
苏州大学分析化学课程试卷(17)卷共9页考试形式闭卷年月日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共36分)1.(本题2分)以下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2)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3) 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4) 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正误差2.(本题2分)下列算式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0.1010 (25.00 24.80)/1.0000(1) 五位(2 ) 四位(3) 三位(4) 二位3.(本题2分)测定(NH4)2SO4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这是因为-------------------------------------------------------------------------------------( )(1) NH3的K b太小(2) (NH4)2SO4不是酸(3) NH4+的K a太小(4) (NH4)2SO4中含游离H2SO44.(本题2分)下列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中可行的是--------------------------------( )已知p K a (HA)=4.85,p K a (HB)=9.3,p K b (NOH)=8.70,p K b (ROH)=3.80(1) HCl滴定A-(2) NaOH滴定R+(3) HCl滴定NOH (4) HCl滴定B-5.(本题2分)叙述Na2H2Y溶液以Y4-形式存在的分布系数(δY4-)时,说法正确的是--------------------------------------------------------------------------------------( ) (1) δY 4- 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大 (2) δY 4- 随pH 值的增大而减小 (3) δY 4- 随pH 值的增大而增大 (4) δY 4- 与pH 值的大小无关6.(本题2分)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 ) (1) 加入释放剂 (2) 加入保护剂 (3) 扣除背景 (4) 采用标准加入法7. (本题2分)指出下列哪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 ) (1) 硅碳棒 (2) 激光器 (3) 空心阴极灯 (4) 卤钨灯8.(本题2分)红外光谱仪光源使用----------------------------------------------------------( ) (1) 空心阴极灯 (2) 能斯特灯 (3) 氘灯 (4) 碘钨灯9.(本题2分)羰基化合物中,c 伸缩振动频率最高者为------------------------------------( )R C ORR COFR COClR COBr (1)(2)(3)(4)10.(本题2分)在下列化合物中,用字母标出的4种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CC H2O(1) d c b a (2) a b c d(3) d b c a (4) a d b c11.(本题2分)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1)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2)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3)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12.(本题2分)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1)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2)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3) 校正方法误差(4)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13.(本题2分)对色谱柱的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1) 柱温(2) 载气的种类(3) 柱压(4) 固定液膜厚度14.(本题2分)非极性的色谱柱,用于分离非极性组分时,分之间作用力主要是----( )(1) 库仑力(2) 诱导力(3) 色散力(4) 化学键15.(本题2分)气相色谱中,用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作用力四种力来说明( )(1) 被测分子间的作用力(2) 被测分子与流动相分子间的作用力(3) 被测分子与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4) 流动相分子与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16.(本题2分)在气相色谱中,适于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析的组分是------------( )(1) 二硫化碳(2) 二氧化碳(3) 甲烷(4) 氨气17.(本题2分)3,3-二甲基戊烷H3CH2C C CH2CH3CH3CH3452163受到电子流轰击后,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 )(1) 1和4(2) 2和3(3) 5和6(4)( 2)和(3)18. (本题2分)可以说明原子荧光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在产生原理上具有共同点的是--------------------------------------------------------------------------------()(1) 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2) 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3) 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4)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二. 填空题:(共14分)1.(本题2分)写出计算以下溶液[H+ ]或[OH-]的公式0.10 mol/L 三乙醇胺(pK b= 6.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0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 K a1=2.95,p K a2=5.41) ____________________0.10 mol/L H2C2O4 (p K a1=1.22,p K a2= 4.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题2分)含有Ca , Mg的样品溶解后,加不含CO32-的NaOH 使溶液的pH为13,则分别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形态存在,使两者得到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