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复习备考资料--场地与建筑设计(10)
- 格式:doc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10
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知识点解析辅导10要点(共5篇)第一篇: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知识点解析辅导10要点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知识点解析辅导10370.车长≤6米的汽车与汽车之间的间距应满足0.5米371.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停车辆不超过5辆时的停车库,可不设消防给水372.超过四层的多层停车库,其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应设水泵接合器373.停车场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车场周边布置,且距离最近一排汽车和油库的距离最少为7-15米374.Ⅰ、Ⅱ、Ⅲ类地上汽车库及停车数量超过10辆的地下汽车库(开敞式车库除外),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应设自动报警和消防控制室375.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376.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后称‘雅典宪章’首次提出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37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指导各国社会经济方面的总原则378.我国‘城市规划法’是1989年12月,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379.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380.城市规模以城市的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总数分为四类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大城市: 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 6-20万(建制镇为2000人以上)381.居住区规划中,住宅用地占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的45-60% 382.城市道路总体布局干道间距一般为700-1100米,干道网密度为2.8-1.8公里/公里2,小城市干道间距为500米383.机动车一条车道宽度为3.5米,快车道宽为3.75-4米384.大城市中,小区多层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为15-19M2/人,高层为10-12M2/人385.居住区绿地最小规模居住级1.5M2/人;小区级1M2/人;组团级0.5M2/人386.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最小规模居住区公园1ha;小区游园0.4ha;组团绿地0.04ha387.居住区内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米;388.当建筑物长度超过160米,应设不小于4*4米的消防通道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米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389.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应设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不应小于2.5米,纵坡不应大于2.5%390.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长不宜大于120米,并应设不小于12*12M的回车场391.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采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有挡土墙或护坡连接392.给水管与建筑物基础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不小于3米393.管沟有通行、半通行和不通行三种半通行管沟净高1-1.8M394.场地边界、道路、管线的位置,要采取统一的城市坐标系及标高系统395.管线尽量在道路红线以内埋设,首先考虑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其次将检修次数少的布置在机动车道下面(如给排水管)不宜设在乔木下396.可燃易燃管道一般不允许在交通桥梁上跨河397.各种管道的覆土深度规定(覆土深度:由地面至管顶或管沟顶)给水管冰冻线以下0.2;且≥0.6污水管≤350 以下0.3;且≥0.6给水管≥400 以下0.5;且≥0.7煤气管以下0.5;且≥0.8电缆≥0.7热力管有沟≥0.5;无沟≥1.0398.热力与排水、电力线尽量不交叉399.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起止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及小区路边1M;距房屋墙角1.5M400.城市规划要贯彻的基本原则: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实际出发、符合国情、勤俭建国;建设和保护相结合;物质、精神文明并举401.居住区绿化率指居住区内各种绿地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402.居住区建筑密度指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之比率403.城市必须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其居住大多数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聚居地;城市规划法中称指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第二篇:注册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知识小结(11)要点注册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知识小结(11)八、地质一、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系保证地基强度和稳定的条件下,建筑物不产生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
注册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知识小结要点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知识小结要点如下:1.场地分析-场地因素: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交通便利度、周边环境等。
-场地规划:合理利用场地、保护环境、达到设计目标。
-空间布局:建筑物在场地上的位置、方向、形式等。
2.建筑风格-建筑风格的选择:根据设计目标、场地特征、用户需求等选择合适的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的表达:通过建筑形式、材料、色彩等元素表达建筑风格的特点。
3.建筑设计原则-功能性原则:满足建筑使用功能,使建筑物具备合理的布局、通风、采光、隔音等功能。
-美观性原则:建筑物的外观、内部空间、色彩等要符合美学原则,给人良好的视觉感受。
-安全性原则:考虑建筑物的防火、防震、防盗等安全措施,保护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和美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筑造价,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效益。
4.建筑构造-结构形式: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砖木结构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结构设计:满足承重要求,考虑荷载、抗震性、抗风性等因素,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
-施工工艺:根据建筑结构形式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5.材料选择-建筑材料:如玻璃、钢、混凝土、砖等,根据建筑设计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材料。
-绿色建筑材料: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耐久性:选择耐久性好、保养方便的材料,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6.可持续发展-节能设计:考虑建筑物的保温、通风、采光等问题,减少能源的消耗。
-绿色环保:选择环保材料,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适应性:根据不同气候、地域条件,设计建筑适应环境的特点,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7.人性化设计-人流分析: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者数量,合理规划人流通道,确保空间流畅。
-空间布局:考虑使用者的习惯、舒适感,合理规划室内外空间的布局。
-特殊需求:考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设计无障碍设施。
注册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知识小结(10)(1) I建筑气候区(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等):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可不考虑防热。
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使建筑物满足冬季日照和防御寒风的要求;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合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差较大及大风的不利影响;屋面构造应考虑积雪及冻融危害;施工应考虑冬季漫长严寒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考试用书(2) II建筑气候区(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应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部分地区应兼顾防热。
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满足冬季日照并防御寒风的要求,主要房间宜避西晒;应注意防暴雨;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且兼顾夏季通风和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较差大、多大风的不利影响;建筑物宜有防冰雹和防雷措施;施工应考虑冬季寒冷期较长和夏季多暴雨的特点。
(3)III建筑气候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武汉、南昌、福州、长沙、成都、重庆等):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必须满足夏季防热、通风降温要求,冬季应适当兼顾防寒。
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有利于良好的自然通风,建筑物应避西晒,并满足防雨、防潮、防洪、防雷击要求;夏季施工应有防高温和防雨的措施。
3)IIIA区建筑物尚应注意防热带风暴和台风、暴雨袭击及盐雾侵蚀。
4)IIIB区北部建筑物的屋面尚应预防冬季积雪危害。
(4) IV建筑气候区(广州、香港、南宁、汉口等):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该区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通风、防雨要求,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
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宜开敞通透,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宜设遮阳;应注意防暴雨、防洪、防潮、防雷击;夏季施工应有防高温和暴雨的措施。
2020二级注册建筑师教材考点解析《场地与设计》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任何建筑物是由若干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组成的,功能分区意味着对这些不同的使用空间的整合与概括,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功能分区的原则是: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时还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位置。
空间组合、划分时要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的空间要相对隐蔽;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处理。
2020二级注册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讲义摘要:2020二级注册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讲义公共建筑与设备公共建筑中的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以及电器照明等。
考虑要点:恰当安排设备用房,解决好建筑、结构与设备上的各种矛盾,注意减噪、防火、隔热。
结合设备课程,了解采暖、空调、照明各种系统的选型原则和适用范围。
1.采暖系统常用的有热水采暖系统与蒸汽采暖系统两种。
热水采暖系统,散热器的表面温度不甚高,因此给人以舒适感。
再加之热水的热惰性大,冷却又较慢,室温容易保持均匀稳定,没有暴热暴冷的现象。
所以这种采暖方式适用于医院、幼儿园或旅馆等类公共建筑。
蒸汽采暖系统,散热器的表面温度比热水系统为高,有热得快,冷却也快的特点,常适用于短时间采暖或间歇性采暖的公共建筑,如学校,影剧院、会堂等。
近年来,我国采暖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新的采暖方式有地板辐射采暖、带形辐射板采暖以及热风器采暖等。
2.空调系统在现代公共建筑中,常要求装设空调设备,以便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风速与洁净度,从而可以保证室内有良好的空气环境和适宜的温度。
空调系统常用的有如下三种方式:集中式空调系统:这种空调系统具有服务面大、设备固定、机房集中、管理方便以及风速较低和容易消除噪声等优点。
2023年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设计》考前复习要点汇总1.2023年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设计》考前复习要点汇总篇一总平面图设计一般包括下述内容:(1)合理地进行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工程设施相互间的平面布置。
(2)结合地形,合理进行用地范围内的竖向布置,解决排水问题。
(3)合理组织用地内外的交通运输线路的网络,解决车流、人流问题,避免交叉干扰。
(4)协调室外管线敷设问题,进行道路管线的综合布置。
(5)绿化布置与环境保护。
(6)满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
2.2023年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设计》考前复习要点汇总篇二主要工程管线特性及用途:(1)给水管网。
水厂或高位水池(独立水源)有压力管线至用户。
采用钢、铸铁、水泥管,多埋于地下。
一般生活和消防用水可合用一管道,生活和生产用水一般分开设置。
(2)排水管。
由用户的污,废水经管道排入污水净化设施。
一般进入化粪池净化后的污水排入市政下水网,在化粪池内发酵的粪便应定期半年至一年掏出。
公共餐饮污水,经室内隔油器排至室外隔油井。
其污油定时掏出,污水全部进入市政管网。
在大城市尤其是国外是将污水排人市政管线,经提升污水站至大污水处理场统一处置。
最后经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再排入河道。
排水管一般用退避土管,小型排水管用陶土管或砖砌沟。
(3)雨水管。
一般应独立成系统,经管网排至河道。
个别小城镇有雨、污水合流于一管的做法。
(4)蒸汽、热水管。
均称热力管,热源经钢管保温管道系统埋入地下或做管沟,再由架空管线送至用户。
(5)煤气、天然气管。
统称燃气管,系由城市分配站或调压站调整压力后,将燃气输送给用户的管道。
敷设方式在生活区一般是埋地,在厂区也有架空设置的。
(6)电力线路。
系指发电厂或变电所的电能输送到用户的线路。
外网220kV、110kV和35kV;内网指建设场区内10kV和4kV电压,电力线要绝缘,有架空和埋地两种敷线方式,电力线距建筑有严格的距离要求。
(7)弱电线路。
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复习辅导资料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复习辅导资料注册建筑师考试正在进行中,备考复习资料必不可少,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复习辅导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考试网!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复习辅导资料交通控制:(一)基地道路出入口方位(1)基地应尽量避免在城市主要道路上设置出入口。
一般情况下,每个基地应设1—2个出入口。
(2)在主要道路的交叉口附近和商业步行街等特殊地段,通常会禁止开设机动车出入口。
(3)在可能情况下,应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将人行入口和机动车分别设置。
(二)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的连接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2)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边缘线不应小于5m;(3)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入口不小于20m;(5)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6)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交通控制大型、特大型的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交通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减少人员疏散时对城市正常交通的影响。
(2)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3)基地内至少有两条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4)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不得和快速道路直接连接,也不得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5)建筑物主要出人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和长宽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6)绿化和停车场布置不应影响集散空地的使用,并不宜设置围墙,大门等障碍物。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真题解析(2022年)
停车场设计(2020年)
一、题目
项目用地范围如图3-15-2所示,场地中包括一既有停车楼。
场地东侧、北侧分别为城市支路1、城市支路2,南侧为既有办公楼,西侧为城市绿地。
(一)设计要求
(1)设置满足38个停车位。
(2)需包含10个电动汽车车位。
(3)需包含5个无障碍车位。
(4)设置停车场收费站。
(5)城市公厕一处,36m2。
(6)非机动车停放区域,200m2。
(二)规划要求
(1)场地东侧设置车辆出入口一处,北侧仅设置车辆出口,需设置人行出入口一处。
(2)机动车位应退用地红线不小于2m,非机动车停车位退道路红线不小于5m,城市公厕、停车场收费岗亭及闸门应退用地红线和道路红线不小于5m。
(3)停车场收费岗亭附近需考虑行人出入区域。
(三)作图要求
(1)设计室外停车场,并按图例标注收费站闸门。
(2)标注场地出入口、红线退线等相关设计尺寸,设计场地绿化。
(四)图例(图3-15-1)
图3-15-1 图例
图3-15-2 总平面图二、解析
(一)读题与信息分类(图3-15-3)
图3-15-3 读题与信息分类
(二)场地分析与解答(图3-15-4)
图3-15-4 场地分析及解答。
二级注册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作图)》专项练习合集(附答案).第 1 题题目分类:第四章场地与建筑设计(知识) > 场地与建筑设计选择题 > 根据广场的性质划分,城市广场可分为()。
{A}. 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四类{B}. 市政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娱乐广场、集散广场五类{C}. 市政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娱乐广场、纪念广场、宗教广场、集散广场七类{D}. 市政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息及娱乐广场、纪念广场、宗教广场六类正确答案:D,第 2 题题目分类:第四章场地与建筑设计(知识) > 场地与建筑设计选择题 > 下列有关公共建筑和城市交通道路相互关系的叙述,哪条是不正确的()。
{A}. 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不宜设置在主干道两侧{B}. 在地震设防的城市中,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5~8m{C}. 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等设施{D}. 市区建筑容积率大于4的地区(城市规模≤200万人口的城市),其道路支路的密度应在6~8km/km2之间正确答案:A,第 3 题题目分类:第四章场地与建筑设计(知识) > 场地与建筑设计选择题 > 公共建筑的门厅设计一般应力求满足()所列要求。
I.合适的尺度感II.适度的开敞感III.明确的导向感IV.适当的过渡感{A}. I、II{B}. I、III{C}. II、III{D}. II、IV正确答案:B,第 4 题题目分类:第四章场地与建筑设计(知识) > 场地与建筑设计选择题 > 博物馆陈列室不宜布置在()层或()层以上。
A.4;4B.5;5C.6;6D.3;3正确答案:A,第 5 题题目分类:第四章场地与建筑设计(知识) > 场地与建筑设计选择题 > 公共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相比,在()方面具有很大差别。
A.人流集散B.空间类型C.建筑功能D.建筑造型正确答案:A,第 6 题题目分类:第四章场地与建筑设计(知识) > 场地与建筑设计选择题 > 下列关于建筑师在设计前期工作中的内容,()项是正确的。
二级建筑师考试前期和场地设计重点知识总结汇总二级建筑师考试前期和场地设计重点知识总结汇总二级建筑师考试前期和场地设计重点知识总结(1)1. 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基地应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人员密集的基地) ;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市道路;基地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的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基地或建筑物的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2. 设计前期工作有:编制‘项目建议书’;拟制‘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预可行性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 。
3. 投资估算划分为四个阶段:规划阶段、评审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
4. 我国借用国外贷款的种类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政府贷款、商业贷款。
5.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建筑项目一般有:商业、旅游、娱乐、居住、工业。
其中居住用地的土地使用出让最高年限为70年。
7.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时耕地1000亩,其他土地2000亩以上需国务院批准。
8.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界满,土地使用者需继续使用土地的,应最迟于界满前十二个月申请续期。
中华考试网9. 给排水设施建设用地、园林绿化建设用地、消防设施建设用地属基础设施用地二级建筑师考试前期和场地设计重点知识总结(2)10. 城市用地分类中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
11. 城市用地有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军事等)共九类。
12. 生活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属于生活居住用地。
13. 城市用地面积计算原则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现状和规划用地计算采用同一比例尺的图纸。
14. 房地产权利人欲进行房地产转让或抵押时,对于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般规定房屋的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必须同时转让。
试题解析1题任务书与解答任务书1.某用地内拟建办公建筑,用地平面如图3-1所示.2.用地东北角界线外建有城市绿地水泵房,用地南侧城市道路下有地铁通道。
3 .拟建办公建筑的控制高度为 30m 。
4 .当地的住宅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为 1 .5 。
5 .规划要求:( l )拟建办公建筑地上部分后退城市道路红线不应小于 10m ,后退用地界线不应小 5m 。
( 2 )拟建办公建筑地下部分后退城市道路红线、用地界线不应小于 3m ,后退地铁控线不应小于1 6m 。
6 .拟建办公建筑和用地界线外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任务要求1 .绘出拟建办公室建筑地上部分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 o2 .绘出拟建办公室建筑地下部分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标注相关尺寸。
解题要点1 .满足设计任务书与题意要求。
2 .满足日照间距要求。
3 .满足多、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最小防火间距要求。
4 .满足地上和地下建筑与设施退线要求。
作图提示与参考评分标准如图 3 一 2 。
分析与计算各关键点评分可参考以下几点。
1 .分析、计算与画(标)出北、东、西高层办公楼地下建筑后退用地界线 3m ,南面用地因面临城市道路向北后退道路红线为 6m ,得 3 分。
2 .分析、计算与画(标)出拟建地下部分最大可建范围西边线与西侧住宅的间距; 8m ,得3 分。
3 .分析、计算与画(标)出防火间距与画出拟建办公建筑地上部分最大可建范围线生城市绿地水泵房(按民用建筑)的间距为 9m ,得4 分。
4 .分析、计算与画(标)出日照间距与画出拟建办公楼地上部分最大可见范围线与北侧住宅的间距为 45m ,得 4 分。
2题任务书与解答任务书【设计条件】某居住小区建设用地内拟建由住宅和商业裙房组成的建筑,用地范围如图 1-4-12 所示。
用地范围内有 35kV 架空高压电力线路穿过,其走廊宽度为 12m 。
拟建建筑层数为 9 层,高度为 30 . 4m ,其中商业裙房的建筑层数为 2 层,高度为10m 。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城市道路系统,将它们联结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以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为前提,根据城市现状及自然坏境特点,经济合理地布局规划城市道路系统,既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又形成良好的城市面貌,并对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各项用地提出布置意见,达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目的。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为:
①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②满足、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
③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的用地情况组成不同的道路系统;
④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合理规划干道路线走向,减少工程量;
⑤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⑥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地铁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科学布局生产力,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
区域规划要对规划区域的产业结构、工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区分布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
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照当地生产发展的条件,揭示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行业,以及重点的发展区域。
规
划中要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根据产业链的关系和地域分工状况,明确与主导产业直接相关部门发展的可能性。
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的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也常常在工农业生产布局规划中一并研究,统筹安排。
2019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设计》习题(10)含答案2019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设计》习题(10)1. 居住小区的公共中心服务半径是( B )m。
A.800~1 000B.400~500C.300~400D.150~2002. 住宅户内通往起居室、卧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 B )m。
A.0.9B.1.0C.l.1D.1.23. 现有四块不同坡度的场地供某居住区用地选择,以场地坡度( D )较为经济合理。
A.2‰B.5‰C.8‰D.12‰4. 大型民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分为( C )。
Ⅰ.建筑设计;Ⅰ.结构设计;Ⅰ.方案设计;Ⅰ.初步设计;Ⅰ.施工图设计A.Ⅰ、Ⅰ、Ⅰ、Ⅰ、ⅠB.Ⅰ、ⅠC.Ⅰ、Ⅰ、ⅠD.Ⅰ、Ⅰ5. 居住区的公共中心停车场的机动车停车位控制指标为( A )辆/100m2建筑面积。
A.0.3B.1.7C.0.2D.1.06. 关于托儿所、幼儿园的选址要求,以下哪项错误( B )。
A.基地远离各种污染源B.服务半径800m为宜C.应设有集中绿化园地,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植物D.必须设置各班专用活动场地,还应设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7. 老年人建筑层数为( C )层时应设电梯。
A.2B.3C.4D.58. 以下关于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的防火分类,哪一条错误( D )。
A.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的防火分类分为四类B.建筑物内同时设汽车库和修车库时,其分类应按其中类别较高的确定C.屋顶停车场的防火分类,应按汽车库的类别确定D.防火分类主要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而定9. 关于多层民用建筑疏散楼梯的设计,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C )。
A.公共建筑的疏散梯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B.楼梯间内宜有天然采光C.室外疏散楼梯净宽不小于70cmD.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m提示: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2条,室外疏散楼梯净宽不小于80cm。
10. 下列高层建筑何者可以不设消防电梯( C )。
1题任务书与解答
【设计条件】
某坡地平面及尺寸,如图4 一 3 一12 ( a )所示。
已知坡地上有5 层住宅3 栋,并附建共用的1 层地下车库,城市道路中心点标高 A 为99 . 25m , B 点为98 . 35m 。
【任务要求】
根据设计条件,沿建筑周边布置车行道,并从城市道路A 点引人;车行道边缘距用地边界5m ,道路中心线B 点标高为98 . 35m ,车行道宽度为4m ,转弯半径为8m 。
在南侧车行道外3m 处设置挡土墙,估算挡土墙高度。
路面纵坡为5 % ,南面道路无纵坡。
车行道两侧自然放坡,不考虑除道路外场地的地形处理,要求做到地下车库填方量尽可能小。
标注车行道的坡向、坡度、坡长尺寸及路面各控制点标高。
确定地下车库出人口方向及标高;确定地下车库范围填方区位置(用表示),并计算其面积。
假设地下车库底板与出人口处路面标高一致,确定最大开挖深度。
【解题方法】
1 .确定车行道位置根据题目要求,从城市道路A 点向用地引人车行道,距离用地界线内侧5m 作4m 环通车行道,并在车行道四个转角内边缘线处作8m 转弯半径,如图 4 一31
2 ( b )所示。
2 .确定各控制点标高
由于题目已知道路中心线B 点标高为98 . 35 ,路面纵坡为 5 % ,因此从B 点开始分别向东、西两侧按5 %放坡,到道路转折点再继续向南侧也按5 %放坡,因为南侧道路无纵坡,故放坡至南侧道路为止。
下面具体求出道路转折点高程,连接道路中心线,我们可以画出环形车行道四个转角的控制点,设定四个控制点分别为C 点、D 点、E 点、 F 点。
根据题目,路面纵坡为5 % , BC = BD = l04m / 2-5m-2m = 45m ,由此可以计算出B 点与C 点、E 点高程相差45m×5 %=2 . 25m ,已知B 点高程为98 . 35m,所以C 点、D 点高程为98 . 35m -2 . 25m = 96 . 10m 。
同理,CE = DF = 96m -7m ×2 = 82m , 一由此可计算出E点、F 点高程为96 . lm-82m×5 % = 92m 。
根据题目要求,南面道路无纵坡,为了尽量减少填方量,则场地地形最低点应为南侧路面中心标高
92 .00m ,即地下车库人口的标高。
同理,南侧路面中心标高也是南侧挡土墙顶的标高。
根据题目要求,在南侧车行道外3m 处设置挡土墙,可知,挡土墙位置刚好位于89 .5m 等高线处,因此南侧挡土墙的高度应为92 . 00m -89 .5m=2 . 5m ,如图4 一3 一12 ( c )所示。
3 .确定挖、填方区域,标注相关尺寸
根据题目要求,为了做到土方量尽可能小,则92 . 00m 以上的房屋地基均应开挖,得出最大开挖深度为96 . 50m-92m=4 .5m 。
反之,92 00m 以下均应填方,从自然地形92 .00m 等高线起,向南到地下车库南边缘的范围是填方区,并在填方范围内绘制斜线,得出地下车库范围填方区面积为22m ×3 ×20m=1320m2,如图4 一3 一12 ( d )所示。
2题任务书与解答
设计条件:
某坡地上已平整出三块台地,如图 4 一3 一11( a )所示。
每块台地均高于相邻坡地,台地与相邻坡地的最小高差为0.15m 。
比例:1:200 单位:m
【任务要求】
绘制等高距为0 . 15m 且经过A 点的坡地等高线,标注各等高线高程。
标注三块台地及坡地上B 点的标高。
【解题方法】
1 .确定100 . 00 等高线位置
由于题目已知基地南侧边界线上100 . 00m 高程A 点位置,故我们只需求出基地西侧边界线上高程为100 . 00m 的点的位置,连接两点即可确定100 . 00 等高线位置。
已知 A 点高程为100 . 00m ,设定西南角为C 点,C 点与A 点之间距离为5 . 00m , A 、C 点之间坡度为0. 5 % , 由此可计算出 C 点高程为100 . 00m - 5 . 00m×5 %=99 . 75m 。
下面我们可以找出西侧边界线上100 . 00 标高点(H 点)的位置。
已知 c 点高程为99 . 75m ,与100 . 00m 高程相差0 . 25m , 南北方向上坡度为 3 % ,所以 C 点与H 点之间的距离为0.25m÷3 %=8 . 33m 。
从 C 点垂直向北8 . 33m 即为南北方向上高程为100 . 00m 的点(H 点)的位置。
连接AH ,即为100 . 00 等高线,如图4 一3 一11 ( b )所示。
2 .确定场地上其他等高线位置
由于题目要求场地内等高距为0 . 15m ,已知东西方向上场地坡度为 5 % ,可以得到东西方向上等高线间距为0.15m ÷5 % = 3 . 00m ,所以从100 . 00 等高线分别向西、东两侧以3 .00m 的距离依次作100 . 00 等高线的平行线,得到99 . 85 、100 . 15 、100 . 30 、100 . 45 、100 . 60 、100 . 75 、100 .
90 、101 . 05 、101 . 20 、101 . 35 、101 . 50 、101 . 65 、101 . 80 、101 . 95 等高线,如图4 一3 一11 ( c )所示。
3 .确定三个台地标高和B 点标高
根据题目要求,台地高程必须高于坡地高程,且台地与坡地之间的最小高差是0 . 15m 。
如图4 一3 一11 ( d )所示,台地1 最高高程点为D 点100 . 60m ,则台地 1 高程为100 . 60m + 0 . 15m=100 . 75m 。
台地2 最高高程点为E 点101 .20m ,则台地2 高程为101 . 20m + 0 . 15m = 101 . 35m 。
台地3 最高高程点为 F 点101 . 80m ,则台地 3 高程为101 . 80m + 0 . 15m = 101 . 95m 。
台地1 与台地2 相差高度为101 . 35m-100 . 75m=0 . 6m 。
看图可知,101 . 50m 等高线正好与B 点相交,故B 点高程为101 . 50m 。
台地 2 高程为101 . 35m,台地 2 原地形中最低点高程为100 . 60m ( D 点),所以台地 2 与原地形最大高差为101.35-100.60=0 . 75m 。
图4-3-11d。