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在块石回填土中的应用与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155.84 KB
- 文档页数:5
强夯法在山区块石填方工程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建筑工程中,填方工程占有很大的比例。
传统的填方方法包括手工填方、挖掘填方和挖掘平移填方,但这些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平坦的地面。
而在山区等地势高差比较大的地方,使用这些方法就存在很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强夯法填方工程成为了一种可行的填方方法。
强夯法不仅适用于山区地形,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填方效率和填方质量。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强夯法在山区块石填方工程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通过对已有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强夯法填方工程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并结合山区地形等实际情况,探讨如何优化强夯法填方工程的实施方法,提高填方质量和效率。
三、预期研究结果1. 梳理强夯法填方工程的基本原理,介绍其在山区块石填方工程中的基本应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2. 结合已有文献分析,探讨强夯法填方工程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比较其与传统填方方法的差别。
3. 根据山区地形等实际情况,探讨如何优化强夯法填方工程的实施方法,提高填方质量和效率。
4. 分析强夯法填方工程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适用性,提出强夯法填方工程未来的研究方向。
四、研究方法1. 综述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了解强夯法填方工程的基本原理、优点和缺点等方面的信息,并探讨其在山区块石填方工程中的应用。
2. 数值模拟法:基于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并预测强夯法填方工程在山区块石填方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不断优化填方工程的实施方法。
3. 现场实验法:通过采集现场强夯法填方工程的数据,实际测试和验证强夯法填方工程在山区块石填方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和填方质量。
五、研究展望强夯法填方工程在山区块石填方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填方质量、填方效率等。
未来应该将研究重点放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以提高强夯法填方工程的实际应用效果。
年月(上)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不断向山区延伸。
我国西部及北部山区地质地貌情况复杂,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困难。
一方面高填深挖多,路基良性土填料缺乏,工程投资大,工程质量控制难;另一方面,路堑开挖产生大量废弃石方,大量植物遭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恶化当地自然环境,诱发地质灾害。
因此,就地取材的碎石土作为路堤填料越来越普遍。
虽然应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基越来越广泛,但是如何使土石混合料得到充分压实以及保证压实质量的检测效果又成为我们面前的又一难题。
2强夯强夯法早在本世纪30年代由德国人用于加固砂土及砂卵石土地基并获得成功。
1969年法国工程师梅拉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提出了强夯设计计算方法,使得用它加固地基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推广。
我国于70年代引进这门技术,经10多年的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强夯法的加固机理目前学术界关于强夯的加固机理普遍达成以下两点认识:首先,应该区分宏观机理和微观机理。
宏观机理从地基土所受冲击力、应力波的传播、土的各种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等方面做出解释;微观机理,则对冲击力作用下土的微观结构的变化,如土颗粒在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排列分布、微观特性的变化等做出解释。
宏观机理是微观机理的外部表现,而微观机理是宏观机理的内部依据。
其次,应区分对饱和土和非饱和土、粘性土和无粘性土的加固机理。
饱和土中存在孔隙水,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将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强夯过程中伴随着孔隙水的排出和土体的固结这一问题,而砂土中孔隙水的排除在夯击瞬间就基本完成,这与饱和土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2.2路基的强夯加固机理在重锤作用于地面的一瞬间,路基表面产生强烈震动,类似于地震的震源,在地基土中产生震动波,其能量是以应力波的形式在路基内传播。
因为路基为一弹塑性介质,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介质质点连续振动,其振动能量可以传递给周围介质,而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
XX工程强夯法地基处理方案1.1 工程概况xx国际城A组团位于xx市xx工业区,用地面积61874m2,总建筑面积88387 m2,其中住宅84770.5 m2,商业3617 m2。
xx国际城A组团,共22幢多层建筑与1F商业用房及场地平地区或景观地带。
A组团22幢建筑物中,第A-01~A-04幢为11F的小高层,上部为异型柱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其余为5+1F的多层与1F商业用房,上部结构采用砖混结构。
地基经强夯处理后,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工程所在场地大部分区域经人工填筑,填土为厚度0.10(ZX117附近)~15.69(ZX150附近),分布于整个场地,为新近随机抛填,抛填时间1~2年左右。
该部分填土地基为欠固结状态,应该进行处理。
同时,A组团原地基经过处理后,按照室外设计标高要求,大部分场地还需要填土,填土厚度不等,大部分填土层厚度为5m左右,在西边靠近公路侧最大填土厚度约为10m。
为了区分,我们把现在已经形成的地基称为原地基,原地基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填土。
把现有地基经过处理后再要填筑的地基称为填筑体地基。
填筑体地基同样是需要处理的。
所以A组团地基处理分二阶段进行:即原地基处理与填筑体地基处理。
现分别对原地基处理和填筑体地基处理进行分析:1.2 原地基处理:1.2.1 原地基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丘陵山坡地貌,根据现场钻探揭露,原地大致西北高东南低,现场地已经人工随机堆填,地面标高最低249.92m,最高263.80m,高差约14.0m,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平台。
东北侧平台地面标高在260~263m之间,西南侧平台地面标高在250~253m之间,地势平坦。
场地地层结构为:上覆第四纪全新统人工填土层、坡残积粉质粘土层,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砂岩互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素填土(Q4ml):):杂色,成分由强风化~中等风化砂质泥岩、碎岩碎块石及可塑状粘性土等组成,粒径绝大部分在5~350mm之间,最大超过500mm,,硬质含量大部分超过50%,,其中碎块石含量接近,稍湿,松散~稍密。
第29卷第5期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10月Vo l.29 N o.5JOURNAL OF LISHUI UNIVERSITY O ct.2007强夯法在块石回填土中的应用与效果*蒋国忠1,金泳2(1.丽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丽水 323000;2.丽水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浙江丽水 323000摘要:强夯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经济易行、有效缩短工期及加固效果显著等优点。
通过某厂区采用强夯法处理回填土地基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方法在以块石为主要填料地基中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块石填料;强夯法;夯击能量;加固深度;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重(II动力触探试验;强夯地基中图分类号:T U47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749(200705-0073-05The Application of the Dynamic CompactionMethod to the Rock-backfill and the EffectJiang G uozhong1,Jin Yong2(1.L ishui A rchitectur e Design&Resear ch Institute,Lishui Zhejiang323000,China;2.L ishui Const ruct ion Q uality Superv isio n and Inspection Center,L ishui Zhejiang323000,ChinaAbstract:Dynamic co mpaction has many merits,such as simple equipments needed,easy construction, applicable to v ar io us so ils,econo mical costs,short pr oject time and excellent improvement effects. Based on a case of Dy namic compactionimprovement of a backfill soil in a factory,the improvement effects o f Dynamic co mpaction applied to backfill soil,m ostly consisting o f rocks,ar e introduced.Key words:ro ck-fill;dynam ic co mpactio n;energ y of dynamic compaction;conso lidation depth;shallow -layer load plate test;heavy(IIdynam ic sounding test;dynam ic compaction foundation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配置矛盾已日见凸显,故在低山丘陵区能否利用低丘缓坡等较丰富的土地资源,经改造整理作为工业用地将是一项较有价值的新课题。
浅谈回填土地基的强夯法处理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强夯法走入了人们的视线,经过对年的研究与发现,这种方法对回填土地基处理的效果是明显的。
强夯法不仅不延误整个的施工期限,还且又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目前,这种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应用到回填土地基的处理上。
可以说,强夯法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也发现了强夯法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本文首先结合工程实例,对强夯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对强夯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在地基的处理中,如果使用强夯法,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帮助作用。
标签:回填土;地基;强夯法;结构;问题引言在回填土地基的處理方式上,有很多种方法被发现并应用。
近几年,由于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相关的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发现强夯法在回填土地基的处理上优势较明显。
强夯法在具体使用的时候,需要利用特殊性能的夯锤来实现其自身的目的,因为不同的夯锤对地基处理的要求是不同的。
而对于强夯法而言,其选用的夯锤的重量被限制在10-40t以内,当夯锤快速落下的时候,利用其自身的力量完成地基的夯击作用。
经过试验,这种方法被应用在很多地基方面的处理,而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泥土的类型来决定,目前主要在碎石土、粘性土、杂填土等种类型方面比较适用。
对于强夯法进行加固的机理,也是比较特殊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考虑到对土体的密度进行夯击,运用这种办法能够减小一定的孔隙的体积,从而使得土体变得更加的严密,为建筑施工提供完整的材料;为了留有多余的排水通道,经过强而有力的夯击之后,在土体的表面能够产生许多的液体,这些液体使得土体的表面产生很多的裂缝,这样经过排水的特殊通道,液体就可以从中排除,然后经过一段时间,要想整个的土体变得严实牢固,还需经过排水通道的水渐渐地消散、风干,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体表面的压力;在地基的表面,会出现很多的碎石泥渣,经过强夯法之后,这些都可以进入到土体中,使得整个的土体再次变得更加的牢固,以此增大其受力面积,地基整个的压缩性被就自然地降低了。
强夯法在处理填土地基中的应用摘要:基于土质地基的不同情况,其适用的强夯加固机理以及相关参数也有其不同之处。
本文通过探究填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强夯法的加固原理以及施工工艺,合理的分析地基处理的强夯法重要要点以及加固效果,并针对强夯法应用处理的具体情况,合理试夯场地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发展强夯法提供参考性依据。
关键词:强夯法;地基;建筑工程;填土施工一、地基填土应用强夯法前沿基于全面分析建筑施工现场地质的前提下,对比直径差异,明确建筑工程现场基础承载力以及变形的需求指标,必要时可引用先进的地基土来完善工程设计要求。
1.合理分析建筑工程情况地基填土处理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当地工程的地质条件,关注工程建筑的沉降量,同时,控制好相对沉降量是设计工程的关键所在。
通常情况下,由于机械钻进桩基的难易程度以及混凝土、漏浆等情况造成的桩缺陷情况,较难实施桩基工程。
建立于地基承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需求指标以及规范的基础上,经过相关负责部门严格论证、研究,合理转变以往的桩基础设计为强夯加固处理场地的挖掘以及填土环节。
2.地基的地质情况太原富力城地处太原市杏花岭区原晋安化工厂厂区内东南角,地貌单元为东山黄土丘陵地貌。
拟建场地未发现影响建筑物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拟建场地地基不具液化,无湿陷性。
第1层杂填土(Q42ml):杂色,稍湿,松散,由大量煤渣、炉渣、地表植被、少量粉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砖块、石块、混凝土块等组成,堆积年限小于3年,疏密不均。
平均厚度1.21m;第1-1层素填土(Q3aql):黄褐色,稍湿,稍密,混有少量砖块、煤屑、植物根系,以粉土为主,均匀性一般。
平均厚度1.09m;第4-2层含砂粉土(Q21al+pl):黄褐色,稍湿,稍密-中密,以粉土为主,主要成分为云母、煤屑、氧化铁、铝、零星姜石等,含较多砂质成分,手捻易碎。
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
标贯击数平均值N=18.9击。
平均厚度6.42m,地基承载力提高到145kPa;第5-1层粉质粘土(Q21al+pl):黄褐-红褐色,稍湿,硬塑状态,含云母、氧化物,粘性中,刀切面光滑,有光泽,夹有粉土成分。
科技资讯2017 NO.17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工 程 技 术60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在各种建筑工程中,地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房屋建筑还是市政公路或者国道省道等都需要保证地基的稳固耐久性,因此针对那些土质松软或地面凹陷的地质情况都需要进行土石方回填,而土石方回填一般主要采用的回填料破碎岩石或其他的工地弃土,同时为了保证其回填施工的质量,保证地基的稳固性,应采用强夯施工法,从而保证回填后的地基的承载力和密实度都能达到相应要求。
1 工程概况以某土石方回填工程为例,该工程土石回填量巨大,其填料主要来自于破碎岩石和其他工地弃土,而且要采用自卸汽车将其运送到回填工程现场,然后再用推土机和压路机分别进行整平的压实,最后再用强夯机对回填地面进行夯实,保证其承载力和密实度都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在该次回填工程中,由于所采用的回填料大都为破碎岩石和工地弃土等,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在施工现场还配置了一台挖掘机改变碎石粒径,将粒径控制在400mm以内,以确保土石方回填工程的施工质量。
而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将工程整体分成几个层次分别施工,当一面在进行强夯施工时,另一面刚好进入回填施工阶段,然后当这一面由回填施工进入强夯施工阶段时,另外一面又进入回填施阶段,以此类推,分为不同层次的施工,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不耽误工程进度[1]。
2 强夯施工法的概况强夯施工法又称强力夯实法或动力固结法,它是利用大型履带式强夯机将8~30t的重锤从6~30m高度自由落下,对土进行强力夯实,改善地基深处土层的孔隙分布情部况,以起到迅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的作用,从而构筑成均匀密实的地基。
现阶段这种强夯施工法已经普遍运用到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核电站、大工业区、港口填海等基础加固工程当中,并在相对复杂的地质环境当中,如高填方基础、高含水基础、港口填海基础以及海水吹填基础等回填工程中都有成功的案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