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腹腔镜下复发性肝癌切除术的疗效分析重点
- 格式:pdf
- 大小:713.42 KB
- 文档页数:4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张海涛;周峰;祝令称【期刊名称】《系统医学》【年(卷),期】2024(9)1【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行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26.45±31.45)mL,低于对照组的(221.45±32.41)mL,肛门排气时间为(2.26±1.22)h、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45±1.22)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44±1.01)d、住院时间为(9.25±3.15)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74、8.871、9.828、4.232、6.460,P均<0.05);术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对肝功能有改善作用,防范并发症效果明显。
【总页数】4页(P83-86)【作者】张海涛;周峰;祝令称【作者单位】齐鲁医药学院;淄博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2.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指标、无瘤生存率及肝功能的影响3.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炎症因子、肝功能的影响4.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指标和肝功能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12月收治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8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腔镜组),40例行开腹肝切除术(开腹组)。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三年生存率。
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住院期间死亡。
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但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 0.05)。
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较传统开腹肝切除术微创、经济,且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肝细胞肝癌[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7-0157-02腹腔镜肝切除术一直被看作是高风险手术,但近年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及切肝设备的革新,腹腔镜肝切除术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普及。
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在患者围手术期恢复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但关于其术后患者长期疗效的报道仍然较少。
为此,我们回顾性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长期疗效,评价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本科2009年1~12月收治的101例肝癌患者中筛选出68例肝癌患者,入选标准: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child-pugh a或b级;身体功能状况karnofsky评分60分以上;肿瘤于肝脏ⅱ、ⅲ、ⅳ、ⅴ、ⅵ段,结节单发且直径小于8 cm;无肝内主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
无肝癌手术及tace治疗或化疗史。
其中40例患者拒绝腹腔镜术式而行开腹手术,余28例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见表1。
1.2 手术方式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
左半肝肿瘤行规则性左肝切除,肝脏边缘或右肝肿瘤行肝脏局部切除术。
腔镜组患者取分腿仰卧位,脐下缘小切口建立co2气腹,气腹压12 mm hg左右,置10 mm trocar 导入30°腹腔镜探查以确定术式。
· ·Infection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Edition) March 2019, Vol.8 No.1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年3月第8卷第1期临床论著腹腔镜与开放性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远期疗效白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移植腹腔镜外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两种方式对小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即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下的远期效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2年2月-2017年3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为小肝癌,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38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
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则为腹腔镜干预,分析远期治疗成效。
结果 从治疗结果中看,患者在出血量对比中以观察组更少,与此同时,在肝功能指标的分析中,观察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
从手术后3年的患者生存期以及复发率分析上看,观察组分别为88.2%(187/212)和66.5%(141/212),对照组则为70.2%(118/168)和51.8%(87/168),由此我们认为以腹腔镜手术效果更好。
结论 采用腹腔镜治疗小肝癌的远期疗效更好,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期,也是现阶段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腹腔镜;开放性肝切除术;疗小肝癌;远期疗效随着我国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其腹部外科得到了新的发展。
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腹腔镜实施肝癌治疗仍然属于风险性较高的手术,并且需要加强出血量的控制[1]。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2年2月-2017年3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为小肝癌,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38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
通过对比不同手术策略,分析治疗的远期成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取了2012年2月-2017年3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为小肝癌,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38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观察组212人,对照组则为168人。
40例肝癌患者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在临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80位肝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并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统计存活率。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使用开腹肝切除术,将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肋缘下腹部切口,见到肝脏后前先用电刀在肝脏表面标记,然后沿标记线用电刀行肝切除术。
研究组使用腹腔镜肝切除术,将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切除前先用电凝钩在肝表面做标记,再沿标记线用电刀进行肝切除,位于肝左叶或第ⅵ肝段行腹腔镜下解剖性肝部分切除术,位于第ⅵ肝段行腹腔镜下行精准肝叶切除术,其余患者在阻断肝门血流后再腹腔镜下行肝切除。
中如遇到3 mm以上血管破裂出血给立刻用血管钳夹住或缝扎。
1.3 指标统计记录两组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的流血量。
手术结束后,对病人进行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的存活率。
2 数据统计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方差(±s)的方式表示,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413.9±51.8ml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521.6±56.4ml则明显减少(p<0.05)。
在术后随访的1年中,对照组有8例患者去世,存活率为80%,而治疗组有2位患者去世,存活率为95%,两组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4讨论本次研究我们使用腹腔镜技术对肝癌患者进行部分肝切除手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可以明显的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并且降低了病人术后的死亡率。
·临床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肝癌切除手术疗效的Meta分析*罗凤球,何剪太,彭 健,陈 虎,张阳德△(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长沙410008) 摘 要:目的 系统评价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切除治疗肝癌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腹腔镜切除与开腹切除比较治疗肝癌的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
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5.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纳入11个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合计736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1)手术时间:8个研究(n=538)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意义[均数差值(MD)=3.05min,95%CI(-14.33,20.42),P=0.73];(2)术中出血量:7个研究(n=461)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67.45mL,95%CI(-334.92,0.03),P=0.05];(3)术中输血率:6个研究(n=457)的术中输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0.54,95%CI(0.34,0.85),P=0.008];(4)并发症:10个研究(n=645)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5,95%CI(0.41,0.76),P=0.000 2];(5)1、3、5年无瘤生存率:6个研究(n=327)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8,95%CI(0.96,1.22),P=0.20;RR=1.06,95%CI(0.86,1.30),P=0.60;RR=1.06,95%CI(0.82,1.37),P=0.63];(6)1、3、5年生存率:7个研究(n=390)的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96,1.09),P=0.51;RR=1.12,95%CI(1.00,1.27),P=0.06;RR=1.06,95%CI(0.89,1.27),P=0.50]。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临床中。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从手术操作、临床疗效等方面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一、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手术操作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应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
手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确定手术适应证。
在手术操作中,首先需要进行腹腔镜检查肝脏,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有无周围器官的侵犯。
然后对患者进行肝动脉和门静脉的血流阻断,使肝脏处于缺血状态,减少手术出血量。
接着,进行肝脏切除术,尽可能地清除肝脏中的肿瘤组织。
最后对切除的肝脏进行止血、排水和缝合等处理,完成手术。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但是由于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较高水平的医疗团队支持,术者需要有丰富的微创手术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轻、康复快。
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期病情稳定,不易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可以有效清除肝脏中的肿瘤组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在进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时,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避免手术风险。
对于术前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充分评估肝功能,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在手术操作中,需要掌握良好的技术,小心操作,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术后的护理是关键,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进行手术时,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避免手术风险,术后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手术方法及细节分析导读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手术操作。
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术式程序复杂,肝脏解剖变异较多,术中出血常见,且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手术的开展情况,归纳总结了手术流程,着重介绍了手术操作细节。
一、手术入路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的手术入路分为常规入路和前入路两个类型。
目前国内大部分肝脏外科中心采取常规入路,即充分游离肝脏周围韧带,处理好肝短血管甚至右肝静脉,在充分暴露的条件下离断肝脏实质,避免肝脏实质离断到较深位置后出血难以充分显露和控制,导致被迫中转开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亚进教授团队常规采取原位前入路断肝,从下至上、由浅至深离断肝脏实质,沿"肝内间隙"精细解剖肝内管道,逐条结扎,最后处理肝周韧带。
他们认为这种手术方式在肝癌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中更加符合无瘤原则。
这种标准化操作在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的推广应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在疾病谱方面,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的适应证基本同开放手术,包括累及右半肝的良恶性肿瘤、炎性病变、右肝内胆管结石、局限在右肝内的胆管囊性扩张等,甚至还有活体肝移植的右半供肝切取。
但是,目前腔镜手术方式尚不能完全替代开放手术方式。
2013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制定的《腹腔镜肝切除术专家共识》提出,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的适应证:良性疾病包括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 cm的海绵状血管瘤;有症状的局灶性结节增生或腺瘤;有症状或者最大径超过10 cm的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等。
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及其它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
禁忌证除了包括开腹右半肝肝切除禁忌证之外,还包括不能耐受气腹者;腹腔内粘连难以分离暴露病灶者;病变紧贴或直接侵犯大血管者;病变紧贴第一、第二或第三肝门影响暴露和分离者;肝门被侵犯或病变本身需要大范围的肝门淋巴结清扫者。
腹腔镜切除术与开放式切除术在肝癌治疗中的疗效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术与开放式切除术在肝癌治疗中疗效的比较。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开放式切除术组)36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肝癌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并发率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肝癌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并发率都低于对照组,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腹腔镜切除术在治疗肝癌的疗效方面比开放式切除术的疗效好,建议在肝癌手术的患者中广泛运用。
关键词:腹腔镜切除术开放式切除术肝癌手术治疗疗效比较【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10-02自从报道腹腔镜切除术切除肝脏,腹腔镜切除术先在对一些良性肝脏肿瘤治疗中表现出优越性,之后慢慢呗肝癌切除应用,其效果优于开放式切除术。
现在,此项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安全的肝脏切除治疗方法[1,2]。
世界各国许多临床研究证实,腹腔镜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法并且应用于肝脏疾病的手术治疗日益增多[3-5]。
本文中我们就腹腔镜切除术与开放式切除术在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开放式切除术组)36例。
观察组(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组)36例患者中,其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29-86岁,平均年龄(53.3±34)岁。
对照组(开放式切除术组)36例患者中,其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31-85岁,平均年龄(55.5±4.1)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