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会计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88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法有哪些企业应区别以往⽉份应交未交增值税与当⽉应交增值税进⾏不同的会计处理。
收到退回多缴的增值税,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上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法1、⽉份终了时,企业应当将当⽉的应交未交增值税从“应交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转⼊“未交增值税”明细科⽬,借记“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贷记“应交税⾦――未交增值税”科⽬。
2、⽉份终了,企业应当将当⽉多缴增值税从“应交税⾦――应交增值税”明细科⽬转⼊“未交增值税”明细科⽬,借记“应交税⾦――未交增值税”科⽬,贷记“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
3、企业当⽉缴纳当⽉应交税款时,借记“应交税⾦――应交增值税(已交税⾦)”科⽬,贷记“银⾏存款”。
4、当⽉上交上⽉应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未交增值税”科⽬,贷记“银⾏存款”科⽬。
[例⼀]某公司6⽉份上交5⽉份未交增值税32000元;⽉底上交当⽉应交增值税54000元,还有3000元应交增值税未缴纳。
作会计分录如下:(1)上交上⽉未交增值税时:借:应交税⾦——未交增值税32000贷:银⾏存款32000(2)上交当⽉应交增值税时借:应交税⾦——应交增值税(已交税⾦)54000贷:银⾏存款54000(3)将当⽉应交未交增值税转帐时借: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3000贷:应交税⾦——未交增值税3000⼆、减免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法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时,借记“银⾏存款”科⽬,贷记“补贴收⼊”科⽬。
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企业应借记“应交税⾦――应交增值税(减免税⾦)”科⽬,贷记“补贴收⼊”科⽬。
“补贴收⼊”科⽬属损益类账户,期末结转当期损益时,借记“补贴收⼊”科⽬,贷记“本年利润”科⽬。
[例⼆]某公司采⽤先征税后返还增值税的⽅法,当期收到返还的增值税26000元。
作如下会计分录:1、收到返还增值税款时:借:银⾏存款26000贷:补贴收⼊260002、结转补贴收⼊时:借:补贴收⼊26000贷:本年利润26000。
1、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
小规模纳税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企业预缴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科目是什么?
企业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总括反映各种税费的缴纳情况,并按照应交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借方登记已交纳的各种税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银行存款科目是什么?
银行存款是储存在银行的款项,是货币资金的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现金管理制度的规定,每一企业都必须在中国人民银行或专业银行开立存款户,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企业的货币资金,除
了在规定限额以内,可以保存少量的现金外,都必须存入银行,企业的银行存款主要包括:结算户存款、信用证存款、外埠存款等。
银行存款的收支业务由出纳员负责办理。
每笔银行存款收入和支出业务,都须根据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在会计中,银行存款属于资产类,期末余额就在借方。
在会计分录中,借方表示增加。
贷方表示减少。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附案例一、增值税会计处理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以商品或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
在会计处理上,增值税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1.购进环节: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时,需要支付增值税。
这部分增值税可以作为进项税额,用于抵扣销项税额。
在会计处理上,进项税额通常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2.销售环节: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需要向客户收取增值税。
这部分增值税作为销项税额,是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在会计处理上,销项税额通常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3.抵扣环节:企业可以用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计算出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在会计处理上,抵扣后的应纳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
4.缴纳环节:企业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定期缴纳增值税。
在会计处理上,缴纳的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的借方,表示已缴纳的税款。
二、增值税案例讲解假设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13%。
本月购进原材料一批,价值100万元,支付增值税13万元;销售产品一批,价值200万元,收取增值税26万元。
该企业本月应如何进行增值税的会计处理?1.购进环节:借:原材料100万元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万元贷:银行存款113万元2.销售环节:借:银行存款226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万元3.抵扣环节:本月应纳税额= 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26万元- 13万元= 13万元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3万元贷:银行存款13万元注意:实际操作中,企业可能需要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按月或按季度申报并缴纳增值税。
此外,如果企业存在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情况,可以申请退税或留抵下期抵扣。
三、增值税注意事项1.准确核算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准确核算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确保税款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怎么做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一)按月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平时,企业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多栏式明细账户中核算增值税业务;月末,结出借、贷方合计和差额(余额,下同)。
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为借方差额,表示本月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应继续留在该账户借方,不再转出;若为贷方差额,表示本月应交增值税税额,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账户,转入“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的贷方。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由于以一个月为纳税期限的企业不存在当月预缴当月税款的情况,月末也不会有多交情况。
若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有借方余额,只能是当月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以后月份继续抵扣)。
(二)按日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纳税人按日(1、3、5、10、15日)缴纳增值税,则平时按核定纳税期纳税时,属预缴性质;月末,在核实上月应交增值税后,应于下月10日前清缴。
平时,企业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核算增值税业务。
其中,当月上交当月增值税额时,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月末,结出该账户借方、贷方合计和差额)。
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为贷方差额,表示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应转至“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的贷方,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为借方差额,由于月中有预缴税款的情况,故该借方差额不仅可能是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而且还可能包含了多交的部分。
多交税额是多少,尚未抵扣额又是多少,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1.当“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借方差额大于“已交税金”合计数时,表明当月已交税金全部为多交。
同时,两者差额为本月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
[例2]某企业4月份“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资料,如下所示: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进项税额2850,销项税额2550,已交税金1200,合计4050,合计2550,借1500,借方差额1500元中包括多交的1200元,税款和留待抵扣的300元,进项税额(2550-2850=-300),多交税额应从“转出多交增值税”账户转至“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尚未抵扣税额留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
【老会计经验】新准则下增值税的会计处理1.进口货物的增值税会计处理企业进口货物,按照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进口货物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与国内购进货物的处理方法相同,只是扣税依据不同。
2.缴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企业上缴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收到退回多缴的增值税,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3.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为了分别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增值税的情况,避免出现企业在以前月份有欠交增值税,以后月份有未抵扣增值税时,用以前月份欠交增值税抵扣以后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税的现象,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增值税,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月份终了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中转入的当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同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经过结转后,月份终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仍然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当月交纳以前各期未交的增值税,则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
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一)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1.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同意抵扣的账务处理。
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 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 借记"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 按当月已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按当月未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 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 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发生退货的, 如原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做认证, 应依据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如原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做认证, 应将发票退回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账务处理。
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 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 其进项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 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经税务机关认证后, 应借记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科目,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3.购进不动产或不动产在建工程按规定进项税额分年抵扣的账务处理。
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 其进项税额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 应当按取得成本, 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 按当期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按以后期间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 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增值税会计处理详解一、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增值税是一种按照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收制度。
它是以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按照一定的税率征收的一种间接税。
增值税的征收方式是在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提供的各个环节中,按照增值税税率对增值额进行征收。
二、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1. 一般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是指纳税人按照销售额与进项税额之差来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 = 销售额× 税率 - 进项税额2. 简易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是指纳税人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来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 = 销售额× 税率× 简易计税比例三、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进项税额的认证、销项税额的认证和增值税的结转。
1. 进项税额的认证进项税额是指企业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支付的增值税。
企业在购买货物或接受劳务后,需要核实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并将进项税额认证为可抵扣的税额。
进项税额的认证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核对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2)将发票信息录入会计系统;(3)将进项税额认证为可抵扣的税额。
2. 销项税额的认证销项税额是指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收取的增值税。
企业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后,需要开具发票,并将销项税额认证为应纳税额。
销项税额的认证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开具发票,并将发票信息录入会计系统;(2)将销项税额认证为应纳税额。
3. 增值税的结转增值税的结转是指将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进行抵扣,计算出应纳税额或应退税额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将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进行抵扣,计算出应纳税额或应退税额;(2)将应纳税额或应退税额录入会计系统;(3)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申报和缴纳增值税。
四、增值税的会计凭证增值税的会计凭证主要包括进项税额认证凭证、销项税额认证凭证和增值税结转凭证。
一、国内采购货物的增值税会计处理企业国内采购的货物,应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商品采购”、“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购入货物发生的退货,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按照规定,企业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按照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或者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未按照规定注明增值税额及其他有关事项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在会计核算上,其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的增值税不能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而要记入购入货物或应税劳务的成本中。
二、购入货物取得的普通发票的会计处理一般纳税人在购入货物时(不包括购进免税农业产品),只取得普通发票的,应按发票所列全部价款入账,不得将增值税额分离出来进行抵扣处理。
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科目。
三、进口货物的增值税会计处理企业进口货物,按照海关提供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进口货物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与国内购进货物的处理方法相同,只是扣税依据不同。
(注:当前,部分地区,对取得《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实行“先比对后抵扣”进项税额的方式,请参考本文的第四点、一般纳税人辅导期内,商贸企业进项税额的抵扣的会计处理)四、一般纳税人辅导期内,商贸企业进项税额的抵扣的会计处理。
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增值税是一种间接税,根据国家相关法规,企业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本文将介绍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并探讨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增值税的会计处理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纳税义务:企业应按照国家法规的要求及时申报及缴纳增值税。
2. 税款计提与结算:企业需要按照纳税周期将增值税纳入当期成本,并在纳税期限内进行税款结算。
3. 抵扣退税:企业可以根据购买应税商品或接受应税服务情况,按照法规规定的比例进行增值税抵扣和退税操作。
4. 记账核算:企业应准确记录和核算增值税相关账务,包括销售收入、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
二、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具体操作在日常操作中,企业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增值税会计处理:1. 确定纳税人身份:企业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2. 开具发票:企业进行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需要按照国家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记录销售收入账户。
3. 计算销项税额:企业根据销售发生额和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并记录在销项税额账户中。
4. 计算进项税额:企业根据购买应税商品或接受应税服务的发生额和税率计算出进项税额,并记录在进项税额账户中。
5. 税款结算:企业需要根据纳税期限计算出当期应缴增值税款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缴款。
6. 抵扣退税:企业可以按照法规规定的比例将进项税额抵扣或退税。
7. 记账核算:企业需要将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等相关账务记录在增值税专用账簿中,进行核算和报表编制。
三、增值税会计处理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增值税会计处理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合规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法规的规定进行增值税的会计处理,确保合规性。
2. 准确性:企业需要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错误数据导致的会计处理错误。
3. 期限性:企业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税款计提和结算,以免错过纳税期限带来的罚款或其他法律风险。
简易计税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收⼊确认
当企业取得收⼊时,应⾸先确认主营业务收⼊。
此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存款(或其他应收款科⽬)
____贷:主营业务收⼊
⼆、增值税计提
确认收⼊后,需要计提相应的简易计税增值税。
简易计税的应纳税额是销售额与征收
率的乘积,销售额需要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
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税⾦及附加(或其他相关科⽬,视企业具体情况⽽定)
____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简易计征)
三、增值税缴纳
当企业需要缴纳增值税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简易计征)(或“未交增值税”,根据实际情况)
____贷:银⾏存款
四、特殊情况处理
期末结转:
如果“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简易计征)”科⽬有余额,可能需要进⾏结转处理。
结转分录可能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简易计征)
____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____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差额征税:
对于允许差额计税的项⽬,如清包⼯、甲供料、⽼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等,企业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差额后的应纳税额,并进⾏相应的会计处理。
减半征收:
对于部分特定项⽬,如按照简易办法依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的旧货等,企业在
计提增值税时,需要按照减半后的税率进⾏计算,并在会计分录中体现。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一)、进项税额的核算: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允许抵扣时的会计处理:1.企业从国内采购的货物,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制造费用等贷: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2.企业接受投资转入的货物,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原材料等贷:实收资本等3.企业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并取得专用发票。
借: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原材料等贷:资本公积4.企业接受劳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其他业务支出,委托加工材料等贷:应付帐款、银行存款5.企业进口货物,按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材料采购等贷:银行存款等(二)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时的会计处理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时的会计处理有以下几种情况:1.虽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按规定不允许记入进项税额的部分,根据专用发票第2联,依实际支付金额全额登记有关帐户:借:原材料(或材料采购)等科目(按实际支付金额入帐)贷:银行存款等科目虽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按规定不允许记人进项税额的部分主要包括下列各项:a.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按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的(发票第4联)。
b.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未按规定注明增值税额及其他有关事项,或者虽注明不符合规定的。
c.已购进固定资产。
∙购进时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但购进过程中发生非正常损失,这样实际运到企业人库的货物就不是专用发要所列的金额,相应其注明的税款也应调整。
其购进货物按实存数量和买价估价入帐,损失部分记入“侍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待查明原因再进行帐务处理。
此时,凭专用发票第2联和“报损单”等凭证记帐:借: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损失部份的价税合计)借:原材料(未损失部份)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未损失部份所含税款)贷:银行存款(材料采购)等科目∙生产周转过程的处理,在生产周转过程中,一般按正常的生产经营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